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宗教的多元認識與實踐”公選課組織學生入寺院體驗宗教生活
“原來和尚也發短信、上網”,中山大學日語系女生閻姝今年“十一”假期體驗了5天“出家”生活後,顛覆了“長期生活在寺廟裡的和尚應該遠離社會”的看法,“他們的生活其實與我們很近”。
打坐、誦經、吃齋、普茶、聽佛學講座、參加傳燈法會……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80位中大學生在老師的組織下,參加了為期五天的韶關南雄大雄禅寺禅修清淨行生活營。在學生和老師看來,這是有點另類的度假休閒方式,但其實也是大學課堂的延伸,更是一種心靈的調節。
“出家”的學生們大多選修了中大外語學院副院長肖平主持的“宗教的多元認識與實踐”公選課。肖平教授介紹,這門公選課去年始創,迄今已舉辦四期生活營活動,前三期分別是:去年寒假在南雄蓮開淨寺,今年“五一”在江西、湖北的寺院,今年暑假在羅浮山道觀。活動都以“放慢腳步、善待心靈”為主題。
肖平說,這門公選課得到了美國嶺南基金會博雅教育項目的支持,參與此次南雄大雄禅寺體驗的營員,只要支付150元的費用。肖平說,開設這門公選課,並不是為了宣揚宗教,而是讓學生們了解不同宗教,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等。而更深層次的是,讓學生們通過體驗宗教生活來學會調節心靈,“因為現在大學生的壓力太大了。”
記者采訪參加歷次禅修生活營活動的部分大學生們,通過他們的講述及記錄,還原大學生們的這番特別經歷。
[最不適]
用餐不准說話、不許剩飯
當幾天“出家人”,大學生們最難以習慣,倒不是飯菜沒肉沒油,而是“用餐不得剩飯”這條戒律——佛學中說“自己的孽,需要自己去消”。
同學們說,進寺院飯堂要排隊,先是師父,再是男眾,最後是女眾。進去後,中間是住持的位置,兩邊是一排排整齊擺放的長桌長凳,男眾坐右邊,女眾坐左邊。
早齋一般是稀飯、饅頭、鹹菜,中晚飯則有白飯、饅頭、豆腐皮、青菜等等,吃飯之前要先唱一段經文。用齋前,每個人面前都有兩個空碗。一個行堂者端著飯菜,從就餐者前面走過。就餐者如果想要那個飯菜,就將碗往外推,並用筷子在碗中比畫深度。整個過程不許講話,只能用眼神和動作來交流。
法學院張瀚形容自己第一次體驗過堂吃飯的情形是“狼狽”:過堂的木桶“走”得飛快,有時想吃那個菜,沒有反應過來,菜就飛走了。後來,他總結經驗首要一條是“吃著碗裡的,想著桶裡的”。
此行去大雄寺,第一頓用齋很多女生犯規,碗裡留剩飯,戒律僧等到學生們離開飯堂時才發現。到第二次用齋前,管戒律的師父特地嚴肅聲明:“寺廟的飯菜都是施主施捨的,我們一定不能浪費。”老師父一番訓導後,學生們規矩多了,外語系的方凌說,“見到不喜歡的菜,不敢要;要來的飯菜,無論如何都扒下去;實在吃不下,就趁著戒律僧不注意,把飯菜分給周圍的同學。
[最痛苦]
凌晨三點起床做早課
早上六七點讀英語,在大學校園不乏其人。不過,凌晨三四點起床做早課誦經,有同學總結道:比軍訓站得還久。站了一個多小時,巴不得早點進入“轉圈”儀式,活動活動筋骨。
僧人凌晨三點多起來早課,睡意正濃的學生們也不得賴床,大家此時進佛堂的腳步猶如在“飄”。長時間打坐,腳酸背痛不說,“瞌睡蟲”是最大的敵人。傳播設計系的古雅卉說,雖然大家全部准時起床早課,但是很少有人能清醒地做完,盤腿坐在墊子上“打坐”,先聽師父誦經,然後閉上眼睛吸氣呼氣,但一閉上眼睛,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早課誦經之後,學生們可以自願選擇出坡(即勞動)。數計院的陳健來參加過3次禅修生活營活動,每天早上七八點鐘,這位來自農村的大學生自願打掃寺院一個小時,“我們用小竹子扎成的大掃把,有將近一米半高,掃地時彎著腰,盡量將掃把放平,掃起來才快。”
陳健來觀察到,來自城市的同學基本不會用這種掃把,都是站直身體,掃把豎著,根本掃不了東西,差不多一半的同學姿勢錯誤。
[最驚奇]
僧人也上網、發短信
“佛家世界只有晨鐘暮鼓、青燈獨照,寺外潇潇冷雨、寺內唱念連連”——這是大多數學生體驗前,對僧人生活的想象。
外語系的姜福濱此行在大雄禅寺見到一位知客僧在使用筆記本電腦。他的第一反應是:這跟周圍的清修環境格格不入,很不可思議。他向師父請教。師父解釋說,雖然出家清修,但是佛法還是要弘揚的,我們不可能出去到處去跟人家講,所以借助了互聯網。
今年“五一”參加禅修的同學對四祖寺的明奘法師印象深刻,明奘法師是中大85屆氣象學的學生。現在他還在網上開設論壇,專門弘揚佛法,解疑答惑。同學們說明奘法師常說,“出家當和尚並不是山頂洞人,還是得跟上時代”。
[最有趣]
與高僧“斗機鋒”
每次禅修,都有法師為學生做佛法講座。“原來我看高僧,覺得他們披著一層神秘色彩,普通人很難融入他們的生活,經法師一講,大家的距離接近了。”聆聽大雄寺印澈法師的講座後,姜福濱對佛教有了新認識:學佛學和上大學一樣,不過我們學習的很多是技術,他們學習的是智慧。
陳健來說,和寺院高僧交流後,有如沐春風之感,“真正有修行的和尚都博學善辯,與平時在大街上遇到化緣的和尚完全不一樣。”陳健來每次參加禅修活動,都會與高僧們“斗機鋒”(佛學哲學上的辯論)。盡管是辯論,但高僧們說話從不偏激,常常是柔和而有說服力。
“無我茶會”是最讓學生津津樂道的一項活動:每個人自備茶具圍成一圈,每人各泡四杯茶,三杯奉給左邊的茶侶,一杯留給自己,三泡後可隨意選擇其他茶侶,互相行禮奉茶。
因為茶會形式有趣,大家樂此不疲,到處尋找目標奉茶。小小一杯茶,多喝幾次讓人頻頻想上廁所,以至於後來茶會時,同學們看到熟人就躲。一位女生說,正因為如此,“無我茶會”被大家戲稱為“不要奉茶給我的茶會”。
對話
“舉辦無我茶會學習消除自我”
指導老師肖平稱體驗中已盡量淡化純宗教內容
記:您是外語學院的副院長,為何開設這門關於宗教的公選課?
肖:開設宗教這門課,是為了推廣博雅教育,從人文的層面上提升學生的心靈和思想。
記:為什麼您除了講課外,還要帶學生們親自去體驗宗教生活?
肖:就像我們研究汽車,不能整天研究畫圖,要到工廠裡面去看看汽車是怎麼開的,請工程師講講制造流程是怎麼樣的。道理是一樣的。宗教是比較敏感的內容,在體驗過程中,我們會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我們不指導學生重點學習某一門宗教,通過參觀、體驗,主要是想讓學生們了解完全不同於現實生活的一種生活方式。這種體驗,既不是作為宗教信徒式的,也區別於一般的游客和香客。
記:您組織的歷次禅修清淨行活動,是否得到了宗教機構的支持?
肖:是的。我們會事先與宗教機構協商,要求把純宗教的內容淡化,不允許對學生做宗教宣傳,學生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來體驗。但寺院裡的規矩,我們會要求學生盡量遵守。畢竟我們是去坐客,要尊重主人家。比如這次禅修,發現有營員偷跑出去吃香腸,這種行為,我們就會馬上批評制止。
記:參與禅修的學生對宗教生活有了新的認識外,我聽到學生們還有許多感悟,說得最多的是,在那種環境下,心靈清靜、平和了許多。
肖:組織這樣的活動,也是希望學生對自己的生活態度有所反思。現在很多大學生會為獎學金等外在的事物,爭個不休。社會上總是在提倡自我,像舉行無我茶會,就是倡導另一種精神——消除自我、學會感激,理解在社會上你付出的努力和你獲得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對等的。
有些學生體驗後,可能是一時沖動,馬上就想皈依佛門。這個原則問題,我們是不允許的。作為指導老師,要對學生負責,但假如這樣的學生回來後還是堅持要皈依,那就是個人行為了,我們也不能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