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是一種解脫、無著與智慧的表現。領眾中最需要的,正是這種能善觀因緣而隨機誘導的智慧。
它看起來不著痕跡,也沒有任何勉強;胸有成竹,可是卻不死執既定的計劃;有所努力與堅持,可是又絲毫沒有患得患失的不安。事成了,只是淡淡的欣慰,而沒有過激的興奮與成事後的我慢;事不成,也只有坦然的接受,而沒有難堪的懊惱追悔。總之,在謀事之時,雖然盡力而行,卻能隨順因緣而不勉強;在事情過後,會檢討得失,又不會為成敗而喜、憂。這些多少是隨緣的相貌。
只是隨緣常常被人誤解為隨便、不努力或麻木不仁。在這些人的觀念裡,所謂的“隨緣”不過是無能、逃避或懈怠的藉口罷了,豈是真正隨緣的智慧?
所謂隨緣,是積極地運用智慧與經驗,以檢別因緣、選擇主法。雖然不執著一定的模式,但卻盡量在可控制的范圍內,安排一組最理想的因緣組合,而不是隨隨便便地任由因緣發展。
隨緣是一種不計成敗,甚至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積極奮斗。雖然沒有成敗、得失的執著,但在事情完全定案之前,仍然會努力地溝通與修正,直到無著力點為止。而不是毫無努力,將就從事,使整個事情的安排、發展與完成,顯得粗制濫造、缺乏用心。
隨緣是一種積極的面對,雖然不強求,但那是在運用智慧與經驗的分析判斷之後,了知一切人、事、物、境內在因緣的不可抗逆性(人機、時機、處機、法機等等,一時無力扭轉),從而避免了無謂的抗衡與勉強。他既已了解事件內在的因緣性,當然也就不再做不必要的扭轉,這是放下,而不是無能或懈怠。由於已經大略明白了事件有因緣組合,同時也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對於事情可能的發展結果,多少也能事先了然於心。於是對於成敗、得失也就不再執著,這是坦然的面對,而不是逃避或麻木不仁。
理想是如此,可是在實際的領眾過程中,隨緣的心態與做法到底要如何拿捏,確實非常不容易!除了足夠的經驗累積與冷靜的觀察分析以為事用外,實修的道德感召,以及無我奉獻的菩提心默化,更是不可或缺的輔助條件。要做事就得有組織,而有組織就得有適當的人事安排,可是人事的安排往往最費神:有人不適任,可是卻卡位不放;有的人頗適任,可是卻又不發心;有人能做事,可是卻一意孤行,難與配合,溝通枉效;有人雖能做事,也能溝通,可是思想水准不高,佛法理念不深,只能從事基層;有人雖具領導人風格,可是福德不足以服人,或做事尚欠成熟圓融……總之,要麼人不適任,要麼職務無人;要麼工作不力,要麼難以溝通。面對著這些,到底那種緣該隨、那種緣該轉?那種緣該等、那種緣該斷 、那種緣該進、那種緣該退?凡此種種,面於因緣的把握與調整,到底要做到怎樣才算無過與不及,才算符合中道義?這其中,不只是世俗谛的善巧把握而已,無我奉獻的真心,是做一切事皆能與法相應的先決條件;而實修的道德與福報乃至實證的感應與感召,更是事情能夠順緣、如法成就,甚至絕處逢生的最根本保證!
好難啊!
原來佛門中的“領眾”,根本就是一個菩薩行者發心與實修的過程,這無關乎手段、技巧或謀略。成敗的關鍵其實只有兩件事:純正的發心(必須時常檢察)與老實的修行(必須念茲在茲)。
然而這些,自己做得幾分呢?
由於業緣的吹蕩,如今又得面對另一波領眾共住的生活,對境檢心:發心純正否?修行老實否?自己反省一下,雖努力淨意,卻不免對境失念;雖勉力而行,仍不免三業放逸。啊,真是深深斷愧汗顏!
如今,既然路途已然踏上,當痛改前非、苦忏往愆、重新做人,老老實實地攝心、實踐,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或問:這只是自修啊,大眾的事務怎麼辦?
對曰:大眾的事也是從自修做起啊;而耳,大眾之事不正是自修之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