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立地成佛是真的嗎?
是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佛教的教訓,正像世俗所說「浪子回頭金 不換」的教訓一樣。 不過,浪子回頭的可貴,是在能夠改邪歸正,既然改邪歸正之後,必須要積極 地重建他的人生,才能達到「回頭」的目的,才有「金不換」的價值可言。因此, 佛教所說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只是從正面的自性──佛性上作的肯定, 不必就是真的當下成就了無上的正等正覺──佛的果位。 所以,在天台宗的圓教的佛,共有六種,稱為六即: 六即: 二、名字即佛:是指聞知自己有此佛性之後,能夠豁然而悟─┘ 四、相似即佛:是指修持的功用已深。 │ │ 五、分證即佛:是指已入聖位,分分破除無明, 十行位│ ├ 六、究竟即佛:是指無明斷盡,功德圓滿, │ 由此可見,「立地成佛」的佛,大概是指第一種的「理佛」或第二種的「名字 佛」,而不是第六種的「究竟佛」。因為從「放下屠刀」的時候起,已是佛性圓成 的起步點,稱為「立地成佛」,等於是說「回頭是岸」。事實上,放下屠刀並非馬 上就是佛,苦海回頭也並不立即就在岸上啊! 懂了這一層道理,對於禅宗的開悟,也可以觸類旁通了。許多人以為「即心即 佛」、「明心是佛」、「無心是佛」、「見到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等等,都是 成佛的意思,並且以為一旦開悟,「黑漆桶兜底打穿」,便是成佛了。 其實,開悟並不即是成佛,乃至也並不即是見道,比如宋朝的高峰原妙禅師, 自稱他一生用功,大悟一十八次,小悟不知其數。可見,開悟並非成佛,如說開悟 即是成佛,乃是成的「理佛」乃至「相似佛」,而絕不是「究竟佛」。充其量,禅 宗的開悟,相近於「得法眼淨」──見道──小乘的初果,大乘的初地而已,所以 禅宗破了三關──本參、重關、牢關之後,才是走出生死之流的邊沿。如果以天台 圓教的「六種即佛」來衡量,禅宗破了第三的牢關,也僅同於第四「相似即佛」位 。正因如此,禅宗的祖師,當他們參到一個「入處」──黑漆桶兜底打穿之後,往 往倒要隱於水邊林下,去「長養聖胎」了,因為他們尚未進入聖階,充其量,是走 完了成佛之道的三分之一的路程而已──三大阿僧只劫的第一阿僧只劫屆滿。 從這一點看來,一些只知盲修瞎參的禅客們,可以把神智清一清了,因為,他 們縱然已經破了三關,也不過是賢位的凡夫而已。
上一篇:你跑掉的心要如何找回來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由于xuefo.net域名因备案需要暂停使用(最短15天),自即日起请用http://big5.xuefo.tw访问网站,特此通知!
29559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