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濟群法師:要敢於審視傳統佛教中的陳規陋習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編者按】寂靜法師開示“佛教有邊,佛法無邊。佛教傳承佛法,佛法超越佛教。佛法是智慧和境界,不是知識、教條和迷信!”,寂靜法師推行人間佛教,以世人接受的現代講解方式傳遞著佛法微妙的智慧。在他看來,佛法也好,聖賢智慧也好,在現今時代的傳播中,應結合時代的變化,打破、改變甚至揚棄一些舊有的形式,不要讓傳統變成了教條和迷信。

    本文摘自濟群法師的訪談。濟群法師,1984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隨後至福建佛學院、閩南佛學院參學任教。多年來,教書育人,學修並重,為沩仰宗第十代傳人。著有《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脫》、《金剛經的現代意義》、《心經的人生智慧》、《學佛者的信念》、《幸福人生的原理》等人生佛教系列叢書。

    雖然佛教傳入中國已有兩千多年,並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部分民眾對佛教充滿的是由某些現象得來的片面認識。看到有人來寺院燒香拜佛,就以為佛教只是保佑平安的途徑;看到信徒中老年人居多,則以為佛教是閒來無事後的精神寄托;看到個別文學作品中的描寫,又以為學佛是走投無路後的無奈選擇。而近年來的部分影視作品,更使很多人以為出家人都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豪俠之士。凡此種種,嚴重阻礙了人們對佛教的正確認識。我們通過人生佛教的正面弘揚,就是要使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正信的佛教。

    佛教界目前存在的誤區現象,比較突出的有四點,即鬼神化、來世化、哲理化和學術化。經忏佛事的盛行,使很多人將佛教當做是為鬼神服務的手段,從而背離佛教的人本精神。淨土法門的特別弘揚,又使很多人覺得學佛只為求得來世,是老之將至時才需關注的問題。而哲理化的佛教,只適合具有相當文化層次的僧侶學習研究,普通民眾沒有時間也沒能力深入。至於學術化的佛教,也只是部分學者的專業,他們將佛教當做文化現象研究,很少和現實人生發生關系,也很少考慮自己的安身立命,這些學術成果從文化傳承來說固然有一定意義,卻無益於現實人生,更無法激起他人的信

  人生佛教雖然定位於現實人生,但不是人們通常所以為的僅僅關注現實。入世只是其中一個層面,其內涵遠遠不止於此。太虛大師有首偈說得非常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這首偈包含三層內容。首先,人生佛教是以人為本,通過佛法智慧來正確認識人生,解決各種問題,從而建立幸福人生。其次,說明做人與成佛的關系,學佛要以佛菩薩為榜樣,克服自身的貪嗔癡,成就慈悲和智慧的生命品質。第三,佛是由人修行而成,每個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因而,人生佛教涵蓋了由人到成佛的整個過程。

    傳統之所以成為傳統,自然有其相應的權威性。也正因為這樣的權威,使得人們往往只是埋頭順應,卻不敢加以審視。比如我們今天繼承的佛教傳統,包括我們的生活、修行乃至寺院建設,究竟是佛教的優良傳統,還是陳規陋習?這個問題,很多學佛者是不曾想過,也不敢去想的,似乎想一想就是離經叛道,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那麼,我們今天所認為的傳統,和唐朝的佛教是否一樣?和印度早期的佛教是否一樣?和南傳佛教是否一樣?和藏傳佛教是否一樣?當我們換一個角度去觀察,會發現傳統並不是從上至下的唯一道路,也不是亘古不變的唯一樣貌。 
    在它的周圍,還有很多或並行、或交叉、或漸行漸遠的道路,還有許多或因時、或因地、或因社會背景和文化差異而展現的豐富變化。其中,究竟什麼傳統更符合佛法真谛?究竟什麼是主干,什麼是枝末?究竟什麼是需要繼承的,什麼是需要揚棄的?

   如果沒有一個開闊的視野,我們很可能成為所謂“傳統”的犧牲品,甚至不知道,這個所謂的“傳統”,只是佛教發展過程出現的某種變異。不幸的是,我們卻將這種變異“忠實”地加以繼承,進而發揚光大,代代相傳。從這一點來說,今天這個時代給我們提供了格外的機遇,讓我們擁有前所未有的視野。否則,我們是沒有能力對傳統加以審視,進行甄別的。

【以上轉自鳳凰網華人佛教微信,原篇幅較長,有刪減】

   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師在《金剛經說什麼》裡也說到——

   一般人信仰宗教,都是注重在形式上,而且多半以有所求的心,求無所得的果。尤其我們看到廟子上拜佛的人潮,以前是十塊啦!現在充其量是一百塊錢,買一大堆香蕉、餅,一大把香,燒了以後又拜,拜了以後又磕頭,然後求神明保佑丈夫好、然後還把香蕉帶回去慢慢吃。你們看!出這麼一點點本錢,那個要求多大啊!我如果是佛是神,是不會理這一套的。哼!你這個人自己都成問題嘛!花一點點本錢,要求一切都圓滿,達不到目的,還要講這個菩薩不靈,這個菩薩好當嗎?就像古人的一首詩,講這個天氣很難辦:做天難做四月天,蠶要溫和麥要寒。出門望晴農望雨,采桑娘子望陰天。

    你說老天究竟該怎麼辦?人同天一樣更難,菩薩更是難上加難。兩家人都要燒香要幫忙,保佑他打贏,你說這菩薩究竟幫哪一邊好呢?你說菩薩是看誰的香蕉多一點,豬頭大一點來決定嗎?所以啊!這些都是宗教儀式,從心理學立場來研究,這是很滑稽的。我們經常聽人家講宗教儀式的,也只好寫四個字來形容,不可理喻!不可理喻!簡直不可理喻!嘴裡沒有辦法講出來,只好說對對對,你說的差不多啦!

   所謂能生信心,可不是迷信,是理性上的正信。

    人說非要拜佛不可,西藏密宗非要吃葷不可,中國顯教非要吃素不可,非要這樣不可,那樣不可,這都是定法,不是佛法。這個意思也就是說,不一定這個形式就叫佛教,那個形式也是佛教。所以你們青年們要弘法,能夠一句佛話也不講,一個佛字也不提,就能將這個道理教導別人,就是佛法!何必要加一個“佛”字呢?那只是外衣呀!這個外衣是可以脫掉的。

    所以,開始我們已經說過,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一切宗教、哲學、一切形式之上的。

    愛因斯坦說:“未來的宗教,將是宇宙的宗教。它應當超越個人的神,避免教條和神學,涵蓋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它的根基,應建立在某種宗教意識之上。這種宗教意識的來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來經歷時得到的體驗。”

 

上一篇:科學研究表明:佛教冥想可緩解病痛
下一篇:回到當下的旅程:對話美國靈性大師李爾納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