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雖然有美妙無比的菜肴,但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雖然有至高無上的真理,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世上最容易失去的是人們的身體,最難聽到的是佛法的道理。如來不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那麼天下人間都像漫漫長夜。不只是凡夫見識短淺,就是讀書人也見聞有限。抬頭看天,以為天上就只有太陽和月亮,不知道還有無窮無盡的大千世界。以為追溯人類的起源,就是從盤古開始,不知道在無量劫以來,自己已經輪回了數不清的歲月。天帝、天仙以為地位至高無上了,不知道自己曾經,而且還要繼續輪回於六道。普通凡夫以為人死了以後,就什麼也沒有了,不知道神識是永遠也不會消失的。父母眷屬認為死了之後就恩愛分離,毫無辦法了,他哪裡知道只要學到了佛法,就會覺悟,即使經過千生萬劫,自要因緣相遇,就會有報酬的日子。好人一生坎坷,惡人春風得意,就說天道不公平,難以做依靠,哪裡知道因果三世相通,善惡報應一定沒有絲毫差錯。多麼偉大啊!如來的聖典。真正是渡海的舒適航船,暗路上的名貴明燈,嬰兒的乳汁,荒年中的米面呵!難怪阿難會集經典的時候,梵王和帝釋都拿著彩旗和寶蓋來作供養,四大天王捧著高座四足來作護法。佛教聖典,難道是那些世間的普通書籍可比的嗎!印刷經書,是延續眾生的慧命啊,哪裡能夠停止呢?
世尊在無量劫前,為求佛法,捨身入死。有時為求一句偈,或捐王位,或丟妻子,只要能求得佛法,一切都可以捨棄。本來嘛,像甘露一樣滋潤心地的大法,世間怎能經常遇到?但世人不知佛法難值難遇,往往輕視佛教聖典。他哪裡知道再過二三千年,想要再看到一片紙一個字,已經不可能了!《法滅盡經》雲:「佛法將要消失的時候,比丘所穿的袈裟,自然變白。」怎麼還談得上有三藏聖典呢?(《楞嚴經》最先消失,《彌陀經》最後離開)從此以後,要過八百八十萬六千多年,彌勒菩薩從兜率天宮,下生我土,八相成道,才會再有佛法(賢劫中第五佛)。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共四個小劫,都沒有佛(人壽一減一增作一個小劫。每一個小劫是一千六百八十萬年)。到第十五小劫時,師子佛出世後,相繼成佛的就有九百九十三尊,可說是最為興盛的時期。到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共四個小劫,又沒有佛。等到第二十小劫,樓至如來出世後(即韋馱菩薩),就滿了一千佛的數目,到這個時候,娑婆世界就壞了。從此以後,再過六十小劫(二十小劫世界壞,二十小劫世界空,又過二十小劫,未來新的星系形成),才有日光如來出世(這是未來星系出現的第一尊佛)。佛法是這樣的難值難遇,我們有幸生活在釋迦牟尼佛出世後的時代,恩遇三藏聖典,怎麼能進了寶山卻空手回去呢!
北俱盧洲的人,壽命都有千歲。想衣得衣,想食得食。看不見愁憂苦悶的人們,聽不見爭奪吵鬧的聲音,和我們歷史上唐虞三代相比,還勝過百千倍。從世俗的眼光來看,一定認為不是一般的盛世了,但以佛法來看,還排列在八難[1]之中。因為他們只能享受癡福(由前生所修癡福而來),不信三寶,不知道有出世的大法啊!(韋馱菩薩不能感化這一個洲的人,所以叫做三洲感應)因此,當我讀到有人焚毀經書的句子,就不禁對他生出無限的憐憫來。
注:[1]見聞佛法有障礙的八難處,即地獄、餓鬼、畜生、北拘盧洲、無想天、聾盲喑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前三者因為生於三惡道,業障太重,很難見聞佛法;北洲人雖有福分,但不知佛法,仍舊輪回生死;無想天是外道修無想定而生到的天界,當然也不能了脫生死;瞎子、聾子、啞巴,因業障所隔,自然就難聞佛法;還有世上一些有小聰明的人,不肯虛心修行,甚至還毀謗佛法;不出生在佛的度化時期[正法、像法和末法],也不能見聞佛法。
法界等圖附後:
法界惟心圖:
————————————— 佛 ——————————————
緣覺者,聞十二因緣 | 佛為三界大師,四生慈父,
而覺,但能自度,不能度 菩 極天上天下,世出世間,無有
人者,然已超出三界。 薩 尊於佛者。
聲聞者,聞聲而修證 | 菩薩位中,有十信、十住、
者也,即須陀洹、斯陀含、 緣 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共
阿那含、阿羅漢四種。 覺 有五十一階級。
————————————— | ———————————————
愚癡邪見,負債不償 聲 修十善者,生於天中受勝妙樂,
者,生畜生中,被人宰殺, 聞 三界內,共有二十八天。 具五戒
有口難辯。 悭貪不施者, 者,生於人道,賢愚不等,就中德
生於餓鬼中,積劫不聞水 造其極者,為聖人。 阿修羅者,
漿之名,其苦無量。 謗 有天之福,而無天之德者也,有
無因果,廣造眾惡者,生 胎卵濕化四種。
於地獄中,一日一夜萬死
萬生。
娑婆世界:
為中千世界, ————————————— 三千大千者,謂從一四
更從一中千,二中 此釋迦如來所王之土,乃三千 天下,二四天下,數至一
千,數至一千,為 大千世界總名也。積算此土中 千,為小千世界;又從一
大千世界;以三言 有十萬萬四大天下。包於其外 小千,二小千,數至一千,
千,故言三千。實 大鐵圍山
則一大千矣。 —————————————
四大天王:
此間國土,在 南贍部洲 南贍部洲,共
天竺國之東南,為 東 西 十六大國,五百中
東震旦國,亦名東 勝 日月行其腰,牛 國,十萬小國,天
支那國。言聲名文 神 中為須彌山,貨 竺居中。先佛出世,
物之邦也。 洲 頂即忉利天。洲 皆在於中。
北俱盧洲
施經五福:
一、得長壽 |-不殺
二、得大富 |-不盜
三、得端正 報由誦者|-和氣
四、得尊貴 |-信佛
五、得聰明 |-覺悟
八難:
佛前佛後-|
北俱盧洲-|人中難
盲聾瘖啞-|
世智辨聰-|
地獄-|
餓鬼-|三途難
畜生-|
無想天—天中難
下附征事[原文譯白三則]
龍求齋法
從前有一個守園的人,為國王守園,發現園子裡的水池邊有一個非常好的果子,世所罕見,守園人就把它獻給國王。沒想到國王從此命令他天天送來,否則的話,就要處以死罪。守園人非常恐懼,哭天喊地,伸訴冤屈。水池裡有一個龍王,變作人的樣子,用金盤盛來一個果子,安慰守園人說:「你不用憂愁,可把這個果子獻給國王,請求滿足我的一個願望。從前迦葉佛涅盤後(釋迦如來以前之佛,人壽二萬歲時出者),我和大王一起受了八關齋戒,大王受齋認真,過了中午就不再飲食,所以今世轉生為王。我被別人誘勸,過了中午仍然飲食,因此就墮落變龍。現在我還想得到這個齋法,廣泛推行,勸化眾生。大王如果趕快送來,我就保護他的國家,否則的話,我就要發大水,使全國淹沒。」這時正是沒有佛法的時候,哪裡還有八關齋法呢?國王非常憂愁。當時有一個大臣的父親對他的兒子說:「我家的堂柱上,常常放出光明,把它劈開來看一看。」大臣就按照父親的話去做,得到了兩本佛經,一本是《十二因緣經》,一本是《八關齋法》。就把它獻給國王。國王很歡喜,就送給了龍王。龍王得經後,就和五百龍子共修八關齋法,命終以後,都轉生到忉利天上。
八關齋法:
一不殺生(凡有生命的都不能殺害)
二不偷盜(即凡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別人沒有送給我時,我就不能占有,也不能產生占有的念頭)
三不YIN欲(在家五戒,只限制夫妻以外的男女關系。夫妻之YIN,叫做正YIN;夫妻以外的,叫做邪YIN。但是受八關齋戒的日子,連正YIN也要斷除)
四不妄語(即是口裡說的和心裡想的都是一樣,沒有一句假話)
五不飲酒(酒能亂性,飲生諸過)
六不塗胭脂水粉,不搞修飾打扮。為除貪欲,所以不修飾自己
七不去唱歌跳舞,男男女女混在一起,一切歌舞都不能觀聽。自己去觀聽,就會妨礙道心。
八不坐高大、舒適、柔軟的座具上。因為這樣就很容易生起貪心,放縱自己的思想。
九不該飲食的時候,就不飲食。因為沒有節制的飲食,就會使自己頭腦昏沉。
前八條叫做「戒」,最後一條叫做「齋」。關是關閉堵塞的意思,齋是整齊劃一的意思。關閉堵塞各種不良念頭,使思想趨向整齊劃一,神志清爽,正念分明。不在不該飲食的時候飲食,是指過了中午就不可飲食了。這是佛叫在家人受出家戒,方便世人種出世善根。因為在家人既然有妻室,就難以斷除YIN欲;每個人都有一份職業,就難以做到不該飲食時不飲食,所以八關齋戒只受一天一夜,就是說從今天早晨受到明天天亮就算圓滿了。想要再受,就要重新開始。其它的戒律,都是以一生為期限,唯獨這個八關齋戒以一天一夜為期限。如果能夠從此生起菩提心,持戒非常清淨,那麼就能往生西方,何況是生天呢!如果不能嚴格要求就是徒有虛名罷了。受戒時應該請比丘在佛前奉告,如果沒有比丘就自己在佛前陳述受戒,沒有佛像,面對佛經也可以。如果有比丘,卻不肯去求受,那就是輕慢佛法和僧人,受戒所得的利益就隨這個輕慢心而減少了。無論沒有受戒的人,還是受了五戒的人,甚至是已受了菩薩戒的人,都可以再受八關齋戒,因為它是屬於加行戒。
寫經脫苦(據《法苑珠林》)
唐龍朔三年,長安劉信的岳母死了,沒有多久,他的妻子陳氏也突然暴亡,在陰間看見母親在石門內,受盡了種種痛苦。她哀求女兒說:「快替我寫一部《法華經》,我就可以免罪了。」說完,石門就關閉,陳氏也隨即蘇醒,對她的丈夫陳述了這件事。劉就請他的妹夫趙師子寫經,趙用已經寫好的一部《法華經》,送給劉公,要劉公去裝潢。但這本經本來是一個姓范的人出錢寫的,劉並不知道這回事。所以沒過多久,陳氏又夢見她的母親向她要經,女兒說已經寫好,母親哭著說:「我正因為這本經的緣故,又轉增了痛苦,這本經是一個姓范的人所修的福,我怎麼能奪來做為自己的功勞呢!」陳氏醒來後就去查問這件事,范氏果然曾經出錢二百,於是就另外再寫一部經,供養三寶,專門回向母親,才解除了母親的苦難。
〔按〕揚州有一位叫嚴恭的人,在陳朝大建初年,寫《法華經》流通。當時有一個宮亭湖廟的神,托夢給商人,將廟中所有的財物都送到嚴恭那裡,作寫經的經費。有一天,嚴公到街上去買紙,還少三千文。忽然看見街上一個人拿著三千文來代付,說:「我幫您買紙。」說完就不見了。隋朝末年,盜賊到江都,互相告誡不要侵犯寫《法華經》的那個地方,所以這一處人都能存活下來。到唐朝末年,嚴家還在不停的寫經。由此看來,印刷經文,連神明也知道啊!祂也希望多印經文為自己增福啊!
枕經失薦(見《感應篇注疏》)
颍上高天佑,和兩位考生一起去江寧應考。聽說雞鳴山守源禅師很有修持,就同去拜訪。禅師說:「兩位會考中,只有高君不能,因為誤用了《楞嚴經》作枕頭。」高聽後驚愕,想了很久才記得行裝中有《楞嚴經》,睡覺的時候,沒有取出,就用它做枕頭了。等到發榜後,果然沒有考中。
〔按〕也許有人會懷疑一切書籍都應該重視,為什麼單單推崇佛典推崇呢?這種人就不知道文字雖然相同,但內容卻有天壤之別。如來大法,普渡眾生,一切天龍八部[1]都要信受奉行,本來就不是一切書籍可以比擬的。好像皇帝的敕命,就不能和普通文牒一樣看待。猥亵怠慢的後果如此嚴重,那麼反過來印經的功德就可想而知了。
注:[1]天龍八部:指天、龍、夜叉、阿修羅、迦樓羅、干闼婆、緊那羅、摩睺羅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