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代社會的悲哀 十七世紀,歐洲誕生了近代文明。十八世紀,英國爆發了工業革命。隨著人類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之後,科學技術給我們創造了空前豐富的物質財富。可以說,如今這個時代,是人類有史以來物質生活最發達的時代。但同時,我們也面臨著很多問題: 首先,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一直在下降。雖然我們的文化程度越來越高,知識積累越來越豐富,但道德水准卻越來越沒有底線,我們似乎越來越不會做人了。 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期間,美國人和英國人的信任度下降了28個百分點。 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當中,人與人之間的可信度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滑坡?這是因為,大多數人已經變得不夠真誠。當人的真誠度下降以後,信任度自然會一落千丈。 更為嚴重的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幸福指數也一直在下降,而離婚率、自殺率與犯罪率卻在不斷上升,抑郁症更是大行其道。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想,佛教哲學對此應該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佛教理論的現代意義 (一)尊重因果,行持十善 1、什麼是因果 釋迦牟尼佛當年,給我們宣講了因果的道理:現實生活中的所有幸福與痛苦,都不是鬼神的安排,也不是無因無緣,而是由兩種因緣導致的。其中第一種因緣,叫近緣,也即最近發生的因緣。另外一種因緣,叫遠緣,也即比較長遠的過去所產生的因緣。遠緣和近緣兩相結合以後,就會產生它們的果,這叫因果。 不了解因果的人,會覺得因果很神秘,宗教色彩非常濃厚。其實這並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如果我們稍稍注意就會發現,我們身邊的一切事物,無論是動物、植物等大自然的一切現象,乃至人類,都在因果的網絡當中循環,都離不開因果。有什麼樣的因,就會結出什麼樣的果。 古人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就是一個很客觀的因果理論。雖然我們的肉眼不能觀察到因果之間的細微關系,但我們可以從理論上證明因果的存在。如今的很多高科技新發現,不都是肉眼看不見,曾被大家認為是不存在的東西嗎?因果規律也不例外,即使看不見,卻仍然存在。 因果裡面沒有教條性的東西,它不是釋迦牟尼佛制定的,也不是釋迦牟尼佛創造的,而是一種自然規律,只是被釋迦牟尼佛發現了,並將其廣而告之而已。 正如《佛說稻桿經》中所說:“如來出現若不出現。法性常住。”意思是,佛出現於人間也好,不出現也罷,事物的自然規律是永遠存在的。 佛教與其他宗教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在於,佛教認為:因果規律是自然規律,即使是佛陀,也無法改變因果。無論是釋迦牟尼佛,還是其他所有的佛,都不是萬能的。 2、因果的形成過程 做任何事情,無論殺生、偷盜,還是放生、布施等等,雖然在事過之後,我們的肉眼再也看不到它的存在,但卻有一種能量,會貯存到我們最低層次的意識——阿賴耶識當中。阿賴耶是梵文音譯,意即貯存東西的地方。它就像電腦硬盤一樣,可以貯存很多的信息。 不僅如此,包括上一世所學的東西、人的性格、生活環境所帶來的差別等所有信息,都可以通過阿賴耶識這個載體,帶到下一世。 阿賴耶識,是最基本的意識。其他的識,諸如第六意識等等都會時有時無,比如,在深度睡眠的時候,在身體受到外界強烈刺激而暈倒了的時候,它都是不存在的。但阿賴耶識以及阿賴耶識上貯存的行善造惡的種子,卻一直完好無損。在它暫時還沒有成熟的時候,我們發現不了,到了一定的時候,它就會成熟果報。此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3、相信因果,利己利他 雖然佛教講的絕大多數理論,可以用邏輯去推理。但有些理念,卻需要佛陀那樣的超級智慧才能發現。釋迦牟尼佛傳法的時候也曾說過:對因果問題,普通人不容易觀察和理解。所以,在智慧沒有達到一定水准之前,最好不要觀察因果。因為即使觀察,也得不到什麼結果,還反而有可能讓我們對因果持懷疑態度。一旦對因果有懷疑,就會為了一些今生的利益,而不顧忌法律與道德,抱著其他任何人不可能發現的僥幸心理,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來。如果發自內心地相信因果,對因果有敬畏感,則無論如何也不敢做這些違背因果的事情。因為因果與是否被人發現沒有任何關系,只要做了,種子一定會貯存下來,總有一天它會成熟。成熟的時候,誰都跑不掉。有因,就一定會有果,這是客觀事實。如果沒有因果的自我約束,則倫理道德會越來越下降、衰退,甚至淪喪到沒有底線的程度,這只會加劇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很多社會問題也會應運而生。所以,我們應該相信因果,行持十善。 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文化背景中,十善的任何一條都永遠不會過時。殺人、偷盜、破壞別人家庭等惡行不可能得到社會的允許,因為這些都是世人公認的壞事。 假設全人類都能從骨子裡去相信因果,世上就不會有殺人、妄語、偷盜等惡劣風氣,沒有暴力,沒有戰爭,每個人都很真誠。就不可能出現地溝油、瘦肉精、毒奶粉等問題。所以,佛教的因果學說對現代社會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也是佛教徒的生活原則。佛對弟子的要求,就是過少欲知足的生活。 比較現代人而言,古代的人們算是少欲知足的。科學技術本身,就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它既可以給我們創造豐富的物質生活,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欲望膨脹的負面影響。為了隨順欲望而無限度地消耗資源,終將威脅人類自己的生存。譬如說,如果全世界的人都過上美國人的生活,就需要三到五個地球的資源才能滿足。這是多麼令人擔憂的事情啊!我們總共只有一個地球啊! 盡管有些人在不遺余力地提倡節約資源、環境保護,他們的行為非常令人佩服,但即便如此,也是杯水車薪,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要解決地球資源的短缺,最根本的問題,是抑制人類無限滋生的欲望。所以,現代社會的人,更需要少欲知足。 欲望的特性,就是無限度地膨脹。今年的奢侈品,明年、後年就變成了必需品,一定要擁有,否則就覺得大家會瞧不起自己。再過兩三年,這些當年的奢侈品就被淘汰了。欲望就像跑步機,我們的腳步永遠跟不上欲望這個跑步機的速度。如果在欲望無限膨脹的過程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持續性的幸福,那也可以理解,畢竟資源消耗所導致的枯竭是後代的事情,我們暫時還不會面臨這些問題,但是,在欲望無限膨脹的過程當中,我們自身能不能感受到幸福呢?感覺不到!因為幸福是建立在滿足感的基礎之上的,當欲望無限膨脹的時候,即使有滿足感,那也是短暫的。 比如,一個高科技新產品出來以後,我們第一時間買到了,當時覺得很滿足,但科技卻在不斷更新,不斷推出一代、二代、三代等新產品,這時候,我們原以為了不起的東西,現在已經不時興了。原有的滿足感與幸福感,也隨著新產品的問世而漸漸消失。 包括我們學佛也是一樣:有些人剛開始學佛的時候,很興奮、很認真,一兩年過去以後,原有的興奮感被厭倦心取而代之,逐漸地,學佛修行也不怎麼努力、不怎麼認真、不怎麼投入,越來越落後了。因為人類的天性就是這樣,喜新厭舊、虎頭蛇尾,總是喜歡追求新鮮的東西,以滿足自己的欲望與獵奇心。 所以,我們只能強制性地控制自己的貪欲心。雖然“欲望是發展的原動力”的說法原則上沒有錯。沒有欲望,就不會去做任何事情,包括學佛也需要欲望。但如果欲望過度以後,就不但不是發展的原動力,反而變成了威脅我們生存的公害。 雖然很多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的欲望,這就需要心靈的訓練。訓練的方法,即佛教的禅定。 (三)放下 禅宗尤其強調放下。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我們都有社會責任、家庭責任,怎麼能夠放下呢?這只是字面上的錯誤理解而已,是把放下理解為放棄了。其實放下並不是放棄,只是讓我們放下對金錢、事業等任何東西過多的執著。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不可能不在乎親人,不在乎物質。但如果執著超標,就會帶來翻倍的痛苦。 現實生活的各種痛苦,都有其因緣,但一切因緣的源頭,就是我們自身的執著。在此問題上,很多現代的心理學家,也一直在向我們傳遞著這個信息。弗洛伊德等哲學家的觀點,也與此一致:越是注重、執著、強調金錢上的成功的人,越不開心、越痛苦。在不放棄的前提下,放下不必要的執著,不但不會障礙我們的事業,反而往往會出其不意地令我們的事業更成功。人活得也會更自由、更開心、更幸福。 通過什麼樣的方法,去放下執著呢?佛教提供了兩種方法: 1、證悟 證悟是什麼呢?就是徹底明白人生的本體,世界的本體。證悟以後,我們的智慧可以升級到最高的級別。當然,不修行的人肯定對此會一無所知,因為多數現代人的內心,是非常浮燥的。在非常浮燥的生活當中,我們根本無法去開發內在的功能,也無法去提升本身的智慧。但我們還是應該每天抽一些時間去學習、去訓練。人的意識在還沒有被開發,沒有接受任何訓練的時候,會非常脆弱。這時候,物質的力量往往會超過內心的力量。隨著訓練的逐步提升,我們的內心也會變得越來越堅強。當訓練到極點,也即智慧發展到最高峰的時候,就叫做成佛。其實,佛教所講的成佛、得到佛的果位等等一點都不神秘,它其實就是把人的智慧訓練到巅峰的狀態。 但身為普通人的我們,目前對自己的要求並不需要這麼高,我們只需把自己的智慧稍稍提高一點點,這樣就可以對現實生活當中的很多壓力應付自如。如果能夠善用佛陀的這些方法,我們就可以在痛苦當中學到很多東西,人就會變得更堅強、更有智慧。佛教有一句話,叫“痛苦轉為道用”,意思是說,雖然輪回世間有生老病死等無法逃避的痛苦,但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以便輕松自如地去面對。此處所謂的“道”,與道教提到的道差不多,就是修行。用俗話來講,“轉為道用”,就是用善巧的方法利用痛苦,在痛苦中訓練自己。最好的方法,是證悟空性。但遺憾的是,很多人不但不願意訓練自己,反而想盡一切辦法規避所有的痛苦。 2、觀無常 世人總是喜歡活在假想當中,把世界、生活、人生理想化,認為世界是美好的。沒有任何危機意識,沒有任何心理准備,但終究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即使每個人都不想老、不想死,只希望健康長壽,但這都是不可能的。世界本身就有它的自然規律,我們的主觀意識必須配合客觀規律,如果背道而馳,不接受、不面對,就會非常痛苦。所以,用正確的眼光去看世界,用正確的心態去面對世界,才能讓我們變得更堅強。 宇宙、銀河系、太陽系,乃至包括微觀世界中的最小粒子在內的任何東西,都在變化的過程當中。變成什麼樣,取決於當下的因緣,而不是由它自己決定。包括變化者本身在內,都沒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但因緣卻不可能永遠都是好的,有好的因緣,也有壞的因緣。我們無法預料,什麼時候會出現什麼樣的因緣。比如,一個人現在是好好的,但下一個月,或再過一年,哪怕再過一個小時之後,這個人會變成什麼樣,誰都說不清楚,因為裡面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我們最愛的、最執著的很多東西,都有可能在一個小時、一個月或一年以後離開我們,這都是因緣,是不可更改的自然規律。 對任何東西的期望越高,失望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我們需要有危機意識。用佛教的語言講,就是修無常。若能用平靜的心態去對待任何事物,把握好執著的分寸,這就是佛說的放下。當然,真正高標准的放下,是明白人生的一切,都像昨晚所做的夢一樣,沒有任何真實的成分,要徹底地斷除執著。但這種高標准的要求,我們暫時還用不上,也不可能做到。但是,只要能依靠佛陀的方法去訓練我們的內心,我們的承受能力就能逐步增強。 (四)感恩 若能用感恩的眼光、感恩的心態,去面對世界、面對整個人類,乃至整個生命,我們就會感到極大的幸福和快樂,從此以後,我們的生命也會變得更有意義。因為在心存感恩的無形當中,就不會再有抱怨、仇恨、嗔恨等心態,老板和員工之間、同事之間、家庭親友之間都會相處得非常好。 怎樣就能做到以感恩的心態去看世界呢?如果能接受佛教的理念,那就非常容易。雖然有的人不接受佛教的輪回觀念,但我們卻有非常充實的證據,來證明輪回的存在。只要能接受輪回的觀念,那就應該能推導出,從無始以來至今,所有的人都做過我們的父母。在做我們父母的時候,都與現世的父母一樣,對我們恩重如山。只是因為在轉世投胎、身體轉換的特殊過程中,曾經的很多美好記憶,都被胎障等等過濾掉了。即便如此,過去世的很多東西,仍然會以潛在的方式存在。我們前世的母親,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的寵物——狗狗、貓貓等等,有可能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也有可能是大街上的一條流浪狗、流浪貓等等。 如果接受了這種理念,就可以把自己訓練到視所有眾生為自己親人的高標准,佛教稱之為菩提心。從此變成一個有愛心、有慈悲心的人。一舉一動、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一切生命而奉獻。這種奉獻,是發自內心的,不是做給別人看的。退而求其次,即使不學佛的人,也可以增強自己的包容心,至少能做到,在受到外來刺激的時候,即使一時沖動生起了嗔恨心,也能立即意識到自己的不對,然後立即改正,不讓嗔恨心持續下去。 當然,如果不接受輪回的觀念,想生起感恩之心就有一定的難度。但我們仍然可以這樣說服自己:如果一個人想成功,就離不開很多人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和支持。同樣,若想成佛,也需要所有生命的幫助。比如,佛教所有的修行,可以歸納為六種事情,也即六度,六波羅密多。其中第一個,是布施。拿錢去幫助窮人,就是布施的一部分,屬於錢財的布施。把自己學到的東西無條件地分享給大家,不帶任何私人目的,也是一種布施,這屬於知識方面的布施。用慈悲心去面對所有生命,這是慈悲的布施。如果沒有這些生命,那我們對誰做布施?必須依靠眾生,我們才有機會提升自己,才有機會成佛,所以,我們要感恩所有的生命。 (五)思維輪回是苦 一提到輪回是苦,很多人就會認為,佛教的這些說法很悲觀、很消極。其實根本不是這樣。釋迦牟尼佛也不會否定世間的短暫幸福。在六道輪回中,人、天人、非天,都是比較高級的生命。投生此三道,都是過去行善的結果。善的結果,自然就是幸福。但是,佛也告訴我們,如果進一步深層次去觀察,我們的所謂幸福,實際上只是當下暫時沒有感覺到痛苦而已。是非常短暫的、相對的幸福,而不是絕對的幸福。在這些幸福當中,也有很多的不幸。更不要說,就輪回生命的整體而言,多數的生命,都是痛苦無邊、苦不堪言的。所以佛認為,用幸福來形容輪回,有點不恰當;用痛苦來形容輪回,則是恰如其分的。 如果能對世界有一種痛苦的概念,對輪回、對世界、對人生有危機意識,我們就會有所准備,就會想方設法采取措施擺脫這一切,因為命運是可以被改變的。 (六)饒益他人 用佛教的語言來講,叫普度眾生。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日趨激烈,每個人都變得越來越自私,不考慮其他人、其他生命的感受。自私的結果,又加重了壓力的強度。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人都不可能幸福。我們可以設想,如果一個企業或者是一個人賺錢的目的,純粹是為了自己,那即使成功了,錢賺到手裡了,但金錢所能帶來的,也只是短暫的滿足,之後就是一系列的負面影響。而這些負面影響,卻無法用金錢解決,最後便會遭致很大的痛苦。 有一本書的名字,叫《窮得只剩下錢》。我想,不太了解金錢本質的人看到這個書名,可能會覺得有點別扭。但真正了解金錢實質的人,比如釋迦牟尼佛,或西方發達國家的一些富翁看到這個書名,就會深有同感、萬分贊同。 在我們以前的概念中,有錢就是富裕,沒有錢就是貧窮。當然,沒有錢算是貧窮的一部分,有錢也是富裕的一部分。但僅僅有錢,並不是富裕的全部內容;沒有錢,也不是貧窮的全部內容。有些人雖然有錢,但內心卻很空虛、很無聊,沒有寄托,只能以瘋狂購物來彌補內心的空虛,但這只是短暫的麻痺,而不是標本兼治的有效方法。這個時候,如果能有一些利他精神,心靈空虛的問題就會不治而愈。 當然,在佛教裡面,又分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二者對待金錢的觀念有點不一樣。小乘佛教認為:出家人不能接受別人供養的金錢,甚至不能去觸碰金銀珠寶。信仰南傳佛教地方的僧侶到現在都是這樣,不會用手去碰錢,不會去碰金銀珠寶。因為小乘佛教的修行人是為了自己的解脫而修行,為了自己而接受金錢,是不合理的。 而大乘佛教卻認為:如果不接受別人供養的金錢,雖然沒有違反根本戒,卻違背了一個細微的分支戒。因為標准的大乘佛教,就是利益一切眾生。如果有人供養自己金錢,自己應該給他們積福的機會,金錢的本質並不邪惡,問題在於我們怎麼樣去對待。同時還要想到:我不是金錢的主人,而只是保管、分配這筆錢的執行人,誰需要這筆錢,我就分給誰,我是管理者、分配者,而不是擁有者。 我想,一個企業家或成功人士如果能想到這一點,金錢就不但不會讓他的欲望無限膨脹,同時也能避免在他賺到錢以後,只剩下心靈空虛的無窮遺憾,而且還有機會利用錢財利益更多的生命。 與利他相關的一個重要觀念是,要把所有的生命看作一個整體。把自己和眾生的關系,看成情同手足的關系。腳有困難了,手去幫助它;左手有什麼困難,右手去幫助它,都是理所當然、義不容辭的,沒有什麼值得考慮或挑三揀四的。這樣一來,則即使是一個陌生人,或與我們沒有任何關系的一條生命,我們都願意付出,這就是整體概念的作用。 通過佛教的方法去訓練自心,即使非常自私的人,也能變成無私忘我的人。從此以後,就再也不會把工作當負擔、當壓力,再也不會感到心靈空虛了。 (七)自我提升 1、必要 如今的很多人,都缺乏內在的東西,當自認為所擁有的物質、名聲、地位、權力等一切身外之物被拋開以後,自身便一無所有。對物質的過度依賴,已經讓現代人的內心,遠遠比過去的人更加脆弱,沒有任何能力去承受外在的壓力。空前發達的物質生活,讓我們每個人都變得非常浮躁。打個比方,如果讓我們不看電視、不玩手機、不上網,靜下來一個小時,很多人都做不到,都覺得很枯燥、很痛苦、很無聊,這就是物質生活導致的負面影響。如果有一天,現實生活中的身外之物遠離而去,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去承受這個打擊,必將陷入極度的痛苦。用佛教的語言來講,這叫變苦。 開發高科技產品的人,都知道要不間斷地提升自己產品的級別。很多人也知道要設法提升自己的身外之物——收入、官位、名聲、房子、車子等等的級別,卻很少人想到要提升自己心理的級別。然而,當身邊的所有物質都升級了,而自身心理的級別卻原地踏步,就肯定會釀成痛苦。 佛陀告訴我們,痛苦可以轉化為解脫。從這個層面來說,痛苦並不是很壞的東西。如果能夠善用痛苦,痛苦可以讓我們成長。用佛教的語言來講,這叫痛苦轉為道用,道就是修行,意即痛苦轉化為修行。 所以,自我升級非常重要。自我升級當中,包含了很多佛教的觀念與修法。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簡單的緩和、減少壓力的方法——禅定。對學佛或不學佛的人來說,禅定都非常重要。 2、禅定的具體修法 提前處理好所有的雜事,在打坐的過程當中,關上電話、門窗,然後坐下來。 坐的時候,要保持全身每個部位都很放松,不能閉著眼睛。有些人喜歡閉著眼睛打坐,因為閉著眼睛看不到東西,相對來說心裡沒有那麼多雜念,比較平靜。這樣雖然剛開始的時候比較容易靜下來,但十分鐘,二十分鐘以後就會昏沉,甚至會睡著,所以要睜開眼睛。 禅定的利益及前期的毗盧七法與排濁氣,請參見《慧燈之光》,此處不再贅述。 (1)一緣專注法 排濁氣之後,讓自己的眼和心,都專注在前面的一個物體上。 這個所緣物,可以是一個圖像,比如自己隨便畫的一個圓圈。圖像不能畫得太大,要畫小一點。如果是學佛的人,就可以專注於釋迦牟尼佛的佛像等等。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圖像上面,盡量少眨眼,心裡不要有任何其他念頭。善的念頭,惡的念頭,都要放下。這個時候,我們的情緒,就可以回歸到相對自然的狀態,並在這個狀態中停止。 (2)氣流冥想法 將一個字母或一個字作為所緣境冥想在鼻尖,呼氣的時候,觀想所緣境跟著氣流出去;吸氣的時候,觀想所緣境又回到鼻尖上。這樣反復觀想,保持一段時間。 (3)數息法 見《慧燈之光》。 這是最初步的禅定。當我們這樣靜下來的時候,有些時候自己根本沒有發現,還以為自己在修禅定,但一些細微的念頭已經產生了,所以,我們必須要監督,一旦發現心沒有專注在所緣物上面,而是在胡思亂想,就要立即讓它回來,繼續保持專注。如果沒有監督,很可能一會兒就會散亂,再也回不來了,後面的打坐都是充斥著雜念,這樣就沒有效果了。 如果在上述修法的前面,加一些佛教的特殊儀軌,就是佛教的禅定。如果拋開前後的發心回向等步驟,只留下中間的內容,就與佛教或其他任何宗教都沒有關系,只是調整精神的一種方法而已。 或許剛剛開始的時候,這種狀態只能保持一分鐘左右,在狀態比較好——心裡非常安靜,很舒服,沒有任何壓力、煩惱,所有的煩惱、壓力,都融化在這個境界當中的時候,必須要停下。如果再不停下來,後面一定會出現一些混亂的狀態。在混亂狀態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停下來,立即又去專注,更有利於修行。 如果准備靜坐一個小時,則可以在前二十分鐘當中,修數息法,後四十分鐘,則修觀想氣流冥想法或一緣專注法等等。如果修得比較投入,一定會見效。當然,如果不投入,一曝十寒、斷斷續續,效果就不一定很理想。 3、修禅的條件 (1)環境 禅宗寺院經常會打禅七。所謂禅七,就是七天一個階段的修禅。相當於我們治病的療程,可以修一個禅七,兩個禅七等等。利用長假去打禅七,哪怕只有一個星期,也會對我們有很大幫助。 禅定不僅可以在寺院裡面修,也可以在自己家裡修。若有專門修行的佛堂,就在佛堂裡面打坐。 (2)心態 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必須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今天我一定要做出對其他生命有意義的事情,然後再修禅定。每天晚上臨睡之前的最後一個念頭,也不要帶有報怨、仇恨,不要去想不開心的事情。通過禅定,把所有的壓力、報怨、仇恨、不開心都融化掉,以清淨的心態去睡覺,這樣不僅睡眠質量會有所改善,心境也會逐步好轉,身體狀況、工作效率、思維能力都會有所改善。 (3)時間 在每天的二十四小時當中,有兩個時候對我們的修行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是入睡之前,另外一個是早上剛剛起床的時候。 專業的佛教修行人,會把一天分成四個階段:早上起床之後、上午、下午、晚上臨睡之前。上班的人沒有這麼多時間,則可以在早上起床之後與晚上睡覺之前禅修。每個階段保持30分鐘到兩個小時。開始的時候,30分鐘就可以了,適應以後,時間可以延長,但不要超過兩個小時,超過以後,就會有負面影響——疲倦、反感等等,那樣就適得其反了。修行不在於一時的努力,能每天堅持,是最好的。 4、提示 平時除了在學習、考試的時候,會高度集中注意力以外,我們從來沒有去控制過自己的思想,一直任憑它胡思亂想、任意馳騁,所以思維一直在波動,而且波動的幅度相當大。現在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以後,意識波動的幅度就可以減少很多。 從小到現在,我們一直都習慣於往外探索、思維、判斷。現在往回一看就可以發現,實際上並沒有任何可修、可專注的東西。我們以往用於探索、思維、判斷的所謂精神,既不存在於大腦裡面,也不存在於心髒裡面,其實它根本不存在。 西方人為了減壓,也盛行開設心靈訓練的課程,實質內容,就是禅修。譬如在八周當中,每天都接受訓練。八周結束以後,通過腦部觀察,發現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周,禅修者的左右腦比提升了。很多參與訓練的人在回去以後,都對現實生活的調劑,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哪怕只有八周的效果,都可以讓這種正能量持續好幾個月,但如果之後沒有繼續訓練,這種正能量就會慢慢衰退,所以,長期的訓練是必須的。 禅定,就像是自我提升的基本功。通過禅定,就能讓白天堆積的所有不開心,以及不好的念頭融化消失。同事之間,老板、員工之間的關系,不會像以前那麼糟糕。當然,真正的自我升級,就沒有那麼容易。要證悟,要斷除所有的煩惱,才是真正的自我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