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選輯(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選輯(一)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一淺釋

 

      1) 在佛教裡,所有的經典,都很重要,但是楞嚴經更為重要。凡是有楞嚴經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

 

      2) 楞嚴經是佛的真身,楞嚴經是佛的捨利,楞嚴經是佛的塔廟。所有的佛教徒,必須拿出力量,拿出血汗來擁護這部楞嚴經。

 

      3) 楞嚴經的內容,說明四種清淨明誨,二十五聖各述圓通,五十陰魔的境界。好像照妖鏡,使旁門外道的妖魔鬼怪原形畢露,無處藏身。

 

      4) 學佛法的人,不但要深深了解楞嚴經的道理,為了令正法久住而邪法永息,更要到處提倡楞嚴經,宣揚楞嚴經,到處解說楞嚴經,並且要到處護持楞嚴經,這是佛教徒應該盡的責任。 

 

      5) 你們常說:我信佛教,我學佛法,但是,這個‘佛’字又怎樣解釋呢?這個‘佛’字是印度語,叫佛陀耶,中國人歡喜簡略,便把陀耶兩個字刪去了,只用一個佛字,以致一般人以為這個‘佛’字就是中文翻譯,其實這只不過是音譯。

 

      6) ‘佛’字譯為中文是‘覺’,而且這覺悟的‘覺’並不只一種含意,而是三種: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7) 什麼叫自覺?自覺和凡夫不同,好像你我現在是凡夫,還未覺悟,但是佛自己覺悟了,他自己開悟了還想辦法令其他人也都開悟,這叫覺他。

 

      8) 在自覺與覺他之間,還有種種的階段和程度的不同,因悟有大小,是依各人的根性而有不同。佛自己得到的大的覺悟,也令他人得大覺悟,到這兩種覺悟都圓滿了就叫‘覺行圓滿’。所想的與所做的都圓滿了,是為萬德莊嚴,達到‘三覺圓、萬德備’就稱為‘佛’。

 

      9) 為什麼要信佛呢?因為我們本來都是佛,不過現在迷了,不能證到佛的果位上,為什麼說我們本來是佛呢?因佛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10)             既然所有眾生都有佛性,為何沒有成佛呢?乃由於妄想執著。有一妄想就想東想西,想南想北,想上想下,啊!鑽天入地,無所不想……這些個妄想實在打得太多了,令你數也數不過來,你說說看,你一天到底打多少個妄想呢?你知道嗎?如果你能知道,那你就是菩薩了,就因為你不知道,所以還是凡夫。

 

    11)             這些妄想執著究竟都執著些什麼呢?——執著這個也是我的,那個也是我的——所有的物質享受都放不下,至於精神享受那更不用提啦!真是有什麼就執著什麼。男人有男人的執著,女人也有女人的執著,善人有善人的執著,惡人有惡人的執著……

 

    12)             有了執著就不得了啦!這可不是好事情呀!你自己不明白而已,因為只貪圖享受是不會成佛的,所以,一切眾生不能成佛是由於妄想執著,才不能證覺。

 

    13)             佛曾說過:‘狂性頓歇,歇即菩提。’這是楞嚴經裡面講的,意即說你這個狂妄自大的心、你這個好高骛遠的心,你那種看不起人的心哪!那種只知道我是最聰明的人,只知道我比誰都好。比如有個人長得像個丑八怪,你看他怎樣說:‘啊!我真美麗呀!’你看,這個執著多大呀!如果你把這種執著,這個狂心歇止了,便即刻得到菩提。

 

    14)             什麼是菩提?——就是覺道、就是開悟,開悟就離成佛不遠了,因此,你能把狂心休息了,這便是你的好去處。

 

    15)             自覺和凡夫不同,你我凡夫是屬不覺,已經覺悟的是什麼人呢?就是阿羅漢與辟支佛。

 

    16)             辟支佛印度話叫辟支迦羅,是從十二因緣而悟道的,阿羅漢是由四谛法悟道的,故自覺異於凡夫。

 

    17)             覺他和二乘不同,什麼叫覺他?‘覺他’要有菩薩心腸,菩薩便是覺他,也可說是利他,故菩薩異於二乘。

 

    18)             聲聞是羅漢,緣覺是辟支迦羅,菩薩就是菩提薩埵;究竟這三者是由一個人、兩個人或是三個人修成的呢?這可以說是一個人,也可以說是三個人。

 

    19)             怎麼說呢?因為可能有一個人他先修聲聞,然後修緣覺,再由緣覺而修菩薩的六度萬行,他一個人全包辦修了這麼多的行門,這種種的法,所以可以說是一個人。

 

    20)             但是,又可能是三個人:第一個修聲聞,修成後他就不再求進取了,做個自了漢,自己開悟了就不管其他的人了,停止在阿羅漢的程度上;另有一個修到阿羅漢,然後進展至辟支佛的果位上,便不再前進了,這樣就成了兩個人,加上第一個人就成三個人了。

 

    21)             到了辟支佛的果位上也只是自覺,不是覺他,等到菩薩乘才是覺他。菩薩修六種波羅蜜與萬行相應而成,行菩薩道直到圓滿,這叫覺行圓滿,就成佛了,故欲覺行圓滿須不離菩薩。

 

 

    22)             如來’這兩個字:‘如’是無所不知,‘來’就是無所不來。佛法的本體是如,佛法的用就是來;佛的體如如不動,來而不來,那麼到什麼地方去呢?金剛經上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也不到我這兒來,也不到你那兒去;是在你那兒,也在我這兒,這就是如來。

 

    23)             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最初佛有多少個名號呢?最初每尊佛有一萬個名號,以後才把它減少,因為一般人記不得那麼多,於是就縮減到每尊佛一千個名字,但是,一千個還是使人記不了,因此就再減到每尊佛一百個不同的名字,盡管如此,眾生仍然很難記得,於是乎又縮到十個,這十個名號,也正是每一個佛的通號。第一個名字是‘如來’,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就是成佛了;第二個是‘應供’,意思是應當受人天的供養;第三叫‘正遍知’;第四是‘名行足’;第五叫‘善逝世間解’;第六叫‘無上士’;第七是‘調御丈夫’;第八‘天人師’;第九‘佛’;第十是‘世尊’,每一位佛都有這十種名號。

 

    24)             什麼叫‘了義’呢?‘義’是意義,這個意義了了,是把世間、出世間法,完全都證得無余了,再也沒有法可修,再沒有法可證了,這也就是永嘉大師證道歌上所說的‘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絕學,是最高之學。無為,是不妄為。閒道人就是悠閒清淨的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理;為什麼不除呢?是因為除盡了,妄想已沒有了,不求真,是因為已經得到了,所以不需要再求了,了義就是這個意思。

 

    25)             因為連‘妄想’或是‘真’都不分別了,學到了極點就叫‘了義’,不了義就是還有意思。

 

    26)             想到達佛的境界上,需要行菩薩道。菩薩有五十五個位子,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加上佛,就是五十五個級位,每一級裡面都包括了千千萬萬的菩薩,無量無邊那麼多的菩薩。

 

    27)             什麼叫‘萬’行呢?這是說修行的行門很多,那到底有多少呢?有八萬四千行門那麼多!萬行是菩薩所修的。

 

    28)             菩薩不但修萬行,而且還修六度,六度是什麼呢?第一布施。第二持戒。第三忍辱。第四精進。第五禅定。第六般若。

 

    29)             布施有三——即財施、法施、無畏施。

 

    30)             財指所有的金錢財產,是每個人最愛惜的,也是世界上最骯髒的東西。你看,我們的錢數來數去,不知經過多少人的手,其間不知帶了多少的細菌或病菌等的微生物,故在佛教裡把錢稱作‘不淨物’,第一是來源不淨,有些錢的來路不明,有人說‘我做工賺回來的錢應該是正當的了吧?’雖然來源是正了,但那些錢本身帶著很多病菌在上面,很容易染上傳染病,由此可知錢是多麼不潔淨的東西;可是,每一個人都喜歡它,一點不嫌多。殊不知錢多了,毛病就愈多!可是這種不好的東西,人人卻都愛之如命,而不能暫捨,如果你能捨那就是布施,行布施的人就是行菩薩道;菩薩修六度萬行,第一就是要喜捨,喜捨就是說把自己的錢拿出來布施給人家,幫助別人,這就是財施。

 

    31)             人做布施是不容易的,人的心是個‘理欲戰斗場’,好像看見一個人很困難,沒有飯吃,想送他一塊錢,讓他吃飯去,於是把手伸到口袋裡去掏錢。就在這時候,第二念又生起了,想著:不行!如果一塊錢給了他,我搭巴士就沒錢了。因此第一念雖想捨,第二念便又想到自己要坐巴士了,於是又把錢放回口袋裡了;這樣的情形由小而大——同這一塊錢乃至十、百、千、萬、萬萬塊錢,都是這樣:常常在布施的同時會生出一種自利的心,所以,財施說起來很容易,做的時候就不容易啦!

 

    32)             第二是法施,就是‘法’的布施。現在我講經說法,就是以法來布施,所謂‘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因為以錢布施是有限量的,但以法來布施是沒有限量的,例如我現在講經,你們因聽了一句經典而開了悟,證得一個境界,那我的功德就大了,因為我講經說法可以幫助你成佛的,故法施的功德最大。

 

    33)             還有無畏布施:當別人遇到飛災橫禍等不幸的事情,或遇搶劫、火災等恐懼驚惶的事件時,你能給予安慰、幫助,使人免除驚恐,這是無畏施。

 

    34)             第二度是持戒。佛教中最重要的是戒,什麼是戒呢?戒是‘止惡防非’,止惡是停止一切的惡事,防非是提防所有的過錯,也就是‘諸惡莫作’——所有的惡事都不要做,‘眾善奉行’——所有的好事都要去做。

 

    35)             我們不要只願盤算著這一回我有沒有吃虧?有沒有上當?看看自己有沒有占著便宜?一切事情總要算算自己的利益,總想要占便宜,但是到頭來卻發現自己吃虧了,所以我們應該為人家打算,不應該為自己打算,持戒的目的,也就是要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36)             戒有多少種呢?戒有很多種,基本的有五戒,在家學佛的皈依三寶之後,若想往前進一步,就要受五戒,受了五戒之後再前進是受八戒、十戒。

 

    37)             受十戒就是沙彌了,受了沙彌戒後要正式做出家人,就必須受二百五十條比丘戒,比丘尼則要受三百四十八條戒。菩薩也有戒,菩薩戒有十重、四十八輕,重的犯了不能自行忏悔,輕的犯了還可以改過自新。

 

    38)             佛將入涅槃的時候,阿難向佛請示:‘佛在世的時候,佛是我們的師父;佛入涅槃之後,我們以誰為師呢?’佛陀便告訴他們說:‘我入涅槃之後,應以戒為師。’

 

    39)             任何人要想修道就一定要受戒,守護清淨的戒體就好像守護摩尼寶珠一樣,學佛的人如果不守戒,就等於一個瓶子底下有了洞,水一裝進去就漏掉了,要是能守戒,久而久之就會成為無漏。

 

    40)             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要自滿:以為自己已明白很多了,以為自己智慧大了,既然如此,請問你為什麼又還沒有成佛呢?就因為太自滿了,以為已學得了許多的知識,其實學什麼就被什麼障礙,有了障礙,也就成不了道了。

 

    41)             現在,諸位把你我他的思想放下,把這個思想平靜下來,把自己的心念空了,要做什麼呢?裝無上的妙法呀!如果每一個人能把自己心頭的雜念渣滓清除了,然後聽經,這樣便會一聞千悟,容易明白了。

 

    42)             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可見所有一切相,都是假的,你若能在這有相上而知道它是無相的,就是見到佛了,亦即你明白了這個法的本體,尋到了法的根源,便等於見到佛一樣。所以,這個般若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固有的智慧,我們要把智慧的寶藏打開,才能顯現出我們的本來面目,這好比金礦裡藏著金子沒有人知道,有些人雖知道了金礦卻不去開采,還是等於不知道一樣。那麼應該怎樣做呢?必須動用人工努力去開采!而這個每人都有的金礦就是實相般若,如果我們不發勇猛心去精進修行,就等於知道了金礦不去開采一樣,如此焉能取得金子呢?必定是得不到的。

 

    43)             什麼叫做波羅蜜呢?事情成功圓滿了叫波羅蜜,你要學佛,終於成佛了叫波羅蜜,譬如你肚子餓想要吃飯,吃飽了叫波羅蜜;你想要睡覺,躺著就睡著了也叫波羅蜜。忍辱也是波羅蜜,持戒、精進也叫波羅蜜,禅定是波羅蜜,布施、般若都是波羅蜜。中國有一種水果叫波羅,也稱波羅蜜,是甜的,因此,什麼事情做圓滿了,得到甜的果,就叫‘波羅蜜’,因此菩薩所修的六度,也叫六度波羅蜜。

 

    44)             每一個人都可以學菩薩發心,行菩薩行,做菩薩事,那就是初發心的菩薩,菩薩是不自私的,並不是我做菩薩你不能做,你不能和我相比,不是的!我們不但可以做菩薩,而且還可以做佛,‘一切眾生,皆堪作佛’這句話,相信現在大家都明白了。

 

    45)             現在講‘首楞嚴’,首就是第一的意思,即是頭一件事,那是什麼呢?是楞嚴,楞嚴這兩個字是梵語,翻為中文就是:一切事究竟堅固。

 

    46)             一切事究竟堅固是個定,和不定就兩樣了,什麼叫做不定呢?好像做事情猶疑不定,想向前走,腿又不聽話,於是就向後走了;想往好的做卻做不得主,就去做壞的,這叫不定,好像做事沒有恆心,便叫不堅固,恆心就是恆常不變的心。

 

    47)             因此,我們現在來學習楞嚴經,大家都應該具有‘堅、誠、恆’這三個條件,‘堅’是堅固心,不能中途打退堂鼓半途而廢。‘誠’是要有誠懇心,念茲在茲,學習經典應要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打其他的妄想,要研討從經中聽到的道理,對於經義自己有什麼意見?統統要誠懇的去學習。‘恆’是有恆遠的心,不是學了三天或兩天半覺得太難了,簡直是枯燥無味,學來學去沒興趣,就不學了,心想還不如到花園或其他地方去玩玩算了,於是便逃之夭夭,這便是沒有恆心。所以,你有恆心、有誠心,就是究竟堅固,這樣便有定力(不為一切環境所轉變,是為定力)。

 

    48)             釋迦牟尼佛就是為了使眾生了生脫死而示現於世,在法華經上說: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死問題,生從何來?死住何去?這道理不明白即有生死,明白了就不會有生死,釋迦佛到此世界來就是為了令眾生知道怎樣有生?怎樣有死?

 

    49)             來到這個世界的眾生,都是奔波勞碌,辛辛苦苦,他們為住而忙,為蔽體的衣服而忙,為充饑的食物而忙……他們忙碌地勞作,如果問他們:‘為什麼要工作呢?’一般人都會同答說:‘為了三餐。’不管是中國人或外國人,每個人都是為了生活的問題而奔走忙碌,但是卻沒有人為生死而忙,更沒有人會去想一想:我為什麼到這個世界來呢?我是怎麼來的?從什麼地方來的?也不見有人見面時會問:‘你是從哪裡來的呀?來了多久啦?……’真是連自己來的地方都忘了,去的地方也忘了。釋迦牟尼佛看見人把生死大事忘記了,故到這個世界來提醒我們,必須要注意及研究這個問題,是以,法華經方便品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

 

    50)             何謂‘開佛知見’呢?一切眾生,本來具有佛的知見,本來的智慧和佛是一樣的,只不過像金礦一樣,尚待開發,然後本性才能顯現,必須如法修行,才可以把真金開采出來,真金之中,是沒有渣滓的,如摻入雜質,便不是真金了。

 

    51)             那麼,我們本有的佛性、本有的智慧,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在我們每個人的煩惱裡面,由於每個人都有煩惱,故個個都有佛性.只是未能顯現出來,因而成為煩惱罷了。

 

    52)             現在打個比喻:煩惱猶如一塊冰,佛性好比是水,水有濕性,而冰也具有濕性;水是智慧,冰即煩惱,由此可知,智慧與煩惱同是含藏佛性的。

 

    53)             現在,再來比喻它的作用,水柔不會直接傷害人,而冰硬卻能傷身害命,比如一盆水潑到你身上來,你只覺清涼,卻不會傷及身體;但如把一大塊冰往你身上擲,就會打傷你,甚或置於死地,這便是智慧與煩惱的分別。例如人起了煩惱即會生嗔心,繼而破口罵人,使他人也生煩惱,但有智慧的人說出來的話,令人聽了會心生歡喜,甚至連原有的煩惱都一並消除了,這就是冰與水,亦即煩惱與智慧的不同處。假如我們將煩惱變成智慧,那便是返本還原,因為冰可化成水,水也可以成冰,因此不能說眾生不是佛,佛不是眾生。其實,佛是眾生的佛,眾生是佛的眾生,這只是一種轉變,若能明白你的自性便是佛性,就能把煩惱變成菩提。

 

    54)             菩提即是覺悟的道理,覺悟些什麼呢?悟到一切都無所執著,若有所執,就不會覺悟。覺悟的滋味怎麼樣呢?是把煩惱斷了,到沒有煩惱、沒有無明時,就現出智慧,因而得到解脫,這叫開佛知見。

 

    55)             佛的知見,不像我們眾生的知見,整天盡打妄想,生出執著心,誰對我有一點不好,就生出煩惱心,其實,你若對人家好,怎會有人對你不好呢?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會有人對你不好,因為不是人家對自己不好,而是自己對人家不好,這叫做‘一個巴掌拍不響,兩個巴掌才會響。’在悟佛知見之後,便是入佛知見,須勤謹專修,回光返照,待光照到了心裡去時,整個智慧也就開現,這是入佛知見。

 

    56)             ‘恃多聞,忽定力’,恃乃仗恃之意,仗恃什麼呢?仗恃多聞。多聞是多所見聞,如讀經聽法多,知識也多,好像阿難便具有多聞的機緣與能力,佛所說的法因他常隨侍數十年,每一法會所說的他都記得住,真是過耳不忘,這叫多聞,也稱博聞強記。因所記取的道理多了,便有所仗恃,故說恃多聞。忽定力,是忽略了定力的重要,阿難就是這樣,以為能廣聞知見就夠了,因而不重視定的修養,不去用功參禅,不曉得打坐是行,聽法是解,所以我們必須解行並進,互為相應,才是正途。希望各位既重多聞,尤重定力,雙管齊下,勇猛精進,這樣,當會得到不可思議的殊勝境界。

 

    57)             這部經乃以楞嚴咒去解救阿難而引起的,一天,阿難獨自出去乞食,遇到摩登伽女,那時的摩登伽是外道,她會一種咒術,名先梵天咒,由於見到阿難生得英俊,便為她的女兒用咒術迷惑阿難,供其淫樂,阿難因定力不夠,於是不由自主,眼看將要破淫戒了,那時佛陀知道了,即敕文殊菩薩用楞嚴咒救回受迷的阿難。

 

    58)             當回到佛前,阿難便痛哭流涕地說:‘(我)一向多聞,未全道力。’因此懇請佛陀,告訴他十方諸佛是怎樣修行而得以成正果的。故本經的因緣是為了阿難仗恃多聞,忽略定力,引起佛陀廣說諸理,來破他的迷執。

 

    59)             ‘警狂慧,護邪思’,警是警告,警告具有狂慧的人,狂慧是天生的聰明,但卻不務正道,反而藉他的智慧去做害人的事情,而且思想邪惡,不加改正,甚至更運用其智慧去掩護他的邪惡思想,即所謂護短。簡言之,是警告有狂慧的人,護持他那不正當的思想,亦等於警告那些做糊塗事的聰明人。正是:‘聰明乃是陰骘種’:由於前生有些德行,所以今生就聰明了。

 

    60)             ‘陰骘引入聰明路’:為什麼會聰明呢?是因為曾做過很多善事,陰骘即是人所看不見的好事。假如做了件好事便鳴鑼擊鼓地大事宣傳,這就不算是陰骘,所謂:‘善欲人見,不是真善。’做了好事就到處告訴人,那便不是真的行善,只不過貪圖一個善的名而已。‘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做了惡事,卻恐怕人家知道,這就必然是件大惡事。

 

    61)             ‘不信陰骘恃聰明’:因為現在聰明了,便用不著廣行陰德,也不再行善了,只是專運用那些小智慧,於是 ‘聰明反被聰明誤’:終於,被那小聰明贻誤了自己,不再往好的方面去精進,而漸漸的墮落。

 

    62)             大惡的人,如回過頭來便成大善;相反的,大善人也會因墮落而轉為大惡;具有狂慧的人常會做出顛倒的事情,是因為有了邪惡的思想,本經就是要糾正這些人,讓他們走上正路,回復正確的思想。

 

    63)             ‘指真心,顯根性’,這部楞嚴經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那麼,指人的什麼心呢?是直指真心!真心,是看不見的,或說:我知道我的心生在體內,形狀像倒掛的蓮花。須知那個不是你的真心,只是一個肉團心,它不會有什麼作用,只不過是維持軀體生存的一種機器而已。如果認為它有更大的功能,那麼,何以人死後,其心雖在,但已不能起什麼作用了呢?這足以證明肉團心並非真心,故知真心乃本有的佛性,它不在身體之中,也不在外面。

 

 

    64)             魔有很多種,據本經所講,即有五十種,其實可說是很多很多的,有天魔、地魔、人魔、鬼魔、妖魔………等等,都是從各方面來擾亂禅定。其因是由於我們在末成佛或未信佛之前,與所有的魔王同是一家人,互為眷屬,而現在要與他們分家,去修禅定了,他捨不得你,於是便從中擾亂,障礙你的修行,因此,如果定力不夠,就會被魔的境界所轉而跟魔跑了;若定力具足,則如如不動,了了常明。如如不動是定力,了了分明是慧力,能有定慧的力量,則什到魔也動搖不了你,反之若沒有定力便會到魔的家鄉去,成為魔子魔孫,輾轉不已了,這是很危險的。

 

    65)             外道所修的定力,因不知性定的重要,反而從末梢上著手,光在自己的假軀殼上用工夫,頭一件是錯把自己的心識作真心,所用的功,即使有一點寂滅的境界,都是不實在的,猶如用一塊石頭把草壓上,這可能暫時使草不能生出來,但把石頭移開了,草仍然會長出來的,因此如不把妄想的根截斷了,就不能了生死。離一切相,徹底地把妄想的根清除掉,這樣,有一天使會豁然開悟。假如用妄想心去修道,就好像煮沙欲成飯,一無是處,縱修塵劫,亦難脫出輪回。

 

    66)             上面所提的魔,只不過是外魔,此外還有自心魔;外魔還易於消除,而源於自心所生起的魔卻難以消除,例如病魔:記得我年輕的時候,曾說過兩句狂話,我說:‘人人都怕魔,我是魔怕我!’誰知說了不久,魔就來了——那是病魔,經過一場大病,終於變成我怕魔了。由此可知,修道的人切勿信口雌黃,不要胡言亂語,必須一心修道,不要用人的心,而要用道心,亦即是要修性定、修實證,不要老在虛妄之中打轉,比如亂打妄想:或者以為自己成佛了,於是乎在坐禅之間便覺得放光動地,或在坐禅中看見佛來為自己授記,說:你快要成佛了。……這些都屬妄念,或魔的境界,而不是實證。

 

    67)             釋迦牟尼佛證果,是在菩提樹下,他坐了四十九天,夜睹明星而悟道,開悟了,於是他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在他未證果之前,天魔曾來試驗他,變成美女,在佛前施以誘惑,但佛當時在定中,未為所動,因此才得以證果。故我們欲修實證,必須要有性定,性不動搖,所證的果才是真實的,不然則成邪定。

 

    68)             什麼才是顛倒想?其實,我們世間所有的人所想的都是顛倒想,故楞嚴經出世的因緣是要銷除我們的巅倒思想,因此稱‘銷倒想’。除細惑,除去世人微細的、眼睛所看不見,耳朵所聽不到,心裡所想不出的那些微小的迷惑。如果一念不覺,便會生出三種細惑,所謂‘細惑如塵,自性如鏡。’現在我們猶如明鏡之上沾著無數的微塵,故神秀大師有一首偈頌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69)             曾經有人說:這首偈是不對的,但我認為是對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本具菩提的種子,故身好像是菩提樹,人的本性真心猶如明淨的圓鏡一般,故說要時時勤拂拭,即是需要時常修行,並勸勉行者不要讓明淨的真心被世塵污染了,正是:‘今日擦,明日淨,擦來擦去如明鏡。’所以這首策勵行人勤謹修行的偈頌是對的,是開悟前的人所應予遵循的。

 

    70)             對六祖大師來說呢,就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由此偈頌,可見是開悟後之作,所謂:‘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忽動被雲遮。’一念不生起,佛性自現;六根一動,心光障蔽,如被雲蔽。故為眾生銷倒想,除細惑,即是本經一大因緣。

 

    71)             ‘明二門,利今後’,首句的意思是令眾生明白平等與方便這兩種法門,平等法門乃一心萬法,原本無差,平等一相的意思;方便法門為權宜之法,意即不是實在的,而是在實法之中善巧運用,屬暫時性的,而實法則永遠不會變易,故說法有權實兩門,時以權巧方便,導之趨入實法。

 

    72)             舉個例子:好像釋迦牟尼佛的‘空拳度子’,他抓著一個空拳頭,去救度一個小孩子,起因為有一個小孩子往井邊爬去,差不多要掉到井裡去了,如果掉進井裡去就會淹死,叫他回頭,他是不會聽從的,因此,釋迦佛便抓著他的拳頭說:‘我這手裡有糖,你快點回來吧!我把糖給你。’小孩子聽說有糖吃,於是便爬回來了。這是不是佛在打妄語呢?不是的!佛陀對眾生施教,常用這種權巧的方便法門。

 

    73)             藏即三藏,分為經藏、律藏,及論藏,三藏又屬三無漏學,亦即‘戒、定、慧’。經藏屬於定學,律藏為戒學,論藏乃慧學,在中國的經典上常看到‘三藏法師’這種稱呼,便是指這三藏。經藏中所宣說的,多數是教人修定,例如此部經便是教你修禅定的,故這部經是有關定學,屬於經藏,但其中也兼及戒學與慧學,只是不多,故說它是以定學為本,

 

    74)             說到乘,什麼叫乘呢?比方轎車,車有大小,小車只能自乘,如腳踏車,故稱小乘,小乘乃聲聞緣覺乘,大乘即菩薩乘。菩薩乘猶如大車,可載很多人,所以佛所說教,有大小乘之別。而這部經為教菩薩法,乃諸佛所護念,屬大乘所攝,故是一部大乘的經典。

 

    75)             為何說這部經是教菩薩法的呢?因為有些阿羅漢要回小向大,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阿難從摩登伽女的家回到佛所,乃啟請釋迦牟尼佛,指示他過去一切如來所修的菩提道,於是,釋迦佛答覆他所問的,說道:‘這種法就是菩薩所修的法。’故這部經是屬菩薩乘,而不是小乘法。

 

    76)             提到人法雙亡,我倒記起一則公案:在釋迦牟尼佛時,常有人講去供齋,當佛受供之後,就會給那些齋主說法。按照律儀通常是由齋主向佛稽首頂禮,然後求佛說法,有時佛不在,就請佛的弟子、羅漢等去應供,應供完了也是要說法的。

 

    77)             有一天佛領著大比丘眾去應供,只留看一個小沙彌看門,這時又來了一個齋主要施供養,但是佛及大比丘們都赴齋會去了,於是那位齋主便道:‘只有你一位沙彌也好,還是請你去應供吧!’這位小沙彌終於戰戰兢兢地便跟著去了。

 

    78)             受供完了,這位齋主便畢恭畢敬的拜伏地上,向那小沙彌叩頭請法,你猜這位小沙彌怎麼樣呢?他怕得靜悄悄地下了座,跑回佛的住所去了。

 

    79)             這位齋主跪了那麼久,都沒聽見講什麼法,便偷偷地抬頭一看,只見座上都空了,就在這剎那之間便開悟了,究竟他開的什麼悟呢?是悟到人空法空,當時頓然覺到:‘噢!原來是這樣,但是,光開悟還是不行呀,需要去求印證才是。’便趕緊跑到祇樹給孤獨園去,找那位小沙彌印證。

 

    80)             那位小沙彌,逃回去之後便連忙躲到自巳的睡房裡,把房門拴上,原因是怕那位齋主來找他討法債,要他說法,誰知剛鎖好了門不久,齋主便已登門找他來了,而這個無法可說,縮成一團的小沙彌也因此急得開悟了,他也悟到了人空法空的道理。

 

    81)             這正是因緣一到,焦急和歡喜都一樣可以開捂,當境界來了,則水流風動,鐘聲鈴響,都可以開悟,就像煮飯似的,需要等到機緣成熟了才可悟入,只要能專心一致的修行,毋急毋躁,毋怠毋荒,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的。

 

    82)             所謂圓教,是一切圓融無礙,交互相攝,就像我們念佛,一聲南無佛,便即回向一切的眾生,念佛應為大家念,為眾生念,這就是圓融無礙。

 

    83)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次帶看弟子們到一個國家去,而那兒的國王臣民都不歡迎、也不供養他們,後來等到摩诃目犍連尊者來了,這國家的國王大臣,以及諸老百姓,都恭恭敬敬的給予歡迎,並且悉心供養各種所需,這麼一來,佛的弟子們大感詫異,不明所以,認為盛德如佛,到了此城都不受歡迎,亦無人供養,反而他的弟子目健連卻得到這麼多人的尊敬,這是什麼道理呢?因此便請問於佛。

 

    84)             佛遂向徒眾解釋說:‘這是因為在過去生中,我和他們並沒結下善緣,而目健連在往昔生中,為一樵夫,有一次遇到一窩蜂來螫他,他曾對這窩蜂念了一句“南無佛”,並發願說:“請你們不要螫我。我將來得道,當先來度你們成佛,千萬別起這個惡心害人。”因此,蜂子也就不螫他了。而這窩蜂輪轉至今,成了這個國家的國王臣民,那樵夫也在今生修成比丘,往昔曾發過願來度他們,故今日相遇,便受到熱烈的歡迎和禮遇,這都是夙世的因緣所造成的。’

 

    85)             所以我們修道,就應該與一切眾生結緣,當眷顧他們,發願度化他們,同登彼岸,共成佛道,所謂:‘未結菩提果,先結眾生緣。’這是很要緊的,這乃是大乘菩薩的發心,不要成為一個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自了漢,正是:‘欲結菩提果,廣結眾生緣。’

 

    86)             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眾生就是佛,如對眾生好,即是對佛好,你若把一切眾生看作佛,則眾生也會把你看為佛;若把眾生當作魔王,則眾生亦把你當魔王,這等於帶著有色眼鏡看人,你看人是有色的,人家透過你的有色玻璃看你也一樣。所以我說:眾生之間,就好像互通了無線電,是共相連系的。

 

    87)             此部經所教化的是什麼眾生呢?是‘情與無情,同緣普化’。主要的是聲聞、緣覺,及有學的行者。聲聞是聞佛言聲而入道的,修苦、集、滅、道四谛法。緣覺有兩種:(一)生於佛世之時,修十二因緣悟道的。(二)生於無佛出世時,藉現事緣而悟道的,亦稱為獨覺,獨覺的行者,住在深山幽谷裡,隱於巖崖洞穴間,靜觀天地萬物之生滅現象,因而悟道。

 

    88)             說起這部經的因緣,是很長遠的。早於天台智者大師研誦法華而創立三觀,後遇梵僧,與智者曰:‘此與天竺楞嚴意旨相符。’智者聞後辄向西方叩拜,冀能一觀楞嚴的意旨,不料這麼一拜便拜了十八年,而終未能得見這部楞嚴經。

 

    89)             原來這部楞嚴經當時在印度是屬於國寶,乃龍樹菩薩到龍宮去取出來的一部經典,故視作稀世奇珍,禁傳國外。本經的譯者般剌密谛法師後來曾企圖把它流傳到外國去,尤其是具有高深文化的中國,但初次被邊關官員查獲,帶不出來;隨後他想出另一個辦法,乃用最柔細的白氈,把經寫好,用蠟封妥,割臂潛藏皮下,及創口平復,再攜出國,俟抵中國廣東省,適與被貶的丞相房融相遇,於是為房相請到寺中,翻譯這部經典,此乃傳譯本經的一段困難經過。

 

    90)             如今,我們得以研讀此經,實多虧這位般剌密谛法師的一番苦心,各位想想:這部經是多麼的重要呢!再說,智者大師獲悉天竺有此經,即虔心遙拜十八年,但終未曾一見,我們現在卻不拜而遇,並且能一同讀誦參研,如此因緣,又是多麼的殊勝呢?希望大家珍重!

 

 

    91)              ‘沙門’乃印度語,華譯‘勤息’,即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如是行藏,即屬沙門。

 

    92)             佛在世的時候,有馬勝比丘,穿袍搭衣,行經道上,捨利弗在路上遇見他,大為贊歎他的莊嚴威儀,遂向他探詢,馬勝比丘答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捨利弗聽他這麼一說,便隨他到祇樹給孤獨園,拜佛為師,出家修行了,故佛行勤息,是亦號‘沙門’。

 

    93)             這位般剌密谛法師多行勤息,化及有情,固足以稱作沙門,他把本經潛帶入中國,又須從速地譯完它,為什麼呢?因他匿經去國,不久國王當會降罪於邊官,故這位法師打算趕快回國,以認其罪,毋令贻害他人,由此可見這位法師的高行雅操,也可見他對本經的貢獻,功德是如何的大了。我們今日得見是經,實賴谛師此項廣大功德所賜,故謹在經首,將這位元沙門的一段宏法經過,先向大家介紹。

 

    94)             何謂勤修戒定慧呢?首先應皈依三寶,繼應謹持五戒,並且依戒修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五戒,就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這五條戒是學佛的准繩,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都能修持五戒,就不會失落自己的本份。

 

    95)             可能有人說:前四戒,看來是應該守的,但為什麼喝酒也要戒呢?甚至有很多人就是為了喜歡抽煙喝灑,由於有這麼一項戒酒的規條,就寧可不親近佛法,然而,卻不去問問一下:抽煙對不對呢?喝酒應不應該呢?又或許有人會說:人人都喝酒,人人都抽煙,此乃人之所發好,有何不對呢?殊不知‘買焉不察’,染習成風,無知蠢動,跡近盲從,及至習以為常,尚懵然不覺,於焉人雲亦雲,終至移形換格,癖病日深,積習難除,猶自狡辯,強護其短,這確實是彌足悲歎的事。須知即或未釀成大病,但已具小病,縱然未演成大病,也屬毛病了,各位看看,這是多麼的愚癡呢?

 

    96)             為什麼我們需要戒酒呢?這裡給各位講一則故事:有個人發心學佛,並受五戒,唯獨好酒,且惡習未除之余,一天舉杯欲飲,卻苦無下酒之菜,適見鄰雞,搜啄而來,乃大喜過望,捕而烹之,這麼一來,只為杯中物,轉瞬間接連地犯下了盜戒與殺戒,迨暢飲之余,鄰婦過門查詢了,此君復頻頻搖首,口口稱無,更於酒氣翻騰之下,見美色而起淫心,竟強而污之,由是,妄語戒及淫戒也一並犯了,事後,拘於官,繩於法,系於囹圄。你們看!只為一點小毛病,便使一個佛子接二連三地把五戒全犯了。此乃因酒能亂性,到時身不由己,即胡天胡地,而招致大禍臨頭,正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呢!各位不可不慎,也不可不戒!

 

    97)             受戒,應怎麼受呢?並不是自己看看書上所說的,怎麼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酒,就算受了戒,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隨便的,也不是在佛前上了炷香,或燒幾個香疤,就算是受戒了。而是必須請求一位高僧大德,為你正式地依法主持,說戒作證,授你戒體,才屬受戒,然後更需依法修行,這樣,才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98)             此部經的宗旨,是教我們修習堅固大定,因為修定便可智慧大開,如果沒有定力,便得不到慧力,沒有慧力,又怎能學佛呢?那麼,定力又從何而來呢?乃是從戒而來,平素不濫於情,而用道心處事,是為定;修定,源於受戒守戒,方能在修行之中,與法相應,獲致法水的灌溉,而得以欣欣向榮。

 

    99)             楞嚴經的行文措詞,都極為優美,堪稱諸經之最,各位如有志研學中文,這部經亦足為你們的范本。

 

  100)           以上所講的,都屬經前方便,現在我們開始正說經文。       待續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上一篇:傷狗殺狗,狗魂索命,連死二胎
下一篇:照德法師:佛為何勝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