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問:為什麼人們在“信佛與吃肉”的問題上有誤會?
智渡法師答:梵網戒是漢傳佛教比丘、比丘尼必受的三壇大戒之一,非受不可;在家菩薩自願求受的也很多。
誤會最普遍的是食肉問題。梵網戒受者,無論在家出家均須修清淨梵行,不許食肉。
南傳佛教、藏傳佛教在家、出家均無不食肉戒。他們中也有人誤解漢傳佛教的比丘不食肉,因為他們可能不了解:漢傳佛教比丘在受比丘戒時、得同時受菩薩戒,漢傳佛教信徒亦對他們吃肉有誤解。
多數漢族信徒認為比丘就應該不食肉的,因為是菩薩比丘,食肉就不像比丘菩薩了。同時,又因藏地的特殊地理環境,認為密宗是食肉的,食肉才是密宗。其實《梵網經》就是密宗。密宗修觀音法、藥師法等瑜伽部法門的人就不能食肉。近來有些藏族大德也在提倡不食肉。雖說在比丘戒中,只是不許無病乞魚肉食。但在《涅槃經》、《楞嚴經》等大乘經中,佛曾對菩薩說,“一切眾生皆是前生父母、未來諸佛”,為人之子怎可食“父母”身肉?
漢傳佛教信眾把不食肉已視為了出家人最起碼的道德,普遍提倡素食(不食葷、腥)。這對漢地出家人和信眾來說,在去除貪心增上緣上是有極大的幫助的。何況現代的肉食已成了心髒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症、肝硬化等等許多疾病的主要原因。從這一意義上說,提倡素食也是讓人遠離疾病根源。所以說“素食有益健康”。無論是否食肉,皆得依據持戒因緣,不可本末倒置。
這中間的誤會眾多,是對其他法脈、其他宗派的教理、行儀和對機不甚了解所造成的。佛陀的教法是圓融的,而我們一旦只站在某一角度看問題、又自以為全面時,就會出現以偏概全的錯誤。
既不可、也沒必要將食肉問題擴大化,除非是想以此標榜什麼。能標榜什麼呢?無非有二:一是掩蓋,二是襯托;掩蓋自己的丑惡、襯托自己的名聞。要管好自己,諒解他人,生起覺知,學會觀察因緣,依戒防護,實行中道才有現世解脫的可能。“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是菩薩在因位中行度生事業,如是依戒修行,集積福慧資糧圓滿,最後入金剛喻定,斷盡極微細的金剛習氣、然後入於無住涅槃,成就無上菩
提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