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不幸福》書摘
我們錯解了幸福
節前語:當物質問題解決以後,物質就不可能再持續性地給人們帶來幸福感,精神上的財富就顯得更為重要。從目前的現狀來看,精神糧食的欠缺,必將引起幸福的嚴重缺失。
幾百年前,西方思想家伏爾泰說:從精神中尋找幸福,是在沒有幸福的地方尋找幸福。
這句話放在伏爾泰的時代,也許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那個時候的物質條件太差,很多人連基本的溫飽都沒有解決。
試想,如果把一個人和一條狗同樣關在一間房子裡面,三天不給吃喝。那在三天以後放出來的第一時間,不管是人還是狗,都會是尋找飲食,解決饑渴,把肚子填飽。在那個時候,吃喝就是幸福。
狗填飽肚子以後,沒有更高的追求。但人是有智慧,懂得思考,具有價值判斷能力的高等動物。人填飽肚子以後,就會有其他的目標,會有更高的追求,藝術、哲學、宗教等等。對幸福的定義,也會有所變化,這也是人與動物的不同之處。
當車子、電腦、手機等物質都升級到很高的水平,但內心卻沒有升級;當精神領域的發展,遠遠跟不上物質領域的發展;當物質世界極大豐富,精神世界卻一片荒蕪;當物質高高在上,心靈卻跪倒在物質之下的時候,物質不但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反而會給我們帶來痛苦。哪怕擁有再多的財富,也會覺得空虛無聊。
但現在卻流行著一句俗語: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錢,是很多現代人唯一追求的目標。尤其是八零後、九零後的許多年輕人,只對錢感興趣,凡是和金錢無關的話題,談都不想談。除了錢財物質以外,不考慮任何別的事情。在他們心中,金錢高於一切。
很多人衡量成功與失敗的標准,就是金錢。只要一個人有錢,哪怕他沒有幸福感,家庭不和睦,身體不健康,心理狀態等各方面都一塌糊塗,大家還是會說他是成功人士。如果沒有錢,則無論他擁有多麼高尚的人格、淵博的智慧和無盡的悲心,人們仍然會認為他很失敗。
為什麼幾乎所有的人都變成了拜金主義者?因為我們的價值取向出現了問題,我們錯解了幸福,誤以為有錢就是幸福。我們對幸福的定義,對幸福的認識,以及尋找幸福的方式,都停留在十六世紀、十七世紀的水平。
從二十一世紀的立場來說,這些觀念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曾經固有的理念,已經變成了博物館的古董,急待更新換代了。
人類的追求,不能永遠都停留在衣食上面。不同的時代,應該有不同的價值觀與幸福觀。當物質問題解決以後,物質就不可能再持續性地給人們帶來幸福感,精神上的財富就顯得更為重要。從目前的現狀來看,精神糧食的欠缺,必將引起幸福的嚴重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