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索達吉堪布:《弟子規》2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二課
思考題
7、一個人立足於社會,關鍵起作用的是什麼?你對此有哪些體會?為了教育下一代,你今後准備怎麼做?
8、看了古代子女對父母的承侍,然後再對比現在的狀況,你有什麼感觸?
9、對“居有常,業無變”這句話,請從世間、出世間的角度分別作解釋。你自己做得到嗎?
10、有些孩子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偷偷藏起來拿走,你如果見到這種現象,會如何教育他?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這次宣講《弟子規》的目的,就是想挽救下一代的孩子。
大家都清楚,人生非常短暫,而這一生,卻很難學到有用的知識。尤其是現在,多數人並不重視傳統文化,只是一味地追求錢財、地位、名聲,致使倫理道德受到了極大損害。所以,作為大乘修行人,每個人都有責任將有緣眾生安置於佛教的光明大道中,即使與佛教沒有因緣的,也要讓他行持善法、斷除惡行。
在古代,不管老師所教的,還是學生所學的,其目的都是讓人具足善良品德。我們看“教育”一詞:所謂“教”,《禮記》中雲:“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就是讓孩子增長善法,挽救他的過失。而“育”,《說文解字》中雲:“育,養子使作善也。”意即讓孩子一心向善,形成善良的人格。所以,教書育人的內涵,不僅僅是傳授一些知識,更主要的是教孩子怎麼樣做人。
昨天也講了,在“德”和“才”之間,古人把“德”放在第一。本論雲:“首孝悌,次謹信……有余力,則學文。”《三字經》也說:“首孝悌,次見聞。”要先以孝悌為基礎,再擴大見聞——“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逐漸廣學所有的知識和技能。所以,現在的教育次第確實顛倒了。你們也可以看看,任何一所學校的老師,誰把德育放在第一了?老師教書時只看分數,得滿分、成績好的才得獎,但此舉最多只培養了智慧。所以,去年我在智悲學校裡就要求:成績優異者可以得獎,但更重要的,應該鼓勵德育,德行也要分上、中、下三等,分別發給相應的獎品。這樣做,孩子從小會覺得“做好人是有必要的”,讓他腦海裡有這樣一種觀念,才是教育的根本。
我們辦學校、教學生,一定要重視德育。否則,孩子們學了再多知識,也只是增長傲慢而已。有些西方學者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一個人在任何社會團體裡生存,真正起作用的,思想和行為的態度占了85%,智慧只占15%。然而,現在人全力以赴希求的是什麼?就是智慧、文憑,但這些能用於生活中的卻很少。就算你讀了大學、研究生,所學的知識能否全部派上用場呢?恐怕也不行。所以,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一個人的人格、品行和善心,才是最為關鍵的。
出家僧團中也一樣,有些人雖然學問不高,但人格相當好的話,即使剛開始不被人接受,時間長了以後,人們還是會對他刮目相看,越來越喜歡他。相反,有些人盡管文憑不錯,可交往能力差且傲慢無禮,這樣的人呆在哪裡,也不會有長久的緣分。這個道理,出家人弘法利生時應該了解。上師如意寶生前為什麼特別強調人格?原因也在於此。雖然出家人已遠離紅塵,這些好像可有可無,但要想在寺院長期過這種清淨生活,人格不好的,寺院也不會要,而去社會上弘法利生時,不要說度別人,自己都呆不下去。
我們學這部論典,必須先了解它所講的基本道理。《弟子規》中最開始是講孝順父母,作為學佛的人,對父母一定要有感恩之情。如果對父母置之不理,無所謂的態度,那又如何對所有眾生發菩提心呢?要知道,修菩提心最主要的就是知母、念恩、報恩,倘若對自己的母親都沒感覺,那能否悲憫其他可憐眾生呢?絕不可能!
現在有些人提到父母,就跟其他眾生差不多,這樣的人能不能修大乘佛法?尤其是菩提心能不能在他相續中生起呢?非常困難。只有對現世父母有報恩心,進而了知天下眾生皆為父母,如佛經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菩提心才能真正生起。
所謂的父母,狹義上講,就是今世雙親;廣義上講,在多生累劫中,每個眾生都當過自己父母,凡是眾生,沒有一個未曾當過父母的。因此,修行人要先孝順父母,進而才能對一切有情生起悲憫之心。
最近,我要求各地的孩子都學《弟子規》。如果從小沒受過慈悲的教育,以完善人格,長大後再去扭轉,恐怕非常困難。只有小時候把這種教育一點一滴滲入心田,長大以後,知識與德行才會用於生活當中,對家庭、團體、國家乃至全世界和平,起到重大的作用。所以,本論講的雖然只是今世的法,但學大乘佛法的人也有必要去行持,以此願一切眾生暫時離苦得樂,究竟獲得圓滿的斷證之果。
大家應該相信發願的力量。早上起來就要願眾生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利益,晚上睡覺前也要如是回向。不說大的世界和平、國家安寧,我們可以從每個家庭開始,願他們不要整天吵吵鬧鬧。現在的許多家庭,大人天天斗,小孩子互相斗,小孩跟父母之間也在斗……家成了激烈的“戰場”,不平靜、不安寧,這樣的生活也是種痛苦。所以,大乘佛教徒應該默默發願:願大大小小的爭斗與戰亂,全部得以平息。這也肯定能起到作用。所以,我們應通過各種方式來弘揚佛法。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冬則溫,夏則凊”:子女對父母應無微不至地照顧,根據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給予不同的關心。冬天寒冷,要想盡辦法給父母取暖;夏天炎熱,要讓父母過得涼爽。當然,這裡的“冬”、“夏”,並不意味著只管冬夏,不管春秋。而是要根據天氣的不同,時時看父母有沒有生活上的困難,並給予關心。
藏地經常有這種情況:有些人條件不好,父母冬天沒有厚衣服,還是穿夏天的,特別冷;夏天本應過得涼快點,可還穿著笨重的破衣。從這些父母身上,也能看出子女的不孝。因此,孝順的子女平常要關心父母。
古代有個叫黃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歲時母親去世,從此他更細心地照顧父親,一人包攬了所有的家務事。到了冬天,他害怕父親著涼,就先鑽到冰冷的被窩裡,用身體溫熱被子後,再扶父親上床睡下。(不像現在,可以開電熱毯、開暖氣,那時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體。)到了夏天,為了使父親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涼席扇涼,再請父親去睡。黃香小小的年紀,就有這樣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學上有所成就,後來他當上了以孝聞名的好官,人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被列為“二十四孝”之一。像這樣去關心父母,我們在兒時或長大後有沒有做過?每個人不妨想一想。
現在社會好像是相反的:父母給孩子吃好、穿好,什麼都安排好。孩子從小習慣了,長大後也就認為:“我是家裡最可愛的人,所有人為我服務是應該的!”因為生下來就如此,過慣了“小公主”、“小皇帝”的生活,所以從來不會為父母長輩著想。而古代不是這樣,古人的兒時教育,讓孩子長大後就有生活能力,不管到哪裡去,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
所以,我們的教育需要改進,要由家庭和老師做些溝通:孩子在學校時,老師應該教他怎麼樣孝順,早上、晚上如何對待父母,多講“孝”的知識;而在家裡,父母則應灌輸“敬”的道理,告訴他怎麼樣尊敬師長,怎麼樣聽老師的話,怎麼樣團結同學……諸如此類。否則,老師只重視分數,父母也是除了管他吃飯,此外什麼都不過問,一晃幾年,教育的大好時機就錯過了。
大家也可以回顧自己的人生:從小到現在,你是在什麼環境、什麼教育氣氛中成長的?在成長的過程中,你對父母是否始終有感恩之情?現在的教育缺少恩義、道義、情義的理念,這方面甚至是一片空白。既然如此,要一下子彌補起來也辦不到,但我們首先要明白:有些地方需要改革。否則,如果一代一代只追求錢,心中不再有理想,永遠這樣下去的話,珍貴的傳統文化就中斷了,如此前景令人堪憂。
“晨則省”:省,是問候。做子女的早上起來以後,應先到父母那裡問安:“您昨晚睡得好不好?有沒有生病?今天早上覺得如何?要我做些什麼?”
“昏則定”:定,是安慰。黃昏時也要到父母那裡探望,看有沒有什麼事需要做的。比如,父母身體不適的話,要為他准備好藥和開水。
真正孝順的孩子會這樣,早上、晚上都關心父母,可現在的人根本做不到。即使有人認為自己很孝順,也只是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每個月寄一點錢,其實這不是孝。以前有人問什麼是“孝”,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現在許多人認為孝就是能養父母,讓父母吃飽。其實你養狗、養馬也要讓它們吃飽,如果只是給飯吃,而不能真正孝敬父母,那跟養狗、養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所以,子女在物質上孝養父母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上給予安慰。作為父母,晚年往往會感到孤獨、寂寞,始終覺得自己遭人嫌棄、沒人理睬,因此,子女平時要多加安慰,讓他們開心、高興。其實這也合情合理,我們剛來到這個世界時,不會吃飯、不會穿衣、不會走路,甚至不淨糞也染在父母衣服上,而父母犧牲一切,無微不至照顧我們長大,之後又一直關心我們讀書、成家……到了現在,他們的身體已經蒼老、體力已經衰退,這時候,如果對他們一點都不關心,那真是沒有良心的表現。
當然,出家人離開父母也是沒辦法,如果一直隨順他們,他們不一定讓你出家。所以你是大孝,現在只有閉著眼睛發菩提心、回向了——我看很多出家人臉色有點不對,所以安慰一下啊!
不管怎麼樣,關心父母確實重要。倘若你是在家人,平時一定要經常問候父母。周文王就是典型的例子,有關歷史說:他是聖者,母親懷他時“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語”,即眼睛不看不如法之色,耳朵不聽不如法之聲,口中不說傲慢之語。後來他成了太子,每天三次去禮拜父王:早上起來,他穿著禮服在門外向父親問安,中午、晚上也是如此。這在歷史上非常出名。
但現在的在家人,不要說一天三次,三個月一次有沒有啊?有些人對父母關心很不夠,好像從降生以來父母從未關心過自己一樣。當然,這也與父母的教育有關,倘若從小就培養孩子孝順,那他對長輩會有恭敬心。其實,恭敬心非常重要,前段時間我去學校時說:“你們做老師的,有一個道理沒有教好,那就是恭敬心。”古人的禮節,往往代表很深的意義。我看過一位教授的演講,他在每次演講之前,都先給台下的人深深鞠個躬。他說:“如果我心裡有傲慢,腰肯定彎不下來。”我覺得他講得非常對,一個人很傲慢的話,根本不會給人鞠躬,甚至連頭也不願點一下。所以,人如果從小懂禮節,對他一生會起到很大作用。
漢地非常講究團圓,一家人共同吃飯時,因為對孩子的寵愛,菜往往先夾在他碗裡:“你是寶貝,最可愛的。”所有長輩都給孩子夾菜。其實不應該這樣,吃飯時,應讓孩子先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有種恭敬的表示,就像我們對三寶供養獻新一樣。這樣點點滴滴教,漸漸地,他就會對長輩有尊重之心。否則,現在很多孩子智慧不錯,會打電腦、會上網、會開車……有種種技能,可內在的德行很缺乏。所以有些教育需要調整,不然的話,孩子對父母連基本的感恩心都沒有,更不要說去學佛修菩提心、大空性了。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出必告”:作為子女,出門時一定要向父母告辭,不能不告而別,隨隨便便想走就走,否則會讓父母擔心。尤其現在社會非常復雜,治安也不好,孩子到底是出去了?還是……父母不清楚就會擔心。父母的心跟孩子的心完全不同,俗話說:“母心如水,子心如石。”孩子的心像石頭一樣堅硬,對父母總是無所謂,而父母的心卻像水一樣柔軟,始終惦記著孩子。就算孩子已經二三十歲了,按理說不需要擔心,可父母還是放心不下。所以,出去時跟父母打招呼非常有必要。
“反必面”:一旦從外面回來,也要去看看父母,讓他們心安。不這樣做,父母會始終想著:“孩子回來了沒有啊?”
然而,如今很多子女,出門時從不辭行、想去就去,回來時也不打招呼。這就是現在年輕人的行為。
“居有常”:做子女的,居住的地方要固定,不要變來變去,今天在北京、明天在上海;今天在寺院,明天在鬧市……住處若經常變換,父母就會擔心孩子在外面居無定所、到處漂泊。
其實,居所固定很重要。不僅在家人要做到,出家人也應如此,在一個道場的時間越長越好,呆的時間長,說明你在這裡有一分功夫,有一分成就。否則,今天在這裡,明天去那裡,東南西北跑來跑去,恐怕有點問題。有時候我接觸一些想來出家的人,問他到過什麼地方,有的說:“我先在一個寺院呆了三個月;又到東北的寺院呆了五個月;然後去南方的寺院住了兩年;某某佛學院讀了一年半;後來在郵電局呆了三年;老師當了一年;醫生做了兩年……”弄得我眼花缭亂,心想:“這個人到底是干什麼的?在這裡恐怕也是一年半載,能不能呆一個月也不好說。”所以,居所不定有較大的過失。
“業無變”:一個人的學業、事業、道業,最好不要改來改去,一門深入才會有所成就。如果你想學佛,那就好好學顯宗或密宗;在社會上做一項工作,那也好好去做,不要換得太勤了,否則心很難成長起來。所以,人一定要穩重,不穩重的話,干什麼都容易出違緣。這些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平時用它來觀察,既可以衡量他人的境界,也可以看出自己的不足。
當然,作為出家人,出去回來都跟父母禀報,恐怕不一定適合。尤其是父母若不信佛教,你這樣做,可能永遠沒機會行持善法了。對這種情況,佛教經論中開許說:可以自己決定。誠如華智仁波切在《前行》所言:既不向父親詢問,也不與母親商量,自己決定一切,遠離世間而前往寂靜地,什麼也不掛在心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以此來印證自己修行。到了那時,“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什麼也不必在乎,在這樣的境界中,就不用天天到父母那裡去了。如果你都出了家,就應該放下一切,沒必要總惦記著家,否則修行容易出障礙。暫時看來這好像是不孝,實際上是大孝,這方面也有許多教證。
不過,世間的做法與佛教的大不相同,尤其在古代,由於交通不方便,父母在世的時候,子女不能住得太遠。以前有個“聶政養母”的故事:聶政是戰國時期的一位俠士,很孝順自己的母親。母親在世時,有人請他出門行俠仗義、打抱不平,他總是刻意回避;當母親去世以後,他才離開家為朋友報仇去了。所以孔子講:“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當父母健在時,最好不要遠游他方,如果你有事需要出去,不論遠近、時間長短,一定要向父母說明,以便父母與你聯系。但現在不說也可以,因為每個人都有手機,不過有些人總欺騙父母,本來自己在南方,卻偏偏說在東北……
其實父母是很可憐的,天天記掛著子女:行為不如法的孩子,害怕他在外面打架、做各種非法行;品德好的孩子,那些雖不必擔憂,但還是掛念他會不會生病,正所謂“父母唯其疾之憂”。尤其是出家人,有父母的,父母會一直惦記著:“孩子沒給我打電話三年多了,他現在活著還是死了?如果活著,身體好不好啊?”可能你當時出家他不同意,但實際上——你們不要哭哇,這多不好!
去年我弟弟天天給母親打電話,這方面他還可以,比我強。他為居士林進貨,每次出去都習慣性地“我現在到馬爾康了”、“我到米亞羅了”、“我到汶川了”……後來我跟他說:“你這樣講,母親也不懂汶川是哪裡、米亞羅是哪裡,不如到成都說一聲就可以了。”但他已經習慣了,回來一路上也是不停地匯報。我說:“如果你非要說,說色爾壩、霍西就可以,不要一直汶川、安德……”這方面我確實不擅長,可能是一種習慣吧。有些出家人經常問我:“我要不要給父母打個電話?”我說:“《札嘎山法》裡講了,父母當你死了最好。你以前在家時本應孝順,但當時因耽著事業,沒有好好地盡孝,而現在你出了家,也不一定能做什麼。”有些出家人會不會覺得自己不孝,現在想重新尋找父母?
言歸正傳,這裡講的“居有常,業無變”很重要。作為修行人,行為不要多變,身體也要穩重,住於一處好好修學,最終才會學有所成。否則,今天在一位上師那裡學個儀軌,念幾遍就捨棄了,又尋找另一位上師……自己的課程、儀軌、行為,經常換來換去,這樣恐怕意義不大。其實,能在一位上師面前、在一個寺院裡長期發心,這是一種成就。人生本來不長,所以要選擇最有意義的發心,發心時間也不能太短,這是我自己多年的經驗。尤其在為眾生、為佛教發心時,不要今天在這個部門,明天換一個,過段時間又換一個,這樣心態不穩就不好。
不管出家人還是居士,做人還是要穩重,這方面的功德,《二規教言論》中講得非常清楚。我看現在很多道友不穩重,這是你們最大的毛病。昨天我翻了八年前的電話簿,感覺有些學佛的人變了,包括心態、修行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很可惜!你選擇好一個法門之後,一生中沒必要變來變去,十年前是學這個,二十年後還是學這個,一門深入很重要。所謂一門深入,也並不是只看一部經典、只學一個法,而是你所著重的法不要輕易改變。我有時候覺得自己還可以,二十多年前的課誦,現在仍然天天念。以這種方式,自己所學的知識會用得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雖然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也不要不經父母同意就自作主張、肆意妄為。如果隨隨便便去做,將有損於子女的本分。
做孩子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應問過父母,如果自認為有學問了不起,就擅自做主、隨心所欲,這是不合理的。有些人覺得:“我現在是知識分子,父母又沒讀過書,問他干嘛?這個老糊塗懂什麼?”其實不是這樣。父母的社會經驗豐富,尤其有道德修養的,我們去問他,他會有好的建議。佛教的《善生經》中也說:“凡有所為,先白父母。”凡是你要做的事情,先應呈白父母,看能不能做。如果接受了父母的建議,後果肯定非常好,否則不經父母同意就去做,很容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俗話說:“老人走過的橋,比我們走的路多。”“老人吃過的鹽,比我們吃的飯多。”別看有些老人沒有文化,但他吃的苦很多,社會閱歷相當豐富,你若去問他一些事情,就會知道這非常有必要。
所以,子女不要擅自做一些事,尤其是造罪業,假如覺得“這只是小罪,造了也沒什麼”,那問題就很嚴重了。《賢愚經》雲:“莫想諸罪微,無害而輕視。”三國的劉備在離世前,也給兒子留下教言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不要因為罪業小就隨便去做,也不要因為善業小而不去做,只有具賢明、有道德,才能讓人信服、於人有利。
因此,我們平時在生活中,處理各種問題時,應經常請教一些有智慧的老人、有智慧的上師。他們的教導與指點,肯定會對自己有用。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雖然是非常小的物品,也不要因為它小,就背著父母私自藏起來。如果偷偷地占為己有,會讓父母感到傷心、難過,也會有損你的道德。
這一點,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有些人可能是習慣了,對別人的東西隨便拿、隨便用,這不太好。尤其是一些小孩,隨便用別人的筆、拿別人的本子,雖然這事很小,但習慣了以後,對一些大的財物也會不在乎。當今社會,這樣的現象比比皆是,很多人對公款公物,私自占用也覺得沒什麼、無所謂,順手牽羊也就拿走了。
有些人甚至對僧眾的財產也這樣:“這是常住的、寺院的,沒事,可以隨便拿。”但這是不是你的?如果不是,就不能裝進自己的口袋,否則,來世的因果非常可怕!佛經中的很多公案,大家也應該清楚,有些人只用了僧眾一點財物,就無數劫在惡趣受苦,至今仍然不能解脫。
然而,有些人是習慣了、不好改,只要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偷偷地塞進自己包裡。我一個親戚即是如此,每次到別人家,見到自己想要的,連個招呼也不打,藏著就拿走了。所以他一來,我就比較害怕,雖對那些東西不執著,但心裡不舒服。說他偷吧,也不算,有時是公開拿,但有時我也不知道。因為是親戚,又不好說,很麻煩的。這就是從小養成的習慣。有些道友可能也是如此,這樣很不好。如果你要借別人東西,就應該說:“這個我借一下,可不可以?”如果你想要,那就說:“這個給我可不可以?”當面說清楚好一點,否則也是人格出了問題。
所以,大家做人要有禮貌、懂節制,甚至對不合理、不如法的,看也不能看,聽也不能聽,做也不能做。古人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可現在人恰恰相反,對於不合禮教的,又要聽、又要看、又要說,更要去做。這個社會確實已經亂了,想一下子改變過來,非常困難,因為人們都習慣了。北宋時期有個人叫張乖崖,他發現一個小官從庫房裡拿小錢,就狠狠地責備他。小官不以為然:“才一文錢而已,不足道也。”張乖崖說:“一日偷一錢,千日偷千錢,時間長了,繩子能鋸斷木頭,水能滴穿石頭。”由此可以推知,小的惡習漸漸擴大,最後也能毀壞整個世界。
因此,我們每個人,出家也好、在家也好,自己的不良行為,應當盡量改正。而身邊的孩子,也要讓他接受這種教育,以令其逐漸成為一個有用之才。在此,呼吁大家盡量挽救下一代,否則,他們有智慧卻無德行,今後在社會上將寸步難行。倘若這種無德的智慧付諸於行動,對社會不但無益,反而有極大的損害。我們不願意看到那樣一個社會,所以希望每個人能自覺遵守道德規范,慢慢散發出慈悲和愛的光芒,到那時,大乘佛法也就能在世界上弘揚開來了!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本開示視頻地址: http://www.xuefo.tw/bdshow_20180.htm  

上一篇:索達吉堪布:《弟子規》1
下一篇:索達吉堪布:《弟子規》3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