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汾陽(今山西靜樂)無德禅師,曾參學過七十位善知識。當他在襄陽白馬寺寂居時,前後有人八次請他出山弘法,他都推辭不赴,並州(今太原)汾陽有道俗一千多人來襄陽堅請不已,才隨順眾望。既至汾陽,四眾俱教蒙化,宗風由是大振。他平生足不出寺門,曾作不出院歌一首表明自己的志趣。
贊說:歷觀古來許多大德高憎,悟用心法之後,大多都韬晦起來,待到機緣成熟,才出來大作佛事。而此老八請不赴,尤見持重深藏。其後大振宗風,正是源深所以流長呀!今有一些少年,稍得一知半解,便自負不凡,匆匆忙忙地想大出風頭,惟恐落於人後。這是多麼錯誤的啊!好像還未成熟的瓜果,如過早地勉強把它摘下,終是不香甜。學道的人應時時以此自警。
總論
或問:“從前世尊初成正覺,便演講華嚴;也有一位沙彌講經時,年方七歲。假如精明佛法的人都得韬光晦跡,長期久隱深山,怎能廣度眾生?”這種顧慮雖然也是對的,但你不知古人之所以那麼遲重,並不是為獨善其身而忘卻眾生。其實道德越高的人志願越廣大,真正聰明睿智的人處事更加謹慎。那些水邊林下勤於辦道的人,無非為了積累福慧資糧。待到德行完備,因緣成熟,龍天把他推出,這時化度眾生應機接物便能顯得寬裕從容,成效也更顯著。你只見如來一代利生的成果,而不知這成果是如來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熏煉而得來的,那七歲沙彌能講經弘法,怎知不是多生熏修獲得的宿慧呢?古語道:佛法不是鮮魚,那怕積累日久會爛卻。這個比喻雖小,但可推之而窺其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