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智隨法師:念佛現當二益講義(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念佛利益,真實無上,諸經廣贊,依往生前後,可大分為二:一現世利益,二往生利益。現世利中,攝盡一切方便利益;往生利中,盡顯無上真實大利。現世利通入往生利,往生利圓成現世利。

 

㈠現世利益

 

現世利益,無量無邊,既有經論理據,更有現實事證(種種感應,即是事證),古今多有論及,今取其要者,大分為六,略加說明:

   彌陀攝受,諸佛護念。消災免難,增福延壽。

⒊觸光柔軟,善心生焉。⒋多善多福,妙上好人。

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佛聖來迎,正念往生。

 

⒈彌陀攝受,諸佛護念

 

彌陀攝護: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諸佛護念: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

雲何護念:即諸佛菩薩、一切善神保護(心安無懼)、憶念(如母憶子)、加持(增長善根福德)念佛之人:令其安穩,無諸障難。令其精進,無有退墮。令其往生,無有障礙。」《觀經》雲:「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又經雲:「念佛之人,阿彌陀佛,常住其頂。」念佛之人,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當知:念佛佛念,感應自然。

善導大師釋「護念」言:雲何名「護念」?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證誠此事,故名「護念經」。如《觀經》下文,若有人至心常念阿彌陀佛及二菩薩,觀音勢至常與行人作勝友知識,隨逐影護。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第九真身觀說雲: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總不論照攝余雜業行者。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十往生經》說:若有人專念西方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我從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薩影護行者,不令惡鬼惡神惱亂行者,日夜常得安穩。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彌陀經》說: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盡一生,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恆河沙等佛共來護念,故名「護念經」。「護念經」意者,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亦無橫病、橫死、橫有厄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消災免難,增福延壽

 

消災免難:六字名號具無量光,光即智德。無量光即無量智慧德能,念佛蒙光照攝,即可消無量罪業,免無量災難。所謂念佛一聲,罪滅河沙

《觀經》下品上生雲:「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下品中生雲:「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下品下生雲:「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又《觀經》流通分結雲:「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

善導雲: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謗法闡提行十惡,回心念佛罪皆除。

蕅益雲:無論專心散心,聲聲滅罪八十億劫。

故知:消災免難之法,無過念佛。

增福延壽:六字名號具無量壽,壽即福德,無量壽即無量福德。念佛即增無量福,健康、長壽、無量壽。常雲「禮佛一拜,增福無量」。

《稱揚諸佛功德經》雲:「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此人當得無量之福,永離三塗,命終之後,往生彼剎。」

《大智度論》雲:「譬如有人初生墮地,即能日行千裡,滿一千歲,七寶奉佛,不如有人,於後惡世,一聲稱念阿彌陀佛,其福勝彼。」

是故增福延壽之道,無過念佛。

 

   觸光柔軟,善心生焉

 

觸光柔軟: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天人。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善心生焉: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若在三塗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

最大善心在信心,所謂“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一切恐懼,為作大安”。有此善心,即自生發一切善心。

 

   多善多福,妙上好人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即得往生。(小經)

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聞如是一世間極難信法,能生信解,受持演說,如教修。當知是人甚為希有,無佛所曾種善根。是人命終,定生西方極世界,受用種種功德莊嚴清淨佛土大乘法樂。(唐譯)

多善多福:念佛即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是人中妙上好人。

《大悲經》雲:「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

如來欲明持名功勝,先貶余善為少善根,所謂布施、持戒、立寺、造像、禮誦、坐禅、忏念、苦行一切福業,若無正信,回向願求,皆為少善,非往生因。若依此經,執持名號,決定往生。即知:持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功德、多善根、多福德因緣。」(元照)

一名才舉,萬德齊圓,不期於福,福已備矣。

執持名號,願見彌陀,誠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也。(蓮池)

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蕅益)

自余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善導)

妙上好人: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觀經)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勝人也。(善導)

 

⒌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不仗佛力,不退很難;若仗佛力,即得不退。佛力住持,入大乘正定之聚。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小經》雲:若已願,若今願,若當願,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大經》雲: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龍樹)

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不必須知頭數也。(昙鸾)

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作得生想。(善導)

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極樂,已是極樂之嘉賓。(印光)

 

佛聖來迎,正念往生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小經》)

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既捨命已,隨佛眾會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唐譯)

自然之所牽,往生安樂國。(大經)

今此經典甚深微妙,廣利眾生。若有眾生,於此正法,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彼人臨終,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生彼國土。

假使大火滿三千 及彼莊嚴諸牢獄 如是諸難悉能超 皆是如來威德力(莊嚴經)

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系,無能礙者。(善導)

是利,約命終時心不顛倒而言。

唯有信願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願,定不唐捐。彌陀聖眾,現前慰導,故得無倒,自在往生。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蕅益)

念佛是我們的事,往生是佛的事。(法然)


 

 

上一篇:宣化上人:萬物因道生
下一篇:智隨法師:念佛現當二益講義(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