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

 

大般涅盤經譯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般涅槃經卷第一

  白話佛經

  白話大般涅槃經

  常親近同修 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一

  壽命品第一

  這是我親耳所聞。一天佛來到拘屍那國(又名力士生地)阿利羅跋提河邊的娑羅雙樹間。佛的周圍有八十億大比丘圍繞。二月十五日是佛要涅槃的日子,這一天佛用神力發出宏大的聲音:“如來應正遍知,憐憫眾生,衛護眾生,把眾生皆看作自己的孩子一般,是眾生的真正歸依之處。如來即將涅槃,所有眾生如果對佛法還有疑問,都可以提問。這是也最後的提問機會了。” 此聲遍滿整個世界直達有頂天(色究竟天),一切眾生都能聽懂。

  世尊在清晨日出之際從臉上放出種種光芒,那七彩的光芒遍照此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世界也是如此。凡是遇到這種光芒的六道眾生,罪垢煩惱皆立刻消除。

  眾生聽到佛要涅槃都非常憂愁。相繼大聲地哭泣,就像即將失去父親一樣愁苦。有的用手拍頭捶胸的叫喊,有的身體戰栗涕泣哽咽。此刻大地山脈大海都開始震動。眾生互相傳言:“大家先止住悲傷吧,我們應該盡快前往拘屍那城,在如來的面前行禮,勸說如來不要涅槃。祈求世尊多在這世上停留一劫吧,哪怕不到一劫也可以啊。”

  眾生又說:“世間空虛,眾生福盡,種種惡業在這世間增長,賢者們,我們要盡快,盡快,如來不久就要涅槃。”又有人說:“世間空虛,從今以後我們就沒有救護我們的人,我們也沒有能皈依敬仰的人了。注定永遠孤陋。一旦沒有世尊,我們有疑惑還能向誰請教呢?”

  有很多佛弟子,比如尊者摩诃迦旃延、尊者薄俱羅、尊者優波難陀。他們看到佛光後全身戰抖以至於無法控制。心中非常痛苦迷茫生出各種苦惱。

  有八百萬比丘已證得阿羅漢果,心得自在不再煩惱。就像大龍王所具有的大威德,已經證得了空性享受著智慧快樂。如栴檀林四周圍繞著栴檀,又如獅子王四周圍繞著眾獅子。這些羅漢成就了無量功德,是佛之真正弟子。

  在早晨日出之際,當羅漢們離開平常居住的地方洗漱時,遇到了佛剛才發出的光明。於是互相謂言:“賢者們,快些洗漱清潔吧。”說完這些,比丘們熱淚盈眶心生苦惱,因為悲傷過度全身的汗毛直立並滲出了鮮血,看上去就像波羅奢花一樣。為了利益安樂眾生,為了成就大乘佛法第一空行,為了發揚如來方便密教,為了不斷絕佛法,為了給眾生調伏因緣,大比丘們立刻到達佛的身邊,行頭面接足禮,並且繞佛百千圈,合掌恭敬各自坐下。

  又有拘陀羅女。如善賢比丘尼、優波難陀比丘尼、海意比丘尼、與六十億比丘尼等。也已經都成就了阿羅漢果,心得自在遠離煩惱。在早晨日出之際,,熱淚盈眶心生苦惱,因為悲傷過度全身的汗毛直立並滲出了鮮血,看上去就像波羅奢花一樣。為了利益安樂眾生,為了成就大乘佛法第一空行,為了發揚如來方便密教,為了不斷絕佛法,為了給眾生調伏因緣,來到佛所,行頭面禮,繞佛百千圈。合掌恭敬坐在一邊。

  這些比丘尼中有些比丘尼,乃是十地菩薩,為了度化眾生而實現女身。常修四無量心,能化作佛。

  有一恆河沙數的菩薩摩诃薩。皆是人中之龍,位達十地安住不動,其中海德菩薩、無盡意菩薩這些菩薩摩诃薩作為上首。他們敬重大乘,安住大乘,深刻理解大乘,喜愛大乘,守護大乘。善於隨順一切世間。誓言讓那些未得到度脫的得到度脫,曾經在過去無數劫中修持戒律,讓不明佛法的人明了佛法。傳播三寶,令三寶不至斷絕。在未來世中將轉動****。憑借佛法的莊嚴令自己莊嚴。成就這樣的無量功德。把所有的眾生看作自己的兒子,無差無別。

  這些大菩薩也在早晨日出的時候,也遇到佛發出的光明,身上全身的汗毛直立滲出了鮮血,看上去就像波羅奢花一樣。菩薩們熱淚盈眶心生苦惱,為了利益安樂眾生,為了成就大乘佛法第一空行,為了發揚如來方便密教,為了不斷絕佛法,為了給眾生調伏因緣,大菩薩們立刻到達佛的身邊,行頭面接足禮,並且繞佛百千圈,合掌恭敬各自坐下。

  有二恆河沙那麼多的優婆塞,皆受持五戒,威儀具足。其中威德無垢稱王優婆塞,善德優婆塞等作為上首。他們樂於觀察這些對治的方法:所謂苦,樂;常,無常;淨,不淨;我,無我;實,不實;歸依,非歸依;眾生,非眾生;恆,非恆;安,非安;為,無為;斷,不斷;涅槃,非涅槃;增上,非增上。

  時常觀察如是等法對治之門。也喜歡聽聞無上大乘佛法,聽聞佛法能為別人宣講。善持淨戒渴仰大乘。不但滿足自己對佛法的需求,也能充足其它渴仰佛法的人。善於攝取無上智慧。親近大乘守護大乘。善於隨順一切世間。度脫未得度的人,讓不明佛法的人明了佛法。傳播三寶,令三寶不至於斷絕。在未來世中轉動****。憑佛法的莊嚴令自己莊嚴。心中時常深刻的體味清淨戒行。能夠成就這樣的無量功德。對眾生升起大悲心,把所有的眾生看作自己的兒子,無差無別。

  他們在早晨日出之際,為了火葬如來的肉身。紛紛各取香木萬束。比如栴檀沉水牛頭香,栴檀天木香等。這些木材的文理和表皮都放出七寶微妙光明,好像種種雜彩畫飾。憑借佛力具有青黃赤白等妙色,能讓眾生喜愛。這些木材上塗以各種香料,如郁金沉水香和膠香等。其上散布各種鮮花顯得特別莊嚴,有優缽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香木上懸掛著五色幢幡,柔軟微妙好像天人的憍奢耶衣和刍摩缯彩衣。

  這些香木用寶車承載,寶車都發出青黃赤白的光芒。每個車轅都用七寶鑲嵌,每駕車都配四匹駿馬。這些駿馬皆能飛馳如風。每輛車前豎立著五十七寶做成的妙幢,還有黃金和珍珠網覆蓋在車上。每輛寶車還有五十個妙寶蓋。車上都垂散著各種花鬘,有優缽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等。這些花都是純金做葉,金剛做花台。花台中有很多黑色蜜蜂,在其中游戲,非常快樂。

  又發出美妙的聲音宣說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宣說菩薩因地修行之道。又有種種歌舞伎樂筝笛箜篌箫瑟鼓吹。這音樂中皆如是說:苦啊苦啊。世間空虛。每輛車前都有優婆塞舉著四寶做成的案台。案上有優缽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郁金諸香及余熏香,微妙無比。

  這些優婆塞為佛陀和僧眾辦置各種餐具,非常齊備。都是栴檀沉水香生的火,用八功德水之煮熟,味道甘美,具有六種味道,所謂一苦二醋三甘四辛五醎六淡。又有三種好處。一者輕軟。二者淨潔。三者如法。

  優婆塞們作出這些莊嚴的供具,來到力士生處娑羅雙樹間,用金沙鋪滿大地,用加陵伽衣,欽婆羅衣和缯彩衣覆蓋在金沙上。圍繞著佛遍滿方圓四百多裡。為佛陀和僧眾敷置七寶做成的師子座。座位非常高大。座上都有寶帳垂滿了璎珞。

  周圍的娑羅樹上也懸掛著種種微妙的幡蓋,種種好香塗在樹身上,種種名花散布在樹間。這些優婆塞心裡想:一切眾生如果有所缺乏,缺少吃的就把我的食物給他,缺少喝的就把我所喝的給他。缺少頭顱的就給他我的頭顱,缺少眼睛的就給他我的眼睛。眾生所需要的之東西我都願意給他們。行這種布施時既沒有貪欲,嗔怒,穢濁,惡毒的發心,也不是為了希望得到世間的福報,只為了得到無上清淨菩提。

  這些優婆塞等都安住在於菩薩道中。他們想到如來今天接受我供養的食物之後就要進入涅槃。於是因為悲痛身體汗毛直豎,身上滲出鮮血好像波羅奢花一樣。大家熱淚盈非常悲傷。紛紛用寶車載著各種香木幢幡寶蓋飲食。趕到佛的周圍,行頭面接足禮。用各種供品供奉如來。繞佛百千圈。很多人忍不住大聲號泣,捶胸大叫淚下如雨。

  互相說道:“苦啊苦啊。世間空虛。世間空虛。”紛紛撲倒在如來面前說:“希望願如來,慈悲接受我們最後的供養。”世尊卻默然不受。這樣在三請求都沒有得到佛的許可。這些優婆塞見到如此,只好忍住悲傷沉默不語。好比慈父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卻忽然命終。父親將孩子的屍骸土葬之後,心中充滿愁憂苦惱。這些優婆塞此刻的憂愁苦惱也是如此強烈。以諸供具安置一處。卻在一面默然而坐

  有三恆河沙數的優婆夷。受持五戒,威儀具足。其中壽德優婆夷、德鬘優婆夷、毗捨佉優婆夷等八萬四千位作為上首。都能擔當護持正法的任務。為了度脫無量百千眾生,示現女身教化家庭。

  把自己的身體看作四種毒蛇,被很多毒蟲嚙食。這身體如此臭穢被貪欲束縛,就像死狗一樣惡心。這不干淨的身體竅穴中總是流著骯髒的體液。這身體像一個城市,外圍是血肉筋骨皮做的城牆,手足就像柱子,眼睛是竅穴,頭是殿堂,心王在其中。貪YIN嗔恚愚癡的羅剎住也在其中。這樣的身城諸佛被捨棄,卻被凡夫歡喜。

  這身體脆弱的好象蘆葦,又像被伊蘭水浸泡的芭蕉之樹。被無常左右,也從來沒有寧靜的時刻。就像電光瀑布鬼火一樣。又如在水上畫畫,剛畫開水又合上。這身體像河岸邊的大樹一樣容易毀壞,不久又被野獸吞噬。聰明的人誰會喜歡這個身體呢?

  就算能用牛的腳印裝下所有的海水,也不能說完身體是如何的無常不淨和臭穢。就算能把大地團成棗核,漸漸轉小直到像苈微塵一般。也不能說完這身體的壞處。所以應當象厭惡鼻涕唾液一樣捨棄這個身體。

  這些優婆夷。用空,無相,無願,得方法修行自己的心。接受大乘經典,也能為他人演說經典,護持經典的真實意。深刻的明了這身體的可惡之處,而且隨時都能毀壞。心中總是如此觀想。希望脫離生死無際的輪轉。

  他們渴仰大乘佛法,自己滿足之後又能滿足其它渴仰大乘之人。深樂大乘守護大乘。雖然示現女身其實是菩薩隨順世間。度脫沒有得到度脫的人,能讓不明佛法的人明了佛法。傳播三寶,令三寶不至於斷絕。在未來世中轉動****。憑借佛法莊嚴令自己莊嚴。成就這樣的無量功德。把所有的眾生看作自己的兒子,無差無別。

  他們也在早晨日出的時候互相說道:“今日應該去往雙樹間。”這些優婆夷所設的供具比前面的還多一倍。來到佛所,行頭面禮,繞佛百千圈。向佛進言:世尊。我們為佛陀和僧眾置辦了這些供具,希望如來慈悲接受我們最後的供養。如來默然而不接受。優婆夷們沒有如願,只好心懷惆怅的坐在一邊。

  又有四恆河沙毗耶離城中的離車(官府貴族),男女大小妻子眷屬和閻浮提諸王眷屬。為尋求佛法故受行戒律威儀具足,能摧伏那些破壞正法的人。經常互相謂言:我們應該用金銀倉庫,讓甘露一般的無盡正法深奧的寶藏久住於世。希望能讓我們能夠照此修學。如果有人誹謗佛正法,我們就斬斷他們的舌頭。又如是想:如果有出家人毀犯禁戒的。我們應該罷令他們還俗。如果有人能夠護持正法,我們就把他們看作自己的父母。如果有眾僧能修正法,我們就盡可能讓他們得到勢力。

  這些離車們樂於聽聞大乘經典。也能給他人廣為宣說。都成就了如是功德。有淨無垢藏離車子、淨不放逸離車子、恆水無垢淨德離車子。他們互相謂言: “賢者們。今天要盡快去見佛。”各種供具全都備齊,每個離車帶著八萬四千頭大象,八萬四千驷馬寶車,八萬四千明月寶珠,天木栴檀沉水薪束,種種各有八萬四千。象前都有寶幢幡蓋,比較小的周匝四十裡,幡最短的也長一千裡,寶幢最低的高四千裡。

  帶著這些供養之具。來到佛所,稽首佛足,繞佛百千圈。向佛進言:“世尊。我們為佛陀和僧眾置辦了這些供具,希望如來慈悲接受我們最後的供養。”如來默然而不接受。諸離車們沒有如願,心懷惆怅。憑借佛的神力離地七多羅樹那麼高,在虛空中默然而住。

  這時又有五恆河沙大臣長者。敬重大乘。如果有異學誹謗正法的。他們能像雹雨摧折草木一樣摧伏。其中日光長者、護世長者、護法長者這些長者而為上首。所置辦的供具是前面的五倍那麼多。

  一起來到娑羅雙樹間,稽首佛足,繞佛百千圈。向佛進言:“世尊。我們為佛陀和僧眾置辦了這些供具,希望如來慈悲接受我們最後的供養。”如來默然而不接受。這些長者沒有如願,心懷愁惱。憑借佛的神力離地七多羅樹那麼高,在虛空中默然而住。

  又有六恆河沙那麼多的毗捨離王以及他們的後宮夫人眷屬,還有閻浮提內所有諸王(除了阿阇世王),還有城邑聚落的人民。如曰月無垢王等,各帶四路兵卒來往佛所。每個王各有一百八十萬億人民眷屬。這些車兵騎著象和馬。其象長有六牙,其馬行走如風。莊嚴的供具是前面六倍。寶蓋之中最小的,周匝縱廣有三千裡。幡中最短的有五百裡。寶幢低得有一千五百裡之高。

  這些帝王都安住於正法中。厭惡邪法,敬重大乘,深樂大乘。對待眾生就像自己的兒子,無差無別。所置辦的飲食香氣流布滿一百裡。

  他們在早晨日出時,帶著種種上妙甘饍來到雙樹間。向佛進言:“世尊。我們為佛陀和僧眾置辦了這些供具,希望如來慈悲接受我們最後的供養。” 如來默然不受。這些帝王沒有如願,只好心懷愁惱的坐在一邊。

  又有七恆河沙諸王的夫人(除了阿阇世王的夫人)。為了度脫眾生示現女身,常觀身行。用空,無相,無願的方法熏修心靈。如三界妙夫人,愛德夫人。這些諸王夫人,也都安住於正法中。修行禁戒威儀具足。憐愍眾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兒子,無差無別。

  互相謂言:“今天應該盡快趕佛所。”諸王夫人所設的供養是之前的七倍。香花寶幢缯彩幡蓋上妙飲食,寶蓋小的周匝縱廣有六百裡,幡最短的一千五百裡,寶幢低的有三千裡。飲食香氣周遍流布滿三百裡。

  帶著這些供養之具。來到如來所。稽首佛足,繞佛百千圈。向佛進言。“我們為佛陀和僧眾置辦了這些供具,希望如來慈悲接受我們最後的供養。”如來也不許可。這些諸夫人沒有如願,心中愁惱,甚至撕扯頭發捶胸大哭。就向失去最愛的孩子一般。最後也只得在一邊默默的坐下。

  又有八恆河沙諸天女等。其中廣目天女作為上首。她們都說:“姐妹們啊。仔細觀察,眾生都置備了種種上妙供具,要供如來和比丘僧。我們也應該置備微妙供具供養如來。如來接受後就要涅槃了。姐妹們,諸佛如來來到這個世界非常難得,最後的供養更加難得。如果佛涅槃涅槃了,這個世間也就沒有什麼啦。“

  這些天女愛樂大乘,欲聞大乘。也能為人廣為宣說。渴仰大乘佛法,自己滿足之後又能滿足其它渴仰大乘之人。她們守護大乘。如果有人憎嫉大乘。她們能摧滅就像冰雹催折花草。她們護持戒行,威儀具足。能夠隨順一切世間。度脫世人,在未來世中會轉動****。傳播三寶,不讓佛法斷絕。她們修學大乘,用莊嚴的佛法莊嚴自己。成就這些無量功德。看待眾生就像自己的兒子,無差無別。

  她們也在清晨日時。各自帶著種種天木香。比人間所有香木都多。那些木香氣能驅除人間各種臭穢。白色的車白色的蓋駕著四匹白馬,每駕車上都掛著白帳,帳的四邊懸掛著金鈴種種香花寶幢幡蓋,還有上妙的甘饍種種伎樂。上面有獅子座,四角都是純绀琉璃,獅子座後面都有七寶倚床。座前又有金幾。有用七寶作的燈樹。各種寶珠當作燈火,微妙天花遍布其地。

  這些天女備好了供具,為了利益安樂眾生,為了成就大乘佛法第一空行,為了發揚如來方便密教,為了不斷絕佛法,為了給眾生調伏因緣,來到佛所。稽首佛足,繞佛百千圈。向佛進言。“我們為佛陀和僧眾置辦了這些供具,希望如來慈悲接受我們最後的供養。”如來默然不接受。諸天女們沒有如願。只好在一邊默默的坐下。

  又有九恆河沙數的四方龍王。其中和修吉龍王,難陀龍王,婆難陀龍王作為上首。這些龍王也在清晨日出時。置備了供具,比之前人天的供具都多。來到佛所,稽首佛足,繞佛百千圈。向佛進言。“我們為佛陀和僧眾置辦了這些供具,希望如來慈悲接受我們最後的供養。”如來默然不接受。諸龍王們沒有如願。只好在一邊默默的坐下。

  又有十恆河沙數的鬼神王。其中毗沙門王作為上首。互相謂言:“賢者們,今天應該盡快前往佛所。”所置備的供具比龍王的還多。來到佛所,稽首佛足,繞百千圈。向佛進言。“我們為佛陀和僧眾置辦了這些供具,希望如來慈悲接受我們最後的供養。”如來默然不受。諸鬼神王們沒有如願。只好在一邊默默的坐下。

  這時又有二十恆河沙金翅鳥王。其中降怨鳥王作為上首。又有三十恆河沙干闼婆王。其中那羅達王作為上首。又有四十恆河沙緊那羅王。其中善見王作為上首。又有五十恆河沙摩睺羅伽王。其中大善見王作為上首。又有六十恆河沙阿修羅王。其中睒婆利王作為上首。又有七十恆河沙陀那婆王。其中無垢河水王,跋提達多王等,作為上首。又有八十恆河沙沙羅剎王。其中可畏王作為上首。遠離邪惡,不再吃人。從怨憎中生起慈悲之心。他們本來長得非常丑陋,現在憑借佛力都變得很瑞正。

  又有九十恆河沙樹林神王,其中樂香王作為上首。又有千恆河沙持咒王。其中大幻持咒王作為上首。又有一億恆河沙貪色鬼魅,其中善見王作為上首。又有百億恆河沙天諸娙女,其中藍婆女,郁婆屍女,帝路沾女,毗捨佉女,作為上首。又有千億恆河沙地諸鬼王,其中白濕王作為上首。又有十萬億恆河沙等諸天子和諸天王四天王等。又有十萬億恆河沙等四方風神。吹動樹上的花,這是各個季節的花都開放了,飛散在雙樹間。又有十萬億恆河沙主雲雨神。都這樣想:如來涅槃焚身的時候,我們要下雨,讓火熄滅。把熱悶化為清涼。

  又有二十恆河沙大香象王。其中羅睺象王。金色象王。甘味象王。绀眼象王。欲香象王等作為上首。敬重大乘,愛樂大乘。直到佛不久就要涅槃。紛紛拔取無量無邊的妙蓮花。來到佛所頭面禮,在一邊坐下。又有二十恆河沙等師子獸王。其中師子吼王而為上首。給一切眾生做無畏布施。帶著各種花果來到佛所。稽首佛足,在一邊坐下。

  又有二十恆河沙等諸飛鳥王。有凫雁鴛鴦孔雀諸鳥。干闼婆鳥。迦蘭陀鳥。鸲鹆鹦鹉。俱翅羅鳥。婆嘻伽鳥。迦陵頻伽鳥。耆婆耆婆鳥。這些鳥獸帶著各種花果來到佛所。稽首佛足,在一邊坐下。又有二十恆河沙等水牛牛羊。來到佛所,帶著美妙的香乳。乳汁流滿拘屍那城。所有的溝坑色香美味無可比擬。做好這些事情,就在一邊坐下。

  又有二十恆河沙等四天下中諸神仙人。其中忍辱仙等作為上首。帶著各種香花和甘果來到佛所。稽首佛足,繞佛三圈。向佛進言:“希望如來慈悲接受我們最後的供養。”如來默然不許。這些仙人沒有如願。心中愁惱,在一面坐下。

  閻浮提中一切蜂王。其中妙音蜂王作為上首。帶著種種花來到佛所。稽首佛足,繞佛一圈,在一面坐下。

  此刻閻浮提中比丘和比丘尼都聚齊了。除了尊者摩诃迦葉和阿難二人。

  這時又有無量阿僧祇恆河沙的世界中間。以及閻浮提所有山脈。其中須彌山王作為上首。山脈莊嚴叢林蓊郁。諸樹茂盛,枝條扶疏蔭蔽日光。種種妙花到處都是。龍泉流水清淨香潔。諸天龍神干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神仙咒術都彈奏音樂。這些山神亦來到詣佛。稽首佛足,在一邊坐下。

  又有阿僧祇恆河沙等四大海神和河神。他們都有大威德,具有神足通。所帶的供養比前面的更多。諸神身上發出光明,甚至遮蔽了日月。用占婆花散布在熙連河上。來到佛所,稽首佛足。在一面坐下。

  忽然拘屍那城的娑羅樹林全都變白,就像白鶴一樣。虛空中自然出現七寶堂閣。雕文刻镂绮飾分明。周圍雜事著七寶。堂下有很多流泉浴池,美麗的蓮花彌滿其中。就像北方郁單越國。又像忉利天上的歡喜園。這時娑羅樹林中間種種莊嚴,非常令人歡喜。諸天人阿修羅等看到如來涅槃的種種跡象,無不悲愁悶悶不樂。

  這時四天王和釋提桓因(帝釋天)互相謂言:“你們看諸天世人和阿修羅,大設供養希望得到最後供養如來的機會。我們也應該如此。如果我是最後供養的人,就不難成就檀波羅蜜了。”

  於是四天王所設的供養比之前的所有人的還多。拿著曼陀羅花摩诃曼陀羅花,迦枳樓伽花摩诃迦枳樓伽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散多尼迦花摩诃散多尼迦花,愛樂花大愛樂花,普賢花,大普賢花,時花大時花,香城花大香城花,歡喜花大歡喜花,發欲花大發欲花,香醉花大香醉花,普香花大普香花天金葉花龍華,波利質多樹花拘毗羅樹花。

  還有種種上妙甘饍。來到佛所,稽首佛足。這些天人發出的光明。以至於無法再看到日月。希望用這些供具供養佛陀。如來者是仍然默然不受。諸天不能如願,只好愁憂苦惱的在一面坐下。

  這時釋提桓因和三十三天。置備了更莊嚴的供具,超過之前的所有。所拿得香花也是如此。帶著殊勝的堂閣合各種小閣。來到佛所,稽首佛足。向佛進言:“我們深樂愛護大乘,希望如來慈悲接受我們最後的供養。”如來仍然默然不受。諸釋天不能如願,各自心懷愁惱坐在一邊。

  乃至第六天所設的供養更勝過之前的。寶幢幡蓋,寶蓋小的能覆蓋整個四天下。幡最短的周圍向四海一樣寬廣。幢最低者也能到達自在天。微風吹動幢幡發出絕妙的音聲。帶著上等甘饍來到佛所,稽首佛足。向佛進言:“希望如來慈悲接受我們最後的供養。”如來仍然默然不受。諸天等不能如願,只好心懷愁惱的在一邊坐下。

  有頂天的梵眾也都一起來集。這時大梵天王和其余梵眾,放出光明遍四天下。以至於欲界天人間天的日月光明都隱去了光芒。梵王們攜帶著各種寶幢缯彩幡蓋。那些幡中最短的也能從梵宮直接垂到娑羅樹間。他們來到佛所,稽首佛足。向佛進言:“希望如來慈悲接受我們最後的供養。”如來仍然默然不受。諸梵天等不能如願,只好心懷愁惱的在一邊坐下。

  這時毗摩質多阿修羅王和無量阿修羅大眷屬一起來臨。身上各種光明比梵天還殊勝。攜帶著各種寶幢缯彩幡蓋。其中蓋小的能覆蓋小千世界。還有上妙的甘饍來到佛所,稽首佛足。向佛進言:“希望如來慈悲接受我們最後的供養。”如來仍然默然不受。諸阿修羅等不能如願,只好心懷愁惱的在一邊坐下。

  這時欲界魔王波旬和他的其眷屬,諸天宮女,無量無邊阿僧祇眾。打開地獄大門施放清涼的冷水。波旬命令魔民:“你們今天什麼也不要做了,必須專心憶念如來應正遍知。這是建立最後供養的機會。能讓你們在黑暗中獲得安寧。”然後魔王波旬在地獄中,免除刀劍等無量的苦毒,用大雨熄滅熾然炎火。命令魔界眷屬捨棄各種武器。魔王攜帶的供養比一切人天的還多。其中蓋小的能覆蓋中千世界。

  來到佛所,稽首佛足,向佛進言。“我們深樂愛護大乘,世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無論是為了要供養,為了恐嚇他人,為了欺騙他人,為了得到財利的原因,無論接受的大乘是真是假,我們都為了這人消除一切怖畏。於是波旬說出了這個咒語:

  啅抧咤咤羅啅抧 盧呵隸 摩诃盧诃隸 阿羅 遮羅 多羅 莎呵

  這個咒語,能讓迷失的,怖畏的,說法的,不斷正法的人,催伏外道,保護自己,保護正法,保護大乘。如果有人能持這個咒,所有惡象恐怖都能消失。如果到達曠野空澤等危險的地方也不會害怕。也沒有水火師子虎狼盜賊等等各種災難。世尊。如果有人能持這個咒語。能滅除一切恐怖。世尊。持這個咒語的人我會像守護自己身體一樣守護他們。世尊。我今天不是因為谕谄才這樣說。而是真誠的要為持這個咒語的人守護。希望如來,能接受我們的最後供養。“

  這時佛告訴魔波旬:“我不會接受你的飲食供養。但是為了安樂一切眾生我已接受你所說的神咒。”魔王再三要求,佛也沒有接受他的供養。這時魔波旬沒有如願,只好心懷愁惱的在一邊坐下。

  這時大自在天王和他的眷屬無量無邊還有天眾,所置備的供具能比所有人天的供奉還要殊勝。梵釋所設的供具在大自在天王的供具前,就好像墨魚聚集在潔白的貝殼邊,顯得毫不起眼。其中寶蓋小的也能覆蓋三千大千世界。大自在天眾帶著這樣的供養來到佛所,稽首佛足,繞佛無數圈。向佛進言:

  “世尊。我們知道,我們給世尊所獻的這些微末供具。就像把蚊子供養給我一樣不足道。又好像有人用一捧水投給大海。點燃一小燈像説明百千日的光芒。春夏之月眾花茂盛的時候,有人拿一朵花放到眾花之間,或者用一個芥子獻給須彌山。這些行為怎麼可能增益大海日明眾花和須彌呢?世尊。我今天所供奉的微末供具也是如此啊。如果用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香花伎樂幡蓋供養如來仍然微不足道,為什麼呢?因為如來為了度化眾生總是化身於地獄餓鬼畜生這些惡趣中,為了眾生承受各種苦惱。這種恩德無法報答,所以世尊。請您一定接受我們的供養吧。”

  這時東方,距離這裡無量無數阿僧祇恆河沙數微塵等世界,有佛土叫意樂美音。佛號虛空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此佛對第一大弟子說:“善男子。你今天應該前往西方娑婆世界。那裡有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佛不久當入般涅槃。善男子。你應該帶著我們這個世界最美味的香飯奉獻彼佛世尊。世尊吃後就要入般涅槃了。善男子。你還可以去向彼佛請教你的疑惑。”

  無邊身菩薩摩诃薩聞佛得教導,從座而起。稽首佛足,繞佛三圈,禮畢之後就帶領無量阿僧祇菩薩,從彼國來到此娑婆世界。於是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種震動。大眾見是地動,都汗毛直立口干舌燥,因為驚怖而幾乎要四散了。眾天神發現自己不再有光明,所有威德形象也都消失不見。這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從座而起告訴大眾:“善男子。不要驚慌,不要驚慌。東方離這裡無量無數阿僧祇恆河沙微塵等世界。有個世界叫意樂美音。佛號虛空等如來應正遍知十號具足。那裡有菩薩名無邊身與無量菩薩來至此供養如來。因為彼菩薩威德力故才使得你們身上的光明消失。所以你們應該高興而不是驚慌。”

  這時大眾都皆遙遙看見彼佛大眾,就好自己像照鏡子一般清楚。文殊師利又告訴大眾:“你們今所看到的彼佛大眾就好像看到我們的世尊一樣清楚。憑借佛神力也能得見九方無量諸佛。”

  大眾感歎世尊神力,想到佛要涅槃便更是愁苦無比。互相謂言:“苦啊苦啊,世間空虛。如來不久當入般涅槃。”

  這時大眾也看到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此菩薩身上每毛孔出生一朵大蓮花。每個蓮花各有七萬八千城邑,城邑都好像毗耶離城那麼大,都是七寶所成,多羅寶樹七重行列。人民興旺安隱豐樂。到處都用閻浮世界的檀金作的樓閣。樓閣上有種種七寶林樹,花果茂盛。微風吹動發出微妙的聲音。聲音美妙猶如天樂。人民聽到這種聲音非常愉悅。城中的河渠妙水盈滿。清淨香潔好像琉璃一般。水上有七寶船。人們在上面游戲澡浴,共相娛樂快樂無極。又有無量雜色蓮花,如優缽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花盤大小猶如車輪。岸上有很多園林,園中有五泉池,池中也有優缽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那些花盤也都如車輪一般大小,香氣馚馥非常可愛。其水清淨柔軟無比,凫雁鴛鴦在其中游戲。園有眾寶宮殿,宮宅方圓四八十裡。所有牆壁用金、銀、頗梨,琉璃四寶做成。真金鋪路兩側欄楯。又有玫瑰鋪地上面灑上金沙。宮宅中有七寶流泉浴池。池邊各有十八黃金階梯。閻浮檀金作的芭蕉樹,跟忉利天的歡喜園一樣。城各有八萬四千人王,諸王各有無量夫人侍女,共相娛樂歡喜受樂。其余人民也是如此。各於住處共相娛樂。這裡的眾生只能聽到聞無上大乘之聲。諸花中各有師子座。其座四足鑲嵌琉璃。座上鋪著柔軟的素布,布的材料的微妙超過三界。每個座上有一個國王坐著。用大乘佛法教化眾生。又有眾生讀誦大乘,並按照經上說得如實修行。同時流布大乘經典。這時無邊身菩薩勸告這無量的眾生捨棄世間的快樂。於是眾生皆說:“苦啊苦啊。世間空虛。如來不久當般涅槃。”

  這時無邊身菩薩與無量菩薩周匝圍繞,示現這樣的神通後。攜帶著種種無量供具及上妙香美飲食。如果能聞這種香氣,所有的煩惱諸垢皆悉消滅。借此菩薩之神通力一切大眾都能得見這種變化。無邊身菩薩,身大無邊,如同虛空。除了諸佛無人能見此菩薩的身量邊際。

  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所置備的供養比之前人的供養更加殊勝。來到佛所,稽首佛足,合掌恭敬,向佛進言:“世尊。希望您慈悲接受我們的供養。”如來仍然默然不受。再三請求也沒有用。於是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只好在一邊卻坐下。

  南西北方諸佛世界。也有無量的無邊身菩薩。攜帶的供養更勝過其它人的供養。來至佛所最後都坐在一邊。

  這時娑羅雙樹吉祥福地。方圓一千多裡坐滿了前來供養的人。四方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坐在錐頭針鋒那麼小的微塵上。十方諸佛世界諸大菩薩也都來此集會。閻浮提一切大眾全都到齊,除了尊者摩诃迦葉阿難和阿阇世王及其眷屬。

  甚至依靠視線就能殺人的毒蛇和蜣螂蝮蠍以及十六種行惡業者也都一切來集。陀那婆神阿修羅等,都捨棄了邪惡的念頭生出慈心,好像兄弟姐妹一樣和睦。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慈心相向也是如此,除了無緣佛法的一闡提。

  此時三千大千世界,因佛神力,大地柔軟,不再有丘墟土沙礫石荊棘毒草。眾寶莊嚴好像西方無量壽佛極樂世界一般。大眾都能看到十方如微塵數般的諸佛世界。就像自己照鏡子一樣清楚。

  此時如來面門放出五色光明籠罩大會。使得所有人的身光都不在顯現,然後五彩光明飛入佛的口中。天人及諸會眾阿修羅等見佛光明又如佛口。都很恐懼汗毛直豎。都說:“如來光明放出又收回,是因為在這個世界該做得都做完了,則是是最後涅槃的跡象了。多麼的悲傷,多麼悲傷。世尊一旦捨離四無量心。不再接受人天的供養。聖慧日光從今之後就永遠熄滅了。無上的法船從此沉默。多麼悲哀,世間最苦的不過於此。”於是舉手捶胸。悲號啼哭。關節顫動無法控制,甚至毛孔流血滴落在大地。

  大般涅槃經卷第一畢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

  白話佛經

  白話大般涅槃經

  常親近同修 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

  壽命品第一品之二

  這時會中有一個叫純陀的優婆塞,他是拘屍那城一個工匠的孩子。跟他在一起的同伴共有十五個人。為了得到世間善果,不再顧惜自己威儀的姿態,從座而起,露出右肩,右膝跪地,流淚合掌頂禮佛足,向佛進言:

  世尊和比丘僧眾啊,為了度脫無量眾生,請慈悲接受我們最後的供養吧。世尊,我們從今往後就無親無主了,也不再有人保護我們解救我們。希望世尊接受我們的微波供養後再入般涅槃吧。

  世尊,比如剎利若婆羅門毗捨首陀(印度四大姓,此處即是說一切人)中,有人因為貧窮,辛勤勞作,耕牛馴服的很聽話,良田富饒,也沒有砂礫和野草,只求天降甘雨。馴服耕牛就是說關照身口意業(身三:殺盜YIN,口四: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良田富饒比喻智慧,除去砂礫和雜草比喻去除煩惱。

  世尊,我現在一切如願,只求如來的甘露法雨。貧窮的四姓是說在無上法寶對比我是如此貧窮,只希望世尊慈悲我等的貧困窮苦,也同樣慈悲無量眾生的苦惱。盡管我今天的供養如此微薄,但也希望盡力充足如來大眾。我就要沒有主人沒有親人沒有歸處,希望如來可憐我等,就像可憐自己的親子一樣。

  這時世尊一切種智、無上、調御(佛的不同名號)告訴純陀:“善哉善哉。我為了讓你不再貧窮,用無上法雨澆灌,讓你身田生出佛法之芽。你向我求長壽相貌辯才,我就給你永恆長壽色相端正和辯才無礙。為什麼呢?純陀,布施食品有兩種果報無差無別。那兩種呢:一種是接受了布施的人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另一種是接受了布施的人進入涅槃境界。我今天接受你的最後供養,讓你成就檀波羅蜜(布施菠蘿蜜)。”

  這時純陀向佛進言:“我不認為,兩種布施像佛所說的一般無差無別。因為第一種人(受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斷盡煩惱,沒有成就一切種智。也沒有能力讓眾生成就檀波羅蜜。後一種人(受已入於涅槃)煩惱完全斷盡,得到一切種智。能讓眾生成就檀波羅蜜。

  前者仍是眾生,後者是天中天。前者是吃五谷雜糧的煩惱之身,是無邊身(有余涅槃身),無常之身。後者是無煩惱身,是金剛身,是法身是常住身是無邊身。怎麼可能兩種果報沒有差別呢?

  前者沒有圓滿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只有肉眼沒有其余四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後者圓滿六種波羅蜜,具足五眼。怎麼可能兩者果報沒有差別呢?

  世尊,前者進食後食物進入肚子要被消化,憑借食物的營養才有生命、容貌、力氣、身體舒適和無礙辯才。後者根本不會真正的消化食物,也就不會有五種果報。怎麼可能兩者果報沒有差別呢?

  佛說:“善男子,如來已經早在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之前就沒有食身煩惱身後邊身,早已獲得常身法身金剛之身。善男子,沒有見到佛性的人是煩惱身,是後邊身。菩薩(即授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人)接受布施的食物之後進入金剛三昧,食物消化完畢立即得見佛性,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得到了常身法身金剛之身。所以我說兩種布施沒有差別。

  菩薩破壞四魔(煩惱魔,五陰魔,生死魔,天魔),進入涅槃也是破壞四魔。所以我說兩者沒有差別。菩薩雖然沒有廣說十二部經其實已經通達經典了。入涅槃者廣為眾生演說十二部經典。所以我說兩者沒有差別。

  善男子,如來之身已經在無量阿僧祇劫之中不接受飲食了。我對聲聞大眾說曾經接受了陀難、陀波羅位二牧牛女所供奉的牛奶。然後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其實根本沒有吃過,我現在在這個法會上接受你的供奉,其實也不曾吃。

  這時大眾聽到世尊接受了純陀的供養,非常歡喜,一同贊歎:“善哉善哉,難得啊純陀。你真是名副其實。純陀二字的意思是通達妙義。你今天建立如此大義,跟你的名字相符,所以是名副其實的純陀。

  你今世得到如此大的名利,滿足了如此大願。太稀有了!生在人間又得到如此無上大利。善哉純陀。就像優昙花出現在時間一樣稀有。佛出世也是如此難得,供養佛相信佛法更難,佛涅槃前你的供養,這種難得無法言表。

  南無純陀。南無純陀。你今天成就了檀波羅蜜,就像八月十五的月亮一樣,清淨圓滿沒有烏雲遮擋,令一切眾生抬頭瞻仰。南無純陀,佛已接受你的最後供養。讓你具足波羅蜜。所以說你如滿月一樣令人瞻仰。南無純陀,你雖然是人的身體卻已經具有了佛心,你是真正佛的親子,跟羅睺羅沒有差別。這時大眾就說出了如下的偈子:

  汝雖生人道,已超第六天;我及一切眾,今故稽首請

  人中最勝尊,今當入涅槃;汝應愍我等,唯願速請佛

  久住於世間,利益無量眾;演說智所贊,無上甘露法

  汝若不請佛,我命將不全;是故應見為,稽請調御師

  你雖然投生人道,其實已經超越了第六天。世尊就要進入涅槃。你應該憐憫我們,替我們請求世尊,久住世間,利益眾生。繼續演說無上佛法。你若不請佛,我們的生命也就完結了。所以請你替我們向世尊請求。

  爾時純陀歡喜踴躍。譬如有人父母卒喪忽然還活。純陀歡喜亦復如是。復起禮佛。而說偈言

  快哉獲己利 善得於人身

  蠲除貪恚等 永離三惡道

  快哉獲己利 遇得金寶聚

  值遇調御師 不懼墮畜生

  佛如優昙花 值遇生信難

  遇已種善根 永離餓鬼苦

  亦復能損減 阿修羅種類

  芥子投針鋒 佛出難於是

  我以具足檀 度人天生死

  佛不染世法 如蓮花處水

  善斷有頂種 永度生死流

  生世為人難 值佛世亦難

  猶如大海中 盲龜遇浮孔

  我今所奉食 願得無上報

  一切煩惱結 摧破不堅牢

  我今於此處 不求天人身

  設使得之者 心亦不甘樂

  如來受我供 歡喜無有量

  猶如伊蘭花 出於栴檀香

  我身如伊蘭 如來受我供

  如出栴檀香 是故我歡喜

  我今得現報 最勝上妙處

  釋梵諸天等 悉來供養我

  一切諸世間 悉生諸苦惱

  以知佛世尊 欲入於涅槃

  高聲唱是言 世間無調御

  不應捨眾生 應視如一子

  如來在僧中 演說無上法

  如須彌寶山 安處於大海

  佛智能善斷 我等無明闇

  猶如虛空中 起雲得清涼

  如來能善除 一切諸煩惱

  猶如日出時 除雲光普照

  是諸眾生等 啼泣面目腫

  悉皆為生死 苦水之所漂

  以是故世尊 應長眾生信

  為斷生死苦 久住於世間

  這時純陀的歡喜就像死去的父母忽然轉活一般。又站起來頂禮佛陀,說道:“我在人間得到這樣的利益如此讓人快樂,遠離三毒煩惱永離三惡道。能夠供養佛陀如同得到無量寶藏一樣快樂,再也不用害怕墮落畜牲道。佛陀現世就像優昙花一樣難逢,相信佛陀教誨種下善根,遠離了惡鬼道,也能減少阿修羅的數量。佛陀現世就像芥子落在針尖上一樣稀有,我憑借最後施食這稀有機會成就了檀波羅蜜,遠離了生死輪回。佛就像蓮花出淤泥而不然,雖然生在世間卻不被世間的俗事染污,善於度化六道眾生,直達色究竟天。生在人間非常難得,能夠供養佛陀就難上加難。猶如茫茫大海一只瞎眼的烏龜偶然浮起來的時候腦袋正好套進一個小鐵環裡難逢難見。(參考盲龜浮海的典故)我希望因為這次的供奉得到無上的福報,摧毀一切煩惱,我不求得到人天的福報,那樣的福報不值得快樂。如來接受我的供養,叫我像伊蘭花我發出了栴檀香氣一般歡喜。我今天得到了無上的利益,連梵天都要來供養我。雖然我這樣歡喜,可是一切眾生卻都很苦惱,因為佛就要涅槃了。大家都說佛不應該捨棄眾生而入涅槃。佛陀在僧眾中演說無上妙法,好像大海中的須彌寶山。佛陀斷處眾生的無明,就好像虛空中湧起無邊的清涼;佛陀驅除終生的煩惱,就好像太陽照耀令烏雲散盡;世間的眾生哭泣的臉都腫了,都沉浸在無邊苦水之中,所以世尊,為了增長眾生的解脫信心,應該久住世間,不要涅槃。

  佛告訴純陀:“是啊,是啊,就像你說的一樣。佛陀出世就像優昙花一樣難得,供養佛陀相信佛陀更加難得。佛涅槃前能接受你的最後施食,更是稀有難逢。你今天不要悲傷愁苦,應該高興,能夠得到最後供養如來的機會,成就圓滿的檀波羅蜜。不應該求佛住世,你應該觀照諸佛境界一切都是無常的,一切性相也是如此。

  即為純陀。而說偈言

  一切諸世間 生者皆歸死

  壽命雖無量 要必當有盡

  夫盛必有衰 合會有別離

  壯年不久停 盛色病所侵

  命為死所吞 無有法常者

  諸王得自在 勢力無等雙

  一切皆遷動 壽命亦如是

  眾苦輪無際 流轉無休息

  三界皆無常 諸有無有樂

  有道本性相 一切皆空無

  可壞法流轉 常有憂患等

  恐怖諸過惡 老病死衰惱

  是諸無有邊 易壞怨所侵

  煩惱所纏裹 猶如蠶處繭

  何有智慧者 而當樂是處

  此身苦所集 一切皆不淨

  扼縛癰瘡等 根本無義利

  上至諸天身 皆亦復如是

  諸欲皆無常 故我不貪著

  離欲善思惟 而證於真實

  究竟斷有者 今日當涅槃

  我度有彼岸 已得過諸苦

  是故於今者 純受上妙樂

  以是因緣故 證無戲論邊

  永斷諸纏縛 今日入涅槃

  我無老病死 壽命不可盡

  我今入涅槃 猶如大火滅

  純陀汝不應 思量如來義

  當觀如來住 猶如須彌山

  我今入涅槃 受於第一樂

  諸佛法如是 不應復啼哭

  佛陀對純陀說道:“這世間一切有生就有死。壽命雖然有長有短但是一定會有盡頭。有盛就有衰,有合就有離。壯年很快就過去,完好的色身轉眼就被病魔侵蝕。生命終會被死亡吞沒,沒有例外。帝王雖然有很大的勢力,可是也無法改變死亡的結局。眾生無邊無際的痛苦,就是這樣流轉不息。三界無常沒有快樂,所謂‘有’的本來面目皆是空無。都是可以被破壞的,充滿了各種憂患。生老病死八苦的危險無處不在,這一切都無休無止,很快就被毀壞,被煩惱纏繞,就像蠶繭一樣。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喜歡如此。這個身體聚集了各種苦,沒有清淨之處。被各種束縛和瘡毒困擾,沒有一點好處。甚至天人也是如此。所以我不貪著這些無常的東西。離開貪欲仔細思維去修證這世間真實的東西。為了徹斷無常只有進入涅槃境界。我經歷了無數的困苦到達了‘有’的彼岸,從今天起得到真正無上的快樂。因為這個原因駁斥執著‘無’的戲論。離開所有束縛進入涅槃境界。不再有生老病死,也就有了無盡的壽命。我今天進入涅槃境界就像撲滅了大火。純陀啊,你不應該用自己的想法揣摩如來的意思。應當觀想如來就像須彌山一樣安住。我進入涅槃境界,享受無上的快樂,一切如來都是如此,所以你不應該悲傷啼哭。”

  這時純陀向佛進言:“正如世尊教導的一樣,我的智慧就像蚊子飛虻一樣淺薄。怎麼能夠思量如來涅槃的深意。世尊,我現在已經與諸大龍象菩薩摩诃薩一起斷除有漏之身猶如文殊師利法王子一樣。世尊,就好像小孩子出嫁,盡管沒受具足戒也成為僧人。我也是這樣,因為佛菩薩的神通力,成為大菩薩。所以我才希望如來住世,不要進入涅槃。好像饑餓的人沒有東西可吐,希望世尊也是如此,常住於世不入涅槃。”

  這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告訴純陀:“純陀,你不應該希望如來常住於世不取涅槃。好像饑餓的人沒有東西可吐。你應該觀察諸行(因緣生法)性相(無為法為性,有為法為相)。這樣觀察諸行所具有的‘空三昧’(三三昧之一)。欲求正法就要如此。

  純陀問道:“文殊師利。如來是天上人間之中最尊貴殊勝的。如來怎麼能算作‘行’(此處應該做有為法解)呢?如果是行就是生滅法。就像水泡一樣忽生忽滅。像車輪一樣往來流轉。一切諸行都是這樣。

  我聽說天人的壽命很長,為何作為天中天的世尊壽命還不足百年?比如一個部落的大王有自在力,憑自在力制服他人。如果這人後來福報用盡變成貧賤之人失去了勢力,就要被人輕蔑被他人驅使。世尊如果跟這些因緣所成一樣,那就不能算作天中天了。因為諸行都是生滅法。所以文殊菩薩,不要認為如來跟諸行一樣。

  文殊菩薩,你是真正了解而如來跟諸行一樣呢,還是根本就不了解就這麼說呢?假設如來跟諸行一樣,那就不能說如來是三界中天中天自在法王了。比如人間的帝王有大力士,力氣能比的上千人,沒有人能打敗。所以稱此人:一人當千。這樣的力士被帝王寵愛,經常賞賜他。之所以稱他做“當千人者”,不是因為他的力氣能抵擋一千個人,而是因為他種種的武藝勝過千人,才稱為當千。如來也是如此,能降服四魔所以稱作三界尊,好像力士一人當千。因為這種因緣成就無量的真實功德,所以稱如來為正遍知。

  文殊師利。你不應該把如來等同於諸行。就好像大富長者親生孩子。算命的認為有短命之相。父母聽到後知道他不能光耀家族,就不再疼愛這個孩子。因為這樣的短壽人沒有福報也不能被沙門婆羅門所尊敬。如果如來等同諸行,也就不能被一切世間人天終生尊敬了。如來所說的不變不異真實之法也就沒人相信了。所以文殊,不應該說如來同於諸行。

  再者,文殊。比如貧窮的女子無家可歸,加上病重饑渴。四處行乞,寄住在別人的地方生下一子。這家主人就把她們驅逐出去。她新產不久身體虛弱,打算抱著兒子投靠其它的國家,在路上遇到惡風暴雨,被毒蟲叮咬,經過恆河的時候被河水吞沒,也不放棄兒子,於是母子一起淹死了。這個女人因其慈悲功德,命終之後生在梵天。文殊師利,如果有善男子維護正法,就不能說如來等同諸行或者不同諸行。應該自責我們沒有慧眼,如來正法不可思議。所以不能斷定如來是有為還是無為。

  如果有正見應該說如來一定是無為。為什麼呢?為了眾生能得善法而生憐憫的原因。比如那個貧苦女子為了愛子在恆河喪命。善男子,護法菩薩也該如此。寧捨身命也不能說如來是有為法。應該說如來同與無為。因為說如來同於無為的原因可以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好比那個貧窮女子因為護法的原因生於梵天。如何算護法呢?說如來同於無為就是護法。善男子,這樣的人雖然不求解脫而自然解脫,就好像那個貧苦女子不求生梵天而自然生於梵天。

  文殊師利,比如有人外出遠行,中途疲憊在別人家裡寄宿。睡夢中屋裡忽然生起大火,心想:今天我必死無疑。因為羞愧別人發現自己裸露的屍體,就用衣服把身體裹緊。這人死後生於忉利天,八十世後成為大梵王。百千世後在人間成為轉輪王。此人不再生於三惡道,總是生於安樂的地方。所以,善男子,如果知道羞恥就不應該認為佛與諸行相同。

  文殊師利,外道邪見才說如來是有為法。持戒的比丘不應該設想如來是有為法。如果說如來是有為法的人,就是妄語。這樣之人死後墮入地獄,就好像回家一樣。文殊師利,如來著實是無為法,不應該再說那是有為。你今後若要遠離無智而求正智就應該知道如來是無為法。如果能如此認知如來,就能居足三十二相,迅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贊歎純陀道:“善哉善哉,善男子,你今天能知道如來是常住法不變異法無為之法就已作下了長壽的因緣。你今日巧妙的遮蔽如來有為之相的說法,正如那火中之人因慚愧故用衣服遮蔽身體,因此善心生於忉利天,又為梵王轉輪聖王。不落惡道常享安樂。你今日巧妙的遮蔽如來又為之相的說法。將來一定能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八不共法以及無量的壽命,不在生死享受安樂,不久成就應、正遍知。

  純陀,如來之後自然會對你我詳細說明如來是有為還是無為的問題,這個問題先放下。你還是先給佛陀布施飯食,這種布施是最殊勝的。如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遠行疲憊,他們所需的物品,我們也要隨時布施。這樣的布施也是具足檀波羅蜜的根本種子。純陀,如果有最後布施給佛和僧的機會,無論或多或少或足或不足都應該盡快及時。如來就要般涅槃了。

  純陀回答:“文殊師利,你今天為什麼貪於這些食物而說什麼多少足乏,而讓我盡快施食呢?文殊師利,如來昔日苦行六年都沒有任何問題,何況今天這片刻工夫呢?文殊師利,你現在是說如來正覺真要享受這些食物嗎?可我斷定如來身體是法身而非肉身。”

  這時佛對文殊師利說:“如是如是,純陀說得沒錯。善哉純陀,你已經成就微妙的大智慧。正確地了解深奧的大乘經典了。

  文殊師利對純陀說:“你說如來是無為,如來的身體自然長壽這些話。是不是為了讓佛高興呢,讓我寵愛你呢?”

  純陀回答:“如來不是單單寵愛我,如來寵愛一切眾生。”

  文殊師利說:“如來對你對我對一切眾生都非常喜愛。”

  純陀回答:“你不應該說如來寵愛誰。說寵愛就是顛倒想。如果顛倒就是生死。有生死就是有為。所以文殊,不要說如來是有為法,如果說如來是有為,我和你都是顛倒。文殊師利,如來沒有愛念之想。愛念的意思,好比母牛愛念幼子。盡管饑渴交加外出尋找水草,無論有沒有找到都會希望回到孩子身邊。諸佛世尊沒有這種念頭。把一切眾生都看作親生孩子,沒有差別。這樣的想法,才是諸佛的智慧境界。

  文殊師利,比如有人想用驢車與國王調教的坐騎相比,那是不可能的。我和仁者也是這樣。想要盡知如來微米深奧也是不可能的。就好像金翅鳥在虛空中無限飛翔,清清楚楚地看到下面大海所有的生物以及自己的影子,好像照鏡子一樣明了。凡夫的淺薄智慧無法憑空揣摩那種景象,我和仁者也是如此,無法測度如來智慧。

  文殊師利對純陀說:“如是如是。你說得沒錯。我並不是不知道,只是為了考驗你對菩薩事的理解。

  這時世尊,從面門上方出種種光芒。那光芒照耀文殊師利。文殊師利知道佛的意思,就告訴純陀:“如來現在顯現這樣的瑞相,不久就要涅槃。你是時候供養佛陀和僧眾了。你要知道,如來放出的種種光明並不是無緣無故的。”純陀聽到,默不作聲。

  佛勸告純陀:你是時候將供品奉獻佛僧了。如來就要涅槃,以後的如來都是如此。這是純陀聽到佛這樣說,放聲悲啼,而說:“苦哉苦哉,時間空虛。”又對大眾說:“我們大家都五體投地,一同求佛不要涅槃吧。”

  這時世尊又告訴純陀:“不要大聲啼哭讓心憔悴。應當觀念這個身體,就像芭蕉燃燒的火焰,海市蜃樓中的電光,又如劃水,臨死的囚犯,熟透的果實,切成斷的肉。如織機織完了布,如搗米的錘子上下往復。應當觀察諸行好像毒藥,有為法的過患實在太多了。

  於是純陀又對佛言:“如來不願意久住於世。我怎能不哭泣。苦哉苦哉,世間空虛。只希望世尊憐憫我們和一切大眾。久住於世不要涅槃。”佛告訴純陀:“你不應該說‘憐憫我所以要久住於世’。我正是因為憐憫你和一切眾生才要涅槃的。為什麼呢?諸佛法是這樣,有為法也是這樣,所以諸佛這樣說:有為法的性質是無常的,生生不住,只有寂滅才是真正的快樂。純陀,你應當觀察一切諸行,無我,無常,不住。這身體又太多的禍患,好像水泡一樣脆弱。所以你不應該啼哭。”

  這時純陀又對佛說:“是啊是啊,正如世尊教導的一樣,雖然知道如來入於涅槃是方便示現。而我依然不能不懷苦惱。經過我仔細思考之後終於能舒心一點了。

  佛贊歎純陀:“善哉善哉。能知道如來涅槃是方便示現。純陀,你應該聽說過娑羅娑鳥每到春陽之月都飛到阿耨達池。諸佛也是如此。都將涅槃。你不應該思維佛的壽命長短。一切法都是幻相。如來在其中用方便力而不被其染著。為什麼呢?諸佛之法就是如此。純陀,我今天接受你的供養,為了讓你度脫生死之流。無論誰能夠最後供養我,都會得到長受安樂的不變果報。因為我是眾生的福田。你如果也要成為眾生的福田,就應該盡快布施,不要再拖延了。

  純陀為了度脫眾生,低著頭含著淚對佛說道:“善哉世尊,我他日能擔任福田的時候就能理解如來涅槃和非涅槃的道理了。我們今天和聲聞緣覺的智慧好像蚊子螞蟻一樣。無法度量如來的真意。這是純陀和其眷屬,憂愁悲泣圍繞如來。燒香散花盡心敬奉。然後與文殊菩薩一同置辦飲食器具。

  才去了不久,忽然此地六種震動,甚至梵天也是如此。地震有兩種:地動和大地動,震動小的叫做地動,震動大的叫做大地動。聲音小的叫地動,聲音大的叫大地動。單獨地懂得叫地動,山河樹木和大海一起震動的叫大地動。一個方向震動的叫地動,四周回旋震動的叫大地動。大地震動叫地動,震動能令眾生心動叫大地動。菩薩初從兜率天下閻浮提時是大地動。從初生出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動****以及入般涅槃是大地動。吉日如來將要涅槃,所以這是大地動。這時天龍八部人和非人聽到這話汗毛直立,一起悲啼,說道:

  稽首禮調御 我等今勸請 違離於人仙 永無有救護

  今見佛涅槃 我等沒苦海 愁憂懷悲惱 猶如犢失母

  貧窮無救護 猶如困病人 無醫隨自心 食所不應食

  眾生煩惱病 常為諸見害 遠離法醫師 服食邪毒藥

  是故佛世尊 不應見捨離 如國無君主 人民皆饑餓

  我等亦如是 失蔭及法味 今聞佛涅槃 我等心迷亂

  如彼大地動 迷失於諸方 大仙入涅槃 佛日墜於地

  法水悉枯涸 我等定當死 如來般涅槃 眾生極苦惱

  譬如長者子 新喪於父母 如來入涅槃 如其不還者

  我等及眾生 悉無有救護 如來入涅槃 乃至諸畜生

  一切皆愁怖 苦惱焦其心 我等於今日 雲何不愁惱

  如來見放捨 猶如棄涕唾 譬如日初出 光明甚晖炎

  既能還自照 亦滅一切闇 如來神通光 能除我苦惱

  虛在大眾中 譬如須彌山

  我們用最高的禮節向世尊請求,佛要離開人天永遠不再救護我們,這個結果讓我們陳如苦海。憂愁苦惱就像牛犢失去了母親。又象窮困的病人沒有人來幫助。沒有醫生的指導的隨意吃有害的東西。眾生被煩惱所困,被各種錯誤的觀點損害。遠離法師的教導,常常被邪見左右。所以世尊不要離開我們,好像沒有明主的國家的人民無比困苦。我們也是如此,失去了佛法的庇護。今日聽到佛要涅槃的消息,讓我們心意迷亂,就像大地震讓大家失去方向一樣。偉大的導師(人為此處譯為導師比較合理)就要涅槃,佛陀這輪明日就要落下。法水枯竭,我們一定會渴死。如來進入般涅槃讓眾生無比苦惱,就向大家族失去了父母一樣。如來進入涅槃再也不會回來,也就再也沒有人救護我們。聽到佛要涅槃的消息,甚至連畜牲也都無比的恐怖苦惱,我們怎麼能不苦惱呢?如來向捨棄鼻涕塗抹一樣捨棄了我們。好像太陽升起,光輝照耀世界,滅除一切黑暗。佛陀偉大的神通光芒能滅楚我們的苦惱,在大眾中像須彌山一樣堅固。(此處應該有數句遺失)

  世尊,比如國王生育的孩子形貌端正,心中喜愛,現教會他們各種技藝。然後再把他們殺了。我們今天作為法王子,蒙佛教會獲得正見。希望佛陀不要捨棄我們,就像國王捨棄王子一樣。只希望佛陀久住不要涅槃。

  世尊,比如有人學問非常淵博,卻因為各種學問而生出種種恐怖。如來也通達所有的學問,我們卻從這些學問裡生出恐怖。如果如來久住於世,說法滿足世間一切眾生,讓眾生也就不再畏懼地獄。世尊,比如有人剛學商務,結果貨物卻被官府扣留。有人問他怎麼回事,他說:“我很苦惱,如果貨物能解脫就快樂啦。”是尊也是如此,為了我們而行各種苦行,我們現在還沒有免除生死苦惱,如來又怎麼能享受安樂呢?

  世尊。比如醫王善於開藥方。用各種秘方教授兒子,不教其它來求學的人。如來也是如此。把各種謎藏教授文殊師利,卻不教給我們。如來不應該悭吝佛法,就像醫王偏愛兒子,不教其它求學的人。那醫生之所以不願意全教不過是因為擔心被別人超過。如來的心中沒有勝負,為什麼不教我們呢?只希望佛陀不要涅槃。世尊,比如年老和年少的病人,離開好路而走險路,所以遇到很多困難。有能人見到心生憐憫,就只給他好路走。世尊,我們也是如此。年少的比喻還沒有征得法身的人,年老的比喻煩惱重的人,病人比喻沒有脫離生死的人,險路比喻二十五有。只希望如來,指導我們甘露正道,久住於世不取涅槃。

  這時世尊告訴這些比丘:“你們這些比丘。不要像凡夫和天人一樣憂愁啼哭,應該勤於精進,把心念放在正道上。”這是諸天人阿修羅止住啼哭,好像有人來殡喪,孝子止住啼哭一樣。這時世尊為大眾如是說:“

  汝等當開意 不應大愁苦 諸佛法皆爾 是故當默然

  樂不放逸行 守心正憶念 遠離諸非法 慰意受歡樂

  你們應該高興起來,不要苦惱。諸佛之法就是如此,所以要安然對待。喜愛不放疫的修行,將心念安於正道,遠離各種非法,撫慰意念享受歡樂。

  眾比丘,如果還有疑問今天都提問吧。比如空不空,常無常,苦不苦,依非依,去不去,歸非歸,恆非恆,斷若常,眾生非眾生,有若無,實不實,真不真,滅不滅,密不密,二不二。這些種種法中還有疑惑的地方,現在都提問吧。我會給大家解答,解答完畢之後就當今入涅槃。

  眾比丘,佛處世間實屬難逢。你們得到人身難得,能親近佛信佛也是難得,能忍難忍的修行也是難得。成就戒律具足無缺成就阿羅漢果也是難得。就像求金沙優昙缽花一樣。你們比丘,離開這八難得到人身,你們遇到我不應該白白浪費。我往日種種苦行,今日成就無上方便。為了你們在無量劫中捨去身體手足頭目髓腦,所以不要放逸身心。你們這些比丘啊,怎麼才能莊嚴正法的寶城,用種種功德珍寶戒定智慧作為寶城的城桓壁壘。你們現在遇佛法寶城,不應該拿些虛偽的東西。比如商人遇到寶城,卻拿了些瓦礫回家。你們也是如此,遇到寶城拿取虛偽之物。你們這些比丘,不要滿足於下品發心。你們現在雖然出家,卻不貪慕大承。雖然身穿袈裟染衣,心卻沒有大乘清靜之法。雖然四處乞食,心裡卻不曾乞求大乘佛法。你們雖然剃除了胡須頭發卻不是為了剃除你們獲得正法的障礙。我今天真好好好教導你們了。

  我現在在大眾中應現,如來的法性卻真正沒有改變過。所以你們應該精進攝心,勇猛的去摧毀各種障礙。具有十力(佛菩薩的十種力用)的智慧之日就要沉沒,你們將被無明覆蓋。眾比丘,比如大地上的各種草藥被眾生利用。我的教法也是如此。各種妙善之甘露法味用來對治眾生種種煩惱。我現在要讓一切眾生和我的四眾弟子,都安住在如來秘密之藏中。我也將安住其中而入涅槃。什麼是秘密之藏呢?比如伊字的三點(梵語i由三點構成)三點橫列豎列都不是伊,只有像摩酰首羅臉上三只眼睛一樣排列才是伊,其它的排列都不對。我也是如此,解脫之法不是涅槃,如來之身也不是涅槃,摩诃般若也不是涅槃,三法各個差別也不是涅槃。我現在安住如是三法之中,為了讓眾生明白而命名為涅槃,就像伊字一樣。

  這時諸比丘,知道佛決定涅槃,都非常憂愁,汗毛直立熱淚盈眶。稽首佛足,繞佛無量圈,對佛進言:“世尊,請快說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吧。世尊,比如一切眾生的足跡中象的足跡最殊勝。無常的想法是一切想中最殊勝的。精勤修習的人,能擺脫一切欲界、色界、無色界之愛欲、無明憍慢及無常想。世尊,如來如果離開無常想,今天就不會入涅槃。如果不離無常想,怎麼能說修行無常想能離三界愛無明憍慢及無常想呢?世尊,比如農夫在秋季深耕天地能除去雜草,無常想也是如此。能擺脫一切欲界、色界、無色界之愛欲、無明憍慢及無常想。如同秋季耕田最為殊勝一切足跡大象足跡最殊勝一樣,無常想也是最為殊勝的。

  世尊,比如帝王臨終大赦天下囚犯,等他們解脫之後自己再死。如來今天也應該如此。度脫一切被無明無知閉塞的眾生,讓他們都得到解脫之後再入涅槃。我們現在都沒有得度,如來怎麼就捨得入涅槃呢?世尊,比如有人被鬼捕捉,遇到咒師才得到解救。如來也是如此。為諸聲聞去除無明之鬼,讓大家安住於摩诃般若解脫等法,就像世間的伊字。世尊,比如香象被人囚禁,就算有很好的馴獸師也不能控制,掙脫枷鎖揚長而去。我們也是如此。還沒有真正擺脫五十七煩惱,為何如來捨得先入涅槃。

  世尊,比如有人的了瘧疾遇到良醫解救。我們也是如此。身陷多種痛苦邪門的熱病,雖然遇到如來醫治卻沒有痊愈,沒有得到無上安隱恆久的快樂。為何如來就捨得先入涅槃。世尊,比如醉酒的人喪失意識,不認得母女姐妹,對她們迷荒****言語放逸,躺在糞坑裡面睡覺。這是有良醫給他服藥,他服藥後吐完酒重新清醒,想起自己的種種行為非常後悔慚愧,深刻的自責。酒是各種惡業的根本原因,如果能斷除就能遠離各種罪業。我們也是如此,往昔以來輪轉生死,被感情和物質的酒迷惑,貪婪的追求五欲。不是母親想做母親,不是姐妹當作姐妹,不是女人當作女人,把不是眾生的看作眾生。所以輪轉生死受生死的苦。正如那個醉人睡在糞坑之中。今天遇到如來為我們醫治,可是我們還沒有清醒,如來怎麼就先入涅槃了呢?

  世尊,比如有人贊歎芭蕉樹非常結實,沒有任何道理。眾生也是如此。如果感歎我、別人、眾生的壽命、養育、知見的作用,感受是真實的,同樣沒有任何道理。我們這樣修行無我想。世尊,比如洗滌之後生下的污漬沒有用處,這個身體也是如此無我無主。世尊,比如七葉花沒有香氣,這身體也是如此無我無主。我們這樣經常修習無我之想。如佛所說一切諸法無我(能知的我)也沒有我所(所知的世界)。眾比丘這樣修習就能除去我慢。離開我慢就能進入涅槃。世尊,比如鳥的足跡出現在空中是不可能的。能修習無我想的人還有各種妄見,也是不可能的。

  這時世尊贊歎眾比丘:“善哉善哉,你們能正確的修習無我想。”這是比丘向佛進言:“世尊,我們不但修習無我想,也修習其余諸想。所謂苦想,無常想,無我想。世尊,比如人喝醉了心就迷亂,看到的山河大地也都在旋轉。世尊,如果不修習無常想無我想苦想。這樣的人不能稱為聖人,放逸自己的行為,流轉生死。所以我們經常修習如是等想。”

  這時佛告訴眾比丘:“仔細聽啊,仔細聽啊。你們剛才引用的醉人的比喻,只知道表面的意思,並沒有通達意義。什麼是意義呢?比如方才的醉人看到天上的日月在回轉,其實日月並沒有回轉。眾生也是如此,被各種煩惱無明覆蓋生出顛倒的想法。把我看作無我,把常看作無常,把淨看作不淨,把樂看作為苦。因為被煩惱覆蓋的緣故。雖然知道這個道理卻並不通達其中真意。比如那個醉人在不旋轉的地方卻感覺旋轉。“我”就是佛義,常就是法身義,樂就是涅槃義,淨就是法義。你們眾比丘,為何說有‘我’的想法就會貢高我慢流轉生死呢?你們若說:‘我們也修習無長苦無我等想。’但這三種修行沒有真實的意義。我現在要說更加殊勝的三種修行。

  苦的計做樂,樂得計做苦。這是顛倒法。無我計為我,我記為無我,這是顛倒法。不淨計為淨,淨計為不淨,這是顛倒法。由這些顛倒法,這樣的人不知道正確的修行諸法。你們眾比丘,在苦法中生出樂想,在無常中生出常想。在無我中生出我想。在不淨中生出淨想。世間也有常樂我淨。出世間也有常樂我淨。世間法有字無義。出世間法有字有義。為什麼呢?因為世間法有四顛倒而不知道義。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有想顛倒、心倒、見倒。因這三倒所以世間之人樂中見苦,常見無常,我見無我,淨見不淨。所以叫做顛倒。因為顛倒所以世間知字而不知義。什麼是義呢?無我叫做生死。我叫作如來。無常叫做聲聞緣覺。常者叫做如來法身。苦者叫做一切外道。樂者叫做涅槃。不淨者叫做有為法。淨者叫做諸佛菩薩所有正法。這才叫做不顛倒。因為不倒的原因所以知字知義。如果想遠離四顛倒,應該這樣理解常樂我淨的道理。

  這時眾比丘對佛進言:“世尊。如果像佛說的一樣離開四倒,就能了知常樂我淨。如來現在永無四倒,那麼肯定已經了知常樂我淨。如果了知常樂我淨。為何不住一劫半劫,繼續教導我們,使我們離開四倒,然後才放心的進入涅槃。如來如果顧念我們而教導我們,我們定然至心頂受修習。如來如果進入涅槃,我們如何與這毒身一起共修梵行呢。我們也該跟佛世尊一起入於涅槃啊。

  這時佛告訴眾比丘:“你們不應該這樣說。我已經把無上正法全部囑托給摩诃迦葉了。迦葉將作為你們的依止。跟如來做眾生的依止一樣。比如大王有很多統領,如果外出遠游就會吧國事托付給大臣,如來也是如此,所有正法都托付給摩诃迦葉,你們應當知道,要先修習無常、苦想都不是真實的。

  比如春天有人在大池中乘船游玩,不慎將琉璃寶珠掉在水中。這時人們都潛入水中尋找寶珠。眾人在水中各自找到瓦石草木沙礫都當作琉璃寶珠,拿出水面才發現不是真的。這時寶珠仍在水中,湖水因為寶珠的力量而變得澄清,於是大家看到寶珠在水下,好像空中的月影一樣。這時大眾中有一個聰明人,緩慢入水得到了寶珠。你們比丘,不應該像那些入水將瓦石草木沙礫當作寶珠一樣,將修習無常苦無我想不淨想等當作真實義。而應該善於學習方便,時時刻刻常修常樂我淨想。還要知道先前修習的四種方法都是顛倒法,要想真實修習諸想的,應該像那個聰明人一樣巧妙地得到寶珠,所謂常樂我淨想。

  這時諸比丘向佛進言:“世尊,如佛以前說諸法無我讓我們修學。修學無我就能離我想,然後裡驕慢,離較慢後得入涅槃。又是什麼道理呢?”

  佛告訴眾比丘:“善哉善哉,你們能問這個道理,我自然會給你解答。比如有個很笨的國王。王宮有一個醫生性格頑劣囂張。這個國王不會辨別,給他很高的待遇。這個醫生給用乳當藥給眾人治病,也不論對方是什麼病。雖然知道乳是藥品,卻不知道為什麼能做藥品。有人得了風病冷病熱病,所有的病都讓他們吃乳。這個國王無法辨別這個醫生根本不懂乳藥的好壞。

  另外有一個醫生懂得八種醫術。善於治療各種病症通曉各種藥方。從遠方來到此國。那個庸醫不知道向他學習,反而貢高我慢看不起對方。這時明醫就請他當自己的老師,向他學習醫術。對庸醫說:‘請你作我的老師,為我講解醫術。’那個庸醫回答:‘你如果能讓我指使四十八年,我就教你醫術。’明醫就答應了說:‘我同意,盡我所能讓你指使。’

  這時庸醫就帶著明醫(原文客醫有深意在,此處翻作明醫,只為方便)一起見國王。這時明醫給國王展示各種醫方和醫術。勸告大王應該知道何種方法可以治國,何種方法可以治病。這個國王聽到這些話,才知道庸醫的拙劣。立刻把庸醫逐出國界,然後更加恭敬明醫。這時明醫想教導國王的時機到了,於是告訴國王:‘大王如果真的愛惜我,請滿足我一個要求。’國王隨即答應:‘我的右臂乃至身上所有,你要什麼都可以。’明醫說:‘國王雖然給我一切,但是我並不要求很多。我只希望國王下令,從今以後國內不能吃從前庸醫開的乳藥。因為乳要有毒會損害眾生的健康,如果再有人吃應該斬首。這樣沒人敢吃乳藥業就不會再有橫死的人。所以希望國王答應。’國王就同意這個要求,命令全國,有病的人都不能吃用乳做藥,違抗的人一律斬首。

  於是明醫用各種藥材作藥,包含了苦醎甜醋等味道。用他們治療眾人的病沒有差錯。後來國王也得了病,就問明醫:‘我得了重病,難過得要死,應該怎麼治?’明醫告訴國王應該用乳藥。我先前說應該禁止乳藥是騙你的。現在國王得了熱病只能吃乳藥除病。這時國王對醫生說:‘你瘋了嗎?還是得了熱病?說吃乳藥能除病。你原來說是毒藥,今天打算欺騙我嗎?原來那個醫生贊歎的乳藥你說是毒,讓我驅逐。今天又說是好藥能除病。要如你說的一樣,我本來的醫生一定勝過你。’

  這時明醫告訴大王:‘國王不應該這麼說。比如蛀蟲吃木頭偶然吃出了文字,這個蛀蟲並不知道是不是文字。聰明人不能說:這個蛀蟲識字,也不會大驚小怪。國王應該知道,原來的醫生也是如此。不能分別各種疾病一味采用乳藥。就像蛀蟲偶然形成文字。庸醫並不了解乳藥的好壞。’這是國王問道:‘為什麼說他不了解呢?’明醫回答:‘乳藥即是毒藥又是甘露。為什麼呢?如果讓牛不吃酒糟劣麥,放牛的地方不再高原也不在潮濕之地。讓它和清澈的泉水不讓他四處奔馳。不與其它的牛同群,調理飲食讓它安住,這樣它產下的乳才能除病。如此才是甘露,其余的乳都是毒藥。’

  大王聽到這時恍然大悟,贊歎明醫:‘善哉善哉,我從今才知乳藥的好壞。’於是服用乳藥,病就好了。然後下令全國人民可以吃乳。國人聽到都很不高興,說:‘大王現在被鬼俯身了?還是瘋了?怎麼能騙我們吃乳藥呢?’於是聚集起來到王宮前抗議。國王解釋們不應該狠我。這個乳藥該不該吃,都是醫生教我的,然後向人民解釋醫生教給他的道理。於是國王和人民都非常歡喜的供養這個明醫。得病的人也都吃乳藥,而得康復。

  眾比丘,應該知道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也是如此。作為大醫王出現在世間,降伏一切外道邪醫。外道在各國人民中這樣說:‘我是醫王要折伏外道。’所以如來故唱是言:‘無我、無人和眾生、壽命、養育、知見、作者、受者。’比丘應該知道,那些外道所說的‘我’。就像蛀蟲吃木偶然成字。所以如來在佛法中說‘無我’來調服眾生。那個時機應該說‘無我’,現在有因緣所以又說‘有我’。就像那個良醫知道乳到底是藥還是非藥。不像凡夫所認為的‘我’。凡夫愚人所說的‘我’。或說大如拇指,或說如芥子,或說如微塵。都不是如來說的‘我’。如來說:諸法無我。其實並非無我。究竟什麼是我呢?如果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易的就叫做‘我’。就像那個明醫真正了解乳藥的好壞。如來也是如此,為眾生說諸法中真實有我。你們四眾應當如是修習其中的道理。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畢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

  白話佛經

  白話大般涅槃經

  常親近同修 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

  壽命品第一之三

  佛對比丘們說:“你們對戒律如果還有疑問的,今天最邊問吧。我會解說讓你們歡喜。我已經修學一切諸法,本性空寂,了了通達。你們眾比丘,如果對戒律有疑問的,現在可以問了。

  這時眾比丘向佛進言:”世尊,我們沒有足夠的智慧詢問如來正遍知。因為如來境界不可思議。所有諸定不可思議。所演說的教誨不可思議。所以我們沒有指揮向如來詢問。世尊,比如老人年齡到了一百二十歲。身體像嬰兒一樣虛弱有病臥床不起。沒有力氣,就快要死了。有一個富人要去遠方辦事。把百兩黃金寄存在老人家裡,說:“我要遠行,把寶物寄存在你這裡。也許十年回來,也許二十年回來。到時候你再還給我。老人答應了。但是這個老人沒有子嗣,不久就死了。富人寄存的寶物也就散失了。財主回來也就無法找回寶物。這樣的傻人分不清是否應該寄存,所以也就無法找到寶物。世尊,我們聲聞也是如此。雖然接受佛的諄諄教導,卻不能受持,讓正法久住。就象那個老人接受他人的囑托。我們今天沒有智慧可以詢問戒律問題。

  佛告訴比丘:“你們現在如果問我能利益一切眾生。所以告訴你們隨意提問。”

  這時比丘們向佛進言:“世尊。比如有人二十五歲,正植壯年,有很多財寶金銀琉璃。父母妻子眷屬親戚都在。也有人來他們這裡寄存寶物。告訴他們; ‘我要遠行,辦完了事情你們再換我。於是這人守護著物品就象守護自己的一樣。這人偶然生病就告訴家人金寶是別人的,如果主人來取就要給他。聰明人應該如此,知道寶物應該托付給怎樣的人。世尊也是如此,如果把法寶托付給阿難等比丘就不能久住正法,因為一切聲聞和大迦葉都是無常。就象老人接受別人寄托的財物。所以,應該把無上的佛法托付給菩薩。因為菩薩善於問答這些法寶,所以能讓正法常住世間。利益眾生。好像那個壯年人接受別人寄托的財物。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諸大菩薩才能問。我們的智慧跟蚊虻一樣淺薄,怎麼能詢問如來深奧的佛法呢。於是諸聲聞沉默不語。

  這時佛贊歎諸比丘:“善哉善哉,你們真正得到無漏之心阿羅漢心。我也曾經考慮這兩個原因,應該把大乘佛法托付給菩薩,令妙法永住世間。於是佛告訴一切大眾:“善男子善女人。我的壽命不可稱量。善於辯論的能力也無有盡頭。你們應該隨意提問。戒律也可,皈依也可以,其它問題都可以。

  這時大眾中有一個菩薩摩诃薩。本是多羅聚落人,姓大迦葉是婆羅門種,年紀很輕。因佛神力從坐位上站起。露出右臂饒繞佛千百圈。右膝跪地合掌向佛。向佛進言:“世尊。我現在有個小問題。如果佛允許我才敢問。”

  佛告訴迦葉:“如來應正遍知隨便你問。我會為你解說,斷除你的疑惑讓你歡喜。”

  這時迦葉菩薩摩诃薩向佛進言:“世尊。如來慈悲允許我現在要問。可是我所擁有的智慧微小的如同蚊虻。如來世尊道德巍巍。只有栴檀師子都難以調伏的不可毀壞的人才能作為眷屬。如來的肉身如同金剛。顏色如同琉璃。真正無法毀壞。又被如此大智慧的海洋圍繞。那是這大會上諸大菩薩。他們都成就了無量無邊的深妙功德,就象尊貴的香象一樣。在這些大眾之前我怎麼敢發問呢?只是借著佛神通之力和大眾的善根才敢稍稍提問。於是在佛前說道:“

  雲何得長壽 金剛不壞身  復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

  雲何於此經 究竟到彼岸  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

  雲何得廣大 為眾作依止  實非阿羅漢而與羅漢等

  雲何知天魔 為眾作留難  佛說波旬說雲何分別知

  雲何諸調御 心喜說真谛  正善具成就演說四顛倒

  雲何作善業 大仙今當說  雲何諸菩薩能見難見性

  雲何解滿字 及與半字義  雲何共聖行如娑羅娑鳥

  迦鄰提日月 太白與歲星  雲何未發心而名為菩薩

  雲何於大眾 而得無所畏  猶如閻浮金無能說其過

  如何才能得到長壽和金剛不壞的身體。又依靠怎樣的因緣,才能得到偉大堅固得能力。怎樣才能依靠此經到達究竟的彼岸。希望佛開示密義,廣為眾生演說。怎樣才能廣為眾生的依止。那實在不是阿羅漢和羅漢們能作到的事情。怎麼才能了知天魔給眾生留下的各種磨難。佛說的和魔說的怎麼區分?怎樣才能調理情緒,心中歡喜談論真谛。成就正善,能演說四種顛倒。怎麼才能做各種善業,請世尊為我們解說。為何諸菩薩能見道非常難見的本性。如何才能理解文字的意思,如何能和聖賢的行為一致,就象娑羅娑鳥、迦鄰提的日月、太白星和歲星。如何還沒發心,就可以稱為菩薩。如何在大眾中成就無所畏懼。就象閻浮金,誰都無法挑毛病。

  雲何處濁世 不污如蓮華  雲何處煩惱煩惱不能染

  如醫療眾病 不為病所污  生死大海中雲何作船師

  雲何捨生死 如蛇脫故皮  雲何觀三寶猶如天意樹

  三乘若無性 雲何而得說  猶如樂未生雲何名受樂

  雲何諸菩薩 而得不壞眾  雲何為生盲而作眼目導

  雲何示多頭 唯願大仙說  雲何說法者增長如月初

  雲何復示現 究竟於涅槃  雲何勇進者示人天魔道

  如何能在濁世中象蓮花一樣不被污染。如何在煩惱中不被煩惱染著。如何醫治各種疾病卻不被疾病污染。在生死的大海中,如何做指導航行的船師。如何捨去生死就象蛇蛻皮一樣。如何觀照三寶就象天意樹一樣。三乘佛法如果沒有性相,如何才能說的出來。好像快樂還沒有生起怎麼能形容感受到的快樂。諸菩薩是如何成就不壞。如何為生來盲目的眾生,當作他們的眼睛成為他們的向導。如何示現眾多分身希望世尊演說。說法的人怎樣才能想新月一樣增長。如何最後又示現究竟的涅槃。如何勇猛精進得人,向人展示天魔道(此句不解)。

  雲何知法性 而受於法樂  雲何諸菩薩遠離一切病

  雲何為眾生 演說於秘密  雲何說畢竟及與不畢竟

  如其斷疑網 雲何不定說  雲何而得近最勝無上道

  我今請如來 為諸菩薩故  願為說甚深微妙諸行等

  一切諸法中 悉有安樂性  唯願大仙尊為我分別說

  眾生大依止 兩足尊妙藥  今欲問諸陰而我無智慧

  精進諸菩薩 亦復不能知  如是等甚深諸佛之境界

  如何知道法的本性而享受法的快樂。諸菩薩為何能遠離一切病苦。如何為眾生演說秘密法藏。如何演說畢竟法和不畢竟法。如何為人斷除疑網,如何做不確定的說法。如何才能更快的得到最上道。我今天請如來為了諸菩薩,詳細的講解微妙諸行。一切諸法中都有安樂的本性。只希望世尊,為我們分別解說。世尊是眾生的依靠,是眾生解脫的妙藥,今天要問諸陰(五陰)的問題,可是我沒有智慧。就算諸位精進修行的大菩薩,也不能了解這等甚深難解的諸佛境界。

  這時佛贊歎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你還沒有得到我已經得到的一切種智(根本智慧)。可是你所問的這些問題跟具備一切種智之人所問的問題沒有差別。善男子,我當時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時候,有無量阿僧祇恆河沙等的諸佛世界中諸菩薩也來問我這些深奧的問題。他們的提問跟你今天的提問所作的功德沒有差別。這些問題能利益無量眾生。

  這時迦葉菩薩向佛進言:“世尊。我並沒有智慧之力提問您說說的深義。比如蚊蟲飛虻不能飛躍大海。我也一樣,不能詢問如來這些智慧如海法型虛空的深深道理。世尊,比如國王把發髻中的明珠賜給大臣。大臣得到之後恭敬的佩戴小心的守護。我也是一樣的頂戴恭敬小心守護如來所說方等經典上的深奧道理。這些經典能讓我得到極深的智慧。”

  於是佛告訴迦葉菩薩:“善男子,仔細聽好。我給你先解釋如來長壽之業。菩薩因為此因緣所以壽命無量。所以你要誠心聆聽並且接受。此業正是菩提之因,應當誠心聽取,而也要為別人解說。善男子,我因為修習這些業才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天再為大家解說其中道理。善男子。比如王子犯了罪被關押起來。因為國王非常憐憫沖愛兒子,經常親自去看望被關押的王子。菩薩也是如此。要想得長壽應當護念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兒子。升起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之心。教授眾生不殺的戒律,教他們修行善法。也要令一切眾安住於五戒十善中。還要進入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等一切諸趣,拔濟其中的苦惱眾生。解脫沒有解脫的,毒化沒有得到度化的。讓沒有涅槃的人進入涅槃。安慰一切受到恐怖驚嚇的人。因為這些業力因緣,菩薩才獲得壽命長遠。在智慧中獲得自在,壽終之後生於天上。”

  這時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菩薩摩诃薩把眾生看作自己的親生兒子。其中的含義太深,我不能理解。世尊。如來不應該說菩薩修平把眾生看作自己的孩子。因為有人在佛法中破戒、作逆罪、毀正法者。怎麼能把這些人當作自己的兒子呢?

  佛告訴迦葉:“如是如是。我真地把眾生看作親生兒子,就像羅睺羅一樣。”

  迦葉菩薩又說:“世尊。以前十五日僧眾作布薩時。在受具清淨之眾中有一童子。不善於修習身口意業。多在暗處偷聽講解戒律。密跡力士借著佛力,用金剛杵把塔打入灰塵一般破碎。世尊。這密跡力士如此暴惡,以致殺死此童子。為何如來說把眾生看作親生孩子,如同羅睺羅一樣。”

  佛告訴迦葉:“你不應該這樣說。那個童子是化人,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只是為了警告大眾不要破戒毀法。密跡金剛也是化人。迦葉啊,毀謗正法的一闡提罪人,或者殺生、邪見和故意犯禁的人,我對這些人都一樣看作自己的兒子,如同羅睺羅一樣。善男子。比如國王對犯王法的大臣按罪誅殺。如來世尊並不是如此。對待毀法者,采取驅遣羯磨(可以理解為一種儀式)、诃責羯磨、置羯磨、舉罪羯磨、不可見羯磨、滅羯磨、未捨惡見羯磨來處置。善男子。如來之所以對謗法者做出這些降伏羯磨。只為了向行惡之人顯示這些果報。善男子。你現在應該知道,如來給惡業眾生做無恐畏布施。放出一光或二或五。如有遇到光芒的就能遠離一切諸惡。如來具有如是無量的勢力。

  善男子。你所想要看到卻難以看見的法,我今天來給你描述其貌。我涅槃後,如果有持戒比丘,威儀具足護持正法。看到毀壞正法的人能立即驅遣、呵責、征治。要知道這人獲得的福報無量,無法計算。善男子。比如有王專門作惡,有一天得了重病。鄰國國王聽到消息,久興兵而來,打算消滅他。這時生病的國王沒有力氣對抗敵人,因為恐怖而忏悔修善。於是鄰國國王就能獲得無量的福報。護持正法的比丘也是一樣。驅遣、呵責毀壞正法的人,讓他們改修善法,能獲得無量福報。善男子。比如長者居住的地方省長很多有毒的樹木,長者就把他們全部砍掉。又比如年輕人長出白發,就把它拔掉不讓它們生長。護持正法比丘也是。看見有破戒壞正法的就要驅遣、呵責、檢舉。如果善比丘看到壞法的人,放置一邊不呵責、驅遣、檢舉。這人在佛法中應受責怪。如果能驅遣、呵責、檢舉。這是我的弟子,真正的聲聞。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如佛所言。就不是等視一切眾生如同兒子,如同羅睺羅一樣。世尊。若有一人用刀傷害佛,又有一人拿栴檀塗抹佛身。佛對此二人如果生平等心。為何還要說:應該治罪毀禁的人?如果治罪毀禁的人就是失言了。

  佛告訴迦葉菩薩:“善男子。比如國王大臣宰相生下諸子。顏貌端正,聰明黠慧。將他們交付給嚴師,並說:‘請老師為我教育這些孩子。無論威儀、禮節伎藝、書法、校計、算數都要學好。我讓四個孩子跟著您學習。就算三個子因杖責而死。剩下一個孩子更要嚴厲的教育讓它成就。這樣就算失去三個孩子我也不會悔恨。’迦葉。這個做父親的和師犯殺罪嗎?”迦葉回答:“不是殺罪,世尊。因為他們愛念孩子才會如此,並沒有惡心。這樣的教誨方式能得福無量。”

  “善男子。如來也是如此。將毀壞正法的人看作孩子,毫無偏愛。如來現在把無上正法付囑諸王、大臣、宰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你們國王和四部眾應當勸勵諸學佛之人。讓他們得到增上、戒定、智慧。如果有不學這三品法,懈怠、破戒、毀正法的,王者大臣和四部之眾應當嚴厲的教導。善男子。如此國王及四部眾會有罪嗎?“沒有罪,世尊。”“善男子。這些國王及四部眾都沒有罪過,何況如來?善男子。如來善於修習如此,把眾生看作親子,毫無偏愛。這樣的修行,叫做菩薩修平等心,把眾生等同於一個孩子。善男子。菩薩如此修習,因為此業而得壽命長久。也能善於知曉宿世之事。”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如佛所說,菩薩如果修平等心,把眾生等同於親自,能得壽命長久。如來不應該這樣說。為什麼呢?比如懂得孝道的人能說種種孝順之法。回到家中卻拿瓦石毆打父母。而父母是他的福田,有大利益,難遭難遇,應該好生供養,怎能反而惱害父母?這個懂孝道的人言行相違。如來所言亦也是如此。菩薩修習等心,把眾生看作親子,就應該得到長壽,能知宿命,常住於世,無有變易。現在世尊。因為何等因緣,壽命極短,跟普通人相同。如來不可能對眾生有怨憎的想法。那麼,世尊。昔日作了什麼惡業殺了多少人,才會如此短壽,不滿百年?”

  佛告訴迦葉:“善男子。你今天為什麼在如來面前說這麼難聽的話呢?如來長壽,在所有壽命中最上最勝。所得的常住法。在諸常中最為第一。”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怎麼說如來得壽命長呢?”

  佛告訴迦葉:“善男子。比如八大河:一名恆河,二名閻摩羅,三名薩羅,四名阿梨羅跋提,五名摩诃,六名辛頭,七名博叉,八名悉陀。這八大河和小河一同入海。迦葉。一切人中、天上、地及虛空的壽命大河,都融入如來壽命海中。所以如來壽命無量。還有,迦葉。比如阿耨達池流出四大河。如來也是如此生出一切壽命。迦葉。比如一切諸常法中,虛空是第一。如來也是如此。在諸常中最為第一。迦葉。比如所有的藥中醍醐第一。如來也是如此,在眾生中壽命第一。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如來壽命如果是這樣。就應該停留一劫,或少於一劫。經常宣說妙法,如同天降大雨。”

  迦葉。你不應該認為如來涅槃就是滅盡。迦葉。如果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甚至外道具有五神通的神仙獲得少許自在的。有的壽命一劫有的不足一劫。能在空中飛行,坐臥自在。左脅出火,右脅出水。身上能焰火好像火光聚集。能隨意的保住壽,在壽命中長短自在。這樣的五通尚且得到如此隨意神力。何況如來在一切法中得到的自在力?怎麼可能不能住壽半劫、一劫、百劫、百千劫、無量劫?所以應該知道如來是常住法、不變易法。如來此身是變化身,不是依靠五谷雜糧滋養的身體。為度化眾生顯示這個如同毒樹的身體。所以現在捨棄之而入於涅槃。迦葉。應該知道佛是常法不變易法。你們應該在這第一義中精進,一心修習,修習之後廣為人說。

  這時迦葉菩薩向佛進言:“世尊。出世之法與世間法有何差別?如佛所說:佛是常法不變易法。世間也說梵天是常自在天,常沒有變化。我常,性常,微塵也常。如果說如來是常法者,為何如來不經常顯現?如果不能經常顯現,跟他們有何差別?畢竟梵天乃至微塵世性也不顯現。”

  佛告訴迦葉:“比如長者有養有很多牛。顏色不同,養在一起。托付給放牧人,讓其尋找水草,只求醍醐不求奶酪。那牧牛人擠了奶自己喝。長者命終之後所有的牛都被盜在掠奪。強盜得牛沒人擠奶,就自己擠奶而吃。這時群賊互相說到:“那大長者養牛不為奶酪只為醍醐。我們怎麼才能得到呢?醍醐稱為世間第一美味。我們沒有器皿。就算得到也沒有安置的地方。只有皮囊可以盛放。雖然由盛的地方卻不知道搖動,乳漿很難得何況生酥?這時盜賊們認為是醍醐了就加入水。因為水多,所以既不是奶酪也不是醍醐。凡夫也是如此。雖然偶有善法,也都是如來正法之余。”

  為什麼呢?如來世尊入涅槃後。盜竊如來遺留下來的善法比如戒、定、慧。就像群賊劫掠群牛。凡夫雖然得到戒、定、慧。卻沒有方便智慧不能解說。也就不能獲得常戒、常定、常慧解脫。就像群賊不知方法喪失了醍醐。又如群賊以為是醍醐所以兌水。凡夫也是如此。為了解脫而說我、眾生、壽命、士夫(商賈書算營農等)。梵天、自在天、微塵世性。戒、定、智慧以及解脫。說非想非非想天即是涅槃。實在不得到解脫涅槃。就像群賊不能得到醍醐。這些凡夫有一點梵行,能夠供養父母。因此因緣可以生到天上,受少許安樂。就像群賊兌了水的乳。而這些凡夫並不知道是因為修行梵行,供養父母才能生天上。也不知戒、定、智慧、歸依三寶。因為不明白原理而說常、樂、我、淨。口能演說心裡卻並不知道。

  所以如來出世之後,為大眾演說常樂我淨。如同轉輪王出現於世。以福德力讓群賊退散,保全牛的性命。然後轉輪王就把這些牛交付給一個靈巧的牧人。鎮知道方法也就能作出醍醐。因為醍醐讓一切眾生沒有患苦。****聖王出現世間的時候,凡夫們不能演說戒、定、慧,於是退散如同盜賊。這時如來巧妙地講解世法和出世法。為了眾生讓諸菩薩隨力演說。菩薩摩诃薩得到醍醐,也讓無量無邊眾生獲得了無上的甘露法味。也就是如來說的常樂我淨。

  所以。善男子。如來是常不變易法,不像世間凡夫愚人說的梵天等是常法。此常法所說的是如來法,不是其余之法。迦葉。應當如此理解如來身。迦葉。諸善男子,善女人。要經常系心修行此二字:佛是常住(梵語為二字)。迦葉。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修此二字。那麼此人是跟隨我之所行,能到達我所到達的地方。善男子,如果有修習這二字而滅除諸相,要知道如來就是為此人而入的般涅槃。善男子。涅槃之義就是諸佛之法性。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佛的法性是什麼呢?世尊。我今天希望了解法性的道理。希望如來慈悲詳細解說。按照我的理解,法性就是捨身。捨身就是什麼都沒有。如果什麼都沒有那麼何來的身體?如果有身如何能說身有法性?身如果有法性怎麼存在?我該如何理解其中的道理?”

  佛告訴迦葉菩薩:“善男子,你今天不應該說出這些毀滅法性的言論。法性的意思是無從毀滅。善男子,比如無想天成就色陰,卻沒有色想。不應該疑問:這些天人如何能夠存在,並且娛樂享受。如何思想,如何見聞。善男子,如來境界不是聲聞緣覺所能理解的。善男子。不應說:如來身是滅法。善男子,這種滅法是佛的境界,不是聲聞緣覺所能觸及。善男子,汝現在不應該思量如來何處住、何處行、何處見、何處樂。善男子,這其中的道理不是你們所能明白的。諸佛法身的種種方便不可思議

  另外,善男子,應當觀想佛法和僧而作常想。三法是:無有異想,無無常想,無變異想。如果認為三法有差異,那麼此人就無法找到清淨的三皈依處,所有的禁戒也就無法具足,最終不能證聲聞緣覺菩提之果。如果能在此不可思議中修行‘常想’就能得到歸處。善男子。比如有樹才有樹影。如來也是如此。因為有常法才有歸依。如來不是無常的。如果說如來是無常,那麼如來就不能作為諸天世人的歸依處了。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可是黑暗的地方有樹卻沒有影子。”

  迦葉。你不應該說有樹無影這樣的話。只是因為那不是肉眼之所能看到的。善男子。如來也是如此。如來性常住不變異。沒有智慧之眼不能看見。正如黑暗之中看不見樹影。凡夫在佛滅後說如來是無常法,也是如此。如果說如來跟法僧不同的,就不能成就三歸依處。就像人的父母各不相同,所以是無常的。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我從今往後認定佛、法、僧三事是常住的。告訴父母以及七世後代,讓他們都如此奉持。太奇特了,世尊,我現在應該學習如來、法、僧的不可思議。自己學會還要廣大的為別人解說其中的道理。如果有人不能相信接受。可知此人修習無常太久,我會為這些人改正其錯誤的見解,就像霜雹摧毀樹木一樣。

  這時佛贊歎迦葉菩薩:“善哉善哉,你今天能很好的護持正法。這樣的護法行為不會欺騙人。因為不欺騙別人的善業能得到長壽善知宿命的果報。

  大般涅槃經金剛身品第二

  這時世尊又告訴迦葉:“善男子。如來身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不是雜食身,而是法身。”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佛所說。那樣的身我們看不見。只看見佛無常、破壞、微塵、雜食的身體。為什麼呢?因為如來就要涅槃了。”

  佛說:“迦葉。你不要說如來之身不堅固可以損壞如同凡夫的身體。善男子。汝要知道。如來之身無量億劫之中堅牢難壞。不是人天身,不是恐怖身,不是雜食身。如來之身是非身之身,不生不滅。不習不修。無量無邊,沒有足跡。無知無形,畢竟清淨,無有動搖。無受無行,不住不作。無味無雜,非是有為。非業非果,非行非滅,非心非數,不可思議。常不可思議,無識離心,亦不離心。其心平等,無有亦有。沒有去來而有去來。不破不壞,不斷不絕。不出不滅,非主亦主。不是有不是無,不是感覺不是觀照。不是文字也非不是文字。不是定也非不定。不可見又了了分明。沒有停留又四處停留。無所在又無所不在。無暗無明。無有寂靜而又寂靜。

  是沒有所有,不接受也不施與。清淨無垢,不用爭辯而能斷除爭辯。安住在沒有住處之地。不追求不捨棄。不是法、也不是非法。不是福田也非不是福田。沒有不打到盡頭的卻又離開一切盡頭。是虛空又離於虛空。雖不常住於非念、念滅,而沒有垢濁。沒有文字離於文字。不是聲不用說也不是修習。不能稱不能量。不是相同也不是相異。不是實相也不是映射。諸相莊嚴。不是勇猛也不是畏懼。沒有寂滅不是寂滅。沒有炙也不會炙熱。不可睹見,沒有相貌。如來度脫一切眾生,其實沒有度脫所以才能解救眾生。沒有解救所以覺悟一切眾生。無覺了所以如實說法。沒有‘二’所以不可計量。無有相等的。平靜如同虛空,沒有形貌,如同無生之性。不斷不常。常行一乘法,而對眾生示現三乘法。不退不轉,斷一切結。不對抗不接觸,不是性卻住於性。不是合也不是散。不是長也不是短。不是圓也不是方。不是陰入界又是陰入界。不是增也不是損。不是勝也不是負。

  如來之身成就如此的無量功德。沒有人能知道,也沒有不知道的。無有能看見的也沒有看不見的。不是有為也不是無為。不是世間也不是出世間。不是作不是不作。不是依不是不依。不是四大不是非四大。不是因不是非因。不是眾生不是非眾生。不是沙門不是婆羅門。是師子大師子。不是身不是非身。不可宣說。除了一法相不可計算。般涅槃時並不是般涅槃。如來法身都成就如是無量微妙功德。迦葉。唯有如來才知道此相。不是聲聞緣覺所能知道的。迦葉。如是功德成就如來身。不是五谷雜糧所能滋養的肉身。迦葉。如來真身功德如是。怎麼還會身患疾病?脆弱危險如同不好的器具。迦葉。如來之所以示現病苦,是為了調伏眾生。善男子。你要知道,如來之身就是金剛身。你從今日起要經常專心思惟此中道理,不要認為如來是肉身,也要為他人說如來身就是法身。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來成就如是功德。為何還有病苦,被無常破壞呢?我從今日自然應當常常思惟,如來之身是常身法身安樂之身。也會為他人解說。但是。世尊。我知道如來法身金剛不壞,卻不知道為何如此。

  佛說:“迦葉。因為能護持正法因緣才能成就此金剛身。迦葉。我因為往昔護法因緣,現在能夠成就這金剛身常住不壞之身。善男子。護持正法之人,如果不受五戒不修威儀,則應該拿刀劍弓箭等武器,守護那些持戒清淨比丘。”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果有比丘離開守護者。獨自坐在墳間樹下。這樣的人是真比丘。如果有比丘跟著守護者一切游行,那麼這些人不過是剃了頭發的居士罷了。

  佛告訴迦葉:“不要做‘禿居士’這樣的言論。如果有比丘走到哪裡都供養佛像,讀誦經典,思惟坐禅。有人來問法就為其宣說,布施、持戒、福德、少欲知足。雖然能行這種種說法。卻不能作師子吼,不被獅子圍繞。不能降伏非法惡人。這樣的比丘不能自利和利益眾生。要知道這些人懈怠懶墮。雖然能持戒守護淨行,卻也不能有什麼作為。

  如果有比丘供具豐足,也能護持所受戒律。能作師子吼,廣說妙法,所謂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優陀那、伊帝目多、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達磨。用如是等九部經典為別人廣說。為了利益安樂眾生而說:‘涅槃經中要求諸比丘。不要畜養奴婢牛羊等不合法的東西。如果有比丘畜養這些不淨之物,應當制止他們。如來之前在很多部經中說:如果有比丘畜這些非法之物。當地國王應該按照法令治理,讓其還俗。如果有比丘能作這樣的師子吼的時候,有破戒的人聽到這些話,一起心懷怨恨加害這法師。此說法者假設命終,就能稱為持戒自利利他之人。所以我讓國王群臣宰相以及優婆塞護持說法人。如果有人希望護持正法應當照此學習。

  迦葉。那些破戒的不護法者才叫‘禿居士’,並不是指持戒的人。善男子。過去世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之前。在這拘屍那城有佛出世。名號是歡喜增益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那時世界廣大莊嚴潔淨富饒安寧。人民興旺沒有饑渴。就像安樂國的諸菩薩。其佛世尊住世時間非常長。度化眾生之後在娑羅雙樹間進入般涅槃。佛涅槃後正法住世無量億歲。距離佛法滅盡還有四十年時。有一個持戒比丘,名叫覺德,有很多子弟眷屬圍繞,能作師子吼。宣說九部經典。規定諸比丘不得畜養奴婢牛羊非法之物。有很多破戒比丘,聽到之後,都心懷憎恨,拿著刀杖逼迫這個法師。當時的國王。名叫有德。聽說這事後為了護法,就前說法者的住處。與這些破戒惡比丘戰斗,讓說法者得免除危害。

  國王被刀劍所傷,身體上完好的地方只有介子那麼大。這時覺德贊美國王:‘善哉善哉。大王真是護正法者。未來之世,一定成為無量的法器。’國王聽到非常歡喜。然後命終生到阿閦佛國。成為此國中佛的第一弟子。其國王所管轄的人民眷屬。有戰斗的,有隨喜的,一切不退菩提之心。命終都生到阿閦佛國。覺德比丘。之後壽終也往生阿閦佛國。成為彼佛聲聞眾中的第二弟子。如果正法即將滅盡時,應該如此受持擁護。迦葉。那時國王就是我。說法的比丘就是迦葉佛。迦葉。護持正法者,能得如此無量果報。因此因緣我在今日成就種種相莊嚴自己,成就法身,不可壞身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如來的常身猶如畫石一般堅固。”

  佛對迦葉菩薩說:“善男子。因此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應當勤加護持正法。護法果報廣大無量。善男子。所以護法優婆塞等應拿武器擁護這些持法比丘。如果有受持五戒之人,稱不上大乘人。不受五戒而能護正法才稱得上大乘。護正法者,應當拿著武器衛護說法人。”

  迦葉對佛說:“世尊。如果諸比丘與這些拿著武器的優婆塞同為伴侶,是有師呢?是無師呢?是持戒呢?是破戒呢?”

  佛告訴迦葉:“不要說這些人是破戒人。善男子,我涅槃後的濁惡之世,國土荒亂,互相掠奪,人民饑餓。那時有很多人因為饑餓所以發心出家。那些人叫做禿人。那些禿人看到見有持戒之威儀具足的清淨比丘護持正法,就驅逐他們或殺或害。”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那麼這些持戒的護正法人。如何才能游行村落、城邑,教化人民呢?”

  “善男子。所以我允許持戒人,讓眾拿著武器的白衣作為隨從。如果諸國王、大臣、長者、優婆塞等為了護法,就算拿著武器,我也稱此為持戒。雖然拿著武器但不應該傷害性命。如果能如此就是第一持戒。”

  “迦葉。所謂護法就是指具有正見能廣為宣說大乘經典之人,從來不拿王者的寶蓋油瓶谷米種種果瓜之人。不是為了利養才親近國王大臣之人。對眾檀越心無谄曲、具足威儀、摧伏破戒諸惡人之人。這樣的人叫做持戒護法之師。能擔當眾生的真正善知識。他們的心量弘廣猶如大海。迦葉。如果有比丘為了利養為別人說法,他所有徒眾眷屬也會學習這個老師貪求利養,此人如此就是自己毀壞大眾。”

  迦葉。有三種人:一者犯戒雜僧。二者愚癡僧。三者清淨僧。破戒雜僧則容易腐壞,持戒淨僧不能被利養因緣損害。  什麼是破戒雜僧呢?如果有比丘雖然受持禁戒。為了利養與破戒者一起相處,互相親近作相同的事業。就叫破戒,又叫雜僧。  什麼是愚癡僧呢?如果有比丘在閒靜處。諸根不利,愚笨懵懂,欲望很少,四處乞食。在說戒日以及自資日時,教育諸弟子清淨忏悔,看到不是自己弟子的人經常違犯戒律。不能教導他們清淨忏悔,卻跟他們一起討論戒律以及自資。這叫做愚癡僧。

  什麼叫清淨僧呢?如果有比丘僧不被百千億數諸魔損壞。此菩薩眾本性清淨,能調服上面二種人。讓他們安住清淨眾中。叫做護法無上大師善持律者。為了調伏利眾生的緣故,了解諸戒相或輕或重。不是戒律的就不做要求大家執行,如果是戒律的就要求大家執行。如何調伏眾生?如果諸菩薩為了度化眾生,經常會進入各種聚落,也不選擇特別的時刻。可能會進入寡婦或者YIN女的家裡,跟她們同住多年。如果是聲聞就不能如此。這叫做調伏利益眾生。什麼是重呢?如果見到如來以某個事情為緣由制定戒律:你們從今日起小心不能違犯。比如四重禁(殺、盜、YIN、妄)是出家人不能做的。如果做了就不是沙門,不是釋迦的種子。這叫做重。什麼是輕呢?如果違犯的小事比如三谏(禮節),這些可以捨棄的。叫做輕。不是戒律就不證知。如果有人贊歎說不清淨的東西可以受用,則不能跟這樣的人相處。是戒律就要證知。善於學習戒律,不靠近能令自己破戒的環境。看到有隨順戒律的行為就心生歡喜。這樣就能理解和解說佛法要求的作為。這樣的人稱作律師。善於解說每一個字,善於受持經典,也是如此。這樣的善男子。佛法無量不可思議。如來同樣的不可思議。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是如是。正如世尊教導的,佛法無量不可思議。如來同樣不可思議。所以可知如來常住不壞、無有變異。我現在好好的學會,也當為人宣說其中道理。”

  這時佛贊歎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如來身即是金剛不可壞身。菩薩應當如此好好學習正見正知。若能如此清清楚楚得掌握,就是見到了佛金剛之身、不可壞身。就像照鏡子一樣分明。

  大般涅槃經名字功德品第三

  這時如來又告訴迦葉:“善男子。汝今天應當好好的護持此經的文字章句,所有功德。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聽到此經的名字還會生於四道(修羅,畜牲,餓鬼,地獄)的,沒有任何道理。為什麼呢?此經是無量無邊諸佛共同修習的,所能得功德如我今天所講。”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此經叫什麼名字。菩薩摩诃薩如何供奉護持。

  佛告訴迦葉:“此經的名字是“大般涅槃”。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義味深邃,文字優美。具足純粹的清淨梵行。金剛寶藏滿足無缺。你要仔細聽我現在所說。善男子。之所以稱‘大’。因為常。好像八大河全都流入大海。此經也是如此,降伏一切煩惱和魔性,最後進入大般涅槃,放下捨棄身命。所以稱為大般涅槃。善男子。又如醫師有一個秘方,能包含一切所有醫方。善男子。如來也一樣,所說種種妙法秘密深奧藏門都匯於大般涅槃。所以稱作大般涅槃。善男子。比如農夫春天播種心中充滿期望,等到收獲果實,所有的期望也就不存在了。善男子。一切眾生也是如此,修學期他經典也會充滿期望,如果聽到此大般涅槃,就永遠不再期待得到其余經典的滋味。此大涅槃能讓眾生渡脫於‘有’流。

  善男子。比如所有足跡中象的足跡最大。此經也是如此,在所有經中三昧最為第一。善男子。比如耕田秋耕最好,此經也是所有經中最好。善男子。就像所有藥中醍醐第一,能治眾生熱惱亂心。此大涅槃為最第一。善男子。比如甜酥具足八種美味。大般涅槃也是如此。那八種味呢?一者常,二者恆,三者安,四者清涼,五者不老,六者不死,七者無垢,八者快樂。是為八味具足。具有此八味所以稱作大般涅槃。如果諸菩薩摩诃薩能安住此中,又能處處示現涅槃,所以稱作大般涅槃。迦葉。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希望於此大般涅槃經而得涅槃,應當如此學習如來常住,法僧也是一樣。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太奇特了,世尊。如來功德不可思議。法僧同樣不可思議。此大涅槃經也不可思議。如果有人修學此經典的,那他就得到正法,能稱為為良醫。如果沒有學習的,就知道此人沒有慧眼被無明覆蓋。”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

  大般涅槃經卷第四

  白話佛經

  大般涅槃經

  常親近同修 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四

  如來性品第四之一

  佛又告訴迦葉:“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分別開示大般涅槃有四種含義,哪何四種呢?一者自正,二者正他,三者能隨問答,四者善解因緣義。

  何為自正?如果佛如來見到種種因緣而有所說。那麼比丘假如看見大火起就說:我寧可抱著大火而死也不敢說如來所說十二部經及秘密藏是波旬所說。如果說如來法僧無常,就是自欺欺人。寧可用刀割斷自己的舌頭也不要說如來法僧是無常的。如果聽到別人這麼說也不要相信。對這樣說的人要生憐愍之心。如來法僧不可思議。應該如此護持。觀自己的身體猶如大火圍繞。這叫做自正。

  何為正他呢?這時有一個養育嬰兒的女人來拜見佛,稽首佛足,心中有所顧念。坐在一邊。世尊知道他的心思就故意問她:‘你因為愛子就給嬰兒喂很多酥。心裡擔心他能不能消化的了。’這個女人對佛說道:“太奇特了,世尊。能知道我心中所想的。希望如來能多少給我一點教導。世尊。我今天給兒子喂了很多酥。恐怕他不能消化而死。希望如來為我解說。”

  佛說:“你兒所吃的馬上就消化了,能增長他的壽命。”女人聽了非常高興又對佛說:“如來說的讓我非常歡喜。世尊為了調伏諸眾生,善於分別對方能否消化。而說諸法無我無常。如果佛世尊先說‘常’,受教化的人為認為此法與外道法相同,就會捨棄。佛又告訴這位女人:“如果你兒長大了能自己行動。所食的東西都能消化。在給他吃酥就不夠了。我的所有聲聞弟子也是如此。就像你的嬰兒。不能消化此常住之法,所以我先說苦、無常

  如果我的聲聞諸弟子,已具備功德能夠修習大乘經典。我在此經為他們說六種味。那六味呢?說苦醋味、無常醎味、無我苦味、樂如甜味、我如辛味、常如淡味。而世間中只有三種味:所謂無常、無我、無樂。用煩惱為柴智慧為火。以是因緣做成涅槃之飯:而有常、樂、我之味。使諸弟子都能享用。又告訴女人: “你如果有緣要到其它地方。應驅逐不好的孩子,把寶藏交付給好孩子。”

  女人對佛說:“正如聖尊教導的:寶藏應該展示給好孩子,不給不好的孩子。”佛又說:“我也如此。在般涅槃時。如來微密無上法藏不給聲聞諸弟子。正如你的寶藏不展示給不好的孩子。而要托付給諸菩薩等,就像你的寶藏托付給好孩子。為什麼呢?因為聲聞弟子生變異想,認為佛如來是真實的滅度。可是我真實並沒有滅度。就像汝遠行沒有回來你不好的孩子就說你死了。而你並沒有死。諸菩薩等說如來常不改變。就像你的好孩子不說你死。所以,我把無上秘密之藏托付給菩薩。善男子,如果有眾生認為佛是常住不變的。應當知道此家有佛。這叫做正他

  何為能隨問答?如果有人來問佛世尊。我如何才能不捨錢財而能稱為大施主呢?佛會說:如果有沙門、婆羅門等。少欲知足,不接受不畜養不淨之物。應當布施給他奴婢侍從。修梵行的布施他女人,不吃酒肉的布施他酒肉。過中不食的布施他過中之食。不塗花香的布施他花香。如此布施之人布施的名聲遠揚,遍至他方,又可以不耗費任何錢財。這叫做能隨問答。

  這時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吃肉的人不應該布施給他肉。因為我知道不吃肉的有大功德。”

  佛贊歎迦葉:“善哉善哉。你今天能很好得領會我的意思。護法菩薩應當如此。善男子,從今日起不允許聲聞弟子食肉。若接受檀越信眾布施肉時。應觀想此食如同親生兒子之肉。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為何如來不允許食肉?”佛說:“善男子。食肉之人斷大慈種。”迦葉又說:“如來為什麼從前允許比丘吃三種淨肉?”佛說:“迦葉。此三種淨肉是因事逐漸制定的。”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為什麼十種不淨乃至九種清淨卻沒有被聽任呢?佛告訴迦葉:“也是因事逐漸制定,應當明白那些和現在斷肉的含義是一樣的。”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為何如來稱贊魚肉為美食?佛說:“善男子。我也不說魚肉之類是美食。我說甘蔗、粳米、石蜜一切谷麥及黑石蜜、奶酪、蘇油是為美食。雖說應存種種衣服,所應存的要是難看的顏色。何況貪著此魚肉之味?”迦葉又說:“如來如果不允許食肉。那五種味:奶酪、酪漿、生酥、熟酥、胡麻、油等,以及各種衣服憍奢耶衣、珂貝、皮革、金、銀、盂器。這些東西也不應該接受。”

  佛說:“善男子。不要跟那些尼干所持的見解一樣。如來所制的一切禁戒各有不同的意思。因異意所以聽任吃三種淨肉。因異想所以斷十種肉。因異想所以一切皆斷,以及自殺。迦葉。我從今日制定,諸弟子不得再吃一切肉。迦葉。其吃肉的。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一切眾生聞到肉味都生恐怖。比如有人靠近獅子,眾人看到他聞到獅子的臭味也會生出恐怖之心。

  善男子。我涅槃後,無量百歲。四道聖人都將涅槃,正法滅後。在像法中會出現這樣的比丘。他們好像持戒,稍微讀誦經典。貪於飲食,營養自身。身上穿的衣服粗陋丑惡,面容憔悴沒有威德。放畜牛羊,擔負柴草。頭發胡須毛爪指甲又粗又長。雖然穿了袈裟卻好像獵人。平時總是四處張望緩慢行走如同貓抓老鼠一樣。總說:“我已經得了羅漢果。”經常生病,睡覺的地方骯髒糞穢。表面上賢善心裡卻懷著貪嫉。如同受了瘂法的婆羅門等。實際上不是沙門而裝成沙門的樣子。邪見熾盛,誹謗正法。這些人破壞如來所制定的節律和正行威儀,以及解脫之果,離不淨之法,而且毀壞如來甚深秘密之教。各自隨意把經律反這說。而這樣說:如來總是聽任我們吃肉。自己想出這樣的理論,卻說是佛所說。互共诤訟。各自稱作是沙門,釋子。

  善男子。此時又有一些沙門等。聚集生谷接受魚、肉。親手烹饪,拿著油瓶寶蓋、革屣,親近國王大臣長者,占相星宿、勤修醫道、畜養奴婢,金銀、琉璃、砗磲、馬瑙、頗梨、真珠、珊瑚、虎珀、璧玉、珂貝,種種果瓜,學習各種伎藝:畫師、泥作、造書、教學。種植根栽,蠱道咒幻,配制各種藥劑,做倡伎之樂:香花治身、樗蒱、圍棋、學習各種工巧。如果有比丘能遠離這些惡事的,這樣的人才是我真正的弟子。

  這時迦葉又對佛說:“世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接受別人布施而活。如果乞食時別人給的食物混雜了肉。怎樣吃才是清淨法?”

  佛說:“迦葉。應當用水洗,把肉洗出去然後再吃。如果盛飯的器皿被肉污染,只要洗刷的沒有肉就可以使用。如果食物肉太多了就不應該接受。一切現肉(表現有動物樣子的,比如燒雞,烤鴨等)都不能吃,吃的人有罪。我今天宣說此斷肉之制。如果詳細說起來無窮無盡。現在臨近涅槃,所以簡略的講,所以稱為能隨問答。

  迦葉,什麼叫做善解因緣義呢?假如有四部眾來問我:‘世尊。如來剛開始布道的時候,為什麼不給波斯匿王說這些法門深妙之義。什麼時候說得深。什麼時候說的淺。什麼時候說犯,什麼時候說不犯。什麼叫做墮,什麼叫做律。什麼叫做波羅提木叉義。

  佛言:波羅提木叉叫做知足。成就威儀,無所受畜。又叫淨命。墮叫做四惡趣。另外墮,指墮於地獄直到阿鼻地獄。墮落的速度超過暴雨。聽到的人非常驚怖。堅持禁戒不犯威儀。修習知足不接受一切不淨之物。另外墮能滋養地獄畜生餓鬼,因為這些所以叫做墮。波羅提木叉就是離開身、口、意所作的不善邪業。律就是入戒威儀,深入經典所說得純善義理。躲避一切不淨之物及不淨因緣。亦遮蔽四重、十三僧殘、二不定法、三十捨墮、九十一墮、四悔過法、眾多學法、七滅诤等。也許有人破盡一切戒。什麼是一切?所謂四重法乃至七滅诤法。也許有人誹謗正法和甚深經典。以及一闡提人,所有的方面與佛法都沒有因緣。這些人自稱:我是聰明利智的人,無論輕重的罪都能覆藏。覆藏諸惡好像烏龜縮近龜殼。這些罪業經過一整夜沒有得到忏悔,因為不悔所以日夜增長。這些比丘所犯的眾罪沒有被揭發。才使得所犯的罪越來越重。所以如來知道這個情況,逐漸次第制定戒律,而不是同時制定的。

  這時有善男子善女人對佛說:“世尊。如來早就知道這些情況。為何不先制戒律讓這些事情不再發生呢?世尊。難道要讓眾生入阿鼻獄嗎?比如很多人要遠行,迷路之後走上邪道。這些人不知道迷路都認為是正道。又看不到可以問路的人。眾生也是一樣的迷惑,在佛法中找不到真正的。如來應該為我們先說正道。告誡比丘:這是犯戒這是持戒。應該這樣制定。為什麼呢?如來正覺是真實的知見正道。惟有如來天中之天能說十善增上功德以及其中義理。所以啟請應該先制定戒律。

  佛言:“善男子。如果說如來能為眾生宣說十善增上功德,所以如來視眾生如羅睺羅一樣。為何責難說應該先置戒律讓惡行消失?眾人說:“世尊,想讓眾生下地獄。” 佛說:“我看見一個人有墮阿鼻地獄的因緣,都要為此人住世一劫或不到一劫。我對眾生有大慈悲心。怎麼會欺騙如同我兒子一般的眾生讓他們下地獄呢?善男子。比如王國內有舊衣服,看到見衣服上有破洞然後再補。如來也是,看到眾生有入阿鼻地獄的因緣,才用戒律來修補。善男子。比如轉輪聖王先為眾生說十善法。後來漸漸有行惡的人,聖王就隨事漸漸令他其斷除。斷除諸惡之後,自然而然能實行聖王之法

  善男子。我也如此,雖然有各種戒律卻不能提前制定。而要因為比丘逐漸所行的非法舉動隨事制定。對佛法歡喜的眾生自然隨教修行。這樣眾生才能見到如來法身。像轉輪王所有的輪寶一樣不可思議。如來也是不可思議。法僧二寶也不可思議。說法的人和聽法者的人都不可思議。這叫做善解因緣義。菩薩如此分別開示四種相義。叫作大乘大涅槃中的因緣義也

  “另外所謂自正就是此大般涅槃。所謂正他就是我為比丘說:如來常存不變。所謂隨問答,正如,迦葉因你所問,能普遍為菩薩摩诃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說此非常深奧的微妙義理。所謂因緣義就是:聲聞、緣覺不解如此甚深的義理。因不理解伊字三點而為之說成解脫涅槃,摩诃般若說成秘密藏。我今天在此闡揚,分別為聲聞們開啟慧眼。假使有人這樣說:這四事為何是一體的?不是虛妄的嗎?就應該反質他們既然此虛空、無所有、不動、無礙。如此四事有什麼差別?這些名稱是不是虛妄呢?” “不是,世尊。這些名詞都是一個義理:即所謂的空義。” 佛說:“自正、正他、能隨問答、解因緣義也是如此,和大涅槃沒有差別。”

  佛告訴迦葉:“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說:‘如來是無常的。怎麼知道是無常呢?如佛所說,滅除所有煩惱叫做涅槃。就像火滅了以後什麼都沒有。滅除煩惱也是如此所以叫做涅槃。’ 為何如來是常住法、不變易呢?如佛所說:離開一切‘有’才叫涅槃。所以涅槃中沒有一切‘有’。為何如來是常住法、不變易呢?就像衣服碎成粉末不能再說出是什麼物品。涅槃也是如此,煩惱滅盡不能再說出是何名相。為何如來是常住法、不變易呢?如佛所說:離欲、寂滅叫做涅槃。比如人被斬首就沒有頭。離欲、寂滅也是如此,空無所有所以叫做涅槃。為何如來是常住法、不變易呢?如佛所說:比如鐵燒熱了,被捶打就飛出火星。火星飛散之後,就不知道他們在何處了。取得正解脫也是如此。從YIN欲和諸有的淤泥中度脫出來之後,得到不動之處,那些東西也就無影無蹤,不知道那裡去了。

  為什麼說如來是常住法、不變易呢?迦葉。如果有人如此刁難就叫做邪難。迦葉。你也不應這麼想,說如來性是滅盡。迦葉。說煩惱滅盡無法命名,因為永遠畢竟所以叫做常。此句寂靜不能被超過,滅盡諸相無有遺漏,此句鮮明的表達出常住不退的意思,所以涅槃叫做常住。如來也是常住不變。說火星流布是指煩惱,飛散後立刻熄滅便無影無蹤了。如來煩惱滅盡不在五趣,所以如來是常住法、無有變易。另外迦葉。諸佛的老師就是法,所以如來恭敬供養諸法,因為法常所以諸佛也常。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如果煩惱之火熄滅如來也滅,那麼如來就沒有常住處。如同那火星熄滅後莫知所至。如來煩惱也是一樣的滅無所至。又如那火星熄滅後空無所有。如來也是如此。滅無常,滅煩惱火,即入涅槃。所以如來即是無常。”

  “善男子。我所說的鐵就是指凡夫。凡夫雖然可以消除煩惱,但是消除後又要生起,所以叫無常。如來不是那樣,滅後不生所以叫常。”

  迦葉又說:“如同熱鐵的紅色消失後再放到火中會再變紅。如來如果像那樣就還會生煩惱結,若能生煩惱結就是無常。”

  佛說:“迦葉。你今天不應該說如來無常。因為如來是常。善男子。如同那燃燒的木材熄滅就有灰存在。煩惱滅已後就有涅槃。壞衣、斬首、破瓶等比喻也是如此。這些東西各有名字,叫作壞衣、斬首、破瓶。迦葉,比如那鐵變冷後還能再熱。如來不是如此,斷煩惱後畢竟清涼。煩惱之火再不復生。迦葉,要知道無量眾生就像那鐵一樣,我用無漏智慧熾火燃燒眾生的各種煩惱結。

  迦葉又說:“善哉善哉。我今真正知道如來所說諸佛是常的道理了。”

  佛說:“迦葉。比如聖王總是在後宮居住。有時也會去後園游玩。那時王雖然不在那些宮女中,也不能說聖王命終。善男子。如來也是如此。雖然不現於閻浮提界而入涅槃之中卻不能叫無常。如來出於無量煩惱入於涅槃安樂之處,游行在各種覺悟之花中歡娛受樂。

  迦葉又問:“如佛所說:我早已度過煩惱的大海。如果佛已經度過煩惱海,為何還會和耶輸陀羅生下羅睺羅呢?因為這些因緣會讓大眾認為如來沒有度過煩惱大海。希望如來說其因緣。

  佛告訴迦葉:“你不這樣說。善男子。此大涅槃能建立大義,你們今天要至仔細聽講,並廣為別人解說,不要讓他們驚疑。如果有菩薩摩诃薩住在大涅槃中。能讓須彌山王如此高大的山進入芥子裡面,而須彌中的眾生卻不會感到壓迫。感覺不倒有來往也感覺不到有什麼不同。只有被度之人才能看見菩薩把須彌山納入芥子中又將其放回原處。

  善男子。又有菩薩摩诃薩住在大涅槃中。能把三千大千世界放在芥子中。其中的眾生也沒有壓迫感,以及往來的感覺沒有任何改變。只有被度者才能看到菩薩把三千大千世界放入芥子中,又將其放回原處。善男子。又有菩薩摩诃薩住大涅槃中。能把三千大千世界放入一汗毛孔中,再放到原處也是如此。善男子,又有菩薩摩诃薩住在大涅槃中。截取十方三千大千諸佛世界置於針鋒中如同串起棗葉一樣,將其擲於他方異佛世界。其中所有一切眾生感覺不到往返,也不知道在何處。只有被度者才能見到。再放回原處也是如此。

  善男子,又有菩薩摩诃薩住在大涅槃。截取十方三千大千諸佛世界置於右掌,如同做陶的輪子,擲於他方微塵世界。沒有一個眾生感覺到有往來。只有被度者才能看見,再放回原處也是如此。善男子,又有菩薩摩诃薩住大涅槃。截取一切十方無量諸佛世界都放到自己身體裡,其中眾生沒有壓迫感,也不會感覺往返和所在。只有被度者才能看到。再放回原處也是如此。

  善男子,又有菩薩摩诃薩住大涅槃中。把十方世界放入一微塵中,其中的眾生也沒有壓迫往返的感覺。只有被度者才能看見。再放回原處也是如此。善男子,這些菩薩摩诃薩住在大涅槃,就能示現種種無量神通變化。所以叫做大般涅槃。這些菩薩摩诃薩能示現如是無量神通變化,一切眾生無法測量。你今天如何能知如來習YIN欲而生羅睺羅呢?

  善男子。我已久住此大涅槃種種示現神通變化。在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百億閻浮提中作種種示現。就像首楞嚴經中廣說的一樣。我於三千大千世界或閻浮提示現涅槃,也不是畢竟取於涅槃。而在閻浮提示現入母胎,讓父母認為生下我。而我此身畢竟不是從YIN欲和合中而得生的。我從無量劫來早已離開YIN欲,我今日此身就是法身隨順世間而示現入胎。善男子,在此閻浮提的林微尼園示現被母親摩耶而生。生下就能東行七步說:‘我在人天阿修羅中最尊最上。’父母人天見到都非常驚喜,認為稀有。而那些人都認為我是嬰兒。

  而我此身無量劫來早就離開此法。如來身就是法身,不是肉血筋脈骨髓之所成立。隨順世間眾生法所以示現為嬰兒。南行七步示現要為無量眾生作上福田。西行七步示現壽命結束永斷老死,此身是最後之身。北行七步示現已經度脫諸有和生死。東行七步示現為眾生而作導師。四維七步示現斷滅種種煩惱四魔種性。成就如來應、正遍知。上行七步示現不被不淨之物染污,猶如虛空一般。下行七步示現法雨熄滅地獄之火,令眾生受安穩平靜之樂。對毀犯禁戒的人示現為霜雹。在閻浮提出生七日之後又示現剃發,人們都認為我是嬰兒第一次剃發。

  一切人天魔王波旬沙門婆羅門沒有能看見我的頭頂的,何況持刀靠近而剃發?拿刀靠近我頭頂的是不可能的。我早已在無量劫中剃除須發,為了隨順世間法所以示現剃發。我生下後父母帶我入天祠(印度神廟)中,將我展示給摩酰首羅(天神)。摩酰首羅見到我就合掌恭敬的站在一邊。我早已在無量劫中捨離這些入天祠之法,為了隨順世間法所以示現如此。我在閻浮提示現穿耳,一切眾生實在沒有能穿我耳的,為了隨順世間眾生法所以示現如此。

  又用各種寶貝作師子珰(飾品)用來莊嚴耳朵。可是我已於無量劫中離開各種裝飾品,為了隨順世間法所已示現。示現入學堂學習書疏,可是我已於無量劫中具足成就,遍觀三界所有眾生找不到能擔任我的老師的,為了欲隨順世間法所以示現入學堂,所以叫做如來、應、正遍知。學習乘象、盤馬、捔力種種伎藝也是如此。在閻浮提又示現為王太子,眾生都看到我作為太子在五欲中歡娛受樂,可是我已於無量劫中捨離這些五欲之樂,為了隨順世間法所以如此示現。相師占卜我如果不出家就會成為轉輪聖王統治閻浮提,一切眾生都相信此言。可是我已於無量劫中捨離轉輪王位而成為****王。

  在閻浮提示現捨棄宮女五欲之樂,看見老、病、死和沙門之後出家修道。眾生都說悉達多太子第一次出家,可是我已於無量劫中出家學道,為了隨順世法所以示現如此。我在閻浮提示現出家受具足戒精勤修道,得到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眾人都謂此阿羅漢果真容易得到,可是我已於無量劫中成阿羅漢果,為了度脫諸眾生所與坐在道場菩提樹下,用草為寶座摧伏眾魔。人們都說我第一次在道場菩提樹下降伏魔官,可是我已在無量劫中早就降伏完了,為了降伏剛強眾生所以示現。我又示現大小便和呼吸,眾人都說謂我有大小便和呼吸,可是此身所得果報是沒有大小便利和呼吸的,為了隨順世間所以示現。我又示現受人信仰施捨,可是我此身不會饑渴,為了隨順世法所以示現如此。

  我又示現跟眾生一樣有睡眠,可是我已於無量劫中具足無上深妙智慧,遠離三有。進止威儀、頭痛、腹痛、背痛、木槍、洗足、洗手、洗面、漱口、嚼楊枝等,眾人都說我有這些事,可我此身並無此事。我足清淨猶如蓮花,口氣淨潔如優缽羅香。一切眾生說我是人,其事實並不是人。我又示現穿糞掃衣、洗衣、縫補。可我早已不須要這衣服。眾人都說羅睺羅者是我的兒子,輸頭檀王是我父親,摩耶夫人是我母親,在世間享盡快樂。離開這些榮華出家學道。眾人又說:王太子是瞿昙大姓,遠離世間快樂求出世法。可我早已捨離世間YIN欲。如是等事都是示現。一切眾生都說是人,可我其實不是。

  善男子,我雖在此閻浮提中數次示現入於涅槃。可我其實不是畢竟涅槃。而眾生都說如來真實滅盡。可是如來性真實不滅。所以要知道如來是常住法、不變易法。善男子,大涅槃就是諸佛如來法界,我又示現在閻浮提中出於世間。眾生都說我第一次成佛,可我已經在無量劫中該做得都做完了,隨順世間法所以示現在閻浮提第一次成佛。我又示現在閻浮提不持禁戒犯、四重罪。眾人看見都說我真實違犯,可我已經在無量劫中堅持禁戒無有漏缺。我又在閻浮提示現為一闡提,眾人看到都說我是一闡提,可我其實並非一闡提。一闡提者如何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又示現在閻浮提破和合僧,眾生皆謂我是破僧,可我看人天之中沒有能破和合僧的。我又示現在閻浮提護持正法,眾人都說我是護法,都感覺驚怪。諸佛之法就是如此不應驚怪。我又示現在閻浮提作為魔波旬,眾人都說我是波旬,可我早在無量劫中離開魔事,清淨無染猶如蓮花。

  我又示現在閻浮提女身成佛。眾人都說,真奇特,女人也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畢竟不受女身,為了調伏無量眾生所以現女像。是為了憐愍一切諸眾生,而示現種種色像。我又示現閻浮提中生在四趣,可我早已斷絕諸趣之因,不會因業力而墮於四趣,是為了度化眾生所以生於此中。我又示現閻浮提中作梵天王,令從事梵行的人安住正法,其實我並不是,而眾生都說我是真梵天。示現各種天人偶像遍及天廟也是如此。我又示現在閻浮提入妓女房捨,可我實無貪YIN之想,清淨不污猶如蓮花。為了給那些貪於YIN色的眾生,在四衢道中宣說妙法。可我其實沒有欲穢之心。眾人說我守護女人。我又示現於閻浮提進入青衣捨,為了教化婢使令住正法,可我其實沒有那些惡業墮在青衣中(奴僕)。我又示現閻浮提中而作博士(教師)。為了教導兒童令住正法。

  我又示現在閻浮提進入各種酒會賭博之處,示現種種勝負斗诤,為了拔濟眾生,而我其實沒有如是惡業,而眾生都說我作了這些惡業。我又示現久住在墳墓間,現大鹫身,度脫各種飛鳥,而眾生都說我是真實的飛鹫,然而我早已離來此業,為了度脫諸鳥鹫所以示現此身。我又示現在閻浮提中作大長者,為了安立無量眾生住於正法。又示現作諸王大臣王子輔相,在此眾中各為第一,為修正法所以擔任王位。我又示現在閻浮提中疫病劫興起的時候有很多眾生被病所惱。先施以醫藥然後為他們說微妙正法,讓他們安住在無上菩提,眾人都說是病劫興起。又示現在閻浮提中的災荒劫興起的時候,隨人民的需要供給人們飲食,然後為他們說微妙正法,讓他們安住於無上菩提。又示現在閻浮提中刀兵劫興起的時候,為他們說法,讓人民遠離怨害,使他們安住無上菩提。

  又作示現為執著常的人說無常想,為執著樂想得認為說苦想,為執著我想的人說無我想,為執著淨想的人說不淨想。如果有眾生貪著三界,就為他說法,令他捨離三界,為了度脫眾生為他們說無上微妙法藥。為了斷除一切煩惱樹所以種植無上法藥之樹。為了拔濟諸外道所以說正法。雖然示現為眾生的導師,而心裡卻沒有眾生師想。為了拔濟各種下賤族群,示現其中而為說法。並不是因為惡業而受那些身。

  如來正覺如此安住在大涅槃中,所以叫做常住無變。如閻浮提東弗於逮、西瞿耶尼、北郁單越也是如此。如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也一樣。二十五有就像首楞嚴經中廣說的。所以叫做大般涅槃。若有菩薩摩诃薩安住大般涅槃中,能示這些神通變化而無所畏懼。迦葉,因此你不應說羅睺羅是佛之子。因為我在往昔無量劫中已捨離欲有,所以如來名叫常住無有變易

  迦葉又說:“如來為何稱為常住。如佛所說:像燈滅後空無所有。如來也是如此。滅度之後空無所有。

  佛言:“迦葉。善男子。你今天不應該這樣說。比如男女點燈時。燈爐中裝滿了油。只要有油在就存在光明。如果油用盡後光明也就熄滅。這裡明滅比喻煩惱的明滅。光明雖然滅盡,可是燈爐卻依然存在。如來也是如此,煩惱雖滅而法身常存。善男子,你怎麼看呢?光明和燈爐都滅了嗎?”

  迦葉說:“不是,世尊。雖然不是一起熄滅,卻是無常的。如果用法身比喻燈爐。燈爐既然是無常的,法身也應該是無常的。

  善男子。你今天不應該作這些發難,將如來說成世間的器具。如來世尊是無上法器。而普通器具是無常不是如來。一切法中,涅槃是常的,如來描述他所以叫作常。另外善男子,說燈滅就是羅漢所證的涅槃,因為滅除貪愛諸煩惱所以比喻燈滅。阿那含叫做有貪,因為貪所以不能說是燈滅。我從前從外相上比喻說好像燈滅,卻不是說大涅槃真的如同燈滅。阿那含者非數數來,又不還來二十五有(三界),更不會受臭身、蟲身、食身、毒身。所以叫阿那含。若有受身叫做那含,不受身的叫阿那含。有去來的叫做那含,無去來的叫阿那含。

  大般涅槃經卷第四

  大般涅槃經卷第五

  白話佛經

  白話大般涅槃經

  常親近同修 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五

  如來性品第四之二

  這時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佛所說,諸佛世尊有秘密藏,我並不贊同。因為諸佛世尊只有密語沒有密藏。比如機器人,普通人雖然看見他能作出屈伸俯仰等等動作,卻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內部的構造能讓他們動作。佛法不是如此,能令眾生都能知見。所以怎麼能說諸佛世尊有秘密藏呢?

  佛贊歎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如你所說,如來確實沒有秘密之藏。為什麼呢?比如秋天的滿月懸在空中,眼睛健康的人都能看到。如來之言也是如此。開發顯露,清淨無翳。愚蠢的人不能理解認為是秘藏,聰明人了達則不叫做藏了。

  善男子。譬如有人攢了很多錢財,卻非常吝啬不肯布施給救濟貧窮的人。這樣的積聚才叫秘藏。如來不是如此,如來在無邊劫中積聚了無量的妙法珍寶。心中沒有吝啬,常常布施給一切眾生。怎麼能說如來有秘藏呢?

  善男子,譬如有人身體殘疾,或許盲目或許缺手缺腳,因為羞恥而不想讓人看見。因為別人看不見所以叫做秘藏。如來不是如此,所有正法具足無缺,讓人看得見。如何能說如來秘藏呢?

  善男子。譬如貧窮的人欠別人很多錢,因為害怕債主索要而把錢藏起來所以叫做藏。如來不是如此,不欠一切眾生的世間法,雖然欠負眾生的出世之法卻並不藏匿。因為,常常把眾生看作同一個兒子,為他們演說無上妙法。

  善男子。譬如長者有很多財寶,只有一個兒子,非常疼愛,不捨不離。將所有的珍寶都展示給兒子。如來也是如此。將眾生看作相同的孩子,沒有偏愛。

  善男子。比如世間人認為男女根(生殖器)丑陋鄙惡。就用衣服遮蓋起來所以叫做藏。如來不是如此,永斷此根,因為無根所以無所覆藏。

  善男子。如婆羅門所有的言論,永遠不想讓剎利、毗捨、首陀等人知道。因為。因為他們的言論中有過惡。如來正法則不是如此,從頭到尾都是至善。所以不能叫做秘藏。

  善男子。譬如長者只有一子,時常掛念憐愛非常。來到學校希望兒子接受教育,因為擔心學得慢,轉回家中晝夜不停的教他學習半個字,卻不教誨他毗伽羅論。為什麼呢?因為孩子太小,沒有能力接受。

  善男子。假如長者教會兒子半個字,他兒子就能學會毗伽羅論嗎?。迦葉回答:“不能,世尊。”佛問:“那麼這個長者是對兒子所有秘藏嗎?” 迦葉回答“不是的,世尊。因為孩子年幼所以不給他講,而不是因為秘密所以吝啬的不說。因為如果有嫉妒、秘吝之心才叫做藏。如來不是那樣,怎麼能叫做如來秘藏呢?

  佛說:“善哉善哉。善男子。如你所說。如果有嗔心、嫉妒、悭吝才叫做藏。如來沒有嗔心、嫉妒,如何叫做藏?善男子。那大長者就是如來,所說的孩子就是一切眾生。如來將一切眾生看作相同的兒子。教育兒子就是指聲聞弟子,所說的半字就是指九部經。毗伽羅論就是方等大乘經典。因為聲聞沒有智慧力。所以如來為他們說半字,即九部經典,而不為他們說毗伽羅論,即方等大乘。

  善男子。上面講的長者的兒子長大後有足夠的學習能力了,如果若還不給他說毗伽羅論可以叫做藏。如果聲聞具備能力,能接受大乘毗伽羅論。如果如來秘惜不給他們講,那說明如來有秘密藏。但是如來不是如此。所以如來沒有秘藏。像那個長者教會兒子認字然後再給他演說毗伽羅論。我現在也是如此。為諸弟子說完半字九部經,再為大家演說毗伽羅論:所謂如來常存不變

  另外,善男子。譬如夏日起大雲雷降注大雨。令播種的農夫豐收,不播種的卻並沒有收獲。沒有收獲並不是龍王的過錯,此龍王也沒有所藏。我現在也是如此。降大法雨、大涅槃經。種善子的眾生能得智慧的芽、果。沒有善子的則無所獲。無所獲並不是如來的過錯,佛如來確實沒有所藏。

  迦葉又說:“我現在確定如來世尊沒有秘藏。可是佛所說的毗伽羅論,所謂佛如來常存不變。恐怕不是這樣。因為佛曾經說過:

  諸佛與緣覺 及以弟子眾

  猶捨無常身 何況諸凡夫

  諸佛與緣覺以及眾弟子尚且要捨棄無常之身,何況凡夫?現在又說常存無變。是怎麼回事呢?。

  佛說:“善男子,我為了給一切聲聞弟子教授半字才說剛才的話。善男子,波斯匿王的母親命終後,波斯匿王悲痛號泣不能自制而來拜見我。我就問他:大王,為何悲苦懊惱到這個程度呢?王說:世尊。國大夫人今天命終,假使有人能讓我母親復活,我會捨棄國家象馬七珍以及身體性命都給他。我又說:大王,且莫愁惱憂悲啼哭,一切眾生壽命盡了就叫做死。諸佛緣覺聲聞弟子尚要捨棄此身何況凡夫。善男子,我為了給波斯匿王教半字而說此偈。今天為了給諸聲聞弟子講解毗伽羅論,而說如來常存無有變易。如果有人說如來無常,那人舌頭怎麼會不墮落呢?

  迦葉又說:“如佛所說:

  無所聚積 於食知足 如鳥飛空 跡不可尋

  什麼也不要積攢,對食物知足,像鳥飛在空中沒有足跡可尋。這是什麼意思呢?世尊。在此大眾中誰能稱得上無所積聚,誰又稱得上食知足,誰又如飛行在空中無跡可尋跡呢?而他們去向何方呢?

  佛說迦葉:“所謂積聚就是指積聚財寶。善男子。積聚有二種。一種有為,另一種無為。有為的積聚就是聲聞行,無為的積聚就是如來行。善男子。僧也有二種。有為和無為。有為的僧叫做聲聞,聲聞僧者沒有積聚,比如奴婢、非法之物、庫藏谷米,鹽豉胡麻、大小諸豆等。若有人說如來聽任畜養奴婢僕使如是等物舌頭就會卷縮。我所有的聲聞弟子稱得上沒有積聚,又可稱為於食知足。如果貪吃就叫做不知足,不貪吃就是知足。蹤跡難尋就接近無上菩提之道了,我說此人雖然遠去卻沒有所到達的地方。”

  迦葉又說:“如果有為僧尚且沒有積聚,何況無為僧?無為僧就是如來,如來雲怎麼會有積聚呢?積聚就是藏匿,如來凡有所說沒有任何吝惜如何能叫做藏呢。跡不可尋就是涅槃,涅槃之中沒有日月星辰、諸宿、寒熱、風雨、生老病死、二十五有。離開所有憂苦和煩惱。如來住在這種涅槃中常不變易。因此因緣,如來來到此娑羅樹間在大涅槃中入般涅槃。

  佛告訴迦葉:“所謂大就是說他的性質廣博。猶如有人的壽命無量所以稱作‘大丈夫’,此人若能安住於正法中就稱作‘人中勝’,比如我曾說的八大人覺經。可能為一人所具有也可能為多人所具有,如果一個人具備八種則最為殊勝。

  所謂涅槃就是指沒有各種瘡疣之病。善男子。譬如有人被毒箭射傷,非常痛苦,遇到良醫為他拔掉毒箭,敷上妙藥,使他離苦得樂。此醫生隨後游走於大小城市中,有人有瘡疣之病就去為他們醫治。善男子。如來也是如此。成就了等正覺也就成為大醫王。看到閻浮提的苦惱眾生,在無量劫中被YIN、怒、癡、煩惱、這些毒箭所傷,受大苦切。就為他們說大乘經作為甘露法藥,這裡的人治好了就再去其它有這些煩惱毒箭的地方,示現作佛,為他們療治。所以叫做大般涅槃。大般涅槃也叫做解脫處,隨便哪裡有需要調伏眾生的,如來就在那裡為他們示現,正因為這種真實的甚深的義理所以叫做大涅槃。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世間醫師能療治一切眾生的瘡疣病嗎?”

  佛說:“善男子。世間的瘡疣有二種。一種可治一種不可治。凡是可治的醫生就能治。不可治的就不能治。”

  迦葉又說:“如佛所說如來為閻浮提眾生的治療結束了。如果說治療結束為何眾生裡面還有不能得到涅槃的人?如果不是所有的人都得到涅槃為何如來說治完了,要去他方?“

  佛說:“善男子。閻浮提裡面的眾生有二種。一種有信另一種無信。有信之人能治。因為一定能得涅槃,沒有瘡疣之苦。所以我說治療閻浮提諸眾生結束了。無信之人叫做一闡提。一闡提者就不可治。除了一闡提其余都治好了,所以涅槃叫做無瘡疣。

  “世尊。什麼叫涅槃?”

  佛說:“善男子。涅槃就叫做解脫。”

  迦葉又說:“所說的解脫是色還是非色?”

  佛說:“善男子。既是色又不是色。所謂非色就是聲聞緣覺的解脫。所謂色就是諸佛如來的解脫。善男子。所以解脫即是色又非色。如來為諸聲聞弟子說的為非色。”

  “世尊。聲聞緣覺如果不是色,如何得住?”

  佛說:“善男子。比如非想非非想天既是色又非色。我也說他是非色。如果有人刁難說:非想非非想天如果是非色如何能存在?而且還會離去、歸來、進入、停止?這些道理是諸佛的境界,不是諸聲聞緣覺所能感知的。解脫也是如此,即是色又非色,稱之為非色。既是想又非想稱為非想。這些道理也是諸佛境界,不是諸聲聞緣覺所能感知的。”

  這時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只希望如來哀愍我等,為我們進一步解說大涅槃行、解脫的道理。”

  佛贊歎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真解脫叫做遠離一切系縛。如果是真解脫就能離開所有系縛,則沒有生也沒有和合。比如父母結合就會生子。真解脫的人則不是這樣。所以解脫叫做不生。迦葉。比如醍醐的性質清淨,如來也是如此。不是因為父母和合而產生了如來清淨的性質。之所以示現有父母是為了化度眾生。真解脫就是如來。

  如來的解脫無二無別。比如春天種下種子,種子得到溫暖就會發芽。真解脫不是如此。另外解脫叫做虛無,虛無就是解脫,解脫就是如來。如來就是虛無,不是所作(造作)。凡是所作的都好像城阙樓閣一樣無常變異。真解脫不是如此,所以解脫即是如來

  另外解脫就是無為法。譬如陶瓷工匠作的陶器終會被摔破。解脫不是如此。真解脫是不生不滅的。所以解脫就是如來。如來也是如此不生不滅、不老不死、不破不壞、不是有為法。因此叫做如來入大涅槃。不老不死是什麼意思呢?老就是遷變:如頭發變白臉上增加皺紋。死就是身體毀壞生命終結。解脫中沒有這樣的法,因為沒有這些所以叫做解脫。如來也不會有頭發變白臉上增加皺紋這樣的有為法。所以如來沒有老,沒有老所以沒有死。

  解脫又叫做無病。所謂病有四百零四種病以及剩下的外來的侵損身體的病因。因為這裡沒有病所以叫做解脫。無疾病者就是真解脫,真解脫就是如來。如來無病所以法身也沒有病,如此無病就是如來。死就是身壞命終。此處無死就是甘露,甘露就是真解脫,真解脫就是如來。如來成就如是功德,如何能說如來無常?如果說如來無常是沒有任何道理的。既然是金剛身怎麼會無常呢?所以如來沒有命終。如來清淨沒有垢穢,如來的身體不被胎胞染污。就像分陀利花本性清淨。如來的解脫也是如此。這樣的解脫就是如來,所以如來清淨無垢。

  另外解脫後不再有任何諸漏瘡疣。如來也是如此,沒有一切諸漏瘡疣。另外解脫沒有斗诤。饑渴的人看見別人飲食就想搶奪,解脫不是如此。解脫又叫安靜。凡夫所謂安靜就是指摩酰首羅,這樣的說法是虛妄的。真正的安靜畢竟解脫,畢竟解脫就是如來。

  解脫又叫安隱。比如盜賊多的地方不能叫做安隱,清夷之處才叫安隱。此解脫中沒有怖畏所以叫做安隱,所以安隱就是真解脫,真解脫就是如來。如來就是法。另外解脫是獨一無二的。所謂有等侶正如普通的王國都有鄰國。解脫則不是如此。無等侶就是所謂的轉輪聖王,沒有任何國王可以和他相比的。解脫也是如此無有等侶。無等侶就是真解脫,真解脫就是如來轉****王。所以如來無有等侶,有等侶的沒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另外解脫叫做無憂愁。有憂愁的比如國王因為害怕強大的鄰國而煩惱。解脫則沒有此事。比如破除怨結則沒有憂慮。解脫也是如此沒有無憂慮畏懼。無憂畏就是如來。另外解脫叫做無憂喜。比如有個女人只有一個孩子,遠離家鄉去服軍役,後來母親聽到兒子戰死的消息非常愁苦,而後又聽說孩子還活著就非常歡喜。解脫中不會有這些事情。無憂喜就是真解脫,真解脫就是如來。

  另外解脫沒有塵垢。比如春天太陽落山後日風會揚起塵霧。解脫中沒有這樣的事。無塵霧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就是如來。比如聖王發髻中的明珠沒有垢穢。解脫的性質也是同樣的沒有垢穢。無垢穢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就是如來。比如真金之中不夾雜沙石才叫做真寶,有人得到會認為是財富。解脫的性質也如同那個真寶。真寶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就是如來。

  比如瓦瓶破裂發出難聽的聲音。金剛寶瓶則不是如此。解脫也不會破裂。金剛寶瓶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就是如來。所以如來身不可壞。發出爆裂聲音的如同蓖麻子盛夏之時放在烈日下曝曬就會發出震爆之聲。解脫中沒有如此之事。如同金剛真寶之瓶梅有破裂之聲。假使有無量百千之人一起擊打他也不會損壞。無破裂聲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就是如來。如同貧窮之人欠負他人錢物,被人抓住枷鎖策罰受盡苦毒。解脫中沒有這等事情沒有負債。猶如長者有無量億數的財寶,很大的權力,不會欠別人的東西。解脫也是如此,有無量法財珍寶,勢力自在、無所負債。無所負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就是如來。

  另外,解脫叫做無逼切。比如春天開始變熱夏日食物發甜(這個不知道意思對不對)冬日感覺寒冷。真解脫中沒有這些不如意的事。無逼切者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就是如來。另外譬如有人飽食魚肉之後又喝了牛奶,這人就離死不遠了。真解脫中沒有這等事情。此人如果得到甘露良藥就能解除所患。真解脫也是如此。甘露良藥比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就是如來。如何是逼切和不逼切呢?比如凡夫驕傲自大,心想一切眾生誰都不能害我。就靠近蛇虎毒蟲之類。要知道此人就會死於非命。真解脫中沒有這些事。不逼切猶如轉輪王,所有神珠能伏蜣螂等九十六種毒蟲,有人聞到此神珠香的就能消除各種毒害。真解脫也是如此,能遠離二十五有。毒害消滅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就是如來。

  另外,不逼切如同虛空,解脫也是如此。虛空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就是如來。而逼切則如在干草附近點燃各種燈火,非常容易失火。真解脫中沒有這等事情。另外不逼切譬如日月不逼迫眾生。解脫也是如此,對眾生沒有逼切。無有逼切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就是如來。解脫者又叫做無動法。比如相互怨恨的親戚,真解脫中則不會有。另外不動就如同轉輪王,再沒有其它聖王作為親友,如果還有親友是沒有任何道理的。解脫也是如此,再沒有親友,如果還有親友也沒有任何道理。聖王無親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

  另外所謂無動,譬如淺色的衣服容易被染色。解脫不是如此。另外所謂無動比如想找到有臭氣和青色的婆師花是不可能的,解脫也是如此,想讓解脫有臭氣以及各種色相也是沒有道理的。所以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又叫做稀有。譬如水中生出蓮花不是稀有的,而火中生蓮才是稀有,有人見到會感覺歡喜。真解脫也是如是。凡是見到的人都心生歡喜。稀有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身。另外所謂稀有,譬如嬰兒從沒有牙齒到牙齒漸漸長大,最後從牙床裡長出。解脫不是如此,沒有生與不生的概念。

  另外解脫叫做虛寂,沒有不定時。所謂不定,比如認為一闡提究竟無法轉變,犯了重禁的人能不成佛道的想法是沒有道理的。為什麼呢?因為此人如果在佛的正法中,心中得到淨信,那時就立刻消除了一闡提。如果又能作優婆塞的,也能斷滅一闡提罪,犯重禁的人滅除此罪後就能成佛了。所以如果說他們畢定不能轉移不能成佛道是沒有道理的。真解脫中沒有這些滅盡之事。另外,所謂虛寂,是屬於法界的。跟法界之性相應就是真解脫(此句翻譯不知是否合理),真解脫即是如來。

  另外一闡提如果盡滅之後就不能叫做一闡提了。什麼才叫一闡提呢?所謂一闡提是指斷滅一切所有善根的人,其本心不攀緣一切善法,乃至不生一念之善。真解脫中沒有這些事,因為沒有此等事所以是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作不可量。比如堆積起來的谷物可以算出其數量。真解脫則不是如此。比如大海不可度量。解脫也是一樣的不可度量。不可量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又叫無量法。比如眾生有很多業報,解脫也同樣有無量的業報。無量之報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

  解脫又叫作廣大。比如大海之大無與倫比,解脫也是如此無與倫比。無與倫比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最上。譬如虛空最高無比。解脫也是最高無比。最高無比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作無能過。譬如獅子所住之處一切百獸都不能超過。解脫也是一樣沒有什麼可以超過。無能過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作無上。譬如北方是所有方向中最上的,解脫也是同樣的無有上。無有上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

  另外解脫又叫作無上上。譬如北方對於東方而言是無上上(可以理解為無上之無上)。解脫也是如此沒有上上,無上上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解脫者又叫作恆法。譬如人天身體毀壞命終止這其實是恆而不是不恆。解脫也是如此不是不恆的。非不恆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作堅實。比如佉陀羅栴檀沆(沒找到相關資料)之水其性堅實。解脫也是如此性質堅實,性堅實的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不虛。譬如竹葦的莖中間空疏。解脫不是如此。要知道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作不可污。譬如牆壁沒有粉刷的時候,蚊虻就在上面休息游戲。如果塗上彩畫雕飾,蚊蟲聞到彩香就不願在上面停留。這種不住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

  解脫又叫作無邊。譬如城鎮都有邊界,解脫不是如此,而是如同虛空一樣沒有邊際。這樣的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作不可見。譬如空中無法發現鳥的足跡。這種難見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者又叫作甚深。因為聲聞緣覺所不能悟入。不能入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另外所謂甚深是諸佛菩薩之所恭敬。譬如孝子供養父母的功德甚深。功德甚深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

  解脫者又叫作不可見。譬如有人看不見自己的頭頂,解脫也是如此,聲聞緣覺所不能見。不能見者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無屋宅。譬如虛空沒有屋宅,解脫也是如此。說屋宅是比喻二十五有。沒有屋宅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又叫不可取。如阿摩勒果(類似胡桃的干果),人可以取來拿著。解脫卻不可取持。不可取持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作不可執。譬如虛幻的東西不能執持,解脫也是同樣的不可執持。不可執持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是無有身體。譬如有人體生瘡疣及各種癰疽癫狂干枯。真解脫中沒有這些病。無如是病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

  另外,解脫又叫作一味。比如牛奶只有一種味道,解脫也是如此只有一味。一味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作清淨。如同水中無泥就會澄靜清淨。解脫也是一樣的澄靜清淨。澄靜清淨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又叫作一味(此一味不是上面的一味,請從比喻中體會)。如同空中之雨一味清淨。一味清淨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作除卻。譬如滿月的天空沒有雲彩遮擋。解脫也是如此沒有遮擋。沒有遮擋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者又叫作寂靜。譬如有人的熱病痊愈身體終於得到寂靜。解脫也是一樣的身體得到寂靜。身得寂靜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就是平等。譬如野外的毒蛇鼠狼都有殺心。解脫卻沒有殺心。無殺心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另外所謂平等又譬如父母平等地對待他們的孩子。解脫也是如此的平等。心懷平等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叫做無異處。譬如有人只住在上妙清淨的屋宅中再沒有其它住處。解脫也是一樣沒有異處。無異處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

  另外,解脫叫做知足。譬如饑餓的人忽然遇到鮮美的食物就貪得無厭的進食。解脫不是如此,好像進食乳糜吃飽後再沒有其它需要。再無所須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作斷絕。比如有人被捆綁著忽然截斷束縛得到解脫。解脫也是如此斷絕一切疑心結縛。這樣的斷疑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作到彼岸。譬如大河有此岸和彼岸。解脫不是如此雖沒有此岸卻有彼岸。有彼岸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作默然。譬如大海的波濤洶湧聲音嘈雜。解脫不是如此。如此的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叫作美妙。譬如眾藥之中夾雜了呵梨勒,味道就會非常苦。解脫不是如此,他的味道如同甘露。味如甘露比喻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

  另外解脫能消除各種煩惱。譬如良醫調配藥劑,善於治療各種疾病。解脫也是如此,能消除煩惱。除煩惱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作無迮。譬如小屋子不能容納多個人。解脫不是如此,善於容納接受。多所容受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作滅除諸愛不雜YIN欲。譬如女人多諸愛欲。解脫不是如此,解脫即是如來。如來沒有貪欲、嗔恚、愚癡、憍慢等結。另外,解脫叫做無愛。愛有二種:一種是餓鬼愛,一種是法愛。真解脫遠離餓鬼愛。因憐愍眾生所以有法愛。法愛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離開我和我所。這種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法。另外,解脫即是滅盡(此處滅盡針對貪欲而言)並且離開所有的貪欲。如是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法。

  另外解脫即是救護。能解救一切恐懼。解脫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法。另外解脫即是歸處。如果有歸依如此解脫,就不用再求其余歸依了。譬如有人依恃於國王不再需要求其它的依靠。雖然依持國王確依然動轉。可是皈依解脫就不會有動轉了。無動轉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法。另外,解脫叫作屋宅。譬如有人在曠野中行走會有危險。解脫不是如此,沒有危險。無險難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是無所畏懼。比如獅子王不會懼怕其余百獸。解脫也是如此,不懼怕任何魔眾。無怖畏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沒有迮狹。譬如窄路不能容納二人並排行走。解脫不是如此,解脫即是如來。

  另外,解脫沒有逼迫,譬如有人因害怕老虎而墮井。解脫不是如此,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沒有逼迫,如大海中捨棄毀壞的小船而得到堅牢的大船。乘之度海到達平安的地方,心中快樂。解脫也是一樣能令人心中快樂。能得快樂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能拔除各種因緣。譬如因乳得酪、因酪得酥、因酥得醍醐。真解脫中沒有這些因緣。沒有這些因緣的就是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能降伏驕慢。譬如大王輕慢於小王。解脫不是如此。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法。另外,解脫能降伏各種放逸。所謂放逸多半都由貪欲引起。真解脫中沒有這些。沒有這些名相就是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能消除無明。比如上妙的酥可以除去各種滓穢,所以叫做醍醐。解脫也是一樣,消除無明滓,而生真明。如此真明即是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做寂靜,純一無二。如空曠處的野象獨一無二沒有伴侶(此處翻譯恐有不當)。解脫也是如此獨一無二。獨一無二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

  另外,解脫叫做堅實。如同竹葦的莖干空虛可是種子堅實。除了佛如來,其余人、天都稱不上堅實。真解脫能遠離一切‘有’流。如此的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能覺悟而增益自身。真解脫也是如此,如此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叫做捨棄諸有。譬如有人吃飯後又嘔吐出來。解脫也是如此捨棄諸有。捨棄諸有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做決定。比如婆師花的香氣七葉中都沒有。解脫也是如此,解脫即是如來(此喻不解)。解脫又叫水大。譬如水大勝過其余諸大,能潤一切草木谷子。解脫也是如此能潤一切眾生。如此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做為入。如果有門戶就能進入其道,在金性之處就可以得金。解脫也是一樣如果在門戶處修無我則能進入解脫。如此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叫做為善。譬如弟子跟隨老師,聞教奉行就叫做為善。解脫也是如此,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做出世法。超越一切法。比如所有味中酥乳最好。解脫也是如此,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做不動。譬如風不能吹動門坎。真解脫也是如此。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叫做無濤波。比如大海的水,濤波洶湧。解脫是如此,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如同宮殿(懷疑此處缺字)。解脫也是如此,要知道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做所用。比如閻浮檀的黃金有很多用處,沒人說黃金不好。解脫也是如此沒有壞處。無有壞處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叫做捨嬰兒行。比如大人捨棄小孩的行為舉止。解脫也是如此捨棄五陰。除捨五陰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

  另外,解脫叫做究竟。如囚犯釋放後,洗浴清淨然後回家。解脫也是如此畢竟清淨。畢竟清淨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做無作樂。所謂無作樂,就是因為吐出了貪欲嗔恚愚癡。比如有人誤喝了蛇毒,為了除毒所以服用吐藥。吐出蛇毒後就沒有危險,所以身心安樂。解脫也是如此,吐出煩惱各種結縛之毒,身得安樂叫做無作之樂。無作之樂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叫做斷四種毒蛇煩惱。斷煩惱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解脫又叫做離諸有。滅除一切苦獲得一切樂。永斷貪欲、嗔恚、愚癡。拔斷一切煩惱根本。拔除根本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叫做斷一切有為之法,出生一切無漏善法。斷塞這些道,所謂若我、無我、非我、非無我。只斷取著卻不斷我見。我見就叫做佛性。(此處,我是究竟義之我)佛性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

  另外,解脫叫做不空空。所謂空空就是說一無所有。無所有就是外道尼犍子所認為的解脫。可是這些尼犍子其實並沒有解脫所以叫做空空。真解脫不是如此,所以叫做不空空。不空空就是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另外解脫叫做空不空。如水、酒、酪酥、蜜等瓶,就算沒有水、酒、酪酥、蜜的時候,也叫做水瓶或者其它瓶。而此瓶不能說是空還是不空。如果說空則不應有色香味觸。如果說不空,其中又沒有水酒等實物。解脫也是如此,不可說色以及非色,不可說空以及不空。如果說空,則不應有常樂我淨。如果說不空,那誰來受用此常樂我淨呢?所以不可說空以及不空。所謂空就是沒有二十五有和各種煩惱。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為行,正如瓶中無酪則名為空。所謂不空,就是指真實的常樂我淨,不動不變。正如那瓶的色香味觸,所以叫做不空。所以用解脫比喻那瓶子。另外,瓶子遇緣可能會被破壞。解脫卻不可破壞。不可破壞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解脫又叫做離愛。比如有人敬愛釋提桓因、大梵天王、自在天王。解脫不是如此,如果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無愛無疑。無愛無疑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如果說解脫還有愛疑,是沒有道理的。

  另外,解脫能斷除各種貪。能斷一切相、一切系縛、一切煩惱、一切生死、一切因緣、一切果報。如此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涅槃。一切眾生恐懼生死各種諸煩惱所以受三歸依。比如群鹿害怕獵人。為了逃離而一次跳躍則比喻為一歸。三跳則喻為三歸。因三跳逃離獵人所以能受用安樂。眾生也是如此,怖畏四魔所以受三歸依。因三歸依而得安樂。受安樂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無盡。無盡即是佛性。佛性即是決定。決定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果涅槃、佛性、決定、如來是一回事。為何要說三歸依呢?”

  佛告訴迦葉:“善男子。一切眾生怖畏生死所以求三歸依。因三歸所以知道佛性、決定、涅槃。善男子。有的法是名一義異(名詞一樣意思不同)。有的法是名義俱異(名字和意思都不同)。 所謂一義異。佛常、法常、比丘僧常。涅槃、虛空也都是常。這叫做名一義異。所謂義俱異。佛名為覺、法名不覺、僧名和合。涅槃名解脫、虛空名非善又名無礙。這叫做名義俱異。 善男子。三歸依也是如此。名詞和意思都不同,怎麼能是一回事呢?所以我告訴摩诃波阇波提憍昙彌。不要將供養我當作供養僧。如果供養僧則能得到具足供養三歸。摩诃波阇波提就回答我說:‘眾僧之中無佛無法。怎麼能說供養眾僧。則能得到具足供養三歸?’我告訴他:‘你聽從我的話就是供養佛。為求解脫就是供養法。眾僧接受就是供養僧。’善男子。所以三歸不是一回事。善男子。如來有時將一說為三,有時將三說為一。其中的道理是諸佛境界,不是聲聞緣覺所知道的。

  迦葉又說:“如佛所說,畢竟安樂叫做涅槃是什麼意思呢?涅槃捨身捨智。如果捨棄了身智,那麼誰來受用快樂呢?”

  佛說:“善男子。譬如有人吃飯後,心悶於是到外面嘔吐。吐完後回來,同伴問他:你還難受嗎?他回答說:現在舒服了。 如來也是如此,畢竟遠離二十五有,永得涅槃安樂之處。不可動轉,無有盡滅。斷一切受叫做無受樂。如此無受叫做常樂。如果說如來有受樂,是沒有任何道理的。所以說畢竟樂即是涅槃。涅槃即真解脫。真解脫即是如來”

  迦葉又說:“不生不滅是解脫嗎?”

  佛說:“如是如是。善男子。不生不滅即是解脫,解脫即是如來。”

  迦葉又說:“如果不生不滅是解脫。虛空之性也無生滅,那麼虛空應是如來。如同如來之性即是解脫了?”

  佛告訴迦葉:“善男子。並不是這樣。”

  迦葉問:“世尊。為什麼不對?”

  佛說:“善男子。比如迦蘭伽鳥及命命鳥的叫聲清妙,與烏鵲的叫聲一樣嗎?”

  迦葉說:“不是的,世尊。烏鵲的叫聲萬萬比不過命命鳥的叫聲。迦蘭伽鳥的叫聲微妙,外貌也不同。如來為何將其和烏鵲相比呢?無異於介子和須彌山相比。佛與虛空也是如此。佛聲可以比喻迦蘭伽鳥的聲音,不可以比喻烏鵲的聲音

  這時佛贊歎迦葉菩薩說道:“善哉善哉,善男子。你今天明白了非常難以明白的道理。如來有時因各種因緣所以用虛空比喻解脫。那解脫即是如來。一切人天都不能與真解脫相比。而此虛空實在不能與其相比。為了教化眾生所以用虛空這無法相比的名相來比喻。要知道解脫即是如來,如來之性即是解脫。解脫與如來無二無別,這不是比喻。善男子,如果沒有無可比的東西就不可以引喻。有因緣才可以引喻。比如經中說面貌端正猶如滿月。白象鮮潔猶如雪山。滿月不可能跟臉相同。雪山也不等同於白象。善男子。不可以將比喻看作真解脫。只為了教化眾生才作比喻罷了。用各種譬喻讓眾生了解法性,比喻都是如此。

  迦葉又說:“為何如來有兩種說法呢?”

  佛說:“善男子。譬如有人拿著刀劍,用嗔恚心要加害如來。如來顏色和悅,沒有恚恨。此人能因為壞如來身而犯下逆罪嗎?”

  迦葉回答:“不能世尊。因為如來身不可壞。為什麼呢?因為如來沒有身聚只有法性。法性之性理論上是不可毀壞的。此人如何能壞佛身呢?只因為他的惡心才造成無間的罪。佛因此因緣引用這些譬喻讓眾生明白真實的法則。

  這時佛贊歎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我所要說的你已經說了。另外,善男子。譬如惡人要害他的母親。他住在田野的谷堆下面。母親為他送飯,此人看到生加害之心而開始磨刀。母親發覺就逃入谷堆中。此人拿刀繞著谷堆到處砍。砍完後非常歡喜,認為已經殺了。他母親隨後從谷堆中爬出回到家中。此人犯了無間罪嗎?”

  迦葉說:“不,世尊。這並不能確定的說。為什麼呢?如果說有罪,那麼他母親身體應該損壞。身如果沒有損害如何說有?如果說無罪,他已經認為殺了,而心懷歡喜。如何說無?此人雖然不具足逆罪,卻也是逆罪。佛因此因緣引用這些譬喻讓眾生明白真實的法則。

  佛贊歎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因此因緣我說了種種的方便譬喻,用以比喻解脫。就算用無量阿僧祇的比喻,實際上也不可以與之相比。也許有因緣可以用比喻說明,也許有因緣不可以比喻說明。所以解脫成就如此無量功德趣向涅槃。涅槃如來也有如是無量功德。因如此等的無量功德成就圓滿所以叫做大涅槃。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我今天才知道如來所至之處為沒有窮盡之處。如果無盡也就知道如來的壽命也會無盡。”

  佛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今天能很好的護持正法。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希望斷除煩惱各種結縛的。也應當如是護持正法。”

  大般涅槃經卷第五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白話佛經

  白話大般涅槃經

  常親近同修 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如來性品第四之三

  善男子。此大涅槃微妙經中有四種人,他們能護持正法、建立正法、憶念正法、利益眾生。憐愍世間、作為世間人的依靠、讓人天得到安樂。那四種人呢?有人出世間但仍然具備煩惱性,就叫做第一人。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是第二。阿那含人是第三。阿羅漢人是第四。這四種人出現於世,對世間有大利益,憐愍世間,作為世間的依靠,讓人天得到安樂。

  什麼叫做具煩惱性呢?如果有人能奉持禁戒、威儀具足、建立正法。聽聞佛法、理解經文的意義,並能為別人分別解說。欲望少是道,欲望多則不是道。能廣說八大人覺。如果有犯罪的就教導他們讓其發露忏悔滅除罪過。善於理解菩薩方便所行的秘密之法。這種人叫做凡夫,還不是第八人。第八人不是凡夫是菩薩,第八人也不能稱為佛

  第二人是須陀洹和斯陀含。如果得到正法並能受持正法,聽聞佛法,並遵從佛法,聽聞之後能書寫、受(接受認同)持(依教奉行)、讀誦並能轉為他人說法。叫做第二人。如果聽聞佛法後不寫、不受、不持、不說,而說佛聽任大家蓄養奴婢等不淨之物,那就沒有任何道理了。第二之人沒有得到第二第三的住處就叫做菩薩,如果得到了就能受記作佛。

  第三人叫做阿那含。如果有誹謗正法的,或者宣說聽任畜養奴婢等不淨之物的,或者受持外道典籍書論以及被客塵煩惱所障的,或被諸舊煩惱所覆蓋的。如果藏匿如來真實的捨利以及被外病所惱害的(此句有待斟酌),或者被四大的毒蛇所侵擾的,論述宣說有‘我’的都不對。如果說無我的就對了。宣說染著世間法的是錯誤的,如果宣說大乘佛法相續不斷的就對了。如果所受之身有八萬蟲也是錯誤的。永離YIN欲乃至夢中也不會毀犯就對了。臨終之日感覺怖畏是錯誤的。阿那含是什麼意思呢?此人不再退轉如上所說,所有過患永遠不能玷污他們,他們往返周旋堪稱菩薩,並已得到受記,不久就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叫做第三人。

  第四人叫阿羅漢。阿羅漢能斷除各種煩惱而放下了重擔。獲得利益該做的都作了,住在第十地得到自在的智慧。隨人所願能示現種種色像。如此莊嚴,若要成就佛道就能得成,能成就這樣的無量功德就叫做阿羅漢。以上四種人出現於世,能利益世間、憐愍世間、為世間所依靠、使人天安樂。在人天中最尊最勝猶如如來。稱作人中勝、是人天歸依之處。

  迦葉對佛說:“世尊。我今天不要歸依這四種人。因為如瞿師羅經中佛為瞿師羅所說得那樣——‘如果天魔梵天為了破壞而變為佛像,具足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放圓光廣大達到一尋(八尺)。面部圓滿猶如滿月,眉間的白毫猶如淨雪。如此的莊嚴來到你面前。你要小心鑒別判定他的虛實,發現真相就應當降伏魔王。’世尊。魔眾尚能變作佛身,就更能變作羅漢等四種之身。坐臥在空中,左脅湧出水右脅湧出火,身上噴出焰火猶如火聚。因此因緣我不能相信他們。他們所說得我也不能接受,也不會恭敬他們乃至作為自己的依止。”

  佛說:“善男子。對我所說的如果懷疑尚且不應接受,何況是你所說的情況。所以應當善於分別,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可作、什麼不可作。這樣去做就能在長夜中享受安樂。善男子。譬如野狗在夜裡闖入別人的家,那家的人如果察覺了就會立刻驅逐喝罵:‘你馬上離開,如果不離開就要你的命’。野狗聽到就連忙離開再也不敢來了。你們從今以後也要這樣降伏波旬。應當這樣說:‘波旬。你今天不要變成這個模樣。你如果這樣做,我就用五系(系有兩種,五屍系或五處系)來捆住你。魔王聽到就會離開,就像野狗一樣再也不回來了。”

  迦葉對佛說:“世尊。正如佛為瞿師羅長者所說的——如果能如此降伏魔王,也能接近大般涅槃。那麼,如來何必說此四種人可以作為依止處,這四種人所說的未必可信啊。”

  佛告訴迦葉:“善男子。如我所說的那樣並沒有錯。善男子。我為聲聞弟子那些有肉眼的人說降魔,並不是為修學大乘的人說的。聲聞之人就算有天眼也叫做肉眼,學大乘者的就算有肉眼也叫做佛眼。為什麼呢?此大乘經叫做佛乘,而此佛乘是最上最勝的。善男子。譬如有人勇猛健壯,那些怯弱者就會經常來依附。勇健之人就經常教導怯弱的人:‘汝要這樣那弓執箭,學習長勾鎖鏈等武器。’又告訴他:‘戰斗雖然如同在刀刃上行走卻不要害怕。要把對手想象成軟弱的。要把自己想作勇敢的。如果有人素來沒有膽量卻裝作勇猛的樣子,拿著弓箭種種武器裝備自己,在戰場上大吼大喝。你也不要害怕此人。此等人如果看到你沒有害怕,就會四散逃走如同野狗。’善男子。如來也是這樣告訴諸聲聞弟子。你們不要畏懼魔王波旬。如果魔王波旬化作佛身來到你面前。你要精勤堅固自己的心來降伏魔王。那時魔王就會愁憂不樂的離開。善男子。如同那健壯的人不會跟從別人的習氣。學大乘的人也是如此,得聞種種深密經典,心中欣樂不生驚怖。為什麼呢?如是修學大乘之人。已經供養恭敬禮拜過去無量萬億佛,就算有無量億千魔眾來侵娆他,也不會有任何恐怖。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到阿竭陀藥就不怕一切毒蛇,因為此藥力能消除一切毒。此大乘經也是如此,如同那藥力一樣不怕一切魔毒,也能降伏魔王讓他們不再興起。

  再者,善男子。譬如龍的性格非常殘暴,要害人時就用眼瞪人或者用氣吹人。所有師子虎豹豺狼狗犬都非常害怕,因為這些惡獸凡是聽其聲見其形或者觸其身都會喪命。有善長咒語的人憑借咒力,能讓惡龍、金翅鳥、惡象、師子、虎豹、豺狼等都任他調教而被他騎乘。這些惡獸見到那善於咒術的人就被調伏。聲聞緣覺也是如此。見到波旬就感到恐怖,而魔王波旬也就不會畏懼而行魔業。學大乘者見到聲聞怖畏魔事而對於大乘佛法不能相信和喜樂。就先用方便法降伏諸魔,被他任用,而為他廣說種種妙法。聲聞緣覺見到魔被調伏就不再害怕,對大乘無上的正法生起信心和喜樂。便說:我們從今以後不應障礙此中正法。

  再者,善男子。聲聞緣覺面對各種煩惱會感覺害怕。學大乘者則不會恐懼。修學大乘有如此威力,如前所說的種種因緣都是為了讓聲聞緣覺能調伏諸魔,卻並不是大乘。此大涅槃微妙經典不可消伏,非常奇特。如果有人聽到後能夠相信接受,能相信如來是常住之法。此人則如同優昙花一樣稀有。我涅槃後如果有能聞到此大乘微妙經典而生起信心和敬心的人,那麼他們在未來世百千億劫中都不會墮在惡道。

  這時佛告訴迦葉菩薩:“善男子。我涅槃之後,會有百千無量的眾生誹謗、不信此大涅槃微妙經典。”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這些眾生在佛滅後不久就會誹謗此經。世尊。會有怎樣的純善眾生,能夠拯救這些謗法者呢?”

  佛告訴迦葉:“善男子。我般涅槃後的四十年中此經會在閻浮提廣行流布,然後此經就會漸漸消失。善男子。譬如出產甘蔗、稻米、石蜜、乳酥、醍醐等地,那裡的人民都說這些這些食品是味中第一。如果有人吃的只是粟米和稗草,此人也說我所吃的是最美味的。這是因為這些人因福薄而受的業報。如果是有福的人就不會聽到粟稗的名字,所吃的都是粳糧、甘蔗、石蜜、醍醐。此大涅槃微妙經典也是如此。鈍根薄福的人不喜歡聽聞,如同那薄福的人憎惡粳糧和石蜜一樣。二乘之人也是如此,憎惡無上的大涅槃經。有的眾生喜歡聽受此經,聽到之後歡喜不已,不生誹謗。如同那有福之人能吃到稻糧。

  善男子。譬如有國王居住在山中的險惡荒蕪之處。雖然也有甘蔗、稻糧、石蜜等物,卻因為難得而盡力積攢,害怕吃完而不捨得吃,只能吃那些粟稗。這時有另一國的國王聽說此事非常可憐他們,就用車載著稻糧和甘蔗送給他們。這國王得到就分發下去,讓全國人民一起吃。人民吃後都非常歡喜,就說:‘都是因為外國國王才讓我們能吃到這麼稀罕的食物。’善男子。這四種人也是如此。作為此無上大法的將領。此四種人中也許有一人在他方見到無量菩薩。雖然自己學習此大乘經典自己書寫並令他人書寫,皆是為了獲得利養為了提升名譽為了解佛法為了獲得依止,為了憑借此經的廣博代替其余經(此句值得商榷),並不能廣為他人宣說此經。於是將此微妙經典送至彼方的菩薩處,令菩薩發無上菩提之心安住菩提。而此菩薩得此經後即便廣為他人演說此經,令無量眾生得受如是大乘之法味。而這本是憑此一菩薩之力所不能聽聞的經,如今都能得聞。如同那人民因國王之力而得到稀有之食。另外,善男子。此大涅槃微妙經典所流布的地方,那裡的土地即是金剛,那裡的人也如金剛。如果有能聽此經的,即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其所願都能成就。如我今日所說,你們眾比丘要好好的受持,如果有眾生不能聽聞此經,要知道此人非常可憐。為什麼呢?此人不能受持如此大乘經典甚深之義啊。”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來滅後四十年中此大乘經典大涅槃經在閻浮提廣為流傳。之後就漸漸消失。過後不久還會在出現的。”佛說:“善男子。如果我的正法還剩下八十年,那其中前四十年此經又會在閻浮提降下大法之雨。”(此句翻譯得是否正確?)

  迦葉菩薩有對佛說:“世尊。此經典在正法毀滅的時候,正戒被破壞的時候,非法增長的時候,沒有如法的眾生的時候,誰能聽受、奉持、讀誦此經,能夠通曉、供養、恭敬、書寫、解說此經呢?希望如來憐愍眾生,詳細解說,讓諸菩薩聽到後能夠受持,便能得到不退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時佛贊歎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你今天能這個問題非常好。善男子。只有曾在熙連河沙那麼多的諸佛的面前發過菩提心的眾生,才能在此惡世受持這部經典而不生誹謗。善男子。如果有人曾在一恆河沙的諸佛世尊前發菩提心,然後才能在惡世中不謗此法,喜愛此經,但卻不能為別人詳細的解說。善男子。如果有眾生在二恆河沙的佛前曾發菩提心,然後才能在惡世中不謗此法,正確的理解、相信、喜歡、受持、讀誦此經、但仍不能為他人廣為解說。如果有眾生在三恆河沙的佛前曾發菩提心,然後才能在惡世中不謗此法,並受持、讀誦、書寫此經,雖能為別人解說卻不能理解其中深奧的道理。如果有眾生在四恆河沙的佛前曾發菩提心,然後才能在惡世中不謗此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典,能為他人廣為解說其中十六分之一的道理。雖然能演說也不算具足。

  如果有眾生在五恆河沙的佛前曾發菩提心。然後才能在惡世中不謗此法。並受持、讀誦、書寫此經,而廣為他人解說其中十六分之八。如果有眾生在六恆河沙的佛前曾發菩提心。然後才能在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此經並為他人廣為解說其中義理的十六分之十二。如果有眾生在七恆河沙的佛前曾發菩提心。然後才能在惡世中不謗此法。受持、讀誦、書寫此經並廣為他人解說其中十六分之十四的義理。如果有眾生在八恆河沙的佛前曾發菩提心。然後才能在惡世中不謗此法。受持、讀誦、書寫此經也能勸他人書寫,自己能接受又能勸他人聽法受持讀誦理解。因擁護堅持憐愍世間眾生而供養此經。也能勸他人供養、恭敬、尊重、讀誦、禮拜。能夠具足的了解其中的義味。所謂:如來常住不變、畢竟安樂,詳細的解說眾生悉有佛性的道理。很好得了解如來所有法藏。供養如是諸佛之後,才能建立如此無上正法並受持擁護。如果有人才開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要知道此人未來世中一定能建立如此的正法並受持擁護。所以你今日不應該不知道未來世中的護法之人。為什麼呢?此發心者在未來世中必能護持無上正法。善男子。有惡性比丘聽說我要涅槃不會憂愁,心想今日如來入般涅槃太值得慶幸了。如來在世讓我們無法牟利,現在如來入般涅槃,還有誰能阻擋我們呢?如果沒人能阻擋那麼我則還能得到如來的利養。如來在世禁戒嚴厲,現在入涅槃後就都放棄了。所受的袈裟本來都是用來做法儀式的,現在都應該廢棄了。這些人都會誹謗拒絕接受此大乘經。

  善男子。你現在要記住我所說的話。如果有眾生成就具足了無量功德,才能相信此大乘經典,並且受持。其余的眾生有喜歡法之人,如果能廣為其解說此經。那人聽聞之後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所作的惡業都能消除。如果有人不信此經典,那他就會被無量的病苦所惱害,常被眾人罵辱,命終之後被人輕賤,顏貌丑陋。生活艱難,入不敷出。就算得到一點家用也都是下劣次等的東西。所投生的地方常常是貧窮下賤、誹謗正法、充滿邪見的家庭。臨終的時候或者正值兵荒馬亂的時期,或者被帝王、暴虐的怨家仇敵所侵逼。雖然有好朋友卻不能遭遇,連生活所須都無法滿足,就算得到少許也是經常被饑渴所困。只能結交平凡下等之人,被國王大臣等所不齒。就算被人聽到他所宣說的正理也始終不能相信接受。這樣的人不能到達善處,如同折翼的鳥不能飛行。此人在未來世也不能到達人天善處。如果有人能相信此大乘經典。就算本來的形貌粗陋,因此經的功德就會得到威嚴的容貌並且日漸增多。常被人天所喜歡,被恭敬愛戀不相捨棄。國王、大臣及其親屬聽聞他所說得都能恭敬相信。如果我的聲聞弟子之中要行第一稀有之事的,就當為世間廣為宣說如此大乘經典。

  善男子。譬如霧和露雖然想要停留卻也無法等到日出。太陽一出就會消滅無余。善男子。眾生所有的惡業也是如此。其勢力都不能見大涅槃日。涅槃日一出能消除一切惡業。

  另外。善男子。譬如有人出家剃發,雖然身穿袈裟。卻沒有受沙彌十戒。如果有長者來邀請眾僧,未受戒的也會跟大眾一起受請。雖然沒有受戒卻已經被當作僧人計算。善男子。如果有眾生發心開始學習此大乘典大涅槃經。書持、讀誦也是如此。雖然沒有具足位階十住卻已經算作十住數中。如果有眾生是佛弟子或者非佛弟子,就算因貪婪恐怖或者要獲得利益而聽受此經甚至一個偈頌,聽到後不會誹謗,則知此人已經接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善男子。因此因緣,我方說四種人可為世間的依靠。善男子。如此四人如果打著佛的旗號宣說非佛所說的道理就不對了。所已我說此四種人士世間所依。善男子。你應該供養此四種人。”

  “世尊。我該如何分辨這些人而供養他們呢?”

  佛告訴迦葉:“如果有人建立護持正法。如此之人應當啟請,要不惜捨棄性命而供養他。如同我在此大乘經中所說: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應供養

  恭敬禮拜 猶如事火 婆羅門等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應供養

  恭敬禮拜 亦如諸天 奉事帝釋

  有知道正法的人,無論老少都要供養。恭敬禮拜,如同事火教恭敬婆羅門。有知道正法的人,無論老少都要供養。恭敬禮拜,如同諸天人恭敬供養帝釋天。”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佛所說,供養師長正應如此。今天我還有所疑問。希望如來詳細解說。如果有年長的人護持禁戒,去向年少的人學習,這樣的人應當禮敬嗎?如果應當禮敬則不叫持戒了。如果年少的人護持禁戒,去向那些破戒的人學習,這樣的人應該禮敬嗎?如果出家人向在家人學習,還應該禮敬嗎?可是出家人不應該禮敬在家人,佛法中年少幼小的應當恭敬年長的,因為年長的先受了具足戒成就了威儀,所以應當供養恭敬。

  如佛所說破戒的是佛法中所不容。猶如良田多有雜草。可是佛又說:如果有知法的人,無論老少都應供養如侍奉帝釋天。這二句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是如來虛妄之說嗎?如佛所說:持戒比丘也有所犯,為何如來這樣說呢?世尊。也在其余經中說過聽任破戒之人。這樣的說法好像道理不明了。

  佛告訴迦葉:“善男子。我是為未來的菩薩學大乘的人說此偈,而不是為聲聞弟子說的。善男子。如同我先前所說正法滅後毀壞正戒的時候破戒的事情逐漸增長。非法興盛之時一切聖人隱藏不漏之時。畜養奴婢等不淨之物時。這四種人中會有一人出現於世,剃除須發出家修道。見到比丘畜養奴婢等不淨之物。不知道什麼是淨什麼是不淨,律和非律也都不知道。此人為了調伏這些比丘,與他們在同樣的陽光下卻不並與之同流合污。自己的行為以及佛的行為都能分別了知。雖然看見諸人犯波羅夷戒卻默然不說。為什麼呢?因為我出於世是為了建立護持正法的。所以默然而不舉。善男子。如此之人為了護法雖然有所違犯卻不叫破戒。

  善男子。如同有個國王因病而死,王子幼小不能治國。有旃陀羅(殘暴的惡人,下等姓)有豐饒財寶很多的眷屬。看到國王虛弱而強行篡位。治國不久,國中的居士、婆羅門都叛逃遠走他國。就算留下的也不願意看見新國王。也有長者婆羅門沒有離開本來的地方,如同樹木一樣所出生的地方也就是死亡的地方。旃陀羅王知道國人逃叛的很多,就派遣各旃陀羅守住出口,又七日中擊鼓宣布:婆羅門中如果有誰能給我作灌頂師的,就用一半國土作為獎賞。各婆羅門聽到之後都沒有去的。都認為:婆羅門種怎麼能作那樣的事呢?旃陀羅王又宣布。婆羅門中如果沒有人要作為我的老師。我就讓諸婆羅門與旃陀羅同吃同住共住,一起工作。如果有人來為我灌頂的,一定會有半國的獎賞。咒術所得的三十三天上妙甘露不死之藥也會分給他吃。

  這時有一個婆羅門。年齡20左右,修行純淨,長發,善於咒術。去往王宮而說:“大王。國王所要的我都能做。”大王非常歡喜,接受此童子作為灌頂師。諸婆羅門聽說此事都怨恨此童子。說:你是婆羅門。怎能作為旃陀羅的老師?這時國王就半了一半國土給此童子,一起治國很長時間。一天童子對國王說:“我捨棄家法來作國王的老師,教授大王微密的咒術,可是如今大王仍然不親近我。”這時大王回答:“我怎麼不親近你呢?”童子說:“大王的不死之藥還沒一起吃呢。”大王說:“善哉善哉。大師,我真的不知道老師需要。既然需要希望你盡快去拿。”這時童子聽到國王這麼說:“就將藥拿回家,請諸大臣一起吃。”大臣吃後就一同對大王說:“大師真好!有此甘露不死之藥。”大王知道後就問其師:“為何大師只與諸臣分享,卻不給我呢?”這時童子就用雜毒之藥給國王吃。大王吃後不久就中毒,昏迷的如同死人一樣。這時童子把王位還給原來的王子。說:“師子御座法不應讓旃陀羅升起。我從來都沒有聽說旃陀羅種能做國王的。讓旃陀羅治國理民是完全不對的。你現在應該繼承先王的正法治國。童子辦好此事,又用解藥救醒旃陀羅。然後把他驅逐出國。

  此童子雖然作了這事,卻不算失婆羅門法。其余的居士婆羅門聽到他的所作所為都非常贊歎。說:“善哉善哉。仁者。能驅遣旃陀羅王。”善男子。我涅槃後護持正法的諸菩薩也是如此。用方便力對待破戒之人,假裝接受畜養一切不淨物的僧人,共同處事。這時菩薩如果看見有人雖然犯戒卻能治理那些毀壞戒律的惡比丘。就去他的住所恭敬禮拜,用四事供養,將經書寶物一起進奉。如果自己沒有就從檀越那裡乞求尋覓之後再給他。為了治理惡比丘所以應畜養八種不淨之物。如同那童子驅逐旃陀羅。這時菩薩雖恭敬禮拜此人聽任畜養八種不淨之物,卻沒有罪過。因為此菩薩為了擯治諸惡比丘,讓清淨僧得安隱住,為了流傳方等大乘經典,利益一切諸天人。善男子。因此因緣我在經中說是二偈。令諸菩薩皆共贊歎護法之人。如同那居士婆羅門稱贊童子:善哉善哉。

  護法菩薩正應如此。如果有人見護法之人與破戒者共同處事而說其有罪的,要知道那人自己反受其殃。那護法者實無有罪。善男子。如果有比丘犯禁戒後,因驕慢心而隱藏罪過不進行忏悔,則知此人是真破戒。菩薩摩诃薩為護法故雖有所違犯卻不叫破戒。因為沒有驕慢又能發露忏悔。善男子。所以我在經中覆相說如是偈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應供養

  恭敬禮拜 猶如事火 婆羅門等

  如第二天 奉事帝釋

  有知道正法的人,無論老少都要供養。恭敬禮拜,如同事火教恭敬婆羅門。如同諸天人恭敬供養帝釋天。因此因緣,我也不為學聲聞人的人說,而是為菩薩說此偈。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這些菩薩摩诃薩在戒律上非常不嚴格,那他們本來所受的戒還能算都在嗎?”

  佛說善男子:“你今天不應該這樣說。為什麼呢?本來所受的戒律不會丟失。(此句翻譯欠妥)假設有所違反就應忏悔,忏悔之後戒律就清淨了。善男子。比如舊堤塘有了縫隙水酒會漏出來。因為沒有人治理的緣故。如果有人管理水就不會漏出了。菩薩也是如此,雖然和破戒得人共同布薩、受戒、自恣等等僧人的事情。所有戒律都不會象堤塘一樣漏水。為什麼呢?如果沒有清淨持戒的僧人,則損減、慢緩、懈怠等行為就日漸增長。如果有清淨持戒的人就能具足不失本來的戒律。善男子。在三乘中慢緩的才叫做緩,對戒律慢緩的不叫做緩。菩薩摩诃薩對此大乘心從不懈慢是他們跟本的戒。為了護持正法用大乘水洗浴自己,所以菩薩雖然示現破戒卻不叫做緩。”

  迦葉菩薩對佛說:“眾僧之中有四種人。就象庵羅果一樣難以分辨生熟。破戒、持戒如何可以分辨呢?”

  佛說善男子:“憑借大涅槃微妙經典就很容易分辨。譬如農夫種稻谷需要除草。用肉眼看去是在淨田。因為成熟結果之後草和谷差別非常明顯。八不淨法會污染僧,如果能除卻,用肉眼觀察則知清淨。如果有持戒、破戒之人不作惡時用肉眼觀難以分別。若惡顯露出來就容易知道。比如那雜草稗容易分別。僧中也是如此,如果能遠離八種不淨毒蛇之法就叫清淨。是聖眾的福田,應該被人天所供養。清淨果報不是肉眼所能分別的。另外善男子。比如迦羅迦林中的樹木眾多,在此林中只有一課樹名字叫鎮頭迦。此迦羅迦樹和鎮頭迦樹。二種果實相似難以分別。果實成熟時有一女人把他們都摘下來。鎮頭迦果只占十分之一。此女不知道來到市場上叫賣,那些愚昧的人也不認識買了迦羅迦果吃了之後就死了。聰明的人聽說此事就問女人從那裡得到的這些果實。於是女人就告訴了他。此人就說‘那裡有很多的迦羅迦樹,只有一顆鎮頭迦樹。’其余的人明白之後就笑著離開了。

  善男子。大眾之中的八不淨法也是如此。在大眾中有很多人受用此八法,只有一人清淨持戒,不受八不淨法,而知道其它人受畜非法,卻與其同事不相捨離。如同森林中的鎮頭迦樹。有優婆塞見到這些人中多數人都接受非法,就不恭敬供養他們。如果想要供養應該先問:‘大德。如此八事應該受畜嗎?佛允許嗎?如果說佛允許。這樣的人能共同布薩、羯磨、自恣嗎?’此優婆塞這樣問後。眾人回答:‘如此八事如來憐愍都允許畜養。’優婆塞說:‘祇洹精捨有的比丘說金銀是佛所允許儲存的。也有人沒聽過佛曾允許的。此不聽的不跟他們共住、說戒和自恣,甚至不共飲一河之水,等等利養之物都不與共。你們為何說佛允許呢。佛為天中天就算能接受,你等眾僧也不應畜養。如果有接受的不應該跟他一起說戒、自恣、羯磨以及其它僧事。如果一起說戒、自恣、羯磨共同做僧事的,命終就要墮在地獄。’如同那些食迦羅果的人吃後就會命終。”

  另外善男子,譬如城市中有賣藥的人。他有上好的出自雪山的妙藥。也同時賣其余的雜藥,味道卻和妙藥相似。那時有很多人都希望購買,卻不能分別好壞。就到賣藥的人那裡問:‘你有雪山藥嗎?’賣藥人回答:‘有’。此人欺詐用雜藥告訴買藥的人者:‘這是雪山的妙藥’。那買藥的人肉眼不能分別就買了,還以為自己已得到雪山甘藥。迦葉。如果聲聞僧中有假僧有真僧,有和合僧,有的持戒有的破戒。在大眾中同等的接受供養、恭敬、禮拜。而優婆塞用肉眼不能分別。如同那些不能分別雪山甘藥的人。誰是持戒的、誰是破戒的、誰是真僧、誰是假僧。有天眼的人才能分別。迦葉。如果優婆塞知到比丘是破戒人則不應給他施禮拜和供養。如果知道此人受畜八法也不應給他布施所須以及禮拜供養。如果僧中有破戒者,不應因為他被袈裟就恭敬禮拜。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善哉善哉。如來所說真實不虛,我應當頂禮接受。猶如金剛珍寶稀有之物。如佛所說諸比丘應當依四法。所謂: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如是四法應當證知那些人不是佛說的四種人”

  佛說:“善男子。所謂依法就是如來大般涅槃。一切佛法就是法性,法性即是如來。所以如來常住不變。如果有人說如來無常。那是他不知道、看不見法性。如果不知見此法性的人就不應該依止。前面所說的四種出世護持正法的人,則應當證知而作為依止。因為此人善解如來微密深奧藏,能知如來常住不變。如果說如來無常變易是沒有任何道理的。如是四人就叫如來,因為他們能解如來密語而且能宣說。如果有人能了知如來甚深密藏,以及如來常住不變。如此之人如果為了獲得利養而說如來是無常這種說法不對,這樣的人尚且可以依止,何況是四種人,更要依止。依法的人就是法性。不依人的就是聲聞。法性即是如來。聲聞即是有為。如來即是常住。有為即是無常。善男子。如果有破戒的人為了利養而說如來無常變易。這樣之人不應依止。善男子。這就是定義

  所謂依義不依語。義就是覺了。覺了之義叫做不羸劣。不羸劣叫做滿足。滿足之義叫做如來常住不變。如來常住不變之義就是法常。法常之義就是僧常。這叫做依義不依語。什麼樣的語言不應該依從?宣稱绮麗文辭的論著如同佛所說的無量諸經。貪求無厭、多奸谀谄。裝作親近的樣子為了牟取利益。管理白衣為他們做事。又說:“佛聽任比丘畜奴婢等不淨之物。以及金銀珍寶谷米倉庫牛羊象馬。販賣求利在饑馑的時候,是為了憐愍眾生。聽任諸比丘儲貯食物,自己親手自飯,不再接受供養而吃。這樣的說法不應依從。”

  所謂依智不依識。智即是如來。如果有聲聞不能很好的知道如來功德。那樣之識不應依止。如果知到如來即是法身。如此真智應該依止。如果見道如來方便之身,說是陰界諸入所攝食、所長養的也不應該依止。所以知識不可依止。如果有人這樣說以這樣的經書也不應該依止。

  所謂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不了義經是聲聞乘。聞佛如來深密藏就會生疑。不知此藏出自大智慧海。猶如嬰兒一般沒有能力分辨事情,叫做不了義。

  了義就是菩薩。真實智慧隨其自心。無礙大智猶如大人一樣無所不知,就叫做了義。另外,聲聞乘叫做不了義,無上大乘才是了義。如果說如來無常變易是不了義。如果說如來常住不變是了義。聲聞所說應該證知的是不了義。菩薩所說應證知的是了義。如果說如來靠吃飯養活是不了義。如果說是常住不變易是了義。如果說如來入於涅槃如同材火燒盡是不了義。如果說如來是入法性則是了義。聲聞乘法不應依止。因為如來為欲度眾生用方便力而說聲聞乘。猶如長者教孩子半字。善男子。聲聞乘者猶如初耕沒有結果實,叫做不了義。所以不要依止聲聞乘。大乘之法則應依止。因為如來為欲度眾生故,用方便力說於大乘,所以應依。這叫做了義。如此四依應當證知。

  另外,所謂依義。義叫做質直。質直叫做光明。光明叫做不羸劣。不羸劣叫做如來。另外,光明叫做智慧,質直叫做常住。

  如來常叫做依法。法叫做常,又叫無邊。不可思議、不可執持、不可系縛卻可以知見。如果有人說其不可見,那樣之人不應依止。所以依法不依於人。如果有人用微妙之語宣說無常,如此之言不應依止。所以依義不依於語。所謂依智,比如眾僧是常、無為不變,不畜八種不淨之物。所以依智不依於識。如果有人說識作識受(此句不解)則無和合僧。因為和合就是無所有,既然無所有如何說常?所以此識不可依止。所謂依了義。了義叫做知足。永不假裝威儀清白。不憍慢、自高、貪求利養。又在如來隨宜方便所說之法中不生執著。叫做了義。若有人能安住如是等法中。那麼此人則已得安住第一義。所以叫做依了義經。

  所謂不依不了義。不了義如經中所說。一切燒燃、一切無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無我,都是不了義。因為不能了達如此義。令眾生墮阿鼻地獄。為什麼呢?因取著而對於義不能了達。執著一切燒的認為如來涅槃也是燒。執著一切無常的人認為涅槃也無常。其余苦空無我的也是如此。所以不了義經不應依止。善男子。如果有人說如來憐愍一切眾生,善於把握時宜,因知時宜說輕為重、說重為輕。如來知道所有弟子有諸檀越供給他們所須,令他們無所缺乏。所以佛不聽任弟子接受畜養奴婢金銀財寶、以及販賣交易不淨之物。如果弟子沒有檀越供給所須,遇到饑馑,飲食難得。為了建立護持正法,我允許弟子畜樣奴婢金銀車乘田宅谷米、賣買所須。雖然允許弟子受畜這些物品,也要當清淨布施給笃信的檀越(此句是否恰當?)。如此四法應當依止。如果有戒律阿毗昙修多羅,只要不違反此是四法也要依止。無論何時,無論能護法的不能護法的,如果有人說如來聽任一切比丘受畜不淨之物。這種說法不應依止。如果有戒律阿毗昙修多羅中有相同的說法,也不應依。我為肉眼眾生等說此四依。卻不是為有慧眼的人說的。所以我今天說此四依。法即是法性。義即是如來常住不變。智既是了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了義就是了達一切大乘經典。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大般涅槃經卷第七

  白話佛經

  白話大般涅槃經

  法會聖眾 常親近同修 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七

  如來性品第四之四

  這時迦葉對佛說:“世尊。如上所說的四種人等應當依止嗎?”

  佛說:“是的。善男子。如我所說的那樣,這四種人應當依止。為什麼呢?因為有四種魔。哪四種呢?認同魔所說的其余的經律,而能受持的人就是。”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佛所說有四種魔存在。魔所說的和佛所說的,我該如何分辨呢?有的眾生隨逐魔行,也有眾生能隨順佛的教導,這兩類人又如何知道呢?”

  佛告訴迦葉:“我進入般涅槃七百年之後,魔王波旬會逐漸破壞我的正法,如同獵人卻穿著法師的衣服。魔王波旬也是如此,裝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的樣子,也能化作須陀洹身,直到化作阿羅漢身以及佛的色身。魔王用此有漏的外形裝作無漏之身壞我正法。此魔王波旬破壞我正法時就會說:‘菩薩過去從兜率天上來。到此迦毗羅城白淨王的宮殿。依靠父母的愛欲和合而生育身體。’如果說有人生於人中卻能被諸世間天人大眾所恭敬是沒有任何道理的。他們又說:‘過去因苦行種種、布施頭眼髓腦、國土、妻子,所以今天能成佛道。因此因緣被諸人天、干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所恭敬。如果有經律這樣說,那就是魔所說的。

  善男子。如果有經律這樣說:‘如來正覺早已成佛。現在示現成佛道,是為了度脫眾生。示現有父母、依靠愛欲和合而出生,也是隨順世間作的示現。這樣的經律要知道真是如來所說。如果有人隨順魔說的就是魔的眷屬,如果能隨順佛說的經律就是菩薩。

  如果有人說如來出生時在十個方向各走七步是不可信的就是魔說。如果有人說如來出世在十方各行七步,是如來方便示現,這才是如來所說的經律。如果隨順魔所說就是魔眷屬,如果能隨順佛說就是菩薩。如果有人說菩薩出生後,其父王帶他拜祭天祠,諸天見到後全都敬禮,所以稱為佛。如果有人責難說:‘天人先出,佛在其後,為何諸天會禮敬佛?’這樣的話就是波旬所說。如果有經上說佛到天祠,諸天如摩酰首羅、大梵天王、釋提桓因,都合掌敬禮佛足,這樣的經律是佛所說。如果有人隨順魔所說就是魔的眷屬,如果能隨順佛說就是菩薩。

  如果有經律上說:‘菩薩做太子時,因為貪心於是在四方求妻。處在深宮中放縱五欲歡悅受樂。’這樣的經律是波旬所說

  如果有人說菩薩早已捨離棄貪心,比如妻息之類。甚至對待三十三天的上妙五欲如丟棄鼻涕一樣,何況人欲?所以剃除須發出家修道。這樣的經律是佛所說。如果有人隨順魔王經律的就是魔的眷屬,如果能隨順佛經律的就是菩薩。

  如果有人說佛在捨衛國的只陀精捨,聽任諸比丘畜養奴婢僕使、牛羊象馬、驢騾雞豬貓狗等物,積蓄金銀琉璃真珠頗梨車磲馬瑙珊瑚琥珀,以及珂具碧玉銅鐵釜鍑大小銅器等財寶。盤所須之物(食物),從事耕田種植等活動,進行販賣交易,儲積谷米。這些類似的事情,佛大慈悲因憐愍眾生而聽任畜養,這樣的經律都是魔說。

  如果有人說佛在捨衛國只陀精捨的那梨樓鬼所住的地方。那時如來對婆羅門字羖羝德以及波斯匿王說:比丘不應接受畜養金銀琉璃頗梨真珠車磲瑪瑙珊瑚琥珀珂具碧玉等財寶,以及奴婢僕使童男童女等奴僕,以及牛羊象馬驢騾雞豬貓狗等家畜。銅鐵釜鍑,大小銅盤,種種雜色床上臥具,等生活所須。所謂屋宅耕田種殖販賣交易,自己做飯,自己磨面杵米。修習咒術和調鷹的方法,從事觀星、占相、解夢、吉凶等術。是男是女非男非女(應該是預測生男生女的意思)。等等六十四種技能。又有十八種迷惑人的咒術,種種的工匠技巧。或者談論世間無量的俗事,散香抹香塗香熏香,種種花鬘,護發的方法。這些都是被禁止的。

  或者奸偽谄曲貪利無厭。喜歡熱鬧,戲笑談說。貪吃魚、肉,調配毒藥,配制香油。把玩寶蓋以及皮制品。制造扇箱種種畫像。積聚谷米大小麥豆以及瓜果。親近國王王子大臣以及女人。高聲大笑,或者一味沉默。對於諸法經常生出疑惑。總是喜歡隨便談論長、短、好、丑或者善和不善。喜歡穿好的衣服。對於種種不淨之物在施主前卻躬身贊歎。經常出入不淨之處,比如酒店、色情、賭場。這樣的人我不允許他們在比丘中,應當停止學道,令他們還俗。比如雜應該全部鏟除。要知道這些經律所定的規矩都是如來所說。如果有人隨順魔說就是魔王眷屬,如果有人隨順佛所說就是菩薩。

  如果有人說菩薩為了要供養天神而入天祠,所謂梵天、大自在天、違陀天、迦旃延天。佛之所以進入是為了要調伏天人。如果不是這樣說就沒有任何道理。如果說菩薩不能明白外道邪論。明白他們的威儀、文章、伎藝。不能調解斗爭。不被男女、國王、大臣所恭敬。又不知道調配眾藥。因不知道所以叫如來。認同此知見的就是邪見。又說如來對待怨親心中平等。如過有人用刀割有人用香油塗身,佛對此二人不生增益損減之心,因此叫做如來。這樣的經律就是魔說。

  如果有人說菩薩示現進入天祠。從外道學法中出家修道。示現知道其中的威儀禮節。能解一切文章伎藝。示現進入書堂技巧之處。善於調解斗诤。在大眾、童男、童女、後宮、妃後、人民、長者、婆羅門等、國王及大臣、貧窮之輩中最尊最上。又被他們所恭敬。能示現這些,雖處在其中卻不生喜愛之心。猶如蓮花不受塵垢。為度化一切諸眾生,善於實行種種方便,隨順世間之法。這樣的經律就是如來所說。如果有隨順魔說的就是魔的眷屬。如果能隨順佛說就是大菩薩。

  如果有人說如來為我解說經律:惡法中輕重之罪以及偷蘭遮罪性質都非常嚴重。我們的戒律中終究不會為之。我一直忍受如是之法。你們不信,我如何捨棄自己的戒律而遷就你們的呢?你們所有的戒律是魔所說。我們的經律是佛制定的。如來先說的九部法印(小乘九部經)中印證了我們的經律。從來沒有聽說有方等經典,上面每一句一字都是如來所說。無量經律中那裡提到過方等經呢?未曾聽說有十部經名。如果有,必定是調達所作。調達惡人為了毀滅善法而編造方等經,我們不能相信。

  這些經是魔所說。因為他們破壞佛法相中的是非。這樣的說法你們的經典中有,我們的經典中無。我們的經律中如來這樣說:‘我涅槃後,惡世中會有不正的經律,就是所謂的大乘方等經典。’未來之世是會有這樣的惡比丘的。我又說,超過九部經有方等經典。如果有人能了知其義,那麼此人正確的了解經律。遠離一切不淨之物,微妙清淨猶如滿月。如果有人說如來雖然為一一經律說了恆河沙那樣多的義味。可是我的經典中沒有也就肯定沒有。如果有如來為何在我們的戒律中不解說?所以我不能相信和接受。這樣的人是有罪的。此人又或許說:‘這些經律我應當受持。只因為它能為我作知足、少欲、斷除煩惱、智慧涅槃的善法因緣而已。’這樣說的不是我的弟子啊。

  如果有人說如來為了度眾生而說方等經。這樣的人是我真正的弟子。如果有不接受方等經的,那樣的人不是我的弟子。不是為佛法而出家的。就是邪見外道的弟子。這些經律是佛所說,如果不是這樣的說法就是魔所說。如果有人隨順魔說就是魔的眷屬。如果有人隨順佛說即是菩薩。

  另外善男子。如果有人說如來不是被無量功德所成就。如來無常變異而得到空法。宣說無我、不順世間。如此經律是魔所說。

  如果有人說如來正覺不可思議。是無量阿僧祇的功德所成。所以如來常住無有變異。如此經律是佛所說。如果隨順魔所說的是魔眷屬。隨順佛所說的即是菩薩。

  又有人說:“如果有比丘實際上沒有毀犯波羅夷罪。眾人都說他犯了波羅夷罪,就象砍斷了多羅樹一樣。可是此比丘其實沒有犯。為什麼呢?我曾經說: ‘四波羅夷罪中。如果犯了一個,就象石頭裂開不能再合起來。’如果有人自己說得到了過人的法力,就是犯了波羅夷罪。因為實際上沒有所得卻裝做得到的樣子。如此之人退失了做人的法則,叫做波羅夷。所謂如果有比丘少欲知足,持戒清淨,住在空閒的地方。如果國王大臣見到此比丘,認為他得到羅漢果位,於是上前贊歎恭敬禮拜。說:‘大師捨身之後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比丘聽到後就回答說:“我其實沒有得到沙門的道果。大王不要說我已得道果。希望大王不要為我說不知足法。不知足的人聽到別人說自己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會默然接受。我今如果默然接受,就會被諸佛呵責。知足之行是諸佛所贊歎的。所以我要終身歡樂,奉修知足之行。另外所謂知足:我自己很清楚自己未得道果。大王稱我得。我不接受,所以叫知足。’於是國王回答:‘大師確實得到阿羅漢果,於佛無異。’這時國王宣告國中人民,讓他們都知到他得了沙門果。讓一切聽到的人對他心生敬信供養尊重。如是的比丘是真正的梵行清淨之人。因此因緣能令一切人得大福德。而次比丘並沒有毀犯波羅夷罪。為什麼呢?因為是其它人自己生起的歡喜之心,贊歎供養。這比丘怎麼會有罪呢?如果說此人有罪,肯定是魔所說。

  又有比丘說佛秘藏甚深經典: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因有此性,斷除無量億諸煩惱結後就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除了一闡提之外。如果過王大臣說: ‘比丘,你能作佛還是不能作佛?有佛性嗎?’比丘回答:‘我今身中肯定有佛性。成或不成還不能確定’。國王說:‘大德。如果不是一闡提,一定能成佛吧。’ 比丘說:‘確實如王所言。’此人雖然說定有佛性。亦沒有犯波羅夷也。又有比丘。出家時心想:我必定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此之人雖然沒有得成無上道果,卻已得福無量無邊,不可稱計。假使有人說此人犯了波羅夷,那麼一切比丘沒有不犯此罪的。因為我在往昔八十億劫中,常離一切不淨之物,少欲知足,成就威儀。善於修習如來無上法藏,也定知自己身有佛性。所以我現在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夠成佛,有大慈悲。這樣的經律是佛所說。如果不能隨順就是魔眷屬,如果能隨順則是大菩薩。

  又有人說沒有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二不定法、三十捨墮、九十一墮、四忏悔法、眾多學法、七滅诤等。沒有偷蘭遮五逆等罪以及一闡提。如果有比丘犯這些罪會墮地獄,外道之人都會升天。因為外道人無戒可犯。所以如來為了嚇唬人才說戒律。他們說:佛說比丘如果要行YIN欲,應該脫了法衣穿著俗家衣裳然後行YIN,還要認為YIN欲是因緣注定不是我的過錯。如來在世的時候也有比丘行YIN欲而得正解脫,有的命終後生在天上。古今都有不是我自己這麼作。有的犯四重,有的犯五戒,或者行一切不淨的律儀,仍然能得真正解脫。如來雖然說犯突吉羅罪將有忉利天的八百萬年墮在地獄,也是如來用來嚇人的。說波羅夷(極惡之罪)以及突吉羅(惡做惡說,難持易犯之罪)的罪行沒有差別,是律師們編造的。肯定不是佛說的。這樣的言論都是魔的經律。也有人說:諸戒中如果犯了小戒,無論多麼微細都會受無限的苦報,於是小心的防護自身好像烏龜縮進龜殼一樣。如果有律師說:‘所有犯戒都無罪報。’這樣的人不應親近。如佛所說:如果有以上列舉的任一種情況,就叫做妄語, 看不到後世, 無惡不造。

  所以不應親近此人。我佛法中如此清淨,怎麼能說犯偷蘭遮罪、犯僧殘及波羅夷的人沒有罪呢?所以應當小心防護不要犯罪。如果不守護還如何算的上禁戒呢?我在經中也說:犯四波羅夷乃至微細的突吉羅罪都會得到苦報。如果不護持禁戒如何能得見佛性。一切眾生雖有佛性,也要持戒才能得見。因見佛性才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九部經中沒有方等經,所以那些經上不說有佛性。那些經中雖然不說也要知到是實有的。如果這樣說,就是我的真正弟子。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上所說的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九部經中都不曾聞。如果真說有,為何不犯波羅夷罪?

  佛說:善男子。如你所說他沒有毀犯波羅夷罪。善男子。如同有人說大海中只有七寶沒有八種,此人沒有過錯。所以如果有人說九部經中沒有說有佛性的也沒有罪。因為我在大乘大智海中說有佛性,二乘之人不能知見。所以說無沒有罪。此境界只有諸佛能知,不是聲聞緣覺所及的。善男子。如果人沒有學過如來甚深秘密藏者,又怎麼能知到有佛性呢?所謂秘密之藏就是方等大乘經典。善男子。各種外道,有的說我常,有的說我斷。如來不是那樣,也說有我,也說無我,這叫中道。如果有人說佛說中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遮住所以不知不見。所以要勤修方便斷壞煩惱。如果有人能這樣說,此人不犯四重。若不能這樣說則犯波羅夷。如果說我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皆有佛性。有佛性必定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我已得成就菩提。那麼此人犯了波羅夷罪。因為雖有佛性卻沒有修習諸善方便所以未見。因為未見佛性而不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可見佛法甚深不可思議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有國王問為何比丘會墮過人法

  佛告訴迦葉:如果有比丘為了利養飲食而谀谄、奸偽、欺詐。擔心如何才能讓世間人都知道我是乞士,而讓我得到利養名譽。這樣的比丘太愚癡。時常思慮我沒有得到四沙門果,如何讓世間人認為我得到了呢?又如何讓優婆塞優婆夷們

  都指著我說:‘此人福德真是聖人!’這樣思維後為了求利而不是求法。行動起來舉止安詳。拿著衣缽不失威儀。獨自坐在空閒的地方象阿羅漢一樣。讓世間人都認為,這是最好的比丘,精勤苦行、修行寂滅法。因此因緣得到很多門徒弟子,人們也供養他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讓很多女人敬念愛重他。如果比丘及比丘尼,做類似的事情則墮過人法。又有比丘為了建立無上正法住在空寂的地方。不是阿羅漢卻希望人們稱其是羅漢,是好比丘,是善比丘,寂靜比丘。讓無量人生於信心。因此因緣得到無量比丘作為伴侶,因此能讓破戒比丘及優婆塞都能持戒。因此因緣而建立正法,光揚如來無上大事,開化顯示方等大乘教法,度脫一切無量眾生。善於解說如來所說經律輕重之義。又說我今也有佛性。有經叫做如來秘藏。在此經中我必定得成佛道,能除無量億煩惱結。為無量的優婆塞說:你們都有佛性。我跟你們都會安住如來地道,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滅盡無量億諸煩惱結。這樣的人不是墮過人法是菩薩。

  如果有犯突吉羅罪的,要忉利天上八百萬年中墮在地獄中受諸罪報。何況故意違反偷蘭遮罪。大乘中如果比丘犯了偷蘭遮,就不應親近他。什麼是大乘經中的偷蘭遮罪呢?如果有長者造立佛寺,用花鬘供養佛。有比丘見到花束中的絲縷不問別人就私自拿走就犯了偷蘭遮罪。不管知不知道都是犯罪。如果因為貪心破壞佛塔,犯偷蘭遮。如此之人不應親近。如果國王大臣見塔毀壞為了修補供養捨利,就給此塔的比丘寄去珍寶。此比丘得到後自己享用,那麼這個比丘就是不淨,多起斗诤。善優婆塞不應親近供養恭敬他。這種比丘叫做無根,叫做二根,叫不定根。不定根之人貪念女人身就成為女人。貪念男人就成為男。這樣的比丘叫做惡根。不是男,不是女,不是出家,不是在家。這種比丘不應親近供養恭敬。佛法中沙門法之人,應生悲心覆育眾生,乃至對待蟻子都應施無畏布施,是沙門法。遠離飲酒乃至嗅香是沙門法,不妄語乃至夢中也不念妄語是沙門法,不生欲心乃至夢中亦復如是是沙門法。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果比丘在夢中行YIN欲是犯戒嗎?”

  佛說:不是。但要對YIN欲生臭穢想,直至不生一念淨想。遠離對女人的煩惱和愛想。如果夢中行YIN,醒了要生悔恨。比丘乞食接受供養時。要認為這就好像饑荒的世界吃孩子的肉。如果生YIN欲要快速捨離。此法門是佛所說經律。如果隨順魔所說就是魔眷屬。若能隨順佛說則是菩薩。

  如果有人說佛允許比丘經常翹著二郎腿,跳河,撲火。跳崖,不躲避危險,服毒絕食,睡在灰土上。捆住手腳。殺害眾生。學習方道咒術的。旃陀羅子、無根、二根、和不定根、沒有身根的。這些人如來都聽任他們出家為道。這些都是魔說。佛允許吃五種牛味以及油蜜。憍奢耶衣革屣等物。除此之外,如果有人說聽著摩诃楞伽,各種種子都允許貯畜。說草木之類都有壽命。佛說完後就入涅槃。如果經律這樣說即是魔說。我不允許比丘翹二郎腿,如果為了求法允許行住坐臥。也不允許服毒絕食五熱燒身,捆綁手足殺害眾生、方道咒術。貴重的象牙作的鞋子,允許儲畜種子,說草木有命。穿摩诃楞伽。如果說世尊這樣說,就是外道,不是我的弟子。我只允許吃五種牛味以及油蜜等。允許穿革屣憍奢耶衣。我說四大沒有壽命。如果經律這樣說,就是佛說。如果隨順佛就是我真正弟子。如果有不隨佛所說的就是魔眷屬。如果有隨順佛經律的那麼此人是大菩薩。

  善男子。魔說和佛說的差別,我現在為你們詳細解說了。

  迦葉對佛說:世尊。我今天才知到魔說和佛說的區別。因此能入佛法中深奧的義理。

  佛贊歎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明白這些道理,真是聰明。

  善男子。說苦的不明白聖谛。為什麼呢?如果說苦是苦聖谛,那麼一切牛羊驢馬以及地獄眾生應該有聖谛。善男子。如果有人不知道如來甚深境界、常住不變的微密法身。說如來的肉身不是法身。不知到如來道德威力,這才是苦。為什麼呢?因為不知道將法看成非法,非法看成法。可以預料此人一定會墮在惡趣,輪轉生死,增長諸結,多受苦惱。如果知道如來常住,沒有變易,或者聽聞常住二字的聲音。一經耳根即生天上。最後解脫時才能證知如來常住無有變易。證知之後而說:‘我很久以前曾經聽聞這個道理,現在得到解脫才能證知。我最初因為無知所以輪轉生死,無窮無盡。今日才得到真正的智慧。’如果是這樣的認知。是真正的修苦。有大利益。如果不知,就算勤修也沒有利益。正確的修習叫做知苦,是苦聖谛。若人不能如此修習。則叫做苦,不是苦聖谛。

  所謂苦集谛,就是在真法中不生真正智慧,接受不淨物,比如奴婢。能把非法說成正法,斷滅正法不讓正法久住,因此因緣不知法性,所以輪轉生死、多受苦惱。不能生天以及得正解脫。如果有深奧的智慧能不破壞正法,因此因緣得生天上以及正解脫。如果不知道苦集谛處而說正法沒有常住,都是滅法。因此因緣在無量劫中流轉生死,受盡苦惱。如果能明白正法常住不變,就是知集,是集聖谛。如果不能如此修習,則是集,不是集聖谛。所謂苦滅谛就是。如果有人過於喜歡修習空法是不好的。為什麼呢?因為空法能滅一切法,毀壞如來真法藏。這樣修學就是修空。修苦滅的人跟一切外道不同,如果說修空是滅谛,那麼一切外道也修空法應該也有滅谛。如果有人說如來藏雖不能知見,但是滅除一切煩惱就能進入。如果發了此心,哪怕只有一念因緣,就能在諸法中得到自在。如果有人修習如來密藏認為無我空寂,這人在無量世中生死流轉受盡苦惱。如果有人不這樣修習,雖然有煩惱也能迅速滅除,因為他知道如來秘密藏的原故。這叫做苦滅聖谛。如果如此修習滅谛就是我的弟子。如果不能就是修空而不是滅聖谛。

  所謂道聖谛就是佛法僧三寶以及正解脫。眾生有顛倒心而說沒有佛法僧和正解脫,受生死流轉好像夢幻。因修習此見輪轉在三有之中長久的承受巨大的痛苦。如果能發心明白如來常住不變,法、僧、解脫也是如此。因此一念在無量世中自在的果報隨意而得。為什麼呢?我在往昔因為四倒的原因把非法看作法而受無量惡業的果報。我今已消滅那些知見而成佛正覺。這叫做道聖谛。如果有人說三寶無常,修習此見則是虛妄修,不是道聖谛。如果修此法為常住的就是我的弟子。持正見修習四聖谛法就叫做四聖谛。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我現在才知道如何修習甚深的四聖谛法。

  佛告訴迦葉:“善男子。什麼是四倒呢?在非苦中認為是苦,叫做顛倒。非苦就是如來。認為是苦,即說如來無常變異。如果說如來是無常,可稱的上大罪之苦。如果說如來捨棄此受苦之身進入涅槃猶如薪盡火滅,就叫做在非苦中而認為苦。就是顛倒。如果說言如來是常就是執著我見。因我見而有無量的罪,所以應說如來無常。如果這樣說我則感覺快樂。如來無常就是苦,如果這是苦又怎麼能快樂?因為在苦中生起快樂的感覺所以叫做顛倒。樂生苦想也叫作顛倒。樂就是如來,苦就是如來無常。如果說如來是無常,就叫做在樂中生起苦的感覺。如來常住就是至樂,如果我說如來是常,如果又要進入涅槃?如果說如來不是苦,為何要捨身而取滅度?像這樣因為在樂中而感覺苦所以叫做顛倒。這是初倒。

  將無常認為常,將常認為無常,叫做顛倒。無常叫做不修空,不修空所以壽命短促。如果說不修空寂能得長壽就是顛倒,這是第二顛倒。將無我認為我,將我認為無我是顛倒。世間之人說有我,佛法之中也說有我。世間之人雖說有我,這個我卻沒有佛性。這是在無我中而認為有我。這是顛倒。佛法中的我就是佛性。世間之人說佛法中無我,則是在我中認為無我。如果說佛法必定無我,所以如來讓弟子修習無我,叫做第三顛倒。將淨認為不淨,不淨認為淨,叫做顛倒。淨即是如來常住,不是雜食身、不是煩惱身、不是肉身,不是由筋骨組成的身體。如果說如來無常是雜食之身,或者筋骨構成的身體。法僧解脫都是滅盡,就是顛倒。如果說我的身體中沒有一樣是不淨的,因為沒有不淨一定能進入清淨之處。如來所說的修不淨觀是虛妄的說法。這叫做第四顛倒。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我今日才得到正見。世尊。在此之前我們都是邪見之人啊。世尊。二十五有中有我嗎?”

  佛說:“善男子。‘我’即是如來藏之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就是我之義。此中‘我’從開始已來常常被無量的煩惱所覆蓋,所以眾生不能知見。善男子。好比貧窮女人的房子裡面有很多真金寶藏,家裡的人無論大人小孩都不知道在哪裡。這時有個異人知道其中方便就告訴貧窮的女人:‘我想雇你為我除草’。女人回答:‘我不能。你如果能告訴我那裡有金子,我就為你作事。’此人又說:‘我知道其中的方便,能為你指示’。女人回答:‘我家中大小尚且不知,你怎麼能知?’此人又說:‘我真的能。’女人回答:‘我想看到,請為我展示。’此人就在女人家中掘出真金。女人看到非常歡喜,認為奇特,景仰此人。善男子。眾生佛性也是如此。一切眾生不能得見,就像那有寶藏的貧人一樣不知。善男子。我現在普告一切眾生都有佛性,被煩惱所覆蔽。如同那貧窮的人有真金藏卻不能見。如來今日普示眾生諸覺寶藏,即佛性。而諸眾生見到此事,感覺歡喜歸仰如來。善知方便者即是如來。貧女人就是一切無量眾生。真金藏就是佛性。

  另外善男子。比如女人有一個孩子得了病,非常愁惱,四處求醫。醫師配了三種藥:酥、乳、石蜜。給他並告訴女人:‘孩子服藥後且莫給他喂奶。要等藥力消除才能。’於是女人就用很苦的東西塗抹他的不雅词不显示。母親告訴兒子:‘我的奶有毒不能吃。’兒子饑渴想吃母乳,可聞到苦味就躲得遠遠的。等到藥力消退母親用水洗干淨不雅词不显示。又對孩子說:‘我來喂你。’之時小兒雖然饑渴,卻不肯吃。母親又說:‘因為你吃了藥所以用毒塗抹,你的藥力消除我已經洗干淨了。你來吃奶吧,不苦。孩子聽後於是開始吃奶。善男子。如來也是如此。為度一切眾生而讓眾生修無我法。如是修法之後永斷我執而入涅槃,為了除去世間諸妄知見,為了示現過世間法,又為了示現世間認為我是虛妄不真實的,為了修無我法能清淨身體。猶如女人為其子用苦味塗抹不雅词不显示。如來也是如此,為了讓大家修空而說言諸法無我。如同彼女人淨洗不雅词不显示呼喚孩子,我也是如此而說如來藏。說已比丘不應害怕。如那小兒聽聞母喚還來吃奶。比丘也是如此,要自己分別如來秘藏不會沒有。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實在是無我的。為什麼呢?嬰兒出生時無所知曉,如果有我那他一出生就應該知道。因此而知一定無我。如果有我,出生已後應該不會死。如果一切皆有佛性,是常住的,那就應該沒有壞相,如果沒有壞相為何有剎利、婆羅門、毗捨首陀以及旃陀羅、畜生等等差別?現在看到業緣種種不同、諸趣各異。如果一定有我的話一切眾生應該沒有高下,因此佛性不是常法。如果說佛性是常,為何又說有殺盜YIN兩舌惡口妄言绮語貪恚邪見呢?如果我性是常,為何酒後迷荒醉亂。如果我性是常,盲人應該能見,聾人應能聞聲,啞人應能說話。瘸人應能行走。如果我性是常,不用躲避火坑、大水、毒藥、刀劍、惡人、禽獸。如果我性是常,所經歷的事情應該不會忘記。如果不忘怎麼會說我在哪裡見過此人這樣的話呢?如果我是常則不應有少壯衰老衰盛之事以及憶念往事。如果我是常應該住在何處?在涕唾青黃赤白諸色中嗎?如果我是常應遍布全身,如同胡麻油沒有空隙,如果身體破損,我也應一同破損。”

  佛告訴迦葉:“善男子。譬如國王有大力士,其人眉間有個金剛珠。與其它力士較量時,對方的頭碰到他的額上,寶珠就沒入膚中,人們不知道找不到寶珠。力士額頭那裡長了瘡就讓良醫來治。有明醫知道瘡是因為寶珠進入身體而成。於是良醫尋問力士:‘你額上的寶珠呢?’力士驚答:‘大師醫王。我額上寶珠丟了,讓我非常愁苦。’這時良醫勸慰力士:‘你不要愁苦。你打斗時寶珠進入你的身體,現在在皮裡卻表現在外面。你爭斗時嗔恚的毒太盛所以寶珠陷入身體而不自知。’力士不相信醫生的話。如果在皮裡,膿血不淨為何不出?如果在筋裡不應能見。你為何要騙我。這時醫拿鏡照他的臉。珠在鏡中明了可見。力士見到後非常驚訝,認為奇特。

  善男子。一切眾生亦是如此。因為不能親近善知識,雖有佛性皆不能見。而被貪YIN嗔恚愚癡之所覆蔽,墮落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旃陀羅、剎利、婆羅門、毗捨首陀。生在如是種種家中。因心所起的種種業緣。雖受人身卻有各種殘疾。在二十五有中受各種果報。貪YIN嗔恚愚癡覆蓋了心而不知佛性。如那力士寶珠在體內卻說丟失。眾生也是如此。不知道親近善知識,不知如來微密寶藏,而修學無我。如同凡人一樣,雖說有我又不知我之真性。我的弟子也是如此。不知道親近善知識所以修學無我卻不知無我之處,尚且自不知無我的真性,何況能知有我的真性?善男子。如來說諸眾生皆有佛性。如同良醫告訴力士金剛寶珠。眾生被無量億煩惱所覆蔽而不識佛性,如果煩惱消除也就能夠證知了了。如同力士在明鏡中看見寶珠。善男子。如來秘藏如此的無量不可思議啊。

  另外善男子。譬如雪山有一味藥,名叫樂味。味道極甜,長在叢林深處無人能見。有人聞到香氣知道那裡有此藥。過去往世中有轉輪王,在此雪山為得此藥,到處制造木筒用來接此藥。此藥成熟時從地上流出集中在木筒中,味道純正。王死後此藥的味道或醋或醎或甜或苦或辛或淡。如此一味隨其流處味道各異。此藥的真味停留在山中猶如滿月。凡人薄福,雖用用種種方法搜集卻不能得到真味。又有聖王出現於世,因福德因緣得到此藥真正之味。善男子。如來秘藏也是如此。被煩惱叢林所覆,無明眾生不能得見。一味者喻如佛性,因煩惱故而出現種種味道。所謂地獄、畜生、餓鬼、天、人。男、女、非男、非女。剎利、婆羅門、毗捨首陀。佛性雄猛難可沮壞,所以沒有能殺害的。如果有能殺者則斷佛性。所以佛性終不可斷,性如果可以斷滅是沒有道理的。如我性者即是如來秘密之藏。如是秘藏不能沮壞燒滅。雖然不可壞卻又不可見,只有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才能證知,因此因緣不能傷害。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果無殺,應當沒有不善之業。”

  佛告訴迦葉:“實在是有殺生的。為什麼呢?善男子。眾生的佛性住在五陰中。如果破壞五陰則叫殺生,如果殺生即墮惡趣。因業力因緣而有剎利、婆羅門、毗捨首陀及旃陀羅,若男若女、非男非女,二十五有差別之相、流轉生死。凡人計較於我的大小諸相,猶如稗子或如米豆乃至拇指,如是種種妄想。妄想之想無有真實。出世的‘我相’就是佛性,這樣的我才是最善的。

  另外善男子。譬如有人善於挖掘土中寶藏。用利刃掘地,盤石沙礫都不能阻擋。只有金剛不能穿過。金剛是所有刀斧不能沮壞的。善男子,眾生的佛性也是如此,一切天魔波旬以及諸人天所不能壞。五陰之相是起作(作用),起作之相如同石沙可穿可壞。佛性猶如金剛不可沮壞。因此壞五陰就是殺生。善男子。要知道佛法如此的不可思議。

  大般涅槃經卷第七畢

  大般涅槃經卷第八

  白話佛經

  白話大般涅槃經

  法會聖眾 常親近同修 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八

  如來性品第四之五

  佛說:“善男子。方等經典,好像甘露又像毒藥。”

  迦葉菩薩對佛說:“如來為什麼說方等經典好像甘露又像毒藥呢?”

  佛言:“善男子。你今天相要知道如來秘藏真實的意義嗎?”

  迦葉回答:“我今天非常希望得知如來秘藏的意義。”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或有服甘露 傷命而早夭 或復服甘露壽命得長存

  或有服毒生 有緣服毒死 無礙智甘露所謂大乘典

  如是大乘典 亦名雜毒藥 如酥醍醐等及以諸石蜜

  服消則為藥 不消則為毒 方等亦如是智者為甘露

  愚不知佛性 服之則成毒 聲聞及緣覺大乘為甘露

  猶如諸味中 乳最為第一 如是勤精進依因於大乘

  得至於涅槃 成人中象王 眾生知佛性猶如迦葉等

  無上甘露味 不生亦不死 迦葉汝今當善分別三歸

  如是三歸性 則是我之性 若能谛觀察我性有佛性

  當知如是人 得入秘密藏 知我及我所是人已出世

  佛法三寶性 無上第一尊 如我所說偈其性義如是

  這時世尊說道:“有人服用甘露而夭折,有人服用甘露得到長壽;有人服用毒藥而生,有人服用毒藥而死;無礙智的甘露就是大乘經典,此大乘經典又可能叫做雜毒藥。好比酥、醍醐以及諸石蜜,能消除病痛則稱為藥,不能除病則叫做毒。方等經典也是如此,對智者而言是甘露,愚蠢的人不明白佛性,服用則成為毒藥。對於聲聞及緣覺眾而言,大乘就是甘露。好比各種味道中,乳是第一味,按照大乘經辛勤精進的修行,就能達到涅槃,成為人中的象王。讓眾生明白佛性,就像迦葉等人一樣。無上甘露之味是不生亦不死的,迦葉,你今天應當好好的分別三歸,如此三歸之性,就是如來之性,如果能仔細觀察,覺知我性中有佛性,那麼此人就算進入如來秘藏中了。如果了知“我”以及“我所”,那麼此人已然超過世間了。佛法三寶之性就是無上第一尊,其中的道理就如我所說的此偈。

  爾時迦葉復說偈言

  我今都不知 歸依三寶處 雲何當歸趣無上無所畏

  不知三寶處 雲何作無我 雲何歸佛者而得於安慰

  雲何歸依法 唯願為我說 雲何得自在雲何不自在

  雲何歸依僧 轉得無上利 雲何真實說未來成佛道

  未來若不成 雲何歸三寶 我今無預知當行次第依

  雲何未懷妊 而作生子想 若必在胎中則名為有子

  子若在胎中 定當生不久 是名為子義眾生業亦然

  如佛之所說 愚者不能知 以其不知故輪回生死獄

  假名優婆塞 不知真實義 唯願廣分別除斷我疑網

  如來大智慧 唯垂哀分別 願說於如來秘密之寶藏

  我現在根本不明白歸依三寶之處啊。如何能夠到達無上無畏的地方?不知道三寶的歸處如何修證無我?如何才能歸依佛而得到安慰?如何歸依法,希望如來為我解說。如何得到自在,如何不能自在。如何歸依僧從而得到無上的利益?如何保證未來可以成佛道?未來如果不能成,應該如何歸依三寶呢?我沒有預知能力,所以應該按照次第修行。如何沒有懷孕,就認為要生孩子呢?如果一定在胎中才能稱的上有孩子了。孩子如果真的在胎中,出生必定是遲早的事。這是生子的道理,眾生的業力也是如此。如佛所說的那樣,愚人不能知曉,因為他不知道,所以才在生死的牢籠中輪回。假名做優婆塞,不知道其中真實的道理。唯願如來詳細的分別解說,解除我們的疑網。如來具有大智慧,希望如來憐憫我們,為我們講解如來秘密之寶藏。

  迦葉汝當知 我今當為汝 善開微密義令汝疑得斷

  今當至心聽 汝於諸菩薩 則與第七佛同其一名號

  歸依於佛者 真名優婆塞 終不更歸依其余諸天神

  歸依於法者 則離於殺害 歸依聖僧者不求於外道

  如是歸三寶 則得無所畏

  迦葉你應該知道這些,我今天為你好好的解說此中微妙的道理,讓你斷絕疑問。只要至心聽,你和諸菩薩則與第七佛(釋迦牟尼佛)就是一個名號了。歸依佛,就是真名優婆塞,永遠不歸依其余的天神。歸依法則能遠離殺害,歸依聖僧則不求外道。這樣歸依三寶則能得無所畏懼。

  迦葉白佛言 我亦歸三寶 是名為正路諸佛之境界

  三寶平等相 常有大智性 我性及佛性無二無差別

  是道佛所贊 正進安止處 亦名正遍見故為佛所稱

  我亦趣善逝 所贊無上道 是最為甘露諸有所無有

  迦葉對佛說:“我歸依三寶,這是無上正路,是諸佛之境界。在三寶平等相中常蘊含著大智之性。我性以及佛性是無二無別的。這個道理是佛所稱贊的,也是正進安止之處,又叫做正遍見,所以被佛所稱贊。我也喜歡善逝所贊無上之道,這是最妙的甘露,是諸有中所沒有的。”

  這時佛告訴迦葉菩薩:“善男子。你不應該像那些聲聞凡夫之人一樣在大乘法中分別三寶,大乘中沒有三歸分別之相。為什麼呢?在佛性中即有法、僧,為了要化度聲聞凡夫所以分別解說了三歸的不同之相。善男子。如果要隨順世間法則應分別有三歸依。善男子。菩薩應這樣思惟:我現在此身歸依於佛,如果此身能成佛道,成佛之後不必再恭敬禮拜供養諸世尊了。因為諸佛平等,平等的作為眾生作歸依之處。如果要尊重法身捨利,便應禮敬諸佛的塔廟。為什麼呢?是為了要化度諸眾生的緣故,讓眾生向我學習而也願意禮拜供養塔廟。這樣眾生以我的法身作為歸依之處。一切眾生都依從不真的邪偽之法,我要次第為眾生解說真法。如果有歸依非真僧的,我要作為他們能歸依的真僧之處。如果有人分別三歸依,我要為他們作一歸依處,沒有三種差別。為盲目的眾生作為他們的眼目,又要為諸聲聞緣覺作真正歸依之處。善男子。這些菩薩為無量惡業的眾生以及智者們而作佛事。

  善男子。比如有人臨戰時心想:我在軍隊中是第一,一切兵眾都要依靠我。又像王子如此思惟:我要調伏其余王子,光復大王霸王之業而得自在。讓其余王子都歸依於我。所以不應認為自己下劣。如國王王子大臣也一樣。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也是如此思維的。怎麼說三事(三歸依)與我是一體呢?善男子。我所開示的三事即是涅槃。如來稱為無上士。好比人身上頭是最上,不是其余的關節手足所等同的。佛也是最尊最上的,不是法、僧能等同的。為了要化度諸世間而示現種種差別之相。就像那階梯一樣。所以你不應受持凡人所認知的有差別之相的三歸依。你對待大乘要如同如剛刀一樣猛利的決斷。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我是明知故問,不是真的不知道。我是為菩薩那些大勇猛者問此無垢清淨的行處(行為方法)。希望如來為諸菩薩詳細宣講辨別此奇特之事,稱揚大乘方等經典。如來大悲現在已經圓滿的解說,我也如是安住在此法中。所說的菩薩清淨行處就是宣說大涅槃經。世尊。我現在也要廣為眾生顯揚此如來秘藏。也要證知真正的三歸處。如果有眾生能相信此大涅槃經,其人則能自然了達三歸依處。因為如來秘藏有佛性。如果有人宣說此經典,其言身中盡有佛性。此人則不久就能求得三歸依處。為什麼呢?在未來世中我身就會成就三寶,所以聲聞緣覺之人及其余眾生都皈依於我,恭敬禮拜。”

  善男子。所以應當正確的學習大乘經典。

  迦葉又說:“佛性如此不可思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不可思議。”

  這時佛贊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你已成就深利的智慧。我要更完善的為你解說深入如來藏。假如‘我’是住的那就是常法(有生就有滅),不能離苦。假如是無我,那麼修行淨行也就無人能受益。如果說諸法都無我就是斷見。如果說我是住的即是常見。如果說一切行法無常即是斷見,說諸行皆常又是常見。如果說苦即是斷見,如果說樂又是常見。修行一切法皆常的人墮於斷見,修行一切法斷滅的人又墮於常見。就像步屈蟲一樣依靠移動前腳才能移動後腳。修常見和斷見的人也是如此,斷和常是互相依存的(相對的),所以修於苦法都是不善的,修於樂法則叫作善。修無我法的是增添煩惱。修常法是則名曰如來秘藏。所謂涅槃是沒有洞窟房宅的。修於無常法即是財物(會丟失),修於常法就是佛法僧三歸和正解脫。要知道佛法是中道,遠離二邊而說真法。凡夫愚人卻對二邊法沒有懷疑。好像羸弱的病人吃了酥後就有了氣力,有無之法體性不定,如同四大的性質不同,互相違反。良醫了解其中的道理按照病人的偏頗而治療。

  善男子。如來也一樣。對眾生而言猶如良醫。明白煩惱的體相差別而為眾生除斷煩惱,開示如來秘密之藏、清淨佛性是常住不變的。如果說有,聰明的人不應染著。如果說無即是妄語。如果有人說有不要默認,也不要戲論诤訟,只為了希求了知諸法真性。凡夫只知道戲論诤訟,不能了解如來微密藏。如果給他說苦,愚人就認為身是無常。給他說一切皆苦,他又不能知道身中有樂性。如果給他說無常,凡夫就認為一切身都是無常,好像瓦一樣會毀壞。有智慧的人應當分別。不應當盡言一切無常。為什麼呢?因為我身即有佛性種子。如果說無我,凡夫就認為一切佛法也是無我的。智者應當分別無我是假名,不是真正的無我,了解此中道理不要懷疑。

  如果說如來秘藏是空寂的,凡夫聽到後就生出斷滅見。有智慧的人應當分辨如來是常,無有變易。如果說解脫猶如幻化一樣,凡夫就認為得到解脫就是磨滅。有智慧的人應當分辨人中獅子雖然表面上有去有來實際上卻是常住不變的。如果說無明緣行(見十二因緣),凡夫聽了就生出二法想——明與無明。智者要明白明與無明本性是無二無別的。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如果說行緣識凡夫就認為行之識是兩回事,智者要明白兩者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如果說十善十惡,什麼可作什麼不可作,善道、惡道、白法、黑法。凡夫就認為這些都是二,智者要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如果說應修一切法苦,凡夫就認為是二,智者要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如果說一切行都是無常,如來秘藏也是無常。凡夫認為兩者是二,智者要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如果說一切法無我,如來秘藏也無我。凡夫認為兩者是二,智者要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我與無我本性並不是兩回事。如來秘藏的道理如是,被不可稱計無量無邊諸佛所贊。我今天於此一切功德成就經(大涅槃境)中都說完了。

  善男子。我與無我在性相上是不二的。你應該如此的受持頂戴。善男子。你也應當堅持憶念此經典。就像我早先在摩诃般若波羅蜜經中說我與無我沒有二相。好比因乳二生酪,因酪而得生酥,因生酥而得熟酥,因熟酥而得醍醐。此種酪性是從乳生是從自生還是從他生呢?乃至醍醐也是如此。如果是從他生即是他作,不是乳生。既然非乳所生,乳就沒有作用了(何必因乳而生?)。如果是自生,不應該相似相續而生,如果相續而生則不能同時生,既然不能同時而生則不能同時而有五種味,既然不能同時有五味那一定不是從自身而來的(不然乳就會自己變成酪)。要知道乳中本來就有酪相,因為甜味多而不能自己變化,乃至醍醐也是如此。是因牛吃了水草的因緣,依靠血脈轉變而得成乳。如果牛吃甘草那乳就甜,如果牛吃苦草乳那乳就苦。雪山上有種草叫做肥膩,牛如果吃了就能只得醍醐,沒有青黃赤白黑色之分。因為谷草的因緣牛乳才有色味差別。眾生以明、無明業力因緣而生二相,如果無明轉變則成為明(本性一樣)。一切諸法所謂善和不善,也是如此沒有二相。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佛所說的乳中有酪是什麼意思呢?世尊。如果說乳中必定有酪相,因為太微細而不可見。為何說是因乳的因緣而生酪呢。道理上來說如果本來沒有後來出現才叫做生,如果本來就有如何能說生呢?如果說乳中必定有酪相,那麼百草之中也應有乳,乳中也應有草。如果說乳中必定無酪,如何因乳而生酪呢。如果道理上講本來沒有而後能產生,為何乳中不能生草?”

  “善男子。不能簡單的說乳中有酪或者乳中無酪,也不可說從別處而生。如果說乳中必定有酪,為何味道各異?所以不可說乳中定有酪性。如果說乳中定無酪,乳中為何不生兔角?放到毒乳中酪則能殺人。所以不可說乳中定無酪性。如果說酪從別處生,為何水中不能生酪,所以不可說酪從他生。善男子。是因為牛食草的因緣血則變白,草血滅後,依靠眾生福力變成乳。此乳雖從草和血而出但不能說二,只能叫作從因緣生。酪至醍醐也是如此,所以叫做牛味。是乳滅後因緣成酪。因緣就是酢或者暖。所以叫做從因緣有,乃至醍醐也是如此。所以不能簡單說乳中沒有酪相,從別處生不依靠乳而有,是沒有道理的。善男子。明與無明也是如此,如果與煩惱諸結在一起,就叫做無明。如果與一切善法在一起就叫做明。所以我說沒有二相。因此因緣我先說雪山有草名曰肥膩,牛吃了就能產醍醐。佛性也是如此。

  善男子。眾生薄福不見此草。佛性也是一樣,因為煩惱覆蓋眾生不能見。譬如大海雖然都?,其中也有上妙之水味道像乳一樣。喻如雪山雖然成就種種功德生長各種藥,其中也有毒草。諸眾生的身也是如此,雖有四大毒蛇之種其中亦有妙藥大王,就是佛性。不是作法(不能作用)只是因為被煩惱客塵所覆。若?利、婆羅門、毗捨、首陀能斷除客塵就能見佛性而成無上道。譬如虛空中震雷起雲,一切象牙上皆生花,如果沒有雷震,花則不生,也就沒有生花之名。眾生佛性也是如此。常被一切煩惱覆蓋不可得見。所以我說眾生無我,如果得聞此大般涅槃微妙經典則見佛性,就像象牙花一樣。就算聽聞契經一切三昧,不聞此經也不知如來微妙之相。如同無雷時象牙上花不可得見,聞此經後即知一切如來所說秘藏佛性。喻如天雷現象牙花。聞是經已即知一切無量眾生皆有佛性。因此而說大涅槃叫做如來秘密之藏。增長法身猶如雷時象牙上花,因為能滋養如此大義,所以叫做大般涅槃。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有能習學是大涅槃微妙經典。當知是人能報佛恩是真佛弟子。

  迦葉菩薩對佛說:“甚奇世尊。所說的佛性太深奧了,難見難入。是聲聞緣覺所不能認同的。”

  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就像你所贊歎的。跟我我說的一樣。”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佛性者為何甚深難見難入?”

  佛說:“善男子。比如盲人為治病造訪良醫。此時良醫用金箭決(應該是清理的意思)其眼膜。用一個指頭問他能見到嗎。盲人回答看不見。又用二指三指展示,才回答稍微看見。善男子。此大涅槃微妙經典如來最後所說也是一樣。無量菩薩雖具足行諸波羅蜜乃至十住,還不能見所有佛性。只是稍微能見。是菩薩摩诃薩見後都說:‘甚奇世尊。我等流轉無量生死,常被無我所惑亂。’善男子。如是菩薩位階在十地尚不能了了知見佛性,何況聲聞緣覺之人?另外善男子。譬如仰頭看虛空看到鵝雁,那是虛空還是鵝雁?是谛觀不已才仿佛能見到。十住菩薩對如來性知見也是一樣的少,何況聲聞緣覺之人?

  善男子。譬如喝醉的人要行遠路,只能朦胧看見道路。十住菩薩對於如來性的知見之少也是如此。善男子。比如渴人行於圹野,此人太渴了到處求水,見到有樹叢中有白鶴,此人迷惑中不能分別是樹是水,谛觀不已才見白鶴以及叢樹。善男子。十住菩薩對於如來性知見之少也是如此。善男子,譬如有人在大海中到達無量百千由旬,遠遠望見樓閣堂閣。就想那是樓閣還是虛空呢?看得久了才確定樓閣。十住菩薩在自身中見如來性也是如此。善男子。譬如王子身體虛弱整夜游戲直至天亮,眼睛看一切都不明了。十住菩薩雖於己身見如來性也是如此,不大明了。另外善男子。譬如官吏被公事所迫深夜回家,閃電趙耀下瞬間看見牛聚。就想:是牛群還是屋捨?此人看了很久雖然認為是牛群卻不能確定。十住菩薩雖於己身見如來性卻不能確定也是如此。

  另外善男子。如持戒比丘觀察無蟲的水而看見蟲。就想此中動者是蟲還是塵土?常久的觀察雖知道是塵也不能明了。十住菩薩於己身中見如來性也是一樣不大明了。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在陰閣中看到遠處小孩。就想:那是是牛、鹫、鳥、人呢?久觀不已雖然看見小兒還不能明了。十住菩薩於己身分見如來性也是一樣不大明了。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於黑夜中見畫菩薩像。心想:這是菩薩像還是自在天像還是大梵天像呢?此人看了很久雖然認為是菩薩像卻不大明了。十住菩薩於己身見如來性也是一樣不大明了。善男子。所有佛性都是甚深難得知見。只有佛能知,不是聲聞緣覺所能知道的。善男子。智者要如此分辨知如來性。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既然佛性如此微細難知,肉眼怎麼能得見呢?”

  佛說:“迦葉。善男子。如同那非想非非想天,也不是二乘人所能得知。只是隨順契經因為相信而知道。善男子。聲聞緣覺相信此大涅槃經。直到自己有如來性也是一樣。善男子。所以應當精勤修習大涅槃經。善男子。如此佛性唯佛能知,不是諸聲聞緣覺所能了解的。”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凡夫有眾生性,都說有我。”

  佛說:“譬如二個好友。一是王子,一是貧賤之人。如是二人互相來往。貧人見王子有一好刀淨妙第一,心中貪著。王子後來拿著此刀逃至他國。於是貧人後來在他家寄宿,在夢中說:刀、刀,旁人聽了就把它抓到王宮。國王問:“你說的刀是從何處得的?”此人把事情經過告訴大王。王就用刑搜查想得到刀,當然無辦法得到。貧人說:我與王子素來親近。原來雖然眼見過,卻不敢用碰觸,何況拿走呢?國王又問:你見的刀是什麼樣子的?回答:大王,好像羚羊角一樣。“國王聽到就欣然而笑。說:你走,不要害怕了。我庫藏中沒有那樣的刀。你又怎麼能在王子哪裡見到呢?這時國王就問群臣:‘你們曾見過這樣的刀嗎?’說完後就死了。之後尋立其余王子紹繼王位。又問輔臣:‘你們,曾在皇宮庫藏之中見過此刀嗎?’諸臣回答:‘我們見過。’又問:‘形狀像什麼?’回答:‘大王,像羚羊角。’國王說:‘我官藏中那裡有這樣的刀?’之後的四個王都無從求索。後來逃跑的王子從他國回來本土,又成為王。既登王位又問諸臣:‘你們見過刀嗎?’回答:‘大王。我們都見過。’又問:“形狀像什麼?’回答:‘大王。顏色清淨如優缽羅花。’也有人說形如羊角,還有人說顏色火紅,還有人說猶如黑蛇。這是國王大笑:‘你們都沒見過我刀真實之相。’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也是如此,出現於世,講解‘我’的真相,說後捨法。如同王子持淨妙刀逃至他國。凡夫愚人說一切有我,如那貧人夢話:刀刀。聲聞緣覺問眾生我有何相?回答:我見我相大如拇指。或說如米。或說如稗子。或說我相住在心中,像太陽一樣。這些眾生不知我相,如同諸臣不知刀相。菩薩這樣解說我法,凡夫不知種種分別,妄認作我相。如同問刀的相,回答好似羊角。這些凡夫次第相續而起邪見,為了斷絕這些諸邪見,如來示現而說無我。如同王子對諸臣說我庫藏中沒有此刀。善男子。今日如來所說真我,叫做佛性。如此佛性,我佛法中比喻如淨刀。善男子。如果有凡夫能很好的解說即是隨順無上佛法。如果有人善於分別隨順宣說,那麼即是菩薩相貌。善男子。所有種種異論咒術言語文字都是佛說不是外道說。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何如來說字的根本?”

  佛說:“善男子。最初的半字是根本。依靠各種記論、咒術、文章、諸陰、實法。讓凡夫學習字的根本,然後能知道什麼是法什麼是非法。”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那麼所說的字是什麼意思呢?”

  善男子。有十四音稱作字義。所說的字名為涅槃,常故不流。如果不流轉則為無盡。既然無盡即是如來金剛之身。此十四音就是字本。惡(發音)就是不破壞,不破壞就叫三寶,猶如金剛。又惡叫做不流,不流即是如來。如來得九孔沒什麼可流所以不流,又沒有九孔所以不流。不流即常,常即如來。如來無作是故不流。另外惡者叫作功德,功德即是三寶。所以叫惡。阿叫做阿阇梨。阿阇梨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世間中的聖者。什麼是聖?聖叫做無著,少欲知足又叫清淨。能度眾生於三有流生死大海就是聖。另外阿叫做制度,即修持淨戒隨順威儀。另外阿者叫做依從聖人,應學習威儀、進止、舉動,供養恭敬禮拜三尊,孝養父母及學大乘。善男女等都持禁戒,以及菩薩摩诃薩等都是聖人。另外阿叫做教誨,就是如來說這些應作這些莫作。如果能避免非威儀的法則叫聖人,所以叫阿。

  億即是佛法,梵行廣大清淨無垢,好像滿月。你們這些應作,這些不應作,這些符合道理、這些不合道理,此是佛說,此是魔說。所以叫億。伊就是佛法,微妙甚深難得。如自在天、大梵天王。法名自在,若能受持則叫護法。另外自在叫做四護世。此四自在則能攝護大涅槃經,也能自在敷揚宣說。另外伊就是能為眾生自在說法。另外伊為了自在而說什麼呢?就是修習方等經典。另外次伊就是斷嫉妒如除稗穢,讓他們都能令變成吉祥,所以叫伊

  郁就是諸經中最上最勝的。增長上上,就是大涅槃。另外郁就是如來之性聲聞緣覺所未曾聽聞的。比如一切地方北郁單越最為殊勝。菩薩若能聽受此經對一切眾最為殊勝,因此此經叫做最上最勝。所以叫郁。優,猶如牛乳是各種味道中最好的。如來之性也是如此在諸經中最尊最上。如果有人誹謗,要知道此人與牛沒有區別。另外優叫做無慧正念。誹謗如來微密秘藏的非常可憐,遠離如來秘密之藏而說無我。所以叫優。

  [口*垔](yan)即是諸佛法性涅槃。所以叫[口*垔]。[口*野]叫做如來義。[口*野](ye)就是:如來進止、屈伸、舉動無不利益一切眾生。所以叫做[口*野]

  烏就是煩惱義。煩惱叫做諸漏,如來永斷一切煩惱,所以叫烏。炮就是大乘義。在十四音中是究竟義。大乘經典也是如此,在諸經論中最為究竟。所以稱作炮。

  庵能遮一切諸不淨物,在佛法中能捨一切金銀寶物。所以叫庵。阿叫做勝乘義。因此大乘典大涅槃經,在諸經中最為殊勝,所以叫阿

  迦在眾生起大慈悲,把眾生看作孩子如羅?羅一樣,作為美妙、上善之義,所以叫迦。佉叫做非善友。非善友名為雜穢,不信如來秘密之藏。所以名佉。

  伽叫做藏,藏即是如來秘藏,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叫伽。[口*恆]是如來常音,什麼叫如來常音?所謂如來常住不變。所以叫[口*恆]。俄是一切諸行破壞之相,所以名俄

  遮就是是修行的意思,能調伏一切諸眾生,所以是修行之義,所以叫遮。 車是如來覆蔭一切眾生,猶如大蓋,所以叫車。阇是正解脫,沒有老之相,所以叫阇。膳就是煩惱繁茂,猶如森林,所以叫膳。喏是智慧義,了知真法性,所以叫喏。

  咤就是在閻浮提示現半身而說法,喻如半月,所以叫咤。侘就是法身具足,猶如滿月。所以叫侘。荼是愚癡僧,不知常與無常,猶如小兒,所以叫荼。祖是不知師恩,猶如羝羊,所以叫祖。拏不是聖義,喻如外道。所以叫拏。多就是如來告諸比丘,應該離開驚畏,為你們說微妙法。所以叫多。他叫做愚癡義。眾生流轉生死,如蠶、蜣螂一樣將自己纏裹。所以叫他。陀叫做大施。所謂大乘所以叫陀。彈就是稱贊功德,所謂三寶如須彌山一樣高峻廣大,不會傾倒,所以叫彈。 那就是三寶安住不會傾倒震動,好像門坎。所以叫那。

  波是顛倒義。如果說三寶都要滅盡,那麼此人非常疑惑,所以叫波。頗是世間災難。如果說世間災起時三寶也盡,那麼此人愚癡無智,違反如來的意思。所以叫頗。婆叫做佛十力。所以叫婆。滼叫做重擔。能負擔無上正法,要知道此人是大菩薩。所以叫滼。摩是諸菩薩嚴峻制度,就是所謂大乘大般涅槃。所以叫摩。

  蛇是諸菩薩到處為諸眾生說大乘法。所以叫蛇。啰能破壞貪欲嗔恚愚癡而說真實法。所以叫啰。羅叫做聲聞乘動轉不住,大乘安固不會傾動。捨棄聲聞乘而精勤修習無上大乘。所以叫羅。和是如來世尊,為眾生降下大法之雨。所謂世間的咒術經書,所以叫和。奢就是遠離三箭。所以叫奢。沙叫做具足義。如果能聽此大涅槃經,則已經得聞受持一切大乘經典,所以叫沙。娑是為諸眾生演說正法,令眾生歡喜。所以叫娑。呵叫做心歡喜。如此奇特,世尊離一切行。如此奇怪,如來入般涅槃。所以叫呵。[口*荼]是魔義。無量諸魔不能毀壞如來秘藏,所以叫[口*荼]。另外[口*荼]示現隨順世間父母妻子,所以叫[口*荼]。魯流盧樓。這四字有四種意義。所謂佛、法、僧以及對法。所謂對法,就是隨順世間。猶如調婆達示現壞僧的形象,化作種種形貌色像是為了制定戒律,智者明白此事不應對此感到恐怖。叫做隨順世間之行。所以叫魯、流、盧、樓。

  吸氣、舌根、隨鼻之聲,長短超聲不同的音有不同的義。都因舌齒而有差別。這些字義能令眾生口業清淨。眾生的佛性卻不像這樣假於文字而得清淨。為什麼呢?因為性本來清淨,所以雖然處在陰界入中,卻不同於陰入界。所以眾生都應歸依諸菩薩。因佛性所以平等對待眾生,沒有差別。所以半字對於諸經書記論文章是根本。另外,半字之義都是煩惱言說之本,所以叫半字。滿字者是一切善法言說之根本,比如世間為惡之人叫作半人,修善之人叫做滿人。一切經書記論都因半字作為根本,如果說如來以及正解脫入於半字,是不對的。因為那是離於文字的。所以如來對於一切法無礙無著是真得解脫。什麼叫做解了字義?因為如來出現於世能滅除半字(比喻不圓滿的法),所以叫做解了字義。如果隨逐半字之義,其人不知如來之性。什麼叫做無字義呢?親近修習不善法的人叫做無字。另外,無字雖能親近修習善法,不知如來常與無常、恆與非恆,以及法僧二寶,律與非律,經與非經魔說、佛說。如果不能分別這些,就叫做隨逐無字義。我現在已經解說如此隨逐無字之義。善男子。所以你要離開半字而善於了解滿字。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我們應當好好學習字數。現在我值遇無上之師。已接受如來殷勤的教誨。”

  佛贊歎迦葉:“善哉善哉。樂於學習正法者應該如此。” 這時佛告訴迦葉菩薩:“善男子。鳥有二種,迦鄰提和鴛鴦。一起游行,不相捨離。苦、無常、無我等法也是如此不得相離。”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何是苦、無常、無我。如同那鴛鴦、迦鄰提鳥?”

  佛說:“善男子。異法是苦,異法是樂。異法是常,異法無常。異法是我,異法無我。(是否是指外道都是執著兩邊)?譬如稻米與麻麥不同。麻麥有不同於豆粟甘蔗。如是種子從萌芽知道開花都是無常。果實成熟,被人受用的時候才叫做常。因為其性真實。”

  迦葉對佛說:“世尊。這些東西如果是常,與如來一樣嗎?”

  佛說:“善男子。你不要這樣說。為什麼呢?如果說如來像須彌山。當劫壞的時候須彌山會崩倒。如來這時怎麼會一同壞呢?善男子。你不要有這種想法。善男子。一切諸法除了涅槃,沒有一法是常。只是用世間谛來比喻果實是常。”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善哉善哉。正像佛說得這樣。”

  佛告訴迦葉:“如是如是。善男子。雖然修行一切契經的定。乃至沒有聽聞大般涅槃,都說一切無常。聞此經後雖有煩惱如同沒有煩惱,能利益一切人天。因為曉知自己身中有佛性,這叫做常。另外善男子,比如庵羅樹花剛開放的時候是無常相,等到果實成熟利益人們的時候才叫做常。另外善男子,譬如金礦消融之時。是無常相。融化後成為金頂,利益大眾,才叫做常。善男子。雖然修行一切契經的定。乃至沒有聽聞大般涅槃,都說一切無常。聞此經後雖有煩惱如同沒有煩惱,能利益一切人天。因為曉知自己身中有佛性,這叫做常。

  另外善男子。譬如胡麻未被搾壓時叫無常,等到成了油利益大眾才叫做常。善男子。雖然修行一切契經的定。乃至沒有聽聞大般涅槃,都說一切無常。聞此經後雖有煩惱如同沒有煩惱,能利益一切人天。因為曉知自己身中有佛性,這叫做常。譬如河流都歸於海,一切契經諸定三昧都歸大乘大涅槃經。因為,此經是究竟說皆有佛性。善男子。所以我說異法是常,異法無常,乃至無我也是如此。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來已離開憂悲的毒箭。所謂憂悲叫做天,如來不是天。有憂悲的叫人,如來不是人。此憂悲是二十五有,如來不是二十五有。所以如來沒有憂悲。為何說如來憂悲呢?”

  善男子。無想天叫做無想。如果無想則無壽命,如果沒有壽命為何有陰界之入呢?因此無想天的壽命不能說有固定的住處。善男子。比如樹神依樹而住,不能斷定依枝、依節、依莖、依葉。雖然不定卻不能說無。無想天的壽命也是如此。善男子。佛性也一樣,甚深難解。如來實在沒有憂悲苦惱,而對眾生興起大慈悲示現有憂悲。對待眾生猶如羅?羅。另外善男子,無想天中所有壽命只有佛能知,非其余的人能知道的,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也是如此。

  迦葉。如來性清淨無染,猶如化身。哪裡能有憂悲苦惱?如果說如來無憂悲,又怎麼能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弘廣佛法?如果說無為何而說同等對待眾生,如羅?羅?若不平等對待如羅?羅,這樣的言語就是虛妄。因此善男子,佛不可思議,法不可思議,眾生佛性不可思議。無想天壽不可思議。如來有憂還是無憂,是佛境界。不是聲聞緣覺所能知道的。善男子。譬如在虛空中捨宅微塵不能安住。如果說捨宅不是因空而住是不對的。因此不能說房捨住於虛空還是不住虛空。凡夫雖說捨住虛空,而此虛空實無所住。為什麼呢?因為性無所住。

  善男子。心也是如此。不能說住陰界入以及不住。無想天壽命也是如此。如來憂悲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憂悲怎麼說平等對待眾生如羅?羅?如果說有,又如何說性同虛空?善男子。譬如幻術師雖然變化種種宮殿,殺生、長養、系縛、放捨。以及變化金銀琉璃寶物叢林樹木,都不是真實的。如來也是一樣。隨順世間示現憂悲,不是真實。善男子。如來已入於般涅槃,如何能有憂悲苦惱。如果說如來入於涅槃是無常的,那此人則有憂悲。如果說如來不入涅槃常住不變,那次人沒有憂悲。如來有愁還是無愁沒人能知道。

  另外善男子。譬如下等人能知下等法不知中上法。中等人知中又不知上。上等人知道上法以及中下。聲聞緣覺也是一樣,只知自己的果地。如來不是這樣,知道自己也知道別人的果地。所以如來叫無礙智,示現幻化隨順世間,凡夫肉眼認為是真實的。而想盡知如來無礙無上智是不對的。有愁無愁只有佛能知道。因此。異法有我,異法無我,叫做鴛鴦迦鄰提鳥性。

  另外善男子。佛法猶如鴛鴦共行,這迦鄰提和鴛鴦鳥,盛夏水漲的時候選擇高原安處,為了照顧子女,之後隨意安隱而游。如來出世也是如此,度化無量眾,令眾生安住正法。就像那鴛鴦迦鄰提鳥選擇高原安置子女。如來也一樣,要做得作完了就進入於大般涅槃。善男子。這叫異法是苦,異法是樂,諸行是苦,涅槃是樂。第一微妙,破壞諸行。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為何眾生得涅槃是第一樂?”

  佛說:“善男子。如我所說的諸行和合就是老死。

  謹慎無放逸 是處名甘露 放逸不謹慎是名為死句

  若不放逸者 則得不死處 如其放逸者常趣於死路

  謹慎不放逸叫做甘露, 放逸不謹慎就是死。如果不放逸就得到不死處,如果放逸則是走向死路。

  如果放逸者就叫做有為法,這有為法是第一苦。不放逸則名涅槃,涅槃是甘露是第一最樂。如果樂於諸行就是死處,受第一苦。如果到達涅槃則名不死,受最妙樂。如果不放逸雖然在諸行中也叫做常樂、不死、不破壞身。如何是放逸如何是不放逸?凡夫就是放逸常死之法,出世聖人是不放逸,無有老死。為什麼呢?因為能進入第一常樂涅槃。因此異法是苦,異法是樂,異法是我,異法無我。好比人在地上仰望虛空,不見飛鳥的痕跡。善男子。眾生也是一樣沒有天眼,在煩惱中而不能看見有如來性。所以我才說無我的密教。因為無天眼的人不知真我,硬是把假我當作我。因為煩惱所造的有為即是無常,所以我說異法是常,異法無常。

  精進勇健者 若處於山頂 平地及曠野常見諸凡夫

  升大智慧殿 無上微妙台 既自除憂患亦見眾生憂

  如來悉斷無量煩惱住智慧山。見諸眾生常在無量億煩惱中。

  精進勇健的人如果爬到山頂,在平地及曠野常常見到凡夫。於是升起大智慧的寶殿,築起無上微妙的講台,既能自除憂患也能見眾生憂。如來悉斷無量煩惱,住智慧山,卻見到眾生常在無量億煩惱中。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恐怕不是如此。入涅槃者無憂無喜,如何能升智慧殿台,又如何住在山頂而見眾生?”

  佛說:“善男子。智慧殿就是涅槃。無憂愁的人就是如來。有憂愁的人就是凡夫。因凡夫憂所以如來無憂。須彌山頂就是正解脫。勤精進的人比喻須彌山沒有動轉。地比喻有為之行。這些凡夫安住此地造作諸行。智慧就是正覺。離開‘有’而常住所以叫如來。如來憐憫無量眾生,常被‘諸有’的毒箭所中。所以如來有憂。

  迦葉菩薩又說:“世尊。如果能讓如來有憂戚,那就不能稱為等正覺了。”

  佛說:“迦葉。都是隨著因緣,在眾生應該接受度化的地方,如來在那裡示現受生,雖然示現受生其實沒有受生。所以如來是常住法。如同迦鄰提鴛鴦等鳥。

  大般涅槃經卷第八畢

  大般涅槃經卷第九

  白話佛經

  白話大般涅槃經

  法會聖眾 常親近同修 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九

  如來性品第四之六

  另外,善男子。比如有人看見月亮西落,就認為月亮消失了。可是月亮其實並沒有消失,而是轉而出現在他方了。那處的眾生又說月亮出現啦,可是月亮其實並不是出現。為什麼呢?因為須彌山遮擋所以不能現顯。月亮總是存在,並沒有出現或者消失過。如來應正遍知也是如此,出於三千大千世界,有時閻浮提示現有父母,眾生都認為如來生於閻浮提內。有時在閻浮提示現涅槃,可是如來性其實沒有涅槃,而眾生都認為如來真實般涅槃好像月亮消失了。善男子。如來之性真實沒有生滅,為了度化眾生所以示現生滅。

  善男子。這裡的滿月別處只能見到一半,而此方的半月在別處就見到滿月。閻浮提人如果見月初,都認為初一開始是初月,看見月亮圓滿就認為十五日是滿月。可是月性實在沒有虧盈,只不過被須彌山遮擋而好像增減。善男子。如來也是如此在閻浮提有時示現初生有時示現涅槃。實現初生時猶如初月,一切人都認為童子初生。當如來行走七步時好像初二的月亮,示現進入學堂好像初三的月亮,示現出家好像初八的月亮。如來放出大智慧微妙光明,能破除無量眾生魔眾則如同十五日的滿月。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示現涅槃則如同月蝕。而眾生所見各個不同,有時見到半月,有時見到滿月,有時見到月蝕,而此月性實在沒有增減蝕啖,總是滿月。如來之身也是如此,所以叫做常住不變。

  另外善男子,好比滿月一切人都能看見,任何比方,城邑、聚落、山澤水中、井、池、?、鍋到處都能看到。有人行走很遠看到月亮總是跟隨自己。凡夫就妄想:我本來在城鎮裡看見此月,現在又在此曠野上看見,這是同一個月亮還是不同的月亮呢?都認為月形大小有時如鍋口,有時大如車輪,有時猶如四十九由旬那麼大。一切眾生都看見月之光明,有時團圓猶如金盤。此月性一如,而種種眾生所見不同。善男子。如來也是一樣,出現於世。有人、天心想:如來現在在我面前停留,又有眾生也認為如來現在在我面前停留。又有聾?人看見如來也有聾?之相。眾生雜類語言不同,都認為如來說的話跟自己一樣,也都認為如來在自己家裡接受供養。又有眾生見到如來身體廣大無量,有的又見到如來身體微小,有人見到佛是聲聞像,有人見到佛是緣覺像。有外道心想,如來現在在我的教法中出家學道。又有眾生認為,如來是只為我而出現於世。如來真實性如同月亮,是法身,是無生身,是方便之身。隨順世間示現無量本業因緣。隨時隨地示現生滅,猶如月亮。因此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另外,善男子。比如羅?羅阿修羅王用手遮月,世間人都認為是月蝕。阿修羅王並不能讓月亮消失,只不過阿修羅遮擋他的光明。此月團圓沒有虧損,只因手遮所以不現。當放手時,世間都說月亮又生,都說月亮多受苦惱。可是就算有百千阿修羅王也不能使月亮受惱。如來也是如此。示現有眾生對如來生粗惡心,出佛身血,做五逆罪乃至一闡提。是為未來世的眾生示現壞僧斷法,而好像受難。其實就算百千無量諸魔也不能讓如來身體出血。為什麼呢?如來之身沒有肉血筋脈骨髓。如來真實不會惱壞。眾生都認為法僧毀壞,如來滅盡。而如來性真實不變,不會破壞,是為了隨順世間如作示現罷了。另外善男子。比如二人爭斗,如果不小心用刀杖傷害身出血至死,卻不曾有過殺人的念頭。此業輕而不重。對如來本無殺心,雖然出佛身血此業也一樣輕而不重。如來是如此為未來世眾生示現業報的。

  另外善男子。猶如良醫耐心教授孩子醫方的根本。這是根藥這是莖藥這是色藥種種藥的樣子你要記住。其子敬奉父親所教,精勤學習,精通各種藥材。此醫後來壽盡命終,其子苦嚎而說:父親教我根藥,莖藥,花藥的樣子。如來也是一樣為度化眾生示現制戒。應當好好的受持不要違犯,作五逆罪,誹謗正法,以及一闡提。為未來世做這些事的人而示現,要讓比丘在佛滅後知道這些事情——這是經典甚深之義,這是戒律輕重之相,這是阿毗昙分別法句。如同那醫生的孩子。

  另外,善男子。如大家所知的月亮每六個月一次月蝕,可是天人須臾之間就看到月蝕。為什麼呢?因為天上日長而人間日短。善男子。如來也是如此。天人都說如來壽命短,就像天人須臾之間頻繁的看見月蝕,看到如來在須臾之間示現百千萬億次涅槃,斷煩惱魔、陰魔、死魔。所以百千萬億天魔都知道如來入般涅槃。又示現無量百千曾經德業力因緣,是為了隨順世間種種性的緣故。示現如是的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所以如來常住無變。

  另外善男子。比如明月是被眾生所樂見的,所以稱月為樂見。如果眾生貪恚愚癡,就不認為月是樂見。如來之性純善清淨無垢,是最配得上稱為樂見的。樂法的眾生看如來不會厭倦,而心性惡劣的人就不喜歡見如來。所以如來比作明月。另外善男子。比如日出有三個季節不同,所謂春、夏、冬。冬季天短,春季在中間,夏季天廠。如來也是一樣在此三千大千世界是短壽,及諸聲聞示現壽短。他們見到都認為如來壽命短促,好像冬天。為菩薩們示現中壽,或到一劫或不到一劫好比春日。只有佛看佛得壽命無量,猶如夏日。

  善男子。如來所說的方等大乘微密之教,示現在世間。為未來眾生降下大法之雨。如果有人能護持此經典,為眾生分別開示,利益眾生。那此人真是菩薩,就像在盛夏天空降下甘雨。如果有聲聞緣覺之人聽聞佛如來微密之教,猶如冬日經常被冷所苦惱。菩薩之人如果聽聞此微密教誨——如來常住性無變易,猶如春日植物萌牙開花。而如來性其實沒有長短,為世間而示現如此,即是諸佛真實法性。

  另外,善男子。比如白天看不見眾星。人就說星星消失了,其實沒有消失,只是因為陽光太亮的緣故。如來也是如此,聲聞緣覺不能看見。又如世人白天不見眾星。另外善男子。比如陰天日月不現。愚人說日月都消失了,而此日月其實沒有消失。如來正法滅盡之時,三寶也表現出消失的樣子,也是一樣不是永遠消失。所以要知道如來常住無有變易。為什麼呢?因為三寶的真性不能被污垢所染。

  另外善男子。比如月亮暗淡的夜晚出現彗星。發出明亮的光芒然後熄滅。眾生看見就認為不祥。而辟支佛也是如此在無佛的世界出現。眾生見後都說如來真實滅度,而生憂悲。可是如來其實並沒有滅度,如同日月並沒有真的消失。

  另外,善男子。比如日出之後霧就消散。此大涅槃微妙經典也是如此,出現於世,眾生一經耳根就能滅除一切諸惡以及無間罪業。此大涅槃甚深境界不可思議。很好地解釋了如來微密之性。所以善男子善女人應認知,如來是常住沒有變易的,正法不斷,僧寶不滅。所以應當多修方便,勤學此典。此人不久就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此經叫作無量功德所成。又叫菩提不可窮盡,因為不可窮盡所以稱為大般涅槃。有妙光所以猶如夏日,身量無邊所以叫大涅槃。

  另外,善男子。如同日月光是光明之最,一切自然光明所不能及。大涅槃光也是一樣。在諸經典中的三昧光明最為殊勝。諸經三昧所有光明所不能及。為什麼呢?大涅槃光能照入眾生毛孔的緣故,眾生雖無菩提之心卻能為眾生種下菩提因緣,所以又叫大般涅槃。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佛所說的大涅槃光能照入於一切眾生的毛孔。眾生雖然沒有菩提之心,也能為之作菩提之因。恐怕不是這樣的。為什麼呢?世尊。比如犯了四重禁作五逆罪的人以及一闡提之人。如果光明進入身體而作菩提因。那麼如此等輩和真正淨持戒修習諸善的人有何差別呢?如果沒有差別如來為何還要說四依的道理呢?世尊。又如佛說如果眾生聽聞大涅槃經,一經於耳,就能斷除所有煩惱,如來為何之前說有人在恆河沙等佛前發心,聽聞大涅槃仍不解其中道理。如果不解經義如何能斷一切煩惱?”

  佛說:“善男子。除了一闡提。其余的眾生聽聞此經後,都能種下菩提因緣。法聲光明進入毛孔,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什麼呢?如果有人能供養恭敬無量諸佛,才能聽聞大涅槃經,薄福之人則沒有機會聽聞。也就是說只有大德之人才能得聞。如此的大事,是小人不能得聞的。什麼是大?即是所謂諸佛甚深秘藏——佛性。因此才叫做大事。”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何是不發菩提心的人能得菩提因?”

  佛告訴迦葉:“如果有人聽聞此大涅槃經。說:‘我不用發菩提心。’而誹謗正法。此人就在夢中見到羅?像而心中恐懼。羅?說:‘咄,善男子。你不發菩提心,我就要你命。’此人驚慌中覺醒之後就成為發菩提之心。此人命終後如果生在三惡到以及人天,仍能繼續憶念菩提之心,那麼此人就是大菩薩摩诃薩。因此是大涅槃威神力的緣故,才能給未發菩提心的人作菩提之因。善男子,這就是菩薩發心因緣,而不是沒有因緣。因此大乘妙典是真佛所說。另外,善男子。如虛空中降下大雲雨落在大地,枯木、石山、高原、堆阜等處水不能停留,都流到田池中利益無量一切眾生。大涅槃微妙經典也是如此,降下大法之雨普潤眾生,除了讓一闡提發菩提心這樣沒有道理的事以外。

  另外,善男子。比如燒熟的種子就算遇到甘雨經歷百千萬劫也不能發芽。一闡提也是如此,雖然聽聞大般涅槃微妙經典,也不能讓他發菩提心芽。為什麼呢?此人斷滅一切善根,如同那燒熟的種子不能生芽一樣。另外,善男子。比如明珠置於污水之中,憑借寶珠的威力水立刻變清,但是投放到淤泥裡就不能讓淤泥變清。這大涅槃微妙經典也是如此。置於眾生五無間罪、四重禁法的濁水之中,仍可澄清發菩提心。但是投到一闡提的淤泥之中,經百千萬年也不能讓他們生起菩提心。因為,一闡提滅諸善根,不是法器。假使此人百千萬歲聽受大涅槃經,也不能發菩提之心。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沒有善心的緣故。

  另外善男子。比如有藥樹叫做藥王,在所有藥中最為殊勝。如果與酪漿或者蜜、蘇、水、乳合成粉末和丹丸。塗在瘡上、香熏身體、塗抹眼睛、或見或聞,能滅眾生所有病苦。而此藥樹不會這樣想:一切眾生如果取了我的根就不應該再取葉,取了葉就不應該再取根,如果取了身就不應再取皮,取了皮就不應再取身。此樹雖然不生此念卻能除滅一切病苦。善男子。此大涅槃微妙經典也是如此,能除一切眾生惡業、四波羅夷、五無間罪。或內或外所有諸惡之人未發菩提心的因此而發菩提心。為什麼呢?此妙經典是諸經中王,如同那藥樹是諸藥中王。如果有修習此大涅槃,以及雖然不修卻聞此經典名字並且聽後能敬信所有的,一切煩惱重病都能除滅。只是不能讓一闡提之輩安止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同妙藥雖能療愈種種重病,卻不能治療必死之人。

  另外,善男子。如同人手上生瘡再碰觸毒藥,毒就會進入身體。如果沒有生瘡毒就進不去。一闡提輩也是一樣。無菩提因如同無瘡的人毒不能入。這裡所謂的瘡就是無上菩提因緣。毒就是第一妙藥。無瘡的人就是一闡提。另外善男子。比如金剛無能破壞,而能破壞其余一切。除了龜甲和及白羊角。此大涅槃微妙經典也是如此,能安止無量眾生於菩提道,除了不能讓一闡提輩建立菩提之因。另外善男子。如同馬吃草娑羅翅、樹尼迦羅樹。雖然枝莖斷了仍然能繼續生長,不像多羅樹斷了就不再生長,而眾生也是一樣,如果聽聞此大涅槃經雖犯四禁及五無間仍然能生菩提因緣,一闡提輩卻不能夠。另外善男子。如同佉陀羅樹、鎮頭迦樹斷後不生以及燒焦的種子。一闡提輩也是如此,雖聞此大涅槃經而不能發菩提因緣,如同燒焦的種子。另外善男子。如同大雨不能在空中停留,此大涅槃微妙經典也是如此,普降法雨,卻不能停留在一闡提上。此一闡提周體密致猶如金剛,不能容納外物。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你曾經說:

  不見善不作 唯見惡可作 是處可怖畏猶如險惡道

  不能見到善自然不能行善,卻只能見惡而去作惡,這是何等的恐怖,就像走在險惡的道路上。世尊。這其中有什麼深意嗎?”

  佛說善男子:“所謂不見,就是不見佛性。善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作就是不能親近善友。所謂唯見是認為沒有因果。惡就是誹謗方等大乘經典。可作就是一闡提說沒有方等經典。因此一闡提輩對清淨的善法沒有興趣。怎樣的善法呢?就是涅槃。喜歡涅槃的能修習賢善之行。而一闡提之輩沒有賢善之行,所以不渴望涅槃。所謂此處可畏就是指誹謗正法。誰應該小心呢?智者應該小心,因為謗法者沒有善心以及方便。險惡道就是諸行。

  迦葉又說:“如佛所說的,

  雲何見所作 雲何得善法 何處不怖畏如王夷坦道

  如何見所作,如何得善法,何處不怖畏,如同踏在平坦大道上。這是什麼意思呢?”

  佛說:“善男子。見所作就是表白自己所有的罪惡,從生到死所作的惡也全都發露出來,直到再也沒有可以表白的罪惡。這樣才能無所畏懼。比如國王游覽在大路上,所有的盜賊統統逃走。如此發露能讓一切罪惡全都消除。另外,所謂不見所作,就是指一闡提作了很多惡而自己不知道,這是因為一闡提的憍慢心,雖然作了很多惡,卻對此果報最初毫不怖畏,因此不能得到涅槃。如同猕猴水中捉月一樣。善男子。就算一切無量眾生同時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時如來也不能見到一闡提成就菩提,所以叫做不見所作。再者,何謂不見誰之所作呢?就是不見如來所作。佛為眾生說有眾生皆有佛性這個道理。一闡提輩流轉生死都不能明白,因此叫作不見如來所作。另外,一闡提認為如來畢竟涅槃,是無常的,如同燈滅油盡。為什麼呢?因為此人惡業太重無法消減的緣故。如果有菩薩所作的善業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一闡提之輩雖然毀破正壞不信正法,諸菩薩仍然要施與佛法,希望一起成就無上之道。為什麼呢?因為佛法就是這樣。

  作惡不即受 如乳即成酪 猶灰覆火上愚者輕蹈之

  作了惡不會立刻承受果報,如同乳慢慢變成酪;又同灰覆蓋在火上,愚蠢的人輕易的就踏上去了。

  一闡提叫作無目,所以看不見阿羅漢道。如同阿羅漢不走生死險惡的道路,一闡提輩不修方等也是如此。一闡提因為無目而誹謗方等經典,也不能像阿羅漢一樣勤修慈心。如果有人說言我不信聲聞經典,而信受大乘經典,並讀誦解說所以我現在就是菩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所以眾生身中即有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所說得跟佛說的沒有兩樣。你們與我同破無量惡業煩惱如同砸破水瓶一樣,因破結故得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人雖然這樣演說,心裡確並不相信有佛性,而是為了利養隨文而說。這樣說的就是惡人。此惡人不會立刻接受果報,如同乳逐漸成酪。如同國王派遣善於辯論的人去外國,此人就算犧牲性命也不會隱藏國王所托付給他的言論。智者要同樣的在凡夫中不惜身命,也要宣說大乘方等如來秘藏,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善男子。有一闡提化作羅漢的樣子,停在空處誹謗方等大乘經典。凡夫見到就認為是真阿羅漢,是大菩薩摩诃薩。此一闡提惡比丘之輩停留在阿蘭若(閒靜)處,卻破壞阿蘭若法,見別人得利心生嫉妒。而說:所有方等大乘經典都是天魔波旬所說,又說如來是無常法。從而毀滅正法破壞眾僧。又說:波旬所說不是好話(此處指一闡提所誹謗的大乘經典)。宣說這些邪惡之法。此人作惡不會立刻受報,如同乳逐漸成酪,灰覆蓋火上,愚輕易的踏上。這就是一闡提。所以要知道大乘方等微妙經典必定清淨。如同摩尼珠投入濁水,水即變清。大乘經典也是如此。另外善男子。比如蓮花被太陽照耀全都開放。一切眾生也是如此,如果見聞大涅槃日,未發心的人都會發心做菩提因。所以我說大涅槃光進入毛孔必為妙因。那些一闡提雖有佛性卻被無量罪垢所纏,如同蠶在繭中無法掙脫。因此業緣不能生於菩提妙因,流轉生死沒有盡頭。

  另外善男子。如同優缽羅花、缽頭摩花、拘牟頭華、分陀利華。生於淤泥而不被污泥所污。如果眾生修習大涅槃微妙經典也是一樣。雖有煩惱卻不被煩惱所污。因為知道如來性相之力。善男子。比如有國家常有清冷之風,吹到眾生身上能解除一切悶熱之煩惱。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也是一樣,進入一切眾生毛孔,為他們作菩提微妙因緣。除了一闡提。為什麼呢?因為一闡提不是法器。

  另外善男子。比如良醫了解八種藥,能滅一切病,除了必死的人。一切契經禅定三昧也是一樣,能治一切貪恚愚癡等煩惱病,能拔除煩惱的毒箭,卻不能治犯了四重禁、五無間罪的人。善男子。又有良醫超過八種術,能除眾生所有病苦。只不能治療必死的病。此大涅槃大乘經典也是一樣,能除眾生一切煩惱,讓眾生安住如來清淨妙因,令未發心的人發菩提心。只除了必死的一闡提輩。

  另外,善男子。比如良醫能用妙藥治療盲人,讓他們重見日月星宿一切形象。卻不能治療天生盲目之人。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也是一樣,能為聲聞緣覺之人開發慧眼,讓他們安住在無量無邊大乘經典中。未發心者甚至犯四禁、五無間罪的人都能讓他們發菩提之心,只除了天生盲目也就是一闡提之輩。另外,善男子。比如良醫了解八種醫術能治眾生一切病苦,用種種藥方各種藥材,以及塗身、熏藥、灌鼻、散藥、丸藥等。如果貧困愚蠢的人不想服用,良醫憐憫就將此人帶到家中強行讓他服藥,因藥力故病得痊愈。女人生產時,兒衣生不出來,給她服藥,服後就生出來,而且讓嬰兒安樂無患。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也是如此,所至之處能除眾生無量煩惱。犯四重禁五無間罪以及未發心的人都能發菩提心,除了一闡提之輩。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犯四重禁和五無間罪是極重的惡業。就像折斷截多羅樹的頂部,再不能復生。這些未發菩提心的人怎麼能作菩提因呢?”

  佛說善男子:“這些眾生如果在夢中夢到墮入地獄,受各種苦惱,就會生出悔恨之心。心想:我們如此可憐,自己招來此罪。如果我能得逃脫此罪,一定要發菩提之心。我現在所看見的是最惡的。從此覺醒後,得知正法有大果報,如同嬰兒漸漸長大。經常這樣想,有良醫通達方藥。我在胎中時給我母親服藥。母親因藥力身體健康,於是我的性命才能保全。奇特啊,我母親受巨大的苦惱,十月懷胎生我,生後將我清潔,替我除去大小便,哺乳養我保護我。因此我要報答母恩,贍養保衛,隨順供養。(此處比喻佛法令自己成長)犯四重禁以及無間罪人臨命終時念此大乘大涅槃經,雖然墮入地獄、畜生、餓鬼、天上、人中。如此經典也能為此人作菩提因。除了一闡提之外。

  另外,善男子。比如良醫和良醫之子。知識深奧超過諸醫,通達去毒術等無上咒術。若有惡毒蛇或龍或蝮用各種咒術咒藥讓他們變好。又以此藥塗抹鞋子。用這鞋子碰觸毒蟲,毒性就消了。除了一種毒蟲叫做大龍。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也是一樣。如果有眾生犯四重禁五無間罪,都能消滅令其安住菩提。如同藥鞋能消眾毒。能令未發心的人發心安止住於菩提之道,這是大乘大涅槃經威神藥力的作用,讓眾生生於安樂。只除了大龍,即一闡提之輩。

  另外善男子。比如有人用雜毒藥塗在大鼓上。在大眾中擊鼓發聲。雖然別人無心要聽,但聽見了就死。除了一人不會橫死。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也是一樣,隨處眾生有人能聽聞的,所有貪欲嗔恚愚癡一同滅盡。就算有也無心思念。此大涅槃的因緣力能滅煩惱,讓煩惱結自滅。犯四重禁以及五無間罪的人聽聞此經後,亦為他們作無上菩提因緣,逐漸斷除煩惱。除了不橫死的一闡提。另外善男子。比如深夜中交易所都休息了,如果還有沒完成的事務要等待天明。學大乘者雖然修習契經中各種定,要等待大乘大涅槃日,聽聞如來微密之教,然後才能造菩提業安住正法。猶如天雨潤澤增長一切種子,結出果實。除盡饑荒,人民多豐樂。如來秘藏無量法雨也是如此,能除滅八種熱病。是經出世如同果實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能令眾生見到佛性。如法華經中八千聲聞得佛受記,成就大果實。就像秋收冬藏沒有所要作的事情,一闡提輩也是一樣對善法沒有營作。

  另外,善男子。比如良醫聽說別人的孩子被非人劫持。尋找妙藥並派遣一使者,對使者說:“你拿此藥快給與那人送去。那人遇到惡鬼神後憑此藥力,能令鬼神遠離。你如果去晚,我就自己去,無論如何都不讓他死於非命。那病人見到使者和我的威德,所有的病苦都會消除得到安樂。”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也是如此。如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及外道,有人能受持此經典,讀誦通達。更為他人解說,自己書寫也讓別人書寫。這些都是菩提因緣。如果犯四禁和五逆罪,被邪鬼毒惡所挾持,聞此經典所有諸惡一同消滅。就像見到良醫惡鬼自然遠去。要知道此人是真菩薩摩诃薩。為什麼呢?暫得聽聞是大涅槃故也能知道如來常住,何況書寫受持讀誦呢。除了一闡提其余都是菩薩摩诃薩。另外善男子。比如聾人不能聽聞音聲。一闡提輩也是如此,雖然想聽此微妙經典卻無法聽到,因為沒有因緣。

  另外,善男子。比如良醫對一切醫方沒有不通達的,又了解無量咒術。此醫見到國王說:“大王現在有絕症。”國王回答:“你看不見我腹內之事,為何說我有絕症?”醫生回答:“不信的話請服用此藥。服用之後大王可自己體驗。”國王不肯服用。於是良醫用咒術讓國王生痔瘡,又便出蟲血。國王非常害怕。常贊良醫:“善哉善哉。你原來所說的不采用。今天才知道你說的對我大有好處。”於是恭敬此醫猶如父母。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也是如此,無論眾生有欲無欲都能讓其煩惱崩落。此眾生夢中夢見此經也恭敬供養,如同大王恭敬良醫。此大良醫如果知道病人必死也就不去治療了。大乘典大涅槃經也是如此,不能治一闡提輩。另外善男子。比如良醫通曉八種方術能療治一切諸病,只是不能治療必死之人。諸佛菩薩也是如此,能救療一切有罪,除了不能治必死之人,即一闡提輩。

  另外善男子。比如良醫通曉八種微妙經術。又能超越八種。把自己所知先教弟子,水陸山澗上的藥草都讓他識別。漸漸的教完了。最後才教他最上的妙術。如來應正遍知也是如此。先教弟子諸比丘等方便法用來除滅一切煩惱,修學淨身不堅固想,即水、陸、山澗。水比喻身受苦如水上氣泡。陸比喻身體不堅如同芭蕉樹。山澗比喻在煩惱中修無我想。因此身體叫做無我。如來如是給諸弟子逐漸教學九部經法,令其通宵。然後才教學如來秘藏,為其弟子說如來是常。如來如是說大乘典大涅槃經。為已發心和未發心的眾生作菩提因。除了一闡提。善男子。大乘典大涅槃經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所未曾有。要知道這就是無上良醫,最尊最勝,眾經中王。

  另外善男子。比如大船從海此岸到彼岸,又從彼岸回到此岸。如來應正遍知也是如此。乘大涅槃大乘寶船,周旋往返濟渡眾生。無論何地有應度之人,都讓其得見如來之身。因此如來叫做無上船師。比如有船則有船師(船長)。因有船師才有眾生渡過大海。如來常住化度眾生也是如此。復次善男子。比如有人在大海中打算乘船度海。如果順風須臾之間就能走很遠;如果不能順風很久也不能離開原地。甚至船壞落水而死。眾生一樣在於愚癡生死的大海乘諸行之船。若遇大般涅槃猛利之風,則能快速到達無上道岸。若不能遇到則長久流轉無量生死,甚至破壞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另外善男子。比如有人不遇大風,久住大海。心想我們看來必死於此。此時忽遇利風隨順渡海。又說:痛快,從未見過這麼好的風。讓我們安然過海。眾生如此久在愚癡生死大海困苦清困,不能遇到如此大涅槃風,就會認為我們必定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而忽遇大乘大涅槃風,則能隨順吹入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時候才知道什麼是真實,而認為奇特。說,快活啊,我從未曾見如來微密之藏。於是對大涅槃經生清淨信。

  “另外善男子。蛇脫皮是死嗎?”

  “不是,世尊。”

  “善男子。如來也是一樣方便示現棄捨毒身。能說如來是無常變滅的嗎?”

  “不是,世尊。如來在此閻浮提中方便捨身。如同毒蛇捨棄老皮。所以如來叫做常住。”

  另外,善男子。比如金師得到上好真金,隨意制造種種諸器。如來也是如此,在二十五有中示現種種色身。為度化眾生,拔濟生死。所以如來叫做無邊身。雖然示現種種諸身也叫做常住無有變易。

  “另外,善男子。如同庵羅樹和閻浮樹一年三種變化:有時開花光色敷榮。有時生葉滋茂蓊郁。有時凋落,好像枯死。善男子。你認為此樹真地是枯滅嗎?”

  “不是,世尊。”

  “善男子。如來也是在三界中示三種身。有時初生,有時長大,有時涅槃。而如來身其實並非無常。”

  迦葉菩薩贊歎:“善哉,誠如聖尊的教導,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善男子。如來密語是非常難懂的。比如大王告訴群臣拿先陀婆來。先陀婆一個名字有四個意思:一是鹽,二是器,三是水,四是馬。這四種東西一個名字。聰明的大臣知道這些。當國王洗漱時要先陀婆就給他水,當國王吃飯時要先陀婆就給他鹽,當國王吃完飯後想喝東西要先陀婆就給他器,當國王想出游要先陀婆就給他馬。智臣善解大王的密語。此大乘經也是一樣有四無常,大乘“智臣”應當好好地了解。如果佛出世為眾生說如來涅槃,智臣要知道這是如來給那些執著常的人說無常相,要讓比丘修無常想。當如來說正法會滅時。智臣要知道這是如來為執著樂的人說於苦相,要讓比丘多修苦想。當如來說我被病苦惱眾僧破壞時。智臣要知道這是如來為執著我的人說無我相,要讓比丘修無我想。當如來說空是正解脫,智臣要知道如來說的是正解脫無二十五有,要讓比丘修學空想。從這個道理上講,此正解脫叫作為空又叫不動。所謂不動是解脫中沒有苦所以不動。此正解脫為無有相。所謂無相就是沒有色、聲、香、味、觸等所以叫做無相。此正解脫常不變易,此解脫中沒有無常、熱惱、變易。所以解脫叫做常住不變的清涼。當如來說一切眾生有如來性。智臣要知道這是如來說常法,要讓比丘修正常法。比丘如果能如此隨順學習,那就是真我弟子,善知如來微密之藏。如同國王的智臣一樣明白國王的意思。善男子。國王尚且有密語,何況如來?善男子。所以如來微密之教很難明白。只有智者才能理解甚深佛法,不是世間凡夫所能相信的。

  另外,善男子。如同波羅奢樹、迦尼迦樹、阿叔迦樹。天氣干旱的時候不會開花結果。其它水陸的生物,也都枯悴,沒有雨水的潤澤不能增長。一切藥物也就沒有作用了。善男子。大乘典大涅槃經也是一樣,在我滅後有的眾生不能恭敬沒有威德。因為這些眾生不知如來微密藏,這是眾生福德太少的緣故。另外善男子。如來正法將要滅盡的時候,有很多行惡比丘,不知道如來微密之藏,懶墮懈怠不能讀誦宣揚分別如來得正法。如同愚蠢的賊棄捨珍寶卻拿走稻草。這是因為不理解如來微密藏的緣故。對此經中所講的懈怠不勤。何等可憐和危險,將來的世界如此可怕。眾生不能常聽受此大乘典大涅槃經注定要受苦。只有諸菩薩摩诃薩才能在此經中取得真實義,不執著文字而隨順為眾生解說。另外善男子。比如牧牛女為了賣牛乳。貪求利潤故意二分水,轉賣給其余的牧牛女人。其它的女人得到後再加二分水。轉而再賣給近城女人,其人得到又加二分。轉而又賣給城中女人,那人得到後又加二分然後到市場上賣。這時有一人為了給兒子娶媳婦,須要好乳用來酬賓。到了市場去買。賣乳人要價很高,買者回答你這牛乳兌水太多不值你說得價錢,可是正趕上我需要招待賓客只好買下。拿到後回家煮來作糜卻沒有乳味,雖然無味卻比苦味好上千倍。為什麼呢?因為乳味是諸味中最好的。善男子。我涅槃後正法沒有滅的八十多年,此經在閻浮提廣為流傳。這時會有惡比丘,抄略此經分成多分,能毀滅正法的色香美味。這些惡人雖然誦讀此經典,滅除如來深密要義,加入世間的文字修飾那些沒有意義的話。把前面的抄到後面,後面抄到前面,前後的放到中間,中間的放到前後。這些惡比丘是魔王的伴侶,接受畜養一切不淨之物,還說如來允許這樣。如同牧牛女在乳中兌水,這些惡比丘也是如此。把世間的話夾雜在經中曲解經義。讓眾生不能正確地解說、書寫、取得、尊重、贊歎、供養、恭敬。這些惡比丘為了獲得利養,不能廣為流傳此經,所能流傳的少不可言。如同牧牛的貧窮女人輾轉賣乳,做成的糜毫無乳味。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也是如此,輾轉變的薄淡沒有氣味。就算沒有氣味也勝過余經一千倍。如同乳味勝於苦味千倍。為什麼呢?此大乘典大涅槃經在聲聞經中最為上首。好比牛乳是味中最勝,因此才叫大涅槃。

  另外善男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沒有不希望得男子身的。為什麼呢?一切女人都是眾惡所住的地方。另外善男子。如同蚊子的尿不能潤澤大地。女人的YIN欲難以滿足也是一樣。假如大地上一切都團成苈子那麼大的丸子,這麼多的男人都不能滿足一個女人的欲望。假使恆河沙數的男人也不能滿足一個女人的欲望。善男子。比如一切天雨百川河流都會注入大海,而大海不會滿。女人也是一樣。假使一切都變成男子也不能滿足一個女人的欲望。另外善男子。比如阿叔迦樹、波咤羅樹、迦尼迦樹。春天開花,有蜜蜂采花的色香,不知滿足。女人渴望男人也是一樣不知滿足。善男子。因此,善男子善女人等聽此大乘大涅槃經,要經常呵責女人之相,而希望成為男子。為什麼呢?因為此大經典有丈夫相,即所謂佛性。如果人不知佛性則沒有男相。因為不能自知有佛性。如果有人不能知佛性,我說這些人是女人。如果人能自知有佛性我說此人為丈夫相。如果有女人能知自身一定有佛性,那麼此人就是男子。善男子。此大乘典大涅槃經,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之聚。因為此經解說如來秘密藏的緣故。所以善男子善女人,如果要迅速了知如來密藏,應當方便勤修此經。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是如是。如佛所說的,我現在已經具有丈夫之相。因為我已經得入如來微密藏的緣故。如來今日讓我覺悟,因此得到決定的通達。”

  佛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這是隨順世間之法而這樣說嗎?”

  迦葉又說:“我這不是隨順世間法。”

  佛贊歎迦葉:“善哉善哉。你今日得知的如此難以理解的無上法味,如同蜜蜂采蜜。另外善男子。如同蚊子汗不能潤澤大地。將來之世此經的流傳也是如此。如同那蚊子汗一樣。正法將滅,此經就會先沉沒於此地。這就是正法衰敗之相。另外善男子。如同夏天過去的初月叫做秋,秋雨連注。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也是一樣。為了南方諸菩薩,會廣為流傳,降注法雨並且彌滿其處。正法欲滅的時候會在罽賓(據說在克什米爾附近)具足無缺的潛入地中。無論信還是不信的。此大乘方等經典甘露法味都會沉沒,此經消失後一切其余大乘經典也都會沉沒。如果能得到具足無缺的此經那人真是人中象王。諸菩薩等要知道如來無上正法不久就會滅盡。”

  大般涅槃經卷第九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

  白話佛經

  白話大般涅槃經

  法會聖眾 常親近同修 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

  如來性品第四之七

  爾時文殊師利對佛說:“世尊。今天純陀還有疑問。希望如來再次為他解說,令他斷除疑惑。”

  佛說:“善男子。什麼疑惑,你說出來,我為你斷。”

  文殊師利說:“純陀心疑的是,如來因知見佛性力而得常住。如果是見到佛性而成為常。那麼原來未見佛性之時應該是無常。如果本來是無常的以後也應一樣。為什麼呢?如同世間之物本來沒有的現在有了,已經有的還會變無。這些都是無常。因此諸佛菩薩聲聞緣覺沒有差別。”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本有今無 本無今有 三世有法 無有是處

  “本來有的現在無有,本來沒有的現在有,三世的有法都是沒有意義的。善男子。因此。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也有差別也無差別。”

  文殊師利贊歎:“善哉,誠如聖教。我今天才了解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也有差別也無差別。”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來所說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之性沒有差別。希望如來詳細解說,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佛說:“善男子。仔細聽好,我為你解說。善男子。比如有長者畜養很多不同的顏色的奶牛。讓一個人守護放養。此人有一天為了祠祀把這些牛產的奶放到一個容器中,見到奶色都為白色,便很奇怪。牛色不同,為何牛奶是同一顏色?此人想,這是眾生業報的因緣使乳的顏色一樣。善男子。聲聞緣覺菩薩也是如此,同一佛性如同牛乳。因為同是盡漏的煙骨。而眾生說佛、菩薩、聲聞、緣覺有差別。聲聞凡夫之人疑惑三乘為何無差別。這些眾生以後自會了解三乘同一佛性。猶如那人恍然大悟乳相是因業力因緣所致。另外善男子。比如金礦經過剔除滓穢然後消融而成金,之後價直無量。善男子。聲聞緣覺菩薩也是如此。都能成就同一佛性。因為處除煩惱的緣故,如同金礦剔除滓穢。因此一切眾生同一佛性沒有差別。因其先聞如來密藏,而後成佛時自然得知。如同那長者知道乳是同樣顏色。因為斷除無量億煩惱。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果一切眾生有佛性。佛與眾生有何差別?這樣說的問題很多。如果眾生皆有佛性。為何捨利弗等以小涅槃而般涅槃。緣覺之人於中涅槃而般涅槃。菩薩之人於大涅槃而般涅槃?這些人如果同一佛性。為何不跟如來一樣而般涅槃呢?”

  善男子:“諸佛世尊所得涅槃,不是聲聞緣覺所得的。因此大般涅槃叫做善有。世間如果沒有佛,二乘人仍能得到二乘的涅槃。

  迦葉又說:“這是什麼意思?”

  佛說:“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中才有一佛出現於世,開示三乘佛法。善男子。如你所說菩薩二乘沒有差別。我之前在此如來密藏大涅槃中已說阿羅漢不具備善有是方便說。為什麼呢?所有阿羅漢都會得此大涅槃。因此大般涅槃有畢竟樂,所以叫做大般涅槃。

  迦葉說:“如佛所說,我才知道差別和無差別的道理。即,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未來之世都會歸於大般涅槃。如同河流歸於大海。所以聲聞緣覺之人都是常,不是無常。因此也有差別也無差別。”迦葉說。“如何是性差別?”

  佛說:“善男子。聲聞如乳,緣覺如酪,菩薩如生熟酥。佛世尊猶如醍醐。因此大涅槃中說四種性,而有差別。”

  迦葉又說:“一切眾生的性相如何?”

  佛說:“善男子。如同牛新生時,乳血還未分別。凡夫之性夾雜著各種煩惱也是如此。”

  迦葉又說。“拘屍那城有個旃陀羅名字叫‘歡喜’。佛受記此人由一發心而於此界的千佛數中速成無上正真之道。為何如來不記尊者捨利弗、目犍連等人速成佛道呢?”

  佛說:“善男子。如果聲聞、緣覺、菩薩作誓願:我要久久護持正法,然後乃成無上佛道。因發此速願所以與他迅速受記。另外善男子。比如商人有無價寶到市場拍賣。愚人見到,不認識寶貝而嘲笑。寶貝主人說我的寶珠價值無數。聽眾都笑,互相說:這不是真寶,是玻璃珠。善男子。聲聞緣覺也是如此。聽到別人被速記就懈怠輕笑薄賤。如同愚人不識真寶。在未來世有很多比丘,不能辛勤修習善法,貧窮困苦被饑餓所逼。因是出家人而得供養,心志浮躁,邪命谄曲。如果聽說如來為聲聞受速疾記。就大笑而輕慢毀呰那人。要知道這就是破戒,這些人自稱已得到過人之法。因此而言,隨其發心速願而受速記,為護正法者授遠記。”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菩薩摩诃薩為何能得不壞眷屬?”

  佛告訴迦葉:“如果菩薩勤加精進,欲護正法。憑此因緣,所得眷屬不可沮壞。”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為何因緣眾生會唇口干焦?”

  佛告訴迦葉。如果有人不識三寶常存,因此便會唇口干焦。如同人口腔上火而不知甜苦辛醋?淡六味的差別。一切眾生因為愚癡無智而不識三寶是常住法。所以叫作唇口干焦。另外善男子。若有眾生不知如來是常住,那麼此人就是天生盲目。如果知道如來是常住,此人雖有肉眼而我說這叫天眼。另外善男子。如果有人能知道如來是常,那麼此人一定早已修習此經典。我說此人也名天眼。就算有天眼卻不知如來是常,我說這是肉眼。此人不識自身手腳關節,也不能令他人識別,因此叫作肉眼。

  另外善男子。如來總為一切眾生作父母。為什麼呢?一切眾生種種形類,無論二足、四足、多足、無足。佛用同一聲音而為之說法。這些異類各自都能了解,都感歎如來今日為我說法。因此稱為父母。

  另外善男子。如同人生的孩子,才十六月,雖然能言語卻不清楚。於是孩子父母為了教他說話就先用跟他一樣的語音逐漸教他。這父母的語言是不正確的?

  不是,世尊。

  善男子。諸佛如來也是如此。隨這眾生的語言而為他們說法。為了讓其安住於正法。隨著眾生所應該見到而為其示現種種形像。如來這樣的語言是不正的嗎?

  不是,世尊。如來所說如同師子吼。隨順世間的種種音聲而為眾生解說妙法。

  大般涅槃經一切大眾所問品第五

  這時世尊臉上放出青、黃、赤、白、紅、紫色的光明。照耀純陀。純陀遇到光明後,就與眷屬帶著肴膳馬上來到佛前,要供奉如來和比丘僧最後供養。把種種器物裝滿食物都拿到佛前。這時有大威德的天人,擋在純陀面前,周匝圍繞起來對純陀說:“等等,純陀不要現在施食。”這時如來又放出無量無邊的種種光明。諸天大眾遇到此光後,立刻同意純陀供養佛陀。於是天人和眾生各自拿著供養來到佛前跪著對佛說:“希望如來允許比丘們接受此飲食。”

  比丘們知道是時候了,於是拿著衣缽,一心安詳。這時純陀為佛和僧布置好種種師子寶座,懸掛著缯幡蓋花香璎珞,三千大千世界莊嚴微妙,猶如西方安樂國土。這時純陀在佛前,憂悲惆怅,再次請求:“只希望如來。可憐我等,請停留一劫或少於一劫的時間吧。”

  佛告訴純陀:“你想讓我久住於世,就應該趕快布施最後供養,以便獲得具足檀波羅蜜。”

  這時一切菩薩摩诃薩,天人、雜類異口同音說道:“奇特啊,純陀。成就如此大的福德,能讓如來接受最後的無上供養。而我等無福,所說的供具都只能是唐捐了。”

  這時世尊要讓一切眾滿足。身上每一毛孔都化身無量佛。每一佛都有無量諸比丘僧圍繞。這些世尊和無量眾都來示現接受供養。釋迦如來自己則接受純陀所奉的供養。這時純陀所拿的摩伽陀國粳米滿足八斛四斗。因佛神力充足整個大會。純陀見到此事無限歡喜。一切大眾也是如此。此時大眾接受佛的聖旨各自想道:如來現在已接受我們的布施,不久就會進入涅槃。想到此處心生悲喜。那時候樹林狹小,因佛神力就算針鋒那麼小的地方也有無量諸佛,世尊及其眷屬坐地而食,所吃的食物沒有差別。

  這時天人阿修羅都啼泣悲歎的說道:“如來今日已經接受我們最後的供養。然後就要進入般涅槃。我們以後還能供養誰?我們就要永離無上調御,如同盲人沒有眼睛一樣。”

  爾時世尊為欲慰喻一切大眾。而說偈言

  汝等莫悲歎 諸佛法應爾 我入於涅槃已經無量劫

  常受最勝樂 永處安隱處 汝今至心聽我當說涅槃

  我已離食想 終無饑渴患 我今當為汝說其隨順願

  令諸一切眾 鹹得安隱樂 汝聞應修行諸佛法常住

  假使烏角? 同共一樹棲 猶如親兄弟 爾乃永涅槃

  如來視一切 猶如羅?羅 常為眾生尊 雲何永涅槃

  假使蛇鼠狼 同處一穴游 相愛如兄弟爾乃永涅槃

  如來視一切 猶如羅?羅 常為眾生尊 雲何永涅槃

  假使七葉花 轉為婆師香 迦留迦果樹轉為鎮頭果

  如來視一切 猶如羅?羅 雲何捨慈悲 永入於涅槃

  假使一闡提 現身成佛道 永處第一樂爾乃入涅槃

  如來視一切 皆如羅?羅 雲何捨慈悲 永入於涅槃

  假使一切眾 一時成佛道 遠離諸過患爾乃入涅槃

  如來視一切 皆如羅?羅 雲何捨慈悲 永入於涅槃

  假使蚊子尿 浸壞於大地 諸山及百川大海悉盈滿

  若有如是事 爾乃入涅槃 悲心視一切皆如羅?羅

  常為眾生尊 雲何永涅槃 以是故汝等應深樂正法

  不應生憂惱 號泣而啼哭 若欲自正行應修如來常

  當觀如是法 長存不變易 復應生是念三寶皆常住

  是則獲大護 如咒枯生? 是名為三寶 四眾應善聽

  聞已應歡喜 即發菩提心 若能計三寶常住同真谛

  此則是諸佛 最上之誓願

  於是世尊為了安慰一切大眾。而說:“你們不要悲歎,諸佛之法就是如此。我在涅槃中已經無量劫了。常久的享受最勝的快樂永遠處在安隱之處。你們今日仔細聽好,我要給你們講講涅槃。我已經離開食想,永遠不會被饑渴苦惱。我現在就為你們解說此中隨順大眾之願。令一切眾都得到安隱之樂,你們既然聽聞到佛法常住的道理,就要如此刻苦修行。

  假使烏鴉和雄鷹在一棵樹上棲息,猶如親兄弟一樣,我才會永入涅槃。如來對待一切眾生猶如羅?羅一般,作為眾生的世尊,怎能永遠涅槃呢?

  假使蛇、鼠、狼都在一個洞穴居住,相親相愛如同兄弟,我才會永入涅槃。如來對待一切眾生猶如羅?羅一般,作為眾生的世尊,怎能永遠涅槃呢?

  假使七葉花變成婆師香,迦留迦果樹變成鎮頭果,我才會永入涅槃。如來對待一切眾生猶如羅?羅一般,作為眾生的世尊,怎能永遠涅槃呢?

  假使一闡提也能現身成佛道,永處在第一樂中,我才會永入涅槃。如來對待一切眾生猶如羅?羅一般,作為眾生的世尊,怎能永遠涅槃呢?

  假使一切眾生一同成就佛道,遠離所有過患,我才會永入涅槃。如來對待一切眾生猶如羅?羅一般,作為眾生的世尊,怎能永遠涅槃呢?

  假使蚊子的尿能浸沒大地,山和百川,讓大海都裝滿,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才會永入涅槃。如來對待一切眾生猶如羅?羅一般,作為眾生的世尊,怎能永遠涅槃呢?

  所以你們應該喜愛正法,不應憂惱,號泣啼哭。如果要自己修行正行,應當修行如來是常。應當觀照此法,長存不變,也要知道三寶都是常住的。這樣就能獲得巨大的保護,如同咒術讓生果枯萎。這叫做三寶,四眾要好好的聽,聽聞後要歡喜,立刻發起菩提心,如果能知道三寶常住的真谛,這就是諸佛最上的誓願。

  如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能以如來最上誓願而發願的,那麼此人沒有愚癡,可以接受大眾的供養。此願力功德果報在世間最勝,如同阿羅漢一樣。如果有不能如此理解三寶是常,那就是旃陀羅(屠夫)。如果有人能知道三寶常住的實法因緣,就能離苦安樂,沒有災害能危害他。

  這時人天大眾阿修羅聽聞此法後心生歡喜,踴躍無量。他們心念柔和,滅除諸蓋,心無高下,威德清淨、顏貌怡悅、因為知道佛常住不變,於是施設諸天供養,散放種種花、末香、塗香,演奏天樂用來供養佛。

  這時佛問迦葉菩薩:“善男子,你看見此大眾中的稀有之事嗎?”

  迦葉回答:“看見了,世尊。見到諸如來無量無邊,不可計量。接受大眾人天所供奉的飯食供養。又看見諸佛得身量高大,所坐之處卻如同針鋒一樣小。被大眾圍繞卻不相障礙。又見大眾都發誓願,說十三個偈言。也知道大眾心中認為如來現在只接受我的供養。假使純陀所供奉的飯食磨碎如同微塵大小,一塵給一佛都不夠分的,卻因為佛神力而充足一切大眾。只有諸菩薩摩诃薩和文殊師利法王子們能知如此稀有之事都是如來方便示現。聲聞大眾和阿修羅等都知道如來是常住法了。

  世尊又問純陀:“你今天所見的是稀有奇特的事情嗎?”

  “是啊,世尊。我先見到無量諸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自身。今天見到與菩薩摩诃薩體貌不同,非常殊妙。只見佛身如同藥樹,被諸菩薩摩诃薩之所圍繞。”

  佛告訴純陀:“你所見到的無量佛都是我變化的,為了要利益一切眾生,讓他們歡喜。菩薩摩诃薩的修行不可思議,能作無量佛事。純陀。你今天已成就菩薩摩诃薩之行,得住十地。菩薩所行已經具足成就了。”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是如是,如佛所說。純陀修成菩薩行,我也要隨喜。今天如來為未來無量眾生作大明燈,說此大乘大涅槃經。世尊。一切經典所說是有余義還是無余義呢?”

  “善男子。我所說的也有余義也無余義。”

  純陀對佛說:“世尊。如佛所說。

  所有之物 布施一切 唯可贊歎 無可虧損

  所有的布施,只能贊歎,不能虧損。世尊這是什麼意思,持戒和毀戒有什麼差別。”

  佛說:“除了一種人。其余一切布施都應該贊歎。”

  純陀問:“什麼叫除了一種人?”

  佛說:“正如此經中所說破戒之人。”

  純陀又說:“我今天還不明白。希望如來解說。”

  佛說:“純陀。破戒者就是一闡提。其余的一切布施皆可贊歎,並且獲大果報。”

  純陀又問:“一闡提是怎麼回事呢?”

  佛說:“純陀。如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說粗惡的話誹謗正法。造此嚴重罪業且永不改悔心無慚愧。這些人就是樂於走向一闡提道。如果有人犯了四重罪作五逆罪,自己知道一定是犯罪了。如此重大的事情心裡不怖畏慚愧,不肯發露罪行。對佛正法永無護惜建立之心。毀呰輕賤,言語中多有過患。這樣的人也是樂於走向一闡提道的。如果又說無佛法僧。這樣的人也是一闡提道。除了這些一闡提輩,其余的布施都要贊歎。”

  純陀又對佛說:“世尊。所說的破戒是怎麼回事?”

  佛回答:“純陀。如果犯了四重及五逆罪誹謗正法。這些人就是破戒。”

  純陀又問:“那麼這些破戒可以救拔嗎?”

  佛回答:“純陀。有因緣才可拔濟。如果穿著法衣,沒有捨棄。心中常懷慚愧、恐怖、自責。心想:為何要犯下如此重罪,造下這麼重的苦業。心中改悔,生起護法之心希望建立正法。心想:如果有護法的人我應該供養,如果有人讀誦大乘典者我要向他學習,並受持讀誦。自己通達之後也要為別人解說。我說此人不是破戒。為什麼呢?善男子。比如日出能除去一切塵霧。此大涅槃微妙經典出興於世也是如此。能除眾生無量劫中所作眾罪。所以此經說護正法者能得大果報,能拔濟破戒。如果有人毀謗此正法,能自心改悔而回歸正法。自己認識到所作的一切都不對。都是害了自己,心中恐怖、驚懼、慚愧。除了正法更無可以救護自己的了。所以應當回歸正法。如果能如此歸依布施,此人得福無量。可以接受世間供養。如果犯了如上惡業之罪。如果經過一月或十五日仍然不生歸依發露之心。那麼布施此人的果報就很少。犯五逆者也是一樣。如果能生悔心內懷慚愧。知道我所作的是不善之業,非常苦惱。希望建立護持正法。這就不叫五逆罪了。如果布施此人能得福無量。如果犯逆罪後不能生護法歸依之心,布施這種人沒有什麼福報。另外,善男子。犯了重罪的人要仔細聽,我為你們詳細解說。你們要這樣想:‘正法即是如來微密之藏,所以我要護持建立。’布施這樣的人能得大果報。善男子。比如女人懷妊,臨產的是時候正值國土荒亂,於是逃往他國。在一個天廟中生產(不善)。聽說故國安隱豐熟了,就帶著孩子打算回國。路上正遇到河水漲暴,背著兒子過不了河。於是心想:‘我寧願跟孩子一起死,也不能捨棄孩子獨自渡河。’之後母子都死了。命終之後生於天上。此女人本性弊惡,因慈愛孩子而能生天上。犯了四重禁五無間罪,卻能生起護法心的人也是如此。雖然之前作了不善之業,因護法故而成為世間無上福田,此護法者有如是無量果報。”

  純陀復言。世尊。若一闡提能自改悔。恭敬供養贊歎三寶。施如是人得大果報不

  純陀又說:“世尊。如果一闡提能自己改悔,恭敬供養贊歎三寶。布施此人能得大果報嗎?”

  佛說:“善男子。你不應該這樣說。善男子。比如有人吃庵羅果,把核吐在地上。然後心想:此果核中應有甜味。於是把果核撿起,打破後品嘗,發現味道極苦。心中悔恨。又擔心失去種子就種在地上,辛勤打理,用蘇油乳隨時溉灌。你認為可以生長嗎?”

  “不能世尊。就算天降無上甘雨,也不能不生長。”

  善男子。一闡提也是如此。燃燒了善根,又怎麼能除罪呢?善男子。如果能生善心則不叫一闡提了。善男子。因此,一切所施所得的果報並不是沒有差別的。為什麼呢?布施聲聞所得報不同,布施辟支佛得報也不同。只有布施如來才能獲得無上果。所以說言一切所施所得的果報並不是沒有差別的。

  純陀又說:“那麼為何如來說那個偈子呢?”(前面偈子說布施果報沒有差別)

  佛說:“純陀。有特別的因緣我才說此偈。王捨城中有個優婆塞。心中沒有淨信,奉事尼犍(外道)。跑來向我請教布施。因此因緣我才說此偈。此偈也是為菩薩摩诃薩等說秘密藏的道理。此偈是什麼意思呢?在一切中會排除一些,要知道菩薩摩诃薩乃人中之雄,對持戒人布施所須,捨棄破戒如同除去雜草。”

  另外善男子。如我從前所說:

  一切江河 必有回曲 一切叢林

  必名樹木 一切女人 必懷谄曲

  一切自在 必受安樂

  “一切江河必然有彎曲;一切叢林必然叫做樹木,一切女人一定懷著谄曲;一切自在必然享受安樂。”

  這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臂,右膝著地。向佛足禮拜而說偈言:

  非一切河 必有回曲 非一切林

  悉名樹木 非一切女 必懷谄曲

  一切自在 不必受樂

  不是一切河一定有彎曲;不是一切林都叫做樹木;不是一切女人都心懷谄曲;不是一切自在必然享受快樂。

  佛所說的偈還有未說出的意思。希望如來哀愍,解說因緣。為什麼呢?世尊。在此三千大千世界中有小州叫拘耶尼,那裡有河,筆直不彎叫娑婆耶。如同墨線,直入西海。此河之相在經中佛未曾說。希望如來,解說方等阿含經中的有余義,讓諸菩薩深解此義。世尊。比如有人先認識金礦之後就不認識金。如來也是如此,盡知法後所演說的就有剩余不能窮盡。如來既然作出這樣的有余說,就應當方便解釋其中意趣。一切叢林必是樹木,這也有余義。為什麼呢?種種金銀琉璃寶樹也叫做林(卻不是樹木)。一切女人必懷谄曲,也有余義。為什麼呢?也有女人善持禁戒,功德成就有大慈悲。一切自在必受快樂也有余義。為什麼呢?有自在的人如轉輪聖帝。如來法王不歸屬死魔不可滅盡,但是梵釋諸天雖得自在卻是無常。除非得到常住不變才是自在,如同大乘大般涅槃。

  佛說:“善男子。你現在很會辯論啊。先停下,仔細聽。文殊師利。比如長者患病,良醫診斷後為他調配膏藥。這病人希望多吃。醫生說,如果能消化才可以多吃。你今天體弱不應多吃。要知道此膏叫甘露也叫毒藥。如果多吃不能消化就是毒。善男子。你不要說此醫生所說的違反義理,貶低膏力的作用。善男子。如來也是如此。為國王、後妃、太子、王子、大臣。因為波斯匿王、王子、後妃的憍慢心,為了調伏示現恐怖,如那個良醫一樣才說剛才的偈子。文殊師利。你要知道,如來所說的話沒有漏失。

  大地可以反復,如來之言永遠沒有漏失。因此如來所說一切都有余義。(此句應該是文殊師利所說。)

  佛贊文殊師利。善哉善哉。善男子。你早就知道此中道理。因為愍哀一切眾生,讓眾生得智慧,所以廣問如來此偈的意義

  這時文殊師利法王之子又對佛說偈言:

  於他言語 隨順不逆 亦不觀他

  作以不作 但自觀身 善不善行

  “對別人的言語要隨順不逆,不要觀察別人的行為,只要觀察自己做的是不是善行。

  世尊。這樣的說法恐怕不是正說。對別人的語言隨順不逆,希望如來垂哀正說。為什麼呢?世尊常說一切外學九十五種都是趣向惡道,聲聞弟子都是走向正路的。如果能護禁戒、攝持威儀、安慎諸根,這樣的人是非常熱愛大法而走向善道的。如來為何在九部經中見到有毀他者就要呵責。如此偈義是導向何處呢?”

  佛告訴文殊師利。善男子。我說此偈也不是為一切眾生的。當時只是對阿阇世王而說。諸佛世尊若無因緣永遠不會逆人所說,有因緣才說。善男子。阿阇世王害父親後來到我這裡,打算折伏我而問:‘世尊有一切智還是無一切智呢?如果是一切智。那麼調達在往昔無量世中,常懷著惡心隨逐如來,為了殺害如來。為何如來還允許他出家。’善男子。因此因緣,我為他而說那個偈言。

  於他語言 隨順不逆 亦不觀他

  作以不作 但自觀身 善不善行

  我告訴他,你今日殺害父親已作下逆罪,是最重無間罪,應當發露以求清淨。怎麼還能見別人的過錯?善男子。因此我為國王而說此偈。另外,善男子。我也為護持不毀禁戒、成就威儀,卻總計教他過錯的人而說此偈。如果有人受到教誨遠離眾惡,又能教導他人讓他們遠眾惡,如此之人是我弟子。(就是說:所謂不見他人過更多的是針對自己修行。教導大眾應當呵責不正當的行為。)

  這時世尊為文殊師利說偈言:

  一切畏刀杖 無不愛壽命

  恕己可為喻 勿殺勿行杖

  ㄧ切眾生畏懼刀杖,沒有不愛惜壽命的。把眾生看作自己而寬恕,不要傷害他們。

  這時文殊師利又在佛前而說偈:

  非一切畏杖 非一切愛命

  恕己可為喻 勤作善方便

  不是所有人都害怕刀槍,不是所有人都愛惜生命;把別人看作自己,要講究方便之道。

  如來說的這個法句之義也是不盡的。為什麼呢?比如阿羅漢,轉輪聖王、玉女、象馬、主藏、大臣,天人和阿修羅拿著利劍都不能傷害他們。勇士、烈女、馬王、獸王,持戒比丘面對這些都不會恐怖。因此如來說偈也是有余的。如果說講別人看作自己而寬恕,也是有余。為什麼呢?如果讓羅漢把別人比做自己,那樣就有我想和命想,如果有我想和命想就應該擁護,凡夫也應該看得見阿羅漢了。這樣的想法是邪見,如果有邪見命終的時候就應生於阿鼻地獄。再者羅漢如果假設眾生生出傷害心是沒有道理的,因為無量眾生沒有能傷害羅漢的。

  佛說:“善男子。所謂我想,是指對眾生生大悲心,無殺害的念頭,也即阿羅漢平等之心,不要說世尊沒有因緣而作的逆說。昔日在此王捨城中有個大獵師,殺了鹿請我吃肉。我當時雖然受請,卻對眾生有慈悲心,等同眾生如羅?羅。而說偈言

  當令汝長壽 久久住於世

  受持不害法 猶如諸佛壽

  要讓你長壽久住於世,學習不受傷害的法,得到猶如諸佛的壽命。

  是故我說是偈

  一切畏刀杖 無不愛壽命

  恕己可為喻 勿殺勿行杖

  一切眾生畏懼刀杖,沒有不愛惜壽命的。把眾生看作自己而寬恕,不要傷害他們。

  佛說:“善哉善哉。文殊師利,你為了諸菩薩摩诃薩詢問如來如是密教。”

  這時文殊師利又說一偈:

  雲何敬父母 隨順而尊重

  雲何修此法 墮於無間獄

  “為何要尊敬父母,隨順而尊重父母。為何修行此法卻墮於無間地獄?”

  爾時如來。復為文殊師利菩薩。重說偈言

  若以貪愛母 無明以為父

  隨順尊重是 則墮無間獄

  “如果把貪愛當作母親,無明當作父親,隨順尊重這些東西,就會墮落無間獄。”

  這時如來又為文殊師利菩薩重說偈言:

  一切屬他 則名為苦 一切由己

  自在安樂 一切憍慢 勢極暴惡

  賢善之人 一切愛念

  一切都要依靠別人就是苦,一切由己才是自在安樂。一切憍慢的人都是非常凶惡的,一切賢善之人都要敬愛。

  這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對佛說:“世尊。如來所說的也是不盡圓滿。希望如來再垂哀愍,講解其中因緣。比如長者從師學習的時候是依靠老師嗎?如果是,那麼先前說的偈子就有問題。如果不是也不對(明明是依靠老師),如果這樣能得自在也是不對(學習的時候不能由己)。所以如來所說的有余。再者世尊。比如王子不學無術無,所以愚蠢苦悶。這樣王子如果說他是自在的也不符合偈子的意思,如果說是依靠他人也不對(王子很自在啊),因此佛所說的意思有余。所以一切依靠他人不一定受苦,一切自在的不一定快樂。說一切驕傲的人都凶惡也有漏洞。世尊。比如烈女因驕傲而出家學道,護持禁戒威儀成就,守攝諸根不讓六根馳散。所以一切驕傲的人不一定暴惡。說一切賢善的人都要敬愛有漏洞。比如有人偷偷的犯了四重禁後,不捨棄法衣堅持威儀,護法的人見到後也不會敬愛驅趕他讓他還俗。此犯戒人命終後要墮地獄。因此一切賢善的人何必都要敬愛呢?

  這時佛告訴文殊師利:“因為有特別的因緣如來才說的那些話,又有因緣讓諸佛如來而說此法。當時王捨城有一女人,名字叫善賢,回到父母家,又來拜見我,歸依於我和法眾僧。而說:所有的女人都不自由,所有的男子都自在無礙。我當時知道此人的心思,就為她宣說如此偈頌。文殊師利。善哉善哉。你現在能為一切眾生詢問如來此密語的意義。”

  文殊師利又說偈言:

  一切諸眾生 皆依飲食存  一切有大力其心無嫉妒

  一切因飲食 而多得病苦  一切修淨行而得受安樂

  一切眾生都依靠皆依飲食生存,一切有大勢力的人都不會嫉妒。一切人因為飲食而多病苦。一切修行淨行的人能得享受安樂。

  如果這樣,世尊,現在接受了純陀的飲食供養,難道如來也要有恐怖了?

  這時世尊又為文殊說偈言:

  非一切眾生 盡依飲食存  非一切大力心皆無嫉妒

  非一切因食 而致病苦患  非一切淨行悉得受安樂

  “不是一切眾生都依靠飲食生存。不是一切大勢力的人都不會嫉妒,不是一切人因為飲食而導致病苦。不是一切淨行都能得到安樂。

  文殊師利。你如果得病,我也應該得病。為什麼呢?諸阿羅漢及辟支佛、菩薩如來、實際並無飲食,只是為了化度眾生而示現受用無量眾生施捨之物,令他們具足檀波羅蜜,拔濟地獄畜生餓鬼的眾生。如果說如來六年苦行,身體羸瘦,是不對的。諸佛世尊超越諸有,跟凡夫不同。如何會羸劣呢?諸佛世尊,精勤修習獲得金剛之身,不同於世間的危險之身。我的弟子也是一樣,不可思議不依靠飲食。一切大勢力的人不會嫉妒也有不盡義。比如世間人一生無有嫉妒之心的也沒有勢力。一切病苦因為飲食而得也有余義。因為有人得外傷,比如刀劍。一切淨行能受安樂也是有余的。世間也有外道之人,修於梵行卻多受苦惱。因此。如來所說一切有余。叫做如來不是沒有因緣而說此偈,是有因緣而說。昔日在優禅尼國。有婆羅門叫羖羝德,來到我所,要受第四八戒齋法,我在那時為他說此偈。

  這時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什麼叫無余義?如何又是一切義呢?”

  善男子。所謂一切,只有助道常樂的善法叫做一切,又叫無余。其余的諸法也叫有余也叫無余,希望樂法的善男子能知此有余和無余之義。

  迦葉菩薩非常歡喜對佛說:“太奇特了,世尊。同等對待眾生,如羅?羅一樣。”

  這時佛贊迦葉菩薩:“善哉善哉。你今天的見解非常微妙。”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希望如來解說此大乘大涅槃經所得功德。”

  佛告訴迦葉:“善男子。如果有人聽聞此經名字,所得功德不是聲聞辟支佛等所能宣說的,只有佛能知道。為什麼呢?因為此不可思議是佛的境界,何況受持讀誦通利書寫此經?”

  這時諸天世人和阿修羅,在佛前異口同音而說偈言:

  諸佛難思議 法僧亦復然  是故今勸請唯願小停住

  尊者大迦葉 及以阿難等  二眾之眷屬且待須臾至

  並及摩伽主 阿阇世大王  至心敬信佛猶故未來此

  唯願於如來 小垂哀愍住  於此大眾中斷我諸疑網

  “諸佛難思議,法僧亦如此。所以我們希望世尊稍停。尊者大迦葉和阿難二人以及眷屬一會就到了。還有摩伽主阿阇世王,至心敬信佛因故還沒到此。希望如來哀愍停留片刻,在此大眾中斷除我們的疑網。”

  這時如來為諸大眾而說偈言:

  我法最長子 是名大迦葉  阿難勤精進能斷一切疑

  汝等當谛觀 阿難多聞士  自然當解了是常及無常

  以是故不應 心懷於憂惱

  “我法中的大弟子是大迦葉。阿難精進能斷一切疑惑。你們要仔細觀念,多聞之士阿難,自然能了解常和無常。所以不應心懷憂惱。”

  這時大眾以種種物供養如來。供養佛之後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菩薩輩得到初地果。這時世尊為文殊師利、迦葉菩薩、純陀受記,受記之後說:諸善男子,你們要自修其心,小心不要放逸。我現在背痛發作,全身疼痛。我要躺臥如同嬰兒和常患病的人一樣。你們文殊菩薩等,要為四部廣說大法。現在把此法付囑給你,等到迦葉阿難來了以後也要付囑如是正法。這時如來說此語後,為了調伏眾生而示現病痛,右側斜臥,如同病人。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畢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一

  白話佛經

  白話大般涅槃經

  法會聖眾 常親近同修 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一

  現病品第六

  這時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來已經免除一切疾病,患病之苦全都根除也就不會再被病苦恐怖。世尊。一切眾生因為有四毒箭才會得病,即貪欲、嗔恚、愚癡、憍慢。因為有病因才會生病。所謂的愛熱肺病、上氣吐逆、身體不適心中悶亂、痢疾、哕噎、小便淋瀝、眼耳疼痛、背滿腹脹。顛狂被鬼魅所擾。這些種種的身心疾病。諸佛世尊都不會有。今日如來為什麼對文殊師利說:“我現在背痛。你們要為大眾說法”呢?

  有二因緣不會有病苦。一是憐愍一切眾生;二是施於病人醫藥。如來往昔在無量萬億劫中修菩薩道,總是通過關愛的言語利益眾生,不讓他們苦惱。為患病的人布施種種醫藥。為何今天反而說自己有病呢?

  世尊。世間有病的人要麼坐臥不安要麼索取飲食、告誡家屬修治產業。為何如來卻默然而臥?不教弟子聲聞等人。屍波羅蜜、諸禅解脫、三摩跋提、修行正勤。為何不說甚深大乘經典。如來為何不用無量方便教大迦葉這樣的人中象王等,讓他們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什麼不管治那些惡比丘接受畜養不淨物。世尊。如果無病為何默然右側而臥?諸菩薩等凡是布施醫藥所得的善根都布施給眾生而一同回向一切種智。為了除去眾生煩惱障、業障、報障。

  煩惱障就是貪欲、嗔恚、愚癡。忿怒、纏蓋、焦惱、嫉妒、悭吝、奸詐、谀谄、無慚無愧。慢。慢慢。大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驕慢。放逸、貢高、怨恨、诤訟、邪命、谄媚。詐現異相、以利求利、惡的願望、過於貪婪。沒有恭敬、不聽教誨。親近惡友、貪利無厭、纏縛難解。執著對惡欲的貪求,對惡的貪求。執著身體為實、執著實有,執著畢竟空。精神萎靡,喜歡睡覺,郁郁寡歡。貪著美食、思維混亂。異想天開、不理性。多造身口惡業、多話。諸根遲鈍,說的話多數廢話。常被欲望憤恨、害人之心所牽引。這些叫做煩惱障。

  業障就是五無間罪等重惡的病。

  報障就是生在地獄、畜生、餓鬼。誹謗正法及一闡提等,叫做報障。這三障是大病。而諸菩薩在無量劫修行菩提中,布施一切疾病醫藥,常願一切眾生永斷此三障重病

  另外,世尊。菩薩摩诃薩修菩提時,給一切病人布施醫藥,常願眾生永斷諸病成就如來金剛之身。又願為一切眾生作妙藥之王,斷除一切諸惡重病。願眾生得阿伽陀藥,憑借此藥力除去一切惡毒。又願眾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會退轉,迅速成就無上佛藥,消除一切煩惱毒箭。又願眾生勤修精進成就如來金剛之心。作為微妙之藥療治眾病。不讓有人生起诤訟之想。又願眾生作為大藥樹療治一切諸惡重病。又願眾生拔出毒箭得成如來無上光明。又願眾生得入如來智慧大藥微密法藏。世尊。菩薩像這樣已經在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中發此誓願讓眾生不再有病。為何如來今日卻說自己有病?

  另外世尊。世間病人不能隨意的行動。飲食不能消化無法進食。也不能教戒諸子修治家業。這時他的父母妻子兄弟親屬老師都認為此人必死。世尊。如來今日也是如此,右側而臥無所論說。此閻浮提的愚人自然認為如來正覺必當涅槃,認為滅盡。可是如來性其實不會畢竟入於涅槃。因為如來常住無變易。因此不應說我現在背痛這樣的話。

  另外世尊。世間有病的人身體虛弱,躺臥在床褥邊。這時家室心中認為此人必死。如來現在也是如此,會被九十五種外道輕慢,認為如來無常想。那些外道會說:不像我們因我性常自在、時節、微塵等法而成為常住,無有變易。沙門瞿昙被無常所變更,是變易之法。因此。世尊今日不應該默然右脅而臥。另外世尊。世間有病的人四大損壞嚴重,互不調適,虛弱疲乏,所以不能隨意起臥,依靠床褥。如來四大沒有不和適的,身體力量具足,沒有缺失。世尊。比如十頭小牛的力量不如一頭大牛。十頭大牛的力氣不如一頭青牛。十頭青牛的力量不如一頭普通的象。十頭普通得象不如一頭野象。十頭野象的力量不如一頭二牙象。十頭二牙象的力量不如一頭四牙象。十頭四牙象的力量不如雪山一頭白象。十頭雪山白象的力量不如一頭香象。十頭香象的力量不如一頭青象。十頭青象的力量不如一頭黃象。十頭黃象的力量不如一頭赤象。十頭赤象的力量不如一頭白象。十頭白象的力量不如一頭山象。十頭山象的力量不如一頭優缽羅象。十頭優缽羅象的力量不如一頭拘物頭象。十頭拘物頭象的力量不如一頭分陀利象。十頭分陀利象的力量不如人中一個力士。十個人中力士的力量不如一個缽健提。十個缽健提的力氣不如一個八臂那羅延。十個那羅延的力量不如一位十住菩薩一個手指節。一切凡夫身體中骨節,都不相觸。人中力士的骨節能接觸。缽健提身體所有的骨節相接。那羅延身體的骨節互相糾結。十住菩薩的骨節像盤龍一樣糾結。所以菩薩力量最大。世界形成時,從金剛際升起金剛座,上至道場菩提樹下,菩薩坐後其心立刻得到十力。如來現在不應如同嬰兒,嬰兒愚癡、無智、無所能說的。因此隨意躺臥無人譏諷。如來世尊有大智慧照明一切,是人中之龍,具備大威德,成就神通,是無上的仙人,永斷疑網,已拔毒箭。進止安詳,威儀具足,無所畏懼。如今為何右側而臥,讓人天悲愁苦惱。這時迦葉菩薩在佛前說偈言:

  瞿昙大聖德 願起演妙法

  不應如小兒 病者臥床席

  調御天人師 倚臥雙樹間

  下愚凡夫見 當言必涅槃

  不知方等典 甚深佛所行

  不見微密藏 猶盲不見道

  惟有諸菩薩 文殊師利等

  能解是甚深 譬如善射者

  三世諸世尊 大悲為根本

  如是大慈悲 今為何所在

  若無大悲者 是則不名佛

  佛若必涅槃 是則不名常

  惟願無上尊 哀受我等請

  利益於眾生 摧伏諸外道

  願如來起身演說妙法,不應該像小孩病人一樣臥床不起,如來倚臥在雙樹間被凡夫知道一定會說是滅盡涅槃,他們不知道方等經典,不能理解佛涅槃的意義。他們不知道如來微密藏,如同盲人看不見道路。只有那些菩薩,如文殊師利等,才能了解此甚深的意義,如同善射者。三世世尊將大悲作為根本,這樣的大慈悲今日何在?如果沒有大悲就不能叫佛,佛如果一定涅槃就不能叫常。希望無上尊哀憐接受我們的請求,利益眾生,摧伏外道。

  此時世尊大悲熏心,知道眾生所念。打算隨順眾生利益眾生。於是從臥起身,結跏趺坐。面容怡然如同融化的黃金一樣。面目端正猶如滿月。形容清淨沒有垢穢。放大光明充遍虛空。那光輝勝過百千的太陽。照於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諸佛世界。為眾生惠施大智慧的火炬,令他們滅除無明黑暗。令百千億那由他的眾生安止不退菩提之心。這時世尊心無疑慮如獅子王,以三十二大人之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身上每個毛孔出一朵蓮花,那蓮花微妙,各有千葉,純真金色,琉璃作莖,金剛作須,玫瑰作台,外形圓滿大如車輪。這些蓮花各自放出種種雜色光明。青黃赤白紫,玻璃色。此光明遍至阿鼻地獄、想地獄、黑繩地獄、眾合地獄、叫喚地獄、大叫喚地獄、焦熱地獄、大焦熱地獄。此八地獄其中的眾生常被諸苦逼切,所謂燒煮、火烤、斫刺,碾剝。遇到此光後這些苦惱全部消滅,安隱清涼快樂無極。此光明宣說如來秘密之藏,告訴眾生皆有佛性。眾生聽後立刻命終,生人天中。乃至八種寒冰地獄。所謂阿波波地獄、阿咤咤地獄、阿羅羅地獄、阿婆婆地獄、優缽羅地獄、波頭摩地獄、拘物頭地獄、分陀利地獄。此中眾生常被寒苦所逼。所謂擘裂、身體碎壞、互相殘害。遇到此光後這些痛苦也都消滅,立刻調和溫暖舒適。此光明中也說如來秘密之藏——眾生皆有佛性。眾生聽後命終而生人天。

  這時在此閻浮提世界以及其它世界所有地獄都空了,不再有受罪者,除了一闡提之外。餓鬼道的眾生被饑渴所逼,用頭發纏身,在百千年中都不曾聽到過漿水之名。遇到此光就不再饑渴。此光明中說如來微密秘藏——眾生皆有佛性。眾生聽後立刻命終,生人天中。讓餓鬼道全空,除了誹謗大乘方等正典的人。畜生道的眾生互相殺害,共相殘食。遇到此光後嗔心消滅。此光明中說如來秘密之藏——眾生皆有佛性。眾生聽後即便命終,生人天中。這時畜生道也空了,除了謗正法之人。每朵花中各有一佛,佛的圓光達到一尋,金色晃曜。微妙端嚴,最上無比。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那些世尊,或坐、或行、或臥、或住,或有發出雷音。或下大雨,或放電光。或興大風,或放出煙火,身體如同火焰聚成。或示現七寶山,以及池泉河水山林樹木。或示現七寶國土、城邑、聚落、宮殿、屋宅。或示現象馬、獅子、虎狼、孔雀、鳳凰諸鳥。或示現讓閻浮提所有眾生看見地獄、畜生、餓鬼。或示現欲界六天。又有世尊或說陰界的諸入有很多禍患。或有說四聖谛法。或有說諸法因緣。或有說煩惱都是因緣而生。或有說我與無我。或有說苦樂二法。或有說常和無常。或有說淨與不淨。又有世尊為諸菩薩演說六波羅蜜。或有說諸大菩薩所得到的功德。或有說諸佛世尊所得功德。或有說聲聞之人所得功德。或有說隨順一乘法。或有說三乘成道。或有世尊左脅出水右脅出火。或有示現初生、出家、坐在道場、菩提樹下悟道、轉妙****傳法、最後入涅槃。或有世尊作師子吼,令此會中分別得到一果二果三果至第四果。或有說出離生死的無量因緣。這時此閻浮提中。所有眾生遇到此光後,盲人能看,聾人能聽,啞人能言,殘疾能行。貧人得財。小氣得人也能布施。惡人有了慈心。不信的人能信。世界中沒有一個眾生修行惡法。除了一闡提以外。

  這時一切天龍鬼神、干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羅剎、健陀、憂摩陀、阿婆魔羅、人、非人等。同聲說道:“善哉善哉。無上天尊。對眾生有這麼大的利益。”說完踴躍歡喜,或歌或舞。或用種種花散布在佛僧身上——所謂天優缽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曼陀羅花、摩诃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散陀那花、摩诃散陀那花、盧脂那花、摩诃盧脂那花、香花、大香花、適意花、大適意花、愛見花、大愛見花、端嚴花、第一端嚴花。又散布各種香味——所謂沉水多伽樓香、栴檀郁金香、合雜香、海岸聚香。又用天上寶幢幡蓋。諸天的歌舞筝笛笙瑟各種樂器演奏,供養諸佛。而說:

  我今稽首大精進 無上正覺兩足尊

  天人大眾所不知 惟有瞿昙乃能了

  世尊往昔為我故 於無量劫修苦行

  如何一旦放本誓 而便捨命欲涅槃

  一切眾生不能見 諸佛世尊秘密藏

  以是因緣難得出 輪轉生死墜惡道

  如佛所說阿羅漢 一切皆當至涅槃

  如是甚深佛行處 凡夫下愚誰能知

  施諸眾生甘露法 為欲斷除諸煩惱

  若有服此甘露已 不復受生老病死

  如來世尊以療治 百千無量諸眾生

  令其所有諸重病 一切消滅無遺余

  世尊久已捨病苦 故得名為第七佛

  惟願今日雨法雨 潤漬我等功德種

  是故大眾及人天 如是請已默然住

  我們今天向大精進的無上正覺兩足尊稽首,天人大眾所不知道的只有瞿昙(佛)能知。世尊往昔為了我們在無量劫中修苦行,為何今日放棄誓言,而捨棄性命要進入涅槃?一切眾生因為不能看見諸佛世尊的秘密藏,所以無法出離生死,墜入惡道。如佛所說的阿羅漢們都會進入涅槃。這些甚深的道理,凡夫怎麼能了解?佛施與眾生甘露之法,為了斷除他們的煩惱。誰服用此甘露都能不受生老病死之苦。如來世尊療治了百千無量的眾生,讓他們所有重病全部消滅。世尊早已離開病苦,所以成為第七佛。只願今日在此降下法雨,潤漬我們的功德種子。大眾及人天這樣請求只有,默然而住。

  說此偈時。蓮花台中一切諸佛,從閻浮提到淨居天都聽到了。佛告訴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你已具足甚深微妙智慧,不會被一切諸魔外道破壞。善男子。你已能夠安住,不被一切邪惡風傾動。善男子。你已成就無上辯才,已曾供養過去無量恆河沙等諸佛世尊。所以能問如來這個問題。善男子。我在往昔無量無邊億那由他百千萬劫中已經斷除病根,永離病苦。迦葉。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時,有佛出世。名號是:無上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十號具足)。為聲聞說此大乘大涅槃經。詳細解釋其中的道理。我在那時也是一個聲聞。受持此大涅槃典之後,讀誦,理解,書寫此經。並且廣為他人解說。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從此以後不曾作惡,沒有煩惱業因緣而墮於惡道。不會誹謗正法,成為一闡提,不會受黃門身、無根、二根。葉不會有反逆父母、殺阿羅漢、破塔壞僧、出佛身血、犯四重禁這些罪惡。從是以後身心安隱,沒有苦惱。迦葉。我現在其實沒有任何疾病。為什麼呢?諸佛世尊早已遠離一切病苦。迦葉。眾生不知大乘方等密教,認為如來真的有病了。迦葉。好比人說如來是人中獅子,可是如來其實並非獅子。此話就是如來秘密之教。迦葉。好比說如來是人中大龍,可我已於無量劫中捨離此業。迦葉。好比說如來是人、是天。而我其實非人非天,也非鬼神干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非我、非命、非可養育、非人士夫、非作、非不作、非受、非不受,非世尊、非聲聞。非說、非不說。這些話是如來秘密之教。

  迦葉。好比說如來好像大海中的須彌山王,可是如來沒有鹼味也不像石頭山一樣。要知道這是如來秘密之教。迦葉。好比說如來像分陀利。可我並非分陀利。這也是如來秘密之教。迦葉。好比說如來猶如父母,可如來並非父母。這是如來秘密之教。迦葉。好比說如來是大船長,可如來並非船長。這是如來秘密之教。迦葉。好比說如來猶如商人,可如來並非商人。這話是如來秘密之教。迦葉。好比說如來能摧伏魔王,可是如來其實沒有惡心要催伏誰,這樣的話都是如來秘密之教。迦葉。好比說如來能治癰瘡,可我我不是治瘡的醫生,這話也是如來秘密之教。迦葉。好比我之前說過: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好好的修行身口意業,命終之後雖有親族取其屍體,或用火燒,或投水中,或入墳冢被狐狼禽獸吃掉,可是他的心意識會生善道。可是心法其實並無去來,也無所至。實際上前後相似相續,沒有差別。哪些話是如來秘密之教。迦葉。我今天稱病也是一樣是如來秘密之教。所以讓文殊師利說:我今天背痛,你們要為四眾說法。

  迦葉。如來正覺不會有病,右側而臥。也不會畢竟入於涅槃。迦葉。大涅槃是諸佛甚深禅定。此禅定不是聲聞緣覺的行處。迦葉。你之前所問如來為何臥床不起,不進飲食,告誡家屬修治產業。迦葉。虛空之性並無坐起以及求索飲食,告誡家屬修治產業這些事情。也無去來、生滅、老壯、出沒、傷破、解脫、系縛。也不會自己說法也不會給別人說法。也會不自我解脫也不解脫別人。不是安不是病。善男子。諸佛世尊也是一樣,猶如虛空。怎麼會有病苦呢?

  迦葉。世間有三種人的病難治。一種謗大乘。一種作五逆罪,一種是一闡提。這三種病非常嚴重。不是聲聞緣覺菩薩所能治的。善男子。比如有的病沒法治療,必死無疑。不管有沒有醫生治療都會病死。那麼此人必死無疑。善男子。這三種人也是一樣。無論聲聞、緣覺、菩薩給他們說法還是不說法,都不能讓他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迦葉。比如病人,遇到醫生,治病,吃藥,就能痊愈。如果沒遇到病就不能好。聲聞緣覺也是一樣,從佛菩薩那裡聞法,就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是不聞法就能發心的。迦葉。比如有的病人無論看病吃藥,還是不看病都可以好。有一種人也是一樣。不管遇不遇到聲聞、緣覺、菩薩、如來、聞法,都能自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有人或為了自己,或為了別人,或為了恐怖,或為了利養,或為了谀谄,或為欺騙別人,書寫此大涅槃經。受持、讀誦、供養、恭敬、為別人解說的人。

  迦葉。有五種人對照此大乘大涅槃典。都是有病行處(有毛病的,不完美的),都不是如來。

  第一種人,斷三結得到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在人天往返七次之後永斷諸苦沒,入於涅槃。迦葉。這是第一種有病行處的人。此人未來過八萬劫後自然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第二種人。斷三結縛薄貪恚癡。得斯陀含果。人天一次往來之後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這是第二種有病行處的人。是人未來過六萬劫自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第三種人。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再不來輪回,永斷諸苦入於涅槃。這是第三種有病行處的人。此人未來過四萬劫自然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第四種人。永斷貪欲嗔恚愚癡得到阿羅漢果,煩惱無余入於涅槃。也不是像麒麟一樣單靠自己修行。這是第四種有病行處的人。此人未來過二萬劫自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第五種人。永斷貪欲嗔恚愚癡得到辟支佛果,煩惱無余入於涅槃。是麒麟一樣獨自修行。這是第五種有病行處的人。此人未來過十千劫就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這是五種人都是有病行處的。都不是如來。

  大般涅槃經聖行品第七之一

  這時佛告訴迦葉菩薩。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應當對照此大般涅槃經,專心思惟五種行為。哪無種呢?一聖行。二梵行。三天行。四嬰兒行。五病行。善男子。菩薩摩诃薩要時常修習此五種行。還有一行是如來行,就是此大乘大涅槃經。迦葉。什麼是菩薩摩诃薩所修的聖行?菩薩摩诃薩或者從聲聞或者從如來那裡聽聞此大涅槃經,立刻相信,相信後應想:諸佛世尊有無上道,有大正法,大眾正行,還有方等大乘經典。我現在要為愛樂貪求大乘經的緣故捨離所愛的妻子、眷屬、家宅,金銀珍寶微妙璎珞香花伎樂,奴婢僕使男女大小,象馬車乘牛羊雞犬豬豕這些東西。又想在家猶如牢獄,一切煩惱都由此而生,出家的生活寬曠猶如虛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長。若在家則不能得到一輩子淨修梵行。我應當剃除須發,出家學道。這樣思考後,決定我一定要出家修學無上正真菩提之道。菩薩要出家時天魔波旬就會非常苦惱。說此菩薩要跟我戰爭了。善男子。這樣的菩薩有怎麼會與人戰爭呢?這時菩薩來到僧人的地方,如果見到如來和佛的弟子都威儀具足、諸根寂靜、其心柔和清淨寂滅,就到那裡出家,剃除須發穿三法衣。出家後奉持禁戒、威儀不缺、進止安詳,無所觸犯。乃至犯一點小罪都回心生怖畏。護戒之心猶如金剛一樣堅固

  善男子。比如有人帶著浮囊打算渡過大海。這時海中有一個羅剎。向那個人索求浮囊。此人聽到就想:我如果給他一定會淹死。於是回答:羅剎,你不如殺了我,就能得到浮囊了。

  羅剎說:你如果不能全給我,可以給一半。

  此人自然不肯給他。

  羅剎又說:“你如果不肯給我一半。給我三分之一總可以吧。”

  此人還是不肯。

  羅剎又說:“那你給巴掌大的一點吧。”

  此人不肯。

  羅剎又說:“你連巴掌大的一點都不給我。我現在被饑窮眾苦所逼迫,希望你給微塵大的一點。”

  此人回答:“你要的的確不多。可是我現在正在渡海,不知前途近遠。如果給你一點,就會漏氣。那樣如何能渡過大海?肯定半路上就沒水而死了。”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護持禁戒也是一樣。如同渡海的人珍惜浮囊。菩薩如此護戒之時常有煩惱的惡羅剎告訴菩薩:“你要相信我不會欺騙你。破了四禁只要護持其余的戒律,仍然可以得入涅槃。”菩薩這時要說:“我今寧可持此禁戒墮阿鼻地獄,也不願意因為犯戒而生天上。”煩惱羅剎又說:“你若不能破四禁,不如破僧殘。因此因緣可以讓你安隱的進入涅槃。”菩薩也不能相信。羅剎又說:“你若不能犯僧殘者,不如犯偷蘭遮罪。也能入涅槃。”菩薩還是不相信。羅剎又說:“你若不能犯偷蘭遮,可以犯捨墮罪。因此因緣可得安隱,入於涅槃。”菩薩這時也不聽從。羅剎又說:“你若不能犯捨墮可以破波夜提,因此因緣讓你安隱得入涅槃。”菩薩仍然不聽從。羅剎又說:“你如果不能犯波夜提,可以破突吉羅戒。這樣也可以安隱入於涅槃。”菩薩這時心想:我如果犯了突吉羅罪,而不發露。則不能渡過生死彼岸而得涅槃。

  菩薩摩诃薩在這些微小的戒律中,也一樣護持,心如金剛一樣堅固。菩薩摩诃薩持四重禁以及突吉羅,敬重堅固的心沒有差別。菩薩如果能如此堅持,則是具足五根諸戒。這就是:具足菩薩根本業清淨戒,前後眷屬余清淨戒,非諸惡覺(正覺)覺清淨戒,護持正念念清淨戒,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

  迦葉。菩薩摩诃薩又有二種戒。一是受世教戒,二是得正法戒。菩薩如果受正法戒,就永遠不作惡。受世教戒的人要從四羯磨那裡才能得到。另外善男子。還有二種戒。一是性重戒。二是息世譏嫌戒。性重戒就是四禁。息世譏嫌戒就是販賣的時候不能缺斤少兩,欺騙別人,趁火打劫。被害人的心束縛之後就會破壞成就之路、點著燈睡覺、田地種植,從事商業,這些都不能做。不能畜養象馬車乘牛羊駝驢雞犬猕猴孔雀鹦鹉共命及拘枳羅這些家畜。豺狼虎豹貓狸豬豕這些野獸。童男童女大男大女奴婢僮僕等等奴僕。金銀琉璃頗梨真珠砗磲馬瑙珊瑚璧玉珂貝等等寶貝。赤銅白臘鍮石盂器床褥毛毯拘執眊衣等等,一切谷物大小麥豆穈粟稻麻生熟食物。盡量一日一食。如果乞食以及僧人日中進食,要知道滿足,不要接受別請(單獨的邀請)。不能吃肉,不能飲酒。五辛之類臭氣熏人的東西都不能吃,這樣身上就沒有臭的地方。被天以及一切世人恭敬供養尊重贊歎。吃飯只為溫飽,不能過度。穿衣只要能避體抗寒。出入要時常帶著三衣和缽具,永遠不要捨棄,就好像鳥的兩只翅膀一樣。不畜養根子莖子節子椄子子子各種作物,不儲蓄任何寶藏比如金銀飲食廚庫衣裳服飾。寬大的床、象牙金床、各種織錦都不能坐。不儲存一切細軟的席子,不坐象馬車。不用細軟上妙的衣服鋪床。床兩頭不能分別放二個枕頭(只能一頭有枕)。也不能用過好的丹枕、安黃木枕。永遠不觀看象斗、馬斗、車斗、兵斗、男斗、女斗、牛斗、羊斗、水牛雞雉鹦鹉等斗。也不故意去觀看軍隊。不應故意聽吹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叫等等娛樂音樂,除了供養佛的音樂以外。摴蒱、圍棋、波羅塞戲、師子、象斗、彈棋、六博、拍毱、擲石、投壺、牽道、八道行成等等一切游戲都不觀看。永遠也不看相算命。不能抓鏡、芝草、楊枝、缽盂、髑髅作卜筮之事,也不仰觀虛空星象,除了要睡覺之外。不能給王室往返傳話。永遠不谀谄、邪命自活(從事不正當的事業謀生)。也不宣說王臣盜賊斗诤飲食國土饑馑恐怖豐樂安隱等事。善男子。這就是菩薩摩诃薩的息世譏嫌戒。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堅持此遮制之戒(小戒),與性重戒(大戒)沒有差別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受持這些禁戒後,發願:寧可投身猛火也不毀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制定的禁戒——與剎利女、婆羅門女、居士女做不淨的行為。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還發願,寧可熱鐵周匝纏身永遠不敢用破戒之身接受有信心的檀越布施的衣服。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還發願。寧可口吞熱鐵永遠也不敢用毀戒之口吃信心檀越布施的飲食。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還發願寧可躺在熱鐵上,也不敢用破戒之身接受信心檀越布施的床褥。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還發願,我寧可身上受三百處刀傷,也不敢用毀戒之身接受信心檀越的醫藥。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還發願,寧可身投熱鐵鍋也不用破戒的身體接受信心檀越的房屋。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還發願,寧可用鐵捶打碎此身,從頭到腳全都粉碎也不用破戒的身體接受剎利婆羅門居士的恭敬禮拜。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還發願,寧可用熱鐵挑爛兩眼,也不用染著的心看美色(包括各種悅目的東西)。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還發願,寧可用鐵錐遍刺全身也不用染著的心聽好聽的音聲。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還發願寧可用利刀割去鼻子也不用染著的心貪戀香味。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還發願,寧可利刀割舌也不用染著的心貪戀美味。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還發願寧可用利斧斬身也不用染著的心貪著各種身體美妙的感覺。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因緣能讓人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迦葉。菩薩摩诃薩就是這樣護持禁戒的。

  菩薩摩诃薩護持這些禁戒後。都布施於一切眾生。因此因緣願一切眾生護持禁戒,得清淨戒、善戒、不缺戒、不析戒、大乘戒、不退戒、隨順戒、畢竟戒,具足成就波羅蜜戒。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修持這些清淨戒的時候,就能住於初不動地。什麼叫不動地呢?菩薩住在不動地中,不動不墮不退不散。善男子。比如須彌山不會被猛風吹墮落、退散。菩薩摩诃薩住在此地中也是一樣。不被色聲香味所動,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不再退到聲聞辟支佛地,不被異見邪風所散,而作邪命的事。

  善男子。另外。“動”是不被貪欲恚癡所動。“墮”是不墮四重。“退”是不退戒還家。“散”是不被違逆大乘經的人破壞。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也不被煩惱魔之所傾動,不被陰魔所墮,乃至坐在道場菩提樹下,就算天魔也不能讓他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不會被死魔所散。善男子。這就是菩薩摩诃薩所修習的聖行。

  善男子。什麼叫做聖行呢?所謂聖行就是佛和菩薩的行為,所以叫聖行。因為佛和菩薩是聖人。這些人有聖法,總能觀照諸法性空寂,因此才成為聖人。有聖戒才叫做聖人。有聖定慧才能叫聖人。有七聖財(所謂信(信受正法)、戒(持戒)、慚(自己有慚)、愧(對別人有愧)、多開(能明白聖教)、智慧、捨離(捨離一切染著))。所以叫聖人。有七聖覺(七覺支)所以叫做聖人。因此叫做聖行。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一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二

  白話佛經

  白話大般涅槃經

  法會聖眾 常親近同修 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二

  聖行品第七之二

  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這些聖行者,觀察此身,從頭到腳,其中只有發毛爪齒這些不淨垢穢的東西,還有皮肉、筋骨、脾腎、心肺、肝膽、腸胃、生熟二藏、大小便利、涕唾目淚,肪膏、腦膜、骨髓、膿血、腦胲、筋脈等等。菩薩這樣專心觀照的時候,誰擁有這個我,我又屬於誰?住在何處?誰屬於我?又思考:骨是我嗎?骨之外是嗎?菩薩這時除去皮肉只觀白骨。心想:骨的顏色不同,有青、黃、赤、白以及鴿色(青碧色)的分別。這些骨相也不是我。為什麼呢?我不是青、黃、赤、白以及鴿色的。菩薩系心作此觀照時就斷除了一切色欲。又想此骨從因緣而生,依靠足骨用來支撐踝骨。依靠踝骨用來支撐膊骨,依靠膊骨支撐膝骨,依靠膝骨支撐髀骨,依靠髀骨支撐臗骨,依靠臗骨支撐腰骨,依靠腰骨支撐脊骨,依靠脊骨支撐肋骨,依靠脊骨支撐項骨,依靠項骨支撐颔骨,依靠颔骨支撐牙齒以及頭骨。又依靠項骨連接膊骨,依靠膊骨連接臂骨,依靠臂骨連接腕骨,依靠腕骨連接掌骨,依靠掌骨連接指骨。菩薩摩诃薩這樣觀照時,身上所有骨節全部分離。得此觀後即斷三欲。一是形貌欲,二是姿態欲,三是細觸欲。菩薩摩诃薩觀青骨的時候,見此大地東西南北四維上下都是青色。觀其它顏色的時候也是如此。

  菩薩摩诃薩作此觀時,眉間放出青黃赤白鴿等色的光芒。菩薩在這些光明中見到佛像。就問諸佛:如此身體由不淨因緣和合而成,怎麼能夠作坐起行住屈伸俯仰這些動作,以及視瞬喘息悲泣喜笑呢。如果此中沒有主使,是誰讓身體動作的呢?此問後光中的諸佛忽然不現了。又想也許意識是我,所以讓諸佛不為我解說。可是又觀照此意識次第生滅猶如流水,也不是我。於是又想如果意識不是我,那麼呼吸可能是我。可是呼吸是風性,而風性是四大。四大之中什麼是我?地性不是我,水火風性也不是我。又想此身一切都沒有我。只有心風依靠因緣和合而示現種種所作的事業。猶如咒力幻術變化,又如風吹箜篌無意的發出聲音。所以此身如此不淨,依靠眾因緣和合而成。而在何處生此貪欲?若被罵辱又在何處而生嗔恚?而我此身三十六種器官不淨臭穢,是誰接受罵辱呢?若聽到罵聲產生思惟,是哪種音聲知道是罵我呢?每種聲音都不能知道罵。如果一個不能多個也不能,因此不應生嗔。如果他來打也應思惟。這個打又是從何而生?因為手、刀、杖這些東西碰到身體所以叫打。我為什麼要嗔狠那人呢?是我的身體自招到此咎啊,因我受此五陰身的緣故。比如因為是箭靶才有箭射它。我的身體也一樣因為有身所以有打。我如果不能忍受心就會散亂,心如果散亂就失去正念,如果失去正念則不能分辨善和不善。如果不能分辨善和不善義就會做惡。因為惡法因緣則墮地獄畜生餓鬼。菩薩這樣觀照後得到四念處。得到四念處後就住於堪忍地中。菩薩摩诃薩住此地後則能堪忍貪、恚、癡。也能忍受寒熱、饑渴、蚊虻、蚤虱、暴風、惡觸、種種疾疫。惡口、罵詈、撾打、楚撻。身心苦惱一切都能忍受。所以叫做住堪忍地。

  迦葉菩薩摩诃薩對佛說:“世尊。菩薩沒有得到住不動地淨持戒時,還有因緣而破戒嗎?”

  佛說:善男子。菩薩沒有到住不動地還是有因緣破戒的。

  迦葉尊敬的問:是什麼呢?

  佛說:“迦葉。如果有菩薩知道破戒的因緣能讓人受持喜愛大乘經典,又能讓他們讀誦、通曉、書寫經卷,廣為別人解說,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了這些緣故而需要破戒。菩薩這時應想:我寧可一劫或者不到一劫墮於阿鼻地獄受罪,也要讓別人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因此因緣菩薩摩诃薩才毀犯淨戒。”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對佛說:“世尊。如果有菩薩為了攝取護持別人,讓其不退於菩提之心。為了這個毀戒而墮阿鼻地獄是沒有道理的。”

  這時佛贊歎文殊師利:“善哉善哉。你說的很對。我記得以前在此閻浮提作大國王的時候名字叫仙預。愛念敬重大乘經典。心中純善沒有粗惡嫉妒悭吝的毛病。口中經常宣說愛語、善語。保護貧窮孤獨,布施、精進、從不停歇。那時候沒有佛、聲聞、緣覺。我那個時候喜愛大乘方等經典,十二年中供養婆羅門,過了十二年布施結束就說:老師們現在應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了。婆羅門說:大王,菩提之性是空無所有,大乘經典也是如此。大王,為何要讓人物跟虛空一樣?

  善男子。我在那時敬重大乘,聽到婆羅門誹謗方等經典。就立刻把他們殺了。善男子。因是因緣從此以後不墮地獄。善男子。擁護攝持大乘經典有如此無量的勢力啊。”

  另外迦葉。還有種聖行叫做四聖谛。就是苦、集、滅、道。迦葉。苦就是逼迫相。集就是能生長相。滅就是寂滅相。道就是大乘相。另外善男子。苦是現相,集是轉相,滅是除相,道是能除相。另外善男子。苦有三相,所謂苦苦相、行苦相、壞苦相。集就是二十五有。滅就是滅二十五有。道就是修戒定慧。另外善男子。有漏法有二種:有因,有果。無漏法也有二種:有因、有果。有漏的果報是就是苦。有漏的因就是集。無漏的果就是滅,無漏的因就是道。另外善男子。有八種相叫做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能產生這八苦的就是因。沒有此八法的地方就是滅。十力、四無所畏、三念處、大悲就是道。

  善男子。生是出相,有五種:初出(受胎之初)至終(色心具足之時)、增長(名色增長)、出胎、種類生(指出胎後到老死之間,運運剎那新起,或人生而有貧富、貴賤、男女、丑端等差別。)。

  什麼是老呢?老有二種:念念老(意識剎那生滅)和終身老(色身一期生滅)。又有二種:增長老(從少至壯念念增長)和滅壞老(壯至老念念滅壞)。這叫做老。

  什麼是病呢:病就是四大毒蛇互不協調。也有二種:身病和心病。身病有五種:因水、者因風、因熱、雜病(混合的)、客病(外來的病)。客病有四種:非分強作(不能做的逞強而導致)、忘誤墮落(不小心墜落)、刀杖瓦石(武器外傷)、鬼魅所著。心病也有四種:踴躍、恐怖、憂愁、愚癡。另外善男子。身心之病有三種,所謂業報、不得遠離惡對(不能離開壞的環境)、時節代謝(變遷)。因這些因緣而承受不同名字不同部位的各種病痛。所謂因緣就是風等各種病因。名字就是心悶、肺脹、氣短、咳、嘔吐、心驚、痢疾。所謂受分別就是頭痛、目痛、手足等痛。這叫病。

  什麼是死呢?死就是捨棄所受的色身。這又分二種。一是命盡死,二是外緣死。命盡死有三種。一是命盡非福盡。二是福盡非命盡,三是福命俱盡。外緣死也有三種。一非分自害死(自作自受),二者橫為他死(替死),三者俱死(集體死亡,比如空難)。又有三種死。一放逸死,二破戒死,三壞命根死。什麼是放逸死呢?如果有人誹謗大乘方等般若波羅蜜就是放逸死。什麼是破戒死呢?毀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制禁戒就是破戒死。什麼是壞命根死呢?捨棄五陰身就是壞命根死(自殺)。死是大苦。

  什麼是愛別離苦呢?就是所愛的東西破壞、離散。其中也有二種。一是人中五陰壞。二是天中五陰壞。此種人天所愛的五陰仔細分別有無量種,叫做愛別離苦。

  什麼叫怨憎會苦呢?就是所不喜歡的聚集到此。此中有三種。所謂地獄、餓鬼、畜生。此三趣分別計量有無量種。這就是怨憎會苦。

  什麼是求不得苦呢?求不得苦有二種。一是所希望的求不能得。二是努力爭取卻無法得到。這就是求不得苦。

  什麼叫是五盛陰苦呢。五盛陰苦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的集合叫做五盛陰苦。

  迦葉。以生為根本的都有此七種苦,即老苦至五盛陰苦。迦葉。衰老不是一切都有。佛和諸天一定沒有。人道不一定有。迦葉。三界的受身都有生、卻不一定有老。所以一切道中生是根本。迦葉。世間眾生顛倒覆心。貪愛生相、厭患老死。迦葉。菩薩不是這樣,看到初生已經發覺問題了。

  迦葉。比如有女人進入別人的房屋。此女容貌端正,非常漂亮,身上裝飾著璎珞。主人見到就問:“你叫什麼名字,屬於誰家?”女人回答:“我就是功德天天。”主人問:“你所到之處都作些什麼呢?”女人回答:“我所到的地方能帶來種種金銀琉璃頗梨真珠珊瑚虎珀砗磲馬瑙象馬車乘奴婢僕使。主人聽後非常歡喜、踴躍無量。因我福德爾讓你來到我家,於是燒香散花供養恭敬禮拜。這時又在門外見到一女,容貌丑陋,衣裳褴褛,身上污垢,皮膚皴裂,顏色艾白。主人見到就問:“你叫什麼,屬於誰家?”女人回答:“我叫黑暗。”又問:“為什麼叫黑闇?”女人回答:“我所到處能讓家中所有財寶一切衰秏。”主人聽聞就拿利刀作說道:“你要不走,我就殺了你。”女人回答:“你真是愚癡,沒有智慧。”主人問為什麼說我沒有智慧?女人回答:“你家中的女子就是我姊。我和姊從來都是在一起的。你要驅趕我,也要驅趕她。”主人回屋問功德天:“外面有一女人說是你妹,是真的嗎?”功德天說:“真是我妹。我與此妹從來都是形影不離。所到之處,我只作好,她常作惡。我常利益,她常衰敗。如果愛我也要愛她。如果見我恭敬也要恭敬她。”主人就說:“如果是這樣,我都不要,你們都離開吧。”這時二女就一起離開了。這時主人見他們走了非常高興。

  這時二女一起又到一貧困之家。貧人見後心生歡喜就說:“從今以後希望你們常住我家。”功德天說:“我們之前被人驅趕,你為何請我們?”貧人回答:“你現在記得我。我因你的好處自然也會敬重你妹。所以請你們都來我家吧。”迦葉。菩薩摩诃薩也是如此:不願生天。因為生就有老病死。所以全都拋棄,毫不留戀。凡夫愚人不知道老、病、死這些禍患,所以貪受生死二法。

  另外迦葉。比如婆羅門小孩被饑餓所逼。見到人糞中有庵羅果,就去撿起來。智者見到就指責他:你們婆羅門種姓清淨。為何拿糞中的污穢果物。“小孩聽到非常羞愧。回答:“我其實不是要吃,是為了洗干淨再捨棄。”智者說:“你真是太愚癡了。如果還要丟棄,就不應該拾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也是如此。對於生,不受不捨。如同智者呵責童子。凡夫之人喜歡生厭惡死。如同童子取果還棄。另外迦葉。比如十字路口有人盛滿了又好看又好吃的食物販賣。有人遠地而來,疲憊饑餓。見到飯食色香味具全,就問:“這是什麼?”那人回答:“這是天上的食物,色香味具全。如果吃了就能得到力氣,能解除饑渴,見到諸天。只有一個壞處就是吃了會死。”此人心想我不需要力氣或者見天人,也不想死。於是回答:“吃了就會死,誰會來買?”商人回答:“聰明人當然不會買,愚人不明白,給我高價,非常喜歡吃呢。”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也是如此。不願生天。得到美貌得到力量見到諸天之類。為什麼呢?因為難免各種苦惱。凡夫愚癡只要有生就要貪愛,因為他們看不見老、病、死。另外善男子。比如毒樹。根能殺人,莖能殺人,皮花果實都能殺人。善男子。二十五有受生之處,所受五陰也是如此。一切都能殺人。另外迦葉。比如糞穢無論多少都是臭的。善男子。生也是一樣。無論壽命八萬或者十歲都一樣受苦。

  另外迦葉。比如崄岸上有草覆蓋。在岸邊有很多甘露。吃了就能壽命千年,永除諸病,安隱快樂。凡夫愚人貪吃甘露不知下面有大深坑。想要取不小心就墮坑而死。智者知道就遠離而去。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也是一樣。尚且不享接受天上的妙食。何況人中凡夫之人乃至地獄吞啖鐵丸呢?何況人天上妙的肴馔又不能吃。迦葉。通過這些比喻以及其它無量無邊的比喻,要知道生真的是大苦啊。迦葉。這叫做菩薩摩诃薩住於大乘大涅槃經,觀照生苦。

  迦葉。菩薩摩诃薩如何對照此大乘大涅槃經觀照老苦呢?老會導致咳嗽嘔吐氣短,能喪失勇力。回憶盛年,快樂、憍慢、貢高,安隱、自在、導致駝背。懈怠懶惰、被別人輕視。迦葉。比如池水蓮花正當開放的時候鮮色鮮艷非常可愛。遇到天降冰雹全都被破壞。善男子。老也是一樣能破壞盛壯美好的色相。另外迦葉。比如國王有一智臣,懂得兵法。有敵國的國王對此國不順從。國王派遣此臣卻討伐,立刻擒獲對方的國王回來。老也是一樣擒獲壯年的色相帶到死亡的面前。另外迦葉。比如車軸斷了就不再有用。老也是如此。另外迦葉。如同大富之家有很多財寶,被怨賊進入洗劫一空。善男子。盛年美好的色相也是如此,總被老賊所劫。另外迦葉。比如貧窮的人貪著美好的細軟衣裳。雖然希望卻不能得到。善男子。老也一樣雖然有貪心要享受富貴快樂五欲自在卻不能得。另外迦葉。如同陸地的龜渴望水。善男子。人也是如此,衰老之後時常回憶壯時所享受的五欲之樂。另外迦葉。猶如秋月蓮花被人們樂見。等到凋謝就被人人厭惡。善男子。盛年壯色也是如此。被為一切人喜愛,等到老了就被厭惡。另外迦葉。比如甘蔗被壓滓之後就無味了。善男子。壯年盛色也是如此,被老壓搾再也沒有三種味:一出家味,二讀誦味,三坐禅味。另外迦葉,比如滿月夜裡很明亮等到天亮了就不是這樣了。善男子。人也是如此壯年形貌端正。老了就形神枯顇。

  另外迦葉。比如有國王用正法治國,真實無曲、慈悲好施。卻被敵國破壞流離逃到他方。他方的人民見到生出憐愍之心。說:“大王。往日正法治國不欺騙百姓,為何一旦流離而至於此?”善男子。人也如此等到被衰老壞敗後時常贊歎壯年時所作的事業。另外迦葉。比如燈炷依賴膏油。膏油干了也就快要熄滅。善男子。人也如此唯賴壯年。壯年的油盡了衰老之炷怎麼會長久?另外迦葉。比如枯河不能利益人和非人以及金飛鳥走獸。善男子。人也一樣被老所干枯不能利益一切事業。另外迦葉。比如河岸臨崖之樹,若遇暴風一定墜落。善男子。人也如此面臨老之險岸,死風就要來到,撐不了多久。另外迦葉。如同折斷的車軸不能重載。善男子。老也如此不能承受一切善法。另外迦葉。比如嬰兒被人所輕視。善男子。老也如此常為一切人所輕毀。迦葉。用這些比喻以及無量無邊的比喻。可以知道老真是大苦。迦葉。這是菩薩摩诃薩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照於老苦。

  迦葉。菩薩摩诃薩如何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照病苦?病能壞一切安隱樂事。如同雹雨傷壞谷苗。另外迦葉。如同人有怨家就會心常憂愁、恐怖。善男子。一切眾生也是如此,常畏病苦、心懷愁憂。另外迦葉。比如有人形貌端正,被國王夫人看中,派遣手下威逼召喚來,並與之私通。卻被國王抓到立刻挑瞎一眼,斷一耳斷一手足。此人立刻形容改變,被人所厭惡。善男子。人也是一樣雖然身體耳目都在,被病苦所纏逼後也為眾人之所厭惡。另外迦葉。如同芭蕉樹、竹葦、蘆騾子等產子就死。善男子。人也如此有病則死。另外迦葉。如同轉輪王的主兵大臣常做先鋒,國王隨後而行。也如魚王蟻王牛王一樣。商主在前行時,眾人也都隨從不捨離。善男子。死這個轉輪王也是如此。常跟著病,不相捨離。魚蟻牛商主病王也是一樣。常被死眾之所隨逐。迦葉。病的因緣就是所謂苦、惱、愁、憂、悲、歎、身心不安。或被怨賊之所逼害。破壞浮囊、撥撤橋梁。也能劫奪正念根本,又能破壞盛壯好色相以及勢力安樂。讓人喪失尊嚴,身心如同焦熱熾然。通過這些比喻以及其余無量無邊的比喻。可以知道病苦真是大苦。迦葉。這叫做菩薩摩诃薩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照病苦。

  迦葉。菩薩摩诃薩如何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於死苦?死就是燒滅。迦葉。如同火災起能燒毀一切,除了二禅天不能到達。善男子。死之火也爾能燒一切,除了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勢力不及。另外迦葉。如同水災能讓一切漂沒,除了三禅天,勢力不能到達。善男子。死之水也能漂沒一切,除了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另外迦葉。如同風災能吹一切全部散滅,除了四禅天不能到達。善男子。死之風也能吹滅一切所有,除了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第四禅為何風不能吹水不能漂火不能燒?

  佛告迦葉:善男子。第四禅內外過患一切都無。善男子。初禅過患是內有覺觀,所以外有火災。二禅過患是內有歡喜所以外有水災。三禅的過患是內有喘息所以外有風災。

  善男子。第四禅內外過患一切都無所以災不能及。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也是如此安住大乘大般涅槃,內外過患一切皆盡。所以死王不能到達。另外善男子。如同金翅鳥能吃掉一切龍魚金銀等寶。除了金剛不能消化。善男子。死之金翅鳥也是如此。能吃能消一切眾生,除了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菩薩摩诃薩。另外迦葉。比如河岸所有草木大水瀑漲全都流入大海,除了楊柳因為柔軟。善男子。一切眾生也是如此,全都會流入死海,除了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另外迦葉。如同那羅延能摧伏一切力士,除了大風。為什麼呢?因為風無障礙故。善男子。死之那羅延也是如此。能摧伏一切眾生,除了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因為菩薩無障礙。另外迦葉。如同有人在怨憎中忽然表現親善,時常追逐如影隨形,等待時機而欲殺害。而怨家因為謹慎小心,使那人沒有機會。善男子。死之怨家也是一樣。常伺機殺害眾生,除了不能殺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菩薩摩诃薩。因為菩薩不放逸故。另外迦葉。如同忽然降下金剛瀑雨。毀壞藥木諸樹、山林土沙、瓦石金銀、琉璃一切之物。除了不能壞金剛真寶。善男子。金剛之死雨也是如此。能破壞一切眾生。除了金剛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

  另外迦葉。如同金翅鳥能吃諸龍,除了不能吃受了三歸依的龍。善男子。死之金翅鳥也是如此能吃一切無量眾生,除了菩薩住三定者。什麼是三定?就是空、無相、無願。另外迦葉。如同凡是被摩羅毒蛇所蜇傷,無論咒術還是妙藥都沒有辦法,除了阿竭多星咒能夠除愈。善男子。死毒的螫也是如此。一切醫方都沒有辦法,除了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咒。另外迦葉。如同有人被王所惱。其人若能用美言財寶進貢就能得脫。善男子。死王不是這樣,無論軟語、錢財、珍寶都沒有用。善男子。死者在崄難處沒有資糧,要去的地方很遠卻沒有伴侶,晝夜總在行走不知邊際。深邃幽暗沒有光明。要進入沒有門戶卻實在有處所。雖沒有痛處卻沒法療治。要去沒有阻攔,到了就無法逃脫。無法破壞、見到的都憂愁。不是惡色卻令人恐怖。伴在身邊不可察覺。迦葉。用這些比喻和無量無邊譬喻可以知道死真是大苦。迦葉。此是菩薩摩诃薩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於死苦。

  迦葉。菩薩摩诃薩如何住於大乘大涅槃經觀愛別離苦呢?愛別離苦能成為一切眾苦根本。正如偈言中所說:

  因愛生憂 因愛生怖 若離於愛 何憂何怖

  因愛而生憂,因愛而生怖,如果離開愛,那裡還有憂怖呢?

  因為有愛所以產生憂苦。因為憂苦所以讓眾生衰老。命終也是一種愛別離苦啊。善男子。因為別離而產生種種微細的苦。現在我為你分別顯示。善男子。過去的世人壽命無量。那時有國王叫善住,當他年幼時作為太子管理事務,等到登上王位已經八萬四千歲了。這時國王頭頂上生了一肉疱。那疱非常柔軟如同兜羅綿。這東西漸漸長大,國王卻不以為患,過了十月疱忽然裂開產生了一童子。長的非常漂亮天下無雙,容貌分明是人中第一。父王非常給他起名叫頂生。於時善住王把國事都托付給頂生,棄捨宮殿、妻子、眷屬。入山學道八萬四千年。

  這時頂生在十五這一天在高樓上沐浴受齋。忽然東方出現金輪寶。寶輪千輻毂辋(車輪的內框和外框)具足,不是工匠所造而是自然形成的,飛來頂生這裡。頂生大王心想:我曾經聽具有五神通的仙人說,剎利王十五日在高樓沐浴受齋的時候,如果有金輪千輻不減,毂辋具足,不是工匠所造自然形成而來,那麼此王就會作轉輪聖帝。又想我現在不如試驗一下。於是左手拿著輪寶,右手拿著香爐,右膝跪地而發誓言:此金輪寶如果真實不虛,應該能跟隨過去的轉輪聖王所行的路。然後此金輪寶飛到虛空,遍滿十方後,仍然回到頂生的左手中。這時頂生心中歡喜無量。又說我現在一定會作轉輪王。

  之後不久又有象寶,形貌端嚴如同白蓮花,七支拄地。頂生見到又想我曾聽五通仙人說,轉輪王十五日在高樓沐浴受齋的時候,如果有象寶形貌端嚴如同白蓮花,七支拄地而來接應。那麼此王就是聖王。於是決定試驗真假。拿著香爐右膝跪地而發誓言:此白象寶如果真實不虛,應該能跟隨過去的轉輪聖王所行的道路。之後白象寶從早至晚遍布八方的大海,然後回到原處。這時頂生非常歡喜、踴躍無量。說:我現在一定是轉輪聖王了。

  之後不久又有馬寶。顏色青黃,馬尾金色。頂生見到心想我曾聽五通仙人說,轉輪王十五日處在高樓沐浴受齋時,如果有馬寶,其色青黃馬尾金色而來接應,那麼此王就是聖王。決定試驗真假,於是拿著香爐右膝跪地而發誓言——此绀馬寶如果真實不虛,應該能跟隨過去轉輪聖王所行的道路。然後绀馬寶果然從早至晚,周遍八方的大海回到原處。這時頂生非常歡喜、踴躍無量。說我一定是轉輪聖王了。

  然後不久又有女寶,形貌端正,微妙第一。不高不矮、不白不黑,身上毛孔出栴檀香味。口氣香潔如青蓮花,視力能見一由旬遠,耳聞、鼻嗅也是如是。舌頭寬大,伸出遮住臉,外形細薄如同銅葉。聰明睿智有大智慧,對眾生語氣柔軟。此女手碰大王的衣服就知道大王是否安樂,有什麼病患,也知道大王心中所願。這時頂生心想如果有女人能知道大王的心事那就是女寶。

  其後不久在王宮內自然出現寶摩尼珠。顏色純青琉璃,像人的脾髒那麼大。能在黑暗中照亮一由旬遠。如果天降暴雨,此珠能遮蓋方圓一由旬,讓那裡下會下雨。這時頂生心想如果轉輪王得到此寶珠必是聖王。

  其後不久有主藏臣自然出現。富有財寶、巨富無量、國庫盈溢,沒有缺乏的東西。眼力能見一切地中所有埋藏的寶藏。隨大王所想得事務都能辦理。這時頂生也要試驗他。就一起乘船入海,告訴藏臣:我想得帶珍異之寶。藏臣聽後就用兩手伸入大海,取出十指時就捧著十種寶藏。奉獻給聖王說:大王須要就隨意使用,剩下的再投入大海。這時頂生非常歡喜,說我一定是轉輪聖王。

  其後不久有主兵臣自然出現。不僅勇猛而且策謀第一善於用兵。如果需要戰爭則出現在聖王面前。如果不用就隱退不現。能讓沒有摧伏的敵人被摧伏,已經被摧伏的能讓他們守護國土。這時頂生心想如果轉輪王得到此兵寶,一定是轉輪聖王。

  這時頂生轉輪聖帝告訴大臣。“你們知道此閻浮提安隱豐樂。我今日就算七寶成就,千子具足,還有什麼可做的呢?”諸臣回答:“大王。東弗婆提還沒有歸順大王,應去討伐。”這時聖王帶著七寶一切營從,飛到東弗婆提。那裡的人民立刻歡喜歸化。頂生又告訴大臣:“我閻浮提和弗婆提安隱豐樂、人民熾盛都來歸化。七寶成就、千子具足還能有什麼作為?”諸臣回答:“大王。西瞿陀尼還沒有歸順”。這時聖王又帶著七寶和一切隨從,飛往西瞿陀尼。大王到了那裡人民也立刻歸化。頂生又問大臣:“我閻浮提、弗婆提、瞿陀尼都安隱豐樂人民熾盛,都以歸化。七寶成就、千子具足還有何作為?”諸臣回答:“大王。北郁單越還未歸化。”這時聖王又帶著七寶和一切隨從。飛往北郁單越。國王到後那裡的人民歡喜歸化。於是頂生又問大臣:“現在四天下都安隱豐樂人民熾盛,全部歸化。七寶成就、千子具足還有什麼用處呢?”諸臣回答:“聖王。三十三天壽命極長、安隱快樂。那裡的天人身形端嚴無比。所居住的宮殿床榻臥都是是七寶作成。自恃著天福大,不肯歸化我們。現在可以去討伐他們,讓他們摧伏。”這時聖王又帶著七寶和一切隨從飛到虛空來到忉利天。見到一中樹顏色青綠。聖王見後就問大臣:“這是什麼東西?”大臣回答:“此是波利質多羅樹。忉利天人夏日三月,經常在樹下娛樂。”又見如白雲的樹。又問大臣:“這是什麼東西?”大臣回答:“是善法堂、忉利天人常在那裡討論人天的事務。”

  這時天主釋提桓因。知道頂生王來此就到外面迎接。拉著他的手進入善法堂,分別入座。這時二王形容相貌一模一樣。除了眼珠有所差別。聖王心想我現在不如取而代之,做為天王。

  善男子。帝釋已經受持讀誦大乘經典分別為別人解說,只有深奧的道理還不能通達。因此讀誦受持分別為人解說的因緣而有大威德。善男子。而頂生對此帝釋生惡心後立刻墮落回到閻浮提。與他所喜愛的人天離別而產生巨大苦惱,於是得了重病,很快就死了。那時的帝釋就是迦葉佛,而轉輪聖王就是我。善男子。要知道愛別離是極大的苦。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尚且回憶過去這類眾生的愛別離苦。何況菩薩住於大乘大涅槃經怎麼會不觀照現在世間的愛別離苦呢。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如何修行大乘大涅槃經觀怨憎會苦呢?善男子。是菩薩摩诃薩觀照地獄、畜生、餓鬼、人和天上。都有此怨憎會苦。比如人在牢獄裡被枷鎖杻械鎖閉認為是大苦。菩薩摩诃薩也是如此。觀照五道一切受生都是怨憎合會的大苦。另外善男子。比如有人常害怕被怨家抓住,捨離父母、妻子、眷屬、珍寶、產業而逃避。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也是如此。怖畏生死、具足修行六波羅蜜入於涅槃。迦葉。這是菩薩摩诃薩修行大乘大般涅槃觀怨憎會苦。

  善男子。菩薩如何修行大乘大般涅槃觀求不得苦。求就是一切盡求。盡求有二種。一是求善法。二是求不善法。善法不會得苦、惡法不能離苦。這時粗略解說五盛陰苦。

  迦葉。以上就是苦谛。

  這時迦葉菩薩摩诃薩對佛說:“世尊。佛所說的五盛陰苦,恐怕有問題。為什麼呢?如佛往昔告訴釋摩男。如果色是苦的一切眾生就不應求色。如果有求就不是苦。如佛告訴諸比丘的那樣。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如佛以前為諸比丘說——如果有人能修行善法就能受樂。又如佛說在善道中有六觸能受樂。眼見好的色就是樂。耳鼻舌身意思考好法也是如此。如佛說的偈言:

  持戒則為樂 身不受眾苦

  睡眠得安隱 寤則心歡喜

  若受衣食時 誦習而經行

  獨處於山林 如是為最樂

  若能於眾生 晝夜常修慈

  因是得常樂 以不惱他故

  少欲知足樂 多聞分別樂

  無著阿羅漢 亦名為受樂

  菩薩摩诃薩 畢竟到彼岸

  所作眾事辦 是名為最樂

  持戒就是樂,身不受眾苦,睡眠得安隱,睡眠就能歡喜,就像接受衣食時候一樣。誦習而經行獨處在山林中這才是最快樂的。如果能對眾生修慈悲心,就能得到常久的快樂因為不惱還他人的緣故。少欲知足是樂,多聞分別也是樂。無著的阿羅漢也是快樂的。菩薩摩诃薩畢竟到達彼岸,該做的事情都作了,是最樂。

  世尊。諸經中所講的樂相是這樣的。佛今天說的怎麼跟這些相應呢?

  佛告訴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善於咨問如來這些問題。善男子。一切眾生在下苦中總總會妄認為樂。所以我今所說的苦相與原來說的沒有差別。”

  這時迦葉菩薩對佛說:“如佛所說在下苦中認為快樂。下生、下老、下病、下死、下愛別離、下求不得、下怨憎會、下五盛陰。這些苦中也就有樂啦?世尊。所謂下生就是三惡趣中所生的,中生就是人中,上生就是天上。如果有人問:如果在下樂中生出苦想。在中樂中生出無苦樂想。在上樂中生出樂想。怎麼回答呢?世尊。如果下苦中能感覺快樂。卻不曾見有人要承受千種懲罰,剛一進入時就能感覺快樂的。如果不能怎麼說在下苦中而感覺快樂呢?”

  佛告訴迦葉:“是啊,你說得沒錯。所以沒有樂想。比如那人要接受千次懲罰,然後接受了一次就已經脫離。此人這時就會感覺快樂。這就是本來無樂,妄認為快樂。”

  迦葉說:“世尊。那人不是因為要受懲罰而感覺快樂,是因為得到解脫而生快樂的感覺。”

  迦葉。所以我之前為釋摩男說,五陰中的樂並不是虛假的。迦葉。有三受三苦。三受就是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三苦就是苦苦、行苦、壞苦。善男子。苦受包括:苦苦、行苦、壞苦。其余二受則是行苦和壞苦(即樂受得本質還是苦)。善男子。因此因緣生死之中的確有樂受(樂的感覺,是虛假的)。菩薩摩诃薩因為苦樂是相對而立不能捨離的。所以說一切皆苦。善男子。生死之中其實沒有樂(真正的樂)。不過是諸佛菩薩隨順世間說有樂。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諸佛菩薩若隨俗所說的是虛妄嗎?如佛所說的修行善的就有樂報。持戒能安樂身不受苦。該做的都作完(無事可做)是最大的樂。這些經所說的樂受是虛妄的嗎?如果是虛妄,諸佛世尊早就在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中修菩提道,不會妄語。今天所說的如何解釋呢?”

  佛說:“善男子。如上所說的受樂偈就是菩提道之根本。也能有助於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先在經中說那些樂相。善男子。比如世間所須的物品能夠作為快樂的原因所以叫做樂。也就是所謂的女色、飲酒、美味。渴的時候得到水、冷得時候遇到火。衣服、璎珞、象馬車乘、奴婢僮僕、金銀琉璃珊瑚真珠倉庫谷米,這些東西作為世間的需要而能作為產生快樂的原因所以叫做樂。善男子。這些東西也同樣能產生痛苦。比如因為女人產生男人的苦惱,憂愁、悲泣乃至斷命。因喝酒美味倉谷都能讓人產生大憂惱。因此一切都是苦的,沒有樂相。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在八苦中明白苦中無苦。善男子。一切聲聞辟支佛等不知道樂的原因,所以為這些人說在下苦中說有樂相。只有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才能知道苦因、樂因。”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二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三

  白話佛經

  白話大般涅槃經

  法會聖眾 常親近同修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三

  聖行品第七之三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是如何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而觀察集谛的呢?善男子。菩薩摩诃薩觀察到集谛是五陰之因緣。所謂集就是愛有。愛有二種。一是愛自己的身體。二是愛自己所須。又有二種。五欲沒有得到滿足而一心專求;求到以後執著在其中。又有三種。欲愛、色愛、無色愛。又有三種。業因緣愛、煩惱因緣愛、苦因緣愛。出家之人有四種愛: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又有五種:就是貪著五陰,一切所須都十分愛著,分別說起來就無量無邊了。善男子。愛有二種。一種是善愛,另一種是不善的愛。所謂不善的愛,只有愚人才求。善法愛是諸菩薩所求。善法愛又有二種:不善與善。求二乘就是不善的,求大乘者才是為善。善男子。凡夫所愛是集。不能叫作谛。菩薩之愛叫做實谛不是集。為什麼呢?為了度化眾生所以受生,不是因為愛而受生。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佛世尊在其余經中為眾生解說業作為因緣。或說傲慢,或說六觸,或說無明。這些為五盛陰而作為因緣。今日為什麼解說四聖谛時,只說愛性作為五陰之因呢?”

  佛贊歎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正像你所說的。那些因緣並非不是因,而是五陰的重要原因是愛。善男子。比如大王外出游巡。大臣眷屬悉都要隨從。愛也一樣,愛所行處就有那些因緣隨行。比如油膩的衣服隨處都會沾灰塵,一旦沾上就停留在上面。愛也一樣,隨所愛處業結也同樣停留。

  另外善男子。比如濕地能生芽。愛也一樣能生一切業煩惱之芽。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住此大乘大般涅槃深深的觀察此愛有九種。一如債有余。二如羅剎女婦。三如妙花莖中有毒蛇纏之。四如惡食性所不便而強食之。五如YIN女。六如摩樓迦子。七如瘡中息肉。八如暴風。九如彗星。為什麼叫如債有余?善男子。比如窮人欠別人的錢財。雖然想還完卻沒有能力,就像困在獄中無法逃脫。聲聞緣覺也是如此,因為有愛習的余氣而不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這就叫如債有余。

  善男子。什麼是如羅剎女婦。善男子。比如有人把羅剎女作為妻子。羅剎女所生了孩子接著就把孩子吃了,然後又要吃掉丈夫。善男子。愛羅剎女也是如此,隨著眾生生出種種善根,隨生隨食。善根吃盡又要吃掉眾生,讓他們墮地獄、畜生、餓鬼,除了菩薩。這叫做如羅剎女婦。善男子。什麼叫如妙花莖毒蛇纏之。譬如有人喜愛好花。看不見花莖上的毒蛇,就上前采花,立刻被毒蛇咬死。一切凡夫也是如此。貪愛五欲之花,卻看不見此愛的毒蛇過患而便享受,就會被愛毒之所蟄傷,命終之後墮於三惡道中。除了菩薩。這叫做如妙花莖毒蛇纏之。

  善男子。什麼叫所不便食而強食之?比如有人不應該吃的非要吃。吃了之後就腹痛而死。愛這種食物也是如此。五道眾生貪著其中,因此墮於三惡道。除了菩薩。這叫做所不便食而強食之。善男子。什麼叫YIN女?比如愚人與YIN女私通。那YIN女作出種種谄媚姿態表現親熱,卻暗地裡奪取此人所有錢財。錢財用盡就把他驅逐出門。愛之YIN女也是如此。愚人沒有智慧與之交好,而此愛女會奪其所有一切善法。善法盡後驅逐,令其墮三惡道中。除了菩薩。這叫做YIN女。善男子。什麼叫摩樓迦子?譬如摩樓迦子如果被鳥吃了就隨糞便排出墮落於地,然後被風吹在樹下就開始生長。纏繞束縛尼拘陀樹,讓其不能生長遂至枯死。

  愛之摩樓迦子也是如此。纏縛凡夫所有善法,讓善法不能增長遂至枯滅,枯滅後命終就墮在三惡道。除了菩薩。這叫做摩樓迦子。善男子。什麼叫瘡中息肉?比如人長期生瘡,瘡中長了息肉。此人應該用心療治,不要生出放棄之心。如果放棄了那麼息肉就會不停增長,蟲疽也就跟著生長。因此因緣就會命終。凡夫愚人的五陰瘡痍也是如此。愛於其中就是息肉。應當勤心療治愛息,如果不治理,命終就墮在三惡道中。除了菩薩。這叫做瘡中息肉。善男子。什麼叫暴風?譬如暴風能移動山岳,拔起深根大樹。愛之暴大風也是如此,對父母所而生惡心。能拔掉大智捨利弗等無上深固菩提的大樹。除了菩薩。這叫做暴風。

  善男子。什麼叫如彗星?比如彗星出現後天下一切人民會饑餓、生病、瘦弱、苦惱。愛之彗星也是如此。能斷除一切善根種子。讓凡夫窮困饑馑生出煩惱之病,流轉生死受種種苦惱。除了菩薩。這叫做彗星。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住在大乘大般涅槃觀察愛結有如此九種。善男子。因此凡夫有苦無谛。聲聞緣覺有苦有苦谛而無真實,諸菩薩等了解苦而沒有苦,所以無苦而有真實。凡夫有集無谛,聲聞緣覺有集有集谛。諸菩薩了解集而無集,所以無集而有真谛。聲聞緣覺有滅而非真,菩薩摩诃薩有滅有真谛。聲聞緣覺有道非真。菩薩摩诃薩有道有真谛(無苦、集、滅、道)。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如何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見滅見滅谛?所謂斷除一切煩惱。如果煩惱斷了就叫做常。滅除煩惱之火則叫做寂滅。煩惱滅了所以享受快樂。諸佛菩薩因為求因緣所以叫做淨。再不承受二十五有所以叫出世。因為出世所以叫做我、常。在色聲香味觸男女中生住、滅、苦、樂、不苦、不樂、不取相貌。所以叫畢竟寂滅真谛。善男子。菩薩如此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觀滅聖谛。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如何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觀道聖谛。善男子。比如暗中因燈才能看見東西。菩薩摩诃薩也是如此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因八聖道而見一切法。所謂常、無常、有為、無為、有眾生、非眾生、物、非物。苦、樂、我、無我、淨、不淨。煩惱、非煩惱、業、非業。實、不實、乘、非乘。知、不知、陀羅骠、非陀羅骠。求那、非求那。見、非見、色、非色、道、非道、解、非解。善男子。菩薩如此住於大乘大般涅槃而觀道聖谛。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果八聖道是道聖谛,則不合道理。為什麼呢?如來曾經說信心就是道、能度脫諸漏。有時說不放逸就是道。諸佛世尊不放逸所以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也是菩薩助道之法。有時說精進是道。比如告訴阿難。如果有人能勤修精進則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時說觀身念處。如果有人系心精勤修習此身念處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時說正定是道,比如告訴大德摩诃迦葉。正定真實是道,不正定不是道。如果進入正定才能思惟五陰的生滅。不入定就沒辦法思惟。有時說有一個方法如果有人修習則能淨眾生滅除一切憂愁苦惱,得到正法沒,此法就是所謂的念佛三昧。有時說修無常想就是道。比如告訴比丘有人能經常修習無常想就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時說空寂在閒靜處獨坐思惟能夠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時說為人演說佛法就是道,如果聞法後疑網即斷,疑網斷後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時說持戒是道。如告訴阿難如果有人精勤修持禁戒。此人則能度過生死大苦。有時說親近善友是道。比如告訴阿難如果有人親近善知識就能具足淨戒。如果有眾生能親近我,則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有時說修慈是道。修學慈悲者能斷除煩惱得到不動處。有時說智慧是道。如佛曾經為波阇波提比丘尼說姊妹。如同聲聞以智慧刀能斷諸流、諸漏煩惱。有時如來說布施是道。如佛曾經告訴波斯匿王:大王。要知道我在往昔多行布施。因此因緣今日才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如果八聖道是道谛。這些經典不就成了虛妄。如果這些經中所說不是虛妄。那些經典中為何不說八道是道聖谛?如果不說,難道如來以前說錯了?可是我肯定的知道諸佛如來不可能出錯。

  這時世尊贊歎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你今天要知道菩薩大乘微妙經典所有秘密,所以這樣問。善男子。那些經典都符合道谛。善男子。如我所說的如果有信是道。通道是信根本,能佐助菩提之道。所以我說的沒錯。善男子。如來善知無量方便的方法而化度眾生。所以才有種種說法。善男子。比如良醫知道眾生的種種病原。根據所患的病為他們合成藥劑,禁止吃其它的藥。除了水不被禁止。或服姜水、或甘草水、或細辛水、或黑石蜜水、或阿摩勒水、或尼婆羅水、或缽晝羅水、或服冷水、或服熱水、或蒲萄水、或安石榴水。善男子。而此良醫知道眾生的病,雖然很多藥不能吃可是水被禁止。如來也是如此善知方便。對於一種法相隨著聽法眾生不同而分別解說種種名相。那些眾生接受說法,而後修習就能除斷煩惱。如同病人聽從良醫的治療而痊愈。另外善男子。比如有一人懂得很多種語言雜。大眾因為熱渴而都說:我要喝水,我要喝水。此人就拿著清冷水根據不同語言的人而說對應語言的水的名字:或者波尼、或者郁持,或者利藍。或者[沙/纟] 利。或者婆耶。或者甘露。或者牛乳。用無量的水的名字為大眾說。善男子。如來也是如此把一種聖道為諸聲聞作種種演說。從信根等至八聖道。另外善男子。比如煉金師用一種金可以隨意制造種種璎珞。所謂鉗鎖環、钏钗、珰、天冠、臂印。雖然種種差別不同,卻都是金。

  善男子。如來也是如此。把一佛道隨著聽法眾生不同而作種種分別解說。或說一種。所謂諸佛一道無二。又說二種所謂定、慧。又說三種謂見、慧、智。又說四種。所謂見道、修道、無學道、佛道。又說五種。所謂信行道、法行道、信解脫道、見到道、身證道。又說六種。所謂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辟支佛道、佛道。又說七種。所謂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除覺分、定覺分、捨覺分。又說八種。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又說九種。所謂八聖道和信。又說十種所謂十力。又說十一種。所謂十力和大慈。又說十二種。所謂十力、大慈、大悲。又說十三種。所謂十力、大慈、大悲、念佛三昧。又說十六種。所謂十力、大慈、大悲、念佛三昧和佛所得的三正念處。又說二十道。所謂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念佛三昧、三正念處。善男子。而道是一體。如來昔日因為眾生而說種種分別。另外善男子。比如一火因所點然的東西而又種種名字。所謂木火、草火、糠火、[麥*戈]火、牛馬糞火。善男子。佛道也是如此一而無二。因為眾生不同而又種種分別。另外善男子。比如一識分別說成六中。如果在眼就叫眼識。乃至意識也是如此。善男子。道也如此一而無二。如來為化度眾生所以有種種分別。另外善男子。比如‘色’作為眼所見就叫做色。作為耳所聞就叫做聲。鼻所嗅就叫做香。舌所嘗就叫做味。身所覺就叫做觸。善男子。道也如此一而無二。如來為化度眾生所以種種分別。善男子。因此八聖道分叫做道聖谛。善男子。此四聖谛諸佛世尊次第解說,因此因緣無量眾生才能度脫生死。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昔日佛在恆河岸屍首林中。那時如來取樹葉告訴諸比丘。我今日手中所拿的葉子多,還是一切草木的葉子多。比丘回答:世尊。一切因地的草木葉子多到不可稱計。如來所拿的則少不足言。諸比丘。我所覺悟的一切諸法如同因大地而生的草木。為眾生所宣說如同手中之葉。世尊。那時這樣說的。如來所了解的無量諸法。如果都在四谛中那麼就都已解說了。如果不是那麼應該還有第五谛?”

  這時佛贊歎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你今日所問能利益安隱快樂無量眾生。善男子。這些諸法都已攝在四聖谛中。”

  迦葉菩薩又說:這些法如果在四谛中。如來為何說不曾說?

  佛說善男子:“雖然包括卻不能叫做已說。為什麼呢?善男子。要知道四聖谛有二種智。一是中,二是上。中就是聲聞、緣覺的智慧。上就是諸佛菩薩的智慧。善男子。知道陰苦就是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都是苦則不是聲聞緣覺所能知,叫做上智。善男子。這些道理我在那些經中不曾說過。善男子。知道諸入叫做門也叫做苦,是中智。分別諸入有無量相都是苦則不是聲聞緣覺所知,叫做上智。其中的道理我在那些經中也不曾說之。善男子。知道諸界是分,又叫性也叫苦。這是中智。分別諸界有無量相都是苦則非諸聲聞緣覺所知。這是上智。善男子。這些道理我在那些經中也不曾說。善男子。知道色是壞相是中智。分別諸色有無量相都是苦則不是聲聞緣覺所知,是上智。這些道理我在那些經中也不曾說。善男子。知道受覺之相是中智。分別諸受有無量覺相則不是聲聞緣覺所知,是上智。善男子。這些道理我在那些經中也不曾說。善男子。知道想是取相是中智。分別此想有無量取相則不是諸聲聞緣覺所知,是上智。這些道理我在那些經中也不曾說。善男子。知道行是作相是中智。分別此行的無量作相則不是聲聞緣覺所知。是上智。善男子。這些道理我在那些經中也不曾說。善男子。知道識是分別相是中智。分別識的無量知相則不是諸聲聞緣覺所知。是上智。這些道理我在那些經中也不曾說。

  善男子。知道愛因緣能生五陰是中智。一人所起的愛無量無邊則不是聲聞緣覺所能知。能知道一切眾生所起的如是等愛。是上智。這些道理我在那些經中也不曾說。善男子。知道滅煩惱是中智。分別煩惱不可稱計,滅也同樣不可稱計。則不是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這些道理我在那些經中也不曾說。善男子。知道道相能離煩惱是中智。分別道相無量無邊,所離的煩惱也無量無邊。則不是聲聞緣覺所知。是上智。這些道理我在那些經中也不曾說。善男子。知道世谛是中智。分別世谛無量無邊不可稱計則不是聲聞緣覺所知。是上智。這些道理我在那些經中也不曾說。善男子。一切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是第一義。是中智。知道第一義無量無邊不可稱計則不是聲聞緣覺所知。是上智。這些道理我在那些經中也不曾說。

  這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對佛說:“世尊。所說世谛、第一義谛是怎麼回事?世尊。第一義中有世谛嗎?世谛之中有第一義嗎?如果有就是一谛。如果無難道不是如來虛妄之說嗎?”

  善男子。世谛就是第一義谛。

  世尊。那麼就沒有二谛了?

  佛說:“善男子。因為方便隨順眾生而說有二谛。善男子。如果隨順之說則有二種。一是世法。二是出世法。善男子。如出世人之所知的叫做第一義谛。世人所知叫做世谛。善男子。五陰和合而起名叫某甲。凡夫眾生隨其所稱呼而叫做世谛。分析五陰則沒有某甲這個名字。離開五陰更沒有某甲這個名字。出世之人如參照性相而能理解,叫做第一義谛。另外善男子。或有法有名有實。或有法有名無實。善男子。有名無實就是世谛。有名有實是第一義谛。善男子。比如我、眾生、壽命、知見、養育、丈夫、作者、受者、熱時之炎、干闼婆城。龜毛兔角、旋火之輪。這些陰界入都是世谛。苦、集、滅、道是第一義谛。善男子。世法有五種:世、句世、縛世、法世、執著世。善男子。什麼是世?男、女、瓶、衣、車、乘、屋捨這些東西叫做世。什麼是句世?四句一偈,類似這樣的偈子叫做句世。什麼是縛世?卷、合、系、結、束縛、合掌。類似的作用叫做縛世。什麼是法世?比如鳴捶集合僧人、擂鼓集合士兵、吹貝知道時間。這樣的規則叫做法世。什麼是執著世?如同看到遠處有人穿染衣,而認為那是沙門不是婆羅門。看到見有結繩佩戴在身上,就認為是婆羅門不是沙門。這樣的推斷叫做執著世。

  善男子。這是五種世法。善男子。如果有眾生對此五種世法,心無顛倒、如實而知就是第一義谛。另外善男子。如果能燒能割能死能壞就是世谛。無燒無割無死無壞是第一義谛。另外善男子。有八苦相就是世谛。無生無老無病無死無愛別離無怨憎會無求不得無五盛陰就是第一義谛。另外善男子。比如人有很多能力。走的時候就叫做走者。收割時叫做割者。飲食時叫做食者。如果制造材木叫做工匠。鍛造金銀的時候叫做金銀師。如此一人有多個名字。法也如此其實是一,而有多名。依靠父母和合而生的名為世谛。十二因緣和合生名第一義谛

  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對佛說:“世尊。所說得實谛是怎麼回事?”

  佛說:“善男子。實谛叫做真法。善男子。如果法非真則不叫實谛。善男子。實谛無顛無倒。無顛倒者才叫做實谛。善男子。實谛無有虛妄。若有虛妄不叫實谛。善男子。實谛名叫大乘。非大乘不叫實谛。善男子。實谛是佛所說非魔所說。若是魔說非佛說的不叫實谛。善男子。實谛是一道、清淨無二。善男子。有常、有樂、有我、有淨,則是實谛之義。”

  文殊師利對佛說:“世尊。如果把真實作為實谛。真實之法即是如來虛空佛性。如果是這樣如來虛空和佛性就沒有差別。”

  佛告訴文殊師利:“有苦有谛‘有’實。有集有谛‘有’實。有滅有谛‘有’實。有道有谛‘有’實。善男子。如來非苦非谛‘是’實。虛空非苦非谛 ‘是’實。佛性非苦非谛‘是’實(注意有和是的區別)。文殊師利。所說的苦是無常相、是可斷相、是實谛。如來之性非苦、非無常、非可斷相。所以是實,虛空、佛性也是如此。另外善男子。所說的集能讓五陰和合而生。也叫苦,也是無常,是可斷相、是實谛。善男子。如來不是集性、不是五陰之因、不是可斷相,所以是實,虛空、佛性也是如此。善男子。所謂滅就是煩惱滅,也常也無常。二乘所得的叫做無常。諸佛所得的是常。又叫證法是實谛。善男子。如來之性不叫做滅。能滅煩惱非常非無常。不是證知、常住無變,所以是實,虛空、佛性也是如此。善男子。道能斷煩惱、也常也無常。是可修行的方法是實谛。如來非道、能斷煩惱。非常無常、不是可修之法、常住不變,所以是實,虛空,佛性也是如此。另外善男子。所謂真實即是如來。如來即是真實。真實即是虛空。虛空即是真實。真實即是佛性。佛性即是真實。文殊師利。有苦、有苦的原因、有苦的滅盡、有苦的對立。如來非苦直至非對。所以是實不是谛。虛空佛性也是如此。苦是有為、有漏、無樂。如來非有為、非有漏、湛然安樂、是實而非谛。”

  文殊師利對佛說:“世尊。如佛所說的不顛倒就是實谛。那麼四谛之中有四顛倒嗎?。如果有,怎麼說沒有顛倒叫做實谛,一切顛倒不名為實。”

  佛告訴文殊師利:“一切顛倒都入苦谛。比如眾生有顛倒心叫做顛倒。善男子。比如有人不受父母尊長的教育。就算接受也不能隨順修行。此人叫做顛倒。如此顛倒就是苦。”

  文殊師利說:“如佛所說不虛妄即是實谛。那麼虛妄就不是實谛了?”

  佛說:“善男子。一切虛妄都入苦谛。如果眾生欺诳他人。因此因緣而墮地獄畜生餓鬼。這種做法就是虛妄,可見虛妄當真是苦。被聲聞緣覺諸佛世尊遠離不行所以叫虛妄。這種虛妄被諸佛二乘所斷除所以叫做實谛。”

  文殊師利說:“如佛所說大乘是實谛。那麼聲聞辟支佛乘則是不實?”

  佛說:“文殊師利。二乘者也實也不實。聲聞緣覺斷諸煩惱則叫做實。無常不住、是變易法,叫做不實。”

  文殊師利說:“如佛所說,若佛所說叫做實。那麼魔說則是不實。世尊。魔所說的被聖谛所攝嗎?”

  佛言:“文殊師利。魔所說的被二谛所攝,即苦、集。凡是一切非法、非律、不能令人得利益。即便終日宣說也沒有人能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就叫做虛妄。如此虛妄則是魔說。”

  文殊師利說:“如佛所說一道清淨無二。諸外道等也說:我有一道、清淨無二。如果說一道是實谛。與外道有何差別?若無差別則不應說一道清淨。”

  佛說:“善男子。諸外道有苦、集谛而無滅、道谛。於非滅中而生滅想。於非道中而生道想。於非果中生於果想。於非因中生於因想。因此外道算不上一道清淨無二。”

  文殊師利說:“如佛所說:有常、有我、有樂、有淨是實。諸外道等應有實谛,而佛法中沒有。為什麼呢?諸外道也說諸行是常。如何是常?可意、不可意、諸業報等、受不失故。可意就是十善報。不可意是十不善報。如果說諸行無常,那麼作業的人滅後誰來承受果報?因此諸行是常。

  殺生因緣也叫做常。世尊。如果說諸行無常。能殺可殺兩者都是無常。如果無常誰在地獄接受罪報呢?如果說定有地獄受報之人。那麼諸行就不是無常。

  世尊。系心專念也是常。所謂十年所念到了百年也不忘失所以為常。如果無常自己所見到的事情誰記憶和掛念呢?因此一切諸行不是無常。世尊。那麼一切憶想也是常了。

  有人見過別人的手腳頭項的樣子,之後見到就能認識。如果無常此想就應該滅道。世尊。那些學過的技能長久練習,從初學或經過三年或經過五年,然後才能熟練掌握所以叫做常。世尊。算數之法。從一至二、從二至三、乃至百千。如果無常初一就會滅。如果一滅了怎麼會有二?如此總時一始終無二。因為一不滅所以有二乃至百千。所以是常。世尊。比如讀誦之法。讀一阿含到二阿含,乃至三四阿含。如果無常,可以讀誦總也不能到達四。因此讀誦增長因緣所以叫常。世尊。瓶、衣、車乘、如人負債。大地形相、山河樹林。藥木草葉、眾生治病等無不是常。世尊。一切外道都說諸行是常。如果是常即是實谛。

  世尊。有外道又說有樂。為什麼呢?因為承受者一定得到可意之報。世尊。凡享受樂的人必定得之。所謂大梵天王、大自在天、釋提桓因、毗紐天、以及人天。因此定有樂。世尊。有外道也說有樂,因為能令眾生產生追求的願望。饑者求食、渴者求飲,寒者求溫、熱者求涼。累極求休息、病者求愈、欲者求色。如果無樂為什麼要追求?因為有求所以有樂。世尊。有外道又說布施能得樂。世間之人喜歡布施沙門、諸婆羅門、貧窮困苦的人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象馬車乘末香塗香,眾花屋宅依止燈明。如此種種惠施為了後世得到可意報。所以決定有樂。

  世尊。有外道又說以因緣故當知有樂。所謂受樂因為有因緣所以叫做樂觸。如果無樂為什麼有因緣?如同兔子沒有角,是沒有此因緣。有樂的因緣自然有樂。世尊。有外道又說上中下所以當知有樂。下受樂者釋提桓因。中受樂者大梵天王。上受樂者大自在天。因為有如此上中下故所以有樂。世尊。有外道又說有淨。為什麼呢?如果無淨就不會起愛欲,如果起欲當知有淨。又說金銀珍寶琉璃頗梨車[(王*巨)/木]馬瑙珊瑚真珠璧玉珂貝,流泉浴池飲食衣服,花香末香塗香燈燭之明,這些物品都是淨法。另外有淨,五陰即是淨器盛著淨物,所謂的人天、諸仙、阿羅漢、辟支佛、菩薩諸佛。因此叫做淨。世尊。有外道又言有我。因為能看見、能行為。比如有人進入陶師的家。雖然不見陶師,但是看見輪繩就知道此家必是陶師。我也如此,眼見到色後必知有我。如果無我誰能見色?聞聲乃至觸法也是如此。另外如何得知有我?因相而知。什麼相呢?比如:喘息、視眴、壽命、役心、受諸苦樂、貪求、嗔恚。這些都是我的相,所以必定有我。另外有我因未能辨別氣味故。見到有人吃水果就知道其味,所以必定有我。另外怎麼知道有我呢?因為能夠行為,比如拿著鐮能割草,拿斧能坎木,拿瓶能盛水,拿車能駕御。這些事情我執能夠作為,所以必定有我。另外如何知道有我呢?再出生時就想要吃奶,這是宿習的緣故。所以必定有我。另外能夠和合財物利益眾生的緣故而知有我,比如瓶衣車乘田宅,山林樹木象馬牛羊,這些財物如果得到就有利益。此內五陰也是如此。眼等諸根因為能和合所以能利益我,所以必定有我。另外如何知道有我呢?因為有遮擋存在的緣故。比如有物所以有遮礙。如果沒有物則不會有遮擋。如果有遮那麼必定有我,所以必定有我。另外如何知道有我呢?伴非伴故,親與非親不是伴侶。正法、邪法不是伴侶。智與非智不是伴侶。沙門非沙門。婆羅門非婆羅門。子非子、晝非晝、夜非夜、我非我。這些為伴、非伴。所以必定有我。世尊。諸外道種種說有常樂我淨。當知定有常樂我淨。世尊。因此諸外道等也說言我有真谛。”

  佛說:“善男子。如果有沙門婆羅門說有常、有樂、有淨、有我,那一定非沙門、非婆羅門。為什麼呢?因為迷於生死、離一切智的大導師的緣故。這些沙門、婆羅門等沉沒在諸欲中,善法就受到損害。那些外道系在貪欲、嗔恚、癡獄。堪忍愛樂之中。外道雖知業果自作自受,卻不能遠離惡法。這些外道不是正法、正命、自活。為什麼呢?因為沒有智慧火,所以不能消除。這些外道雖希望貪著上妙五欲,卻缺少善法不勤修行。這些外道雖然希望進入正解脫中,卻因為持戒不足不能成就。所以外道雖欲求樂,卻不能求樂之因。所以外道雖憎惡一切諸苦,可是其所行不能遠離諸苦之因。這些外道雖被四大毒蛇所纏,仍然放逸不能謹慎、這些外道被無明所覆、遠離善友。樂於在三界中遭受無常燒烤,在大火之中而不能出。這些外道遭遇煩惱難愈之病,卻不求大智良醫。這些外道要在未來經歷無邊險遠之路,而不知修習善法資糧而自莊嚴。這些外道常被YIN欲災毒所害,卻反而抱持五欲的霜毒。這些外道嗔恚熾盛,卻反而親近惡友。這些外道常被無明之所覆蔽,卻反而追求邪惡之法。這些外道常被邪見之所诳惑,卻反認為那是親善的。這些外道不敢吃甘果卻種下苦澀的種子。這些外道已經處在煩惱暗室之中,卻反而要遠離大智光明。這些外道被煩惱饑渴,卻反而喝諸欲的鹹水。這些外道漂沒生死無邊大河,卻反而遠離無上船師。這些外道迷惑顛倒言諸行是常。諸行如果是常毫無道理。”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三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四

  白話佛經

  大般涅槃經

  法會聖眾 常親近同修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四

  聖行品第七之四

  善男子。我在觀照中發現諸行都是無常的。如何知道的呢?是因為因緣的緣故。如果諸法從緣而生則知道其必定是無常的。那些外道中沒有一法不是從緣而生。善男子。佛性無生、無滅、無去、無來。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是因緣所作、非是沒有因緣而作。非作、非作者。非相、非無相。非有名、非無名。非名、非色、非長、非短。非是陰界入之所包含的。所以叫做常。善男子。佛性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法,法即是常。善男子。常即是如來,如來即是僧,僧即是常。因此從因所生的法不能叫做常。那些外道沒有一法不是從因而生的。善男子。外道不能見佛性、如來以及法,所以外道所說的都是妄語,沒有真谛。凡夫先見到了瓶、衣、車乘、捨宅、城郭、河水山林、男女、象馬牛羊,之後見到相似之物就說是常,要知道其實並非是常(再見到時已經變易了)。善男子。一切有為皆是無常。虛空無為所以是常。佛性無為所以是常。虛空即是佛性。佛性即是如來。如來即是無為。無為即是常。常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無為。無為即是常。

  善男子。有為之法有二種:色法、非色法。非色法是心心數法。色法是地水火風。善男子。心是無常的。為什麼呢。因為心的性質是攀緣、相應、分別的。善男子。眼識之性差異乃至意識之性差異所以無常。善男子。色境界差異乃至法境界差異所以無常。善男子。眼識相應差異乃至意識相應差異所以無常。善男子。心如果是常,眼識應單獨緣起於一切法。善男子。如果眼識差異乃至意識差異則可知其無常。因為法相似而且念念生滅,凡夫見後就認為是常。善男子。因為諸因緣之相可被破壞所以是無常。所謂因眼、因色、因明、因思惟而生眼識。耳識生時所依靠的因緣不同於眼識的因緣。乃至意識的差異也是一樣的。

  另外善男子。破壞諸行的因緣差異所以心叫做無常。所謂:修無常心的差異,修苦空無我之心的差異。心如果是常,應該常修無常心,就沒辦法再觀苦空無我,何況再觀常樂我淨?因此外道中不能攝取常樂我淨。善男子。所以心法必定無常。另外善男子。心性差異所以是無常。所謂:聲聞心性差異,緣覺心性差異,諸佛心性差異。一切外道的心有三種:一者出家心,二者在家心,三者在家遠離心。樂的相應心差異。苦的相應心差異。不苦不樂的相應心差異。貪欲的相應心差異。嗔恚的相應心差異。愚癡的相應心差異。一切外道的心相也是差異的。所謂愚癡的相應心差異,疑惑的相應心差異,邪見的相應心差異,進止威儀的心也差異。善男子。心如果是常就不能分別諸色,所謂青、黃、赤、白、紫色。善男子。心如果是常者記憶的念法就不會忘記。善男子。心如果是常凡所讀誦的就不會再增加。另外善男子。心如果是常者就不應說:已經作的、現在作的、將要作的。如果有已作、今作、當作。就知道心必定無常。善男子。心如果是常者就會無怨親、非怨非親。心如果是常則不應該說我的、他的、或死或生。心如果是常所學技能的就不會增長。善男子。因此可知,心性各各差異。有差別所以是無常的。

  善男子。我現在對此非色法中演說無常,道理已經很明白了。然後再為你解說色無常。此色無常本來沒有生,因為生已經滅了。內色——身處在母胎初期時就不再有生,因為生已經變化了。外色——芽莖本也沒有生,因為生已經變化了。所以要知道一切色法都是無常。善男子。所有的內色隨時改變。歌羅邏時不同,安浮陀時不同,伽那時不同。閉手時不同,諸疱時不同。初生時不同。嬰孩時不同。童子時不同。乃至老時各各變異(這些名詞表示生命的不同階段)。所謂的外色也是如此。牙不同莖不同枝不同葉不同花不同果不同。另外善男子。內色——味也不同,從歌羅邏時至老時各各變異。外色中味也一樣。牙、莖、枝、葉、花、果其味各異。歌羅邏時力氣不同,乃至老時力也不同。歌羅邏時狀貌不同,乃至老時狀貌也不同。歌羅邏時果報不同,乃至老時果報也不同。歌羅邏時名字不同,乃至老時名字也不同。所謂內色破壞之後還會合和所以無常,外色諸樹木破壞後也會合所以無常。因為次第漸生所以無常。次第而生歌羅邏時乃至老時。次第而生牙乃至果實所以無常。諸色都可以毀滅所以無常。歌羅邏滅時不同,乃至老滅時也不同。牙滅時不同乃至果實滅時也不同所以無常。凡夫無知,見到相似而生,就認為是常。因此色法是無常。無常即是苦,苦即是不淨。這個道理因為迦葉先問過此事,我已經回答過了。

  另外善男子。諸行無我。善男子。所有一切法所謂色、非色,都不是我。為什麼呢?因為那些都可被破壞,可以增長。我是不可破壞、生長的。因此色不是我,非色之法也不是我。因為都是因緣所生。善男子。如果外道依靠專心念誦而知有我。專念之性其實並不是我。如果把專念作為我的性質。過去的事會有忘記的,有忘記那麼一定無我。善男子。如果諸外道因為憶想而認為有我,那麼沒有憶想就定知無我吧。如果見到人手長有六指。就會問自己:我曾經在何處相見過這樣的呢?如果有我就不應會問。因此必定無我。

  善男子。如果諸外道因為有遮而認為有我者。善男子。其實通過有遮可以定知無我。比如說調達不會說不是調達,‘我’也如此。如果有我就永遠不會遮我。因為會遮我所以定知無我。如果因為遮而知有我,那麼不遮定應無我。善男子。如果諸外道因為伴、非伴而知有我。那麼如果無伴就應該無我吧?有法無伴的就是如來虛空佛性,我亦如此,其實並沒有伴。因此必定無我。另外善男子。如果諸外道因為名字而認為有我。無我之法中也有我這個名字,比如貧賤的人名字富貴。比如名字叫我死,如果我真的死了那麼我就把‘我’殺了,可是‘我’卻不能被殺,而是名字叫殺我而已。又如矮人叫做長者。因此定知無我。另外善男子。如果諸外道因為出生後就能求乳而知有我。善男子。如果有我,那麼一切嬰兒不應去拿糞穢、火蛇、毒藥。因此定知無我。另外善男子,一切眾生於三法中都有平等智(本能),所謂:YIN欲、飲食、恐怖(這是嬰兒求乳的原因)。所以無我。

  復次善男子。如果諸外道因為相貌而認為有我。善男子。有相所以無我,無相所以無我。如果人睡覺時不能自由行動,不能察覺苦樂,那麼不應有我。如果把能夠行動當作有我的證明,那麼機關木人也有我。善男子。如來也是如此,不進不止不俯不仰不視不眴,不苦不樂不貪不恚不癡不行。如來確是真實有我的。另外善男子。如果諸外道因為見他人吃水果自己流口水而知有我。善男子。因為憶念而流口水,口水不是我。我也不是口水,非喜非悲非欠非笑。非臥非起非饑非飽。因此定知無我。

  善男子。那些外道像小兒一樣愚蠢。沒有智慧方便,不能了達常與無常,苦樂淨不淨我無我。壽命、非壽命。眾生、非眾生。實、非實,有、非有。在佛法中拿取一點點,虛妄的認為有常樂我淨,卻不是真的知道常樂我淨。如同天生盲人不明白乳的顏色。而問別人乳色是怎樣的。別人回答顏色如貝殼一樣白。盲人又問此乳色如同貝殼的聲因?別人回答。不是。盲人又問貝色又像什麼呢?別人回答像稻米粉末。盲人又問乳色柔軟如同稻米粉末?稻米末又像什麼呢呢?別人回答猶如雨雪。盲人又說稻米末冷如雪麼?雪復又像什麼呢?回答猶如白鶴。此盲人雖然聽聞四種譬喻卻始終不能知道乳的真色。這些外道也是如此。始終不能明白常樂我淨。善男子。因此我佛法中有真實谛,不同於外道。

  文殊師利對佛說:“真是希有啊,世尊。如來今日臨般涅槃時才更轉於無上****。才如此分別解說真谛。”

  佛告訴文殊師利。你今日為何認為如來要涅槃呢。善男子。如來是常住不變、不般涅槃的。善男子。如果有人認為我是佛,我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即是法、法是我所。我即是道、道是我所。我即世尊、世尊即是我所。我即聲聞、聲聞即是我所。我能說法令別人接受,我轉****其余人不能。如來卻始終不會這樣認為。所以如來不轉****。善男子。如果有人作這些妄計。我即是眼、眼即是我所。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此。我即是色、色是我所,乃至法也是如此。我即是地,地即是我所。水火風等也是如此。善男子。若有人說我即是信、信是我所。我是多聞、多聞即是我所。我是檀波羅蜜、檀波羅蜜即是我所。我是屍波羅蜜屍、屍波羅蜜即是我所。我是羼提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即是我所。我是毗梨耶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即是我所。我是禅波羅蜜、禅波羅蜜即是我所。我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即是我所。我是四念處、四念處即是我所。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也是如此。善男子。如來始終不作如是計,所以如來不轉****。善男子。如果說常住無有變易。為何說佛轉****?所以你不應說如來才更轉****。

  善男子。比如因眼緣、色緣、明緣、思惟。因緣和合而能生眼識。善男子。眼不會說:我能生識。色乃至思惟都不認為“我生眼識”。眼識也不說我能自生。善男子。如是等法因緣和合所以才叫做見。善男子。如來也是一樣。因六波羅蜜三十七助菩提之法、覺悟了諸法。又因咽喉舌齒唇口而能發音。為憍陳如初始說法稱為初轉****。因此如來不叫做轉****。善男子。如果不轉才叫做法,法即如來。善男子。比如因燧、因鑽、因手、因干牛糞、而能購生火。燧不說我能生火,鑽手、牛糞也不能說我能生火。火也不說我能自生。如來也是一樣。因六波羅蜜,乃至憍陳如這些因緣才叫做轉****。如來也不說:我轉****。善男子。如果不生才叫做轉正****。這樣轉****就叫做如來。善男子。譬如因酪、因水、因攢、因瓶、因繩、因人手拿,而能夠生產蘇。酪不說我能出蘇,乃至人手也不說我能出蘇。蘇也不說我能自出。眾緣和合所以得蘇。如來也是如此,永遠不說我轉****。善男子。如果不出才叫做轉正****。此轉****即是如來。善男子。譬如因子、因地、因水、因火、因風、因糞、因時、因人作業而種子發芽。善男子。種子不說我能生芽,乃至作業也不說我能生牙。芽也不說我能自生。如來也是一樣。永遠不說我轉****。善男子。如果不能才叫做轉正****,此轉****即是如來。

  善男子。譬如因鼓、因空、因皮、因人、因桴和合此能出聲。鼓不說我能出聲。乃至桴也如此。聲也不說我能自生。善男子。如來也是一樣。終不會說我轉****。善男子。轉****叫做不作,不作即轉****。轉****即是如來。善男子。轉****乃是諸佛世尊境界,不是諸聲聞緣覺所知。善男子。虛空非生、非出、非作、非造、非有為法。如來也一樣,非生、非出、非作、非造、非有為法。如同如來的性質一樣,佛性也是一樣,非生、非出、非作、非造、非有為法。善男子。諸佛世尊的語言有二種:一世語,二出世語。善男子。如來為聲聞緣覺說世語,為諸菩薩說出世語。善男子。大眾又有二種:一求小乘,二者大乘。我昔日在波羅[木*奈]城為聲聞轉****。現在才在此拘屍那城為諸菩薩轉大****。另外善男子。又有二人中根、上根。為中根人在波羅[木*奈]轉於****。為上根人(人中象王迦葉菩薩等)今日在此間拘屍那城轉大****。善男子。極下根者如來終不為他們轉****。極下根者一闡提。另外善男子。求佛道者又有二種:一中精進,二上精進。於波羅[木*奈]。為中精進轉於****,現在在此間拘屍那城為上精進者轉大****。另外善男子。我昔日在彼波羅[木*奈]城初轉****,八萬天人得須陀洹果。今日在此間拘屍那城,八十萬億人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另外善男子。波羅[木*奈]城大梵天王,稽首請我轉於****。今日在此間拘屍那城。迦葉菩薩稽首請我轉大****。另外善男子。我昔日在彼波羅[木*奈]城轉****時,說無常苦空無我。今日在此間拘屍那城轉****時,說常樂我淨

  另外善男子。我昔日在彼波羅[木*奈]城轉****時,所出音聲被梵天所聽。如來今日在拘屍那城轉****時,所出音聲遍於東方二十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也是一樣。另外善男子。諸佛世尊所說的都叫作轉****。善男子。比如聖王所有的輪寶,能讓未降伏者立刻降伏,已降伏者能讓其安隱。善男子。諸佛世尊所說之法也是如此,讓無量煩惱未調伏者能夠調伏,已調伏者能生善根。善男子。比如聖王所有的輪寶能消滅一切怨賊。如來說法也是如此。能令一切諸煩惱賊全部寂靜。另外善男子。比如聖王所有輪寶下上回轉。如來說法也是如此。能令下趣的諸惡眾生上生人天乃至佛道。善男子。所以你今日不應贊歎如來在此更轉****。

  這是文殊師利對佛說:“世尊。我對此道裡並非不懂。之所以問是為欲利益一切眾生。世尊。我早已知道轉****實是諸佛如來境界,不是聲聞緣覺所知。”

  這時世尊告訴迦葉菩薩:“善男子。這就是菩薩住於大乘大涅槃經所行的聖行。”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還有什麼是聖行呢?”

  善男子。聖就是諸佛世尊。因此叫做聖行世尊。如果是諸佛所行,則非聲聞緣覺菩薩所能修行的。善男子。諸世尊安住於此大般涅槃,而作這些開示,分別演說其中道理。因此而叫聖行。聲聞、緣覺及諸菩薩聽聞後就能奉行,所以叫聖行。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得到此行後則能住於無所畏地。善男子。如果有菩薩得住無所畏地,則不再畏懼貪、恚、癡、生、老、病、死。也不再畏懼惡道:地獄、畜生、餓鬼。善男子。惡有二種。一是阿修羅。二是人中。人中有三種惡。一是一闡提,二是誹謗方等經典,三是犯四重禁。善男子。住在此地中諸菩薩等終不畏墮這些惡,也不畏懼沙門、婆羅門、外道、邪見、天魔波旬。也不畏懼承受二十五有。所以叫做無所畏。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住在無畏地,得到二十五三昧,破壞二十五有。善男子。得到無垢三昧,能壞地獄有。得無退三昧能壞畜生有。得心樂三昧能壞餓鬼有。得歡喜三昧能壞阿修羅有,得日光三昧能斷弗婆提有,得月光三昧能斷瞿耶尼有,得熱炎三昧能斷郁單越有,得如幻三昧能斷閻浮提有,得一切法不動三昧能斷四天處有,得難伏三昧能斷三十三天處有,得悅意三昧能斷炎摩天有,得青色三昧能斷兜率天有,得黃色三昧能斷化樂天有,得赤色三昧能斷他化自在天,有得白色三昧能斷初禅有,得種種三昧能斷大梵天有,得雙三昧能斷二禅有,得雷音三昧能斷三禅有,得霔雨三昧能斷四禅有,得如虛空三昧能斷無想有,得照鏡三昧能斷淨居阿那含有,得無礙三昧能斷空處有,得常三昧能斷識處有,得樂三昧能斷不用處有,得我三昧能斷非想非非想處有。善男子。這叫做菩薩得二十五三昧斷二十五有。善男子。此二十五三昧叫做諸三昧王。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入於此等諸三昧王中。要想吹壞須彌山王,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想知道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心中所想也都能知道。想要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納於自己身體的一毛孔中,也隨意能為,而且眾生不會有壓迫感。想要化作無量眾生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中,也能隨意而為。想要分一身成多身,然後合多身為一身,雖然作這些事情可心中並無所著,猶如蓮花一樣(不染)。善男子。菩薩摩诃薩能夠入如是三昧王後,就能住於自在之地。菩薩住在自在地後就得到自在力。想要生到何處就立刻能夠往。善男子。譬如聖王率領四天下隨意而行,沒有任何障礙一樣,菩薩摩诃薩也是如此。一切眾生之處想要往生就能隨意往生。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如果看見地獄一切眾生有可以化度,讓其住善根的人,菩薩立即趕去而生其中。菩薩雖然生在地獄卻不是因為業果,是因為菩薩摩诃薩住在自在地中的威力而生其中。善男子。菩薩摩诃薩雖在地獄,卻不會受到熾然碎身等痛苦。善男子。菩薩摩诃薩能夠成就如是功德,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都說不盡。何況諸佛所有功德,怎麼能夠說的清楚呢?

  這時大眾中有一位菩薩叫住無垢藏王,具有大威德,成就神通,得到大總持三昧,具足得無所畏。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跪地,長跪合掌對佛說: “世尊。如佛所說,諸佛菩薩所可以成就的功德智慧,無量無邊百千萬億也無法說。我認為這些功德智慧還是比不上此大乘經典。為什麼呢?因為此大乘方等經的威力而能出生諸佛世尊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時佛贊歎:“善哉善哉。善男子。太對了,正如你所說。諸大乘方等經典雖然成就無量功德,卻還是沒法比得了此經。就算百倍、千倍、百千萬億倍乃至算數比喻都不能趕得上。善男子。比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稣、從生稣出熟稣、從熟稣出醍醐。醍醐是最上,如果有人服用眾病都能消除,所有諸藥都含於其中。善男子。佛也如此,從佛出生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大涅磐經猶如醍醐。所謂醍醐就是比喻佛性。佛性即是如來。善男子。因此說如來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稱計。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佛所贊歎的大涅槃經猶如醍醐,是最上最妙。如果有人能服用可以消除眾病,一切諸藥都含在其中。我聽到此心中又想:如果有人不能接受此經,可見此人非常愚癡,沒有善心。世尊我現在能夠忍受,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折骨為筆,書寫大涅槃經,書寫後讀誦通曉,然後為人廣為解說。世尊。如果有眾生貪著財物我就布施給他們財,然後勸他讀誦此大涅槃經。如果是尊貴者,就先用尊敬的言語讓他滿意,然後逐漸勸他讀誦大乘大涅槃經。如果是百姓就用勢力逼迫他讀。如果驕傲的人,我就為他做奴僕,聽他的指揮讓他歡喜,然後再用大般涅槃教導他。如果有人誹謗大乘經,就用勢力摧伏他,摧伏之後再勸他讀大涅槃經。如果有人喜歡大乘經。我就親自前往恭敬、供養、尊重、贊歎。”

  這時佛贊歎迦葉菩薩:“善哉善哉。你很喜愛大乘經典。貪大乘經、愛大乘經、味大乘經。相信、恭敬、尊重、供養大乘。善男子。你現在因此善心因緣,能夠超越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大菩薩,在他們之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不久也會像我這樣廣為大眾演說此大般涅槃、如來佛性、諸佛所說的秘密之藏。善男子。過去佛未出世時,我曾經作為婆羅門修習菩薩行,能通達一切外道所有經論。修寂滅之行,具足威儀,心中清淨。不被外來能生的欲望所破壞。滅掉嗔恚之火,受持常樂我淨之法。到處尋找大乘經典,卻不能聽聞方等經的名字。我在那時住在雪山。此山清淨,流泉浴池,樹林藥木充滿各地。處處石間都有流水。各種香花周遍裝飾。眾鳥禽獸不可稱計。甘果茂盛種類繁多,又有無量的藕根、甘根、青木香根。我在那時獨自住在那裡只吃各種水果,吃後系心思惟坐禅,經過無數年,也不曾聽聞如來出世和大乘經名。善男子。我修行那些難行的苦行時。釋提桓因等諸天人非常震驚。一同集會互相說偈言

  各共相指示 清淨雪山中

  寂靜離欲主 功德莊嚴王

  以離貪嗔慢 永斷谄愚癡

  口初未曾說 粗惡等語言

  在清淨雪山中有一個寂靜離欲的人,功德莊嚴堪稱王者,已經離開貪、嗔、慢 永遠斷除谄媚、愚癡,口中也從不曾說粗惡的語言。

  這時眾中有一天子叫歡喜,又說偈言

  如是離欲人 清淨勤精進

  將不求帝釋 及以諸天耶

  若是外道者 修行諸苦行

  是人多欲求 帝釋所坐處

  “此離欲人清淨的精進修行,難道不是想要當帝釋以及諸天嗎?如果是外道修行各種苦行的,多數人都是希望能當帝釋的。”

  這時又有一個仙天子對帝釋說偈言

  天主憍屍迦 不應生此慮

  外道修苦行 何必求帝處

  “天主憍屍迦,不必擔心。在外道中修苦行也不一定就是求做帝釋。”

  之後又說:“憍屍迦。世間有大士,為了眾生而不貪愛自己的身體。為了利益眾生而修種種無量苦行。這樣的人見到生死中的各種過咎,就算見到珍寶滿地,遍山遍海,也不會貪著,反而會如看到鼻涕唾沫一樣。如此大士棄捨財寶以及所愛妻子,頭目髓腦手足支節,房屋象馬車乘奴婢僮僕。也不願求生於天上。只求要讓一切眾生能夠快樂。照我看來,此大士清淨無染,眾結永盡。只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提桓因說:“如你所所。此人是為攝取一切世間所有眾生。大仙。如果此世間有佛樹則能除卻一切諸天世人及阿修羅的煩惱。若眾生住在佛樹的陰涼中,煩惱諸毒全部消滅。大仙。是人如果未來世中能作善逝,我們都能悉消滅無量煩惱。這樣的實情實在難信。為什麼呢?無量百千諸眾生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見到微弱的姻緣就會退轉。如同水中月,水動月也動。猶如畫像難畫卻容易損壞。菩提之心也是如此難發易壞。大仙。如同有很多人武裝起來打算討賊,臨陣卻感覺恐怖而退散。無量眾生也是如此,發菩提心莊嚴自心,見到生死過患,心生恐怖就立刻退散。大仙。我見過無量眾生發心之後都會動轉。所以我現在雖然見此人修苦行、無惱、無熱、住於險道。但是也不相信他的修行真的清淨。我現在要親自試試他,看看他能否堪任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重擔。大仙。猶如車有二輪才能載物,鳥有二翼才能飛行。此苦行者也是如此。我雖然見到他堅持禁戒,卻不知此人有沒有深邃的智慧。如果有智慧才能堪任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重擔。大仙。比如母魚有很多胎子,可是能長大的卻很少。如同庵羅樹,花多果少。眾生發心的有無量之多,可是成就的卻少不足言。大仙。我跟你一起去考驗他。大仙。比如真金要經過三種試驗才知到是否真金,所謂:燒、打、磨。試驗那苦行者也是如此。

  這時釋提桓因變身成恐怖的羅剎,來到雪山,在行者不遠處停下。這羅剎心中無畏,勇健難比,辯才次第,聲音清雅。宣說過去佛所說的半偈: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說此半偈後便來到行者面前,形貌非常怖畏,察看四周。此苦行者,聽聞此半偈後非常歡喜。猶如旅客在險難處夜行遺失了同伴,於是非常恐怖的四處尋找,忽然找到心生非常歡喜一樣。又如久病未遇良醫看病,忽然得到好藥。如同人淹在海中忽然遇到船舫。如人渴急忽遇清水。如人被人追殺忽然逃脫。如人久被關押忽然釋放。又如農夫在干旱時遇到下雨,又如行人終於回家,家人見後生大歡喜。善男子。我在那時聽聞此半偈,心中的歡喜也是一樣。就從座起,撩起頭發(應該是獨居不能理發,而頭發很長)四處觀望顧而說:“剛才的偈子是誰說的?”這時看不見其余的人,只見到羅剎。於是我又說:“是誰開啟如是解脫之門。誰能發出雷震諸佛的音聲。誰在眾人生死睡眠之中而獨自醒來說出這樣的話。誰能在此為生死饑馑的眾生開示無上道味。無量眾生沉沒在生死之海,誰能作大船師?眾生常被煩惱重病所纏,誰能作為良醫?說此半偈啟悟我心,猶如半月和逐漸開放的蓮花。”

  善男子。我在當時只看到羅剎,心想難道是羅剎說的偈子嗎?心中懷疑不是他說的。因為此人形貌可怕。如果能夠聽聞此句一切恐怖丑陋都會消除,形貌如此恐怖的人怎麼能此偈呢?如同火中不能生出蓮花,日光中不能生出冷水一樣。善男子。我在那時又想,我現在沒有智慧,而此羅剎也許見到過去諸佛,從佛而聞此半偈。我應該問問。於是上前問那羅剎:善哉大士。你在何處得到此過去離怖畏的人所說的半偈呢?大士。又在何處得到如此半如意珠。大士。此半偈的道理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的正道。一切世間無量眾生常被諸見的羅網所覆蓋,終身在此外道法中。不曾聽聞如此出世十力世雄所說的空義。

  善男子。我問後對方就回答:大婆羅門。你不應問我這些。為什麼呢?我很久沒吃飯了,到處都找不到,因為饑渴苦惱,而隨口亂說。不是我本心所知。假使我現能飛行虛空到至郁單越去,乃至天上到處求食也得不到,所以我才說這句話。

  善男子。我這時又對羅剎說:“大士。如果能為我說完此偈,我就終身作你的弟子。大士。你所說的字不終、義不盡。為何因緣不繼續說呢?財布施者會有窮盡,法布施不會窮盡。雖然不會窮盡卻能利益別人。我現在聞此半偈,心中驚疑。你現在可以為我除斷此疑惑,為我說完此偈,我會終身作為你的弟子。”

  羅剎回答:“汝的智慧太過擔心你自己了。看不見現在我被饑苦所逼嘛?實在不能說。”

  我就問:“你都吃什麼呢?”

  羅剎回答:“你別問了。我如果說了會讓你害怕的。”

  我又問:“此處沒有其他人,我不會畏懼,你為何不說?”

  羅剎回答:“我所吃的只有人的暖肉。所喝的只有人的熱血。因為我薄福,只能吃這些。到處尋找都找不到。世間雖然有很多人,都有福德,被諸天守護。我都不能殺。

  善男子。我又說:“你只要把後半偈說了。我聽到後就把以此身供養給你吃。大士。我如果命終,之身就沒有用處了,早晚被野獸吃掉,卻不能得到一毫之福。我現在為了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捨棄不堅固的身體來換取堅固的身。”

  羅剎回答:“誰會相信你這些話。為了八個字而捨棄性命。”

  善男子。我就回答說:“你真是沒有智慧。比如有人布施凡器而得到七寶器。我也如此,捨棄不堅身得到金剛身。你說誰會相信,我今天有證明。大梵天王釋提桓因以及四天王都能證明此事。還有天眼諸菩薩等,為了欲利益無量眾生,修行大乘具備六度的菩薩也能證明。還有十方諸佛世尊利眾生的,也能證明。我為八字而捨棄性命。”

  羅剎又說:“你既然能捨棄性命。那就仔細聽,我會為你說其余半偈。”

  善男子。我那時,非常歡喜。就解下身上穿的鹿皮,為此羅剎布置法座。而說:“和上(老師)。請坐此座。”我就在他面前,叉手長跪,而說:“唯願和上為我說其余半偈,令我得到具足的偈言。”

  羅剎即說:“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

  這時,羅剎說此偈後又說:“菩薩摩诃薩。你現在已經聽聞具足的偈義。你的願望都滿足了,如果要利益眾生,就該布施給我身體了。”

  善男子。我那時深深的思維其中的道理。然後再周圍的石頭,牆壁,樹上,道路上書寫此偈。然後系緊衣裳,恐怕死後露出身體。之後上到高樹上。

  這時樹神問我:“善哉仁者。要做何事?”

  善男子。我回答言:“我要捨身,以報答偈價。”

  樹神問:“這偈子有什麼利益?”

  我回答:“此偈句乃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說開示的空法道。我為此法棄捨身命。不為利養、名聞、財寶、轉輪聖王、四大天王、釋提桓因、大梵天王、人天中的快樂,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捨此身。”

  善男子。我捨身時又說:“願令一切吝啬的人,都來見我捨離此身。如果因為有少施起貢高心者,也讓他們來見我為一偈捨此身命,如同捨棄草木。”

  我說完此句,就立刻跳下大樹,還沒有摔到地上時,虛空之中發出種種聲音,其聲到達阿迦尼吒(色究竟天)。這時羅剎變回帝釋身,在空中接住我,放到平地上。

  這時釋提桓因以及諸天人,大梵天王。都稽首頂禮,在我足下。贊歎:“善哉善哉。真是菩薩。能大利益無量眾生。要在無明黑闇之中然燒大法炬。因為我愛惜如來大法故意惱亂,希望聽我忏悔罪咎。你在未來必定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到時候希望來濟度我們。”

  這時釋提桓因以及諸天眾,頂禮我足。然後辭去,忽然不現。善男子。我往昔為半偈故而捨棄此身,因此因緣而超越足十二劫,在彌勒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得如是無量功德,皆因為供養如來正法。善男子。你今天也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超過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菩薩。善男子。這叫做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修於聖行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四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五

  白話佛經

  大般涅槃經

  法會聖眾 常親近同修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五

  梵行品第八之一

  善男子。什麼是菩薩摩诃薩所作的梵行呢?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住在大乘大般涅槃,安住在七種善法中而能夠具備梵行。哪七種呢?一知法,二知義,三知時,四知足,五自知,六知眾。七知尊卑。

  善男子。什麼叫菩薩摩诃薩知法呢?善男子。就是菩薩摩诃薩知道十二部經。所謂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曰(印語是Itivrtaka,其他經本上寫作目,讀音上來看目更接近)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達摩、優波提捨。

  善男子。什麼叫修多羅經呢?從如是我聞至歡喜奉行,這樣的長行文都叫修多羅。

  什麼叫祇夜經?佛告訴諸比丘。我從前跟你們一樣愚蠢無智慧而不能如實見到四真谛,所以流轉久處在生死的大苦海中。於是開始講解什麼是苦集滅道。如同佛為諸比丘說的所有契經那樣講完之後,這時還有利根的眾生,為了聽法的緣故遲到了,就問其他人,如來剛才講的什麼。佛知道後就結合當時的經典而說偈頌:

  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谛

  是故久流轉 生死大苦海

  若能見四谛 則得斷生死

  生有既已盡 更不受諸有

  “我昔日根你們一樣不見四真谛,所以長久流轉在生死苦海之中, 如果能見四真谛就能斷除生死,生有滅盡後就再不承受諸有了。“

  類似這樣的重頌叫做祇夜經。

  什麼叫授記經呢?比如有的經律上如來說法時為諸大人受記作佛。“你阿逸多,未來有個王,名叫蠰佉。當在此世而成佛道。號為彌勒。這叫做授記經。

  什麼叫伽陀經?除了修多羅以及戒律。其余的四句之偈。比如:諸惡莫作 諸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所有的惡都不要作,  所有的善都要奉行,  而自心卻始終清淨,  這就是佛教的真意。這樣的頌叫做伽陀經。

  什麼叫優陀那經呢?比如佛午後進入禅定為諸天眾說法。這時諸比丘互相說:如來現在為什麼而入禅呢?如來明天從禅定中起來後,沒有人來問。佛能知道別人的心意而自己說:比丘要知道,一切天人的壽命極長。你們諸比丘。為了他人而不求私利。欲望微薄。知道滿足,心神寂靜,這些都比天人更善。  這樣的諸經是佛無問自說的,叫做優陀那經。

  什麼叫尼陀那經呢?就是諸經偈頌中將事情的因緣根本為人演說的。比如捨衛國有一男子用網捕鳥,得到後關在籠中喂它水和谷子,然後把鳥放了。世尊知道這件事的本末因緣,而說偈言:

  莫輕小罪 以為無殃 水渧雖微 漸盈大器

  不要輕視小罪,認為不會因此遭殃,水滴雖然微小,持續滴落卻能逐漸裝滿很大的容器。類似這樣的本末因緣叫做尼陀那經。

  什麼叫阿波陀那經呢?比如戒律中所說的各種譬喻,就是阿波陀那經。

  什麼是伊帝目多伽經?如佛所說:比丘們要知道,我出世時所可說的叫做戒經。鸠留秦佛出世之時叫甘露鼓。拘那含牟尼佛時叫法鏡。迦葉佛時叫分別空。類似這樣的過去的事情叫做伊帝曰多伽經(本事經)。

  什麼叫阇陀伽經呢?就是講解佛世尊從前作菩薩時修行各種苦行。比如:比丘當知,我在過去曾經作鹿、作罴、作獐、作兔。作粟散王、轉輪聖王,龍、金翅鳥。像這些佛在行菩薩道時所受的身,叫做阇陀伽(本生經)。

  什麼叫毗佛略經呢?就是大乘方等經典。其中道理廣大猶如虛空叫做毗佛略。

  什麼叫未曾有經呢?比如菩薩初出生時,無人扶持,立刻行走七步,放大光明,遍觀十方。又如,猕猴手捧盛蜜的容器獻給如來,比如白項狗在佛身邊聽法,比如魔王波旬變成青牛行走在瓦缽間,讓那些瓦缽互相碰撞卻沒有傷損。比如佛初生進入天廟時,讓那些天像起身下禮。這些記載不可思議的事情的經典叫做未曾有經

  什麼叫優波提捨經呢?比如佛世尊所說的諸經,如果進行議論、分別解說、辯其相貌,像這樣的理法議論問答的經典叫做優波提捨經。菩薩如果能了知這十二部經,就是知法。

  如何才是菩薩摩诃薩知義呢?菩薩摩诃薩如果於一切文字和語言都能詳盡的明白其中之義,就叫做知義。

  如何才是菩薩摩诃薩知時呢?善男子。菩薩正確的了解何時應修習寂靜,何時應修習精進,何時應修習捨定,何時應供養佛,何時應供養師,何時應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具足般若波羅蜜,叫做知時。

  如何是菩薩摩诃薩知足呢?善男子。菩薩摩诃薩的知足就是對於食、飲、衣、藥、行、住、坐、臥、睡、寤、語、默,怎樣都能滿足,叫做知足。

  善男子。如何是菩薩摩诃薩自知?菩薩自知我有怎樣的信、怎樣的戒、怎樣的多聞、怎樣的捨、怎樣的慧、怎樣的去來、怎樣的正念、怎樣的善行、怎樣的問、怎樣的答,叫做自知。

  如何是菩薩摩诃薩知眾?善男子。菩薩知道大眾是剎利眾、或是婆羅門眾、或居士眾、或沙門眾,在何種大眾中應如何行、來、坐、起,如何說法,如何問答,叫做知眾。

  善男子。如何是菩薩摩诃薩知人中尊卑?善男子。人有二種:一者信,二者不信。菩薩要知道信的人是善,不信的人不是善。另外信有二種,一種經常拜訪僧眾,另一種不去拜訪。菩薩要知道去拜訪的是善,不去的不是善。拜訪僧眾的又有二種。一是禮拜,二是不禮拜。菩薩要知道禮拜的善,不禮拜的不是善。禮拜的又有二種。一是聽法的,二是不聽法的。菩薩要知道聽法的善,不聽法的不是善。聽法者又有二種,一種至心聽,另一種不至心。菩薩要知道至心聽者是善,不至心者不是善。至心聽法的人又有二種,一是思索法義,二是不思索法義。菩薩要知道思義的善,不思義者不是善。思義又有二種。一是按照所聞的法執行,二是不按法執行。按照所聞的法執行是善,不執行不是善。按照所聞的法執行的人又有二種。一是求聲聞乘,這樣並不能利益一切苦惱眾生。另一種回向無上大乘,能利益很多人,讓其能夠安樂。菩薩要知道能利很多人,讓其得到安樂者是最上最善的。善男子。如同諸寶中如意寶珠最妙,如諸味中甘露最上。這樣的菩薩在人天中是最勝最上,不可譬喻。善男子。這叫做菩薩摩诃薩住於大乘大涅槃經住七善法。菩薩安住此七善法後能具備梵行。

  另外善男子。還有種梵行叫做慈悲喜捨。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果多修慈心就能斷嗔恚,修悲心也能斷嗔恚啊。為何而說四無量心呢?按照這樣推理應該有三種。世尊。慈有三種緣。一緣眾生,二緣於法,三則無緣。悲喜捨心也是如此。如果是這樣只應有三種,不應有四。所謂眾生緣,是緣於五陰。願意給與眾生歡樂(眾生主觀需求),叫做眾生緣。所謂法緣,緣於布施眾生所須之物(眾生客觀需求),叫做法緣。所謂無緣者,緣於如來,叫做無緣。慈多緣於貧窮的眾生。如來偉大導師已經永離貧窮,享受第一樂。若緣眾生則不會緣佛(佛無所需),緣法也是如此。所以緣於如來叫做無緣。

  世尊。慈緣於一切眾生,如緣於父母妻子親屬,因此叫做眾生緣。法緣則不見父母妻子親屬,只見一切法皆從緣生,叫做法緣。無緣者。不住於法相和眾生相,叫做無緣。悲喜捨心也是如此。所以應是三,不應有四。世尊。人有二種。一者見行(主要被邪見所惑),二者愛行(主要被愛欲所惑)。見行之人多修慈悲,愛行之人多修喜捨。所以應該是二,不應有四。世尊。無量就是沒有邊際。找不到邊際所以叫無量。那麼無量則應是一,而不是四。如果是四怎麼能說無量呢?

  佛告訴迦葉。善男子。諸佛如來為眾生宣說的佛法要點,其中的道理非常深奧難以理解。有時為眾生說一因緣。什麼是一因緣呢?就是所謂一切有為之法。善男子。有時說二種:因、果。有時說三種:煩惱、業、苦,有時說四種:無明、諸行、生、老死。有時說五種所謂受、愛、取、有、生。有時說六種:三世因果。有時說七種:所謂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時說八種除了無明、行以及生、老死其余的八事(十二因緣)。有時說九種如城經中,除了無明、行、識其余九事。有時說十一如同為薩遮尼犍子所說,除生之外其余十一。有時時完全說十二因緣,如王捨城為迦葉等所說的十二無明乃至生老病死。善男子。如同一種因緣因為眾生不同而有種種分別說法。無量心法也是一樣。

  善男子。因此對於諸如來深奧秘密的行處不應懷疑。善男子。如來世尊有大方便力,可以將無常解說為常,常說為無常。說樂為苦、說苦為樂。把不淨說為淨、淨說成不淨。我說成無我、無我說成我。對非眾生說為眾生,對真實眾生說非眾生。非物說物、物說非物。非實說實、實說非實。非境說境、境說非境。非生說生、生說非生。乃至無明說明、明說無明。色說非色、非色說色。非道說道、道說非道。善男子。如來用無量的方便為了調伏眾生,難道是虛妄的嗎?。

  善男子。有的眾生貪於財貨。我化作轉輪王,在無量歲中滿足他一切所需,然後教化,令他安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的眾生貪著五欲,我無量歲中用美妙的五欲滿足他,然後勸化,令他安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的眾生榮豪自大,我在無量歲中為他作僕使,供他差遣滿足他的心意,然後勸化令他安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的眾生性乖悷需要人呵谏。我在無量百千歲中教導呵責他,令其調伏,然後令他安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如來這樣在無量歲用種種方便法,讓諸眾生安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難道是虛妄的嗎?諸佛如來雖然處在眾惡中卻毫無染污,猶如蓮花一樣。善男子。應該這樣理解四無量的道理。善男子。此無量心,體性有四。修行的人能生大梵天處。善男子。此無量的伴侶有四,所以稱為四無量。所謂修慈者能斷貪欲,修悲者能斷嗔恚,修喜心者能斷不樂,修捨心者能斷貪欲嗔恚眾生。善男子。因此得名為四,不是一、二、三。

  善男子。如你所說慈能斷嗔,悲也可以。應該說成三。你今天不應該這樣反駁,為什麼呢?善男子。恚有二種,一能奪命。二能鞭撻。修慈則能斷除奪人命的心。修悲能除鞭撻的心。善男子。這樣來說難道不是四嗎?另外嗔有二種。一嗔眾生,二嗔非眾生。修慈心能斷嗔眾生,修悲心者能斷嗔非眾生。另外嗔有二種。一有因緣。二無因緣。修慈心能斷有因緣,修悲心者斷無因緣。另外嗔有二種。一者久於過去中修習,二者現在才修習。修慈心者能斷過去,修悲心者斷於現在。另外嗔有二種。一嗔聖人,二嗔凡夫。修慈心者斷嗔聖人,修悲心者斷嗔凡夫。另外嗔有二種。一上,二中。修慈斷上,修悲斷中。善男子。因此則名為四,怎麼能說應三非四呢?所以迦葉。此無量心的伴侶相對分別為四。

  另外以器劃分應名為四器。如果有慈,則不會有悲喜捨心,因此應為四,不能減少。善男子。用行來分別應有四。若行慈時則沒有悲喜捨。所以有四。善男子。因無量所以得名四。無量有四種——有無量心有緣非自在,有無量心自在非緣,有無量心亦緣亦自在,有無量心非緣非自在。

  什麼是無量有緣非自在?緣於無量無邊眾生,而不能得自在三昧。雖得不定或得或失。什麼是無量自在非緣?如緣於父母兄弟姊妹,希望他們安樂,不是無量緣。什麼是無量亦緣亦自在。所謂諸佛菩薩。什麼是無量非緣非自在?聲聞緣覺不能廣緣無量眾生,也非自在。善男子。因此叫四無量。非聲聞緣覺所知,乃是諸佛如來的境界。善男子。這四事,聲聞緣覺雖稱作無量,實際上卻微不足道。諸佛菩薩才稱的上無量無邊。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是,如是,真正如聖尊教導的那樣。諸佛如來所有的境界,不是聲聞緣覺所知。世尊。有很多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得到慈悲心,是不是大慈大悲心呢?”

  佛說:“有。善男子。菩薩如果對於眾生有三品分別。一者親近,二者憎惡,三者中立。對於親近中又分上中下三等,憎惡也一樣。此菩薩摩诃薩對於上等親近中給與增上樂,對於中下等親近也平等給與增上樂,對於上等憎惡中給與少分樂,對於中等憎惡給與中品樂,對於下等憎惡給與增上樂。菩薩這樣繼續修行。對於上等憎惡中給與中品樂,對於中下等憎惡給與增上樂。繼續修習,對於上中下平等給與上樂。如果對待上怨還能給與上樂,這時才叫做慈心成就。菩薩這時對於父母以及上等憎惡,都能平等對待,無有差別。善男子。這才叫做慈,還不是大慈。”

  世尊。為何菩薩得到這樣的慈,仍然不是大慈呢?

  善男子。因為難成,所以不叫大慈。為什麼呢?過去無量劫中,總是聚集煩惱,未曾修善法。所以不能在一日中調伏其心。善男子。比如剜豆干時用錐刺,始終扎不著。煩惱的堅硬也是一樣。雖然一日夜系心不散,仍難以調伏。又如家犬不怕人,而山林野鹿見人就逃走。嗔恚難去猶如看家狗。慈心易失猶如野鹿,所以此心難以調伏。所以不叫大慈。另外善男子。比如刻在石頭的文字能常期存在,刻水則不能久停。嗔如同畫石。諸善根本猶如畫水。所以此心難得調伏,如同大火聚,火光久住。電光之明卻不能得到暫停,嗔如火聚,慈如電明。所以此心難得調伏,因此不叫大慈。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住在初地才叫做大慈。為什麼呢?善男子。最惡的人叫一闡提。初住菩薩修大慈時,對於一闡提心中毫無差別,因為不見其過所以不會生嗔,所以能叫做大慈。善男子。為諸眾生除去無利益的事叫做大慈,想要給與眾生無量利樂叫做大悲。讓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大喜。無所擁護叫大捨。如果不見我、法相以及己身,見一切法平等無二,叫做大捨。自捨己樂,施與他人。叫做大捨。善男子。只有四無量能令菩薩增長具足六波羅蜜,其余則諸行不一定能。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先得世間四無量心,然後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然後才逐漸能夠出世間。善男子。因世無量得出世無量,因此叫大無量。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除去無利益以及給於利樂這些事其實並沒有什麼可做的。這樣思維就是虛觀,沒有實利。世尊。比如比丘觀不淨時。見所穿的衣都是皮的樣子,而實際不是皮。所吃的都是蟲的樣子而實際不是蟲。觀大豆、羹、看做大糞而其實不是糞。觀所吃的酪猶如髓腦而實際不是腦。觀骨碎末猶如面粉而實際不是面粉。四無量心也是如此。不能真實利益眾生令他們得樂,雖口說給與眾生樂而實際不能。這樣看來不是虛妄麼?世尊。如果不是虛妄,而是真的給與歡樂。為何諸眾生不因諸佛菩薩的威德力全都享受快樂呢?如果真實不能得樂。那麼佛所說記得往昔獨自修行慈心,經此劫世七次成壞,不來此生。世界成時生在梵天。世界壞時生在光音天。如果生在梵天則力勢自在,無能摧伏。在千梵中為最勝最上的大梵王。所有眾生都認為我所生的是最上。三十六返後作忉利天王釋提桓因。無量百千後作轉輪王,只修慈心才得到人天果報。如果不實怎麼相應?

  佛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真是勇猛,無所畏懼啊。”  就為迦葉說偈:

  若於一眾生 不生嗔恚心

  而願與彼樂是名為慈善

  一切眾生中 若起於悲心

  是名聖種性得福報無量

  設使五通仙 悉滿此大地

  有大自在天 奉施其所安

  象馬種種物所得福報果

  不及修一慈十六分中一

  “如果不對任何一個眾生生嗔恚心,而願意給他快樂就叫做慈善。對一切眾生如果生起悲心,就是聖種性,能得福報無量。假設五通仙人便滿大地,有大自在天供奉象馬種種寶物。那樣所得的福報,也不及修一慈心所得的十六分之一。”

  善男子。修慈絕非妄想而是完全真實的。如果是聲聞緣覺的慈叫做虛妄,可諸佛菩薩則是真實不虛的。怎麼能知道如此呢?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修行大涅槃者,觀土為金,觀金為土。地作水相,水作地相。水作火相,火作水相。地作風相,風作地相,隨意而成絕非虛妄。觀眾生為非眾生,觀非眾生為眾生,也都隨意而成絕非虛妄。善男子。可以知道菩薩的四無量心是真實的思惟,不是不真實的。另外善男子。為什麼叫真實思惟呢?因為能斷除諸煩惱故。善男子。修慈者能斷貪欲,修悲心能斷嗔恚,修喜心能斷不樂,修捨心能斷貪恚及眾生相。因此叫做真實思惟。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的四無量心能成為一切諸善的根本。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如果見不到貧窮眾生也就沒有產生慈心的緣由。如果不生慈心則不能升起惠施之心。以施的因緣讓眾生得到安樂,即所謂的衣食住行。做這樣的布施時心中沒有系縛也不會貪著,必定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心那時沒有執著,妄想永斷,不再畏懼名稱利養。不求人天所受快樂。不會傲慢、不望圖回報、不為了欺騙他人。行布施也不為了求富貴。凡是行布施時,心中看不見受者是持戒人破戒人,是福田非福田,是知識非知識。施時也不見是器非器。不選擇時間地點,也不計較貧瘠還是富足。不見因果,此是眾生,此非眾生,是福,非福。雖然不見施者、受者以及財物,甚至不見斷和果報。而恆常行施,沒有停止。善男子。菩薩如果見到持戒、破戒乃至果報就無法行布施了,如果不布施則不能具足檀波羅蜜,不具足檀波羅蜜,則不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比如有人身中毒箭,此人的眷屬為他減輕痛苦除去毒藥,就讓良醫為他拔箭。此人說先不要拔箭。我要看看此毒箭從何方來,是誰所射,射箭的人是什麼階級。又想這箭是什麼木材所作?箭頭的鐵是怎麼煉制的?毛羽者是什麼鳥毛作作。所帶的毒是自然而有,還是人塗的蛇毒呢?這癡人還沒能把這些問題想明白就死了。善男子。菩薩也是如此,如果行布施時還要分別受布施者是持戒、破戒乃至果報,就沒辦法布施。如果不能布施則不能具足檀波羅蜜。不具足檀波羅蜜,則不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在行布施時,對眾生的慈心平等,猶如對待親子。而且行施時對眾生起悲愍心,猶如父母探望生病的孩子。布施之時心中歡喜,猶如父母見到孩子病愈。布施之後心中不牽掛,猶如父母見到孩子長大能自立生活。此菩薩摩诃薩在慈心中布施時,常願。我今天所布施的根一切眾生共享。因此因緣令眾生得到大智慧的食糧。精進的回向給無上大乘,願眾生得到上好的智慧食糧,不求聲聞緣覺之食,願眾生得到法喜食不求愛食,願眾生都得到般若波羅蜜之食,並都能充足,而攝取無礙增上善根。願眾生悟解空相,得到無礙身猶如虛空。願諸眾生常作為受者。憐愍一切為眾作福田。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修慈心時。凡所施食都應當堅定的發如是等願。

  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在慈心中布施飲品時,當願:我今天所布施的都與一切眾生共享。因此因緣令眾生到達大乘河,飲八味水。速登無上菩提之道,離開聲聞緣覺之路。渴求無上佛乘。斷出煩惱之渴,而渴望法的味道。離開生死之愛,而喜愛大乘大般涅槃。具足法身得到所有三昧,入於甚深智慧大海。願眾生得甘露味,菩提出世。離欲寂靜這些味道。願眾生具足無量百千法味,具足法味後得見佛性。見佛性後降下法雨,降法雨後佛性遍布猶如虛空。再讓其余無量的眾生都得到一種法味,即大乘味,非諸聲聞辟支佛味。願眾生得一種甜味,不是六種差別之味。願眾生只求法味,不要障礙佛法所行之味。不求其余之味。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在慈心中布施飲品時,應當堅定的發如是等願。

  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在慈心中布施車乘時。應願:我今天所施的全部與一切眾生共享,因此因緣讓所有眾生成就大乘,能住大乘,不退於乘、不動轉乘、金剛座乘,不求聲聞辟支佛乘。趣向於佛乘、無能伏乘、無羸乏乘、不退沒乘。無上乘、十力乘、大功德乘、未曾有乘、希有乘、難得乘、無邊乘、知一切乘。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在慈心中施車乘時。應這樣堅定的發願。

  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在慈心中布施衣物時。當願我今天所施的全都與一切眾生共享,因此因緣讓眾生得到慚愧衣、法界覆身裂諸見衣。衣服離開身體一尺六寸,得到金色身。所有觸覺柔軟無礙,光色潤澤,皮膚細軟。恆常發出無量之光、無色、離色。願諸眾生全都得到無色之身。勝過一切色而入無色大般涅槃。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布施衣物應當這樣堅定誓願。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在修慈中,布施花香塗香末香諸雜香時。應願我今天所布施的全與一切眾生共享,因此因緣令一切眾生得到佛花三昧,七覺妙鬘系在頭頂上。願眾生外貌如同滿月,是所見諸色中微妙第一。願諸眾生都成就一相——百福莊嚴。願諸眾生隨意能見到喜歡的樣子。願諸眾生總遇到善友,得到無礙香氣,遠離臭穢。願諸眾生具備所有善根,無上珍寶。願諸眾生互相和悅,沒有憂苦。所有所需都具備,不會互相擔憂。願諸眾生戒香具足,願諸眾生持無礙戒。香氣馚馥充滿十方。願諸眾生得到堅牢戒無悔之戒、一切智戒、離諸破戒,都得到無戒、未曾有戒。無師戒、無作戒、無荒戒、無污染戒、竟已戒、究竟戒、得平等戒。不論香料塗身還是受到刺斬都沒有憎愛。願諸眾生得到無上戒、大乘之戒非小乘戒。願諸眾生都能夠具足屍波羅蜜,猶如諸佛所成就之戒。願諸眾生都被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智所薰修。願諸眾生都能成就大般涅槃之微妙蓮花,其花香氣充滿十方。願諸眾生純淨的飲食大乘大般涅槃無上香馔,猶如蜜蜂采花只取香味。願諸眾生都能得成就無量功德所薰之身。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在慈心中布施花香時,恆常堅定發此誓願。

  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在慈心中布施床具時。應願我今天所施的全都與一切眾生共有,因此因緣令眾生得到天中天所臥的床,得到大智慧坐於四禅處。臥菩薩所臥之床,不臥聲聞辟支佛床,離開不好的床。願眾生得到安樂之臥,遠離生死之床。成就大涅槃師子臥床。願諸眾生坐此床後,再為其余無量眾生示現神通獅子游戲。願眾生住此大乘大宮殿中,為諸眾生演說佛性。願諸眾生坐在無上床上,不被世間法所降伏。願諸眾生得到忍辱床,遠離生死饑馑凍餓。願諸眾生得到無畏床,永離一切煩惱怨賊。願諸眾生得清淨床,專求無上正真之道。願諸眾生得善法床,常為善友所擁護。願諸眾生得到右脅臥床,依照因地諸佛所行之法。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在慈心中布施床具時,應當堅定如此的誓願。

  再者,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在慈心中布施捨宅時,常這樣發願:我今天所施的全部與一切眾生共有,因此因緣讓眾生都住在大乘捨宅中,學習善友的修行方式。修大悲行、六波羅蜜行、大正覺行、一切菩薩所行、道行、無邊廣大如虛空行。願眾生都得到正念、遠離惡念。願一切眾生都能安住在常樂我淨中,永遠離開四倒。願一切眾生都受持出世的文字。願一切眾生必成無上一切智器。願一切眾生都能入於甘露屋宅。願一切眾生初中後心常入於大乘涅槃的屋宅。願一切眾生在未來世常處於菩薩所居宮殿。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在慈心中布施捨宅時,常應如此堅定發願。

  再者,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在慈心中布施燈明時。常發此願:我今天所施予的全部與一切眾生共享,因此因緣讓一切眾生光明無量,安住佛法。願一切眾生常得照明。願一切眾生得到顏色微妙、光澤第一。願一切眾生眼目清淨,沒有翳病。願一切眾生得到大智火炬,了解無我、無眾生相、無人、無命。願一切眾生都能睹見清淨佛性猶如虛空。願一切眾生肉眼清淨,徹見十方恆沙世界。願一切眾生得到佛的光明,普照十方。願一切眾生得無礙明,都能見到清淨佛性。願一切眾生得大智光明,破除一切暗和一闡提。願一切眾生得到無量光,普照無量諸佛世界。願一切眾生燃大乘燈,離開二乘燈。願一切眾生所得光明滅除無明黑暗,勝過千日普照之功。願一切眾生得到火珠光明盡滅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黑闇。願一切眾生具足五眼,了悟法相,成無師覺。願一切眾生無見無明,願一切眾生都得到大乘大般涅槃微妙光明,開示眾生真實佛性。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在慈心中布施燈明時,常應勤發這樣的誓願。

  善男子。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如來,所有的善根都是以慈為根本。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修習慈心,能產生無量善根——所謂不淨、出息入息、無常生滅;四念處、七方便、三觀處、十二因緣、無我等觀;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見道、修道、正勤、如意、諸根、諸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四禅、四無量心、八解脫、八勝處;一切入空無相願無诤三昧。知他心智、諸神通、知本際智、聲聞智、緣覺智、菩薩智、佛智。

  善男子。這些法都是以慈為根本。善男子。因此慈是真實,不是虛妄。如果有人問誰是一切諸善根本。應該回答:慈是。因此慈是真實,不是虛妄。善男子。能作為善根的稱作實思惟。實思惟就叫做慈。慈即如來,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來,如來即慈。善男子。慈即大梵,大梵即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能為一切眾生作父,父母即慈,慈即如來。

  善男子。慈是如此不可思議,諸佛境界不可思議。諸佛境界即是慈。要知道慈即是如來。善男子。慈即是眾生佛性,此佛性久被煩惱覆蔽,而眾生不能睹見。佛性即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大空,大空即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虛空,虛空即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是常,常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是樂,樂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是淨,淨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是我,我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甘露,甘露即慈,慈即佛性,佛性即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是一切菩薩無上之道,道即是慈,慈即如來。善男子。慈即是諸佛世尊無量境界,無量境界即是慈也,慈即如來。

  善男子。慈如果是無常的,無常是慈,那麼這樣的慈就是聲聞慈。善男子。慈如果是苦,而苦就是慈,那麼這樣的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如果不淨,不淨即慈,那麼此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如果無我,無我即慈,那麼此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如果妄想,妄想即慈,那麼此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如果不是檀波羅蜜,非檀之慈就是聲聞慈。乃至般若波羅蜜也是如此。善男子。慈如果不能利益眾生,這樣的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如果不入一乘之道,即是聲聞慈。善男子。慈如果不能覺了諸法,那麼就是聲聞慈。善男子。慈如果不能見如來性,就是聲聞慈。善男子。慈如果見一切法都是有相,那就是聲聞慈。善男子。慈如果有漏,有漏之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如果有為,有為之慈是聲聞慈。善男子。慈如果不能住於初住,非初住慈即是聲聞慈。善男子。慈如果不能得佛十力、四無所畏。那就是聲聞慈。善男子。慈如果得到四沙門果,就是聲聞慈。

  善男子。慈如果有無、非有非無。這樣的慈不是聲聞辟支佛等所能思議。善男子。慈如果不可思議,法不可思議,佛性不可思議,如來也不可思議。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修行這樣的慈,就算在睡眠之中也沒有睡眠,因為勤精進的緣故。雖然常覺悟也無所覺悟因為無眠的緣故。在睡眠中盡管諸天護衛卻無從護衛因為沒有行惡的緣故。睡眠中沒有惡夢,沒有不善,因為離於睡眠的緣故。命終之後雖然生在梵天也無所生處,因為得到自在的緣故。善男子。修慈者能得成就如此無量無邊功德。善男子。此大涅槃微妙經典,也能成就如是無量無邊功德,諸佛如來也能成就如是無量無邊功德。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五畢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六

  白話佛經

  白話大般涅槃經

  法會聖眾 常親近同修 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六

  梵行品第八之二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菩薩摩诃薩所有思惟都是真實的,聲聞緣覺不是真實的。可是一切眾生為何不因為菩薩的威力而享受快樂呢?如果眾生實際上沒有得到快樂,可見菩薩所修的慈心並無利益。”

  佛說:“善男子。菩薩之慈並非沒有利益。善男子。眾生有的必定受苦,有的不用受苦。如果有必定要受苦的人,菩薩之慈就是沒有利益的,那些人就是所謂一闡提。如果有不一定會受苦的,菩薩之慈則是有利益的,能令那眾生享受快樂。善男子。比如有人遙遠得見到獅子虎豹豺狼羅剎鬼等而自然感覺恐怖。夜行中見到禿木也感覺怖畏。善男子。如同那些人自然感覺怖畏一樣,眾生見到修慈者自然感覺快樂。善男子。因此菩薩修慈是真實思惟,並非沒有利益。”

  善男子。慈有無量的法門,比如所謂的神通。善男子。從前提婆達多教唆阿阇世王加害如來。這時我正進入王捨大城像平常一樣次第乞食。阿阇世王就放出保護財寶的狂醉之象,想要害我以及諸弟子。那大象踏死了無數百千的眾生。眾生死後有濃重的血氣。此象聞到後狂醉加倍,見到跟從我的人穿紅色衣服,認為是血而狂奔過來。我的弟子中還沒離欲的,被嚇的四處逃走,除了阿難。這時王捨城中一切人民,同時放聲啼哭,而說:怪哉!如來今天就要死去。正覺一旦散壞,我們如何是好。

  這時調達等人心生歡喜,認為瞿昙的沙門死了很好,從今以後再也不會出現。此計讓我得償所願,真是痛快。

  善男子。我在那時為了降伏護財象,隨即進入慈定,伸手給那象看。立即從五指中出現五頭獅子。那象見後心中非常恐怖以致失禁,拜倒在地上對我的腳行禮。善男子。我那時手中五個指頭其實並無獅子,而是修慈善根的力量才令它馴服。另外善男子。我打算涅槃剛向拘屍那城行進時。有五百個力士在半路清理道路。其中有一巨石,眾人打算移走卻力不從心。我那憐愍眾人即生起慈心。那些力士立刻見到我用腳母指舉起大石仍到空中,又用手接住放在右掌,將石頭吹碎,又令其復原。這讓那些力士的貢高心平息,然後為他們略說種種佛法要領,讓他們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如來那時其實沒有用腳趾舉此大石在空中,然後放在右掌,將石頭吹碎,又令其復原。善男子。要知道這就是慈善根的力量,讓那些力士見到這些情景。

  另外善男子。南天竺有一大城叫首波羅,在此城中有一長者名叫盧至。為眾生作導師,已在過去無量佛前種下善根。善男子。那大城中一切人民都信仰邪道,奉事尼犍子。我那時打算度化那長者,就從王捨城來到城邑,道路中間距離六十五由旬,徒步而往事為了化度眾人。

  那些尼犍子,聽到我要來首波羅城。心中暗想:沙門的瞿昙如果來此,這裡的人民就要捨棄我們不再供養。我們如此貧窮如何生活?於是那些尼犍子紛紛告訴城中人。沙門瞿昙要來這裡,可是那沙門拋妻父母而四處游走,所至之處能讓土地不生谷米,人民饑馑而死,瘦骨嶙峋無法解救。瞿昙無賴,把惡羅剎鬼神作為侍從。無父無母孤窮之人作為門徒。所教導的只有虛空,所到之處從來沒有安樂。人們聽到後非常恐怖。對尼犍子行頭面禮而說:大師。我們現在該如何是好?

  尼犍回答:沙門瞿昙喜歡叢林、流泉、清水。外面那些都要破壞掉。你們要一同出城,把這些東西全部消除,不要有遺漏。流泉和井池裡放入糞屍。緊閉城門,都拿好武器,各自堅守。如果他來了不要讓他靠近,這樣你才能安全。我們也會作種種法術,讓那瞿昙回去。

  人民聽聞此語後,立刻斬伐所有樹木,污染水源。拿著武器牢固的防守。善男子。我那時到達那裡後,見不到一點樹木叢林,只見到人們拿著武器當壁自守。我見到此事而心生憐愍,對他們生起慈心。於是所有樹木恢復如初,而且生長出更多的其樹木。河池井泉都變清淨,如同青色琉璃。長出眾多的鮮花覆蓋其上。城牆變為绀琉璃。城內人民都能看見我和隨從。城門自然開啟,無人能阻止。所拿的武器變成各色鮮花。盧至長者作為上首與其人民一起來到佛前,我就為他們說了種種法要。讓眾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在那時,並沒有變化種種樹木清淨流水。以及把城牆變為绀琉璃,讓人民看見我。打開城門,武器成花。善男子。要知道這都是慈善根的力量,能讓那人見到那種景象。

  另外,善男子。在捨衛城中有個婆羅門女,姓婆私咤。只有一個孩子,非常疼愛。可是孩子卻因病而死。此女人非常憂愁而導致心瘋狂,赤裸身體沒有羞恥的四處游蕩,嚎啕大哭著說道:孩子啊,你到那裡去了?

  這個女人跑遍了整個城鎮,不覺疲憊。此女人曾經在先佛前種下福德的種子。善男子。我對此女人升起慈心。這時女人看見我,就認為我是她的孩子。立刻恢復正常,走上前來抱著我親吻。我這時告訴侍者阿難:你可以給她衣服穿了。給她衣服後就為她講解種種法要。此女人聞聽佛法,非常歡喜,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那時我並非她的孩子。她不是我的母親,她也沒有抱我。善男子。要知道這都是慈善根的力量,讓那女人見到這些。

  另外,善男子。波羅奈城有個優婆夷,叫摩诃斯那達多。曾經在過去無量先佛前種下各種善根。此優婆夷在夏中九十日(夏安居)中請求給眾僧布施醫藥。這時大眾中有一個比丘,身患重病。良醫診斷須要用肉作藥。如果有肉就能痊愈,沒有肉就要命終。這時優婆夷聽醫這麼說,立刻帶著黃金去市場,說:誰有肉賣?我用黃金來買。

  可是他求遍城市,也不能得到。於是,此優婆夷用刀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切成肉羹,並配上香料,送給病中比丘。比丘服用後病就好了。此優婆夷卻因割肉,而患了膿瘡,痛苦的難以忍受。於是說到:南無佛陀,南無佛陀。

  我那時在捨衛城聽到他的聲音。對此女人生起大慈心。此女看見我拿著良藥塗在瘡上,傷口立刻好了。我然後為她講解種種法要。此人聽法後歡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那時並沒有去波羅奈城,拿藥給優婆夷塗瘡。善男子。要知道都是因為慈善根之力,讓那女人見到這些。

  另外,善男子。調達這樣的惡人,貪不知足。吃了太多的蘇,導致頭痛、腹痛。因為無法忍耐,而說:南無佛陀南無佛陀。我那時正住在優禅尼城,聽聞其聲就生起慈心。這時調達就看到我到達他的住所,用手扶摩他的頭腹,並給他鹽湯服用,病就好了。善男子。我其實並沒有去調婆達那裡,撫摸他的頭腹,給他服用湯藥。善男子。這都是慈善根的力量,讓調婆達見到那些情景。

  另外,善男子。憍薩羅國有五百賊,劫害百姓。波斯匿王就派兵追捕,抓到後挑去雙目,仍到森林裡面。這些賊曾經在先佛前種下善德。現在因為失去雙眼,而受到大苦惱。都說:南無佛陀南無佛陀。我們現在沒有人來救護,因此啼哭號啕。我那時住在祇洹精捨,聽聞他們的聲音就生起慈心。這時有涼風吹過香山,種種香藥塗滿眼眶。立刻恢復原來的視力。諸賊睜開眼就見到如來,在其面前為他們說法。眾賊聞法後就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在那時並沒有讓風吹動香山中種種香藥,並在他們面前說法。善男子。這都是慈善根力,讓群賊見到如是景象。

  另外,善男子。琉璃太子因為愚癡,廢了父王而自立為主,而且因為宿嫌而殘害釋迦種姓。把一萬二千個釋種女子,割去耳鼻截斷手足推到坑裡。這時諸女人身受苦惱,便說:南無佛陀南無佛陀,我們現在沒有人來救護。於是大哭。

  這些女人已在先佛前種下善根。我在那時正在竹林中,聽聞聲音就生起慈心。這些女人立刻見到我來到迦毗羅城,用水清洗他們的瘡病用藥傅之,苦痛立刻解除。耳、鼻、手、足也都恢復如初。我便為他們解說法要,讓她們全部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是在大愛道的比丘尼的地方出家受具足戒。善男子。如來那時並沒有到迦毗羅城,用水洗瘡敷藥止苦。善男子。這都是慈善根的力量,讓那些女人見到這些情景。悲喜之心亦也是如此。

  善男子。因此菩薩摩诃薩修行慈思惟,是真實不是虛妄。善男子。無量不可思議,菩薩所行不可思議,諸佛所行也不可思議。此大乘典大涅槃經同樣不可思議。

  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修慈、悲、喜之後。才能住在極愛、一子之地。善男子。為什麼此地叫做極愛,又叫一子呢?善男子。比如父母見到孩子平安,於是心中歡喜。菩薩摩诃薩住在此地中也是如此。看待眾生如同一子。見到修善的就心生大歡喜。所以叫做極愛。善男子。比如父母見到孩子遇到困難,便心生苦惱。憐憫孩子的苦惱,不會拋棄。菩薩摩诃薩住在此地也是如此。見到眾生被煩惱病所纏,心中同樣愁惱,身上毛孔都流出鮮血。所以此地叫做一子。善男子。比如人小時拾取土塊、糞穢、瓦石、枯骨、木枝放到口中。父母見到怕孩子遭到禍患,左手抓其頭,右手把髒東西挑出。菩薩摩诃薩在此地中也是如此。見到眾生法身未增,或者他們的行為屬於不善的身口意業。就立刻用智慧之手拔出,不希望他們流轉生死,受盡苦惱。所以此地叫做一子。善男子。比如父母所愛之子死亡,父母愁惱,甚至願意交換性命。菩薩也是如此。見到一闡提墮於地獄,也願意一起生在地獄。為什麼呢?此一闡提受苦時,如果生起一念改悔之心。我就會為他說種種法。讓他得生一念善根,所以此地叫做一子。善男子。比如父母只有一子,其子睡夢行住坐臥中心中時常掛念。如果犯了錯誤,就用言語勸喻,不會厭惡。菩薩摩诃薩也是如此,見到眾生墮在地獄畜生餓鬼,或人天中造作善惡,心中時常前掛,永不放捨。對行惡的眾生永遠不生嗔恨,不會厭惡。所以又叫做一子。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佛所說的話太深奧了。我們智慧過淺無法理解。如果諸菩薩住在一子之地能如此。為何如來曾經作國王行菩薩時。斷絕了很多婆羅門的性命。如果得到此地則應護念,如果不得為何不會墮地獄?如果能等視一切眾生如同一子,如羅睺羅一般。為何會對提婆達多說:不知羞恥的蠢人只知道食人涕唾。讓他聽到對佛生於嗔恨,出佛身血。提婆達多做了此惡。如來又記他應當墮地獄一劫受罪。世尊。這樣的話怎麼會跟之前的意義不相違背呢?世尊。須菩提者住在虛空地,對於所有想進入城中乞食的,先要觀察那人。如果有人對自己生出嫌嫉之心,則不進去。甚至極度饑餓也不進入。為什麼呢?因為須菩認為,我往昔中對福田所生一絲惡念,而因此墮在大地獄,受種種苦。我今日寧饑也要終日不食。終不會讓我起嫌而墮於地獄受苦。又想,如果有眾生嫌棄我立的,我當終日端坐不起。如果有眾生嫌棄我坐的,我當終日而立,毫不移動,行臥也是如此。此須菩提護衛眾生而發起此心何況菩薩?菩薩如果得一子地,怎麼會出此粗言,讓眾生生起惡心?

  善男子。你今日不應這樣責難,說佛如來為諸眾生作煩惱因緣。善男子。假使蚊子的嘴能到達海底。如來也不會為眾生作煩惱因緣的。善男子。假使大地成為非色,水為堅相、火為冷相、風為住相。三寶佛性以及虛空成為無常之相。如來始終不會為諸眾生作煩惱因緣。善男子。假使毀犯四重禁罪及一闡提謗正法者,立刻得成十力無畏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如來也始終不為諸眾生作煩惱因緣。善男子。假使聲聞辟支佛等常住不變,如來也終不為諸眾生作煩惱因緣。善男子。假使十住諸菩薩犯四重禁,成為一闡提誹謗正法。如來也不為諸眾生作煩惱因緣。善男子。假使一切無量眾生喪滅佛性,如來究竟進入般涅槃。如來也終不為諸眾生作煩惱因緣。善男子。假使網能捕風,牙齒能破壞鐵爪、須彌。如來也終不為諸眾生作煩惱因緣。寧可與毒蛇同住,把雙手放入餓獅子之口,熱炭洗身。也不應說如來世尊為諸眾生作煩惱因緣。善男子。如來真正能為眾生斷除煩惱,永遠不為眾生作煩惱因。

  善男子。你所說的如來往昔曾經殺婆羅門。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乃至蟻子尚不故意殺害,何況婆羅門?菩薩常作種種方便,布施眾生無量壽命。善男子。所謂施食則是施命,菩薩摩诃薩行檀波羅蜜時,常布施眾生無量壽命。善男子。修不殺戒能得壽命長。菩薩摩诃薩行屍波羅蜜時,則是施與一切眾生無量壽命。善男子。護持口業得壽命長。菩薩摩诃薩行羼提波羅蜜時,常勸眾生不要生恨。把好的說成別人,把壞的說成自己。無所诤訟能得壽命長。所以菩薩行羼提波羅蜜時,已布施眾生無量壽命。善男子。精勤修善得壽命長。菩薩摩诃薩行毗梨耶波羅蜜時,常勸眾生勤修善法。眾生照做後得無量壽命。所以菩薩行毗梨耶波羅蜜時。已布施眾生無量壽命。善男子。修攝心者得壽命長。菩薩摩诃薩行禅波羅蜜時。勸諸眾生修平等心。眾生照做後得壽命長。所以菩薩行禅波羅蜜時。已布施眾生無量壽命。

  善男子。對於善法不放逸者能得壽命長。菩薩摩诃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勸眾生對善法不要放逸。眾生實行後得壽命長。所以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已布施眾生無量壽命。善男子。因此菩薩摩诃薩對於眾生不會奪命。

  善男子。你所問的殺婆羅門時我是否得到此地。善男子。那時我已得。因愛念而斷其命不是發自惡心。善男子。比如父母只有一子,非常疼愛。孩子犯了法。這時父母因害怕而殺子,雖然殺害而沒有惡心。菩薩摩诃薩為護正法也是如此。如果有眾生謗大乘得,就以鞭撻之苦治理,或奪其命。希望他改正能遵修善法。菩薩常當這樣想,因什麼因緣能讓眾生發起信心?隨其方便都要去做。諸婆羅門命終之後生阿鼻地獄,要有三念。第一:思考我從何處而來生此處?於是知到是從人道中來。第二者思考我現在所生的是什麼地方?於是知道是阿鼻獄。第三,思考是因何業緣而來此地?於是知道因為誹謗方等大乘經典,不信因緣。被國主所殺而來生此。知道這些後於是對大乘方等經典生信敬心。立刻命終生到甘露鼓如來的世界。在那裡壽命具足十劫。善男子。因此我在往昔給此人十劫壽命。怎麼叫殺?善男子。有人掘地砍草斫樹。斬截死屍,辱駡鞭打。這樣的業緣會墮地獄嗎?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按照我所理解佛所說的道理,此人應墮地獄。為什麼呢?如佛曾經為聲聞說法:你們比丘對於焦木不要生惡心。因為一切眾生是因惡心而墮於地獄。

  這時佛贊歎迦葉菩薩:“善哉善哉。你說的很對,應該好好遵守。善男子。如果是因為惡心而墮地獄,那麼菩薩那時並無惡心。為什麼呢,菩薩摩诃薩對一切眾生乃至蟲蟻,都懷著憐愍,想利益一切眾生。這是因為菩薩善知因緣的方便。用方便的方法讓眾生種下個種種善根。善男子。因此我那時用方便的方法,雖然奪取其命卻沒有惡心。

  善男子。按照婆羅門的教法,就算殺了十車的蟻子也沒有罪報。蚊虻、蚤虱、貓狸、師子、虎狼、熊罴這些蟲獸。以及其余能被眾生害的殺滿十車。鬼神、羅剎、拘盤茶、迦羅、富單那、顛狂、干枯這些鬼神等,能殘害眾生的,有人奪其性命,這些都沒有罪報。可是殺了惡人則有罪報。殺後又不悔則墮餓鬼。如果能忏悔三日,不吃東西,罪行就會消失無余。如果殺害父母女人以及牛,無數千年都會在地獄中。(這是婆羅門教,不是佛教)

  善男子。佛菩薩知道殺有三種,所謂下中上。

  下殺是蟻子乃至一切畜生,除了菩薩示現而生。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因為願力因緣示會現受身為畜生。因下殺因緣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就要接受下苦。這是因為畜生有微弱善根,所以殺者具會接受罪報,叫做下殺。

  中殺,從凡夫人至阿那含都是中。因此業因墮於地獄畜生餓鬼,接受中苦,這叫做中殺。

  上殺,父母乃至阿羅漢、辟支佛、畢定菩薩是上殺。因此業因緣墮於阿鼻大地獄中,接受上苦,叫做上殺。

  善男子。如果有人殺一闡提,則不墮此三種殺中。善男子。那些婆羅門都是一闡提。如同前面所說掘地斬草斫樹,斬截死屍罵詈鞭撻,沒有罪報(沒有惡心的前提下)。殺一闡提也是如此,沒有罪報。為什麼呢?諸婆羅門沒有信等五根,所以雖殺而不墮地獄。

  善男子。你剛才所說如來為什麼罵提婆達多“癡人食唾”。你也不應該這樣問。為什麼呢?諸佛世尊所說的話都是不可思議的。善男子。就算有些真實的話被世人所喜歡,但是如果非時、非法、對眾生沒有利益。那樣的話我也永遠不說。

  善男子。如果有的話粗犷、虛妄,非時非法、聽者不喜歡也不能得到利益。我也不說。

  善男子。如果有語言,雖然粗犷,但真實不虛。是時、是法,能利益一切眾生。聽者雖然不悅,我卻依然要說。

  為什麼呢?諸佛世尊是應正遍知,知道一切方便。善男子。比如我曾在走過圹野森林,在林中有一鬼神,叫圹野。只吃肉血,殺害眾生,而且每天吃一個人。善男子。我那時為彼鬼神詳細解說佛法要點。可是那鬼暴惡愚蠢,沒有智慧不能接受教法。我就化身為大力鬼,搖動他的宮殿,讓他無法安住。那鬼就帶著其眷屬出宮打算跟我對抗,可是鬼見到我後立刻失去意識,惶恐的昏厥過去,猶如死人。我用慈愍之手撫摩其身,鬼立刻醒來坐下。說到:痛快!今日能夠復活。是大神王具有大威德,有慈愍心寬恕我的罪行。於是對於我產生了信心。我立刻恢復如來之身,再次為他解說種種法要。讓那鬼接受不殺戒。在當天,圹野村中有一老人就要死了。村人就送來獻給鬼神。鬼神得到後就給了我。我接受後便為這個長者改名為手長者。這時鬼問我:世尊。我和眷屬只能依靠血肉存活。戒殺之後該如何存活呢?我就回答:從今日起,我會讓聲聞弟子,所有修行佛法之處。都會給你布施飲食。善男子。因此因緣我為比丘制戒——你們從今以後要經常為圹野鬼施食,如果有人不施,則不是我的弟子,是天魔的眷屬。

  善男子。如來為了調伏眾生而示現這樣的種種方便。不是故意讓他們害怕的。善男子。我也用木頭打過護法鬼。曾經在山上,把羊頭鬼推到山下。又在樹頂推護猕猴鬼。讓護財象見到五獅子。讓金剛神害怕薩遮尼犍。也用針刺箭毛鬼的身體。雖然做了這些,也不曾讓那些鬼神有滅沒,而是為了讓他們安住正法,所以示現如是種種方便。善男子。我那時其實不是罵辱提婆達多。提婆達多也不是愚癡食人涕唾的人,也沒有生於惡趣之中,在阿鼻地獄受罪一劫。也不曾壞僧,出佛身血。也沒有違犯四重之罪,誹謗正法大乘經典,不是一闡提,也不是聲聞辟支佛。善男子。提婆達多其實不是聲聞緣覺的境界,而只能被諸佛之所知見。善男子。所以你不應則難。如來為何責駡辱提婆達多。你對諸佛所有的境界不應這樣懷疑。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比如甘蔗經過多次煎煮能產生各種味道。我也是這樣從佛的多次教導中學到種種法味。所謂出家味、離欲味、寂滅味、道味。世尊。比如真金多次燒打融化煉治,才能變的更明淨、調和、柔軟。光色微妙,成為無價之寶,然後才能被人天珍惜。世尊。如來也是如此。經過鄭重詢問才能聽到甚深的道理,讓深行者受持並且修行,讓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然後才被人天所恭敬供養。

  這時佛贊迦葉菩薩:“善哉善哉。菩薩摩诃薩為了欲利益諸眾生才詢問如來這些道理。善男子。因此我隨你的意願解說此大乘方等甚深秘密之法,既所謂極愛如一子地。”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果諸菩薩修慈、悲、喜得到一子地。那麼修捨心時又能得何地?”

  佛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很懂得時機,知道我正要說,你就來咨問。菩薩摩诃薩修捨心時,則能住在空平等地,如同須菩提。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住空平等地,則不會見到有父母、兄弟、姊妹、兒息、親族、知識、怨憎、中人(不愛不恨),乃至不見陰界諸入的眾生壽命。善男子。比如虛空中沒有父母兄弟妻子,乃至沒有眾生的壽命。一切諸法也是如此。沒有父母乃至壽命。菩薩摩诃薩見一切法也是如此。其心平等如同虛空。這都是因為,能善於修習空法的緣故。”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什麼叫做空。”

  善男子。所謂空包括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性空、無所有空、第一義空、空空、大空。菩薩摩诃薩如何觀照內空呢?菩薩摩诃薩觀內法空,內法空就是沒有父母怨親、中人、眾生壽命、常樂我淨、如來法僧、所有財物。此內法中雖有佛性,可是佛性非內非外。這是因為佛性常住沒有變易的緣故,叫做菩薩摩诃薩觀於內空。所謂外空,也是如此沒有內法。內外空也是如此。善男子。只有如來法僧佛性不屬於二空之中。為何呢?因為此四法是常樂我淨的,所以四法不叫做空。這些叫做內外俱空。

  善男子。有為空就是有為之法都是空的。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常樂我淨空、眾生壽命如來法僧第一義空。此中佛性不是有為法,所以佛性不是有為法空。這些叫做有為空。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如何觀無為空。此無為法都是空,所謂無常、苦、不淨、無我,陰界入、眾生壽命相,有為、有漏、內法、外法,無為法中佛等四法。不是有為不是無為。因為其性為善所以不是無為,因為性常住所以不是有為。這叫做菩薩觀無為空。

  菩薩摩诃薩如何觀無始空。菩薩摩诃薩見生死沒有開始,都是空寂。所謂空就是常樂我淨都是空寂,沒有變易。眾生壽命、三寶佛性以及無為法。這叫做菩薩觀無始空。

  菩薩如何觀照性空。菩薩摩诃薩觀一切法的本性皆空。所謂陰界入、常、無常、苦、樂、淨、不淨、我、無我。觀照這等一切諸法都不見本性。叫做菩薩摩诃薩觀於性空。

  菩薩摩诃薩如何觀照無所有空。比如人沒子嗣就說房子空了。畢竟觀空中沒有所親愛之物。愚癡之人說各方空,貧窮之人說一切空。這樣來看有的空有的不空。但菩薩觀照時,如同貧窮人一樣看一切皆空,所以叫菩薩摩诃薩觀無所有空。

  菩薩摩诃薩如何觀第一義空?善男子。菩薩摩诃薩觀第一義時。此眼生時無所從來,等到滅時也去無所至。本來沒有現在有,已經有的還會無。推究根本是無眼無主。如同眼根無性一樣一切諸法也是同樣的。什麼叫做第一義空?有業有報、不見作者,這些空法叫做第一義空。以上是菩薩摩诃薩觀第一義空。

  菩薩摩诃薩如何觀照空空?此空空中是聲聞辟支佛所迷茫的地方。善男子。又是有又是無,叫做空空。是是、非是是,叫做空空。善男子。十住菩薩尚於此中只能通達微塵許,何況其余人。善男子。此空空也不同於聲聞所得到的空空三昧。以上就是菩薩觀於空空。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如何觀照大空?善男子。所謂大空就是般若波羅蜜,叫做大空。善男子。菩薩摩诃薩得到這樣的空門,則能住於虛空之地。善男子。我現在於此大眾之中解說此等空義時,有十恆河沙等菩薩摩诃薩,已經能夠住於虛空等地。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住此地後,對一切法中沒有滯礙,不會被系縛拘執。心中無所迷悶。因此叫做虛空等地。

  善男子。譬如虛空對於可愛的物相不生貪著,對不愛的物相中也不生嗔恚。菩薩摩诃薩住在此地中也是如此。對於好惡之色心無貪恚。善男子。比如虛空廣大無所對持,能容納一切諸法。菩薩摩诃薩住在此地中也是如此,廣大無對,能容受一切諸法。因此才叫做虛空等地(與虛空同等)。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住在此地中。對一切法都能見到知曉。無論行,緣、性、相、因、緣,眾生心、根、禅定、乘,善知識、持禁戒、所施。這些全部知曉。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住在此地中知而不見。什麼是知?知道自餓法、投淵赴火、自墜高巖、常翹一腳、五熱炙身。常躺在灰土棘刺編椽、樹葉惡草牛糞之上。穿粗麻衣,冢間所棄的糞掃氀褐欽婆羅衣、獐鹿皮革、刍草衣裳。吃菜、草、藕根、油滓、牛糞根果。如果行乞食只限一家。如果主人不給就放棄,就算主人招呼回去也不會頭。不吃食鹽、肉、五種牛味。只吃糠汁沸湯。受持牛戒、狗雞雉戒。用灰塗身、蓄長發。進行羊祠時先施咒再殺。四月事火,七日服風。百千億花供養諸天。因此所願都能成就。知道這些方法能成為無上解脫之因,都是沒有道理的。這叫做知。(以上都是各種苦刑之法,都不是解脫之因。)

  什麼是不見?菩薩摩诃薩不見一人行那些方法得到正解脫。這叫做不見。

  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亦見亦知。什麼是見?見到諸眾生行此邪法必墮地獄。叫做見。什麼是知?知道眾生從地獄出生於人中,如果能修行檀波羅蜜,乃至具足諸波羅蜜,此人必得入正解脫。這叫做知。

  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還有亦見亦知。什麼見呢?見到常、無常、苦、樂、淨、不淨、我、無我。這叫做見。什麼知呢?知道如來決定不畢竟入於涅槃。知道如來身金剛無壞,不是煩惱所成就,不是臭穢腐敗之身。也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這叫做知。

  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還有亦知亦見。什麼知呢?知道此眾生信心成就。知道此眾生求於大乘。此人順流,此人逆流。此人正住。知道此眾生已到彼岸。順流就是凡夫。逆流者從須陀洹至緣覺。正住者就是諸菩薩等到達彼岸者,即如來應正遍知。這叫做知。什麼見呢?菩薩摩诃薩住在大乘大涅槃典修梵行心,用淨天眼見到諸眾生造身口意三業不善,而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見到諸眾生修善業者命終會生在天上人中。見到有的眾生從暗入暗,有的眾生從暗入明,有的眾生從明入暗,有的眾生從明入明。這叫做見。

  另外善男子。菩薩摩诃薩還有亦知亦見。菩薩摩诃薩知道眾生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有些人今世惡業成就,可能因為貪欲、嗔恚、愚癡。此業必定要在地獄受報。但是經過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罪業經過現世輕受之後不會墮在地獄。為何此業能得現報?忏悔發露所有諸惡,忏悔之後不再犯錯。這是因為慚愧成就的緣故,供養三寶的緣故,常自呵責的緣故。此人因此善業因緣不墮地獄,在現世受報。比如頭痛、目痛、腹痛、背痛、橫死。呵責、罵辱、鞭杖、囚禁、饑餓、困苦。受這些現世輕報。以上叫做知。什麼是見?菩薩摩诃薩見這些人不能修習身戒心慧。造少許惡業,此業因緣本應現世受報。可是此人卻不能忏悔,不能自責,不生慚愧。沒有怖懼。此業增長將在地獄受報。這叫做見。

  還有知而不見。什麼是知而不見?知道諸眾生皆有佛性,只是因為被諸煩惱遮蓋而不能得見。叫做知而不見。

  還有知而少見。十住菩薩摩诃薩等知道諸眾生皆有佛性,但是見不清楚。猶如暗夜中看不清楚。

  還有亦見亦知,就是所謂諸佛如來亦見亦知。

  還有亦見亦知,不見不知。亦見亦知就是,世間文字言語男女車乘瓶捨宅城邑。衣裳飲食山河園林眾生壽命。這些叫做亦知亦見。什麼是不見不知?聖人所有的微密之語,沒有男女乃至園林。這叫做不見不知。

  還有知而不見。知道施處,知道供處,知道有受者,知道因果報。這叫做知。什麼是不見?不見所施供的地方,受者、以及果報。叫做不見。菩薩摩诃薩的知有八種,即是如來五眼所知。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六


 

上一篇:大般涅槃經玄義
下一篇:達真堪布:讓每一天都充滿快樂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