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你跑掉的心要如何找回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今天要談的是心性休息二——亡逸的心要如何找回來。這個是我們要接續上一次的話題,第一個就是亡逸的心,他那個亡逸的心啊,它跑掉了 ,好像脫缰的野馬往外跑了,它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那你要如何把它找回來?我們上次已經大概講了一點,這一次呢,我們再來補充一下,說明 一下。

想想看,我們的心都往外跑,跑到哪兒去了呢?我們每天追逐著繁忙的工作,工作的壓力那麼的巨大,對不對?你有很多的理想、很多的抱負, 也可能有很多的負債,或者是很多的總總,總之我們有各式各樣的原因追求它,很多時候,我們把這些沒有必要的追求,把它命名為我們人生 的理想,就這樣往而不返,(亡逸的心)它再也不回來了。

於是我們就好像深入到一個濃密的叢林當中,或者是進入到一個一望無際的沙漠當中,你已經走不出來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當我們的心往 外跑了,跑到已經不知所蹤了,就是說我們該怎麼樣去重新尋回,尋回我們這已經亡逸的心,讓我們能夠重新安定下來,安定在什麼地方?就安 定在當下。

怎麼說?舉個例子,假設說我希望能夠達到某一種所謂世俗的成就,比如說也許是積攢了很多的財富、或者是得到了很多的名聲啦等等,假設就 是積攢了很多的財富,這對一般人來說比較容易理解一點。

我們積攢了很多財富,這樣的財富好不好,我要說的就是,財富本身它是中性的,它並沒有所謂好或是不好的問題,只是看你當你有了那個財 富之後,第一個,你財富是如何來的,第二個就是你如何去運用這些財富,只有在這些方面,財富才能顯出它的世俗的意義。

比如說我們這個財富是我們根據正當的方式賺來的,所以你擁有的財富沒有什麼不對,但是呢,如果說我們用一種不正當的手段,用一種也許 是偷斤減兩,也許是做一些違背良心的事情得來的這些財富,那這個是不正當手段得來的,這樣的財富就是有問題的,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假設我們用一個正當的手段賺來的這些財富,有沒有把它做很好的利用呢,還是你把它堆在床底下,或者是堆在某個儲存的地方,直到 有一天你離開了這個世界,然後發現你一毛錢也帶不走。

所以就是財富本身並沒有所謂的好壞,只有在我們對它賦予意義,賦予它的用途的時候,它才產生這個問題,但是我們常把這個當成一個目標 ,每天沉浸在裡面,你多得了一點,你就高興了一點,但是看了前面還有人比你積攢了更多的財富,你又……你又覺得不快樂,因為世俗的東 西就是這樣子,它沒有永恆的快樂可言,但是它有一些暫時的、相對性的快樂,但是繼之而來的是更多的煩惱。

所以呢?該如何處理呢?處理的方法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很困難,簡單就是,把你的心放在當下、放在當下。怎麼做呢?當然是有點困難啦,特 別是在這樣一種社會型態裡面,這是滿困難的,跟那種置身荒野的那種時代是不一樣的,在這樣的時代,我們可能需要這麼做,就是你必須要 至少、至少抽一段時間去做靜心的活動。

譬如說,抽一段時間到一個沒有什麼人打擾的地方,那也許就是在自己家裡,或者是在某一個山巅、海邊這樣,去靜靜的坐著,這個時候呢, 你就會慢慢發現你腦海裡面呢,迸現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想法,一個又一個的想法,像海浪一樣一波又一波,一波又一波無止無休。這個時候怎 麼辦?要不要想辦法把這些念頭把它停掉,說念頭不要再產生了。不用,不用,不用啊!你只要看著這些念頭,就好像你看著那些海浪一樣,一 浪又一浪,一浪又一浪,就這樣看著它,慢慢的,你的心就會逐漸的沉靜下來,這個時候你就會能夠比較認真的思考,很多事情對你的意義會 開始產生一些根本上的變化。

譬如說你為了什麼去積攢你的錢財,你為了什麼去獲取這些名聲?名聲好不好,名聲當然它本身也是中性的,但是它往往帶來的就是,讓你變 得好像比較重要一點,讓你覺得自己比較重要,覺得比某人更重要,所以呢,當你也失去了這個名聲了,你覺得痛苦又來了,當你獲得這個名 聲的時候,你也不見得有多快樂,因為還有人比你更有名,比你地位更高,你永遠就在這種循環當中脫不出來。

所以呢,找一個時間、找一個地點,找一個能夠讓心安靜的一種狀態,了解一下自己,你才了解說原來我們每天、每天、每天有這麼多的念頭 ,起起落落,這個就是我們要如何尋回亡逸的心,方法簡單不簡單?很簡單。能不能做到?很難做到。

因為我們通常的通病就是這樣,我們總是覺得一定要有一個非常奇幻的、非常絢麗的一種方法,神秘的、變幻莫測,我們才覺得那是一種很棒 的、高貴的方法,是值得我們去追尋的。但是對於那些平凡的、顯而易見的(方法),卻懶得去看它,覺得它沒有什麼價值,因為我們一聽就 知道了,但是我們卻難以做到。

譬如說啦,我們唸那個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或者是阿彌陀佛的名號等等,你能夠一心不亂的唸多久呢?三次?五次?還是三分鐘、五分鐘?這個時 候你就會發現,真的非常非常的困難,我們的心真的一下子就都散掉了,好像斷了線的風筝一樣,咻——就跑掉了,就是這樣。

但是,只要我們願意,只要我們肯嘗試,逐漸、逐漸的、逐漸的,即便是在一個、這麼樣一個困難的情境底下,我們還是能夠至少、最粗淺的 能夠達到一種程度,就是“知道”,你知道你在煩惱什麼,你知道你在追求什麼,你知道你的優點在哪裡,你知道你的不足之處在哪裡,這樣 你就有了反省的機會。

不是有一個“三省吾身”嗎?我們不一定要說一定要反省哪一項、哪一項,但是我們要去觀看自己那些念頭的起伏,那些行為的造作導致了什麼 樣的後果,如何會產生,去關注這些事情。

然後呢?然後你就慢慢了解這個世界有哪些引起你煩惱的、讓你苦惱的,對不對?讓你去思維它,譬如說你吃太多身體不舒服,吃太少不舒服; 你講了一句謊話,你要講第二句謊話、第三句謊話,你要講無窮的謊話,去彌補那第一句謊話。還有……這個在很多的書裡面都有寫,有告訴 你如何去思維這些事情,思維那些事情。

你能夠從這些世俗的、黏地很緊的一種觀念把它脫離出來,把它脫離出來。這脫離的方法就是我們要用思維,思維什麼是苦,什麼是樂,當你 把這些、這些傳承的方法,把它首先從知識上來、知識面來吸收它,知道有這些東西可以讓我們去思考,再來就是我們要把這些思考的方式慢 慢深化、深化、深化(落實)。那你說,可是這些東西我看不懂,或者說,我有一些東西看不下去,那也可以,你就觀察你自己、或者觀察著 周遭的跟你最有關系的人事。

譬如說,某個人生病了,他一定不會很快樂啰,雖然還是有少部分的病人是很快樂的,不過大部分的病人是不會快樂的,所以你可以繼續去觀 察他,他那個病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病,是因為錢財,是因為各式各樣的欲望,還是因為……我們就慢慢去思索這些問題。

那當然啦,就是歷代的這些先賢們,都有整理了很多,那我們也可以用這種知己的方式,只是說,當你僅以自己周圍的人的這種案例去思考的 話呢,往往因為我們思慮不是那麼周全,所以呢,會常常會有所遺漏,但是即便是這樣,還是能夠達到一個相當好的效果,讓你能更了解自己 。

其實呢,我們最難的是什麼,不是去了解別人,而是去了解自己,最難看清的就是自己,我們都認為自己對自己非常、非常的了解,但是其實 是錯的。你只要稍微問一下你的左右的人對你的看法,跟你對你自己的看法,你就知道我們對自己真是了解的不夠、不夠、不夠,所以要常常 做這個靜心活動,思維的訓練,思考什麼是苦,什麼是樂,什麼是悲,什麼是憂,它的本質是什麼。

到最後你也許就會發現,這些變化莫測的本質其實就是“空”,不是說它沒有,是說它之所以發生,是有很多、很多的偶然的因素促成的,這 種偶然因素促成的,我們把它叫做一種“緣起”,因緣生,因緣聚,它就發生了,因緣散掉了,它就消失了。不是說它沒有這個事情,而是說 它的本質不具有常性,當我們有這種不只是知道,而是有很深刻的體悟的時候呢,你的程度或者說你的體會、體悟就會更深入,這是邁向一個 良好旅程的第一步,所以值得我們去努力。

至少我們的心不會再狂放不已、一往無前、不知休止,不會再處於這種情況了,連自己迷失了都不曉得。就像上一次講的,就是你可以想像自己,在一葉扁舟裡面,就隨著那個水飄蕩、飄蕩、飄蕩,就這樣飄,感受那種飄蕩,就這樣就好。

 

上一篇:索達吉堪布:吸煙的過失
下一篇:立地成佛是真的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