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清法師:在家律學概說
(台灣 圓通寺 正覺精捨)
一、釋題
1.在家
在家簡別不是出家。在《優婆塞戒經》裡講到“善男子,如佛所說,菩薩有兩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名為比丘,在家菩薩名優婆塞。出家菩薩持出家戒是不為難,在家菩薩持在家戒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什麼是惡因緣纏繞故呢?在《大寶積經》裡講到“所謂家者名殺善根,名不捨過,害諸善業是故名家。雲何名在?一切結使在中住故,故名為在。”“結使”指煩惱。
出家在寺院修行,寺院就是修行三解脫門的地方。什麼是三解脫門?解脫就是自在的意思,門就是通達的意思。由此三解脫門,就能通達到涅槃城,所以稱作三解脫門。第一空解脫門,就是觀一切諸法都是因緣所生,它的體性本來就是空寂的,緣起性空,無我無我所。假若能夠如此通達,就對於一切諸法能夠獲得自在,這個叫做空解脫門。第二無相解脫門,既然了知一切法都是空寂的緣故,所以觀男女一或者異等等的相狀,實際是了不可得。假如能夠這樣通達,一切諸法都沒有相,那麼就能夠獲得自在,這個叫無相解脫門。第三無作解脫門,也稱作無願解脫門,假若能夠了解一切諸法無相了,那麼對於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就無所願求。假若無所願求,我們就不會造作生死之業。假若沒有生死之業,就沒有果報之苦,就能夠獲得自在,所以叫無作解脫門。
寺院也是修行慈悲喜捨四梵行之處。慈悲喜捨就是四無量心,無量就是菩薩利益眾生的心非常廣大,所攀緣的眾生既然是無量,所以能攀緣的心也是如此。第一慈無量心,慈叫做愛念,就是給於眾生安樂之心。菩薩愛念一切眾生,愛護、想念、護念一切眾生,常常求得樂事,隨著眾生所要求的而能夠饒益對方,這個叫做慈無量心。第二悲無量心,悲就是愍傷的意思,愍傷就是拔苦之心。菩薩愍傷一切眾生受種種苦,常常懷著悲憫心,拯救濟拔,使令他們能夠獲得解脫,這叫悲無量心。第三喜無量心,菩薩慶喜其他眾生能夠離苦得樂,所以他就欣慶無量。第四捨無量心,菩薩對於所攀緣的眾生沒有憎愛之心。沒有憎恨也沒有偏愛,這叫做捨。又想念到一切眾生同樣能夠獲得無憎無愛、無嗔無恨、無怨無惱,叫捨無量心。
所以我們到寺院要知道,這是修行三解脫門的地方,修行慈悲喜捨四種梵行的地方。要特別的小心謹慎,要懷恭敬心,盡到禮節,不可以隨隨便便。要常常想念我當來什麼時候能夠安住三解脫門的行為?還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行為?要常常生起出離之心,趣向解脫。
2.律學
律學也就是戒學,三學之一。律有三種名稱,四種意義。
(1)三種名稱:毗尼、屍羅、波羅提木叉。
毗尼指佛所制成的教法,稱作教诠,也就是律藏。
屍羅就是教中所诠釋的因行,也就是受隨兩種戒法,受戒跟隨戒。受戒就是我們受戒得到的戒體,叫做受戒。隨戒就是隨順戒體生起戒行,受戒以後我們就應當隨順戒體如法地持戒,這個叫因行也稱作戒行。
波羅提木叉屬於果诠,因為毗尼屬於教法,屍羅屬於因行,由此因行決定能獲得解脫的果法。毗尼就是教,屍羅就是行,波羅提木叉就是果,也就是教行果的次第。
毗尼是梵語,翻成中文叫律。律就是法的意思,也就是法律。它是以楷定作為意義,是楷正決定是犯或者是持。因為律藏當中有持犯的方法,犯到的話有輕重的相狀,或者開緣,或者遮止,或者有因罪,或者有果罪,都在律典當中有剀切的說明,所以叫法律。也就是用法律來判斷持犯,賞罰分明,所以稱作教诠。
屍羅是梵語,翻成中文叫清涼。因為這個戒法能夠除去我們眾生的熱惱,所以是就著它的功能來翻譯的,而不是正式的翻譯。假若就著它的義理還有它的作用,正式翻譯就叫做戒。戒有警的意義,也就是警策身口意三業,相對前面的境界能夠遠離過非。戒是能警之法,三業是所警之行。又戒有性的義理,性它通善惡,假若持惡戒就禁止作善,假若持善戒就禁止造作惡法。就如同受佛戒,善惡的體性互相不容納,就是取它禁止的意義。所以戒經上都說“如來立禁戒,半月半月說。”受了佛戒就應當要止息一切惡法,要行一切善法。也就是策進我們修行人,能夠捨惡向善,捨凡趣聖。
波羅提木叉是梵語,翻成中文是別別解脫,處處解脫。戒屬於因行,必定能夠獲得解脫,有因行必定能夠達到果德。波羅提木叉有兩點意義:第一種叫近解脫,也叫近果。第二種叫遠解脫,也叫遠果。
近解脫就如同比丘二百五十條戒,還有在家五戒、八戒、在家菩薩戒,能持一條,就獲得一條的解脫,持十條,就獲得十條的解脫,我們全部持的話,就全部得解脫,就不會有被業力所纏縛而不能夠解脫的情形,所以叫別別解脫。我們身體不造作殺盜YIN,我們的身業就能夠獲得解脫;口不造作妄語、绮語、惡口、兩舌,我們的口業就能夠獲得解脫;我們的意業不起貪嗔癡等煩惱,我們的意業就能夠獲得解脫,所以叫處處解脫。當我們身口意三業對著五欲六塵這些境界的時候,正是考驗我們所受戒行之力,是否能夠依靠止持諸惡莫作,依靠作持眾善奉行。假若被業的境界所纏縛,隨著境界而犯戒,我們就不能獲得解脫。反之,我們身口意三業對著境界的時候,假若戒行清淨,戒體光潔,那麼就不會被業力所纏縛,所以就叫做近解脫,就屬於近果。受戒為因,不犯為果。
遠就是指未來講的,今日持戒屬於因行,希望未來能夠斷除惑業,而成就聖位,所以這個稱作遠解脫,也就是遠果。因此在因行當中,我們戒德清淨就能夠生起諸多的禅定,定心現前,我們般若的智慧才能開發,有了般若智慧,我們就能夠斷煩惱,了生死,度眾生,成佛道,所以這個就是遠果,遠解脫。
所以近解脫是就從因行的持戒,不被業力所牽引說的,遠解脫是對望後來證得聖人的果位,能夠破惑證真來講的。
教(毗尼)是如來所制,戒(屍羅)就是因中所修,果(波羅提木叉)是修因所得的結果,這就是律的三名。
(2)四種意義:戒法、戒體、戒行、戒相
戒法:靈芝律師在《行事鈔資持記》中說“聖人制教名法”,聖人所制的教就叫法。什麼叫戒法?假若對著法來敘述的話,它不局限凡夫跟聖人,直接說明這種法必定能夠軌范成就出離的聖道。所以必要使令我們受戒的人,要相信了知有這種的戒法,所以這一種戒法也叫聖法,是聖人所制的。
戒體:靈芝律師說“納法成業名體”,納戒法成無作業性,叫戒體。我們受戒時要好好觀想,方能夠得到戒體。戒體所對的對象非常廣大,是十法界如塵似沙真俗二谛等等的這些法,用自己要約期限之心(比如受五戒是盡此身形壽命,受八關齋戒是一天一夜),來施造方便,身禮拜、口請師、意觀想,要善於清淨我們這一念心,把它安住在正念上頭,安住在要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上。然後觀想,我們以前未受戒的時候,對這些境界都是生起惡劣之心,現在我們受戒了,要把這個惡心變成善心。譬如我們持不殺生戒,對十法界有情眾生都不殺害,不但不殺害人類,就是一切蠢動含靈小的眾生都不故意殺害。那麼這些境界都是戒法,都是持戒的范圍,這些戒法在我們的心未觀想的時候,心跟這個戒法沒有相應,一經我們觀想,心馬上就跟這個微妙的戒法相應,所以在這個戒法上就有緣起的意義,把這個戒法領納在我們心裡頭,就成為戒體。那麼我們這個戒體它是怎樣的呢?它是依於我們眾生的真如本性,能依的就是這個戒體,無作戒體。
戒行:依戒體生起護持叫戒行。我們既然受戒,得到這個戒體,秉御在我們心中,必須要廣泛修種種權巧方便,要提起般若智慧,要檢查我們身口二業威儀的這些行為,要立志崇善以前成就聖道的人。持戒之心在得到戒體之後而生起,義理隨順前面的戒體。
戒相:也就是我們戒行表現出來有威儀,叫戒相。這個行門成就了,隨著我們所施設所造作一舉一動都稱和戒法。因此之故,我們美好的德行,就能光大顯揚出來。
三聚淨戒:聚,集的意思;戒就是禁戒,這三種戒能收攝一切大乘諸多的戒,所以叫三聚淨戒。《法苑珠林》說:偉大的聖人度化眾生,他的功能德用唯獨在戒法。所以《莊嚴論》說:最初律儀戒,它是以禁防作為體性,後面的攝善、攝生這兩種戒是以勤勇作為體性。
第一種攝律儀戒,律就是法律,就是禁止的意義。儀就是儀式,就是軌范的意義。這包括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一切的律儀沒有不收攝在這裡頭的。所以《法苑珠林》也說:攝律儀戒要緊的唯獨有四種,第一不可以為利養的緣故,自己贊歎自己的德行,而毀謗其他眾生。第二不可以故意悭貪,窮苦人來乞求,不肯布施。第三不可以嗔心打罵一切眾生。第四不可以毀謗大乘的經典。持此四法,沒有惡法不離開的,所以叫攝律儀戒。
第二種摂善法戒,所行之行能收攝一切善法,也就是我們身口意所造做的善法,以及聞思修三慧,布施等六度之法,六度開出來就是萬行,無不收攝在裡頭,所以叫摂善法戒。
第三種攝眾生戒,也就是能攝受一切眾生,能攝之行就是慈悲喜捨。
二、在家菩薩如何將戒持好
第一要先受戒。要受戒要找有德行、有道德的師父,不可以隨便找一個師父就受了。但是平時對師父一律要平等心恭敬供養,不要分有修行沒修行,這樣我們才能得到福德。但受戒時,可以找,可以選擇,這是開許的,不可以隨便找一個師父就為你受,因為受戒是要得戒體的。
受戒的時候要好好觀想,要領納戒體,受三皈五戒八戒都是在三皈依的地方領納戒體。怎麼領納戒體?比如我們受五戒,正式得戒體是在三皈依的地方,我們第一遍皈依拜下去要觀想:對十法界有情無情的眾生,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再觀想十法界微妙的戒法,由我們心業力開始動湧起來。第二遍皈依拜下去要觀想:對十法界有情無情的眾生,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再觀想十法界微妙的戒法已經湧升虛空,如雲如蓋,蓋在我們的頭頂上。第三遍皈依拜下去要觀想:對十法界有情無情的眾生,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再觀想我們的身體好像虛空器量之身,然後盡虛空遍法界微妙的戒法,由我們的頂門注入身心,充滿正報,納受成為五戒的戒體。五戒得戒體就是在三皈依的時候,要好好觀想,才能得戒體。
第二要學戒。受了戒之後就要好好學戒。學戒分成兩個部分:一要讀誦。受戒之後,譬如你受了在家的六重二十八輕的菩薩戒,你就要常常讀誦,把這個戒本最好都能夠背下來。通常半月半月誦戒,就是背誦,不是照著讀。我們受什麼戒,就要將這個戒背下來,背下來有什麼好處?就是遇境逢緣時能想到大體的粗略的開遮持犯,就知道這一條不能犯,犯是什麼罪過。不要受戒之後就把戒本束之高閣,遇境逢緣,犯不犯都不曉得,糊裡糊塗隨便造作,就犯戒了,所以戒本要背下來。還有受了在家菩薩戒,要半月半月誦戒。可找同參道友,可一個人,誦戒有儀軌,可照著做。先要禮佛,忏悔,然後再誦戒。二要解義。要明白戒的開遮持犯,要好好學習才能明了其中的義理。
第三持戒的態度。一要輕重等持。輕戒重戒平等心受持,不要說我們現在是末法時代,我只要執持重大戒法就好了,輕的戒法就隨隨便便放逸懈怠。我們要曉得輕戒是守護重戒的,輕戒假如小心謹慎都不毀犯的話,重戒絕對犯不到,所以要輕戒重戒平等心去受持。就好像帶持浮囊,又好像草系比丘,又好像驅毒龍公案。二見到毀戒破戒的人,不要生起輕慢心,說我持戒很莊嚴,你看你都破戒了,就看不起對方,不要生起這種心。要生起大悲憫之心,而更加精勤的守護戒法,這樣才對。
第四持戒的原則要少欲知足。我們少欲則少苦惱,知足則常樂。多貪欲的人,就起惑、造業、受苦。無求,業障就去了;無欲,惑障就去了;就不受苦報了。沒有貪欲,沒有苦惱,近可解脫三途的苦惱,遠可超越兩種生死。
第五持戒要注意威儀。我們六根對著六塵不要虛妄分別,要“常系一心,念除諸蓋。”諸蓋就是貪欲蓋、嗔恚蓋、睡眠蓋、掉舉蓋、疑蓋,這些煩惱都要把它去除。一舉一動要攝護根門,六根門頭要守護好,不隨便虛妄分別。不虛妄分別就不取著,不取著就沒有生死的苦果,可以說就能獲得解脫。
第六忏悔。如果我們從受戒以來對於戒法輕的、重的都不曾毀犯,這個叫做本淨,本來清淨。假如受了戒,有所毀犯,但是你肯發露忏悔,這個叫做忏淨,忏悔恢復清淨。所以《涅槃經》說“菩薩摩诃薩常不犯惡,設有過失,即時忏悔,於師同學,終不覆藏。”對於輕罪,要生起重大罪過的想法。忏悔恢復清淨的辦法是非常切要的,我們常當如此,有了過失就應當趕快發露忏悔,不要使令它隔宿。對於諸多的小罪,要生起大的恐怖畏懼之心。應當要恭敬佛陀所制的禁戒,要善於護持譏嫌的這些小戒、輕戒。
第七加行。我們在家菩薩要廣修六度萬行,在修六度萬行的同時,要離一切相。
第八具足五種心才能將戒持好。1菩提心。既上求諸佛的覺道,下化無邊有情的心。就是《觀經》的三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也是《起信論》的直心、深心、大悲心。至誠心就是我們身口意三業要至誠懇切老老實實的將一切惡法都要斷除;深心也是深信之心,樂集一切善法之心;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的心。有了這些心,我們就不容易犯戒。2孝順心。我們持戒要具足孝順心,《梵網經》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所以六道眾生都曾做過我們的父母,我們怎麼能毀犯戒法去惱害眾生呢?假如惱害眾生就不合乎孝順之道了。3慈悲心。慈者予樂,悲者拔苦。眾生沒有安樂,有種種苦惱,我們要拔除眾生的苦惱,要給與眾生安樂,這就是慈悲心。我們有這個心就不容易犯戒,也容易將戒持好。4恭敬心。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要他親近善知識,如法修行,將來都能成佛,既然如此我們恭敬尊重都來不及,怎麼可以輕慢呢?所以不但對我們的師長、對良師益友要好好恭敬,就是其他同參道友、其他一切眾生,都要如此。印祖說:恭敬這一法,誠敬這一法,三世諸佛再來,它都不變異的。5真心。就是常駐佛性之心,我們要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種體性是常駐不變的。
我們具足這五種心,絕對不容易犯戒,一定會將戒法持好。
三、結勸:要耐心學戒,有恆長之心,將開遮持犯學習的非常好,認識的非常清楚,這樣就有資格就具備條件把戒持好。最後我們將持戒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根據錄音編輯整理沒有經過法師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