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明如居士:案例分析_太上感應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感應篇》中“是道則進,非道則退”的教言,讓我們對善有一個皈依與信仰之心,對惡有一個遠離之心。心中存有這種“斷惡從善”的決心很重要,因為這個決心決定了一個人心念的善惡,也決定了此人將來的去處。

《感應篇圖說》中記載了這樣一則公案:山左人鄧善心,開了一個店鋪,專賣糧食和酒。雖然只是一介平民,出身卑賤,但他一生忠厚正直,從來不奸詐欺人,也不自我欺騙,人們都尊他為長者,對其十分敬重。鄧善心常告誡子弟們說:“我沒有念過聖賢書,不知道聖賢的道理,小時候曾經看過一句格言‘不存事上行不去的心,不行心上過不去的事’,我尊奉這兩句話,時時警戒自己,因此不做虧心事,沒有犯下罪過。”

同村有一個姓馮的人,也開了個賣糧食和酒的店鋪。他常聽人講《三國演義》,書中有曹操的一句話:“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馮某對這句話很感興趣,說:“處世為什麼不能像曹公說的那樣呢?”於是,逢人就說這兩句,自以為得意。有一天,他被鬼差捉到陰曹地府,看見一座正門朝南而開的衙門,進了衙門,看到東西走廊分別掛著兩個榜文,東走廊的榜文為“行善之報”,前面有鄧善心的名字,並且在鄧善心的名字下邊注了一行小字“不存事上行不去的心,不行心上過去不去的事,子孫貴顯。”西邊走廊的榜文為“作惡之報”,前面列著他的名字,下注“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子孫滅絕。”過了一會兒,閻王升帳,馮忙為自己辯護說:“我和鄧善心做的事情是一樣的,都是賣糧酒為生,彼此只是口頭說說,為什麼報應懸殊兩樣?”閻王說:“鄧善心‘不存事上行不去的心’,就是《感應篇》中說的‘是道則進’,‘不行心上過不去的事’就是‘非道則退’,他這樣的聖賢好人,怎麼能不子孫貴顯呢?你聽三國之事,想學曹操,與《感應篇》完全相反,是最可惡的人,怎麼會不受惡報呢?”說完,命令鬼差帶馮某還陽。後來,鄧善心的兒子發家致富,馮某一生貧困無子。

這個公案告訴我們,一件事的善惡不能從表面來看,要從存心來看。存心利他善良,這件事就是善;存心自私害人,這件事就是惡。像這則公案中的鄧善心與馮某人,雖然表面上都是以賣糧酒為生,但由於存心有天壤之別,因而善惡果報也有極大差異。知道這個道理,我們就要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轉變存心。例如,如果懷著自己要多多掙錢的發心去工作,則工作也成了一種培養自私心的惡行,如果想著通過工作可以利益社會與他人,懷著這樣的發心去上班,上班也就成了一種利他的善業。這樣,雖然做著同樣的工作,但由於發心的善惡不同,最後兩個人得到的果報就不同。懷著“吃飽飯之後可以有力氣去殺盜淫”的心去吃飯,吃飯這件事就成了惡業,懷著“吃飽飯之後可以有力氣幫助他人”的心去吃飯,吃飯這件事就成了善業。如宗喀巴大師說:“心善地道亦賢善,心惡地道亦惡劣,一切依賴於自心,故應精勤修善心。”意思是說:人心地善良,則一切所作也成賢善,將來的去處也善妙;而心地邪惡,則一切所作也成邪惡,將來的果報也會痛苦,一切所作是善是惡、將來是苦是樂都依賴於自心,所以應當竭盡全力地修持善心。

通過上述公案,我們應當知道,內心有“是道則進,非道則退”的存心,或者說“棄惡從善”的決心,或者通俗地說“要發願做一個好人”,是至關重要的事情,因為這是善惡的根本,上升善道、下墮惡道的樞紐,於此不可不精進。

關於“不履邪徑”,《感應篇圖說》中記載了陳秉義不履邪徑的兩個公案:陳秉義一生端直方正,不錯走半步,不違背禮儀。他居住的地方,前面是大街,後面是寺廟。他父親有一天和廟裡僧人下棋,叫人讓秉義把家中的棋盤拿來。秉義兩手端著棋盤,從前門繞了一圈遠路來到寺院。父親責怪他來遲了,秉義告訴父親他走的是大路,父親說:“你如果從後門來,不是很近嗎?為什麼捨近求遠呢?”秉義說:“行走不從大道而走小徑,聖人不這樣,走後門和走小徑有什麼不同?因此不敢走後門。”父親笑著點頭稱贊兒子。

有一次,陳秉義和大家一起出城,碰上天下大雨,眾人都急不擇路,從小路往家裡跑。秉義高視闊步,從大道上冒雨緩行。朋友想留他避雨,告訴他說:“事有緩急輕重,你這是迂腐之舉。”他回答說:“現在,有人迷戀於娼樓妓院,喪失性命而在所不惜;酒店賭場,大家聚集在那裡,傾家蕩產而不悔恨;那些趨炎附勢、巴結權貴之徒,一旦靠山倒了,就會累及身家性命。世人貪性不改,都因最初不在乎小事小節,後來由小錯變成大錯,而不能自拔。我怎不知道走小路可以快到家呢?我是想謹小防大,防微杜漸。”友人連連歎服。陳秉義後來精通經書,教授門徒,學者稱秉義是“方正先生。”

通過陳秉義的這兩則公案可以看出,他在不履邪徑方面的功夫可謂做到了極至。捨棄大路,走小路,雖然可以節省時間與精力,但是卻培養了內心不走正路的投機心;雖然淋雨,也不走小路避雨,這是在控制自己的投機取巧、貪圖小利之心。

《感應篇匯編》中有兩則“不履邪徑”的公案是這樣說的:

明朝的尚書楊翥(zhù),吳縣人,夢中夢見自己在果樹園中游玩,偷摘了兩個李子吃,從夢中醒來後,他深感自責,並說:“是我平時是非不明,所以才有此夢。”於是,幾天不吃飯,面壁思過。

過去,有一個八歲的小沙彌,叫妙顏,已經證得阿羅漢的果位,具有神足通。有一次,他飛入王宮做客,王後看他可愛,想抱抱他,妙顏小沙彌阻止說:“不可!女人不宜用身體接觸沙門。”王後說:“你就像我的孩子一樣年幼,我抱抱你有什麼不可以的呢?”妙顏沙彌回答說:“從世俗情理來看,沒有什麼違背常情的。但人的貪愛之心,是從一點點開始增大的,星星之火可以焚燒掉萬裡草原,涓涓滴水能滴穿泰山之石,世間之事都是漸漸從少變多,由小成大的,所以,智者在一開始就遠離嫌疑,將可能的惡事消除在萌芽狀態,不讓其有發展壯大的機會。”

關於“不欺暗室”,《感應篇匯編》中記載了如下兩則公案:

漢朝的楊震,做東萊太守時,路過昌縣。縣令王密,是楊震過去所推薦的茂才,晚上趕來看望楊震,並贈以黃金,楊震堅決不接受。王密說:“晚上沒有人知道這件事,請先生放心收下。”楊震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能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聽後,慚愧地告辭了。楊震後來官位一直做到三公。

何澄的醫術很高明。有一個姓孫的病人,久病不愈,請何澄看了好幾次病。有一次,這個孫姓病人的妻子把何澄叫到旁邊,悄悄地對他說:“我家良人生病很久了,家中的所有財產典賣得也差不多了,我願意用自己的身體償還你的藥價。”何澄認真地說:“何出此言呢?你只管安心不要憂愁,我一定治好你丈夫的病。如果因為此事玷污了自己,不僅使我成了小人,而且你也失去了大節。即使別人不知道,但上天的譴責難以逃脫。”何澄後來夢到自己來到一個地方,有神仙對他說:“你行醫有功,並且不在他人艱難中亂人婦女,天帝將賜你一個官位,錢五萬貫。”不久,皇帝的東宮娘娘生病,到處張榜找名醫,何澄用了一副藥就治好了娘娘的病。皇帝很高興,賜予了何澄官位和錢,官位的大小與錢數,與夢中所述一模一樣。

    摘自《太上感應篇淺釋》(明如居士 著)

 

上一篇:印度朝聖——拘屍那迦佛陀涅槃處撷影
下一篇:理想要如何實現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