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淨空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
【寂然調順。】
十善業落實在“定根”所起的作用,就是‘寂然調順’。世出世法若沒有定根,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沒有一個堅定的志願,於是他的心是浮動的,見異思遷,很容易受外界的誘惑而動搖心志,這是世出世間法都不能成就。“定”,簡單的講就是“胸有成竹”,自己內心裡頭有主宰。這個主宰不是成見,有些人成見很深,他也不會被外面境界動搖,這個跟我們此地講的完全不一樣。為什麼?我們這個定是從信、進、念而生的。前面有信、進、念,所以這個定是“正定”,決定不是邪定;那一種成見很深的人,好像有定力,那個定是邪定,不是正定。唯有正定才能夠建大功、立大業,能夠利益一切眾生,這是我們應當要修學的。
定,《教乘法數》裡面,這是一般的解釋,“攝心正助,相應不散”,這是通途的解釋。這個地方的經文給我們說“寂然調順”。“寂然”是心地清淨,清淨心自自然然就產生調順的作用。“調”是自受用,“順”是他受用,普賢菩薩“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能夠恆順眾生?我們沒有“寂然調”的功夫。“調”,用現代的話來說,是“調和、調整”。調整什麼?總的來說,調整一切分別執著。我們不能隨順眾生,就是因為自己有妄想分別執著。能夠把這些東西統統都放下,我們的身心調整了,與性德圓滿的相應。性德像水一樣,它能夠隨著地形,它沒有一個執著,地形彎它就彎著流,地形直就直著流,它決定不固執“我一定要這麼走法”,不會的。能這樣調適自己的身心,他就得大自在。跟一切眾生相處,順境很好,逆境也很好,什麼都好,這樣才真正能做到恆順眾生,與自己絲毫都沒有妨礙,自己的心永遠是寂然不動。
我們跟一切眾生往來,自己心動搖了,這就大錯誤!如何能做到心寂靜不動?心裡頭就像《壇經》裡所說的“本來無一物”。它“無一物”,當然就不動。我們現在心裡是有物,不止一物,拉拉雜雜的無量無邊,所以心是動的,不是寂靜的。動是妄心,寂是真心。為什麼宗門強調修定?不但是宗門,大、小乘佛法,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也就是說,方法、手段不一樣,它的目標都是禅定。我們淨土宗是用執持名號這個方法修禅定,“一心不亂”就是禅定。如果這個法門與戒定慧不相應,這就肯定不是佛法。所以我們要揀別它是不是佛法,這是很簡單的一個方法:它與戒定慧相不相應?相應是佛法、是正法,不相應不是佛法,是邪法。不管哪一個宗派,不管哪一個法門,沒有例外的。所以心要寂靜,心裡頭不能有一物。
佛如是說,中國古聖先賢亦如是說。古大德講:“無為而無所不為,無所不為而無為。”“無為”是寂靜、寂然,“無所不為”是調順,你們諸位想想,是不是這個意思?所以無為是自受用,無所不為是他受用;無為是不變,無所不為是隨緣。佛菩薩應化在十法界,《楞嚴經》上講“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是無所不為。雖然無所不為,他的心確確實實常住在無為,《楞嚴》上講“常住真心”,他用真心他不是用妄心,應化在世間還是用真心沒有用妄心,這是佛菩薩再來,佛菩薩應化,我們學佛要從這些地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