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希阿榮博堪布:持戒是一切修行的根本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1、開發智慧,首先需要定

一步一步清除掉內心的干擾、雜念。沒有定作為基礎,一顆心恆時處於散亂攀緣當中,即便生起一點點智慧,也是力量極其微弱,猶如風中之燭,無法驅除愚癡黑暗。

定分為止和觀。止,偏向於不起分別,專注一境;觀,是通過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以分別止分別。止觀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如果單修止,不修觀,容易墮入無想定,空心靜坐,一座千年也還是在癡心裡打轉。

持戒是一切修行的根本

以戒為師

得定需要心理條件和生理條件,身心都要寧靜、專注、敏銳,不緊不松,恰到好處。做到這樣是需要持戒的。持戒,即通過持續、清醒的覺察規范自己的言行。如果連身體也管不住,如何去調伏比身體更難以捉摸的心呢?管不住心的話,定就無從談起。所以,定的基礎是戒。

2、受戒是自願宣誓,沒有人強迫和命令你必須這樣那樣

戒並非像有些人認為的是佛陀根據自己的好惡,硬性制定的律法,沒多少理由地規定必須這樣、不准那樣。佛教戒律完全不是如此。當年佛陀通過智慧和神通看到有些行為會造成惡性後果,使人遠離安樂並障礙解脫。出於悲心,佛陀為大家開示了行為取捨的道理。這就是戒律的由來。制定戒律是為了幫助眾生斷除煩惱、滅諸過失。

受戒是自願宣誓,表示自己決心要做什麼、不做什麼,沒有人強迫和命令你必須這樣那樣。一旦你自己發下了誓言,就該恪守之。沒做到的話要忏悔,並不是因為不忏悔你就會觸犯某個主宰者的權威而受其懲罰,而是因為不當行為會帶來惡性後果,傷害到你自己,所以要通過忏悔,通過心的改變去改變緣起,並最終改變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