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佛教儀軌  
                                                                                                                        
                                                                                                                        
                                                                                          
                                                                                            
    | 
	 
	  
	
	海濤法師:燈供修法與功德利益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                                                                                     
   
                                                                                                     
     |                       
     
	  一、燈供可以酥油燈、小燈泡,乃至聖誕燈,設置各種的燈供。
    二、如何供燈
    1.應當了知這些供品並非我所有,而是來自眾生的恩惠。為此要先發菩提心,思惟:「我人生的意義並非在自己能離苦得樂,而在引導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尤其是獲得佛果的大樂。因此我一定要證得正等正覺,一定要圓滿福德、智慧二種資糧,因此我將供燈施予福田。」
    2.每次點酥油燈或開電燈時,先念「嗡啊吽」來加持,再行供養。
    若不先加持供品,會有一種精怪來奪取供品精華,產生障礙,使行者在聞、思、修佛法的時候無法抗拒地睡著。
    3.接著依《燈供儀軌》念誦及觀修,或者僅念《供養燈明願文》三遍:
    “我將這些自己原始智慧——法身——所化現,無邊如虛空的實質的與觀想的供養雲奉上予一切上師、三寶及和上師不二的佛像、佛塔、佛典。”
    由於發菩提心,布施六道眾生,供養實質燈明給上師、三寶、十方聖物,我累積了無量功德。惟願以此功德,五智光明,當下淨除。
    一切我答應回向功德的人、一切為我回向功德的人、
    一切別人請我替他回向功德的人、
    一切在世或已往生的六道眾生所犯過的三昧耶戒!
    惟願三趣眾苦當下息滅!
    惟願生死三有當下成空!
    惟願一切穢心、障礙淨除!
    惟願一切不淨相淨除!
    惟願五身、五智自然生起!」
    4.最後宜廣大回向功德。
    例如思惟:「惟願所有地獄眾生、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皆將獲得我所累積,包括道上的成就以及佛果的種種安樂、功德!」
    5.如此回向,又累積無量功德,而生起歡喜心。
    三、供燈的利益
    1.《佛說施燈功德經》提到:「於佛塔廟奉施燈明,乃至供養少許燈芯或酥油燈,即使此燈的亮度僅能照一台階,而福德之大,不是聲聞、緣覺所能了知,只有佛才能夠通曉。」
    2.布施燈具可得到下面四種可樂的福德:
    (1)相貌莊嚴,(2)資財充足,(3)有大善根,(4)有大智慧。
    3.布施燈具可得到下面四種清淨:
    (1)身業清淨,(2)口業清淨,(3)意業清淨,(4)善友清淨。
    4.於現在世,得三種清淨心:
    (1)明了此身不堅而求堅固的佛身,得知錢財過患而求堅固的法財。
    (2)了知此善根是人天善道之因,能得妙色、資生具等。又得智慧,安隱快樂,乃至能得菩提果。
    (3)施心無悭,施心增長。
    5.於臨命終時,內心可得三種明:
    (1)先所作福悉皆現前,憶念善法而不忘失。因此便能念知自己原先於佛塔廟所作的各種善業。
    (2)命終時得如是念:「我於佛像塔廟等前,已曾供養。」作是念已,心生踴躍,便能生起念佛之心。
    (3)命終時見別人布施,見已,起念:「我也曾於佛寺奉施燈明,我現在應當再行布施。」由此得欣喜心,無有死苦,因此得念法之心。
    6.於臨終時,更可得見四種光明:
    (1)於臨終時,見於日輪圓滿湧出。
    (2)見淨月輪圓滿湧出。
    (3)見諸天眾一處而坐。
    (4)見如來坐菩提樹下即將證菩提,見己身尊重如來,合掌恭敬而住。
    7.於未來世中,得八種可樂勝法:
    (1)獲勝肉眼。
    (2)得於勝念,無能測量。
    (3)得於勝上,乃至獲得天眼。
    (4)為能圓滿修集道故,得不缺戒。
    (5)得智慧圓滿,證得涅盤。
    (6)先所作善得無難處。
    (7)得值諸佛,能為一切眾生之眼。
    (8)得為轉輪王,所得輪寶不為他障。其身端正,或為帝釋,得大威力,具足千眼;或為梵王,善知梵事,得大禅定。以此回向菩提善根。 
    
    8.見他施燈,信心清淨,合掌起隨喜心。以此善根得八種增上之法:
    (1)得增上色。(2)得增上眷屬。(3)得增上戒。
    (4)得增上信。(5)得增上辯。(6)得增上聖道。
    (7)於人天中得增上生。(8)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9.《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說:奉施燈明,得十種功德。
    (1)照世如燈。(2)除滅大闇。(3)得於天眼。
    (4)得智慧明。(5)具大福報。(6)命終生天。
    (7)隨所生處,肉眼不壞。(8)於善惡法得善智慧。
    (9)流轉世間,常不在於黑闇之處。(10)速證涅盤。
    10.《業報差別經》說:以恭敬心布施燈具,可得十種福德:
    (1)宛如明燈一般地照亮世間。(2)眼睛沒有疾病。
    (3)容易證得天眼通。(4)有分辨善惡的智慧。
    (5)不會發生胡塗昏暗的事情。(6)不易受到外在事物所迷惑 
    (7)不會出生在幽暗昏庸的地方。(8)有大福報。
    (9)命終生天尤其是往生忉利天。(10)速證涅槃	
    
     |          
     |                                                                                     
    
                                                                                                       
     |                       
      
      
     |          
     |                                                                                     
    
                                                                                                       
     |                       
    
	上一篇:忏悔的理論與方法 下 
	下一篇:嘎瑪慈仁拉嫫:YIN行敗德眼前報   
      |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