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選輯(十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選輯(十一)

 

1.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這段文不但講出阿難的毛病,亦把我們所有的毛病揭出。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就因從無始以來,認賊作子,把自己本性埋沒,才受生死輪轉,不能成佛證果。)

 

2.      佛告阿難:‘你不必驚慌,我現在詳細告訴你,這都是前塵,虛妄相想。你一有推想,便落入分別前塵之妄想。這推想心,不是你之自性真心,而是分別塵影的妄想心。因為它太細致,不明顯,不易覺察,因此便迷惑你之真心自性。這都是你從無始至今,認賊作子,錯認妄想識心,前塵虛妄不實之相,為自己本性真心。既認妄作真,故遺失了本元常住真心,亦即忘了本有家珍,遂至頭出頭沒,被輪回所轉,而不能超出。’

 

3.      所謂:‘出馬腹,入驢胎,閻王殿上幾度回,始從玉帝殿前過,又到閻君鍋裡來。’輪回是多麼危險,一不小心,就走錯路,不易回來。佛法難聞,人身難得。現在得聞佛法,又得人身,就要快點覺悟,不要再認賊作子啊!

 

4.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遍歷恆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雲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5.      阿難向佛說:‘我是佛最寵愛的小弟,因我心愛慕佛的三十二妙相,使我發心出家,現在我的心,不只單獨來供養和服侍如來,就是遍歷恆沙國土,亦去供養和禮拜諸佛,及一切諸大善知識。又發大勇猛精進心,犧牲一切,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亦用此心。縱然我誹謗佛法,永斷善根,亦是此心。即是為善做惡,都是此心。如果這能推測之心,如果說是前塵妄相所起的妄想,不是真實;那麼我就成為無心之人,和土木一樣。離開這個能聽經聞法之覺知心,則什麼都沒有了。為何如來說,這不是真心呢?我實在驚慌恐怖,相信在座大眾,亦會生疑惑。惟望世尊,開大悲心,開示我等未悟的人。’

(阿難是親歷其境,故起驚慌。大眾是旁觀,只有疑惑。阿難仍用識心來推測,以小乘而測大乘。其實在座諸大菩薩,如文殊、觀音,他們老早已明白此中道理。)

 

6.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

 

7.      這個時候,世尊就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他們,皆能悟根性為真心,而得證入無生法忍。

 

8.      無生法忍,即無法生,亦無法滅。證得此忍,便能於十法界——四聖六凡——四聖法界是三界之外,六凡法界是三界之內,不見有少法生,亦不見有少法滅。於一切法,本體都是如如不動,便沒有生滅。若在證得這境界時,看見一切萬法,沒有生滅,而起恐慌,這便不能忍。要能忍可於心,認為這有何稀奇,便得相應之道。即是在證果與未證果之間,只有自心明白,不能向人吐露,所以叫作無生法忍。如能看見,一切諸法,森羅萬象,皆是自性;裡面之事,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即得無生法忍。但還未算證果,還要忍可於心,才叫無生法忍,觀世音菩薩說:‘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即入此忍。阿難不能入,因被妄識所障,故佛要破他的生滅識心,使他明白性淨明體,才能入無生法忍。

 

9.     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10.  佛欲令一切眾生,得入無生法忍,於是在師子座上(佛說法時,無畏有如獅子王,故喻其座為獅子座),摩阿難之頂,在佛教裡,摩頂表示慈愛攝受。佛又告訴阿難:‘我時常這樣說,一切諸法所生,唯一真心所現。一切世界上,像微塵這樣多的因因果果,亦皆因心而成體。’

 

11.  中國古語雲:‘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識得真心,大地根本無寸土;不識心,才認為地大物博。古德又雲:‘天地與我同根,萬物皆我一體’,亦是這個意思。

 

12. 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诘其根元。鹹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13.  阿難,假若諸世界中,一切所有,包括山河大地,森羅萬象,其中甚至一草一葉,一絲一結,追诘尋求它們的根源,皆有自己的性體。就至大如虛空,亦有名貌。‘虛空是名,能達無礙是貌。’何況清淨、妙淨妙明之真心。‘性一切心’:性即體性,這性是平等,能為一切法所依,而不為一切法所變。一切諸法皆依之為體。

 

14. 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

 

15.  如果你堅持認為這個能分別、能感覺、能觀看的知性就是‘心’,那麼此心就應該和色、香、味、觸諸塵事分離,而完全獨立存在。

 

16. 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

 

17.  就如現在,你聽我說法,亦是因為有聲塵,才有分別心產生。不能離開聲塵,而另外有一個心。

 

18.  佛要顯示阿難,真心是在六根門頭,眼、耳、鼻、舌、身、意的根性裡,是不動不搖的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則緣塵境,是搖動而不真實,故屬妄想。其實六根和六識,都有見聞覺知之用,是很難分開的。不過六根對境時,就如鏡照像,本無分別。六識緣境時,即生分別,故有分別與無分別,是根識之分。

 

19. 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20.  縱然能到暫消滅外緣之見聞覺知,在內邊守住清淨寂靜,但這依然還是法塵分別之影事。

 

21.  內守幽閒:外道認為已達到無我無人之最高境界。但在佛法上,這只是暫得到的輕安,只是息滅前五識之見聞覺知,不為處境所擾。但在這時,第六意識中獨頭意識,還在裡面守著,在裡面用功,分別法塵影事。因太微細,不易覺察,故屬虛妄不實。識緣塵境時,即起分別,而後分明。一不分明,境即沉寂。這種分別甚微,如無波之流,看似恬靜,其實暗流不息,故曰法塵分別影事。如停在這境界上,不再前進,便落在頑空,很容易走入歧途。

 

22.  獨頭意識有四種:(一)散位獨頭,就是散亂分別心。(二)狂亂獨頭,就是發顛狂,亂說亂講,都是被獨頭意識所支配。(三)夢中獨頭,在作夢時,夢見種種色色,奇奇怪怪,亦屬獨頭意識作怪。(四)定中獨頭,就是現在所說的息滅見聞覺知,因獨頭意識還活著。

 

23. 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

 

24.  佛說:我不是強令你,一定要執著此緣塵分別,不是你的心。但你於自己心中,詳細研究推想,你所執吝之心,若能離開前塵,還有分別體性,那麼這個就是你的真心了。

 

25.  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

 

26.  若你能分別之性,離開前塵而無自體,那麼,它只是前塵分別影事,怎能叫做心呢!

 

27. 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28.  塵不是常住,不生滅的,若對塵而有分別心,不對塵而無分別心,則塵變滅時,你心亦應滅。那麼你心,豈不同於龜毛兔角,只有其名,而無其體?龜生毛,兔有角,根本是沒有的。既然沒有心,那你將用誰的心,來修證無生法忍呢?

 

29.  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30.  當世尊摧破妄識無體時,阿難和在座諸大眾,都默然不能出聲。大家都覺得若有所失,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31.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32.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行人,現前雖能修成九次第定。九次第定:即四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處定: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非想處;再加滅受想定,為九次第定。縱使證得這九次第定,仍未證得漏盡通而成阿羅漢聖果,皆因為執這生死妄想,誤為自己的真實法心。好像你現在一樣,雖然得到多聞,但終不能成正果。

 

阿難只得初果,還屬小乘。要證到無漏,如大阿羅漢、大菩薩,才是聖果。

 

33. 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捨父逃逝。

 

34.  阿難聽後,悔恨自己把光陰錯過,又感激佛的慈悲,指示真心,所以就再度悲泣流淚,五體投地叩頭,然後長跪合掌向佛說:‘自從我跟隨佛,發心出世俗家,我還依恃佛,是我親堂兄,具足無上威德神通,因此常常心中在思想,不必自己去勞苦修行,佛一定會賜給我定力的。我不知佛之身心,和我之身心,是不能代替的。又失去我本有真心,錯認識心為心,所以身雖出家,心終不得定力,就如富家子一樣,不要父親的財寶,情願走出去做窮人。沒有定力,就如窮子,因為不能承受佛之功德法財。’

 

35. 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36.  我今日才知道,雖然得到博學多聞,但如果不依教修行,知而不行,便和沒有聞是一樣的,全無用處。就好像有人,終日說食物美味,多麼香多麼甜,可是單說不食,終不能飽。

 

所謂:‘終日數他寶,自無半分錢,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自己不實實在在去修,是不會有受用的。

 

37.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38.  世尊,現在我等給二障所纏縛。二障:(一)煩惱障:屬我執所起,如起貪嗔心,看不破,放不下,凡事都生執著,就是煩惱障。(二)所知障:屬法執所起。知識太多,生出貢高我慢,自認為第一,覺得別人都比不上我,就是所知障。纏縛,即不得自由,不能解脫,皆由不知寂常心性,即寂靜常明真心實性。現在惟願如來,可憐我等貧窮孤露,指示啟發妙明真心,使我等得開佛眼,智慧增長,早證聖果。

 

沒有法寶叫作窮,無所棲處叫作露,即無以安心立命之處。亦可說,沒有楞嚴定叫作窮,沒有楞嚴法叫作露。   【待續】

 

 

上一篇: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選輯(十)
下一篇:淨空法師:尊重自己的性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