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佛說有哪八難障礙我們修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今天我們看看佛祖說的八難是什麼,八難就是八種艱難,八種苦難,八種災難。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凡夫之人不聞不知說法時節。比丘當知:有八不聞時節,人不得修行。雲何為八?

有一天,佛祖在給孤獨園說法:有八種情況,人不容易修行,哪八種呢?
“若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得至涅槃,如來之所行,然此眾生在地獄中,不聞不睹,是謂初一難也。

佛祖出世說法的時候,這個眾生卻在地獄裡面坐牢,沒辦法聽到佛法,沒辦法見到佛祖,這是第一種苦難。

地獄裡面是很苦的,中午沒有佛法分享,只有大刑伺候,沒有念佛持咒,只有無比痛苦。
“若復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然此眾生在畜生中,不聞不睹,是謂第二之難。

佛祖出世說法的時候,這個眾生卻在畜生道當中,沒有智慧,不能聽經聞法,這是第二種苦難。

就好比佛祖當年感慨那一窩螞蟻,上一尊佛的時候,它們就是螞蟻,過了這麼久,釋迦牟尼佛出世了,它們還是在做螞蟻,沒辦法學佛解脫。
“復次,如來出現世時,廣說法教,然此眾生在餓鬼中,不聞不睹,是謂此第三之難也。

佛祖出世說法的時候,這個眾生卻生在餓鬼道受苦,沒有辦法學佛,這是第三種苦難。

就好比當年大目犍連尊者的母親一樣,悭吝心太重,生在餓鬼道,即便目連尊者神通第一,也難以救度母親。

後來佛祖慈悲,教了目連尊者一個方法,這樣才讓他母親少受一劫的餓鬼之苦。

“復次,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然此眾生在長壽天上,不聞不睹,是謂第四之難也。

佛祖出世說法的時候,這個眾生卻生在長壽天去了,沒機會學習佛法,這是第四種苦難。

三界當中,最長壽的是非想非非想天。壽命是八萬四千大劫。

當年佛祖成佛前,有位仙人叫做羅勒迦藍,是當時有名的仙人,佛祖成佛之後,想去度化他,結果呢,這位羅勒迦藍運氣不好,半天前已經去世了,投胎到非想非非想天去了。

這位羅勒迦藍修行很不錯的,所以能生到三界的第二十八層天,但是呢,再下一世,他將變成一只帶翅膀的壞狐狸,吃其他的動物,再下一世,就會去地獄受苦了。

你看看,如果你這輩子修行外道,有可能下輩子可以享福,但是再下一世就不好說了,很可能就去三惡道了。

我們這輩子修淨土法門,下輩子不用發愁,我們可以去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保證我們了脫生死,永出輪回。
“復次,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然此眾生在邊地生,誹謗賢聖,造諸邪業,是謂第五之難。

佛祖出世說法的時候,這個眾生卻生在偏遠的地方,遠離佛法僧三寶,誹謗賢聖,造各種惡業,這是第五種苦難。

佛祖出世的時候,都是選擇當時的中心國家,簡稱中國。

中心國家的人民福報深厚,所以可以受到佛法的滋潤,然後逐漸從中心國家向邊遠的國家擴散。

就好比佛法當年以憍薩羅國的捨衛城為中心,逐漸擴散到其他國家,後來富樓那尊者涅槃前,把佛法傳到印度西部邊遠的輸盧那國。

過了1000年左右,佛法逐漸傳到了東方的中國。

“復次,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眾生生於中國,又且六情不完具,亦復不別善惡之法,是謂第六之難也。

佛祖出世說法的時候,這個眾生雖然生在中心國家,但是呢,身體有缺陷,比如盲聾啞等身體殘疾,而且比較愚癡,沒有能力分辨善惡之法,搞不好被邪教欺騙了,這是第六種苦難。
“若復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眾生在於中國,雖復六情完具,無所缺漏,然彼眾生心識邪見:無人、無施、亦無受者,亦無善惡之報,無今世、後世,亦無父母,世無沙門、婆羅門等成就得阿羅漢者自身作證而自游樂。是謂第七之難也。

佛祖出世說法的時候,這個眾生雖然出生在中心國家,而且身體健康,但是呢,心裡卻充滿了邪見,說不要布施,沒有因果報應,沒有來世,沒有阿羅漢,這是第七種苦難。

這個比前面的更加悲慘。

身體有缺陷,也算是償還宿債,一步步走向黎明,還完了也有重新做人的機會;

心中有邪見,這是在造新的罪業,一步步滑向黑暗。
“復次,如來不出現世,亦復不說法使至涅槃者,又此眾生生在中國,六情完具,堪任受法,聰明高才,聞法則解,修行正見:便有物、有施、有受者,有善惡之報,有今世、後世,世有沙門、婆羅門等修正見,取證得阿羅漢者。是謂第八之難,非梵行所修行。是謂,比丘,有此八難,非梵行所修行。

有個眾生出生在中心國家,身體健康,智商很高,聽到佛法都能理解,有正知正見。但是呢,這個時候,佛祖卻不在世上。這是第八種苦難。

佛祖不在世,簡單分為佛祖出世前以及佛祖涅槃後。

佛祖出世前,世界上很難聽到佛法,所以很可惜,最多也就到非想非非想天而已。

佛祖涅槃後,分3個時期:

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

佛祖在世,就好比一個火炬一樣,發光發熱,可以照亮大家前進的路。

正法時期,就好比這個火炬以及熄滅了,不發光了,但是呢,還有余熱,大家見了之後,說這就是火炬,當年發光的,還能依教奉行。正法時期有1000年,證果的人也是不少的。

像法時期,就好比這個火炬已經完全冷卻了,不再發熱了。大家見了之後,說這個好像就是火炬呢,貌似當年也可以發光發熱的呢。像法時期有1000年,證果的人就少很多了。

末法時期,就好比這個火炬已經開始逐漸腐爛了。大家見了之後,說這個難道是火炬嗎?你用什麼證明它曾經發光發熱啊?我不太相信哦。末法時期有10000年,證果的人是非常罕見的。

佛祖在世只有區區80年左右,佛祖不在世的時間卻是非常久遠的,所以說生值佛世難。

普賢十大願王有一條叫做常隨佛學。

什麼意思呢?我們可以理解為,我們在學習階段的時候,應當經常跟隨在好老師的身邊,跟著好老師學習。

最好的老師是誰呢?最好的老師就是佛。

現在釋迦牟尼佛已經涅槃了,我們去哪裡找佛呢?

我們可以去極樂世界找阿彌陀佛。

我們現在也屬於八難當中的生不逢佛,幸運的是,短短幾十年之後,我們下一輩子就可以見到佛,可以常隨佛學,直到我們從一個凡夫成長為等覺菩薩。

有些人喜歡發願說自己願意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輪回,普度眾生。我們精進群的師兄不要去發這樣笨的願望。

就好比有個小學生說,我願意年年都留級,一直都念小學一年級,便於幫助其他同學。

這個願望讓人哭笑不得。

就怕你以後想念一年級,學校都不收了,說你經常欺負其他小朋友,搶人家的棒棒糖吃,搞不好還對其他小朋友進行性侵犯,所以被開除出校,去監獄裡面深造了。

你真心要幫助一年級的小學生,應當努力學習,早日考上師范學校,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然後再來教育一屆又一屆的學生。

你以一個小學生的身份,你的主要任務不是幫助其他同學,而是努力學習,大家不要本末倒置了。

你在努力學習的同時,如果有余力,可以在恰當的時機,以恰當的方法,幫助其他同學共同進步,前提是不要影響自己的學業,不要讓自己留級了。

這個問題1400年前智者大師在淨土十疑論裡面就已經解釋過了,我們以前也分享過幾次。

精進群的師兄知道這個道理就好了,至於遇到其他人被誤導發願累世輪回,我們也不要去批評他們,他們也是被不好的老師帶歪了。

如果你真要度化這些人,不妨跟他們這輩子結個善緣,你這輩子精進修行,下輩子去極樂世界,修得神通具足之後,再來度化他們也不遲。

還有人說要去XX師的XX剎土,這個也是被愚弄了,好好的佛淨土不去,非要去亂七八糟的地方,楞嚴經的想陰十魔當中就曾經介紹過這些伎倆。你現在也沒辦法去勸他們的,那也只能讓他們去走這個彎路。

佛祖說:地獄,畜生,惡鬼,長壽天,邊地,根缺,邪見,生不逢佛,這八種苦難,不利於修行啊。

“於是,比丘,有一時節法,梵行人所修行。雲何為一?於是,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人生在中國,世智辯聰,觸物皆明,修行正見,亦能分別善惡之法,有今世、後世,世有沙門、婆羅門等修正見,取證得阿羅漢者。是謂梵行人修行一法,得至涅槃。”

佛祖說,有一個環境適合修行呢:佛祖出世說法的時候,你出世在佛法的中心國家,聰明好學,正知正見,這樣就可以跟隨佛學,證果涅槃。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八難非一類,令人不得道,
   如今現在前,世間不可遇。
   亦當學正法,亦莫失是處;
   追憶過去等,便生地獄中。
   於是斷、無欲,思惟於正法,
   久存於世間,而無斷滅時。
   於是斷、無欲,思惟於正法,
   永斷生死原,久存於世間。
   以得於人身,分別正真法;
   諸不得果者,必游八難處。
   今說有八難,佛法之要行,
   一難猶尚劇,如板浮大海。
   雖當離一難,然可有此理;
   設離一四谛,永離於正道。
   是故當專心,思惟於妙理,
   至誠聽正法,便得無為處。”

於是佛祖說了一個偈子來告訴大家八難讓我們難以得道。

佛祖告訴大家:諸不得果者,必游八難處。

意思就是你如果現在不證果,以後就必定要去八難中受苦。
“是故,比丘,當求方便,遠離八難之處,莫願其中。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所以,大家要想辦法,遠離八難的環境,不要發願生在八難的環境當中啊。

現在這個時代,娑婆世界的眾生都屬於八難之中,有些在三惡道,有些在長壽天,有些在邊地,一輩子都沒聽過佛法,有些雖然生在有佛法的中國,但是身體殘疾,有些身體雖然健康,但是心中充滿邪見,我們精進群的師兄基本上都屬於第八種,身體健康,心有正見,但是生不逢佛。

小乘阿含部第0539部  增壹阿含經  符秦三藏昙摩難提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上一篇:退休局長15年義務掃公廁,稱“活一天做一天好事”
下一篇:持戒與多聞究竟哪個更重要呢?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