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做老師的居士和我說起一件事:
多年前,他有一個脾氣暴躁的學生,經常在學校和同學爭吵打斗,給他惹了不少麻煩。
有一次,這個學生欺負了一名小學生之後,小學生的家長找到了學校;他批評這個學生,這個學生不僅不認錯還出言頂撞;他很生氣,覺得當著小學生的家長下不來台;於是就動手打自己的學生,誰知道這個學生居然還手,和他對打起來。當時,他就感到自己的師道尊嚴受到了嚴重挑戰,馬上通知這個學生的家長,說自己管不了他家的孩子,讓家長把孩子領回家去。家長千求萬懇,一再給老師道歉,請老師再給孩子個機會。
最後,這位老師表面上總算是原諒了這個學生,並留下了他;但心中的結並沒有解開,對這個學生的態度當然也就大不如前,甚至借機會對這個學生冷嘲熱諷。終於有一天,這個學生綴學了,這位居士也松了口氣。
直到有一天,這位居士在街上再見到這個學生時,看到他一頭彩發、一支香煙、一臉不屑、一身異裝,……
失去約束的孩子混跡江湖,放浪形骸的情形,深深地刺痛了這個老師的心:如果當時我不計較,多善待這個孩子,一切是不是就會改變呢?
“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當我說完這句話,居士沉默半晌,一聲歎息而去……
佛祖說,人有七苦:貪、嗔、癡、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失榮樂。嗔和怨憎會是憤懑的苦惱,修行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非常重要。
學佛,就是學佛的身、口、意,學習佛菩薩的廣大心量,以種種愛語,贊歎、包容大眾。
寬容是一種仁愛的光芒、無上的福分,是對別人的釋懷,也是對自己的善待。
容人的海量莫過於一個人得罪了你,你不但不跟他計較,反而原諒他,寬恕他,甚至還去幫助他。寬容大度能使傷害你的人無地自容,激起他靈魂的真正震撼,同時又中止了你敬我回的惡性循環。更難得的是,寬容大度還可給你帶來心理上的寧和平靜,把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去。
佛法不離世間法,世間人,學佛人,在現實生活中要做一個心胸開闊的人,做一個仁慈寬恕的人。
心律開示:學佛首先要有慈悲心,而慈悲心的一個體現就是能夠寬恕別人。一個人如果不從內心原諒人,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若能轉怒為恕,就是慈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