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新浪社會新聞
華東師范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劉仲宇教授,最近突然忙了起來。
這一切,緣於一個調查項目——“當代中國人宗教信仰調查”。劉仲宇是這個調查項目的主要撰稿人。
這一調查盡管只是“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調查”課題的子項目,占整個課題的比例很小,卻格外引人注目。
BBC、美聯社等海外主流媒體紛紛報道,並引發諸多猜測,原因就在於:根據該調查得出的結論,中國大陸有宗教信仰的實際人數,是官方統計數字的三倍,已達3億之眾。
盡管這一驚人的數據引起了很多質疑,但劉仲宇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堅信“這是一個非常高效的調查”。
劉仲宇介紹,這一調查始於2005年暑假,調查對象是中國大陸地區16周歲以上人口,共發放問卷5000份,回收有效問卷4500多份,回收率高達91.2%。調查顯示,明確表示具有宗教信仰者為31.4%,表示不信仰宗教者占68.6%。依此推算,得出“3億教眾”的數字。
面對這份調查數據與官方統計數字的差異,劉仲宇解釋:“政府宗教部門統計的是在冊的信眾人數。如果一個老太太90多歲了,年紀太大不能到廟裡去,就待在家裡念佛,那她到底算不算呢?我們的調查是由調查員親自把問卷送下去,所以非常真實可靠。”
至於5000個樣本是否太少,劉仲宇說,“從統計學角度來看,5000的樣本已經夠大了,關鍵在於是否隨機。”
這個調查,劉仲宇委托華東師大社會學系的調查中心操作,樣本覆蓋全國31個省區,是完全的隨機抽樣。
由於宗教信仰具有強烈的社會分層性,所以用不同的方式“抽樣”,會帶來不同的調查結果。當記者追問,這種“完全隨機”是什麼概念時,他有點語焉不詳。
記者提出是否是采用先通過電話聯系、再送到被調查人手中的方式,劉仲宇認為肯定不是這樣的:因為這會加入“確定條件”,即把不擁有電話的人群排斥在外。
“那麼是否是采用隨機抽取戶籍的方式?”他表示,因為他本人沒有參與具體的調查,所以不知具體的抽樣依據到底是什麼。
根據劉仲宇的調查報告,信教群眾中有33.1%信仰佛教。據此推算,中國大陸的佛教信眾就高達1億,居五大傳統宗教之首。
在當下中國人的精神生活中,為什麼偏偏是佛教扮演著如此舉足輕重的角色,而不是外來的基督教,抑或本土的道教?
基督教來華不過二百年,又與近代帝國主義入侵有著脫不清的關系,沒有成為中國人的第一選擇不難理解,而道教信眾不多,劉仲宇認為這與近代以來,佛教適應現代化的進程起步較早且比較成功有關。
從19世紀末,楊文會大量刊刻佛經、創辦僧學,開始了近代佛教復興。此後不斷有愛國志士力圖用佛教來提高國民素質。民國時期,佛教刊物多達170余種,而道教刊物只有2種。而利用刊物進行宣傳,完全是現代產物。
劉仲宇說,本來佛教是一種出世的思想,現在卻越來越入世,這和佛教在近代以來不斷適應現代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劉仲宇向記者透露了一份尚未公開的調查報告中的數據:在知識精英階層,信仰佛教的比例最高。這表明,無論是普通公眾,還是知識精英,都把佛教作為宗教信仰的第一選擇。
明代的林兆恩曾提出“儒教治國,道教治身,佛教治心”之說。區別於儒道兩家,佛教更多的是解決人內心的安頓問題。
劉仲宇告訴記者,在他的調查報告中,16至39歲的信眾占全部信教樣本人數的62%,而55歲以上的則只占總數的9.6%。調查表明,年輕人占了信教群體的主體。
對於這一現象的產生,劉仲宇認為,是市場經濟催生了宗教的發展。現在的年輕人與過去不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和安全感下降。個人生活的不穩定,人情的淡漠,人際關系的疏離,引發普遍的焦躁不安的社會心理;還有社會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社會矛盾,這些情況都促使人們尋找新的精神寄托。
據台灣學者李亦園的研究,到1965年,台灣發展最快的宗教是外來的基督教、天主教,信眾人數增加了150%,但1965年之後,這些外來宗教突然停止了發展,佛教、道教、民間信仰等傳統宗教迅速發展,這一情況目前仍在延續。而1965年的特殊之處,在於這一年台灣的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即實現了工業化。
劉仲宇將此解讀為“文化自覺”,他認為中國大陸目前的狀況也是如此。在精英層,是所謂的“文化自覺”,在全球化受西方思潮沖擊下堅守本土文化的陣地;普通民眾雖然未必會這樣思考,但都以不同的形式顯示出了“回歸傳統”的心態。
不僅治理市場經濟帶來的迷亂之心,宗教還適時地為市場經濟提供倫理資源。這有似於馬克思·韋伯所講的,資本主義精神與新教倫理的聯動過程。
劉仲宇還曾花五六年的時間,研究民間日益興旺的“接財神”信仰,他認為,財神從道教的小神升格為佛教的主神,背後是整個社會對財富追求的神聖化。
有的地方將關公視為“武財神”,關公的精神核心是“忠義”;比干是“文財神”,因為比干被纣王剖心,無心者最無私。
劉仲宇說,這些解釋就包含了宗教倫理,財神可以保佑人發財,但不保佑不義之財。“這和市場經濟的倫理建設是一致的。”
劉仲宇特別強調:“沒有信仰的人是最可怕的!三億人信仰宗教,精神上有了寄托,這本身就是對構建和諧社會的最大貢獻。”
此前披露“當代中國人宗教信仰調查”的一家媒體,在報道中引述劉仲宇的話,稱結論之一,“中國人的宗教信仰更多是比較基於現實主義的,來源於宗教自身寄托心靈的思考較少。”
劉仲宇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認為這其實是一個誤解,他的觀點恰恰與此相反。
在以往的大量論著中,都認為中國人信仰宗教的目的通常非常現實,這一直被作為一個“學術常識”被傳播著。但本次調查卻表明,信教更多是為了滿足精神需要。
“宗教在可預見的將來,我想至少是一千年之內,絕對不會消亡。宗教的神聖性是一切世俗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宗教對人心靈的慰藉,也是任何科學不能替代的。”在采訪結束時,劉仲宇這樣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