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二淺釋》專輯(八)
宣化上人講述
1. 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見者。應有所指。若非見者。應無所矚。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
2. 世尊,假若這前緣,即前塵之色空等物象是見性,那麼就應當有個目標,有個表現,才可以指陳出來。但根本是無形狀,可以指示出來的。假若不是見性,就應該一無所見,不能看見,但它又能見色見空。所以大家都不知道,無是見,無非見,這二個義理的歸宿處,就有驚疑和恐怖,不知如何才對。
3. 非是疇昔善根輕鮮。惟願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4. 這些恐怖的原因,並不是他們往昔所種的善根太小太淺。希望世尊慈悲,再明白發揮,物象和見性,究竟是什麼東西?在它們中間,既無是見,又無非是見,究竟是什麼意思?
5.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6. 佛告文殊師利菩薩,和大會諸大眾:“十方如來及諸大菩薩,常住在自性寂靜,楞嚴大定中。對於這個能見的自性,和見性所緣的各種現象,以及心理思想所發生的色相,都清清楚楚地知道有如虛空中的花,都是虛幻不實的。現在要找見是物,見非物,這都是向外馳求,根本找不到的。”
7. 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雲何於中有是非是。
8. 這個能見的自性,和所緣即所見的物象,原本都是菩提妙淨明體。既是一體,便沒有是和非,怎可以在這裡來找是見和非是見呢?
9. 根本是一真,根本是絕對,沒有對立,既然是一真,是絕對,就沒有是,沒有非啊!
10. 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
11. 我再問你,就像你這個文殊,還有另外一個文殊嗎?有一個是文殊,還是沒有文殊?
12.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13. 文殊具足大智慧,一問即悟,就答:“是的,就如世尊所說一樣,我就是一個真文殊。於我真文殊外,並無是文殊和非文殊。什麼緣故呢?若有一個是,便有一個不是,那麼就成二個文殊了。可是我今日,並不是無文殊,而是無是文殊和非文殊,所以在我文殊體中,實在是無是和非二個相的。”
14. 這裡大家應該明白,見性亦一樣,沒有是見和非見的。見性只是無上覺道這一真心,是沒有是和非可以建立的。
15. 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
16. 佛說:這靈妙光明之見精,和一切空塵,亦都是這樣的。
17. 楞嚴經愈說愈廣,其中道理真是奧妙無窮,不但見性是妙明真心,就是空塵,亦都是如來藏裡的妙真如性。
空塵:即指物象,物象雖多,空塵二個字是足以包括物象的。
18. 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
19. 究竟見精和物象,本來是什麼東西呢?既然無是,又無非,那當然是一個既微妙又光明,無可再上的菩提覺道,又清淨、又圓滿的本源真心。這個真心,是人人本具之“一真心體”,但因一念無明,便從真起妄,轉妙明為無明,轉真覺而成不覺。因不覺便起妄念,就被色空諸物象所轉,就連聞性和見性都不明白了。
20. 這是一念錯,便念念皆錯,認真為妄,生出種種分別計執。中國古語說:“只因一著錯,輸了滿盤棋”。因走錯了一步棋,便輸了滿盤棋。
21. 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
22. 本來是一個月,但因眼有病、捏目,便看見有二個月,遂生出分別心,分別誰是真月,誰是假月。文殊,你應當知道,但只有一月真,中間是沒有是月和非月的。
23. 若有是非,便有對待。但菩提覺道,一體真心,是沒有對待的。是絕諸對待的。
24. 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
25. 是故你們今日,對於見精和空塵諸物象,雖經過種種發明,思忖研究,說是道非,都是妄想所現,縱然經過歷劫尋求,亦不能於其中間,找出是和非啊!
26. 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27. 這個真正見精,妙不可思議光明覺性,不明白時是可以對你有所指示,但所指示的道理又不能成立。好像你先說見是物,後來又說見不是物,究竟是物不是物,根本是沒有是和不是的,所以你所指示出來的,完全是錯誤,根本是不可以指的。
28. 若能明白,見精和空塵諸物象,本來是一體——一真法界,便無自他的分別,哪有是和非可指呢?
29. 所以大家都應該知道,迷、悟、真、妄,只在一念之間。一念迷,則妄計心生,是非紛起;一念悟,則妙覺湛然,是非全清。
30.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
31. 阿難向佛說:世尊,誠如您法王所說,這個覺緣即見性,是遍滿十方盡虛空界,湛然清淨,常住而不動,沒有生滅變化的。
32. 見性是不變隨緣,故非自然;隨緣不變,故非因緣。自然和因緣都是識心分別,妄計情執。
33. 與先梵志娑毗迦羅。所談冥谛。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真我遍滿十方。有何差別。
34. 梵志,即大梵天後裔,認為梵天祖公是宇宙主宰,人死後都要回到梵天去,梵天是清淨之意,即婆羅門種。
娑毗迦羅,是黃發外道,認為宇宙本體是冥谛,即冥頑不知,和投灰外道等,印度一種專修苦行的外道,過裸體生活,時常投身灰土,或塗灰身上,又有修睡釘床外道,說是能修成金剛不壞身。還有修薰鼻、自餓,或持牛戒、狗戒等,他們都說真我遍十方,又說有大我、小我和無定我。阿難問:“究竟佛說,見性遍滿十方,和外道之真我遍滿十方,有什麼分別呢?”
35. 一切外道,修無益苦行,好像睡釘床,釘子刺不透。那麼牛和象之皮很硬,釘子都刺不入,難道牛和象等都有道了?其實天天練,當然皮就堅硬,所以刺不痛、刺不入,這不是有道,乃是有功夫的表現,一味盲修瞎練,終究不能得益的。
36. 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敷演斯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
37. 阿難說:世尊亦曾經在楞伽山(今之錫蘭),演講楞伽經時,對當機大慧菩薩說:一般外道,都認為一切萬象,都是自然生,自然滅,好像最初是誰開海、開河?是找不出來的。中國雖有禹治河,但印度可能沒有這種人才,所以他們就編說:“誰開河海堆山岳,誰削荊棘畫禽獸,一切無有能生者,是故我說為自然。”所以認為一切都是自然生,自然滅,完全撥無因果論。而佛則說是因緣所生,和他們所講的道理完全不同。
38. 什麼是因緣?簡單地說種子為因,生長為緣。種在地下的種子就是因,幫助它生長,好像泥、水、空氣、太陽光等就是緣,也叫助緣。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