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明白向孩子發火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在和平時期當父母的都知道:我們在心情平靜情況下處理教育孩子的效果一定比大聲訓斥更好。每本育兒書上都一再強調:“對寶寶的教育要和顏悅色、和風細雨。”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家還是很難做到,那些聲稱自己從沒有在孩子面前失控而生氣的父母可能是自欺欺人。再完美的父母也會生氣,只不過有的父母是在要發脾氣的時候就意識到了,及時停止;有的是在發完脾氣後才覺得後悔。
既然我們不能完全避免對孩子發火,那麼在我們發火前後最好弄明白幾件事:
1、孩子真的錯到父母發火的地步了?
在生活中,好多事情我們不需思考,就會無意識地做出相應的反應。看到孩子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要求,向孩子發脾氣,往往是因為我們相信: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控制孩子,不讓他們犯錯,做違反規則的事情。因此一碰到孩子不按我們的意願行事,我們就會一觸即發,完全忘記控制自己的情緒,忘記在向孩子發怒之前停下來,花點時間思考一下說:孩子是否真的錯到需要父母發火的地步了?還是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壓力或挫折導致火氣太大?如果是這樣,對孩子很不公平,孩子也很無辜。
2、父母發火的真正原因源於自己?
其實許多時候,孩子的行為其實不是引起我們憤怒的真正原因。超孩子發火甚至打孩子,有的是源於自己在外的負情緒;有的則是認為自己的教育方法沒有效,覺得是一個失敗的父母,父母感到恐懼,沮喪,內疚。父母的內心也不能無法承受這種感情。我們常說: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所以父母以罵孩子的方法來減輕自己內心復雜的情感。
3、一定讓孩子知道父母發火的原因
實在憋不住了就要發火,畢竟誰都不是神仙,責罵絕不能僅停留於爸爸媽媽們簡單粗暴的情緒發洩,而要變成一面鏡子,讓寶寶從中了解到自己究竟做錯了些什麼。所以家長們在語言激烈、情緒激動地責備完寶寶之後,一定要告訴他們其中的原因,並講清道理。
4、發火大忌
責罵不要長篇大論、喋喋不休,把你要表達的意思和情緒傳遞給寶寶後就應適可而止,過於冗長的批評和沒完沒了的指責,只能讓寶寶感到委屈和厭煩,甚至產生逆反情緒。寶寶犯了錯,家長們要及時指出並予以糾正,切忌秋後算賬,更不要距錯誤發生時間很久後突然爆發。父母責備寶寶時也要就事論事,不可翻舊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