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不離欲談不上念佛,那是口念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不起貪瞋癡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

  這裡教我們念佛。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勸告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佛、念佛范圍非常廣泛,我們今天所做的,把那個范圍搞得非常狹窄。我們憶佛,憶佛是想佛像,念佛是念佛名,這個憶佛、念佛的范圍太狹小,所以我們自己得不到受用。佛在此地教給我們怎麼念佛?憶是憶佛的善根,往昔所修的善根,無量劫他所修的善根,我們就想這個;念佛,也念他無量劫積植的德行。我們憶念這個,好!憶念這個,我們自己就會學了,就會做了。而佛名、佛像就是佛德行的象徵、德行的代表,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才知道自己怎麼個修學法。

  要想學習諸佛積植德行,關鍵就是要放下『貪瞋癡欲諸想』,放下自私自利,這一句,是說你妄念、妄想、執著要放下。第二句,絕不受外面境界的誘惑,外面境界是『色聲香味觸法』。我們六根接觸外面的對象,眼所接觸的對象,用一個「色」做代表;耳所接觸的,用「聲」做代表;鼻所接觸的,用「香」做代表;舌所接觸的,用「味」做代表。六根接觸外面對象,這不能不接觸;而且這個接觸,可以說根本就沒有中斷的時候。佛菩薩的接觸是不著相,雖然接觸,用現在話來說,沒有把它放在心上;六根有接觸,心裡頭沒有,心裡面永遠是清淨的。凡夫隨順自己煩惱習氣,六根接觸外面境界就起貪瞋癡慢,起這些惡念。順自己意思,起貪愛;不順自己意思,起瞋恚;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生煩惱,造業障。諸佛菩薩明白了,他能夠內息妄想,外不著相,他怎麼能做到?他了解事實真相。《金剛經》上說得好,內,三心不可得,所以就不起貪瞋癡欲諸想;「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是認識自己。末後偈子裡面所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觀」就是現在人所講的人生觀、宇宙觀。覺悟的人他們的人生觀、宇宙觀,就跟這一首偈所說的「如夢幻泡影」,不是真的。這個道理要講起來,那就深了,全是假的。

  下面講「色聲香味觸法」,這是什麼東西?這是因緣所生法,當體皆是空,緣生之法了無自性,不可得。內,三心不可得;外面,諸法無所有。所以他的心定下來了,不再起妄想,妄想分別執著他放下了。我們今天為什麼放不下?不了解事實真相。經雖然聽得很多,雖然也會講,可是境界現前,還是隨順煩惱,還是放不下。這是什麼原因?天天聽經,天天讀經,確確實實佛在經上講的意思沒有懂。真的懂了、真的明白了,不必勸你,你自然放下。為什麼?放下得大自在,放下就是真解脫;這一放下,不但六道沒有了,十法界也沒有了。現前是什麼境界?一真法界。你說那是何等自在!那個受用,就是諸佛如來果地上的受用。真修行人,真正契入境界,他得到了。我們今天依然還隨順煩惱習氣;由此可知,煩惱習氣多麼嚴重,這是無量劫薰習而成的。我們這一生不能夠精進,不能夠努力,不能夠依教奉行,要想克服無量劫的煩惱習氣,佛說「無有是處」!

  可是我們要問:就我們在一生當中,有沒有辦法突破、有沒有辦法克服?佛的答案是肯定的;關鍵就是你自己肯不肯干,夏蓮居老居士講的「真干」。你肯干,肯真干,你這一生決定有能力突破,決定可以享受,佛我們不敢說,法身大士他們的境界可以得到。十住菩薩,《華嚴經》上講的圓教十住菩薩,那一種生活的意境,我們確確實實是可以達到的。問題是你肯不肯放下自私自利?肯不肯放下是非人我?肯不肯放下貪瞋癡慢?不再執著色聲香味觸法?必須有這樣的基礎,才能學佛。後面這兩句是學佛,你才能夠憶佛念佛『所修善根』。佛說的話,前後是有次第的,不能夠顛倒的。教導我們從哪裡做起?這一小段是「離欲念佛」。不離欲談不上念佛,那是口念佛;口裡有佛心散亂,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念佛的基礎是建立在離欲。

大乘無量壽經  (第九十九集)  2000/9/23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99

 

上一篇:智渡法師:“我”之別
下一篇:為尼泊爾地震災區人民念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