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若把人身失掉了,百千萬劫也難再有人身。來生做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今天談談在佛教裡忏悔的道理。

       諸佛菩薩不見眾生過,眾生有過當沒有過,佛是不管的。可是自己所造的罪業,當時間成熟了,你自己便要受果報。眾生覺悟的少,迷眛的多;明白的少,愚癡的多。所以規矩的、明白的眾生,他不會做顛倒事。真正覺悟的眾生,他也不會有邪知邪見。

       在這茫茫苦海裡頭,也找不到一個邊際,就在這兒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總在輪回裡轉,這一轉就墮到六道裡去輪回。也就等於我們現在講的化學工廠一樣:由大的靈性可以化成小的,小的靈性又可以變成大的。

       所以一個人投生去做畜生,不是一個人做一種畜生。他會分開:一個人做馬、牛、羊、雞、犬、豕,這是身體比較大的,有靈性聰明一點的畜生。這一個人又可以變成七種的畜生,因為經過分開了,這叫「分靈」,便性化靈殘。

      他的靈性既然分開了,又往更小的再分。譬如馬變雞鴨,又變成很多了。一只馬,又可以變成七只鴨、七只雞等等。既然又分開了,那點靈性又少一點,又愚癡一點。

       因為這種關系,所以佛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若把人身失掉了,百千萬劫再也不能恢復。為什麼呢?因為他已被分開了,經過化學工廠的化驗,分開一部份一部份的。假如人會變成蚊蟲這就是因為人的心很毒,專門貪而無厭,總想吸食人的血。這種思想長久了,就會變成蚊蟲,而遂心滿願的到處去吸人的血。牠雖然是性化了,可是牠還是有個靈性,還有點知覺性,於是牠也只知道吸人的血,旁的什麼也不知道了。牠之有生命,也就是以貪心來為牠的工作,這是蚊蟲的因緣。

      螞蟻呢?牠們都很好吃的。一個人要變螞蟻,可以變成八萬四千那麼多。所以你看蚊子,一班一班總有好多在一起。螞蟻一窩一窩,也是很多很多聚再一起。牠們因為性化靈殘,所以其力量也小了,沒有那麼大的力量。

      還有蜜蜂,牠好偷東西,盜戒犯了很多,乃是往昔不持盜戒。蚊子也不持盜戒,螞蟻也不持盜戒。蜜蜂更厲害,所以蜜蜂很會偷蜜。旁人有蜜,如果不看著,沒有那工蜂,和站崗的蜜蜂在看守著,便有一班又一班的蜜蜂,把蜜都偷去了。牠喜歡吃甜的,所以偷回去做土墟,放在牠們的銀行裡頭。牠們的蜂窩那裡,就是牠們的銀行。

      牠們因為只知道是蜜蜂吃蜜糖,所以造蜜蜂的窩,就好像人存錢一樣。但是存來存去存得很多了,最後被人拿走了。為什麼被人拿走了?這是因為性犯盜戒,來之不善,去之亦矣。得來的時候,不是光明磊落,所以最後弄丟了。

      以這個小的蚊蟲、蜜蜂、螞蟻──這三種小動物來研究,便應該明白我們人不可以犯殺戒、盜戒、邪淫戒、妄語戒,也不可以犯飲酒戒。因為飲酒就會做胡塗的事,做什麼胡塗事呢?

       以前有位受五戒的人,他的五戒本來守的很好,可是有一天忽然想起喝酒來。他就自恃:「受五戒殺、盜、淫、妄,這都很重要的。但是酒戒是很平常的,守它做什麼?這是多余的,現在開始不守酒戒了。我要去喝點酒。」於是就去買一瓶酒回來,自斟自飲。復覺得無味, 沒菜下酒,很想找些什麼來下酒。正在這時候,鄰居的一只雞跑過來,他一看就想:「這大概是菩薩給我送菜肴來了!」
你看他是多麼邪知邪見,於是就把雞捉來殺了,因此就犯了盜戒和殺戒。後來鄰居過來找雞,他已喝醉酒了,就胡說八道答:「沒有看見!」因此又打了妄語。他又見這女人生得好漂亮,索性把她強奸了。

      各位要注意!只因喝了這一點酒,就把五戒統統都犯了。所以只要看那些白癡兒童,他們都是剛從畜生道裡來投生的,所以他們沒有智慧。雖然是從小的靈性又變成大的,又恢復人的本體,可是他們做畜生的時間太久了,故把真正的智慧都蒙蔽了。所以今生不但不會講話,也不會聽話了,更不要說會守規矩。

      所以大家要知道,這五戒是很要緊的。若人能受五戒,每一戒就有五個護法善神來保護他。你若不守戒,那五位護法神就跑了,接著就來了五個惡魔。好像人招魔,就因為犯了戒;如果不犯戒,就不會招魔的。為什麼不會招魔呢?是因為有護法善神來保護著他。因此我們要特別小心守戒律。

      不守戒就是不修行,能守戒律就是能依教奉行,就會令我們生出真正的智慧,什麼時候也不會顛倒,不會做出開齋破戒的事情。所以修道人要時時刻刻能克己復禮,好好控制自己,不在六根門頭用功夫。就是眼見色被色塵轉,耳聽聲被聲塵轉,舌嘗味被味塵轉,鼻嗅香被香塵所轉,身體被觸塵所轉,意緣法被法塵所轉──這就被六賊在門頭牽動,把內裡的靈氣都偷去了。你若不被所轉,靈性就不會丟,這就是所謂智慧。

      有偈雲:「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三障:即是業障、報障、煩惱障。

      業障是我們前生所造善惡的業,而今生所遭遇的種種障礙。譬如所作所為皆不如意,這就是業障的緣故。

      報障:如地獄餓鬼畜生等之苦報。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你造什麼業,就受什麼果報。這業你擺脫不開的,所以又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我們前生作錯因果,今生要受這果報,故雲報障。

      煩惱障:就是貪欲、瞋恚、愚癡等惑。每個人都有他的煩惱,有大的有小的。你不能沒有煩惱,沒有煩惱就沒有貪瞋癡,那可稱為聖人了。

      若沒有斷無明,煩惱根仍然存在,隨時隨地煩惱一來,什麼都忘了,就能做出傷天害理違背良心的事來。煩惱不除就會障菩提根,所謂:「星星之火,能燒菩提之林。」無論你怎麼修行,煩惱不斷,一切都是假的。

      所以在六根門頭,要不被境界轉,而先要轉境界。必須把煩惱化為菩提,生死變成涅盤。要認清這臭皮囊,我們這肉體好像和靈魂結婚一樣,永遠無法離開,但到最後也是靠不住的,它會和你離婚,最後拋棄你而去。

      你也不知道自己要往什麼地方去?修道為的是什麼?為的是要准備與肉體分離時,我怎麼來的能知道,怎麼去的也能知道。要不被這臭皮囊所控制,來去自由——是為著這個而修行。

      假如想要成功成道,就要常常收攝身心,循規蹈矩,不被六根的門頭境界所轉。那時你就有定力了。有定則能發揮智慧。但須知,定是由戒力生。戒是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所培養而成的,這就是真正的佛法,也是我的宗旨。

      各位不妨試試跟我學習。印光大師教導:

      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難;

      不生西方,將來必墮惡道;

      生西利益,比得道利益更大

      印光大師要我們一心念誦“南無阿彌陀佛”往生。

      我們不能想著修行得道,一定要往生。就算修破了三十一品無明,進入聖境,還是不如往生。得道高僧墮落成罪惡凡夫的例子太多了,我們只修往生。

      我們念一聲阿彌陀佛,就是呼喚阿彌陀佛來接我們,要聲聲念,就像子喚母。

      印光大師說:臨終只要能念十聲,乃至一聲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都會來接引往生 
附:佛經中有一段譬喻
      人生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佛經中有一段譬喻,向我們開示人生是什麼:   在一個寂寞的秋日黃昏,無盡廣闊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步履蹒跚地趕著路。突然,旅人發現薄暗的野道中散落著一塊塊白白的東西,定睛一看,原來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在疑惑之際,忽然從前方傳來驚人的咆哮聲,一只老虎緊逼而來。看到老虎,旅人頓時明白了白骨的原因,立刻向來時的道路拔腿逃跑。
      但顯然是迷失了方向,旅人竟跑到斷崖絕壁之上,他看來是毫無辦法了。
      幸好崖上有一棵松樹,並且從樹枝上垂下一條籐蔓,伸向崖底。於是,旅人便毫不猶豫,抓著籐蔓垂下去,可謂九死一生。
      老虎見好不容易即將入口的食物居然逃離,懊惱萬分,在崖上狂吼著。
      好感謝啊!幸虧這籐蔓的庇護,終於救了寶貴的一命,旅人暫時安心了。但是,當他朝腳下一看時,不禁“啊”了一聲,原來,腳下竟然是波濤洶湧、底不可測的深海!海面上怒浪澎湃,在那波浪間還有三條毒龍,它們正張開大嘴等待著他的墮落。旅人不知不覺全身戰栗起來。
       但更恐怖的是,在賴以生存的籐蔓的根接處,出現了一白、一黑兩只老鼠,它們正在交互地啃著籐蔓!
旅人拼命地搖動籐蔓,想趕走老鼠,可是老鼠一點兒也沒有逃開的意思。
      在旅人搖動籐蔓時,樹枝上的蜂巢滴下蜂蜜,旅人將蜂蜜舔到嘴裡:“多麼令人陶醉啊!”他竟然忘記了自己正身處恐怖境地。


解密一:孤獨的心靈

這段譬喻意味著什麼呢?
釋迦牟尼佛開示這愚癡的旅人之相,便是指我們的人生實相。
旅人:這旅人即是指我們自己。

荒野:無盡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我們無盡寂寞的人生。
我們從生下來時,就成為這旅人而作人生之旅了。
既是旅人,應知目的地。如今,我們是以何目的而出生到這人間來的呢?
如若不知,則不能不說就和這愚癡的旅人一樣了。

秋天的黃昏:秋天的黃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
何故我們的人生就像秋天的孤寂?因為我們是孤獨一人來世間旅行,雖說有親屬、朋友、同事,但並不能互相傾吐心中的一切,我們找不到真正彼此理解的心靈之友,即使是夫婦,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
人生的孤寂,原因就在這心靈的孤獨。難道你未曾有過孤獨的感傷嗎?

白骨:路邊的白骨是指在我們人生的旅途中,所見親屬、朋友等的死亡。
我們活到現在,應該看到很多白骨,我們有何想法?有何感觸?難道我們一點也沒有注意到緊逼而來的“無常之虎”嗎?

老虎:饑餓的老虎所譬喻的即是我們自己的死亡。
此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因此,我們非死不可。
死,對我們來說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釋迦牟尼佛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
現在,這無常之虎猛然向我們逼來。
但由於我們感覺它太恐怖了、太不吉利了,平時根本不想去思考這個問題。
作為旅人的我們,本能地與死亡抗爭,一有病就到醫院,以藥物跟死亡搏斗。但是,死亡似乎是不可逾越的,我們終將敗在死亡手中。
我們看到佛教經常提到死亡的事,心裡可能會感到陰森森的,甚至產生厭惡之感。其實這是我們對佛教完全誤解了。
     我們平生雖然忘記死、逃避死,但是,死必然會到來。所以,這種心態並不能解決死的問題。
唯有與死正面對決,並最終找到問題的答案,才能得到絕對的幸福。
因為這個原因,佛教才提到死的事。

解密二:脆弱的生命

松樹:崖頂的松樹是指金錢、財產、名譽、地位等等。
這些東西即使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無力的。像那樣有著輝煌成就的秦始皇、漢高祖,在其臨終時也不免感到“啊!人生猶如夢中之夢”而寂寞地死去。
我們現在能握著金錢、財產、名譽、地位等而含笑地迎接死亡嗎?
那是不可能的,因為瀕臨死亡時,一物也帶不走。

籐蔓:籐蔓所譬喻的是“還不會,還不會,我還不會死”的那種心情,我們以為還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壽命可依恃。
      但即使我們還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壽命,那又會怎樣呢?想想便知:已過去的二十年、三十年,也不過是“啊”的一聲之間便如夢幻般地消逝了。
以後的日子同樣是“啊”的一聲之間便會過去的!

老鼠:交互啃食著籐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
      白老鼠和黑老鼠在一刻不休地縮短著我們的壽命。所謂:活了今天一天,便是死了今天一天。無論在我們忙碌的時候,還是在我們休息的時候,時鐘總在一如既往地為我們的生命進行著倒計時。
最終,籐蔓必定要被咬斷,那便是“死”。

解密三:後生一大事
人生誰都是過客,
相守百年也是夢。
世上萬般帶不去,
一雙空手見閻羅。
      作為旅人的我們,此時唯有墮入深不見底的毒龍深海。因為,在我們死後,必定有“後生一大事”。
深海: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獄”。墮入地獄,必須承受“八萬劫中大苦惱”。這件事情便稱為“後生一大事”。
一墮地獄八萬劫,(劫:極久遠的時間)
再得人身復幾時?

毒龍:三條毒龍分別指我們心中的貪欲、瞋怒、愚癡。產生地獄之苦的是這三條毒龍。
由於貪欲之故,在我們心中不知累積了多少對非份之財、色、名、利懷有居心的殺、盜、淫之罪。
由於瞋怒之故,在我們心中不知累積了多少對同事、對同行,乃至對朋友、對親人“願他快死”的心殺之罪。
      由於愚癡之故,在我們心中不知累積了多少對自己不幸的憤懑、對他人幸福的嫉妒之罪。
我們的心是恐怖之心。
      善因善果、惡因惡果、自因自果的因果法則,是不會有絲毫差錯的。
由自己所不斷造作的罪惡所生出的地獄,最後還是由自己墮入。
教我們解決此後生大事的便是佛教。
但作為旅人的我們,忘記了逼在足下的後生大事,此心完全被蜂蜜所奪。

蜂蜜:蜂蜜是指人的五欲──財欲、色欲、名譽欲、食欲、睡眠欲。
一天之中,我們不斷所想、不斷所求的無非是為了這五欲的滿足。
然而,不斷地舔著蜂蜜,不知不覺地墮下去,豈不是太愚癡了嗎?
我們能肯定自己不是這樣的旅人嗎?
釋迦牟尼佛在此開示我們人生的真實之相,並且向我們說明解決之道。
來吧!莫讓死看到我們的背後,從正面跟它對決!
唯有解決死,才能真正得到人生絕對的幸福。
認識佛教通往幸福之門的是我們自己啊!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上一篇:佛法自始至終,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到證得究竟佛果,修什麼?
下一篇:淨空法師:人為什麼就沒有警覺?一天一天空過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