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10000小時,造就“天才”《紐約客》專職作家格拉德維爾認為:天才,不過是做了足夠多的練習的人,
藝術領域,也不例外。

他總結出了一個10000小時定律,
研究顯示,在任何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跟天分無關,
只是練習的問題,
需要練習10000小時,
10年內,每周練習20小時,大概每天3小時。
好像大腦需要這麼長時間,
以吸收達到精通需要知道的東西。

能夠狠下心做笨功夫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個常人每天至少要念佛三小時以上,每天不間斷堅持十年,信願就算堅定了,了生死也就有了把握。如果從早到晚都在真心念佛,至多三年就會有成就。

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很多人認為,聰明的人才會成功。其實,事情恰恰相反。
很多聰明的人,做事情往往難以成功。人們常說“聰明反被聰明誤”,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很多聰明人做事情不能成功,原因有二:
一是不能下笨功夫;

二是他們沒有找到他們價值體系中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卻去做一些在他的價值觀體系中不怎麼重要的事情。
所以,他們內心缺少全力以赴的動力。“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這句話是錢鐘書先生的名言。
錢鐘書先生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等。

1929年,錢鐘書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無錫輔仁中學。之後,錢鐘書考入清華大學,年僅19歲,其考試成績中、英文俱佳,據說他的國文、英文水平,使不少同學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數學卻只有15分(有人說得了零分),按說,這種情況是不能錄取的。但主考老師匯報了當時清華的校長羅家倫,羅校長因為愛才,破格錄取了他。
錢鐘書果然不負羅校長的器重。錢鐘書的才能,表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他記憶力驚人,據說他有“照相機”般的記憶;
另一方面是他超出常人的勤奮。
他提出“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他下決心“橫掃清華圖書館”,他泡圖書館之勤、之久,幾乎無人可及。
所以,入學時間不長,錢鐘書的超人禀賦和學養,便顯露無遺,很快便成了清華園中鼎鼎有名的一位才子。

他的恩師、著名學者、清華國學研究院主任吳宓評價說:“自古人才難得,出類拔萃,卓爾不群的人才尤其不易得。當今文史方面的傑出人才,在老一輩中要推陳寅恪先生,在年輕一輩中,要推錢鐘書,他們都是人中之龍……”
從此,錢鐘書“清華之龍”的聲名便不徑而走;
二是在清華大學文學院的范圍內,錢鐘書被推為當時的“三才子”之首,另外兩位分別是後來有名的考古學家夏鼐、歷史學家吳晗;
再有,就是在外文系范圍內,錢鐘書又是外文系“龍、虎、狗”“三傑”之首,“清華之龍”是錢鐘書,“清華之虎”是萬家寶(即後來的戲劇家曹禺)……,有段時間,在南開大學的同學之間還流傳著“狗尚如此,何況龍虎”的雅谑。
有人曾對錢鐘書的《管錐編》發出驚歎:“其內容之淵博,思路之開闊,聯想之活潑,想像之奇特,實屬人類罕見。一個人的大腦怎麼可能記得古今中外如此浩瀚的內容?一個人的大腦怎麼可能將廣袤復雜的中西文化如此揮灑自如地連接和打通?”
許多中外著名人士,都對錢鐘書作了極高評價,稱之為“二十世紀人類最智慧的頭顱”。
著名教育家林格老師,曾經跟我分享過他高考時的一種做法。那時候,他學文科,他說他曾經把歷史課本抄過七遍!他說,抄過七遍後,他發現,很多歷史上的細節題目,他都可以輕松答出來。而且,可以做到對歷史的知識很系統地掌握。
林老師是個很聰明的人,一般人第一次見他,就能明顯感覺出來,很多教育方面的問題,他都能說出對問題的很系統很深刻的理解。
他經常很謙虛地說自己對教育的理解還不夠深刻,他喜歡說那位專家怎麼深刻,但專家都受過他的指導,他對教育的理解,的確比很多專家要深刻得多。
我是個喜歡問問題的人,很多人都會被我問得答不出來。

有一次,我跟林老師說:“很多人對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得不夠深,回答不出問題。我對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些問題也不夠深刻,但有幾個人能連續回答出三個問題呢?”
當時,林老師的一個回答讓我很震驚,他說:“我能回答出來。”
我問:“三個麼?”
他說:“你可以一直問下去。”……
生活中有太多的聰明人,但是卻未能有大的成就,原因是沒有在一點上下笨功夫。能夠看透這點,並且能夠狠下心做笨功夫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如果不將精力“聚焦”在一個問題上,並做足功夫,結果,只能導致能量無效耗散,最後一事無成。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愛因斯坦有一個朋友,名叫貝索,被愛因斯坦稱為“在全歐洲都找不到第二個的知音”。

他在相對論的創立過程中,曾經給予愛因斯坦不少啟示,乃至被譽為“相對論的助產士”。他思維敏捷、鑒別能力強、知識淵博,但是,他一輩子也沒有過自己的建樹。
對此,愛因斯坦曾直言相勸:“我堅信,如果你具有專注的熱情,你一定能夠在科學領域中孕育出一些有價值的東西。蝴蝶不是鼹鼠,但是,任何蝴蝶,都不應為此而惋惜。”
在這裡我們要特別強調兩點:

一是要找准方向;
二是堅持不懈,直到成功。
據說,曾獲日本保險行業第一名的保險推銷員原一平,在他的退休告別大會的時候,很多保險界的精英參加,當人們詢問他推銷保險的秘決時,他微笑表示不必多說。
這時,從會場一邊出現了四名彪形大漢,他們扛著一座鐵馬,鐵馬下垂著一只大鐵球。等鐵馬被抬到講台上時,現場人士都糊塗了:他要干什麼?
原一平走上台,拿出一個小榔頭,朝鐵球敲了一下,鐵球沒有動,隔了5秒,他又敲了一下,球還是沒有動,於是他每隔5秒就敲一下,持續不停,但是鐵球還是一動也沒有動……
半小時過去了,台下的人士漸漸地開始騷動了,一開始大家在竊竊私語,慢慢地有人覺得無聊了,陸續有人離場而去,但原一平還是自顧自地敲著鐵球。
一個小時過去了,人越走得越多,最後,留下來的只剩零星幾個人了。
“動了!”有人喊出了!
“動了!”在場的人都看到了!
大鐵球開始慢慢晃動了。又經過40分鐘後,大鐵球搖晃的幅度越來越大,這時候,想讓它停下來都困難了。
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積累,但很多人在積累的過程中,忍受不住這種沒有成功的煎熬,放棄了。最後,剩下來的,就是那些真正成功的人。

在這個過程中,最最需要的,不是一個有什麼小聰明的“智叟”,而是一個下行決心施行笨功夫的“愚公”!

 

上一篇:管好嘴巴,是修行的第一關
下一篇:要敢於承認,不要解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