摘自淨空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
前天我們義走的時候,新加坡外交部的政務次長,一直陪同在我的身邊,我們一路走一路在交換意見,非常難得有這麼長的時間。他提出非常重要的建言,宗教與宗教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要密切的交往,這個話非常有道理。經常不斷的往來,建立友誼,時時在一起討論,互相學習,增長智能、增長學問、增長見識,我們所希求的目的決定能夠實現。所以他對於新加坡每一個宗教的領導人,非常贊歎,認為都有廣大的心胸,能夠接納不同的宗教。新加坡雖然是個小國,足以給全世界做一個好榜樣,這是他們引以為榮的,確實是如此。
我們聽到這番話,跟佛在經典裡面對我們的教誨,不謀而合。我常常跟同學們提到,佛教我們處世待人之道,就是六度四攝。六度四攝必須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穿衣吃飯,落實在家庭,落實在夫婦之間。夫妻在一起過生活是行菩薩道,誰懂得?家庭是道場,人人皆是菩薩。團體是道場,你經商,你開個商店,店鋪就是道場,老板員工都是佛菩薩,你的顧客都是你度化眾生的對象。佛法要如是落實,世界可以達到永久的和平、安定、興旺。
這個事情難不難?實在講不難,難在要有人去推動,難在這個地方。我們今天在這裡辦培訓班,培訓班的目的是勸導我們同學發大菩提心,我們來推動這個工作。這個工作,就是四弘誓願第一願的落實,“眾生無邊誓願度”。真正肯推動,你是菩薩,你的悲心要常度眾生,你來世可能以國王的身分出現,應以國王身分度眾生,那就現國王身;應以大臣身度眾生,你就現大臣身。《普門品》裡面講的三十二應,也會應在我們的身上,應在每一個同學的身上。否則的話,我們這一生在佛法上修學都叫白修了。所以夏蓮居老居士苦口婆心教導我們,“真干”!我們今天最大的障難,就是沒有辦法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這是真要命!
這個事情,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多次提到。如何來挽救?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我們細細觀察他們自行化他,就能夠悟明他們的訣竅。訣竅是什麼?天天講經說法。天天講經說法,天天抱著經本勸化大眾。諸位要曉得,勸化大眾,不知不覺就在勸化自己。所以“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時間長,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不知不覺自己的氣質變化了。我也沒有說刻意有心去做改過自新,沒有。這四十八年的熏習,自自然然的長成,長成得非常明顯,我自己都能夠覺察得出來。從什麼地方覺察出來?每年所講的經,境界不相同。諸位要看看我過去所講的,這些錄像帶、錄音帶都在那裡,《無量壽經》講了十一遍,你們仔細聽聽、仔細看看,境界不相同。最近這幾年,不但是每年不相同,我自己已經感覺到月月不相同,所以佛菩薩、祖師大德的教學方法有效。
初學的時候是比較困難,沒有契入境界,功夫不得力,只要能夠锲而不捨,天天干、認真的干,決定不放棄。對於名聞利養、物質生活的享受,愈淡薄愈好,這樣才能夠鞏固自己的道心。我昨天聽到亞視這幾個人來訪問的時候談起,同學們傳給我,亞視在我們這邊吃飯,覺得我們這邊物質生活太好了,他們感覺到非常滿意。但是他們非常擔心,我們這邊出家、在家人,這麼樣好的物質生活享受,恐怕道心會退轉,不知道世界上許許多多苦難眾生,他們在饑餓的邊緣。他們說這個話很有道理,我們過這樣的生活,慈悲心一天一天的衰落,雖然將來學成了,沒有慈悲心,你不能過苦日子,你沒有辦法去幫助苦難眾生。他不是佛教徒,沒有學過佛,他這種感受提醒我們,我覺得這是菩薩化身,這是給我們嚴重的警告。生活富裕,錢財多了,往往人就變心,道心沒有了,邪思惡念增長,這還得了?過一種富裕奢華的生活,那是什麼人?在佛法裡面是法身大士,決定不染著,決定不動搖,他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行!權教菩薩都不敢,為什麼?沒有到事事無礙的境界,不敢!所以佛教導我們“以苦為師”。世尊在入滅之前,提出兩句話,“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你能持戒、能受苦,你才能保住菩提心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