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電影、電視對修行的危害
凡夫定力有限,遇惡緣則易起邪念。溫光熹居士曾給印祖寫信發露忏悔自己在電影院心生YIN念。印光大師慈悲為作開示:“汝自發露在重慶電影院起YIN念信,已收到。人情如水,禮法如堤。男女授受不親,聖人預防人之因授受而或起染念也。欲握手,未握已有幾分YIN念。彼跳舞者女人,著如羅如紗之衣,男女相抱十余分鐘。及第三次則暗其燈,若不見其人者。此種情事,完全是禽獸行為。而通都大邑,大張旗幟,立跳舞學校、跳舞場。政府及教育家,皆不過問。其世道人心,尚可想及良善耶。宜努力斬斷此種不如法之情念。所謂去一分習染,得一分利益也。”(《復溫光熹居士書三》)
印祖在信中嚴厲呵斥跳舞情事,勉勵溫居士努力斬斷情念。試想,今之電影、電視畫面有多少比跳舞畫面更不堪入目的場景?修行人若每天都看那些卿卿我我、癡男怨女的畫面,心又怎會清淨?
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不想看電視還很難。公交車、地鐵、出租車上有電視,城市中心地標的上方巨大屏幕時時閃耀影像畫面。不出門能避開嗎?還是很難,就連高層小區裡的電梯都有電視。不管你是否喜歡,電視其實是無孔不入的,它從未遠離我們。
古大德有言:“寧在山中睡覺,不在都市辦道。”城市裡並非不能修道,只是比在寂靜叢林要難得多。佛門中有一修行方式名曰“閉關”,閉關的好處在於可排除雜緣,讓眼根和耳根得到清淨。因此通過閉關念佛,心很容易得到安寧,跟平時散心念佛的效果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而電視節目的可怕就在於它對眼根和耳根的熏染是最厲害的,極易勾起我們的五欲,讓心難以歸一。
戒如冰雪 清淨眼根
《佛說梵網經》第三十三輕垢戒“邪業覺觀戒”雲:“亦不得聽吹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叫伎樂之聲。”
曾有菩薩戒居士向閩南佛學院講師本智法師請法:“受菩薩戒能否看電視?齋月能否看電視?”
本智法師慈悲答疑:“菩薩看到眾生的痛苦,應發心去利益他們。而菩薩需要通達佛法與世間法才能夠做到這些。如果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娛樂上,一是浪費時間,二是自己的修學不會提高。所以菩薩不歌舞倡伎,不看娛樂節目。齋月就是為讓佛弟子更好地清淨身口意三業。清除內心的污垢,培養與增長我們的慈悲與智慧。平時,在家居士大部分的時間都忙於工作、生活等內容。一年的三長齋月、其余九個月的六齋日時間應用來專修佛法,以改變我們的思想與行為,讓我們具足佛陀的慈悲與智慧,可以更好地去利益眾生。”
聖嚴法師在《在家律學》之八關齋戒篇亦有相關開示:至於第六條“不著香華蔓,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以及第七條“不坐臥高廣大床”,目的也是為了間接地戒YIN。
八關戒齋的重心,是為關閉眾生的生死之門。依佛法的觀點,YIN為生死根本。遠離YIN欲的助緣,便不會生起貪欲的煩惱。
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曾在《改習慣》一文中提及眼目所觀對修行的熏染作用。其中有一條為:“不閱報。各地日報,社會新聞欄中,關於殺盜YIN妄等事,記載最詳。而YIN欲諸事,尤描摹盡致。雖無YIN欲之人,常閱報紙,亦必受其熏染,此為現代世俗教育家所痛慨者。故學律諸道侶,近已自己發心不閱報紙。”
而今世風日下,五濁惡世的修行環境愈來愈惡劣。電影和電視熱潮的余溫從未退卻,只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被網絡和手機等新興媒體所替代。人們並非不看電視了,而是在電腦和手機上看,大家也並非不閱報了,而是在微信和微博上看。
以法自娛
電視有諸多功能,對大多數人而言還是以打發時間和娛樂為主。試著回顧一下,看電視真的是一種享受嗎?是一種純正的快樂嗎?其實不然。電視裡悲喜交織,即便我們知道那一切都是假的,還是會不免受之影響,勾起七情六欲。比如每部電視連續劇裡都有“好人”和“壞人”,這是劇情發展的必然設置。見到好人落難,壞人得勢,我們就容易義憤填膺。理智分析就可得知,沒有一部電視劇能讓人得到真正的快樂和歡喜。大多數人只是被這種大眾化、普及化的娛樂方式所洗腦,不知不覺讓它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於是電視節目順理成章成為了一種談資,在人們遇到熟人不知該說什麼的時候,這是最容易介入的話題。即便在單純的校園,學生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也離不開電視。電視極易麻痺人的心智,讓大家不知不覺就沉迷在一個虛幻的世界裡。那些年流行過的電視節目,哪一個和我們自己的生活有關?
經雲:“伎樂聚會,當願眾生,以法自娛,了伎非實。”(《華嚴經·淨行品》
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用在哪兒是看得到的。對於修行人來說,能夠專心辦道的時間實在是太有限。
你會利用時間修行嗎?當依妙蓮老和尚開示而行:“你把看電視、上下班、坐車、走路的時間拿來念佛,把看閒書的時間拿來看佛經,這樣修行就夠了,誰說無閒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