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淨土法門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注》第127集 2014年10月31日 講於 香港
“仁、義、禮、智、信”叫五常,這是我們自性裡頭本有的。“五常”裡頭頭一個“仁”,是仁愛,想到自己就想到別人,別人跟我同體,仁代表這個意思。
“義”代表循理,人要隨順大自然的規律,不可以違背自然,這叫“義”。“父子有親”,這個“親”是“義”。“夫婦有別”,這個“別”是“義”。“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是“義”,“朋友有信”是“義”。沒有“義”人何以立足於社會?所以“義”是循理,要遵循道理,不能夠違背道理。
“道理”就是大自然的規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一年的四季,是自然規律。人的心行與自然規律相應,就得到幸福、自在。
“仁”、“義”下面是“禮”。“禮”是禮節,禮節非常重要。有禮節,整個社會有秩序、有規矩,男女老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有規矩。規矩從哪裡來的?從自然法則裡頭來的,不是某一個人設計出來的,不是某一個人的學術,不是的。大自然的規矩是自性裡頭本有的,從自性當中流露出來的。自性是什麼?在本經經題上“清淨、平等、覺”就是自性,就是真心。真心是清淨的,沒有染污;真心是平等的,沒有動搖;真心永遠覺悟,不會迷惑。“清淨、平等、覺”就是真心,就是自性。一切道理,都從這個地方流出來的。
大乘佛教學什麼?恢復我們本有的“清淨、平等、覺”而已。
恢復,一個清淨心,清淨心現前,在佛教稱你作阿羅漢。能夠恢復平等心,比清淨更高一層,平等了,這個人叫菩薩;提升,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覺,這個人叫成佛了。你看經題上,阿羅漢的清淨、菩薩的平等、諸佛如來的大覺,都在經題上。這從修因上說的,從學習上面立的,不同的階位,經題的上半段是從果上講的,就是你能夠證得大乘,大乘是智慧,是自性本有究竟圓滿的智慧。
第二個,“無量壽”。“無量壽”是講德能,德能裡頭最重要的、最殊勝的叫第一德就是壽命,如果壽命沒有了,一切全都落空了,壽命是諸佛菩薩到九界眾生最重要的第一德。
下面那一句是“莊嚴”。“莊嚴”就是美好,“莊嚴”就是《大學》裡頭所說的“止於至善”。《大學》,佛教沒到中國來,我們老祖宗,古聖先賢,他們隨順大自然,而悟出來的道理,把它作為我們學習的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從自性裡面流出來的“大慈大悲”就是“親民”,“親民”就是普度眾生,四弘誓願裡面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親民”是大慈大悲,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依據什麼理論發出這個大願?這個理論就是眾生與我是一體。所以明心見性之後,這自性裡頭的一個願望,自然生起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從“明明德”流出“親民”。“親民”是大慈大悲、普度眾生。“止於至善”是落實,看到結果了。
眾生怎麼樣?真離苦得樂,離究竟苦,得究竟樂,那是什麼?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止於至善。用什麼方法?用教學,所以佛法是教育。釋迦牟尼佛見性之後就開始教學,教一輩子。他七十九歲圓寂的,三十歲開悟開始教學,從三十到七十九歲,講經教學四十九年,用現在人的話來說,他是什麼身份?現在人說的“多元文化義務工作者”,他是這麼個身份。他是教師,我們稱他為“本師”,我們自稱“弟子”。我們跟釋迦牟尼佛的關系是師生關系。
弟子是學生,這要搞清楚,現在人講多元文化,那什麼意思?他教學不分國籍,不管你是哪一國的人,不管你是哪一個種族的人,也不管你信仰什麼宗教,統統沒關系,你只要肯跟他學習,他統統收你做學生,做佛的學生,不必改變宗教信仰。在佛經很多,諸如婆羅門教,婆羅門是宗教,他們的信徒許許多多跟著釋迦牟尼佛學習,稱釋迦牟尼佛為“老師”,自己是學生。因為他不是宗教,所以他勸別人不必改變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