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西師謂住定供佛:約常途者,初地以上」。這就平常講,他真契入這個境界,我們現在理明白了,事沒有契入,為什麼沒有契入?我們沒有把煩惱習氣放下。放下執著,你就證阿羅漢果;放下分別,你就成菩薩;放下起心動念,你就成佛。我們沒放下,知道了,放不下。知道了為什麼還放不下?這樁事情,我在年輕初學佛的時候,也不算年輕,二十六歲,我是二十六歲才接觸到佛教,我也喜歡問,就用這個問題問章嘉大師,我知道了,為什麼還做不到?章嘉大師告訴我,你沒有知道,你知道就做到了。我說:經上講的我都懂得了。「你沒知道」,他就這麼肯定這句話,說我沒知道。這個知不容易,所以他老人家告訴我,佛法如果就哲學的觀點來看,知難行易,他這句話提醒了我。我們今天的知是從經本上,是聽老師教學講解裡面得到的,這個知那就是孔子所說的「記問之學」,你聽得多、記得多,你會問,人家給你解答,你明白了,是這種知,這記問之學,底下一句「不足以為人師也」,不能做一般人的表率。這個知要怎樣算是真知?唯證方知,你要自己親證,那你這個知是真知。諸佛如來、法身菩薩親證而知,不是我們見聞之知,不是這個。所以我們也聯想到見聞之知應該是現在所講的知識,親證之知應該算是智慧,智慧跟知識有差別。知識通過證實、證明了,這是智慧;如果沒有通過親證,這不是智慧。
我記得倓虛老法師講了個故事,修無師往生,地點是在黑龍江哈爾濱極樂寺。民國初年,倓虛法師東北人,出家之後親近谛閒老和尚,那是當代的高僧大德,講經說法的老和尚。他跟東北有緣,所以老師就勸導他應當到東北把佛教興旺起來,他確實不負老師的願望,在東北建了有十多個寺廟;極樂寺是他建的,長春般若寺也是他建的。倓虛法師他是第一任的方丈,寺廟建好之後,他就開戒傳戒,這是非常好的方法。傳戒道場才有人,要不然道場沒有人,這一傳戒很多人都留下來。那個時候他是方丈,定西法師是當家師,監院。有一天來了一個,開戒需要人幫忙,所以他召請,有人發心,出家人發心在道場做義工。有一個修無師他來了,老和尚問他:你能做什麼?他願意照顧生病的人。戒壇那個時候傳戒三個月,時間很長,傷風感冒這些是很常見的事情,他在照顧這些生病的人,定西法師就把他收留下來。
住了不久,大概是十幾二十天的樣子,他就向倓虛老法師(那是方丈和尚)告假。倓老很有修養,沒有追問,點頭同意他。定西法師就沉不住氣,責備他,你這個人怎麼這點定功都沒有,戒期還沒有圓滿,你怎麼半途而廢?你到這個地方是發心照顧病人,你怎麼可以現在就走?他就說: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我到極樂世界去。這兩個老和尚聽到這句話就感覺,真的嗎?真的。幾時走?不出十天。沒看出來!修無法師是做泥水匠出身的,是個苦行人,沒念過書、不認識字,就念一句阿彌陀佛,經都不會念,出家之後在常住都是做苦工,出家的身分在寺廟做苦工,別人不願意干的活他干,全是干粗重之活。一句佛號不間斷,他真念成功了,念到預知時至,知道什麼時候要走。這兩位法師就對他很尊重,這真不容易。
他向老和尚請求給他准備兩百斤劈材准備火化,常住都替他准備了,到第二天他又來了,找老和尚,老和尚:什麼事情?他告訴老和尚:我明天就走。這就趕緊給他准備他所要的。到第二天,他向老和尚請求派幾個人給他助念送他往生,這樁事情誰都歡喜,所以有很多人自動就願意送往生,送他。他搭了一個小篷,在這裡面坐在床上,大家念佛送他,念佛的人就跟他說:修無師,你能到極樂世界去,過去往生的人預知時至,總是留幾首偈子、做幾首詩給我們做紀念。修無師說:我是個苦惱的苦命人,沒念過書也不認識字,我就會念佛,我也不會做偈子、我也不會做詩,不過我有一句老實話,可以給你們做紀念。你說什麼話?他說「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說這麼一句話,念佛就走了。
這個故事記載倓虛法師的《影塵回憶錄》裡,真的,倓老講親自看到,念佛往生,預知時至。哈爾濱極樂寺這個法會太殊勝了,法會當中有一個人在這裡示現給大家看,往生了。倓老講經常常引用修無師這念佛的功夫,平常默默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瞧得起他,都是干重活、干苦活,做得非常認真,別人不願意干他干,最後一著,確實名山寶剎的方丈住持、講經說教的大法師都比不上他,哪有那麼自在、那麼潇灑。倓老跟我們講的真實的故事,他是天台宗的傳人,最後走的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走的。天台宗跟念佛法門淵源很深,從智者大師,智者大師是念佛往生的,唐朝時候,智者大師好像是天台宗第三位祖師還是第四位,很早期的,念佛往生的,所以以後天台宗祖師許許多多都是修念佛法門。這就是定中供佛,不失定意。修無法師給我們做出好樣子,全心全力為大眾服務,心裡面就一句佛號,這就是不失定意;念念沒有把佛號斷掉,這真正是念佛三昧,他自己功夫從來也不告訴別人,沒有人知道,看他是個很老實的人、肯干活的人。
「又曰」,這還是望西師說的:「初地以上雖有此德,八地以上是無功用。蓋謂初地菩薩雖初有此德,但尚不能全離功用,八地以上才是無功用道」。這個功用跟無功用很難體會,依照經教裡面的說法,八地以下的菩薩,通常應該都講的是別教,別教的八地就是圓教的八住,位置已經很高了。初地以上這是初住以上,圓教《華嚴經》初住以上,他們已經超越十法界,生實報莊嚴土。雖有此德,這個德就是遍供諸佛不失定意。但是我們了解無始無明習氣還相當濃,四十一品無明習氣,別教初地到八地的時候,那四十一品才斷八品,所以八地以上,前面斷七品還不行,要斷八品以上,完全自然了。佛經上有個名詞叫「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樣的,連極其微細起心動念的意思都沒有了,但是七地以前還做不到,做不到那是有功用。雖然有功用,我們凡夫決定看不出來,這是法身如來跟我們講的,沒有證得法身的時候,怎麼能知道他們的境界?由此可知,這個不失定意功夫非常之高。
我們今天初學,初學這個話怎麼講法?不受外境干擾,這是不失定意的最初方便,我們今天在這個境界裡要學這一點。要真的想學,好,對自己的道業非常有幫助。要知道一切時、一切處、一切萬物都是我們修行的增上緣,順境善緣,我們在這裡修學很快樂,可是你要高度的警覺,你不要被這些樂迷住了。如果對這個境界起貪戀的心,這裡好,你的定意就失掉。如果是在逆境惡緣,你會很討厭這個地方,這個地方人不好,都是冤親債主、都找麻煩的,你會起怨恨心,你希望趕快離開這個地方,你也被境界所轉了,也就是說你定意沒有了。哪能像菩薩什麼境界他都覺得很好,沒有一樣不好,住天堂,天堂不錯,住地獄,地獄也不錯,能夠不受外面境界影響,這叫不失定意。我們今天怎樣?我們一定要忍,六波羅蜜裡頭忍辱波羅蜜,我們要忍受,順境善緣要忍受,不起貪戀,這是功夫,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就對了。清淨心、平等心、覺而不迷,不受一點干擾,真功夫。逆境惡緣不起瞋恚,心還是清淨平等覺。
剛才我們提到的修無師,如果人家的心地不是清淨平等覺,他怎麼能夠那麼自在的往生,我們可以肯定他得念佛三昧,不得念佛三昧決定沒這功夫。你看他多自在、多潇灑,沒有一絲毫病苦的現象,活活潑潑,說走就走了。生前所作所為,我們今天回過頭來細心去想一想,他在那裡忏除業障、積功累德、護持三寶,你看他所干的。事後我們想一想,那是我們的好榜樣,在修行上就是一句佛號,真正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連經典都不需要,我們學到這個地方知道,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經典的作用是什麼?是讓我們真正認識極樂世界、了解極樂世界,然後我們對這個法門才真正能做到斷疑生信,堅定弘願,決定求生淨土,不再有第二個念頭,他成功了。前面我們提到深圳黃忠昌居士的例子,很年輕的人,三十出頭,兩年十個月預知時至往生了。他是做試驗,在閉關之前他就試試看,看看這念佛是真的還是假的。他聽我講經,我講到《往生傳》、講到《淨土聖賢錄》那裡面往生的例子,幾乎有一半人念佛不到三年就往生了。前面我跟諸位說過,早年德融法師問過我,德融法師往生也有很多年了,狀況我不清楚。我們肯定那些往生的人並不是個個壽命都到了,壽命還有不要了,提早去,真能去得成。我們讀了那麼多東西得到一個結論,不出三年功夫就成就了,要學,應當學。
功夫成就了,可以留在這個世間,前面願文裡面我們讀到,慈悲心重,不忍心看到眾生苦難,願意在這個世間多住一段時期幫助這些人念佛往生;即使壽命到了,阿彌陀佛都可以幫助你延長壽命。有這個例子,明朝交光法師就是這個例子,交光法師跟蓮池法師同時代,他有一部著作《楞嚴經正脈》,這個注解是他寫的。《正脈》前面一段序文他自己寫的,決定可靠,不是騙人的。他讀《楞嚴經》,感到《楞嚴經》以前各家的注解,都是根據天台家的三止三觀,來解釋《楞嚴經》裡面所講的三摩地、奢摩他、禅那,他認為不適當,為什麼?天台的三止三觀是用意識心修的,沒有離開意識,《楞嚴經》裡面所講的是捨識用根,這才是世尊講《楞嚴》的真義,他看到了。可是他壽命到了,佛來接引他,阿彌陀佛來接引他,他就把《楞嚴經》注解這段事情向阿彌陀佛報告,他說他想做一個注解,根據經典裡面佛說的義趣,「捨識用根」,求阿彌陀佛准他的假,讓他在世間多住幾年,把這部經注解完成。阿彌陀佛答應了就走了,他真的完成這部著作。這就是壽命到了,還有事情想做,阿彌陀佛也同意你,也能幫助你延長壽命,不為自己,為正法久住、為利益眾生,佛家講的生死自在。「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交光大師求延壽,阿彌陀佛准許他。
宋朝瑩珂法師還有十年的壽命,他要求阿彌陀佛:我十年壽命不要了,現在就走。阿彌陀佛三天之後就帶他往生,為什麼不當時就帶他走?當時帶他走,沒人知道這個事情,三天之後要瑩珂法師把這個事情說出來,利益今後,給大家做證明,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這還是一個破戒的比丘,他相信因果,知道破齋犯戒將來必定墮阿鼻地獄,想到阿鼻地獄苦就生大恐怖,向同參道友請教。同參裡頭有一個就告訴他,念佛求生淨土,你就不會墮落了。他真干,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就是一口氣念阿彌陀佛,至誠感通把阿彌陀佛念來了。我們從這個地方才體會到古人講的,「念一聲佛號」,真誠心、至誠心念這一聲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他念了三天三夜業障消了。我們一般人為什麼念多少年業障消不掉?用心不一樣,心不真、不誠,散亂心念佛、妄想心念佛,他力量不集中,所以他效果不彰。如果力量要集中,心裡除這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那個可厲害了,真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這個道理要懂,這個方法不難,我們要真做肯定有效。
特別是煩惱習氣重的人、冤親債主多的人,跟眾生結一些怨,這眾生常常來找你,你要是至心念佛求生淨土,業障消了,冤親債主不找麻煩了,為什麼?看到你是真正修行人,他佩服你,不但不麻煩你,他還給你做護法,為什麼?他知道你成就之後一定度他們。你有大慈悲心,跟你無緣的眾生你都普度,有緣的眾生哪能不度的道理!所以經上所說的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這個經對我們才叫親切有味。如果經上所講的我們做不到,那佛不是跟我們開玩笑嗎?不是在吊胃口嗎?佛怎麼能干這種事情?我們通過《華嚴》、《法華》、《楞嚴》這些大經論的學習,多多少少明白一點道理,佛在這個世間講的經就是契這個世間人的根機,這個世間人做不到的事情,佛絕對不會說。我們自己聽了之後、學了之後,自己要認真反省,要克服自心裡面的障難,障難不在外面在自心,要克服自己煩惱習氣,沒有一個不成就。尤其是這樣殊勝的法門,得來非常非常不容易!
下面,「《會疏》謂他方新發心菩薩,因聞彌陀名號,頓登上地菩薩,得諸三昧,住定供佛。」《會疏》這幾句話說得好,他方,這極樂世界以外的,新發心菩薩,包括我們在內,我們沒到極樂世界;我們也是因聞彌陀名號,能不能頓登上地菩薩,得諸三昧,住定供佛?完全在我們的發心。我們如果發心堅定,這個發心的障礙還是信心,信願不足,心發不出來!真正相信、真願往生,我們就能把這個世間統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不再有這個念頭,名聞利養的心放下,貪戀五欲六塵享受的念頭放下,貪瞋癡慢的煩惱也放下,一心念佛,心裡面除阿彌陀佛之外,其他的念頭沒有了,這叫「制心一處」,下面還有一句話,佛說的「無事不辦」。我制心一處求阿彌陀佛來接引這個事情能不能辦?世尊沒有說這樁事情除外,換句話說,這樁事情也包括在其中,決定得辦,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成就。
所以這個經不能不講,不能不細講,不能不常講,要常常講。為什麼?我們是業障深重的凡夫,決定不是一遍、二遍、十遍、二十遍就能開悟的。古人訂了一個標准,叫「讀書千遍」,大概差不多,我們能夠把這部注解念上千遍也許就有開悟的。這開悟之後疑斷掉了,再不懷疑了,信心,真正的信心生起來了,有真信、有切願,往生淨土就有把握。時間不需要多長,古人我們看到的例子太多了,我們這一生有把握成就,也能像《會疏》上所說的頓登上地菩薩,得諸三昧,住定供佛。
《疏》曰:「縱雖新發意菩薩,聞名字人」,聽到阿彌陀佛名號這個人,「能得」,定惠,這個惠跟智慧的慧是一個意思,「定慧相即,真俗相照,頓得上地菩薩也」。這個疏還是《會疏》說的,怎麼能夠聽到佛的名號就提升到這麼高的境界?可見得人的根性不相同,不是說的每個人,每個人肯定得利益,這前面說過,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我們今天聽到這部經、聽到彌陀名號,能生起信心,能生起尊重、愛樂,這就說明我們過去生中曾經學過這個法門,有根有底。但是過去生中沒成就、沒能往生,還是算新發意菩薩;但這一次我們希望接著過去的善根、福德、因緣,希望在這一生當中能大幅度的提升,我相信許多同學都有這種願望,能嗎?答案是肯定的,能。要怎樣提升?佛菩薩、祖師大德教導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就提升了。記住修學的秘訣: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如果真的這樣干,淨宗法門快,三年成功。中國古聖先賢傳統的教學說到七年小成、九年大成,我們修這個法門只要三年就成功。三年還不能成功,那肯定是你沒有依照這個法門修學,真正依教奉行,三年肯定成功,那十年還得了!你發心要留在這個世間、要弘揚這個法門普度眾生,佛就把你的壽命延長了,為什麼?你有任務要去履行,任務完成之後再往生淨土,這也算是倒駕慈航。
這一句裡面提到一樁事情,定慧相即,真俗相照。提到這樁事情,這是功夫,我們要把它用在日常生活上。有定有慧,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就是下一句所講的真俗相照,真中有俗,俗中有真,真俗不二。什麼是真?什麼是俗?同是一樁事情,著相就是俗,離相就是真,像《金剛經》上所說的,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著相了,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是俗。如果離相呢?離相就是真,離相就是不著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真,真俗不二,為什麼?即相離相,就對了,即俗即真,真在哪裡?真就在俗當中,俗在真中,真俗不二。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慧是什麼?慧是覺。定不是死定,活活潑潑,這是性定。死定叫無想定,無想定修成生無想天,墮落了,住無想天的時間很長,定功不失你就不會出定,在定中裡面一切都終止,雖然不作惡業,你也不修善,你停在那個地方,那是錯誤的。所以定裡有慧,這叫禅定。禅這個字是印度話,禅那,翻成中國意思叫靜慮,靜就是定,慮就是有覺,定中有覺,這就是定慧相即,它才有用處。慧能起用處,定能不能起?定能。
諸佛菩薩,我們用這個例子,講經教學、托缽、游化,你在這個現象裡面你就看到定慧相即、真俗相照,真照俗,俗也照真。從肉體表現的俗,但是你看他表現的,他表現出定慧,用心不散亂、用心離煩惱,他沒有憂慮、他沒有牽掛、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他沒有起心動念,這是定,他樣樣事情做得很圓滿。世尊當年在世,開悟之後住世四十九年,天天講經教學是慧,如如不動,說法教學,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學佛要想有成就,這兩句做不到不可能有成就,怎麼個修法?就在日常生活當中,自己要有定,有定就有慧,自己沒有定就沒有慧,定生慧,沒有定他生煩惱,有定決定不生煩惱,差別就在這個地方。
淨土大經解演義249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