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一心不亂的含義你真的懂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有些人告訴你,往生極樂要一心不亂才行。

這個說法嚇倒一片人。

不過呢,這個說法也不能說他就錯了。要看是誰在什麼情況下對誰說的。

如果是一位上根人修定不得力,還差臨門一腳的時候,有位明師告訴他,要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啊。這個時候,或許是有幫助的,搞好了能讓他上一個台階。

這個一心不亂也是屬於定的范疇。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五百六十八卷當中有這樣一句:

如是思惟遣內外相,不見身心亦不見法,次第相續修學止觀:觀謂如實見法,止謂一心不亂。

以前介紹過智者大師的小止觀,這個止和觀是修行的三條重要途徑當中的兩條。

這個止簡單來說也就是修定,也就是讓你的心定下來,定在這個正定當中,讓你的心不要散亂,也不要定在這個邪定當中。
這個一心不亂其實是一個很高的標准。

對於自力修行來說,你要一心不亂,這個是走修止的路子。

那麼對於修淨土法門來說,你如果能夠一心不亂,那當然很好,能夠提高品位;如果你不能一心不亂,那也不要緊,這個不是往生的必要條件。

有人說,佛說阿彌陀經當中說:捨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有的人從字面上理解說這個極樂世界不是那麼容易去的啊,要一心不亂才能去啊。

有的人說,這是某某法師解釋的啊。

前面說過,法師解釋的,往往有當時的受眾因素在裡面,他未必是對我們這種情況說的啊。就好比一個班裡面,有天才,高材生,也有普通人,那麼這個老師對天才的殷切期望,你就不要生搬硬套,拿來作為自己的目標,這個會很辛苦的,往往適得其反。

打個簡單的比方,人家鸠摩羅什大師,一天能背1000個偈子,而且都能明白意思,你行不行呢?估計是不行的。所以呢,我們未必要強求自己達到鸠摩羅什大師的層次,未必強求用他的標准來衡量自己的修行。
當然了,我們盡量避免自己從字面理解,而是依從祖師大德的教導,這個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如果有兩位法師,他們對這個一心不亂的解釋如果不同,你聽誰的呢?

比方說這個佛說阿彌陀經,歷史上有兩位著名的祖師進行過注解:蕅益大師的《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和窺基大師的《佛說阿彌陀經通贊疏》, 你如果對這個一心不亂的意思搞不清,你可以去看看這兩位大師是怎麼解釋的。

我們來看看兩位大師對一心不亂的解釋:
蕅益大師是明朝人,淨土宗第九代祖師。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緣。聲聞緣覺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業福德少,皆不可生淨土。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況一心不亂哉!

蕅益大師解釋前面那一段經文的時候,說啊,如果你只用普通的善根,比如人天福報,那是不能往生淨土的。
如果你信願堅固,執持名號,那每一聲佛號都讓你具足善根福德啊。即便你是散心稱名,這個福善都不可思量。更何況你是一心不亂啊!
一日至七日者,克期辦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亂,鈍根七日方不亂,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又利根能七日不亂,鈍根僅一日不亂,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一心亦二種。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即修慧也。不為見思亂,故感變化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娑婆界中三有顛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種極樂世界。不為二邊亂,故感受用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生死涅槃二見顛倒,往生實報、寂光二種極樂世界。 (蕅益大師於《彌陀要解》)

佛經上說要1天到7天,那就好比打七一樣,希望讓你克期求證。證什麼呢?證一心不亂這個境界。好的7天都不亂,差的可能只能1天不亂。

這個一心也有事一心和理一心兩種層次,

如果你達到事一心,那就恭喜你,你往生極樂就不是去凡聖同居土了,可以去方便有余土;

如果你達到理一心,那就更好了,你是菩薩境界了,可以去更殊勝的實報莊嚴土了。你去實報莊嚴土,也就是分證了常寂光土。

由於時間關系,我們這裡不詳細展開了,以後分享淨土三經的時候,我們再詳細說說。

這是蕅益大師說的,簡單總結:一心不亂是比較高的層次了,能讓你超過凡聖同居土,讓你去方便有余土甚至是實報莊嚴土。
大家注意一下,蕅益大師可沒有說一心不亂是往生極樂的必要條件啊。

有人迷惑了,不是說十念就能往生嗎?那麼佛祖這裡為什麼要介紹一心不亂這麼高的標准呢?一千多年前,也有人這樣問窺基大師。

窺基大師,現在很多人不太了解,當年可是天下聞名的啊。我們這裡簡單介紹一下。

窺基大師的故事也是電影的好題材,他的前世我們就先不說了。窺基大師是玄奘大師的得意弟子,也是唐朝的貴族出生,當時號稱三車法師,是唐太宗下旨命令他出家的。

窺基大師與道宣律師的故事也是經常被人傳說的,有興趣的師兄可以自行搜索。

現在西安的興教寺裡面,著名的三塔,除了玄奘大師的靈塔,還有窺基大師的靈塔。

現在無錫的靈山大佛,這個靈山寺廟的開山祖師,就是窺基大師。

窺基大師是慈恩宗的祖師,這個靈山的寺廟在宋朝的時候改名為祥符寺,是慈恩宗的祖庭。

大正藏 37 No. 1758 阿彌陀經通贊疏大慈恩寺沙門窺基撰。

唐朝算是中國漢傳佛教最鼎盛的時期,窺基大師又算是這個時期最出名的法師之一。

窺基大師當年也對佛說阿彌陀經做過注解。

我們來看看窺基大師對這一段的說明:

疏贊曰。自下第二舉極樂之因殊。文分五段。一遮少善。二說多因。三聖眾來迎。四眾生生往。五結勸往生。此即初也。不可以微少善根、得往殊常淨土。
問。十念彌陀、頓生淨土。據斯所說、果著因微。何故少善因緣不生彼土。
答。十念得生淨土、接引懈怠眾生。卻談多善因緣、乃被精進勤學者。或廣或略、理不相違。

有人問,十念就能往生淨土,現在為什麼又說不能以少善因緣生極樂呢?

窺基大師回答:十念生淨土,那是接引那些懈怠的眾生。現在談這個多善因緣,一心不亂,那是為了接引精進勤學的人啊。

上次比喻極樂世界就好象一艘大船,

有些懈怠的眾生呢,只要把身體套在這個救生圈裡面不亂蹦亂跳,大船上的佛菩薩就會把你從生死業海當中拉上大船。這個相當於十念往生。

有些精進的眾生呢?自己在救生圈裡面之後,還能朝著大船奮力劃水,並且自己向上攀爬,讓大船上的佛菩薩拉得更輕松。

那些懈怠的眾生上船之後,可能要休息好久的時間,為自己壓壓驚,玩耍一下,享受一下。

那麼這些精進的眾生,上了船之後呢,可能馬上可以投入到大船上救人的隊伍當中去呢。

簡單小結一下:

一心不亂不是往生的必要條件,並不是最低要求。

相反,一心不亂層次很高,是對上根人的期望,往生極樂,可以達到方便有余土甚至更高的層次。

所以呢,我們要對一心不亂有個比較正確的理解。

如果你在信願具足的前提下,你還希望超過方便有余土的話,你可以考慮循序漸進學習一心不亂;

如果你達不到一心不亂的境界,不必因此惶恐自己能否往生的問題。

為什麼說要循序漸進呢?因為如果你一貪這個一心不亂的境界,你就容易著魔了。念佛也會著魔,說的主要就是這樣的人。

如果你要修這個一心不亂,那就最好先把楞嚴經看熟了才比較保險一點。
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條件不具備,不建議為了虛名為了貪心去強求這個一心不亂。

如果你不能把握佛力修行這個大原則,一味追求一心不亂的境界,搞不好你就變成自力修行了,那就可能影響你的往生。
淨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在復溫光熹居士書八當中說:
汝妄想紛飛,尚欲急得一心不亂,此心即是著魔之本。

意思大約是說,你的根基還不穩,卻貪求這個一心不亂,這個心態就會讓你種下了著魔的種子啊。
印光大師在復郁智朗居士書 當中說:有信,願,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亂,亦可往生。

且莫只以一心不亂,及得念佛三昧為志事,不復以信,願,淨念為事。

特別強調,即便沒有得到三昧,沒有得到一心不亂,也是可以往生的。

千萬不要把一心不亂、念佛三昧當作主要目標,這個只是提高往生層次的方法,但是如果你忘掉了信願行這個正行,那就麻煩了。

就好比你要上極樂世界這個大船,你如果扔掉了救生繩,那你即便游泳技術再好,攀爬能力再強,也爬不上極樂世界這艘大船的呢。

信願行就好比這個救生繩,這個是你往生的充分必要條件。

一心不亂屬於錦上添花,對於往生來說,是非充分非必要條件。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廣修供養是用什麼供養呢?
下一篇:佛說7種增加功德的方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