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見師不善、見父母過,這叫大不孝!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空法師:見師不善、見父母過,這叫大不孝!

摘自淨空法師《淨土大經科注》第621集  2014年2月16日講於香港

【解】又如夜行險道,弊人執炬,不得以人惡故,不取其照。

夜晚,這個人,這人不是個好人,是個惡人,但是他拿了火把在前面照明,晚上走路。我不能因為他是個惡人,我就不跟他走了、“不取其照”了。

【解】菩薩亦復如是。於師得智慧光明,不計其惡。

見師不善、見父母過,這叫大不孝!

【解】是故彼經結雲:

經上有個總結說:

【解】“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蓋謂如是之人是真善知識。於真善知識能知能求,故必證菩提也。

我們要認識人!認識人標准怎麼定?我聽這個老師講經、教誨,這個老師所說的,跟經的意思有沒有違背。如果他講的是跟經裡面意思是相違背的,知見有問題,這個就不能跟了;如果他所講的跟經上講的意思完全相應、不相違背,縱然這個老師有什麼過失,我們還是要跟定他。過失,有些過失我們見不到,我們以為過失,其實他沒有過失,我們冤枉他了。冤枉一個善知識罪很重!老師要發現學生對他有疑惑,一定要化解,否則的話,有疑他得不到法益。親近老師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真誠;第二個條件是清淨、清淨心,不能有疑惑,疑惑,心不清淨;第三個是恭敬。有這三個條件,真正能得法益;這三個條件少一個都不行。我跟李老師學經,他開了個經學班,專門教學生講經的。我們這個班的同學有二十多個人,我在旁邊看李老師教學,他對學生的態度不一樣:有幾個學生,老師對他特別尊重,這些學生有過失,老師決口不提;可是另外有幾個學生,老師對他有打有罵,見面沒有好臉色。我懷疑,我也不敢問。大概兩個月之後,老師有一天叫我到他房間去,房間就我一個人,問我是不是有這個疑惑。我說有、真有。老師告訴我:那個挨打挨罵的,是真正想學的,打他罵他,讓他記住這個地方挨過罵的,讓他不會忘記;那幾個特別好的,那是不能教的,為什麼?那些人愛面子,說幾句不好聽的,他臉上就紅了,那會結冤仇,那怎麼辦?把他當作旁聽生。我才明了,原來老師二十幾個人因人施教,對每個人教的方法、心態不一樣。這高明之處!認真負責。以前我跟方老師,學生一個,沒這些問題;我跟章嘉大師三年,學生也只有一個,沒這個問題;老師這次開班,學生有二十多個人,我看到了,才知道老師用心之苦。對我認真教誨,我真正受利益,所以在台中我的進度很快。我除了真誠、清淨、恭敬之外,還有兩個一般同學沒有的:我的記憶力很好,聽老師講一遍,一個星期之內我要復講的話,大概可以跟他講的差不多,有這個能力;第二個,理解力比同學們強,我真聽懂了、真搞明白了,進度大概是一個月學一部經,小部經。那時候沒出家,在台中這個班上十五個月,我學了十三部經。十三部經都講得還不錯,所以我一出家就教佛學院。教佛學院,教一個學期才教一部經,三年畢業,六個學期,我才用了六部,還有七部沒用上。所以我對佛學院很不滿意,學不到東西。你看我在台中一年三個月,學十三部經;在佛學院裡面學三年,一部經都不會講,那不叫浪費時間嗎?我真正體會到中國古人了不起,他們真有智慧,教學要讓學生“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決定不能同時學兩樣東西,為什麼?他用心他分心,他不能專就學不好,一定是一部。一部學完了,老師認同了,認同就是要講一遍給老師聽,老師點頭,你沒講錯,這一部才算學會了,你才可以學第二步;老師沒有認同,不可以換第二部。那麼我在台中學習的標准,學習一部經,至少講十遍,這一部經才可以告個段落,再學一部。每一部經都講十遍,到哪裡去講?到同學家裡,今天在張三家裡講,明天到李四家裡講,所以我同學、同修很多,輪流去講。聽眾一個、二個、三個、四個都可以。一定要講!不講不行,講完之後請同學批評。不肯講,那沒辦法;一定要歡喜講、肯講,千錘百煉才會有成就。大部經講比較困難,為什麼?它時間長;小部經,最小的三天,就是三次就講完了;一般的大概五次到七次,到外面去講五天、一個星期。講一部小經,這個比較容易。大部,我學《楞嚴經》,這部經老師講三年。我找了六個同學,包括我七個人,好像一個小組一樣的,那麼這七個都是講經的同學,我們講經班的同學。老師星期三講《楞嚴經》,我星期四復講,我就找這個六個同學來聽,都是學講經的、都是內行的,給我指正,所以我也圓圓滿滿講了一部《楞嚴經》。以後出去講經有信心,我是經過六個同學聽的,他們對我有批評、幫助我指正,所以出去講,很難挑出毛病。我在台灣各地一共講過七遍。當年我學習的概況,十遍是我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印象才深;一遍、二遍不行,沒有根。要歡喜講,要想盡方法找機會。有人聽、有機會、有時間、有地點給你講,永遠保持不要中斷,決定不能超過一個星期,超過一個星期就比較麻煩,一個星期至少要講一次,次數越多越好,這是訓練自己、成就自己。所以這經上說“菩薩亦復如是。於師得智慧光明,不計其惡。”我們跟老師比,不如他,智慧、德行不如他,善巧方便不如他。

我們看是不善,在他作為,真的度了那個人。根性不相同,方法就不一樣,統統是以利益眾生為主。所以“於真善知識能知能求”,你能夠認識他、你能夠向他求指教,“故必證菩提也。”

【解】《大疏》又曰:但令善事明師,明師必自臨事指示。亦同善財於文殊處發菩提心已,問菩薩行。

這是為我們舉出一個例子。佛教裡面教學,最重要的是教導他善事、明師。遇到一個好老師不容易!這個老師一定是親自“臨事指示”。就像善財童子在文殊會上發菩提心,發心之後問菩薩行。

【解】文殊亦不具說。

文殊菩薩沒有詳細給他說。

 

上一篇:手機丟了,但是裡邊安裝了支付寶,後果會如何?
下一篇:佛談孝順父母的福德!全了,孝順者請轉發!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