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孔祥軍:佛陀遺訓,以戒為師已經過時了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陀遺訓“以戒為師”

  佛陀遺訓“以戒為師”

  釋迦牟尼佛以一大因緣事示現人間,說法四十九年,於娑羅雙樹林下將入涅槃時,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由於傷心難過而泣不成聲,這時天眼第一的長老阿那律尊者對他說:“阿難!現在不是哭的時候,諸佛的涅槃是必然的道理,哭有什麼用呢!佛一向都很看重你,常常叮囑你流通他的教法。現在他老人家要離開我們了,你應當去請問他老人家以後的事怎麼辦。”

  阿難這才如夢初醒,揩揩眼淚,向阿那律尊者說:“師兄!我現在心亂如麻,不知從什麼地方問起,請你教我罷!”阿那律尊者就說:“第一、佛住世時,依佛而住,佛入涅槃後,我等依誰而住?第二、佛住世時,以佛為師,佛入涅槃,以誰為師?第三、佛住世時,惡性比丘,佛自調伏;佛入涅槃,惡性比丘,如何處理?第四、佛住世時,說法甚多,佛入涅槃,結集經藏,以何為首?這四種問題,你應該向佛請示!”

  阿難尊者,接受了阿那律尊者的指教,走到佛前,行過了禮,合起掌來,把上面的幾個問題,提出來請問。

  對於阿難提出的第二個“佛入涅槃,以誰為師”的問題,《遺教經》記載世尊教導說:“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波羅提木叉”是梵語,漢語翻譯為“戒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我離開以後,你們應該尊重戒律,如同黑夜遇到光明,如同貧窮的人得到寶藏。應該知道戒律是你們偉大的老師,就如同我住世教導一樣”。後世,我們就把這句話概括為“以戒為師”。

  另外,在浩如煙海的佛經中,還記載了很多佛陀告誡弟子“以戒為師”的諄諄教導。

  《四十二章經》:“佛言:佛子!離吾數千裡,憶念吾戒,必提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就是佛教導弟子們說:“弟子們!你們離我幾千裡,只要遵守我所制的戒律,必定能證果。反過來說,在我身邊,雖然時常見我,但不遵守我制的戒律,永遠不可能證果。”

  《涅槃經》:“欲見佛性,證大涅槃,必須深心修持淨戒。若毀淨戒,是魔眷屬,非我弟子!” 意思就是說:要想明心見性,證入涅槃境界,必須至誠受持清淨戒律。如果不守戒律,是魔的眷屬,不是我的弟子。

  由此可見,在佛陀四十九年的教化生涯中,是非常強調戒律的重要作用的,對於弟子也是常常耳提面命的。

  戒律產生的緣由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傳道之初,信奉者道心真切,道德自覺性較高,佛陀教示弟子的只是如何從正面修養身心,也就是說,佛教僧團早期是沒有戒律的。直到僧團成立五年之後,因為有位比丘犯了YIN戒,佛陀才制定了第一條戒律。隨著僧團隊伍的不斷擴大,僧團人員成分越來越復雜,不如法的現象越來越多,佛教的戒律也隨著一條條地制定出來了。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任何一個有組織有理想的團體,也必有其組織的規章。一切社會組織,都是依其各自的理想來制定規章,再由規章產生力量。不過規章能否產生力量,就要看其組成人員能否一致對其規章擁護與遵守了。

  俗話說:“鋼刀雖利,不斬無罪之人。”國家的法律,對於守法的公民,根本是不起作用的。但要維護守法者的安全和利益,又不得不建章立制,因為社會中的害群之馬,並非絕對沒有。同時守法與犯法的善惡界線,也僅在於一念的相差,為了警策大家,不要闖過這一十字路口的紅燈,為了保護大家,不因一念之差而去造成千古之恨,所以要有法律。同樣的道理,在佛教中,也必須制定戒律。戒律對於佛弟子,也同樣是保護傘,是行為准繩,是為了使我們明白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一般人一聽到佛教的戒律,就覺得不可思議,很難理解。他們想當然地認為人應該順其自然,痛快淋漓,盡情地生活才對。為什麼要受戒?受戒不是自找麻煩嗎?這事不能做,那事也行不得,好好的一個人,為什麼要受束縛?其實佛教戒律的制定,不是佛陀對於弟子們的一種束縛,實是佛子的解脫之道,也是佛教的防腐劑和保鮮劑。佛子若無戒律作為生活規律的圭臬,了生脫死是難以做到的;佛教如無戒律作為教化的綱領,佛教的狀態,不僅是一盤散沙,也將烏煙瘴氣。因此,佛在臨將入滅之時,指示後世的佛子,應當以戒為師。佛教只要戒律存在,就能正法常住。佛弟子只要嚴持戒律,佛教就能興盛。而眾生只要持戒,就自然國泰民安、富足祥和,普現清淨國土。這才是佛陀制定戒律的根本精神。

  戒律的含義和分類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八萬四千法門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那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再濃縮成精華就是“戒律”二字。

  “戒”和“律”兩個字的含義,各有所指。“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惡(諸惡莫作),若作惡便是犯戒。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應該的行為,不可妄造惡業。除此之外,佛陀又規定:應該去做的善事必須去做(眾善奉行),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也就是說,該持的就持,該去做的就去做,該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二個字:“止”和“持”,止就是“諸惡莫作”,持就是“眾善奉行”。簡單說,“戒”是不能如此,“律”是應當要如此。“戒”和“律”合起來通用,則是“止”“持”——停止和前進。一般人對於佛法及戒律認識不夠,不完全了解,因而錯誤地認為佛教只是消極的防罪止惡,卻不了解其眾善奉行的積極一面,這樣就會失之偏頗,就無法真正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

  佛教經典對於戒律有不同的分類,比較廣泛的有五戒、八齋戒、十戒、具足戒等等。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是五戒:(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YIN,(4)不妄語,(5)不飲酒。五戒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行為本質是罪惡的,因此稱為性戒;不飲酒是佛教五戒的特色,酒的本質雖非罪惡,但是飲酒容易引起世人誹謗,或誘發其他的性罪,因此稱為遮戒。佛教的戒律雖然有出家戒、在家戒的區別,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以五戒為根本,所以五戒又稱為根本大戒。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包含了良好行為的基本綱領。五戒是諸佛的根本、其他一切戒律的基礎,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三世諸佛皆以五戒為根本。

  “五戒”與心理健康標准

  前面已經提到,“五戒”就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

  不殺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大至殺人,小至殺死雞鴨、蟑螂、蚊蟻等,都是殺生。此外,浪費時間,也是殺生,因為生命是時間的累積,所以浪費時間如同殺生。與此戒律相對應,佛教要求佛弟子不得食肉。《涅槃經》說:“食肉者,斷大慈種,行住坐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戒殺生,主要是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培養我們對於生命的敬畏意識。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不但不殺,還要心存仁愛,以寬容之心接人待物,減少暴戾之氣。

  不偷盜,就是不侵犯別人的財富。社會上的偷盜,有直接、有間接,有有形、有無形。例如小偷竊取,強盜搶劫,是直接的盜;貪官污吏的貪污舞弊是間接的盜;勒索詐欺,抵賴債務,是有形的盜;假公濟私,混水摸魚是無形的盜。簡單地說,不是自己的東西,未經許可便占為己有,就是偷盜。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不但不盜,還要勤行布施,布施的功德不在數量的多少,一分錢,一句話,一舉手,一投足,只要是利益他人的都要布施。善行不需要驚天動地,而是需要點點滴滴的積累,最後變成自己習慣的一部分,從別人的快樂之中體驗到快樂。

  所謂邪YIN,是指合法的夫妻關系以外的男女愛欲行為。例如強奸、嫖妓、一夜情、同性戀、外遇、強迫別人從事賣YIN等有傷社會風化的行為,都犯了邪YIN戒。一個人犯了邪YIN,不但給自己,也給別人帶來麻煩和痛苦。不邪YIN戒,能使一個人克制自己的欲念,忠於自己的伴侶,有助於建立幸福的家庭,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妄語,就是說虛妄不實的話,包括挑撥離間的兩舌、惡毒傷人的惡口、欺瞞不實的妄言、阿谀奉承的绮語。不妄語就是要避免說假話,即不刻意誇大事實或掩蓋實情,這樣可以培養我們形成誠實守信的美德,獲得他人的信任。

  飲酒使人思想遲鈍,神志昏亂。在酒精的作用下,一個人可能做出許多粗心、危險,甚至不道德的事。佛經提到飲酒有十過三十六失,如壞顏色、無威儀、損名譽、失智慧、致病、耗財、無恥、不敬、墜車、落水等等。是凡能刺激神經,使人喪失理智、敗壞德行的東西,諸如大麻、鴉片、海洛因、搖頭丸等,都屬不飲酒戒之范疇。持不飲酒戒,使人神智清楚,理路清晰,智慧明朗,不僅為家庭帶來快樂,為社會帶來安寧,而且還能促進禅定的修習。

  現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學習壓力的增加,以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惡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飽受心理疾病之苦,如恐怖、焦慮、抑郁、無助、甚至精神分裂、人格變態等。於是,人們開始探討心理健康的標准問題。但是,心理健康的標准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課題,不同的心理學派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標准。現在心理學比較認可的心理健康有五條:

  (1)意志健全、行為協調;

  (2)情緒穩定、心境樂觀;

  (3)有主觀幸福感;

  (4)適應環境,在人際關系中和諧相處;

  (5)正確認識現實,看問題能持客觀的態度。

  不殺生而護生,自然能意志健全、行為協調。

  不偷盜而布施,自然能情緒穩定、心境樂觀。

  不邪YIN而守禮,自然有強烈的主觀幸福感。

  不妄語而誠實守信,自然能適應環境,和諧人際關系。

  不喝酒而清心寡欲, 自然能正確認識現實,看問題能持客觀的態度。

  從上可以看出,“五戒”與現代心理學的心理健康標准是不謀而合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大膽地推論說,佛教戒律對調節和改善人的心理健康有極為重要的借鑒和啟發意義。

  佛教戒律與心理疾病治療

  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沿著“信息高速公路”飛速向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社會生產力極大提高,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全球經濟一體化,人類正處於一個全新的信息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然而,人的精神並未能與科技和經濟同步提高,反而呈逐步下降之勢。信仰崩潰、價值紊亂,成為全球普遍的社會問題,浮躁、不安、厭倦、麻木不仁、自我迷失等如瘟疫般流行,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縱欲主義、享樂主義泛濫,道德淪喪,人情冷漠,滋生出貪污腐化、營私舞弊、吸毒販毒、拐騙扒竊、賣YIN嫖娼等社會毒瘤,犯罪率直線上升,恐怖事件連續不斷。在這種社會情形下,抑郁、焦慮、神經衰弱、失眠、強迫症、癔病、人格障礙、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患者越來越多。

  我們之所以產生心理疾病,是因為我們心中有太多的欲望。一旦欲望得不到滿足,便會感到煩惱,自卑,痛苦。既使欲望暫時實現了,又生怕會失去或者又有了更大的欲望。因此,我們的身心永遠在苦海中沉浮,永無出頭之日。

  執著於外境使我們迷失了自已。世間上的人,一天到晚關心的是什麼?關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東西,那就是怎麼樣追名逐利,改善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眼睛不停地追逐色相,耳根不停地追逐音樂,鼻子不停地追逐香味,舌頭不停地追逐美味,身體不停地追逐妙觸。人們很少能夠去考察生命的內在,只知道隨著欲望而忙碌。由於一味執著外境,結果迷失了自己,這就是《法華經》上所說的“迷己逐物”。因此現代人盡管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物質環境中,依然感到空虛、失落、無聊、孤獨。這都是因為迷失了自己的緣故。

  在我們的人性中,貪、嗔、癡是危害我們心理健康的三種毒素,當它們發作時,就會帶來殺、盜、YIN、妄的行為。而這些行為不僅會縱容我們的煩惱,張揚人性中邪惡的力量,傷害到我們的心靈健康,更會侵犯到他人的利益,由此造成無量無數無邊罪惡,永受六道輪回之煎熬。

  俗話說:心病還需心藥醫。要實現自己的心靈寧靜,還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其實佛學是人學,是心學,是關於人生智慧的哲學。我們學佛,就是要通過參悟,啟發智慧,感悟生命,不斷尋找更高層次的生存智慧和力量,實現自己心中的潛能。

  作為佛教徒的基本行為規范,佛教戒律正是著眼於現實人生的道德培育和心靈重塑。受持戒律,主要是幫助我們克服貪嗔癡的煩惱習氣,幫助我們制止不善的行為。因此,戒律具有防罪止惡的功能,能調伏我們的身、口、意三業,佛法的一切利益都建立在持戒的基礎上。佛陀所定的戒律就是道德責任的規范,做人的根本原則,修習一切善法的基礎,及通往一切善法的大門。所以說,佛教戒律既是佛教徒必須遵循的道德准則,也是構建人和諧、健康、美好心理家園的重要因素。如果多一個人學佛,多一個人受持戒律,世界就會多一份安寧,多一份和諧,多一份美好。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佛教的戒律,能消除我們心靈上的負擔,能夠使我們擁有一顆獨立的心,能夠使我們減少的妄念,能夠使我們解脫煩惱,能夠使我們通達宇宙人生的真實,能夠使我們干枯的心靈得到和風細雨般的滋潤,能夠使我們真正實現心理健康。

 

 

上一篇:宗道法師:勿以世法論佛法
下一篇:海濤法師:如何鍛煉自己發菩提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