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淨土法門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注》第127集 2014年10月31日 講於 香港
佛出現必然有眾生,眾生有感,佛則有應。眾生希望佛來教我們,佛就現身教導我們;眾生歡喜菩薩教我們,佛就現菩薩身教我們。佛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永遠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心裡怎麼想,他就怎麼變現。
這個地方一定要明了“佛”這個字的含義,“佛”是覺,徹底覺悟,所以他現的相是佛菩薩。用我們現代人的術語來說,他所現的是正,不是邪;所現的是善,不是惡;是正面的不是負面的。眾生的真誠、善心、善願所感得的。
如果這個地區眾生的心行不善,他的想法、看法、做法都是屬於負面的,這個世間的眾生所感應的不是佛,不善的感,它有應,誰來應?魔來應,妖魔鬼怪來應。
二千五百年前,跟孔子同時代的左丘明說過(這個話在《左傳》),他這一句名言,說“人棄常,則妖興”。“常”是道、是德,是正面的。中國人自古以來喜歡簡單明了,這五種德稱之“常”,“常”的意思是永恆不變。二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個時代管用;再往上面推二千五百年,三皇五帝的時代還是管用;二千五百年之後的今天,這個社會管用;往後三千年還管用,永恆不變這叫“常”。哪五個字?“仁、義、禮、智、信”叫五常,這是我們自性裡頭本有的。
仁者愛人,為什麼要愛人?因為眾生與自己關系是一體的。我愛我的身體,我愛我的耳目,我愛我的手足,為什麼?跟我是一體,分不開,這是人人都知道。可是整個宇宙、萬事萬物跟我們是一體,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佛知道,菩薩知道,阿羅漢也知道;佛教沒傳到中國來之前,我們中國老祖宗,古聖先賢也知道。
老子曾經說過,“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跟大乘經上所說的完全相同。老子那個時代佛教沒有傳到中國來,中國有沒有佛在?有。能說出這兩句話的,這個人就是佛陀。中國人尊重聖人,所以佛出現在中國,以聖人的身份出現。像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聖賢身得度者,他就現聖賢身,老子、孔子是聖;孟子、莊子是賢。中國人對聖賢非常尊重。他們知道,宇宙萬物跟自己是一體,所以生起同體的慈悲,慈悲就是愛心。“同體大悲”,悲是憐憫心,看到眾生受苦,就像自己在受苦一樣,如何幫助他離苦得樂,這個心叫悲心、叫大悲心,幫助他覺悟,幫助他回頭,幫助他快樂,這叫慈心。“慈”偏重給他樂,“悲”偏重救他的苦,統統是愛心,真誠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