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別、不執著
有人問:「於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這樣的人與白癡有什麼兩樣?難道學佛都教給我們學白癡嗎?」當然不是!你看看諸佛如來、諸大菩薩是不是白癡?他在社會上,為一切大眾作師作范,種種說教有條有理,絲毫都不亂,他不是白癡。
種種示現、種種言說裡有沒有分別、執著?沒有!永嘉禅師明心見性後,請六祖惠能大師為他印證,他確實明心見性。證明之後,六祖問他:「你還有沒有分別?」他答說:「分別亦非意。」六祖首肯,告訴他:「你如是,我也如是。」
一切眾生的分別是意識,即第六意識;一切眾生的執著是第七末那識。佛菩薩教化眾生有沒有分別、執著?有,但不是第六識、第七識,他們已經轉八識成四智,所以他不是意。意有障礙,智沒有障礙,智就是《華嚴經》講的「無障礙法界」。分別沒有障礙,執著也沒有障礙,所以稱為「不思議解脫境界」。凡夫的分別、執著統統有障礙,所以造作罪業。佛菩薩的分別、執著沒有障礙,因為他分別即是不分別,他真的沒有分別。沒有分別為什麼分別?隨順眾生的分別而分別,不是自己的分別;隨著眾生的執著而執著,自己確實沒有執著。
我舉個比喻來說。一般人說話分別、執著自己的意思,順著自己的意思就歡喜,不順自己的意思就生煩惱,所以分別、執著是造業。佛菩薩分別、執著為什麼不造業?佛菩薩像舞台表演的演員,他有表情、有說話,但不是自己說的,是劇本寫的。叫你此時手動一下,你就動一下;叫你說哪句話,你就說哪句話;叫你哭,你就哭一下;叫你笑,你就笑一下。他是表演,與自己毫不相干,這就是分別亦非意。所以,你看到他有分別、也有執著,但沒有出於自己的心,他的心清淨,從來沒有動過。心裡頭確實沒有分別、執著,所有一切分別、執著都是順著眾生,決不是自己的意思。這一個本事我們要是學到了,那個受用就真的快樂,離苦得樂,就與佛菩薩示現在人間沒有兩樣,都是游戲神通。我們這一生來干什麼?來唱戲、表演的,完全沒有自己的意思,完全是看到社會廣大的眾生,他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自自然然的反應,絕沒有一絲毫的意思在裡面。
(節錄自《華嚴經》12-17-38【妙色勝眼主地神】)
四大
佛法講物質是四大:地、水、火、風,這是物質的四個現象、特征。現在我們用科學技術將一個物體分析成分子,由分子再分析成原子、電子、粒子,再來觀察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究竟是什麼?才知道統統是這些基本的粒子排列組織而成。最基本的粒子,佛經稱為「極微之微」,比微塵小,極微之微還是一個物體。
物質有四個現象。第一是「地大」,它本身是個物質。第二是「火大」,現在講它帶陽電。第三是「水大」,現在講它帶陰電。科學用的名詞不同,但與佛法所講的一樣。第四是「風大」,說明它是動的,不是靜止的,風代表動。諸位仔細想想,它帶電,帶陰電、帶陽電就放光,有波動,它是動的,不是靜的。這就是說明身光的來源,所有一切物質統統都有身光。
(節錄自《華嚴經》12-17-0021【此諸菩薩,往昔皆與毘盧遮那如來共集善根,修菩薩行。皆從如來善根海生。】)
本來面目
「本來面目」是佛家的一個術語,現在人很難懂得。「本來面目」用現代話說,第一是「恢復你本有的智慧」,這個智慧如同宗教贊美上帝是全知全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意思一樣,佛說我們本來就有這樣的智慧。第二是「恢復我們自性本具的能力」,我們本有萬德萬能,但現在能力失去了,一樣都不會。第三是「恢復我們的相好」,我們今天的色相(外表)不好看,體質更糟糕,常常生病痛。佛經常贊歎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壽經》也說「阿彌陀佛身金色」,阿彌陀佛是紫磨真金色身,金剛不壞身。佛說,我們本來也如是,但現在智慧、能力、相好都沒有了,落得如此地步。何以會喪失?佛在《華嚴經》上一語道破:「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因為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本能不能現前。但是本能並沒有喪失,不過是現前有障礙,暫時不起作用而已。
佛在經典上有個比喻,把我們的智慧德相比喻作太陽,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比喻作一片烏雲,烏雲遮住太陽,太陽不是沒有了,只是被這片烏雲遮住了,所以不起作用,光明不能普照。若將這片烏雲除去了,日光就現前了。佛教我們只要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捨棄,智慧、德能、相好就現前了。
看相人常說:「相隨心轉。」你的心是妄想心、分別心、執著心,你的相就不好;你的心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你的相就與佛菩薩的相一樣。不但你的相好,你也不會生病、不會衰老,身體健康。同時你的能力恢復,無論學什麼東西,一看一接觸就會,這是你的智慧現前。因此,我們只要將障礙去除,自性本具的德能就現前了。
(節錄自《華嚴經》12-17-0310【一切甚深廣大義,如來一句能演說,如是教理等世間,勇健慧王之所悟。】)
卍字
卍字是如來三十二相之一,代表「吉祥」的意思。這個相是在胸口,我們看到有右旋的,也有左旋的,這都有依據,不是我們自己隨便說的。但是根據佛教的傳統說法,佛教尚右,我們繞佛一定是右繞,不會左繞,既然尚右,右旋應當是合理的。可是我們曾經看到,古人塑造佛像也有左旋的,這個我們就不必去執著。
(節錄自「學佛問答」21-90-25)
唵嘛呢叭咪吽
我最初學佛親近的老師是章嘉大師,他是密宗的大德,傳給我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我向他老人家請教,這是什麼意思?他說,「唵」是身體,「嘛、呢」是蓮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六字大明咒的意思,是讓我們時時刻刻保持自己的身心,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念六字大明咒時,要三密相應:口持咒、手結印、意觀想,常常想著自己身心像蓮花一樣的潔淨,這是受持六字大明咒。不觀想,不認真修行,就永遠得不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
(節錄自「佛法不離生活」21-86)
煩惱
佛家講的煩惱,是從粗細來分,最粗的是見思,再者是塵沙,最後是無明。愚癡屬於無明。貪、瞋有定就可以斷除,但是要斷愚癡,一定要從定中開智慧。
(節錄自「早餐開示」20-13-0810)
平等
《金剛經》雲:「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經沒有大小、沒有差別,差別與不平等,是因為眾生有妄想、分別、執著,若離開妄想、分別、執著,無一法不平等。兩百六十個字的《心經》與六百卷的《大般若經》平等;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與《大方廣佛華嚴經》平等;文殊菩薩十波羅蜜與《大方廣佛華嚴經》平等。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也與《大方廣佛華嚴經》平等。這是平等真法界,不但是無佛無眾生,而且是無法無非法,大家要細細去體會這個意思。
(節錄自《華嚴經》12-17-0613【一一國土中,普演廣大音,說佛所行處,周聞十方剎。】)
頂禮
禮是規矩、秩序,范圍非常廣大。人人能守規矩,人人守禮,人人守法,大家就可以和睦相處。譬如人與人相見,相見有禮,最恭敬的禮是三鞠躬。我們是現代人,要學現代的禮。所以,學佛的人只有對佛像才行跪拜禮,對人只要合掌三問訊,就是最敬禮。佛法要現代化、本土化,就很容易推廣,大家願意入佛門來學佛。有很多人一看到學佛,見到法師要跪拜,他就不學了。如果是合掌三問訊,大家就能接受。我們要從本身做起,在任何場合見到法師,雖然嘴巴講「給法師頂禮」,實際上是問訊,絕對不要頂禮,法師不會責怪你的。
(節錄自《華嚴經》12-17-0019)
神通
「神」字,左面是「示」,上面兩畫,一畫短,一畫長,這是古時候的「上」字。上是上天。下面三畫垂下來,稱作「垂相」,用現在話說,就是代表自然現象。右面是「申」,這是會意字,意思是貫穿、通達,沒有障礙。通達自然現象的人,稱為「神」。神沒有別的,就是通而已,所以神通是這個意思。用現在話說,神通的本意,就是通達自然現象,通達宇宙人生的事理;再說得詳細一點,通達業因果報,就稱作「神通」。
(節錄自《華嚴經》12-17-0315【復次善慧摩侯羅伽王,得以一切神通方便令眾生集功德解脫門。】)
缽
釋迦牟尼佛一生過貧賤的生活,出去托缽只托七家,每一家給一點點。缽稱作「應量器」,我能吃多少,就用多大的缽,缽的大小與自己的飯量相應,這是修福。缽不能太大,否則是增長貪心。現在受戒,那個缽是紀念品,象征性的,沒有人用它了,但總要記住佛陀教導之精神所在。
佛還教導我們「食存五觀」,這都是修福、惜福。吃飯的時候,不著色香味。中國人考究,飲食講求色香味;修行人不著色香味,那是修慧。所以,托缽所托的是好幾家供養的都混合在一起,稱作「袈裟味」;把所有的味調合在一起成一味,稱作「平等味」。因此,吃飯都是修行,「善修眾智慧」。
(節錄自《華嚴經》12-17-0612、613【身輪起三種化】、【此會諸佛子,善修眾智慧,斯人已能入,如是方便門。】)
三昧
什麼叫三昧?三昧是梵語音譯,意思是正受;三翻作正,昧翻作受。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諸佛如來的日子是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就是,淨土法門講的極樂。六道凡夫享受不正常,佛將六道凡夫的享受歸納為五大類︰苦、樂、憂、喜、捨。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這五種在輪回,因此日子很難過。身有苦、樂,苦的時候多,樂的時候少。心有憂、喜,憂的時候多,喜的時候少。偶爾也有不苦不樂不憂不喜的捨受,但是很短暫,不能持久。總而言之,六道凡夫從非想非非想天一直到阿鼻地獄,所享受的都不出這五大類。色界以上是在禅定中,禅悅是樂。禅悅是屬於哪一類?捨受。他能保持身不苦不樂,心不憂不喜。所謂的捨受,就是他不能永遠保持,如果能永遠保持,就是三昧,而不是捨受。非想非非想天,他能夠保持八萬大劫,還是捨受,不是三昧。
什麼人得三昧?阿羅漢以上,超越三界。《楞嚴經》講,阿羅漢證九次第定,證得三昧。世間的定功四禅八定,到第九定超越六道輪回,這才是三昧。《無量壽經》教我們清淨、平等、覺,如果不能與清淨、平等、覺相應,與阿彌陀佛相應也行。就是念念心中有阿彌陀佛,所謂「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所以能夠與阿彌陀佛相應,與清淨、平等、覺相應都行,經上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們一念相應,就像閃電一樣,時間太短,第二念就不相應。如何能保持第一念,讓它念念相應,就是真正的住三昧中。
三昧稱為等持,持是保持,等是平等,永遠保持你的心境平等,這就是三昧。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無論面對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能夠保持平等心,這就是三昧。
(節錄自《華嚴經》22集【諸波羅蜜,悉已圓滿。慧眼明徹,等觀三世。 於諸三昧,具足清淨。】)
善知識
佛教導我們修學,第一個條件是「親近明師」,真正有修有證、有德有學的老師,要能信得過。如果對老師沒有信心,老師再高明,都沒有用處。所以誰是我的善知識?我心目當中最仰慕的人、最佩服的人、最尊重的人,他說的話,我一絲毫不懷疑,百分之百奉行,這個人就是我的善知識。
所以,我的善知識未必是你的善知識,你的善知識也不是我的善知識,善知識的標准是自己心目當中最仰慕的人。一旦遇到了,善知識一定會誠心誠意的教導你。為什麼?師徒是緣分!這個緣分,「可遇不可求」。學生要親近一個好老師要緣分,老師想要得一個好學生傳法也得要緣分。傳法就跟世間人傳宗接代是一樣的,世間人總希望自己有好兒女能夠繼承家業,做學問的人、修道的人,一生當中唯一的希望就是有好的學生能夠傳法。好學生不容易遇到,有許多高僧大德一生當中一個都沒有遇到,他的法就斷掉了。
(節錄自《華嚴經》12-17-614【一一心念中,普觀一切法,安住真如地,了達諸法海。】)
得法
什麼人能得法?對善知識真誠仰慕,聽善知識的教誨,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這個人就是得法的弟子,所以傳法的人真的是可遇不可求。我們自己是不是一個傳法的材料,以現在的話來講,有沒有條件來傳法。這個條件是什麼?做學生之道。如果你真正是一個好學生,老師一定把法傳給你。好學生的標准是《弟子規》,弟子就是學生,規是規矩。用現在話來說,《弟子規》是做學生必須具備的條件。
其條件眾多,最重要的是真誠,就是李老師傳的「至誠感通」,沒有誠意不行。每個人都覺得「我真誠、我對人誠心誠意」,但他不懂「誠」字的定義是什麼。前清曾國藩先生對「誠」的解釋很好,即「一念不生是謂誠」。什麼叫誠?你有妄想,心就不誠,你有分別、執著,哪來的誠意!由此可知,「誠」字的意思,是妄想、分別、執著不生。一切眾生的真心、本性,就是真誠。自從起了無明,就是生起了妄想、分別、執著,真誠就失掉了,誠意變成了妄想。
所以,佛家講「菩提心」,菩提心的體是「至誠心」。至誠就感通,只要心做到至誠,就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通了。「不誠無物」,不誠就什麼都不是。因此,要永遠保持真誠心,對老師真誠、對佛菩薩真誠、對一切眾生真誠、對冤家對頭都真誠,一味真誠,你就具備傳法的條件了。你要是遇到真善知識,老師不會捨棄你。
你是否能夠接受大法的承傳,在佛門講「法器」。佛法的承傳與世法承傳的標准不相同,除了誠意之外,還要有悟性,這一條最重要。李老師常講要有個非常靈活的頭腦,他常常比喻學佛人的頭腦是八面玲珑的水晶球,透明的。如果是四方木頭頭腦轉不動的,這個人沒有法子學。但這個人有沒有成就?如果他有善根、有福德,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他能成就,他能往生。谛閒法師的徒弟鍋漏匠、修無法師,都是屬於這種人;他雖然沒有慧、沒有悟性,但有福、有定力、老實。老師怎麼教他,他完全百分之百的信受奉行,他也不會受外面閒言閒語所動搖,他尊重老師,聽老師的。所以,「尊師重道」是第一個條件,這是你能不能成就的關鍵。但是傳法一定要慧解,所謂是「一聞千悟」,不能一聞千悟,至少要「聞一知十」,才有能力傳法;沒有悟性,傳法不容易。
(節錄自《華嚴經》12-17-0614【一一心念中,普觀一切法,安住真如地,了達諸法海。】)
般若波羅蜜
般若是智慧,對人對事對物,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不迷惑,不顛倒,知道什麼事應該怎麼樣去做,如理如法,合情、合理、合法,能夠利益一切眾生。「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為誰服務?為一切眾生服務。諸佛菩薩不為自己,為一切眾生服務。
(節錄自21-88)
寺
佛教教育場所名稱用「寺」,寺是什麼意思?「寺」是皇帝下面辦事的機構,是永遠建立不可廢除的。「寺」有「子嗣」的意思,一代一代傳下去,不可變更,不可撤銷。這個名稱從漢朝建立,直至滿清都沒有改變。佛陀教育是由皇帝親自主持,所以這個教育機構也稱「寺」。現在很多人將「寺」、「廟」合起來,這就錯了,廟是從前帝王祭祀祖先的場所,譬如北京故宮有太廟;而平民祭祀祖先則稱為「祠堂」。所以,廟是祭祀鬼神的,寺是政府辦事機關。我們要找到佛教本來的面目,不能被現前的迷信蒙蔽了,我們在佛法裡才能學到真正的東西,才能得到佛法殊勝的利益。
(節錄自《華嚴經》12-17-0314)
三世怨
今天這個世界上,大富大貴之人,作總統、作國王、擁有億萬財富的,都是過去生中在佛門修大福報。他們著相修福,雖然這一生福報現前了,但是一享福就迷惑了,不肯再進修。福報大,造業大,這一生福報很快就享盡了。為什麼?沒有智慧,沒有遇到善知識,所以「迷而不覺」,再加上「邪而不正、染而不淨」,多生多劫修的福,十幾二十年就消盡了。福消了,罪業現前,來生就到三途惡道去了。這就是佛法常講的「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享福的時候忘記了修福,於是造作罪業;等福享盡了,罪業使第三世墮落。我們要懂得警惕才是。
(節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12-17-0612講於2002/2/4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四種慈悲
一、「愛緣慈悲」,我喜歡你,對你慈悲;不喜歡你,對你就不慈悲。這種慈悲,凡夫皆有。
二、「眾生緣慈悲」,能夠推己及人,想到我喜歡的,別人也喜歡;我不喜歡的,別人也不喜歡。為自己想,同時也能為別人想。儒家稱這種人為君子、仁人。
三、「法緣慈悲」,對於佛法有相當程度的通達明了,覺悟自己與一切有情眾生的關系,知道修行證果必須要「自行化他」。化他,實在是自度,自他不二。懂得此理,所生出的慈悲心,就是「法緣慈悲」。
四、「無緣慈悲」,無緣是沒有任何條件,因為情與無情同一體,還談什麼條件!經過長時間的薰修佛法,不知不覺將之變成自己思想、見解的依據。「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與我是一體」,有這個念頭是法緣慈悲;如果自自然然契入,連念頭都沒有,就是無緣慈悲。
(節錄《華嚴經》12-17-0613【一一國土中,普演廣大音,說佛所行處,周聞十方剎。】)
所知障與煩惱障
「般若」是智慧,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究竟圓滿的智慧,不是外來的。無量無邊的智慧,此界、他方,過去、未來,無一不知,此乃「所知」。所知是本有的,然現在不知,不知就變成障礙,障住了我們之所知,就是「所知障」。所知障與煩惱障立名之用意不同,煩惱是障礙,所知不是障礙,障礙所知之障方是所知障。
「執著」,完全是煩惱障;「分別」,一部分是煩惱障,一部分是所知障;「妄想」,完全是所知障。有人問,無明怎麼來的?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講得清楚透徹,「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就是所知,所知就是般若智慧。在所知裡立知,猶如頭上安頭,即是無明的根本。例如,我現在拿一本書,大眾會說「法師手上拿一本書」,這就墮到無明。這是書、是手嗎?手與書這些名相都是假的,是無明。所知上不再立知,智慧方現前。
佛法未傳到中國來之前,老子就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說個「名」已經錯了,不是事實真相。在知見上立知,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就墮到無明。
(節錄自《地藏經講記》14-12)
祕藏
何以稱「祕藏」?祕是祕密,藏是含藏在自性之中。眾生不能明了、不能理解,則稱之為祕密。心性中確實包含無量無邊法,用之不盡,就是藏。猶如世間的金礦,含藏黃金非常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是不知道金礦在哪裡,就變成祕密。佛用此來比喻我們心地的寶藏,心地含藏的寶藏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佛法與世法都含藏在其中。我們只要開發自己心地的寶藏,世出世間法全都通達,沒有障礙。
佛法的教學即是開發自性的寶藏,開發要用稱性的工具,否則就無法開啟,工具就是孝與敬。《地藏經》稱為佛門孝經,孝親尊師就能開發自性的寶藏。如果我們不能孝親尊師,則永遠在佛門之外。換言之,不能孝親尊師,即使修學小乘也只能停留在初果、二果,要想證得小乘最高果位,還是要孝親尊師。此乃真理,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如來之修證,無一例外。
《觀經》雲,「淨業三福」乃「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我們一定要認真去做到,把孝順父母的心推廣,去孝順一切眾生。諸佛如來確實是這樣修的,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老師。不但一切人是老師,樹木、花草哪一樣不是老師?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甚至一微塵、一毛端,我們觸目都能醒悟,那就是老師。看到樹,種子是信心,根是慈悲,樹身是智慧,枝干是方便,繁密是五度。在在處處只要見到了,心裡都開智慧。惠能大師見五祖時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六根接觸外面境界都開悟,即是常生智慧。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順自己意思則起貪愛,不合自己意思就討厭,生煩惱。覺悟的人,六根觀六塵境界只生智慧,不生煩惱。
佛經上告訴我們,自性具足一切法,即是寶,像大地含藏礦物寶藏一樣。大地含藏的寶藏用得盡,我們心性含藏的寶藏用不盡。要懂得開發!四大菩薩就是開發自性寶藏的四個法門;地藏菩薩的孝敬,觀音菩薩的慈悲,文殊菩薩的智慧,普賢菩薩的落實。四大菩薩教我們如何開發自性寶藏。這四個法門要同時用,缺一不可。佛在千經萬論中所說不外如是。諸佛菩薩明白了,落實就得受用,得的是大自在、大圓滿。我們迷惑顛倒,迷失自性,胡作妄為,所以搞六道輪回,生死流轉,永無出期。
(節錄自《地藏經講記》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