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問答
什麼是所知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多聞與所知障
要享受佛法的好處, 還是得確確實實的照著佛的遺教,去做實修實證的工夫。 做一分,就有一分體驗。
凡人多半眼高手低,能說不能做。聰明人和知識分子尤其是這樣。這些人讀書讀得多,有機會認識很多人的思想見解,加上天生聰明,能舉一反三,可以說得比別人更好。但是,檢查他們的行為,往往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他們雖然很肯定宗教對社會人心的教化意義,但是他們自己並不信教。他們覺得宗教是一種社會現象,也只是一種心理現象。 但是對社會各階層的大部分人來說,宗教可以撫慰人心、安定社會,所以是很好的教化工具。而他們認為自己有一套足以安身立命的道德標准,不需要宗教的引導與支持。這種現象可說就是‘所知障’或‘知見障’。
‘所知障’是被自己原來的知識學問蒙蔽,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然後,以這個觀念的框架來批評、否定宗教,妨礙了宗教信仰的道德實踐和內心的體驗。他們自認為是站在純客觀立場,其實,局內人可能不客觀,而局外人不明就理的評論,也未必應能客觀。怕就怕所知不多而自以為無所不知。不但對他自己形成了障礙,也可能誤導他人而成為信仰宗教的障礙。
一般來說,學文科的中國知識分子,比較傾向於無宗教的立場,似乎接受個人主義思想的人,就容易認為宗教信仰與現實人生並不契合,尤其對於佛教會有若干偏見。比較起來,學理工科學的的除了堅持唯物 史觀的人,反而容易接受宗教;所以,也不可說學問好的人就有所知障,就像許多博覽群書的人,依舊會選擇一種宗教來作終身的依歸。
近年來,像這樣的風氣,不論在國內或國外,知識分子信佛學佛,已經越來越多了。 《楞嚴經》裡面有一段阿難尊者的自述之詞:“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阿難是眾多弟子當中學問最好的一位,但是他發覺自己對佛法只停留在‘了解’的層面,還不能從實際的生活中,真正體驗到佛法的妙用。佛陀時常贊美阿難是多聞第一,所以,多聞也是值得嘉獎的。 但是,多聞還要實踐,要經驗所知的內容,可是一般的人只停留在‘知’與‘解’的層次,就像考古學者考察古代文物,但不會成為古人。所以,要享受佛法的好處,還是得確確實實照著佛的遺教,去做實修實證的工夫。做一分,就有一分體驗;不然,在修行的成就上,佛學博士還未必比得上目不識丁的人呢!
噶瑪滇真聽列惹薩解釋:
所知障就是所知的障礙,所知的所知來自學習和習染、來自對世界的執取和分別,這就是所知。真正修行佛法求開悟,必須放棄一切所學,淨除所知障。也許你會想,若無這些知識,不懂得分別,如何在現實社會生存?誠然,世俗生活需要知識、常識、學習、分別,要懂得善惡是非。基於世俗的角度,所知越豐富、越能在現實社會生存。但若站在出世間角度,所知越多,所知障相對加重。越不易接納他人,分別心越強。
未見性之前,一般人心量狹小,尤其常偏私袒護親友所為。譬如自己孩子出狀況,家長的立即反應常是「不可能,我兒子善良又孝順,絕對是人家害他的。」不是緩頰就是為其開罪。為求生存,是非善惡都常顛倒了,更何況正確的善惡標準,也是一時之辨,在某種時空條件下所分析判斷的結果。
達真堪布上師的解答:
所知障有很多種,主要執著三輪。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三輪。我們把三輪都視為真有,然後去執著,這就是所知障。比如說我們吃飯。吃飯,自己是一個輪,所吃的飯是一個輪,吃飯的過程又是一個輪,這是三輪。我們把三輪都執為實有,不知道是空性,不知道是如幻如夢。再比如說我們做功德,做布施,布施者自己,所布施的東西以及布施的過程,做布施的對境,這是三輪。把三輪都視為真有,不知道都是如幻如夢的。這個念就叫所知障。執著法,執著諸法為真有實有,這就是所知障。
我們有兩種我執——人我執和法我執。人我執是煩惱障的根本,法我執是所知障的根本。
希熱多吉居士的解釋:
通俗來說,我們每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感覺都不相同,因此形成了千差萬別的個體和不同的見地。由於個體的不同,因此每一個人所在和所處的境遇也不同。每個人都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和理解來看待事物,但是他(她)們的知識、經驗和理解往往都帶有狹隘性,不能完全的、客觀的看待事物,這就是佛教裡講的所知障。如果仔細想一想,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所知障。
“所知障”在梵語裡是jn~eya^varan!a,在藏文裡是s/es-byah!I sgribs-pa,在佛教中對它的解釋一般指:執著於所證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在《成唯識論》中講: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huì,指恨、怒、憤)、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可見“所知障”是與“煩惱障”相對應的。(注:薩迦耶見認為在五蘊假和合之生命現象之中,內含一常恆不變的生命主體,為五見之一。其從根本上違背了佛教自作自受的基本原則)
通常影響我們對事物有全面認識的有這樣幾種“煩惱障”:見(認為所見一定是真)、疑(受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疑惑和疑慮)、無明(不通達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狀態)、愛(情感覺受導致各種愛)、恚(指恨、怒、憤)、慢(傲慢)。因為煩惱障的產生,障礙我們如實知道事物本具的真如法性,造成我們對事物有偏見、斷見、歧見、妄見等等的產生,因此形成了我們的“所知障”。所以所知障又被稱作智障、智礙。
為了更加清楚的說明“所知障”,這裡用唐朝慧忠國師的一個故事來說明一下。慧忠國師,俗姓冉,越州諸暨(浙江諸暨)人,幼時不會講話,從未踏越家門前的橫橋一步。十六歲時,家裡來了一位禅師,他遠遠迎面遙向禅師禮拜,雙親及親友見了這種情形,都為他的舉止感到驚訝不已,慧忠當時便乞求出家。他聽聞六祖慧能大師之名,就前往叩谒參學近十一年的歲月。因此在禅林中,他與青原行思、南岳懷讓、神會、永嘉玄覺等四人,並稱為六祖門下五大宗匠,與神會同在北方弘揚六祖禅風,批評當時在南方(江西)闡揚“平常心是道”的馬祖道一,駁斥南方禅者不重視經典而隨意說法的作風,所以慧忠國師平日特別重視經律論的教學。
其後,慧忠國師游歷無數名山大川,例如五嶺、羅浮、四明、天目、白崖、紫閣、武當等諸山,或者在松下安居,或者在巖石禅定。清風朗月,白日江河,皆能身心融為一境。在參訪慧能大師的十一年中間,六十二、三歲左右,中宗嗣聖七年(六九○)時,進入南陽白崖山黨子谷(河南南陽),自此長居於此,四十多年不下山,天下的學者風從而至,超過千人。
唐朝代宗即位之後,對慧忠國師禮遇有加,於是遷住光宅寺。有一天,代宗召見一人,自號太白山人,不明真實姓名與年齡。代宗告訴慧忠國師:“此人自認是一代奇人,頗有見解,敬請國師考驗。”慧忠國師先看看太白山人,然後問道:“陛下說你是一位異士,請問你有什麼特長?”
太白山人說:“我會識山、識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文認字,無一不精,並長於算命。”
慧忠國師道:“請問山人:你所住的太白山是雄山呢?還是雌山呢?”太白山人茫然不知所對。(山本無自性,更沒有雄雌之分,因太白山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答不出來。)
慧忠國師又指著地問道:“請問這是什麼地呢?”
山人說:“算一算便可知道。”
慧忠國師又在地上寫了“一”字,問:“這是什麼字?”
山人回答:“一字。”
慧忠不以為然,糾正他的話:“土上加‘一’,應當是‘王’字,為什麼會是‘一’字呢?(前有指地,作為鋪陳,其後劃一,定有關聯。太白山人因忽略前面的鋪陳,因此想當然認為只是一個一字。正所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識局部,不識整體)
慧忠國師又問:“現在,我再請問你:三七共是多少?”
山人回答:“三七是二十一,誰人不知?”
慧忠國師說:“三和七合起來是十,怎麼一定會是二十一呢?”
(三七可以為加減乘除任一,慧忠國師並無刻意說明用何法,因此各種可能都有,太白山人以己見推測慧忠國師說的是乘法,因此掉入慧忠國師的陷阱)。
生活當中,很多人常常不屑於聽完別人在說什麼,不屑於看完別人寫的是什麼,只憑自己主觀臆斷,被自己原來的知識學問蒙蔽,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然後再以這個觀念去臆斷、揣測、批評別人,因此常常會做出象太白山人那樣好笑的事情出來,這些都是所知障和煩惱障的表現。
以佛教的觀點看現在的專家學者,絕大部分人都有所知障。因為他們可能長於自己的專一學科或領域,但若從整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整體來看,以專一學科或領域的專長視角去看這個整體,則必然是不全面和有偏頗的。因此對於專家的話不能盲目聽信,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佛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打開視界的工具,這就是佛教的思想。
|
|
|
|
|
|
上一篇:願消三障諸煩惱的三障是指什麼?
下一篇:宣化上人介紹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