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知識
飲酒的巨大危害!(相關經典匯集)
飲酒的巨大危害!(相關經典匯集)
佛經匯集 《金剛頂續》中雲: “酒乃諸禍根,是故當斷除。”《不動威猛續》雲:“智者莫飲酒,斷絕世人謗。” 多種經、律、論中,有對飲酒危害、果報的描述: 【酒】 (物名)梵語蘇羅Surå,僧俗之戒,通嚴禁酒。五戒之第五。十戒之第五。 《智度論》列三十五過。 《俱捨論》十四曰:‘契經說:諸有苾刍稱我為師,不應飲酒,乃至極少如一茅端所沾酒量,亦不應飲。’ 《梵網經》下曰:‘若佛子,故飲酒而生酒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大佛頂首楞嚴經》: 不餐酒、肉。以火淨食,無啖生氣。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 畋獵嬉戲,耽YIN嗜酒,放逸無度,橫為非人奪其精氣。 (屬九橫死之三,橫為非人鬼怪之類,奪其精氣而死,是為橫死。) 《大般涅槃經》: 酒為不善諸惡根本。若能除斷,則遠眾罪。 不食肉、不飲酒。五辛葷物,悉不食之。是故,其身無有臭穢。常為諸天、一切世人恭敬供養,尊重贊歎。 《念住經》: 制酒、飲酒、令他飲之人,多轉生嚎叫地獄。 《宣說善惡經》: 今生飲酒後,久睡不醒;死後,轉生飲鐵液之地獄中。 《分辯善惡經》: 飲酒之人,將轉生飲銅液之地獄中,此間感受罪業之果報。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喜飲酒醉,犯三十六失者,死墮沸屎泥犁之中。出生墮狌狌中,後還為人愚癡,生無所知。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亂酒無禮節,迷惑失人道。死入地獄中,洋銅沃其口。 《佛說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 復有眾生,或癫或狂,或癡或騃,不別好丑。何罪所致? 《長阿含經》之《善生經》第十二 : 當知飲酒有六失: 一者失財,二者生病,三者斗诤,四者惡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損。 善生!若彼長者、長者子飲酒不已,其家產業,日日損減。 《分別善惡報應經》: 復次,飲酒三十六過。其過雲何? 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三,因興斗诤。四,增長殺害。五,增長嗔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秘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十三,諸根闇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捨離善友。二十一,棄捨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YIN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圓寂。三十三,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身謝命終,墮大地獄,受苦無窮。 飲酒十過 一、顏色惡 謂飲酒之人,顏貌容色,因此變常,無有善相也。 二、下劣 謂飲酒之人,威儀不整,動止輕薄,人所賤惡也。 三、眼見不明 謂恣飲狂癡,瞻視昏瞀,而色境莫辨也。 四、現嗔恚相 謂醉酒之人,行不善法,不顧親屬賢善,恣肆忿怒也。 五、壞田業資生 謂恣飲放逸,破費產業,資財散失也。 六、致疾病 謂飲酒過度,身體失調,以致疾病也。 七、益斗訟 謂醉酒發狠,與人爭競,不惜生命,而斗訟益增也。 八、惡名流布 謂耽飲縱恣,棄捨善法,而丑名惡聲,遠近流布也。 九、智慧減少 謂飲酒昏迷,狂騃愚癡,而智慧減少也。 十、命終墮惡道 謂朋狎飲酒,善行不修,惡業日增,命終之後,而墮惡道也。 《大莊嚴論》: 佛說身、口、意三業之惡行,唯酒為根本,復墮惡行中。 ——《翻譯名義集》 《大智度論》卷第八: 有人施酒,及自飲酒,得狂愚報。 《瑜伽》七十一卷: 何所應受?謂清淨物,如來所許。除酒、肉等所不應飲,不應食物。齊何應受?謂知量而受。勿令自損,或損於他。 護不飲酒戒五神: 一、阿摩羅斯兜嘻,護持戒人若入山林,不為虎狼所害; 二、那羅門阇兜帝,護持戒人不為傷亡所娆; 三、鞞尼干那波護,持戒人除惡鳥鳴狐鳴; 四、荼鞞斗毗捨羅,護持戒人除犬鼠變怪; 五、伽摩毗那阇尼佉,護持戒人不為凶注所牽。(凶注者,謂陰司注寫凶惡之事也。) ——《三藏法數》 【五種不應施】之〔二、酒及毒藥〕: 酒及毒藥,能令眾生狂亂失命,故不應施與人也。 ——《法苑珠林》
上一篇:悭吝苛刻羅義珍忏悔後往生西方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由于xuefo.tw域名因备案需要暂停使用(最短15天),自即日起请用http://big5.xuefo.tw访问网站,特此通知!
30012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