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第13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

  這段經文是說的稱名無畏,我們從這個地方看到菩薩的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這個數量實在是沒有法子計算的。菩薩雖然是自利利他,代表著種種法門,各各差別,意思是在這個地方。我們在《佛名經》裡面看到世尊給我們說了一萬多尊佛的名號,菩薩的名號實在講那是更多。在《華嚴經》裡面我們明白了,菩薩是代表因地修行的法門,佛是代表果地上的圓滿功德,一尊佛、一尊菩薩只代表一種法門。一切佛菩薩裡面,的確有兩位很特別。像阿彌陀佛,你們在課誦本都念到「法界藏身阿彌陀佛」,你看其他的佛沒加這樣的字樣。加上這樣的字樣,就是你念一尊阿彌陀佛,就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就統統都念到,就是你念一尊佛號就等於念一切佛的佛號。菩薩裡面,觀世音菩薩特別,只要念一聲觀世音菩薩,就等於念了六十二億恆河沙數的菩薩,這個實在是不可思議。

  這就是說,觀音菩薩、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所代表的法門,這是總持法門,所謂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所以這是不可思議的功德,這一點我們應當要曉得。何況菩薩與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特別有緣分,這個緣分從哪裡來的?同樣都是耳根最利,菩薩代表的是耳根圓通,娑婆世界的眾生也是耳根最利。所以觀音菩薩他所得的圓通本根就是耳根一門,從聞性裡面得一心不亂,在禅家講就是明心見性,見性之後就有能力以一身應無量身,以一心應無量眾生心。上一周有個同修提出這個問題,我也跟諸位解釋過,菩薩以一身去應無量的身,以一心應無量的心,那他到底是一個神識還是眾多的神識?這是有同修提出這個問題來。實在說,這個問題是我們凡夫的見量來測佛菩薩的境界,套經上一句話來說,「無有是處」,沒有辦法,做不到的。諸佛菩薩的境界不是我們思惟想像能夠達到的,這個境界也不是幾句話就能夠把它講清楚的。實在說,根利的人,一語可以道破,根鈍的人,愈說愈迷惑,當然說聽都需要有善巧方便,這一點也非常的重要。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那就是本經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這個業不是諸佛菩薩的業,佛菩薩已經不造業了,所以才能夠循眾生之業感,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無量無邊的眾生都有業感,佛菩薩就能夠現無量無邊身,各各那裡都得感應。

  我們現在所想不通的道理,我們有一個關口沒突破,那就是迷在這個神識究竟是一是多?疑一多,都是迷!沒能夠破這個關,也就是沒能夠破這個迷。一多是二邊,你們諸位想想看,幾時能夠把二邊都擺脫掉了,你才能見得道,見道之後,這個事情才一下就明了,不再有疑惑了。再說這個問題現在困擾著我們,我們可以暫時把它放在一邊,為什麼?菩薩神識一個也好,多也好,可以暫時不管它,我們先求一心要緊。如果這個問題你要是放不下,的確障礙你證一心不亂,這個虧吃大了。我們學佛的人,根利的人一聞千悟,好,沒有問題,根鈍的人有鈍的人的辦法,我不懂,不懂沒有關系,不懂,我不理會它,我也不懷疑,我就是求一心不亂,自己到達一心不亂,這些問題統統解決了,這是個好辦法。所以在佛法裡,無論是宗門教下,無不是以求根本智為第一樁大事情,凡是障礙根本智的,一概不予理會,不叫它妨礙著我們,這就對了。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含容周遍,自在無礙,這種境界是諸佛與大菩薩的境界,《楞嚴經》說得很詳細,《華嚴經》、《法華經》、《圓覺經》裡面,乃至於《大乘起信論》,我們現在講堂選的這些經論,對於這些問題都有很深入、很透辟的說明,希望大家多多的留意。

  正因為菩薩住不思議解脫境界,所以這個地方才講六十二億恆沙菩薩所證的法門。像《華嚴經》裡面才以五十三位菩薩做個代表,略說五十幾個法門,這些菩薩所證的法門,皆不離觀世音菩薩所證的法界海慧,這個慧是智慧之慧。所以觀世音菩薩這個名號的功德,與六十二億恆沙菩薩,這個菩薩都不是普通菩薩,你看經上講的,法王子,法王子在一般都是稱等覺菩薩才稱法王子,等覺以下則稱大菩薩,摩诃薩,等覺菩薩才有資格稱法王子。由此可知,六十二億恆河沙這些菩薩都是等覺菩薩位,觀世音菩薩名號與他們就可以相等。我們要念六十二億恆沙菩薩念累死了,恐怕念一輩子一個菩薩念一遍都念不完,六十二億恆河沙數,真的一生一天念到晚,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念一百年恐怕都念不完。可是你念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就與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這個功德相等了,這實在是不可思議。釋迦牟尼佛決定不講假話,這個話雖然是觀世音菩薩說的,觀世音菩薩當著釋迦牟尼佛的面說的,那怎麼會是假的?如果觀世音菩薩誇大了,那佛馬上就指責他,你說得太過分了,會指責他的。佛不但不指責他,而且還要贊歎他,可見得這個話是真實不虛,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

  在中國自古以來專門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的人很多,依這個法門而修的每一代都有許多人。修觀音法門,我們這個道場也特別提倡,我自己也修這個法門的,觀音三經一定要熟。這個三經裡頭,我們現在念的這一章,這是觀音菩薩的經,《楞嚴經》裡面的「耳根圓通章」,你們要記不清楚,就記第六卷,《楞嚴經》的第六卷。《法華經》裡面的「普門品」是觀世音菩薩經,《華嚴經》裡面有「觀自在章」,是觀音菩薩經。你看觀音菩薩經都分在大經裡頭,《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這是修觀音法門不可不知、不可不讀。這個法門跟彌陀法門一樣,也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最上乘的圓頓大根性的人,受持耳根圓通很容易開悟,能夠得利益,就是業障深重那些鈍根,依照這個法門修學的,也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感應,可見得這個法門真是慈悲廣大!

  其次講的這個『福德正等』,要依照本經所講,菩薩已經在暗示我們,二十五種修行法裡面,耳根最為殊勝。因為什麼?前面二十四圓通裡面,我們都沒有看到一稱名的時候,能夠與六十二億恆河沙法王子的福德相等,沒有看到過這個字眼,唯有在這一段裡面我們看到,這就是顯示耳門的殊勝,就是耳根圓通在一切圓通章裡面最為殊勝。但是他的話沒有明說,暗含著有這個意思,諸位細看就會發現到。明說在後面,後面文殊菩薩揀選圓通的時候就給我們說出來了,「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後頭文殊菩薩會說,觀世音菩薩不必自己介紹,不必自我來誇耀,由文殊菩薩來說。他說到這個地方,實際上已經就暗含著,意思都有了。我們再看底下經文:

  世尊。我一名號。

  『我』是觀世音菩薩自稱。

  與彼眾多名號無異。

  這個『眾多』就是六十二億恆河沙法王子的名號,沒兩樣,一個名號等於六十二億恆河沙法王子的名號。這什麼原因?

  由我修習。得真圓通。

  這個道理在此地。我們要曉得,名號只是音聲,音聲就是如來藏性。這個地方特別要注意到的,沒有通達如來藏性,這是我們講的凡夫、二乘、權教菩薩都沒有能夠通達藏性。他為什麼原因不能通達?佛在一切大乘經典裡面告訴我們,只為了多一個情計而已,情是情識,計是計度分別,這是世尊為我們一語道破。換句話說,我們之所以不能得一心,不能斷煩惱,不能開智慧,不能明心見性,障礙就在此地。所以修行修什麼?破一切情執而已,情就是妄想心,就是妄想,執是執著,沒有別的,千經萬論只為了這個。情計不斷,這個生死輪回永遠沒有辦法了的,生生世世實在是很麻煩的一樁事情,永遠沒有法子擺脫。無法擺脫當中,諸位就要曉得,輪回是愈輪回愈苦,這是一定道理。你要以為我下輩子一定要比這輩子好,你這是妄想,我們世間法有一句話說,「一代不如一代」,這話很有道理。

  你就打開歷史來看,中國、外國的,有史以來一直發展到今天,你看看人類的業障、果報,的確一代不如一代。不要以為好像我們今天科學發達了,我們一切受用比古人都要進步,比古人都要享受。不錯,是的,這是事實,這是物質上的享受,如果你要再看看精神上的享受,那不如古人。從精神上的享受來說,的確一代不如一代;從物質上的享受,一代比一代強。但是這兩者的價值我們要加以評論的話,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要重要得多,精神生活裡頭有真樂。像孔子那個時代,顏回一箪食、一瓢飲,他還不改其樂,他樂的什麼?每天連飯都吃不飽,他很快樂。那就是什麼?他有豐富的精神生活,他雖然很貧窮,他很自在、他很快樂。一個人一生當中生活得很快樂,這就是人生。物質上樣樣都不缺,生活得很痛苦,這個人生就沒什麼價值。

  你們想想,美國有個大財主,前些年過世的,報紙上登的,休斯,他自己私人財產有二十多億美金,世界上少有的財富,物質生活他真是應有盡有,精神生活痛苦不堪。有人問他,你生活快不快樂?不快樂,很痛苦。因為太富有了,出門的時候都要請很多保镖,跟人家講話的時候,買賣交易跟人家講話的時候,不敢面對面,用電視,自己好幾個房間,為什麼?怕人家害他,等於自己把自己關在監牢獄裡頭,一切都不自在。所以富而不樂,富而不樂不如貧而樂,諸位要懂得這一點。人生的價值是真正快樂,不是在富有,富有對一個人來說不重要,快樂是真正的重要。特別是倫常的這種快樂,這個快樂在外國也沒有,只有在中國文化裡面有倫常之樂,所以有天倫之樂,外國沒有。外國小孩長大之後,對父母很冷淡,父母到家裡來吃一餐飯還照樣要算飯錢,你想想看多可憐。那個兒子如果招待請他吃一餐飯不收錢的時候,高興得不得了。所以外國人到中國來的時候,外國老年人,年輕人不曉得,年輕人什麼?他還沒老,他這個苦還沒來,他還沒有想到,到他老了,再看到我們中國老人,兒孫滿堂,都居住在一起,小孩都很孝順奉承的時候,他羨慕得不得了!這是文化不相同。這是屬於凡夫之樂,可是凡夫之樂不是長久的,佛給我們點破,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誰能免得了?誰都免不了。

  佛法之好,好在應機說法。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它分很多個階層,我們講五乘佛法是從大的層面來說的,你喜歡在哪一個層面,佛就可以幫助你,使你達到你的欲望,滿足你的需求,可以做得到。你覺得人生很快樂,人生很好,佛給你講人乘佛法,你要希望到天上去享天福,佛就給你講天乘的佛法。可是預先跟你說,人天是不究竟的,人天之樂是短暫的,不是永恆的,所以它不是真樂。真正的樂是要覺悟,必須要超越三界,要超越輪回,你成佛、成菩薩,然後乘願再來,應化在世間,這個得真樂。為什麼?沒有生死了,這是真的。你要說應化,是不是應化來的時候就是一個出家人、是一個祖師?不一定。你們在《華嚴經》五十三參裡面看到的,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佛菩薩應化的。由此可知,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是在各行各業之中,沒有一個行業裡面佛菩薩不應化在其中,男女老少,什麼樣的身分都有,真是應有盡有。這個裡面才是有真樂,這個一定要通達如來藏性,也就是我們講的明心見性。觀世音菩薩今天講要證真圓通,你也像觀世音菩薩一樣,要得真圓通,才能夠有真樂,真正的離苦得樂,這是佛法裡頭最究竟、最殊勝之法。

  證得如來藏性了,諸位常常到這來聽經,總需要記住,像我們在《圓覺經》裡面所說的,佛說的圓覺,《楞嚴經》上講的如來藏性,《彌陀經》講的一心不亂,《華嚴經》講的一真法界,《法華經》講的一乘法,統是一個意思、一個境界、一樁事,名稱不同,事情是一樣。所以通達藏性之後,一也是法界,多也是法界,一不為少,多也不為多。只要你能夠像觀音菩薩一樣,證得聞性圓明,不是由於聲塵而起知見,這是聞性圓明。如果是由外面的音聲,就是聲塵,動靜而成,這是講音塵,起的知見,那就是佛在本經裡面所講的,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這是我們一定要明了的,這些境界要曉得,然後在自己修行覺觀當中,你才曉得什麼叫覺、什麼叫不覺。你要能夠覺不覺,那不覺就是覺了;你要悟迷,那迷就不是迷了,迷就是悟了。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用功夫,這一點特別要緊,自己才能入得了法門。

  菩薩在此地說,『由我修習,得真圓通』。我們不要忘了,楞嚴會上的當機者是阿難,當然阿難在此地是個代表,也就是像阿難這一類的人,則是楞嚴會上的當機者。阿難這一類是什麼人?阿難在十大弟子當中多聞第一,可見得《楞嚴經》就是為多聞第一而說的。佛門裡常說「乘急戒緩」,阿難就代表這一類,觀世音菩薩在此地就暗含著點化這一類的眾生。剛才也跟諸位提示過,菩薩與我們娑婆世界特別有緣分,那就是我們這一方的眾生大多數都是耳根比較利,所以觀世音菩薩在此地講,真圓通。難道前面二十四位所證的圓通是假的嗎?當然不假,都是真的。菩薩在此地強調一個真圓通,那就是二十五種圓通法門裡面,這種圓通最容易成就,意思是在此地,並不是說前面二十四位所證得的不真,所以這個意思我們要搞清楚。

  過去裴休居士,這在佛教也是很有名望的一位大居士,他在世間有相當高的地位,他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有一天他去訪師,看到老師一個人在草庵裡面打坐,很清淨。他就問,老和尚有沒有侍者,有沒有侍候你的人?老和尚說,有一、二個,只是不好見客。裴休說,在哪裡?為什麼不好見客?這個老和尚就叫了,大空、二空,你們出來吧!大空、二空出來了,出來是什麼?是兩頭老虎。老和尚在山裡面修行,茅蓬修行,陪他做伴的、侍候他的是兩頭老虎。兩頭老虎從後面出來了,裴相公,他做宰相,裴相公嚇了一跳。老師看到裴相公的神情不能夠穩定下來,看他有害怕的樣子,就跟兩只老虎說,好了,好了,已經見過面了,你們到後面去,老虎就走出去了。裴相公對老和尚佩服得五體投地,裴相公就請教老和尚,他說老和尚,你修什麼法門,有這樣的感應?老和尚一句話不說,待了半天,就問他,你會了沒有?他講不會。你們諸位想,你們會了沒有?一心不亂!不要說證得理一心,證得事一心就可以了,事一心裡面我執破了,真正講無我了,無我與一切眾生就可以相處,沒有分別了。裴相公就是不會,老和尚講,你回去常念觀世音菩薩,勸他念觀音菩薩。念觀音菩薩的目的是要證耳根圓通的,耳根圓通是屬於理一心不亂,所以才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再看底下經文:

  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眾生。

  『施無畏力』,要據後面的經文說,「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施無畏者」,後面經文上有這麼一句話。觀世音菩薩布施給我們的,大無畏,可惜念觀世音菩薩的人很多,念了怎麼樣?不相信,那你就沒有辦法了,念了不相信。如果你要念了相信,這個三十二應、十四無畏與你就有感應道交了。『福備眾生』,這個意思是說,不但是能夠令一切眾生脫離一切苦難,而且還能夠得福德,真是大慈大悲,大悲是叫我們離一切苦難,大慈是叫我們能夠得福。得什麼樣的福?那就看你信心的程度了,你要是全程肯定的去相信,一絲毫都沒有懷疑,一切明了去修這個法門,最高的能夠得到如來果地上的福報。可是你要曉得,這種福報不是觀世音菩薩給你的,是你從這個法門去修學,悟了藏性之後,如來果地上這個福德是你如來藏性本來具足的,所以離苦得樂,一點都不假。觀世音菩薩給眾生的實在是太多了,「施無畏力」這四個字就把它包含盡了,就統統都包羅盡了。

  底下這一段是四種不思議。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這一段是給我們說四種不思議,融合前面的二觀,前面雖然是顯明上同十方如來,下合時劫一切眾生,這都是隨機應化。在理論上說還是有限量,還是可思可議,雖然說三昧,還是從因地心上來講的。到這一段文顯示它圓融到了極處,圓極了,那就是不可思、不可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以菩薩自己說,『修證無上道故』,這是說這個道是「無上道」,既神妙,愈不可思,愈是無法來測度的,前面說法以及說稱名的功德,我們還能夠窺測到一些行,到這個地方實在是無法再形容它。這是菩薩講他修證到圓極了,能令眾生得大自在,這是真正不可思議;換句話說,雖然他是菩薩,與如來在果地上那個境界真是無二無別,所以謂之『無作妙德』。這個經文裡頭著重在「無作」這兩個字,有作就不妙了,這是我們修學要特別留意的。什麼叫有作?什麼叫無作?有作、無作都做,不是不做。有作是什麼?有心去做。這個有心是有妄心,換句話說,就是有心意識去做的。無作,做不做?做。做怎麼樣?沒有心意識,他在那裡做。沒有心意識的做是妙作,是三輪體空,是妙德;有心意識的去做就有業,你善心去做是善業,惡心去做是惡業。諸位要曉得,要緊的是心,善心作惡事還是善業,惡心作善事還是惡業,這裡頭的道理諸位細細去想。所以大乘法裡頭,大乘戒律裡頭,論心不論事,跟小乘戒不一樣,小乘戒是論事不論心,為什麼?偏重在人天福報,大乘是論心不論事,偏重在出三界,證菩提涅盤,這是不一樣的。善心、惡心都沒有離開心意識,所以這種不能稱之為無作妙德。

  他們就是修道來說,有修有證,因為他有心,有修有證。我們念佛如果是有作而念的話,你這個功夫可以能夠念到事一心不亂,以我們《楞嚴經》這個理論,佛給我們所講的,可以達到事一心不亂,但是不能達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一定要捨識用根,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裡面就是這樣指導我們的。捨識是什麼?不用心意識,換句話說,八識五十一心所我們統統不用它,那你就是無作妙德。你說我做什麼?穿衣服是無作妙德,吃飯是無作妙德,穿衣吃飯就是!我們現在穿衣吃飯怎麼樣?穿衣吃飯都在心心所裡頭計較,在這裡面起煩惱、起分別、起執著,所以衣也不會穿,飯也不會吃。幾時你穿衣吃飯都離開心意識了,完全與真如本性相應了,那就是像慧海禅師所說的,人家請教他,老和尚,你用什麼功夫?他就答一句,「饑來吃飯困來眠」,這就是人家用功的地方。我們聽了,哪個肚子餓了不吃飯?哪一個困了不睡覺?人家是真吃得下,也真睡得著。為什麼?他事情了了,沒事了!我們現在煩惱沒有斷,生死沒有了,飯吃得不安心,睡也睡不著,生死沒了。他是生死了了,煩惱斷了,所以到吃飯的時候去吃飯,到睡覺的時候去睡覺,除這個之外沒事了,是這個意思。真正到了無作妙德,穿衣、吃飯、睡覺都是無作妙德。這就是揀別不是有為、有意去做的,而是怎麼樣?任運自然的成就。

  下面四種都是這種境界,這個境界裡面這個意思比前面要深得多,比前面也要圓滿得多。請看經文,這個經文比較長一點,我們一段一段來研究。

  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

  這是他敘說他成就的時候,我們俗話講,觀音菩薩自己修行,他得道,最初得道的境界,跟我們說出來。『初獲』,這個「初」就是前面講他用功,他這個功夫在「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就是講他初於聞中的這個初,用這個功夫。初於聞中這個初可以這樣說,耳根接觸聲塵這一剎那叫最初,這一剎那怎麼樣?還沒起心動念,這是聞性聞。如果有一念心生起來了,就落在意識裡面,那就不是初了,那就落到第二義去了。觀世音菩薩他這個用功夫的地方,他能夠保持著第一義,他不落在第二義。我們修行所以不能成就,我們從第一義一剎那之間就落到第二義、第三義,麻煩就出在這個地方,這是值得我們警惕。我們看到觀世音菩薩,再想想自己,說了一個聞,這是六根裡頭一個代表,見聞覺知六根統統一樣,眼見色,他能保持第一義,耳聞聲,也能保持第一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六根的根性全保持在第一義上。第一義是見性,前面十番顯見裡面見性,見性、聞性、嗅性、嘗性、觸性、知性。

  所以對外面不是六塵,對外面也是六塵性,對外面六性這叫見性。如果會這樣用功,你們諸位想想,證無上道就在一念之間,哪裡要什麼三大阿僧只劫?正是經上所講的,彈指超無學。這個無學是指誰?諸位要曉得,這個無學是講大乘阿羅漢,法雲地的菩薩。超無學,最低限度你是等覺,超了無學,一彈指之間的確從凡夫地證等覺菩薩,只要你懂得這個道理。從哪裡修?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都能夠保持在第一義上,就是交光大師講的,用根不用識,用識這是第二義。你們有不少同修讀了《楞嚴經》之後來問我,如何用根?怎麼樣才能夠捨識用根?這個地方說得很清楚。第一義是什麼樣子?第一義裡頭,眼見色,見而無見。不是說見了就像看不見一樣,那這個法門我們不學,還學它干什麼?見是真見,無見是無妄見。什麼叫妄見?你們學過唯識應該曉得,八識五十一心所心心所都有見分,那個見分是妄見。沒有妄見,沒有妄見的那個見是什麼?那個見是見性之見。聽而無聞,真聞無妄聞。聞是什麼?聞也是見分。諸位要曉得,心心所四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見分、相分,那個見分,在眼叫見,在耳叫聞,在眼我們叫它做眼識,在耳就是耳識,在六根在哪個地方我們叫它做哪個識。那個是什麼?那都是叫見分,它起作用的時候,耳識的見分就是聞,聽的作用,眼識的見分是見的作用,它見它的相分,耳的見分是見它的相分,就是聽它的音聲,這都是叫妄見、妄聞,不是真實的。真實的什麼?見性見的那是真實的,你要是到這個境界來了,那就可以說一句,凡所有相皆是實相,不是虛妄,沒有到這個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說法諸位還不懂的話,我再舉個比喻說,譬如像我們好眼睛看到外面這個境界相,實相,諸位張開眼睛看,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實相。假如我們戴個綠色的太陽眼鏡,一看外頭,你們每個人的臉都是綠綠的,我戴個紅眼鏡,你們的臉都是紅紅的,那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懂這個意思嗎?我們現在在見性上面戴上了眼識,那個眼識就戴上了心心所的眼鏡,看到外面的相皆是虛妄,如果把心心所統統拿掉,你所見的那個相皆是實相,就這麼個意思。

  你們要問修行的秘訣、修行的要領,沒有別的,就是保持你的第一念,不要落在第二念上去,就是第一義。第一義什麼?見性見,聞性聞,觀世音菩薩就是如此。這個辦法就是彈指超無學,還要什麼三大阿僧只劫,《彌陀經》裡面,若一日到若七日,太多了,哪要那麼長的時間!你們諸位想想,大乘經你要不研究你怎麼能曉得這個道理,你怎麼能懂得這個門道?你平素用功你就曉得應該怎麼個用法,你不明了這個道理,不懂方法,平時用功真的盲修瞎練。一說你盲修瞎練,馬上火氣就來了,可見得是盲修瞎練。如果真修、真練的時候,八風吹不動,如如不動。贊歎你幾句,高興得意得不得了,毀謗你幾句,火氣就上來了,可見得小小的境界風一吹就動,那你不是盲修瞎練是什麼?當然是盲修瞎練。

  這個『妙妙聞心』就是講的返聞聞自性,實際上前面都講過。返是什麼?返是回頭。怎麼個回頭法,這個要曉得。眾生的心隨著外面境界流轉,前面講,我們這個耳識,第六意識,這個心心所,我們以耳識來說,流逸奔聲,流到聲塵外面境界上去,眼識這是流逸到色,流是像水一樣流出去,逸是放逸,放逸在色相裡面去。六根的根性被六識掩蔽,平素是妄心起作用,返聞不是說聞性返過來,聞性沒有返,聞性是真常的,它返個什麼?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它是常住真心,它返個什麼?可見得那個返是心心所返過來,不往六塵上去流逸,返的是這個。所以返聞,這兩個字是兩個意思,返這個字是對心心所說的,心心所返過來了,不去攀緣外面六塵境界了,這個時候聞性就現前了。這是聞的自性,這就叫捨識用根,那個返就是捨識,因為什麼?不用它了。一般凡夫在迷的時候,用心心所見色,我這樣講比較方便一點,因為見色的確很復雜,不要以為見色,這是眼識見到色塵,其實它與第六識有關系,第六識起分別,第七識執著,第八識落印象,而且與六識、七識、八識、前五識相應的這些心所,一剎那之間同時都起作用,復雜得不得了。我們講心心所,一切復雜的心行都可以包括在裡頭,心心所起作用。我們現在這個心心所不起作用,這個就是返的意思,就是捨的意思,捨識,此地用這個返,用根,這用根性,就是聞。所以你要問捨識用根,本經裡面就用返聞兩個字,前面講「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這個功夫的確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來鍛煉,而且用功,我再告訴諸位,無論什麼人,無論什麼環境,統統沒有障礙,這真是不可思議。用功的要領,就是古人所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為什麼?你那個念一起來,落到心意識去了。為什麼?心意識裡頭才有妄念。覺,覺是正念,念是妄念。所以覺悟的佛菩薩,他有正念,他沒有妄念。才有一個妄念起來,立刻就覺悟,一覺是什麼?這個妄念不存在了,把妄念打消掉了。所以古人才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是講我們用功夫的方法,眼見色,一起心、一動念,立刻覺悟,又落在心意識去了,耳聞聲,才起一念,又落心意識去了。這種原理原則我們在講席當中跟諸位講了很多,希望大家要記住,要會用,這完全是講的什麼?自受用。他受用呢?他受用要在正念裡面再變現出這個妄念為他受用。譬如我們眼睛看到這個茶杯,我們在這上起了個念頭,這杯子不錯,這錯了,這就是迷了,落到心心所裡頭。真如本性裡面本來無一物,哪裡有什麼錯不錯?沒有,心地干干淨淨,一塵不染。這個杯子不錯,這就是落心意識去了。別人受用的時候,別人我們跟你介紹,這個不錯,怎麼好,不是自受用,是自己從清淨心裡面變現出心心所為他受用,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自受用跟他受用要劃得清清楚楚的。

  把他受用的當作自受用是凡夫,把自受用的當作他受用是阿羅漢,入了涅盤。為什麼?他心不動了,他也不教化眾生,他見到眾生他也不開口了,那都沒有用處。菩薩之所以稱為菩薩,自受用的不是他受用,他受用的不是自受用,這是不可思議!他受用的所表現的跟凡夫沒兩樣,打成一片,和光同塵,雖然和光同塵,他自受用當中他不起心、不動念,他不落在心意識裡頭,這是高明極了。諸位要修學的時候,不管你修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太少了,觀世音菩薩在此地說了,六十二億恆河沙法門,一個菩薩代表一個法門,六十二億恆河沙法門,一句名號,一個原理,就是返聞這個原理,返聞就是捨識用根這個原理。所以在《圓覺經》裡面我特別告訴大家,修行修什麼?修圓覺心,淨圓覺。《圓覺經》我們這個題還沒講完,你看它第一章,文殊菩薩這一章,一開口就說什麼?清淨心,清淨心就是圓覺心。所以你修什麼?修清淨心。在境界裡頭起心動念,清淨心沒有了。自己沒有成就的時候不管別人,自己清淨心還沒有得到,我天天管別人,我自己清淨心再修無量阿僧只劫,還得不到。那就是佛門裡常講的,「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還想度別人,哪有這個道理!自己清淨了,再度眾生,你度眾生時候不會害眾生,不會誤眾生。為什麼?理論真通達,門道真曉得,自己修行的時候自己真好像有成就,換句話說,這個理論、方法自己試驗過的,沒錯,才敢教別人。自己沒有試驗過的靠不住,自己誤了自己,那活該,你自己再誤了別人,這個罪業太大了。所以說自修比教他要重要。修什麼?就是修清淨心,修在一切境界裡面捨識用根,一切境界當中返聞聞自性,用這個方法。

  這一段裡頭意思很深,我們剛剛只說一個初獲,只講初這個字,底下妙妙聞心,這裡頭還有很精的意思在裡頭。今天時間到了,下次我們還從這個地方講起,就從「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從這個地方講起。

資料恭摘: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第十三集)  檔名:07-006-0013

 

上一篇:慈愛柔軟之心——美其心得:善正
下一篇:達真堪布:請抓住帶來快樂幸福的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