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感悟佛的境界—聽南普陀方丈則悟大和尚說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感悟佛的境界—聽南普陀方丈則悟大和尚說佛
(中華兒女)本刊特約記者 麗晴
我在南普陀寺聽則悟大和尚說佛。身著土黃色僧袍的則悟大和尚,坐在“獅子坐”上,慈眉善目,法門龍象。他微笑著,款款道來。撲實無華的話語,像智慧的珍珠,灑向我的心靈。四周靜谧而寧磬,偶爾傳來幾聲鳥鳴,隨即歸於靜寂。有風從五老峰的谷底拂來,煽動院前鮮花蘭草的香味。我的心漸漸從塵世的焦躁中蛻化,眼前是一片蔚蘭的大海,海波被藍天親吻,變得碧透和溫順。我忍不住潔身淨體,走進這片真空,走進這一界………
信佛有多種切入點。有智入,理入,信入。
我想,你一定會問我,為何要信佛?人活著,不能沒有信仰。信仰是人精神領域的一種需求。人的精神與物質要人的兩只腳一樣,同步在地上行走。一個人缺乏信仰,即便物質方面再豐富,也等於沒有靈魂。信仰的淪陷就等於道德的淪陷。人活在世上,要講涵養,講道德,就要在信仰領域有所提高。而佛教,正是教育人從心靈上如何升化,思想上如何提升,行為上如何達到規范的。因而,佛教能給人心理、生理、生活都帶來幸福。
信佛有多種切入點,有智入、理入、信入等。智入——是指由人的智慧發現的佛教。即接觸到佛教後,發現佛教有博大精深的道理,因此下決心學佛。理入——是通過佛教的理論學習後,認識了佛教,從而產生了信仰。信入——對佛教不了解,但見到佛教便會產生恭敬心理,所以信了。
出家人是辛苦的,但他是人類的精神導師。出家人淡泊世間紅塵,傾心研究佛法。不僅對自己言談舉止要求嚴格,為世人表率,而且利用佛法的慈悲助人濟世。解除世人在精神領域裡的困惑。
佛教是一個智慧的宗教,不是迷信。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和發展,中國的佛教已經具有中國的本土風情,具有中國人的根性和中國人的習俗。因而,具有中國味的佛教,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些不懂佛教的人,說佛教是迷信。佛教不是迷信,而是一個智慧的宗教。佛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發源印度,由印度傳入我國。但中國現在的佛教,已經不是印度的佛教了。中國佛教從漢明帝永平十年傳到中國,到現在已是經久不衰。尤其是隋唐時期,佛教發展到登峰造極。中國佛教為中國人的心靈淨化和社會發展起到了相當的作用,尤其是在文化事業的發展中,散發出獨具特色的光芒。可以這麼說,中國佛教具有中國人本土風情,具有中國人的根性和習俗。通過長時間的演變,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可分離的一種文化。我們應該繼承發揚這種傳統文化,而不僅僅把它當成宗教來看。它是照亮我們心靈的一展燦爛的燈塔。
比如,佛教在思想領域,社會領域,道德規范所發揮的作用。只要我們細心領悟它,學習它,就會發現其中奧妙無窮,發現它是生命的火花。同時也會感覺到,佛教就在我們身邊,並不是遙遙不可及。
佛教傳到中國,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相碰撞,與中國的儒家、道家等其它文化相融合,所以在某些方面與中國的傳統信仰非常相似。因此,中國佛教離不開中國文化的傳統色彩。
但是燒紙錢、算命、看相、看風水,都不是佛教所主張的。佛教認為這是“邪教”。佛教不允許,也不主張僧人從事這些活動。但很多人以為這些都是佛教的,以為鬼神信仰、抽簽、卜卦也是佛教。這些雖然在中國民間已成普遍現象,但都不能代表正見佛教,只是民間信仰而已。
燒香拜佛是一種敬拜形式,通過這種形式,來表達對佛陀的尊敬。其實,供奉菩薩有多種形式,如:供花,供水果,供水,供燈和設香案都可以。最重要的是重在於心。如果心不虔誠,燒一百柱香也無濟於事。這好比,學佛不一定出家,不一定剃度。只要堅定信心,在家也能成佛。
記住:佛教認為注重形式不是目的,以通過形式來達到心靈的淨化。佛教注重的是心靈的淨化。
佛教徒不追求金錢,但錢用得好,有利於眾生,能挽救眾生。金錢像一把刀,看握在什麼人的手中
佛教有句話:視金錢名利如糞土。但錢用得好,可以挽救眾生,利於天下的人。要把金錢當成一種工具,通過它來達到我們的目的。什麼目的呢?就是盡其所能,幫助一切需要幫助的人。因此,金錢就像一把刀,看握在什麼人手中。也就是什麼人握著,它就為什麼主人服務,其作用是千差萬別的。我個人認為,錢多沒有什麼不好。沒錢,怎麼去做慈善,又怎麼去幫助別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佛教精神特色的寫照。要做慈善事業,濟世扶貧,是需要錢的。
佛教不排它。它普渡眾生,廣納眾生。只要為社會服務,為眾生服務,慈悲為懷,給人以方便,給人以快樂,給人以歡喜,給人以智慧,這個社會就會變成一片淨土,成為現在所倡導的和諧社會
佛教最初的僧團,是以六和精神為標准的。所以六和是指:身和同住,口和無爭,意和同悅,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現在,佛教徒追求的是在精神領域裡,發揮積極向上的作用。努力排解人與人之間心靈的矛盾,使人們在思想領域裡得到升華,從而促進社會穩定。
佛教講慈悲、講仁愛,不殺生。這些都是和諧因子。因為佛說,“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世世,無不從此受生;而殺生者,即殺我父母,或殺我故身”。佛教是講生死輪回的,他的慈悲,是心系天下一切眾生。這句話意思是說,世上的一切女子均為我母親,世上的一切男子是我父親,我生生世世都是從他們那出生,怎麼可以殺我父母、或者殺我自己呢?
宗教的共性是與人為善,多做好事,解決更多人的困難,雖然各教派有信仰之分,但目標卻是一致的。而佛教不排它。它普渡眾生,廣納眾生。所謂眾生,乃所有的人和所有的生靈。
佛教是不分民主,不分國界,不分宗教的。但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首先要愛國愛教,把自己身邊的眾生服務好。我歡迎所有教派,歡迎所有的兄弟宗教。只要大家為社會服務,為眾生服務,慈悲為懷,給人以快樂,給人以歡喜,給人以智慧,各教派之間就不會存在什麼隔閡。這個社會就會變成一片淨土,成為現在所倡導的和諧社會。
佛教的空,是為了不空。空,是空去我們的煩惱,空去我們的痛苦,空去我們的執著
有人認為佛教是消極的,是四大皆空。其實,佛教是積極向上的宗教。佛教講的“空”,並不同於虛無,而是一種貫穿事物現象乃至本質、空有圓融的說法。佛陀教導弟子要精進修持,而佛教的空,是為了不空。簡單說來,裝東西要有空間,沒有空間,有東西也放不了。佛教所講的空,就是空去我們的煩惱,空去我們的痛苦,空去我們的執著。所謂執著,是指主觀意識很強,對功名利祿執著追求,而這種追求,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礎上的。
佛教的執著,是幸福快樂的執著,是把小我變成大我的執著。
佛學是心靈的哲學。佛說,“眾生被境所轉,菩薩以心轉境”。我們所做的弘法、利生,就是通過心靈的慈善和物質的慈善相得益彰,為信眾們源源不斷地提供心靈的滋養
佛說,寧靜來自內心,勿向外尋求。在當今物欲橫流的世界裡,要尋求一份心靈的寧靜,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信眾是金錢貧乏,心靈卻豐滿,而有的信眾是金錢豐滿,心靈卻貧乏。我們所做的弘法、利生,就是通過心靈的慈善和物質的慈善相得益彰,為信眾們源源不斷地提供心靈的滋養。
物質的慈善易得,心靈的慈善卻在於個人修持。從古至今,佛教把蓮花做為聖潔的象征,出污泥而不染。真正的佛教,離不開社會,離不開眾生。佛說,眾生被境所轉,菩薩以心能轉境。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不為境轉是聖人,為境所轉是凡夫。意思是,假如我們的心不為環境、境界所轉動,能夠自如面對,我們就是聖人;假如我們的心老是被環境、境界所轉動,不能擁有生命的自由時,我們就是凡夫。聖人與凡夫之間,只是一念不同。假如你這一念能夠覺悟到,不被環境所轉動,你當下就是聖人,就是佛。
不隨境轉的心,是安詳、自在、解脫、清涼、涅槃的,不隨環境所牽扯的心,人生就會充滿美感,就會體悟到身邊一切都是妙不可言,都是圓滿的,完美的。即便舉手投足,吃飯睡覺,都在一種輕松、安樂、祥和的氛圍之中……此時,我們的心也遠離世間的痛苦與煩惱,變得超脫起來,漸漸馳入佛陀的精神境界。
作為出家人,有一顆清靜、無我,為眾生服務的心,對修持提升更快。身在鬧市,同樣會有定力。當然,也有少數僧人卷進物流之中,被境所轉,被功名利祿所累,但畢竟是少數。我卻認為,作為僧人,更應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學習佛陀以心轉境,在復雜環境中修持,更能顯現對佛陀的一片真心。
什麼是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就是無我。無我就是無私,無私才能無畏,才能慈悲為懷,心系一切眾生
則悟方丈的話簡單、明了,但其中之道卻是一種境界。聽他說佛,恍若有種在高山上行走的感覺,覺得高不可攀。但我知道,我的心靈已經有所動。
那麼,什麼是佛的境界呢?
佛說,讓我們本著無限的愛心,去對待所有的生物,就如同慈母冒著生命的危險去保護自己唯一的孩子。人們所說“菩薩心腸”,就是因為菩薩的慈悲、包容和無我。無我就是沒有我的存在,哪怕粉身碎骨也無所畏懼。想起來,不正是精通佛書的毛澤東所提倡的“為人民服務”、“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嗎?不想自己,只想別人。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便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天下大同,就是共產主義了。真是有這樣的人,如白求恩,丟下自己的國家和家庭,只身來到中國,支持中國人民的正義之舉。當身染重疾時,毅然把救命的藥留給別的傷員,最終獻上自己的生命。再則,我們的周恩來總理,一生為祖國,為人民而奉獻,自己卻沒有孩子,沒有存款,走了也沒留下什麼遺產。要達到這樣的境界,是十分不易的。
這是什麼精神?是大公無私,是無私無畏。
得道於此,又是一種境界。是禅的境界。禅,正是要你用心去思,用心去想。要你想,為什麼而活,為什麼而生。要你想“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要你想每天都是全新的自己,每天的我都是新生的太陽。
我忽然感悟到,佛的世界就像是無塵的真空,真空裡有浩瀚的大海,它清純如鏡,博大如宇宙萬物。我想,只要心靈保持一片淨土,就會活在真空裡,享受大海那份永恆的純,永恆的靜,永恆的情懷。
|
|
|
|
|
|
上一篇:索達吉堪布:大乘修行人不能以五種邪命過活
下一篇:星雲法師:如何正心誠意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