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際的外在物質情況,不僅多樣而且十分精致。然而外在的外物質改善並不足夠,這個世界需要對歧的快樂及痛苦,這也是眾生的業力所致。遇逢樂、苦、善、惡、親、敵等分別,主要緣致己心之起心動念所致。外在四大所致的災難,吾心不能掌控;但由心所致的痛苦等,其對治要升起善念;發心之動機存善、以善意引發正念會導致快樂,能將分別心的痛苦,由負面轉為正面,即可控制、改善傷害自他的苦,離苦得樂。
最重要的是要修持慈心與悲心以解脫眾生的痛苦。多想、多觀照他人,少我執。以平等心來對待自己和他人的快樂與痛苦。倘若凡事存有善念、利他的動機,不僅個人-己此在此世可以獲得幸、滿足,必也能為一切眾生帶來和平與安樂。事實上,這也是具足慈心、悲心的根本意義。
為何要修慈悲心?為何心不具足慈悲?因為心有愚癡故。因為有“我”,只想到我快樂、我安樂,我要脫離痛苦,有這樣我執的心,自然產生我以外的眾生。這時“我”就要反省,以了解“我”是什麼,了悟之後,即可離苦得樂。同時,他人也可苦得樂
特別是“我”只是一個,而“他”卻包含“我”以外的無邊眾生,“我”和“他”都欲享快樂、避免痛苦,自、他都有同樣的想法,同具此心;所以不論如何地看重自己,“我”還是只有一個人,而“他”不論如何地不重要、不好,卻是廣大無邊的眾生。
總之,為了自己得到快樂,而利用、不睬他人是不好的,並非正道。能為無邊眾生的利益,而盡一己之力,才是正確的做法。換言之,也就是斷除傷害他人的心,升起慈心、悲心,以這樣利益他人的動機行之,才是可靠無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