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聖嚴法師談心六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陳部長、諸位長官,今天現場的長官,都是全中華民國最優秀的軍中將軍和干部,其實我懂得很少,特別是對軍中的演講並不豐富,今天我要講的,是我很熟悉的東西。

一、心的倫理

這幾年來,法鼓山這個團體正在推動一個“心六倫”運動。“心六倫”這個名詞是新的,而它的關懷面,是現在這個社會所需要的。本來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已有“五倫”的觀念,即是父子、君臣、夫婦、兄弟和朋友,“心六倫”則比“五倫”新增幾個不同的面向。比如族群、自然和職場的倫理,都是過去“五倫”所沒有的;另外在原來的“五倫”之中,如“父子”倫理對現代社會來講也不夠完整,所謂不夠完整,就是家庭倫理之中對於親子、夫婦和兄弟姊妹的關系,並沒有完全含及,因此“心六倫”也做了加強。

法鼓山推動“心六倫”,就是希望能夠涵蓋現在這個時代、這個世界,所有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各種各樣關系。現在大家都很注重環保,體認到環保的重要,實際上,自然跟人類的生命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我們有一個“自然倫理”。還有族群的倫理,過去講族群,都是比較偏重於宗教與宗教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關系,我們現在講的“族群倫理”,則是每一種生活背景、每一種生活環境,或者不同的生活區分,以及不同的社會團體之間的關系。還有一個“職場倫理”,也是過去所沒有的。這是多年前我聽到李國鼎先生的一場演講,他主張講倫理之中,應當加入一種“群我”關系,就是個人與群體、個人與社會的倫理;凡是超過兩人以上的團體的結合,都叫做群體。在現代的工商社會,每個人都需要工作,凡是工作的場合,就會有職場的應對、職場的關系,稱為“職場倫理”。因此,“心六倫”就是包含了家庭倫理、校園倫理、生活倫理、自然倫理、職場倫理和族群倫理。

至於倫理的意涵是什麽?又為什麽稱為“心六倫”?凡是講到倫理,都必須由我們的內心開始,真正從內心去實踐倫理,而不是一種敷衍的口號而已;以我們誠心誠意的心來實踐倫理的觀念和倫理的道德,就叫做“心六倫”。

至於倫理和道德,是不是相同?這兩者可以說是相關,卻不盡相同。倫理,主要是人與人的關系,比如夫妻之間的關系是倫理,長官與部屬之間關系是倫理。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一定都具有道德。有句形容詞叫做“狐群狗黨”,也是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卻不是倫理,也不是道德。而夫婦之間的關系,如果僅僅是講求平等,算不算是倫理?如果夫婦之間彼此要求:你燒一餐飯,我也要燒一餐飯;你生一個孩子,我也要生一個孩子,才叫做平等,可能嗎?這是“論理”,不是“倫理”。講平等不一定是倫理。現在全世界都在講平等、講民主,我想請問諸位長官:“人與人之間,是不是能夠做到樣樣平等,絕對的平等,凡事都平等?”如果人人平等,那麽父子之間是不是也應該平等?好像是應該平等,但是父子之間,父親有父親的職責,兒子有兒子的職責;兒子有兒子的立場,父親有父親的立場,如果父子完全平等,就不是倫理了。一般講的理,是世間的道理,卻不一定是倫理。“心六倫”講的倫理,是講人與人之間,每一個人都應該盡責、負責,自己在什麽身分、什麽立場,就要負起自己應有的責任,擔當自己應盡的義務來。如果身在其位而不謀其責,就是有失其責,也就不是倫理。

倫理一定是盡責、負責,在什麽立場就做什麽事,是什麽立場的人就說什麽話。這就是出家人所說的“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但是,在某些特殊狀況下,你不在這個位子上,能不能說這個話?有的人說:“事不關己,何必多管閒事!”請問諸位:“多管閒事的事要不要管?”在軍中,也許這件事不是你的職責所在,可是看到有人貪污,有人做了非法之事,請問諸位要不要管?站在倫理的立場,應該要管。如果不是從倫理,而從職務來看──這不是我的職務所在,不關我的事,那我最好不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請問這是倫理嗎?這不是倫理,而是一種敷衍的現象,也是不道德的。

凡是對於他人、對於團體,對於整體環境有害的行為,都應該要規勸他們不要做;對於團體有幫助、對於環境有益處的事,我們自己要盡力,還要鼓勵其他的人一起來做,這就是“心”的倫理。

通常的人都喜歡做好人,卻沒有盡到倫理之責。所謂好人,就是我自己不做壞事、不說壞話,但是別人做了壞事、說了壞話,反正跟我無關,我不管它。結果這樣一來,全體都受害。請問這是倫理、是道德嗎?或者看到有人上吊或者投河,你要不要去救呢?還是想,那是別人的命,跟我沒關系,我不管閒事!如果是見死不救,就等於殺人!就像我們見到人做壞事而不去規勸,就等於自己是幫凶,自己也在做壞事。我們是不忍心見人做壞事,所以去規勸;不忍心見人自殺,所以要營救。但是在規勸的時候,需要有一點技巧;沒有技巧,可能自己會受傷,也傷害到其他的人。

二、心是什麽?

其次我要講:“心是什麽?”

心,究竟是什麽?有的人講是良心,有的人講是本性,或者是人格。但是,這個心跟我有什麽關系?心,究竟是思想的心,還是人格的心,還是一個主宰的心?所謂主宰,就是主宰自己,對自己負責。可是剛剛出生的小嬰兒,他是沒有主宰能力的,那麽心在那裡?有的人老了,行為舉止返老還童,漸漸失去了主宰能力,那這個心是不是還存在?也有的人說,心就是靈魂,出生時跟著身體一起來,死亡以後跟著死亡一起離開。是不是這樣子?

心是很不容易弄清楚的,不管是儒家、道家、佛家,都各有各的解釋法。而從佛教來講,心究竟是什麽?前幾天有一位學者跟我談起這個問題,他問我“心”究竟是個什麽東西?我說,根本沒有“心”這樣東西,如果有這樣東西,你現在就拿給我看一看。心是非常微妙的,它是一種能量的活動,它活動的時候是有的,不活動的時候就沒有了。因此在佛教來講,如果一個人並沒有“存心”要去犯法、去做壞事,可是他實際的行為卻做錯了事,傷害到人,怎麽辦呢?像這種行為在法律上叫做“無心犯”,他並沒有存心要去預謀或者犯法,可是他做錯了事,算不算犯法?從佛教來講,如果一個人無心犯了錯,還是要負責,要負過失之責;這個過失是有的,但是沒有犯罪。佛教講犯罪,有一個標准:第一,你有沒有存心要犯罪?第二,你知不知道自己犯了罪?第三,犯了罪之後,自己有沒有想到要悔過?從此以後不再犯相同的錯?如果這三個心同時都具備了,那這個心是成功的,心就是存在的。

 

上一篇:中醫減肥很簡單按按手指輕松減掉20斤
下一篇:夢參老和尚:緣起性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