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獄懷讓雲,說似一物即不中,又雲,凡有言說,皆無實義。】
這句話《壇經》上有,宗門語錄裡也有。『懷讓』是六祖惠能的學生,他有兩個徒弟,在中國佛教裡頭比老師名氣還大,確實成就超越老師,這個人是明心見性。惠能大師當年在世的時候,他手下學生明心見性的一共有四十二個人,這是在中國佛教史裡面真的是空前絕後。四十二個學生入這個境界,入一真法界,突破了十法界,這是其中的一個。他底下兩個學生就是百丈禅師跟馬祖,馬祖是道一和尚,道一跟百丈這兩個人建立叢林,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等於把中國的佛教帶上了制度化。叢林就像現在的大學一樣,以前佛法的承傳,好比是私人辦私塾一樣,規模都很小,他們兩個正式的開辦佛教大學,制訂這些許多的制度、規矩。這是中國佛教的特色,這兩個人發起的,都是讓禅師的學生。
他這句話是自己開悟的時候,六祖測驗他,等於考一考他,六祖就告訴他,你說說看,你說給我聽聽看。讓禅師就說,『說似一物即不中』,這個意思就是說明,說不出來的,怎麼樣說也不能說得出來。六祖聽了之後點點頭,給他印證,證明他見性是真的不是假的。又說『凡有言說,皆無實義』,這也是真的,不但言說無實義,思惟、想像也無實義。無實義是妄想,言語無實義就是廢話。所以,諸位要知道一個事實,我們沒見性,聽到佛法,好寶貴,智慧的語言,歡喜贊歎,《大藏經》視為寶貝。要見了性之後,垃圾、廢紙一堆,馬上就不一樣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了一大堆,廢話連篇。為什麼?你見到真實了。沒見到真實,把這個當寶貝;見到真實的話,一文不值,這是實實在在的。
但是佛還是要說法,經典還是要流通,為什麼?給那些沒見性的人去當寶貝,佛在經典上也有比喻叫「黃葉止啼」。小孩在那裡哭,在那裡鬧,大人在樹底下撿一片黃的樹葉,黃的樹葉落下來,青的不會落下來,黃的落下來,落葉,給小朋友:「不要哭、不要哭,這個很值錢,拿去買糖吃。」小朋友聽了,拿著他不哭了,騙騙他,叫他不要哭而已。如果你真的見性之後,才曉得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這個《大藏經》,「黃葉止啼」而已。這是講,真實的不但說不出,想都想不到,所以佛教我們不要去想,都是妄想!現在人學經犯的大毛病,就是要用思惟去想像,想想經裡頭是什麼意思。你能想得出來嗎?你所想的那個意思,說實在話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假如你不想,那就是佛的意思。不想怎麼會有意思出來?有,你不妨試試看,你就讀經,不想,它會有意思;不但不想有意思,再給諸位說,不想還有言語。你上台講經,有沒有想?沒想,沒想說了幾個鐘點,沒想。沒想它的意思,也沒想它的文字,可是接觸文字就會講出許許多多。講完之後,給諸位說,剛才講的是什麼?不曉得!
這才與心性有少分的相應,我們體會到、明白了,知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沒有動一個念頭。他如果起心動念,他所講的就毛病百出。他不起心、不動念,他的言語從自性當中流露出來的,自自然然流露出來的,把它記錄下來就是經典,思想體系、言語結構自然完整,真是妙不可言。所以佛教給我們,「不可思議」,不但對於佛法不可思議,對於所有一切法,因為你思是妄想,你議是在那裡討論、議論,都是錯誤的。這是懷讓禅師所說的。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