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見置法師:菩薩在哪裡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部分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在事業、婚姻、感情或學業上不順遂時,就會想“求菩薩保佑”。而在道場中,也常常聽到法師稱居士為“菩薩”。“菩薩”,究竟在哪裡?

菩薩,為“菩提薩埵”之簡稱,意為“覺有情”,謂既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何謂“覺”?指這念能知、能聽的心,不被外境迷惑,知道一切萬法虛妄,心始終清楚明白、能作主。同時,發大慈悲心,除了轉化自己的煩惱,並廣修六度萬行,以自利利他之行,圓滿一切功德。所以,“菩薩”不是男相,也不是女相;但是,是男相也是女相。“菩薩”不只是一種形相,更是一種時時想到利益他人的心念,《六祖壇經》雲:“慈悲化為菩薩。”多放下自己,多想到他人、多為別人付出,我們心中的菩薩就會出現。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菩薩行?以“四攝法──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來攝受眾生,使一切眾生歡喜接受教化,進而信樂佛法。

在“布施攝”方面,如《雜寶藏經》雲:“佛說有七種施,不損財物,獲大果報。”慈眼視人,見人得利隨喜贊歎,而不眼紅、不嫉妒,是“眼施”。面孔和藹,常保持微笑,是“面施”。說話真誠、婉轉柔和、有條不紊、精簡扼要,經常贊歎,不說是非,是“言施”。以身作則,幫助他人,是“身施”。凡事心存恭敬、不藐視他人;凡事心存慈愍、不幸災樂禍;凡事心存和樂、不厭煩暴躁;凡事心存誠懇,不虛情假意,是“心施”。讓座給父母師長、老弱婦孺,乃至能放下自己的立場,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是“座施”。能傾聽他人的煩惱而不煩躁,不聽是非,乃至不分別音聲的好壞,是“耳施”。

經常贊歎他人,即“愛語攝”。在他人需要幫忙時,義不容辭,就是“利行攝”。乃至關心他人,接引有緣人親近三寶,即是“同事攝”。

從四攝法,更進一步,廣修六度。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是“持戒”。面對流言毀謗,仍心平氣和,是“忍辱”。即使時間很短,仍抽空用功或靜坐片刻,或誦經念佛,是“精進”。雖事情繁多,仍積極、不慌亂地處理,不妄下結論,是“禅定”。在面對人事的時候,知道因果,甘心甘受;了達緣起性空,心不住境;深信本具的佛性,慈悲包容,這就是“般若”。

向菩薩求得的,總不及自己當菩薩的法喜。《六祖壇經》雲:“慈悲即觀音,平直即彌勒。”發起願心,以慈悲喜捨救拔眾生,以智慧善巧隨機示教,以六度行持饒益有情。“菩薩”就在我們清淨的身口意中,就在能知能覺的這念心中──時時想到他人、為他人著想。

 

上一篇:見不賢而內自省
下一篇:洛桑陀美仁波切:極樂世界和去極樂世界的方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