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定弘法師、劉素雲老師: 佛法的人生智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主持人:我想鐘茂森博士每個人都會非常熟悉,就是定弘法師,他曾經在我們昆士蘭大學任教,他是二00三年進的我們昆士蘭大學,當時我是看著他進的。在我們教學期間,他教學的成績是非常非常的突出,他的論文,因為我們在學術界要看一個學者的造詣的話,首先我們就看他在這個領域裡面見地如何,當時的鐘茂森博士在經濟領域裡面確實是首屈一指的。在這之前他也碰到了佛法,也遇到我們的老師,他想在這個領域裡面,多元文化教學的領域裡面更上一層樓,因此在這兒經過了四年的教學之後,在二00六年底、二00七年的時候,,離開了我們這個學校。他是跟隨我們的老師做一個傳統文化的義務工作者。

  當時在他離開學校的時候,說實在我是持有保留態度的。我理由是怎麼樣?當時我在學校裡面看到我們鐘博士的前途,在教育這個領域裡面,可以說是前途非常光明。如果離開學校去走傳統文化這條路,這條路難走,因為傳統文化離開我們已經一百多年,已經邊緣化,包括我們,特別在我們教育系統裡面、教育領域裡面,真的是邊緣化,要走這條路不容易,這是其一;其二,我們的老師淨空上人德學兼備,精通中西文化,有修有行,做為他的一個學生出去弘揚,壓力是相當大的,這也是我持保留態度的一部分;第三部分,我們鐘博士如果出來弘法,隨著我們老法師的法緣,將是世界聞名,這對一位年輕的學者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名聞利養的考驗。昨天我聽了劉素雲老師的講學,我非常感動,非常感謝她,因為這一點也證實了,在她的學佛道路上也是遇到這樣的一個困難,這是我為什麼當時持有保留的態度。

  今年六月份,我們的鐘茂森博士出家了,定弘法師,定,一定要定在弘法上,所以說他走的路是再加一個字,更困難!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法師,你們是老修行,帶攜一下年輕的法師,對於我們來說,我們的護法責任是更重大,希望我們保護好我們的年輕法師,保護好我們的定弘法師,讓他在弘法的道路上一路上很通暢。接下來我們有請,熱烈的歡迎定弘法師為我們講學,謝謝各位。

  定弘法師:尊敬的劉老師,尊敬的馮老師,諸位嘉賓,諸位老師、同學們,大家下午好。阿彌陀佛!人生總是很多的變化,我記得在五年前,我在昆士蘭大學的課堂裡面,都是穿著西裝戴著領帶來跟大家講金融課,沒想到五年以後,我都已經改頭換面了。這次因為跟我的恩師淨空上人回到此地,回到圖文巴淨宗學院,參加學院十周年的大慶典禮,所以有一個空檔時間,承蒙昆士蘭大學的佛陀教育學會邀請,來跟大家結結法緣,也感覺到非常的歡喜。

  感謝馮老師對我剛才的介紹,可能在座的朋友有一部分人對我非常了解,甚至很多上過我的課。剛才吳言慧博士,他以前是跟我學金融課,是我指導他的博士論文的,他後來畢業了,現在在昆士蘭理工大學教書。他是昆士蘭大學佛陀教育學會的第二任會長。第一任會長李斌博士也是我的學生,他今天告訴我說,他在在格裡菲斯大學教書,因為在黃金海岸的校區那邊有個會議,所以來不了,明天再來見我。他是第一任會長。現任的會長是哪一位?也是一位博士生,感謝他這次給我們安排。馮老師剛才一番肺腑之言,真的就是她對我一直以來都非常的愛護,她的年紀是我母親的年紀,所以我對她就像對自己的母親、對長輩一樣。我在昆士蘭大學教書的四年當中,得到她很多的指導,即使是走上了學佛弘法的道路,也常常得到她很多的有益的開導,所以我也非常感恩她!

  今天在此地短短的時間,首先我想跟大家道個歉,因為從圖文巴下來,我們這個車在行駛過程中,GPS可能導航把我們導錯了,導錯路了,結果我們就高速公路上一繞就繞得挺遠的,就來晚了二十分鐘,非常抱歉。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題目,就是海報上大家看到的「佛法的人生智慧」,實際上這個要從什麼是佛教說起。大家可能對我自己的人生選擇都會有一些疑問,為什麼你原來是在昆士蘭大學做教授的,現在居然走上這一條遁入空門的道路,或許很多同學有這種疑惑。我就必須把佛教到底是什麼,它為什麼值得我這樣去追求,放棄一般人所追求的一切去追求這個。

  佛教它不是一個宗教,很多人都把它誤會了,可能百分之九十的人,甚至更多的人都會認為佛教是個宗教。沒錯,它在許多國家都屬於宗教部門管的,所以它就應該是屬於宗教,實際上它不是宗教。那到底是什麼,我把這兩個字拆開來說一說,佛和教。什麼是佛?佛是一個人,你看它是人字旁,他不是神,這是一句印度的梵文,它原音叫佛陀耶,英文叫Buddha,或者是Buddhaya,它的中文的意思就是覺者,覺悟的人。覺悟什麼?簡單的來講,就是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在佛經裡面有一個名詞術語叫做諸法實相,法就是宇宙一切萬有現象,諸法就是一切的現象,它有實相、有真相,能夠覺悟到這種真相,這個人就是佛。在覺悟的過程當中有不同的層次,如果沒有能夠完全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可能覺悟了一部分,譬如說他對於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自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他覺悟了,在佛法裡講這種人他斷了見思煩惱。這個見就是見解,思是思想,煩惱就是不好的東西,我們都不想要煩惱,見解裡面有錯誤的,思想裡面有錯誤的,統統都叫做見思煩惱。如果能夠把見思煩惱斷了的人,在佛法裡面就稱為阿羅漢;再進一步,還有一種煩惱叫塵沙煩惱,塵沙就是像灰塵、像沙那麼多,很多很多,這些煩惱比較細微,如果能斷了,這種人叫菩薩,但是他還沒有覺悟圓滿,他還要再斷一層煩惱叫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斷盡了,這個人就稱為佛,或者叫佛陀。

  因此佛教它完全是一種教育,它教育我們懂得人生、宇宙的真相,不斷的把自己的煩惱放下,煩惱放下了,智慧就能夠現前。剛才講到的這三種層次,阿羅漢、菩薩和佛,這就好比在大學裡面三個學位的名稱。在大學裡面,我們有學士學位、有碩士學位、有博士學位,博士屬於最高學位,就算圓滿了。在佛法裡也是三個學位,阿羅漢好比是學士學位,菩薩好比是碩士學位,佛好比是博士學位。我們大學裡面,你看看在申請大學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申請表上一般都會有這麼一段話,不管是在美國也好,在澳洲也好,在其他任何西方國家,你都會發現有這麼一段話,受教育的權利是人人平等的。我原來是在美國教書,在德州大學、還有Kansas State大學都教過有四年,所以我對美國教育體制也比較了解。他們的教育就是平等的教育,無論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的,各個不同的宗教,不同的膚色,你只要符合他的錄取條件,都可以平等的上大學,所以在教育裡面是完全平等,就像孔子說的有教無類。佛法這種教育它也是有教無類,也是平等的,任何的種族、任何宗教信仰的人,男女老少,他們都可以學習佛法。而且當我們能夠真正達到佛法裡所說的標准,你斷了見思煩惱,你就能夠得到阿羅漢這個學位;你要再斷了塵沙煩惱,你就獲得菩薩這個學位;再進而斷了無明煩惱,你就獲得佛的學位。佛這個學位是人人都能拿到的,不是說只有釋迦牟尼佛拿到,只有阿彌陀佛拿到,不是,是任何一個眾生都是平等的有資格拿到佛這個學位。

  佛法裡面講,為什麼人人都能拿到這種學位?因為人人本性就是佛性,簡單的來講,本來就是佛,你本來就是佛,只是因為你自己有這些煩惱。在《華嚴經》上講煩惱有三大類,跟剛才我講到的見思、塵沙、無明這三種煩惱相對應的,《華嚴經》上講是執著、分別和妄想。執著就是見思煩惱,你對人、對事、對物都有執著,你放不下,那你叫凡夫;放下執著,你就是阿羅漢;放了分別,你就是菩薩;放下了妄想,就是不起心不動念,完全回歸自然,回歸到了自性,這個人就是佛。所以學佛,跟在世間大學裡學的學問有不同的地方,我們叫學道。老子在《道德經》上都講,「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損就是減少,為學要增加。你們在這上課,每個學期得修多少門課,記學分的,然後一門一門累積,學分滿了你才能畢業,這是為學,當然得不斷的增加,知識得增加,愈多愈好。可是學道正好相反,不是讓你不斷的增加,而是讓你不斷的減少,叫為道日損。損之又損,減少一直減少,就是放下再放下,放到最後,以至於無為,無為則無不為。無不為的境界那就是相當於佛法裡面講的究竟圓滿,你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華嚴經》上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一切眾生不光是人類,動物,螞蟻,還有我們看不見的其他維次空間的生命,我們講鬼神、天人都會有,這些眾生本來就具足、就具有,還不僅是具有,是具足,滿足的具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德就是德能、能力,相是相好。

  我們看到佛的相是特別的莊嚴,其實您的相跟他是一樣的,也是這麼莊嚴,你本來就是那樣子,為什麼現在不像那個樣子?你照照鏡子一看,有時候看到自己都不想看了,那是什麼原因?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就是因為我們自己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所以這簡單幾句話,我們把佛陀的教育那個大概就給勾勒出來了,它是門教育,讓我們認識宇宙人生真相,你認識了,認識得圓滿就叫佛。怎麼個認識?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也就是斷煩惱,斷盡煩惱了,就是一切放下了,你就是佛。就好比是什麼?你那個大圓寶鏡本來就是可以遍照環宇,它本來是很光明的,但是現在很多灰塵,那怎麼辦?你得把灰塵擦掉,天天擦天天擦,最後都擦干淨了,它就恢復了本性的光明。所以學佛是這麼個學法。

  再來看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們稱他本師,這個本是根本,根本的老師,這位老師他的名號就教我們應該怎麼修學。釋迦牟尼,這四個字也是梵文,古印度的文字,翻譯成中文的意思,釋迦叫能仁,仁是仁愛的仁,牟尼叫寂默,空寂,就是寂靜的寂,默是沉默的默,合起來,釋迦牟尼就是能仁寂默。能仁就是慈悲,對待別人我們要用仁愛的心。你看儒家講仁都是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他是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別人。從這開始,慢慢把這個愛心擴大,對盡法界虛空界,就是我們講整個宇宙所有的眾生,都用這顆仁愛的心,這就是佛的心、菩薩的心,這是對別人。寂默就是講心要空寂、要清淨,這是對自己的。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要用這個名號?那就是對治我們這個世界上這些眾生的毛病。佛的教學,他是所有的名號、所有的形相都有表法的意思,他不是隨便起個名字。就好像父母給兒女起個名字,那都是父母對兒女有個希望。像我原來俗家名字叫鐘茂森,茂是茂盛的茂,森是森林的森,就是父母希望我做棟梁之材,那有個意思在裡頭。這個能仁寂默的意思也是對治我們現在眾生的煩惱,我們現在眾生愛心非常缺乏。你看我上個月跟我們師父老人家去了一趟羅馬,訪問梵蒂岡,跟天主教教皇見面,結果在羅馬看到街道上遇到一個車禍,就是有人撞車傷到人了,結果那個人被傷的沒人救他。這種情況我想已經不是什麼新聞,很多地方都能見得到,見死都不救。這是什麼?沒有仁愛的心,沒有慈悲的心。所以釋迦牟尼佛他就告訴我們,一定要慈悲,一定要仁愛,這是對治我們那種冷漠、不仁的心。

  我們這個世界眾生心裡都不清淨,很多的污染。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所謂是電子信息時代,你看網路上、媒體裡,那個污染都特別的嚴重,青少年每天都上網,身心都遭到嚴重的污染。所以釋迦牟尼佛這個「牟尼」教我們要寂默,心要清淨,因為心不清淨,你沒辦法體會出快樂是什麼味道。這是真的,很多人可能這一輩子都沒嘗過什麼叫快樂,他以為有錢就快樂,所以拼命的去追求財富,得了一億還不夠,要兩個億,兩個億不夠要十個億,一直無止境的追求,愈追求是愈苦,我們講欲壑難填。所以苦苦的往外去追求,你永遠找不到幸福和快樂。幸福快樂怎麼得來的?你放下就能得到。你把這個心收回來,能夠享受一下清淨的這種法喜,從聖賢學問當中你可以淺嘗到一點點。

  我們師父老人家今年八十五歲,他年輕二十六歲開始學佛,他第一個老師是台灣大學著名的哲學教授,叫方東美教授,告訴他,佛法是高等哲學。因為他自己本人學哲學的,他最佩服的就是佛教裡的哲學。他說《華嚴經》是佛法裡面哲學的最高峰,最完美的一部哲學概論。然後告訴我們師父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們師父當時對佛法都有誤解,一聽到佛教,迷信!這是沒文化的老頭、老太太學的,就會燒香拜拜,拜神拜鬼。你看佛教裡面供那麼多的神像,這是低級宗教,因為高級的宗教就一個神,拜這麼多的叫泛神教、多神教,這是低級宗教。結果方東美教授告訴他,你年輕,你不懂,他說學佛是人生最高享受。我們師父聽了以後,這才肯進來學,這一學進去真的就欲罷不能,一直從二十六歲學到八十五歲,你看六十年,真的愈學他愈體會到這是最高享受,他得到了!

  現在你看,身體健康、思想敏捷,非常有智慧,每天講經四個小時,這不容易!我不知道在座有沒有講課的老師,請您舉個手,有沒有上課的老師?謝謝您。我以前在昆士蘭大學一個禮拜上六個小時課,一個禮拜才上六個小時課,其他時間就是做做研究,看看書,備備課。上課是比較辛苦,六個小時都已經覺得多了,就常常跟我們的系主任去抱怨,你少來點課,我們多點時間自己得研究研究。現在我這個博士生李斌告訴我,他在格裡菲斯大學做講師,他一個禮拜才三個小時課。你想想,一個老人家八十五歲,一天上四個小時課,一個禮拜上二十八個小時課,這個工作量有多大!你就想想,那等於差不多是七、八個人的工作量,再加上他還有其他方面的應酬,還有其他的為世界和平、為團結宗教做很多大量的推動工作,他都能應付自如。這靠什麼?一個是智慧,一個就是功夫,人家學佛真有功力,有定慧的功,一個定,一個慧,心定有智慧,他才能夠做事情做得這麼圓滿。所以他這是給我們現身說法,他真得到了。他的第二位老師章嘉大師,當時就告訴他,說你學佛將來應該發心出家,出家要學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什麼樣一個人,我也給大家簡單介紹介紹,以便有一些剛剛開始聽到佛法的同學了解了解,我們要找到這個根源之所在。

  釋迦牟尼佛何許人也?三千零三十八年之前,在印度,他是淨飯國國王的太子,一個太子,那家裡是應有盡有,享受的是榮華富貴。可是釋迦牟尼佛他的靈性很高,真的就像孔子在《論語》當中講的,君子憂道不憂貧,謀道不謀食。他對這衣食享受方面一點沒有放在心上,他追求的是道。他在那思考,人為什麼有生老病死苦?這個痛苦能不能夠解脫?生老病死,國王也跑不了,父王他也得生老病死,所以怎麼才能解脫?於是他就出家要找這個答案。不光是自己求解脫,而且更重要的,幫助一切眾生找到解脫的方法。這是他老人家覺悟比我們一般人高。

  出家了,在印度當年有九十六種宗教,真的是古宗教之國,那個學術比我們中國還要發達,真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那個時候宗教裡的修行人,他們的境界都很高,他們都修禅定,都能夠上到禅天,所以他們能夠看到六道輪回的現象。當時釋迦牟尼佛叫悉達多太子,喬達摩.悉達多,他出家跟這些宗教的長老們去修苦行,苦行了六年。因為當時宗教的這些長老都認為,你只有修苦行才能得到解脫。那就修苦行,修到什麼?六年當中一天只吃一麻一麥,那個肚皮貼到了脊梁骨上,這麼樣的苦!但是他的決心非常的堅定,真的是孔子所說的志於道,人家的志向立在道上,連身命都可以放下。但是還是解決不了問題,他的禅定也能夠達到宗教裡面長老他們的境界,他看到六道輪回,但是他都沒有辦法解決這三個問題:第一個,六道輪回是怎麼來的?第二個,為什麼會有這六道?第三個,六道以外還有沒有境界,就是如何去超脫六道的境界?

  當時九十六種宗教的人都沒辦法解答他的問題,所以沒辦法,他只好自己一個人走到恆河邊上,在菩提樹下打坐,他發了一個誓願,說我不把這個生死問題鬧清楚,不能了生死的話,我誓不起此座。於是就在菩提樹下入定,就是入到非常深的禅定。宗教裡面他們的禅定都只是世間的四禅八定,但是當時釋迦牟尼佛已經入到了第九定,第九定就超越了六道。一個非常偶然的因緣,他看到明星,晚上看天上有明星,突然就大徹大悟。大徹大悟之後,我們講他的妄想分別執著一下全放下了,本性中的智慧,如來智慧就全現前了,我們就講他成佛了,拿到了佛的學位,他什麼問題都鬧清楚、鬧明白了,然後就開始在人間教化,三十歲。他是十九歲出家,三十歲證道,就成佛了。

  成佛以後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就是我們辦教育、辦講座,像我們今天就是一場講座。當時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中,大大小小的講座辦了三百多場,一直到七十九歲入滅,就是我們一般人說他過世了。實際上,對一個了生死的人,他知道人根本沒有生死。這個生死是怎麼回事?只是肉體的生滅。就好像一件衣服,我們穿上這身衣服,穿了十年壞了,壞了怎麼辦?脫下來再換一件。這身體就像我們的衣服一樣,你穿了幾十年,老了,沒辦法再用了,把它就卸下來,然後再換一件新衣服,這就所謂輪回。實際上有沒有生死?沒有生死,因為這個身體不是我,它是我的衣服,你說我把衣服脫下,我死了嗎?沒死,我不是好好的嗎?我們的靈性是永恆不滅的。釋迦牟尼佛就知道了,原來真正的我就是自己不生不滅的靈性,他證明了這點,完全覺悟了,這個人叫了生死,就成佛道了。所以我們講他涅盤或者滅度,這些都是什麼?講他不是死了,因為對他來講沒有死。

  他老人家這四十九年干些什麼?概括起來就是教育,講經說法不就辦教育嗎?不僅是教育,他是辦的義務教育,不收學費。你看我們大學裡收的學費還挺高的,對留學生還有更高的價碼。這是什麼?這不是義務教育,收學費。但是釋迦牟尼佛一分錢學費都不收,他比孔子做得更徹底,孔子收學生還有個束修之禮,他連束修之禮都不要,就是你只要肯學,他就肯教。所以他講經的課堂也沒有固定,也沒有像這麼好的一個講堂,這麼好的座位,還有空調,這麼好的音響、燈光,他沒有。他在哪講?恆河邊、菩提樹下、野外,或者是有人請他,他就在精捨裡,竹林精捨,或者是只樹給孤獨園,這些都是他曾經常常講經的地方,那算不錯的講堂。很多時候就是在野外,我們很多同修是讀《無量壽經》的,《無量壽經》在哪講?王捨城耆闍崛山中,在山裡頭講。所以他的這個教育非常活潑,隨時隨地,也沒有固定的課時,沒有固定的時間,課時長的有二十二年,般若會;短的,簡單幾句話。所以你看《大藏經》裡面,那個經長度大小不等,《華嚴經》很長很長,九十九卷,你從頭到尾念一遍,至少差不多都得二、三個禮拜,一天念八個小時,得念二、三個禮拜,才能把整部經念下來;短的簡單幾句話,一頁紙就沒了。這是當時他老人家教學非常的活潑。

  所以他所辦的就是教育,他教學的內容就是關於宇宙人生真相的教育,是至善圓滿的教育。從佛法裡面這些稱呼,我們就能夠進一步的了解,它確實是教育,不是宗教。你看釋迦牟尼佛,我們稱他本師,根本的老師。到寺院我們見到出家師父,我們稱師父,師父是什麼?就是老師,老師後面加個父,就對他更尊敬,古人講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以我們自己稱為弟子,三寶弟子,弟子就是學生,這師生的關系。宗教不一樣,你要是去過基督教教堂,我以前在美國留學的時候,我的表哥當時就常常拉我去教堂,後來他就成為了基督教的牧師,我現在成為了佛教的法師,我們各人走各人的道。他那時候常常就拉我,讓我去受洗,我就提出好多問題,牧師都沒辦法解決,所以我就不受洗了。沒把它講清楚,不能令我滿意,我不服,我們是知識分子,就是打破砂鍋問到底,你不能夠解答我的問題,那我不能信你。基督教他們每次聚會都得祈禱,祈禱一開口就說「我天上的父」,天父,父親,我們是兒女,神的兒女,這是什麼關系?父子關系。宗教裡講的是父子關系,教育裡頭講的是師生關系,從這你就知道了,宗教和教育有不同。再者,你在基督教裡面講神只有一個,不可能說一切眾生都能成為神,那還得了!天上的耶和華恐怕都吹須瞪眼,你怎麼可以這樣?所以它不能平等,我們是對於天上的父要尊重、要服從。可是佛法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所以一切眾生皆當作佛,平等,誰都可以作佛。不是說釋迦牟尼佛我高高在上,就我能成佛,你們都是我的下屬,不是,平等。只有教育裡面是平等,就像拿學位,人人都能拿,你只要符合條件就行,你不符合條件那麼繼續努力,總有一天你能符合條件。

  所以從種種的這些現象看,我們就可以給佛教正名,它不是宗教,它是教育。認識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因為如果你要一開始就把它當宗教,那愈學就變得愈迷信,而且佛法裡面真髓的東西可能你得不到,被你這種誤解、被你那個錯誤的理念給障礙住了。所以今天我們特別把佛教是什麼給大家解釋清楚,以後大家如果真有興趣來學習佛陀的教育,那就非常的順利了。你要把它當作教育來學,不是迷信,也不是宗教。

  現在我們看到佛教存在的形式多種多樣,我們師父歸納了六個形式。第一個就是釋迦牟尼佛親自傳下來的教育的佛教,它本來面目就是教育。

  第二種就變成宗教了,什麼時候變成宗教?大概是二、三百年前,清朝時候。清朝前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他們那個時候都非常清楚,佛教不是宗教,是教育,這些皇帝他們都學這個教育。你看順治出家了,那還了得,那是全心投入;康熙,康熙他也是個佛學大家;他的兒子雍正更了不得,我看過雍正皇帝寫的一本著作叫《宗鏡錄大綱》,淨土宗第六祖永明延壽大師從《大藏經》裡面匯集出來的,叫《宗鏡錄》,這本書一百卷,他把它重新整理,抽取精華做了個二十卷的,叫《宗鏡錄大綱》,那一般人是沒辦法做得這種深入,雍正皇帝;乾隆也是,他編的《乾隆大藏經》,到現在師父老人家印《乾隆大藏經》印了一萬套,分送全世界各地的大學、圖書館還有寺院,包括我們昆士蘭大學圖書館,剛才劉老師跟我們一起過來的時候,我就跟劉老師說,這個大學裡面有我們《乾隆大藏經》,師父送的。所以這些皇帝都非常清楚,佛教它是教育。什麼時候演變成宗教?到後來大概是很多出家人經典不學,經也不講,本來教育就得多講課,他不講課,大家就不認識了,到最後慈禧太後當政,她就完全廢除了宮廷裡面講經教學的制度。在清朝的時候,每個朝代都是,皇帝都封佛教的這些大師為國師,國師就是皇上的老師,請他們來宮廷裡面講經教學。慈禧就把它廢除了,而且她對佛教不尊重,你看她自稱是「老佛爺」,老佛爺比佛還高,所以她一不尊重,底下的人朝野百姓全都不尊重,後來是愈來愈偏。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把鴉片帶進來,同時也把宗教帶進中國來,那個時候宗教就變成正式的名詞,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所以在中國古代,它講的是教育,儒釋道三家都是教育,它沒有講宗教,宗教是西方國家他們講求的。這種事情,現在我們看佛教都是宗教,一到寺院裡面,和尚就會念經,就會敲法器,做經忏佛事,超度死人,那都是變成只搞儀式,沒有實質的內涵。實質是什麼?是教育。

  還有第三個學術的佛教,就是把佛教當作學術來研究,像很多大學裡面在佛教方面開了課,我們以前昆士蘭大學還有一位教授也是專門研究佛教的,可惜後來病故了,很可惜。原來他跟我、跟馮老師我們都挺要好的,還常常舉辦講座活動,是一位斯裡蘭卡人。很多大學都有,研究佛教史的,學術,但是它不講修行,更不談怎麼了生脫死,怎麼成佛,它不講這個,那就是變成學術。第四個是企業的佛教,把佛教事業做企業來辦,來賺錢。很多大的廟還蓋很多分廟,像分公司一樣,還有國際聯網,這都有,這是企業的佛教。還有旅游的佛教,特別是在中國,所謂「天下名山僧占多」,所以就搞旅游開放,寺院都開放,門票賣得挺高,賺錢!搞旅游,沒有修行,也沒辦法修行,天天都人來人往,怎麼修行?第六個就更麻煩了,變成邪教,這是有一部分人別有用心,打著佛教的旗號,它就不是真正的佛教。

  這六種不同形式的佛教,我們得認識清楚,然後我們就要選擇,到底我要選擇哪個佛教。我自己本人是選擇教育的佛教,其他的這五個對我沒有任何吸引力。我也不想搞宗教,我不參加什麼敲打唱念,告訴大家,我連打木魚都不會打。出家當和尚了你還不懂得打木魚?我就是不懂打木魚,我只懂講經說法,這個我可以,就像大學裡面講課,這個我可以,你讓我敲引磬、敲大磬,那我都不懂,外行。我也不搞學術佛教,而搞學術,我原來都搞了八年學術,在大學裡教了八年的課,都搞膩味了,對我們本身靈性的提升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煩惱始終還是斷不了,所以還是回歸到教育上來,真正進入傳統的回歸到教育上的佛教,自己學、自己修,才能體會到那裡頭的喜樂。

  正如《論語》第一句話夫子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學這些經典,不是光是學一個理論,更重要是習,學而時習。這個習,我們在以前讀中學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講,講錯了,習把它當成溫習來講,這是完全錯了!你學了之後得回家溫習功課,你才能考好,那就不亦悅乎。我們覺得愈溫習愈不樂,學得挺苦。你看很多中學、小學的學生,一天到晚背那麼大書包,他每天考這麼多的試,頭昏腦脹的,學校又追求應試升學率,那壓力特別重,不是不亦悅乎,是不亦苦乎!所以為什麼他苦、他沒有樂?因為他學聖賢的經典,他沒有去實習,就沒去用。你沒有用到你自己日常生活工作當中,待人處事接物當中,你就是學是學,用的還是煩惱,那就苦。所以儒家都告訴我們這點,你學了聖賢的道理,必須要用到生活當中,你才有那個喜悅。有了喜悅,別人看到就羨慕你,你一天到晚滿面紅光、滿臉微笑、自在快活,怎麼我們這麼苦?他向你請教,這時候你就跟他分享。這是什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那也挺快樂的,這種分享絕對是免費的。我現在講課、講經從來不收一分錢學費,連我們來的汽油費都不是這邊學會出的。過去不一樣,我們出去講金融課程,明碼實價跟他談,北京大學請我講課一小時六千塊錢,還要包機票、包食宿,招待得好。那時候都是什麼?是個名利漢,追求名聞利養,跟人家談這些事,現在想起來,那也是不亦苦乎!現在快樂,現在這世間名聞利養都放下了,我是身無分文,走遍天下。

  我自從五年前辭去昆士蘭大學這個職位,那時學校給我tenure,tenure大家懂吧?就是中國講的鐵飯碗,等於說只要你不肯辭掉學校,學校不能辭掉你。工作很好,工資也不錯,生活也安逸,一個禮拜才六個小時課程,對我們來講那是不在話下。而且每年暑假就有三個月的假期,還有寒假,寒假又有一個月,四個月假期,平常也沒啥壓力。我是在商學院教書,它每年都希望你能出一、二篇文章,我們這個學院所有老師平均每年發表零點八篇論文,就是平均,人口平均,這麼多老師,人均零點八篇論文。每年都能出一、二篇文章,那算不錯了,很多人一年出不了一篇文章,甚至好幾年也出不了一篇文章,因為寫論文是要很花時間。我自己都是這樣,寫文章從頭到尾,從研究、建立課題、找數據、做運算等等,然後寫文章、修改,平均是二十五個月,文章出來就是兩年多,當然是好幾篇文章同時進行。我當時是平均一年四到五篇文章,屬於學院裡面的佼佼者。我也不算很費力氣,所以對我來說工作不算很難,也挺輕松的。來的時候我跟劉老師她們都講,以前我跟我母親就住在河邊那些房子,St Lucia那個區裡頭,每天早上太陽出來之前,我跟我母親出來散步一小時,晚上太陽下山的時候,我跟我母親又出來河邊散步一小時,每天還做早晚課,還有聽經,過得挺惬意的。

  為什麼把這些安逸的生活放下來,追求佛陀的教育、佛法的教育,有的人他想不通。剛才馮老師還說,她那時候勸我,你得好好考慮,她是非常愛護我,也是因為這條路不好走。因為什麼?你把鐵飯碗丟了,將來沒飯吃怎麼辦,是不是?老人家都有這個心,都會考慮,為後生晚輩著想,這學校工作不好找,你走了出去,以後再回來恐怕回不來了。Tim Brailsford,他現在是Bond University黃金海岸的校長,他是年輕有為,對我也很愛護,就是他破格提升我做副教授,還給我tenure,而且還對我承諾,說你再忍兩年,我一定給你教授。他生怕我就跳槽跳走了,讓我一定得忍兩年。結果沒想到我忍不住兩年就走了,但是不是跳槽,是辭職了。所以我辭職的時候,他想不通,他找我談話,他說一般人要是工作沒什麼成績,走投無路,走你這條路我還能理解。您現在每年發表這麼多論文,你看學校挺器重你的,(我從二00三年一月來的)二00三年商學院就給你「優秀傑出研究人才」這樣一個獎,二00四年昆士蘭大學又給你這個獎,還帶著七萬五研究經費給你,二00五年破格提升你做副教授,給你tenure。我是二00六年辭職的,他就跟我講,您能不能夠再想一想。我跟他解釋,怎麼解釋解釋不通,他沒學佛當然沒辦法理解,這條道不一樣。然後他就跟我講,他怕我腦子出毛病,所以就跟我講,這樣,我把你的職位留一年,你這一年當中要是真想明白了,你再回來還有機會,你這一年以後你還不回來,那就沒機會了。我是非常感恩他,但是我這一走就是走五年都沒回頭。回頭是回過,去年還回過一次頭,但是回頭是看他來的,給他點禮物,告訴他我現在很快活,「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他聽了還是沒明白,這沒辦法,人各有志。

  所以學道的快樂,它不是從外面,你得到名利、得到享受,好像你覺得快樂,那種快樂只能叫刺激。就好像人打嗎啡、吸毒一樣,你這是毒瘾來了惶惶不安,吸一個毒好像飄飄然了,那是快樂嗎?那是愈來愈苦。學道不同,學道那種快樂,是從內心裡面像泉水一樣湧出來的,你可能吃得很簡單,就像孔子《論語》上講的,「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飯疏食,吃飯粗茶淡飯;飲水,茶都沒有,咖啡也沒有,就喝水,白開水;曲肱而枕之,睡覺連枕頭都沒有,曲肱就是把手臂曲起來當枕頭來睡。但是孔子能做到什麼?他樂在其中。他的學生顏回,他是「一箪食,一瓢飲,居陋巷」,不改其樂。箪食,吃飯連碗都沒有,拿些小竹片編成一個小竹簍叫箪,一箪食;一瓢飲,杯子也沒有,拿個葫蘆瓢在那喝水;居住在陋巷。孔子講,別人在他的處境,「人不堪其憂」,但是顏回不改其樂,孔子非常贊歎顏回。他樂在哪?他就樂在不斷的力行聖賢之道,從這裡得到法喜。這法喜嘗到了,你對世間的名利真的就不感興趣。

  所以Brailsford教授,這院長當時好心,希望我能回頭,我九牛都拉不回頭。這個快樂我淺嘗到一點點,雖然只是一點點,那就是世間沒辦法比的。古人所說的「世味哪有法味濃」,這種法味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自己喝了才知道,我告訴你這水多好多好,多少度,你聽了只是個概念,你沒有感覺、沒有感受,你必須自己親嘗了,原來是這個樣子。你看我們在座劉素雲老師,人家就是得到真正的法味,她嘗到的法味比我多得多了,我是淺嘗到一點點,人家嘗了很多,一天到晚快快樂樂。今年六十七歲,跟我母親同年,比我母親還大半歲,活活潑潑、快快樂樂,走路嗖嗖的,比年輕人走得還快。今天她老人家也來參觀一下我們的昆士蘭大學,跟大家見見面,我想待會也請她來給我們講一講,她比我講得更好。所以這種法樂必須自己要嘗,怎麼嘗?你得去修學,學了習,學而時習。所以佛法,教育的佛教,必須是我們要通過力行來得到。所以這個課就不能不講,經也不能不聽,你不聽課,你就不能明白這些道理,不懂得怎麼去運用。因為今天時間有限,佛法的大海,我只能夠拿出一滴水給大家嘗嘗,講起來三藏十二部是講不完的,佛都講了四十九年,我這四十九分鐘能講多少,是不是?所以我就給大家拿一滴海水,讓大家了解了解,雖然是一滴海水,但是保證這一滴海水是來自大海的,是真的佛法。

  如果你把佛法歸納起來,它的課程到底是什麼樣的,怎麼個修學法?你看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大家都知道吧?四大名山,第一就是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第二是普陀山,浙江,觀世音菩薩的道場;第三,五台山,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還有峨嵋山,在四川,是普賢菩薩的道場,這四大菩薩就代表了佛法修行的課程。佛教的教育它非常講究藝術性,這些菩薩的形像它不是讓我們頂禮膜拜,它是讓我們了解它代表什麼樣的教育內容,所以我們在瞻禮這些菩薩像的時候,立刻要想到菩薩教我們什麼,你這才能學到東西,你到寺院裡拜沒白拜,不是迷信。

  地藏菩薩代表什麼?代表孝親尊師,這是佛門的第一課。《地藏菩薩本願經》很多同修可能讀過,我也是這本經帶我入門的,入佛門這部經是很好的基礎課程。當時我讀這本經讀得非常感動,痛哭流涕,因為這個是記錄地藏菩薩是怎麼來的,他的來歷,我們講是他的個人簡歷。地藏菩薩過去是婆羅門女,那是他在因地上,無量劫前,不知時間多長遠,無量劫前她也是像我們一樣,一般的凡夫。她是個女孩子,是婆羅門,印度把貴族就叫做婆羅門,她是個貴族的女孩子。結果她母親造惡業墮了地獄,她非常難過,很孝順的一個女孩子,到佛門、到道場,當時她那時候的佛不是釋迦牟尼佛,那時候有一位佛叫做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於是婆羅門女就去瞻禮佛的形像,求佛大慈大悲加持我,讓我能夠知道我母親在哪裡。思念母親,母親剛過世沒多久,才剛過世。結果她因為很真誠,她把所有的這些家裡的財物都布施供養道場,道場就是寺院,是佛陀教育的機構,它的職能是推動佛陀教育,佛門裡的術語叫弘法利生,弘揚佛法,利益眾生,就是每天要講經教學的,這是好事情。所以她就把自己家裡的財物拿去供養,支持佛陀教育事業,那功德很大!她那種誠懇、至誠心感動了佛,佛在空中現聲音,沒有現形相,告訴她,我是你所瞻禮的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見到你那種對母親的孝心超過常人,所以特來安慰你,你想知道你母親的去處,你就趕緊回家念佛。這是告訴她念佛號,念當時的佛,是覺華定自在王佛,她回家念佛。

  結果婆羅門女因為思念她母親心切,回家念佛,念了一日一夜,念到一心不亂,我們講她得定、得三昧了,念佛三昧,念佛三昧這神通就現前了。我們凡人說神通,實際上不是什麼神的通,是每個人本來就有的通,《華嚴經》上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能、相好,這個德能就是神通,一切眾生都有,只是因為自己有妄想分別執著,你沒辦法用它,它出不來,被障礙住。你的心清淨了,你得定、得三昧了,三昧是梵文,就是講正定,你得定之後,自性本有的能力就現前,她就能到地獄去,婆羅門女就下了地獄。這地獄可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只有兩種人能去,一個是菩薩,去度眾生的;一個就是造了地獄的惡業,下地獄受苦的。結果她到地獄,那裡有個鬼王叫無毒鬼王,告訴她,說菩薩,你看稱她叫菩薩,她已經證得菩薩,念佛三昧那就是菩薩。就說菩薩,您來這干什麼?說我是來找我媽的。你媽叫啥名字?報了名字叫悅帝利。「她因為她女兒孝順,修大供養,真修行,所以這個功德已經讓她生天了」。你看婆羅門女救她母親離開地獄生天了,這是大孝。不僅是讓她母親離開地獄,跟她母親在一起那些人都沾光,都一起生到天上去了。這個念佛功德是不可思議,是「一人成道,九祖生天」,那沒錯的!我們師父上人說,劉素雲老師也得到念佛三昧,當然我們不知道她是不是晚上都到地獄去度眾生,一會聽她講講,她自己不承認她自己得念佛三昧,但是反正有功夫的人都很含蓄,你不請她出來講,她就不會出來講。

  所以人家地藏王菩薩前身是婆羅門女,那種孝順!教我們什麼?學佛必須從孝道開始學起,你沒有孝道就沒有師道。佛法是師道、是教育,你學這門教育要想學得成功,關鍵所在兩個字,「誠敬」,真誠恭敬。近代淨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說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誠敬怎麼來的?你沒有孝心就不可能有誠敬,你對你爸爸媽媽都不誠不敬,你能對誰誠敬?你向佛門裡面發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那是假的!你對自己父母都不能夠愛、不能夠敬,怎麼可能度眾生?所以第一課是地藏菩薩教我們的,孝親,你才有尊師。佛法是師道,必須要通過尊師重道,有這種誠敬心,你才能入得門來,否則,你即使學得再多,也只是搞學術的佛教,真正法味嘗不到。

  第二位菩薩是觀世音菩薩,他代表大慈大悲。地藏菩薩代表孝親尊師,專門是對父母、對老師;現在觀世音菩薩教我們把這種孝道、把這種愛心、把這種恭敬心擴展,對一切眾生都用這顆心,這就是觀音的大慈大悲。這個大是平等的意思,它不是大小有對待的那個大,有對待就不是絕對的,是相對的。這個是絕對的、平等的、沒分別的這種慈悲,這是觀世音菩薩代表的。

  第三位菩薩文殊菩薩,他代表智慧。這個智慧不是普通智慧,佛法裡面有個專門的名詞叫般若,般若智慧。般若是什麼?就是體悟了宇宙人生真相,明白這宇宙怎麼回事,你才有智慧,你才對一切萬法不生執著,你才能夠把煩惱斷除。宇宙人生真相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現在量子科學家已經給我們透露出來了,你看著名的量子力學的創始人普朗克博士,在座的不知道有沒有學量子學的、物理學的,可能你就比較清楚。普朗克博士他是研究量子、研究原子,研究了一輩子,他得出一個結論,說世上根本沒有物質存在。他說什麼是物質?物質就是波動,振動產生物質。就像琴弦那個弦的振動,天文物理學有一個弦理論(String Theory),它就是講這個。所有物質分析到最後,原子核裡頭有中子、有質子還有誇克組成,原子核外面繞著電子;電子再往裡頭分,分到最後,現在能發現中微子,大概是電子的一百億分之一;再往下分就發現就只有波動,啥物質都沒有。那波動怎麼來的?普朗克博士說,這是由於意識產生的,就是意念、念頭動了。就好像惠能大師跟廣州光孝寺那兩個法師講的,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您老人家心動了,才有這個物質發生,才有這個宇宙形成。你要是心不動,那就是永嘉禅師講的,「夢裡明明有六趣」,六趣就是六道,「覺後空空無大千」,啥都沒有,這是真正的覺悟。知道什麼都沒有,你就不會執著。

  所以萬法皆空,這不是讓你消極,不是,那是事實真相,量子力學已經給我們證實這點,事實真相真的就是空,只有波動。只有你把念頭放下了,你才能看到真的是這樣,你念頭不動,你才能觀察動的現象。你成佛了,就是念頭不動了,所以你一切的現象都了解,然後你看到眾生,凡夫動,動得太厲害了,大風大浪,阿羅漢動得就很輕微,菩薩就更微細。佛是不動,就好像一湖湖水,湖水無風無浪,那是非常平靜,外面的山,山色照得非常清楚,你對於宇宙人生真相很了解,一目了然,因為你心不動。如果你有風有浪,那是照不清楚,所以你就不明白宇宙人生真相,所以你就糊塗,你糊塗你肯定就亂來,就造業,造業你就會受報,你就會有苦。所以佛法講惑業苦,迷惑就造業,造業就受苦,受苦了又更加迷惑,就如是的惡性循環,就是輪回。什麼時候把迷惑一下放下,你就覺悟了,迷惑沒有了,你就不造業,不造業你就離苦得樂。

  宇宙人生真相你明白了,就真有這個好處。明白了以後不是說什麼都不干,就是空了,干什麼?有什麼意義?你自己不起心動念,你自己覺悟了,那還有眾生。覺悟的人明白,眾生跟自己是一體,他跟我一體,他不覺悟也會影響我,我就不能甘心、不能忍心看著他迷惑顛倒受苦,我得幫助他。這種幫助是無條件的,為什麼?是一體。就好像我們的人身哪一個部位,譬如說手傷了,很痛,左手傷了,右手去撫摸它、愛撫它。請問愛撫講條件嗎?右手有沒有跟左手討價還價,你得給我多少錢,我才能愛撫你?沒有,念頭都不動,自然反應,就是去幫助它。這就是佛法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就是無條件,大慈悲是沒有條件的,那是自然反應。所以佛菩薩度眾生,他不起心、不動念,他是自然反應。這個境界大家琢磨琢磨,琢磨琢磨什麼?左手傷了右手去幫助它,它起心動念了沒有,是不是自然反應?它為什麼能這樣反應?因為是同體,它知道是同體。我們為什麼不能幫助別人,看到人遇到車禍死在路上都不肯去伸出援手?就是因為迷惑太深了,就是麻木不仁,這個就是痛苦的根源。所以文殊菩薩代表智慧,告訴我們,你真明了了宇宙人生真相,你所過的生活就是佛菩薩的生活,自度度他。

  最後普賢菩薩代表力行,力行就得真干!佛跟你講了半天,你不真干,不是白說了嗎?今天我們這一個多小時講課,您聽明白了嗎?聽明白您得真干!怎麼真干?首先我得要認真學佛,我得求智慧,我得聽經、聞法、學習。而這個學習很關鍵的,一會劉老師可能也會說到她的成功秘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部經下去,跟一個老師學,這得師承。這種學習是最快速的,跟咱們在大學裡學的方法不一樣。我曾經問過我們的學生,學生四年畢業拿到學士學位,我問他你覺得學到什麼東西?他看著我愣了一下,好像什麼都沒學到,就是拿到文憑了。你看大學四年不是白學了!為什麼學不到東西?你看他也很用功,天天早出晚歸,學的東西太雜了、太亂了,東學一科,西學一科,按照學分制,四年學下來科目不少,什麼都沒學到,腦子就像漿糊一樣,亂七八糟,沒有智慧。你讓他上崗去擔當一個項目,管理一個企業,你看我們商學院出來的學管理的能管理企業嗎?不行,知識很懂,懂的理論不少,沒有智慧。所以佛法要學智慧,一門深入,你一門下去,跟一個老師學,那你能夠得定,因定開慧,這個智慧是從心定得來的,不是你學得愈多就愈有智慧,不是。學得多只是知識,知識不能解決問題,只能發現問題,你學知識多,你能發現很多問題,所以知識愈多問題愈多,是不是這個樣?智慧是解決問題,所以智慧愈多問題愈少,這就對了。

  所以力行第一個求解,這是理解,要明白佛在經裡的教誨,跟老師來學習。你要是還沒有真正的老師,我就推薦我的老師給您,淨空老和尚,這是我這半輩子來所遇到的這麼多大德裡面我最敬佩的,我已經學了二十年,給大家做證明,他確確實實是難得的第一善知識。你要是還沒找到,你就不用找了,我二十年給你做證明,我們劉老師也學了二十年,她學得比我就更好。解門你要認真去學習經教,聽經聞法;行門,就是你聽懂了,你去真干,聽明白一點就做一點。譬如我今天聽到地藏菩薩代表孝親尊師,回家就要孝敬父母,給父母洗洗腳;父母不在身邊,給父母打個電話,寄點錢;快生日了,寫個賀卡;快過年了,寄個禮品,是想到父母,從這開始力行。尊師,對老師要恭敬,最重要的是老師教你的,你要領悟,要認真的學習,這是對老師恭敬。學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我現在從我旁邊的人開始,不僅對我喜歡的人慈悲,對我不喜歡的人也得慈悲,大慈大悲是無條件的、平等的,對一切眾生都是這樣慈悲,這是大慈大悲。從這裡開始落實,就是普賢菩薩的功課。

  所以佛法這個大海博大精深,今天一言難盡,我想也不要耽誤太多時間。我平常現在就是都在網上講經,講這些儒釋道的課程,現在就專講一部《無量壽經》,這是淨土宗裡面的第一經。我所學甚淺,在劉老師面前就不敢太多班門弄斧,所以下面讓我代表馮老師、也代表學會,冒昧的代表,啟請我們尊敬的劉老師,給大家談談她的一點心得體會。大家歡迎!

  劉素雲老師:定弘法師昨天他跟我說,今天讓我跟他一起過來,看看他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我就相信了,就跟來了。進這屋以後他跟我說請我講講,我說那怎麼行,我講什麼?這高等學府,我一個土老太太我會說什麼?他說講講、講講。昨天晚上淨空老法師我們一撥人,就是包括淨宗學會的可能是所有法師都到場了,在一起閒談,唠一唠,實際也不是閒談,說的都是非常重要的話。最後老法師非得讓我跟大家再說說。我說師父,白天我都說了,傻呵呵的講了小半天,晚上面對這麼多法師,你讓我說什麼?那可真是班門弄斧。師父就笑呵呵的,說說、說說,你十五分鐘,十五分鐘,還給我限定個時間。那怎麼辦?師父讓說說,不說不聽話,師父以後該不管我了,那我就得說說,我就簡單說了大概不到十分鐘。今天在這,我也真是沒什麼准備,這不是現場將軍將出來的嗎?我就想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

  可能昨天有的同學聽課了,聽課大概你們昨天應該是挺開心,反正這個老太太到哪都是大家的開心果,能把快樂帶給大家,把歡笑帶給大家。我應該是這麼說,我是經歷了四次死亡的人。一九九九年我得了一種病,就叫紅斑狼瘡,這種病再換個名詞說就是血癌。因為當時我得這種病的時候已經耽誤了一年多,我從來沒看過病,一直在上班,我是二000年二月二十五號住的院,我二十四號還正常上班。那個時候我在省政府工作,工作量也比較大,所以也沒有時間去看病。當我第一次去看病的時候,就是二000年的二月二十五號,一見面那個醫生就說,你是系統性紅斑狼瘡,你怎麼現在才來看?當時就告訴我,他說你這個病基本上是晚期了,如果按時間推算,最長不超過六個月,就是我的生命存活還能有六個月的時間。因為當時我記得我姑娘帶我一起去的,孩子一聽當時就哭了,這不是媽媽就要死了!我說哭什麼?死了媽也去好地方,我心態比較好,這當時就住院了。

  住院以後,因為當時我的體重非常輕,我一直是比較苗條的,你們看我現在是不是還是比較苗條?我現在的體重是一百一十斤,就是那個時候我的體重是九十八斤,幾乎從來沒再超過,一百斤的時候都很少。但是我住院以後,半個月我就胖了,胖了以後我就高興了,我說這醫院挺神,我住半個月,就把我住胖了。實際我是吃激素、打激素,那個激素一吃上它就胖,我不知道,我對醫學一點不懂,所以一點負擔沒有,我想這挺好。結果住了五十七天院,這回可真胖了,我長了五十斤體重,你想想是不是快一天一斤,我整個人就變形了,都橫了,那個肉都是硬的。這回我對著鏡子一看,我不認識我自己,這誰,怎麼這樣?那臉變得那麼大,肉都是硬的,晚上睡覺翻身,不能說我從這邊直接就翻過去,翻不過去,我得坐起來,臉調過來再躺下,就是這樣的。

  後來因為什麼出院?因為教授說了,說我這個病基本沒有什麼治療價值了,這是一;第二,沒有方法,因為我不能吃藥、不能打針。在座的各位想想,你住在大醫院裡,你不能吃藥、不能打針,你讓人家教授怎麼給你治,那不是給人家出難題嗎?我記得當時給我治病那個教授直拍大腿,怎麼辦老太太?你這病我們弄不明白了。我說你弄不明白我自己回家弄去。因為他們事先告訴我,說這個病到目前為止沒研究出成因,就是這個病究竟是怎麼得的沒研究明白,那你沒研究出來成因,你自然也找不到治療的辦法,他們開玩笑說,說誰要能找到這個病的病因,誰得諾貝爾獎金。我一想,既然你們都沒得著,那還是我來得,我說我回家去研究去,我要研究明白了,我得諾貝爾獎金,然後我還不自私,我把這獎金分給你們,就這樣。他有一本書,昨天我不是講了嗎,人家護士長不借我,說你沒病你看到要嚇出病來,要有病你看到得嚇死。我說,對我來說不至於。我跟人家好說好商量,把這本書借給我,我一宿沒睡覺,我把這本書讀完,確實,要根據那本書裡說,是一條活路沒有,全是死路,你是必死無疑。但是我就是心大,我也沒害怕,第二天早上我去還護士長的時候,護士長說老太太看了嗎?我說看了。她說你看有啥感覺?我說不就是一本小說嗎?我就看了這本書,在我這兒我把它當作一本小說,看完了沒有什麼太特殊的感覺,我就還給她了。後來因為你不能吃藥、不能打針,你在醫院裡你還占著一個床位,莫不如我就回家了。你看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辦?不是我不治療。有的人說你是不是你學佛都學傻了,有病就是挺著,就是不吃藥、不打針、不治療?不是,這我都如實告訴大家,如果我吃藥和打針都服的話,我肯定走治療那條路,但是你不能打針、不能吃藥,那你在醫院裡還有什麼其他辦法?只好回家了。

  可能我的佛緣就是從這正式開始了,回家干什麼?當時我的狀況特別嚇人,你們看現在老太太還算不錯,看著不那麼嚇人,當時我是體重一下子長了五十多斤,滿臉、滿頭、滿身全都是那個紅斑,那個紅斑都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特別嚇人。所以那個時候我不能上班,我不能下樓,我也不能見人,見人嚇著人家。我當時我的同事、同學,包括我的學生,他們要去看我,都一概謝絕,我說不行,現在我實在是太「漂亮」,你們不要現在來看我,等我不漂亮的時候你們再來。他們說我們就要看看你現在漂亮到什麼程度。實際他們真不知道我當時已經漂亮到那種程度,漂亮到嚇人的程度,用一個詞來形容,叫人看了很恐怖,我自己不敢照鏡子,照鏡子瞅鏡子裡那個我特別恐怖,就是這樣。所以說從二000年,應該是到二00四年,就這段時間,我是經歷了四次死亡。所以現在我對生死看得很淡很淡,沒有一點恐懼感,因為我告訴他們我經歷了,我告訴他們,我說死亡是一種很微妙的感覺,而且還有點很幸福的感覺。他們說那究竟咋回事,為什麼人人都怕死?我說因為沒有經歷過,他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就怕。我說因為我經歷四次,我知道死亡是怎麼回事,所以我就不害怕了,心裡就特別坦然。

  我本來是在省政府工作,在省政府大小也是個小小的官員,所以能走上學佛這條路,就像定弘法師似的,很多人不理解,堂堂的大學教授不當,遁入空門,我也是人家不理解。我記得我把觀音菩薩請回來之後,昨天你們聽了,不有那一段嗎,我請回來之後,我心高興,我就看著觀音菩薩,怎麼這麼好,我從來沒見過。所以第二天上班,我就到我們二十四個處室各屋去串去,我干啥去?我報告去。我說報告,我家請觀音菩薩了,有時間都到我家去看看。你看我們是政府機關,不允許這個的,後來我的主管主任說,素雲,你知不知道你干啥的?你怎麼宣傳這個!我說這個這麼好,我都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現在我知道他好,我為啥不告訴大家?就是那麼單純。所以說往後就是因為這場重病,一下子就把我摁倒了,後來我就在家裡不出門,干什麼?念阿彌陀佛。

  我當時那臉上斑都起厚厚的,給我治病那個教授後來他看見我,他就問我,你那個臉上的斑是怎麼掉的?因為他說了,他在他接觸的跟我同類病的患者當中,他說你這個病確實已經重到一定嚴重程度。後來這個斑不就掉了嗎?我帶別人去看病,他問我,你那個斑是怎麼掉的?我說有人讓它掉的。他說誰讓它掉的,你又上哪去治了?我說你都知道,我不能吃藥、不能打針,我上哪治去?他說那你怎麼就好了,它怎麼就掉了?我說有人讓它掉的。他說誰讓掉的?我不告訴你,告訴你也不信。第二次我又去的時候,他還問我這個話題,因為他老教授,他專門研究這個病。我就想,我說你是不是想學一招,就是你再遇到我這樣的患者,用什麼辦法讓他臉上的斑也掉?他就笑笑。我說那我告訴你,阿彌陀佛。我說誰要有我這個病,長我這樣滿臉斑,你就告訴他,你就念阿彌陀佛,那斑就掉了。他兩只眼睛瞪溜圓瞅著我,莫名其妙,可能人家老教授沒聽明白。但是我告訴他的是真話,那就信不信由你。所以就是這樣,我不吃藥、不打針這麼多年,從二00四年年底到現在,我沒有看過醫生。

  前二、三年,有一次我帶另外一個患者去看病,他和我一樣病,去見給我治病的這個老教授。那老教授一見我,那個眼神瞅我,「你還」,昨天我不說我接上了嗎,「活著」。肯定他一看我挺驚訝,好幾年沒見著,以為這個人肯定死了,你怎麼又來了?就這個眼神。他說你還,我說活著,連起來就是「你還活著?」。他說「我以為你」,我說「死了」,我又給他接上,兩句話,我都給它完整了,是不是?他說你還活著?我答了,我活著。他說我以為你死了。沒死,還活著。就這樣。所以我覺得我這個病之所以好到這種程度,就是心態特別平和,我心態好,我從來沒有恐懼過,我也沒把死當作一件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好像心裡就有個底,你們說是死,實際對我來說我是回家了,我去好地方,我肯定不去那壞地方。

  所以有時候我老伴就跟我說,他說你學佛,你這個人很不自私,那你學佛你咋有點自私?我說我怎麼自私?他說你老說西方極樂世界好,你要去極樂世界,你咋不去地獄?他說我自私。我說老伴你真提醒我,我說如果地獄的眾生需要我,我肯定去地獄,但是我不去受報去,我得去救眾生去。他說那還差不多。現在我能平和到什麼程度?我就那樣想,虛空法界都是我的故鄉,我就自由自在、來來往往,哪方需要我,我就到哪方去,眾生離苦我心歡暢,這就是我的一個願望。

  真的,我現在為什麼到哪都比較受歡迎?我來之前,我在香港我有點緊張,我想那麼多法師,你說我一個在家老太太,我面對法師我說什麼?完了有個小同修就跟我說,他說劉老師你別緊張,你在澳洲淨宗學會有好多好多粉絲。我說我這粉絲遍世界了?後來我跟師父說,我說師父,您老人家把我講成世界名人,我到處都有粉絲。所以昨天我開始講課之前我不說嗎,我說面對這多粉絲,我這緊張情緒就有點消了,就不緊張了。我就想,人來到這個世界來干什麼來的?不要自私,不要為自己。我一九九九年得的這個病,到現在整整是十二年了,按原來醫院的判斷,我還有六個月的生命,但是現在我遠遠超過六個月,我已經又生存了十二年,就到現在已經是第十二個年頭。我就想,我這十二年活過來,真是三寶加持,佛菩薩加持,把我留在這個世界上,肯定就是有些事需要我為大家做。那我把我完全交給了阿彌陀佛、交給了眾生,我現在沒有我,我從來沒有為我自己考慮過一件事,所以我就這樣,我現在特別潇灑、特別自在,也特別健康。

  我現在是直接面對你們,你們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我。十二年前被宣判最多不超過六個月就要死掉的老太太,現在就站在這,活生生的,還這麼快樂、這麼健康,你說這不是奇跡嗎?所以我的同學他是內科教授,他跟我說,他說素雲,你創造了兩個奇跡。我說什麼奇跡?他說一個是醫學奇跡,因為他是搞醫的,他說得你這種病,病到這種程度的,那是必死無疑,沒有活路,你活過來了;第二個說你創造了一個生命奇跡。你看一個創造了醫學奇跡,一個創造了生命奇跡,所以我可以坦率的告訴大家,學佛真是人生的最高享受,你看人的壽命都可以延長,還有什麼不可以的?

  你看咱們老法師,他的壽命應該是四十五歲,老人家今年已經八十五歲,已經多活了四十年。我應該是那一年我就應該離開,現在我又多活了十二年,這不就是在做證明嗎?學佛確實是一件很快樂、很高興的事。但是因為有些學佛的同修沒有給大家做出好樣子,學佛學得很累、很辛苦、很疲憊不堪,框框很多,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讓沒有學佛的人一看,你們學佛咋這麼麻煩、這麼復雜?人家就不敢學了。實際不是那樣的,我覺得學佛很簡單,首先你要做個好人,對不對?你要是連個好人都做不了,你怎麼能做一個好的修行人,你怎麼能成就自己?第一條要做個好人,什麼樣的好人?善良、慈悲、正直,就很簡單的這些條條,我們不要自私自利。

  我就舉一個,譬如說現在的學生都希望自己的學習成績好,超過別人,不希望別人超過自己。因為我的小孫女今年是初中四年級,明年的六月份她是考那個叫中考。現在名詞也多,老太太笨也記不住,叫中考,就是考高中,聽說中考比考大學還難。我孫女我們在一起說話的時候,我孫女就說她們班的情況,我一聽孩子們完全被引到了自私那個路去了,就是自己會的東西不能告訴別人,你告訴別人,考試的時候正好考這個題,別人答出來了,可能分數超過你,你就落在別人後面。我就告訴我孫女,不可以這樣,從小就要培養她大公無私的精神,做一個人要寬容、要豁達、要大度,不能那麼自私自利。我告訴我孫女,你會的題誰問你都告訴,你們班六十個同學,六十個人問你,你就給他解答六十遍,我說這是利己利人。利己,你給他講六十遍,這道題你一生都不會忘的;利他,六十個同學這道題都會了。我說為什麼這樣的好事你不做?她一開始不太理解,她說奶奶,大家現在都是這樣,自己會的不告訴別人。我說那還不說謊話嗎?你怎麼做?我說你會,人家問你,你說我不會?她說有時候也不好意思,就是搪塞搪塞,給他支吾過去就完了。但是後來我跟她說了,我孫女告訴我,奶奶我聽你話了,凡是我所會的,別的同學問我,我都告訴。你說現在孩子從小就往這條道上培養,今後的社會將是一種什麼樣的社會?能是棟梁之材嗎?可能自己學到的所謂知識愈多愈自私。

  那天在香港我還有一個專題沒講,因為師父怕我累,說澳洲這邊還有一千多人等著,得給劉老師讓她休息休息。我再講一個專題,我就想講關於教育的問題,對這個問題我是這樣想的,因為我曾經是老師,我原來當過小學老師、當過中學老師、當過小學校長,從一九六四年開始搞教育到現在,我對這個教育了解不是那麼太深太透,但是多少還了解一點。我覺得目前教育走這條路確實是錯了,如果再不回頭,真是將來的後果不知道怎麼樣,如果重一點說,國家民族往哪條路上走、往什麼方向去,真是很危急,所以這個專題等以後有機會我還要講。

  咱們回過頭來再說,我在這裡就想告訴大家,如果你們有機會,學學佛經,讀讀佛經。沒有時間,我建議你們讀一部短一點的《心經》,《心經》,這部經它開智慧。有的同學是死用功、死用功,累得要命,不見得效果多麼好。你每天念念佛,阿彌陀佛四個字多簡單,讀讀佛經,《心經》讀一遍也就是兩分鐘,所以你每天都讀讀這《心經》,過一段時間你感受感受,你會覺得你心愈來愈靜,你會覺得你聰明了,我不騙你。你看我絕症病,我念阿彌陀佛念好了,到現在就到這種程度,這都是現實,真實的情況就是這樣。

  如果你們見不著我,假如說你們是在光碟上看,是不是還有點半信半疑,是那樣嗎?我們也沒看著真人。所以我第一次去香港講課的時候,我就告訴他們,我說現在面對你們的是一個真實的我,不是光碟上的,有人說是不是有人扮演的?我說現在你們看看我是不是真的?沒有人來扮演我。這樣,如果大家都能夠認真的來學佛、念佛,真是挺好的!我以我切身的經歷,你說誰不珍惜身命?那個時候就是我再珍惜身命,如果我不走學佛這條路,可能我的身命也早完結了。至於我今後還有多長時間,這個我不知道,我交給阿彌陀佛了,人世間的事我做完了,我沒有任務了,阿彌陀佛肯定一招手我就回家,那是我真正的家。如果阿彌陀佛說活還沒干完,你還有任務,那我就多待幾年。老法師給了我三條任務、使命,第一條,不能獨善其身,就是不能光管我自己;第二條,要兼善天下;第三條,要帶更多更多的人回西方極樂世界。師父給我的任務,我不完成我也不敢走。

  所以昨天我在講課之前,組織會的同修跟我說,他說劉老師,因為今天照相耽誤了半個小時,大家覺得非常可惜,都非常願意聽你的課,你今天只有三個半小時的時間。我說咱們抓緊,三個半小時不休息,直接講,這樣不是能省一些時間嗎。他說如果最後同修們還說還要聽,怎麼辦?我說我來解釋,我就說本老太太暫時不能往生,以後還有機會見面,我再跟大家說。所以昨天我是連續講了三個半小時,我看會場基本上是座無虛席,基本坐滿了。這樣我開心,大家也開心,這有多好。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態調到最平和最平和,沒有什麼放不下的。

  我昨天不說了嗎,我那遺囑,我第四次臨死之前,我不寫了一個遺囑嗎,給我的孩子。我說孩子們,媽媽一生清貧,沒有任何財富留給你們,如果說媽留給你們什麼,就四個字「阿彌陀佛」。你們認識了,這就是無價之寶;你們不認識,媽媽什麼也沒給你們留。這就是我,如果那次是我人生的結局,那就是我最後的遺言,一篇原稿紙沒用了。我不說我看見一個企業家嗎,他說大姐,我太羨慕你。我說羨慕我什麼?他說我羨慕你那個遺囑沒用一篇原稿紙。他就把他的遺囑拿出來,打字的,裝訂厚厚一本,告訴我,大姐,我這還沒有遺囑完。我說打字的都打成一本,還沒囑完,那你都囑些啥?他說囑遺產分割。我說你多少遺產?分割這麼費勁!我說我一無所有。我真是一無所有,你們看老太太多輕松、多自在,我家去小偷都沒關系,真是的,以前去過兩次小偷,沒偷去。後來我上班,我們主任說,聽說你家進小偷了?我說是。我們主任說,他去之前為啥沒請示請示我?我說請示你干啥?他說我就告訴他,別上她家偷,一無所獲,一無所獲。

  我來之前我手裡有九百塊錢,去看我的一個同學,身體不好,我這九百錢都給他了。刁居士跟我說,大姐,我再給你湊一百,湊一千塊錢給他。我說我們「哥們」沒說的,九百就九百,我就把九百都給他了。後來刁居士說,我還尋思你給他五百不行嗎?自己留四百零花。我沒尋思這事,我有九百我就都給出去了,我就啥也沒有了,就這麼簡單,你說多好!所以人就把這些財物什麼都看淡淡的,你多上幾次火葬場,送送死去的人,你看看他什麼樣,到那時候你給他一千萬美金,他也起不來拿,是不是?你看多簡單。我每送一次往生的人,我就加深一次印象,我就告誡我自己啥也不留,啥也不留,所以我現在真是一無所有,包括我穿,我身上穿的衣服全是同修給我的。昨天我講給大家都逗笑了,老太太就簡單到這種程度,就快樂到這種程度。

  我不但能把我自己的衣服翻來倒去,一會穿反了,一會褲子前面穿後面,一會後面穿前面,我還能把人家褲子穿到我身上了不知道。你看我跟刁居士我倆住一個屋,我早上起來我把褲子穿上,因為她個矮,我穿上肯定不對勁,我就一個念頭,今天褲子短,沒有第二個念頭。今天褲子短,穿上了就想出去繞佛去,到樓下人家門沒開,鎖著,我出不去,我又上樓了。我上樓一看,刁居士在那找褲子,完了我一進屋,她說大姐,你是不是把我褲子穿上了?我說沒有,我穿我自己褲子。她說你褲子不擱這嗎?我褲子擱椅子上。我說穿錯了,脫了,還你。完了我說怎麼今天這褲子短,就沒想昨天它咋不短,沒想它為什麼短,沒有,就是今天褲子短,短也就穿上。我倆褲子有區別,我這帶白槓槓,她那沒有白槓槓,就這樣我都能穿錯,所以老太太滿腦子裝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如果你們要相信我說的是實話、真話,你們相信我,什麼事都放下,好好念阿彌陀佛,你就一切都好了。行了吧?

  主持人:非常感謝劉老師,感謝定弘法師。剛才我說的,他離開學校我有保留的,過去我也聽他講過課,當時他講經濟課的時候,一臉的嚴肅,不像我們兩個老太太這麼的輕松,我坐在下面也是一臉的緊張。你看今天講學,他在上面是充滿法喜,我們在下面聽的同學們也是充滿法喜;您就更別說了。這樣,我是代表我們昆士蘭大學的孔子學院和我們的佛陀教育學會,這是我們佛陀教育學會成立剛五周年,孔子學院成立一周年,其實今天和昨天也是開了國際性的論壇,現在正在隔壁那個building裡面二十三號(這兒是二十四)在開會。我想啟請您,您也是第一次到澳洲來,您再到我們這兒,再來講學一次,就講你們的教育,佛教的教育,好不好?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法的人生智慧  定弘法師、劉素雲老師主講  (共一集)  2011/12/2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St.Lucia校區  檔名:57-072-0001

 

上一篇:定弘法師: 我為什麼要出家
下一篇:定弘法師: 如何降伏淫欲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