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沒有德行,他會做事,他不會做人,怎麼辦?大問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諸位同學,大家好!
  我們感謝印尼老朋友們昨天組團來訪問!他們提了有七個問題,我們昨天談了很久。想想這七個問題,還是要做出光碟,因為這個問題是普遍性的,有很多人都想知道,我們在這裡隨便談談。第六,我們正籌備,於二0一四年,在印尼各回教中小學全面推廣《弟子規》,請問,在實施時應該特別注意什麼?
  我希望你們把《聖訓》融到《弟子規》裡頭。《聖訓》裡面很多好東西,因為接受教育的很多是伊斯蘭的信徒,對《弟子規》產生更濃厚的興趣:中國傳統文化跟我們講的完全一樣,讓我們信心更堅定,讓我們會學得更好。同時,這個教學的成功、失敗,關鍵在老師,所以師范學校就非常重要!我們在湯池的老師們,中心沒有開課之前老師先受教育。因為我們的面小、人不多,一個教室就夠了,老師要建立共識,我們的教學方向才能一致,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我們希望把這個小鎮四萬八千居民,希望他們學些什麼,這個很重要!老師不帶頭,光說,那就像聯合國一樣,他說你這是理想、這是做不到的。我們首先給人的印象,我們做到了,我們下鄉服務,表演給你看,做到了。做得好不好?個個都歡喜,所以我們來開班、來學習,大家都來了。
  古人教學,那個時候我對老師們也說,我鼓勵他們,我說:在歷史上,教學最成功的是兩個人,一個是釋迦牟尼,一個是孔子。他們兩個人為什麼會成功?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先行其言”,他把他所說的先做到了,所以人相信他,如果我們所說的,自己沒有做到,別人不相信,你的教育就打折扣;這兩個人,他們所想的、所說的統統做到了。弟子對老師的批評,《論語》上有,這是弟子們公認的,說我們老師有五德“溫、良、恭、儉、讓”。我們老師真做到了,溫和、善良、恭敬,對人、對事、對物都非常恭敬、認真;節儉、不浪費,末後是謙讓、謙虛,事事讓別人。這五個字變成以後儒家日常生活當中的標准,孔子做到了,讀儒書、學孔子的人要把這五個字學到,才像孔子。人人都能做到這五個字,你說這社會多祥和、這社會多美好!這五個字孔子有,釋迦牟尼佛也有,只要修養到這個境界,肯定都有,不能不講究!對人謙和,人緣好!溫和。
  佛法裡面“十善”裡頭,“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就在“溫、良、恭、儉、讓”裡頭表演出來了。如何把“十善業道”做到?“十善業”是佛“不殺、不盜、不淫、不貪、不嗔、不癡”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把它合起來看,把它融成一體,這些都是湯恩比說話的意思,人人都能修“十善業”,人人都能夠修“仁、義、忠、恕”、“溫、良、恭、儉、讓”,社會就安定了,世界就太平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湯池老師學成之後,做三個星期的表演,下鄉入戶給大家看,教育就收效了。不是這樣教,收不到效果。在這個之前也有人做過,都沒辦法成就,原因是什麼?老師沒有“先行其言”。一定要表演給人看,因為人家沒見過、也沒聽說過,你講,誰相信你?!我不講,我先做給你看,這樣做,做兒女,父母喜不喜歡?表演!父母歡喜,兒女也歡喜,一家和睦。
  第七,請問在中小學推行宗教教育時,具體應該如何做比較好?
  這樁事情是大學問,不容易回答,為什麼?學生的家長有沒有宗教信仰,或者有不同宗教信仰,如何能叫他們接受、叫他們歡喜接受,這就有必要在教學之先,先開這個家長會,這個家長應該做什麼,應該做或者是道德、倫理道德,等於學生倫理道德研習論壇,研究學習的論壇,辦個一個星期,至少五天,讓家長來參加,讓家長了解我們學校推動倫理教育、宗教教育,讓他了解,讓他知道我們的理念、知道我們的願望,知道我們依據的理論、我們所采取的方法,讓家長們合作,家裡能夠推動,學校就會收到效果。家裡面不推動,學校很難收到效果。古時候教育,家長跟老師密切配合,這個到抗戰時期還如是。抗戰時期是民國二十幾年,那個時候學校的老師認真負責,學生有體罰,打手心、罰跪。那個時候學校裡有體罰,我們那個時候念小學,三、四年級,在學校跟同學打架、吵鬧,被處分了、被挨打、罰跪了,回到家裡面,父母看到了:怎麼回事?這麼狼狽的回來?一說被老師處分了,第二天,父母買了禮物去謝老師,我們看到這麼一樁事情之後。學校受處分,回家不說了,你說那個時候,家長跟老師的感情默契,學生不敢不聽老師的,不聽老師,老師處分你;回家的時候父母也不高興、也不會原諒你。教育自古以來,就是父母跟老師密切配合。
  那我們想想過去家學,就是大家庭,大家庭要開學校,辦子弟學校,就是私塾,叫家塾,這個聘請老師,誰來主持?大概都是曾祖父、高祖父在,他太老了,年歲太大了,他不問事了。曾祖父,也就是祖父的父親,這是一家的當家,管理這個家庭,幾百人得聽他的。請老師一定是家裡集會,大概祖父輩的、曾祖父、父親這些人開會,知道我們的附近,或者是這一個縣,或者是鄰縣,真正有德行、有學問的這些人,商量、聘請來做家教,會議總要開好幾次,最後決定。跟老師去拜訪,背上禮物去拜訪老師,看老師能不能答應。老師如果同意了到你們家裡教書,再約定時間迎請老師。迎請老師在祠堂,學校在祠堂,在祖宗牌位的面前行拜師禮,家裡面所有的小孩,從六、七歲到十幾歲,每個人學的科目不一樣,在一個大教室上課,這些學生幾十個人統統集合起來拜老師。學生前面是什麼人?前面是我們的父輩、祖父輩、曾祖父,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帶著學生。那是古時候對皇帝的禮節,最敬禮對待老師,老師接受你這個家庭,對他這樣隆重的禮節,他要不認真、不好好的教,怎麼對得起你的家人?而且這是大事,我家裡後代會不會出人才,全靠老師,所以老師有使命感、有責任感,不是開玩笑的,這是這一家人的大事,都委托給你了。學生看到父母對老師這麼恭敬,敢不聽話嗎?不敢不聽話了。老師跟家長密切配合。
  現在哪有?現在多少家長對老師一絲毫敬意都沒有,跟我們在抗戰時期不一樣了。我們在抗戰時期,父母見到老師,不是校長,普通的老師教我課程的,我上他的課的,見到的,三鞠躬。沒有跪拜了,三鞠躬,尊師重道!父母對老師不尊重,學生眼睛裡頭沒有老師,不聽話、不認真學。現在父母偏愛兒女、不敬老師,他能學什麼東西?什麼都學不到,老師不敢教,認真教了,你不好好的學,學不到東西,不教了。
  現在我聽說,還有很多學校,聘請老師要聽學生的,學生對老師的批評,這個老師好,學校下個學期聘請他;說這個老師不好,下學期學校不聘請,變成老師要逗著學生玩,讓學生開心,太認真了不行。考試最好把題目公開,讓學生個個都滿分,大家歡喜,怎麼教法?
  所以老師跟家長建立密切的關系,才能把教育辦好。孩子不嚴格管教,就可惜了!沒有德行,他會做事,他不會做人,怎麼辦?大問題!所以學校不能不利用時間辦家長座談會,或者辦論壇,專門為家長講,讓家長了解,讓家長提供建議教育應該怎麼辦好,讓大家關心這個事情。甚至於邀請政-府、教育局這些官員來指導,集思廣益,才能把學校辦好。

 

上一篇:蔡禮旭:談佛門公案與淨公上人的行持
下一篇:法眼雲霞無限美,禅修日日無終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