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中心的人表現在只對自己發生興趣,樣樣以自己為中心,形成了很多的偏見,考慮問題都很片面,有利的就朝向自己,有害的就推給別人。
鬧矛盾、生氣、自認委屈形成心理障礙
一旦跟周圍的環境,周圍的人際關系失去了平衡,周圍的人很難跟你相處,也很難接受你這樣片面的觀點,結果鬧矛盾。你格外容易生氣,總覺得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慢慢就形成了心理上的障礙。上次我們講過這種心態的人向外轉向內轉,全都不恰當。向外轉容易怪別人不理解自己,向內轉經常要別人轉向自己,什麼都得依順自己。
為求他人與己一樣,怪罪他人,不見己過
能海上師說過:眾生只求別人和自己平等,卻很少知道自己應該去跟別人平等,這就是眾生的心態。換句話說,別人姿態高大,你應該學習別人的榜樣啊,可他不是,他心理很不平衡,總覺得自己矮了一段,所以就產生這種心態:“我沒錯,他算什麼?他為什麼不跟我一樣?”或加上諷刺、挖苦、取笑,“人家是勞動模范呀”,“人家是為了得到表揚呀”,“你們是利根,我們是鈍根呀。”最好大家都成了鈍根,那麼跟我一樣(眾笑)。
為掩飾自己的錯,盼他人亦犯,其罪極重
又譬如自己想賴床,就說:“你這麼匆忙干什麼呀?再躺一會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又不是一個人遲到,我也遲到了,你也遲到好了。”這在日常生活中是經常發生,經常看到的事,這種人的罪很重啊,好比犯盜罪的人,如果自己偷盜,還希望別人也偷盜,希望個個都犯盜罪,目的是為了不要把我暴露出來,這罪很重!
你們都不遲到,就是我一個人遲到,這也太醒目了。你們為什麼不遲到呢?你也遲到,我也遲到,大家都遲到,大家平等,我也不是很突出,眾生這種心態很普遍。
希望別人和自己一起抽煙,這樣的心態平衡,豈不更壞
一個抽煙的人明知道抽煙不好,心裡卻希望別人也抽煙,別人不肯抽,他就說:“抽煙有什麼關系,不會就學學,我也抽,他也抽,你不抽煙不像男子漢。”非要跟他一樣。自己朝壞的方面去做,為了掩蓋自己的缺點,希望“大家都是這樣”,那這個社會豈不越來越壞了?
吃東西的愛好也要求相同,就是我執偏見
吃東西也是這樣,自己喜歡吃的,就強調這個東西特別好,希望你也喜歡吃。假如你不喜歡吃,他就會說:“你這個人真怪,這麼好吃的東西竟然不喜歡吃,你這個東西有什麼好吃呀?”他覺得你不跟我一樣,就是不肯跟我平等。甚至於連修行也是這樣。
怕親人因學法而分離,是世俗人情味
我年輕時在一個居士的家裡講法,她家兩個年青人聽得高興,問我修的什麼法,我說我修的是《文殊法》,又問這《文殊法》有啥好處?我說開智慧。一聽開智慧,她們高興了,就也要學《文殊法》,她母親背後就說閒話:“糟了,本來我們全家都要往生極樂世界,現在學了《文殊法》,女兒、媳婦往生不了了,咱們全家要分散了。”最好全家都搬到極樂世界去,娑婆世界有人情味,到了極樂世界大家再在一起,你仍然是我女兒,她仍然是我媳婦(眾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