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恆傳法師:把握當下本心,莫余人生遺憾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題記:蓮花種子,榮悴由人。時不相待,珍重!珍重!

  時間:2014年8月1日

  地點:內蒙古達爾吉林寺

  今天我想給大家展開一個課題:你這一生究竟有多少遺憾?有居士給我講他這一生沒有遺憾。其實每個人站的高度不一樣,所解的意不一樣,講出來的話不一樣。現在我們在坐的居士也可以在自己心裡問問自己這個問題,看看自己是否留下過遺憾。逝者如斯,遺憾的事是恨錯,難以補救,如一句話令人難堪,既出口就難以收回,傷害了他人的自尊和感情,縱使後悔,也只能留下遺憾。男女欲色,年輕人,一時放縱,往往令人遺憾終生。該珍惜的生命,沒有珍惜,無常一至,才後悔莫及,事業成敗等等,所以人的一生有多種不同的遺憾在抽打著自己的心,遺憾很多,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略講幾種,也望善士們珍惜當下,人的一生不應該總在遺憾當中度過,不應該用今天來追悔昨日之遺憾,明天來追悔今日之遺憾。

  往者不可追,用本心做好當下的事,莫為未來留下遺憾。

  孝養之憾

  我們都知道這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語出《漢·韓嬰·韓詩外傳》:

  孔子行,聞哭聲甚悲。

  曰:“驅!驅!前有賢者。”至則皋魚也。被褐擁鐮,哭於道旁。孔子辟車與之言曰:“子非有喪,何哭之悲也?”

  皋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學,游諸侯,以後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間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誡之,足以識矣。”於是門人辭歸而養親者十有三人。

  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這種人生感悟對我來講也是一樣。我也想把自己的遺憾告訴給你們,希望你們珍惜時光,孝養父母,莫留遺憾。年輕的時候我出家修學,如果被父母知道我出家他們肯定是要反對的,所以我父母臨去世都不知道我做的是什麼,他們唯一知道的一點是:我兒子特別厲害,我身體哪裡疼,哪裡不舒服或是睡不著覺,心裡煩躁,他的手只要放在那裡就不疼,或給他打個電話就會變化;我不會動的情況下,我兒子只要一回來站在我身邊,手放在我身上嘴“嗡嗡”一會兒我就能下床走路。她不知道我是做什麼的,就知道那麼一點。我母親臨病重的時候,我白天給別人做佛事解決問題,晚上一換衣服就馬上去醫院陪我母親,晚上就躺在她的腳頭睡覺,抱著她的腳睡覺。兩頭跑,確實很疲憊,走路的時候都感覺是晃的。但也不能讓她知道這個事情。那時候我一直在問自己:為什麼我救了那麼多人卻救不了我的母親?後來一段時間我才找到了原因:一是我母親宿世的業力;二是我的過失,我沒有真心為她做過一場佛事,我在給別人做佛事的時候能拿出我的真心,到她跟前卻沒有真心了。雖說是這樣講,我們佛法的不可思議也讓我母親在醫院裡創造了很多奇跡:只要我一走兩三天,醫院馬上讓我們趕緊把她拉走,說病人撐不過晚上。我一到醫院晚上坐在她跟前開始誦經,躺在她身邊睡覺,第二天我母親就像換個人似的,精神好了很多,說話都變了,見到醫生又握手又笑,沒事了。最後主治醫生對我們說:我不再說你們出院,你們願意住到什麼時候住到什麼時候。我母親在醫院呆了整整半年。最後給我說:孩子,我想家了,你把我帶回家吧,我真的想回家。我說好。我們在辦出院手續時候醫生偷偷的告訴我們:以我們多年的經驗,你媽這時候走已經來不及了,很可能走不到家呀!我一聽就著急了,家裡什麼都沒有准備,這可怎麼辦?我一急把咱們佛教一法門中的法印符,從頭到肩膀、到腿全運用上去了。回到家後,到家三天她意識清醒,但就不吃不喝。最後那天晚上了,我母親把我叫到身邊,對我說:你讓我走吧!我一聽壞了,我一直在持誦,無形的磁波震懾著,無形眾生你都靠近不了她,肉眼看不到,但是力量是存在的。我最後想了好久:你在世間也是一種難受,你這一走也好。當天晚上我把這些印符抽了下來,當天晚上就走了。為什麼我說我依然遺憾,因為我確實沒有盡到兒子的責任,她需要我的時候,我沒有在她身邊,她有病的時候,我不能完全在她身邊。在她病最重的時候,她為了不讓我擔心,我給她打電話時,我母親她會使出全身的力氣給我講話,為了不讓我感覺到她的病情,她知道她的兒子很忙,一年只能回去兩三次。我母親沒有責怪,沒有怨恨,只有一心為兒子付出的偉大母愛。物質上、精神上都沒能給她。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一直陪在她身邊的話,我相信她不會有那麼多危險,也不會有那種痛苦。所以最後我就說:物質上、精神上我沒有給你那麼多,我能把我的什麼給你我的母親?我只能把我所做的功德回向給你,我做的每一場法會、做每一件善事我都會回向給你,祈願你能離苦得樂。這是兒子現在唯一能做的,從世間法來講,把遺憾降到最低。一般情況下,每次法會我都會給我父母寫牌位。可是我還是感覺到一種遺憾,做兒女的沒有盡心盡責,沒有做到像母親的那種無私。

  人生一路走來,誰說沒有遺憾?如果你真的有一顆孝心,你為你父母作出了什麼?不管父母在世與不在世你為他們做了什麼?有沒有真心地為父母做過事情?不管是在世時你給他們充分的物質及精神滿足,亦或是逝世後為他們做功德,寫牌位超度?能真的對自己說:對父母問心無愧,沒有遺憾!我們寺院每到七月十五都會舉行“盂蘭盆”法會,佛弟子目犍連尊者,運用神通見其母墮餓鬼道,受倒懸之苦。皮骨相連,日夜苦悶相續;目犍連看到這裡,以缽盛飯,往饷其母,但她的母親因為惡業受報緣故,飯食皆變為火炎。目犍連問救法於佛。佛教於每年七月十五日(僧安居竟之日),以百種供物供三寶。請其威,得救七世之父母,因起此法會。盂蘭盆經曰:“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申孝報恩,救苦之要從目犍連救母為起始。我們能不能做到像目犍連尊者那樣,感念父母之恩,慈心孝養雙親?

  我們做兒女的,有的在家居士已經有了自己的兒女,想一下生他們時候的痛苦,我們能否感受到父母生養我們時候的痛苦?我們看到孩子淘氣,很生氣,能否感受到我們小時候的淘氣有多麼讓父母傷心,生氣?他們把你養大,培養成人才,你為他們做了什麼嗎?我們結婚,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忙活自己的事業,照顧自己的孩子,有的還把自己的孩子扔給父母帶,陪父母的時間有多少?現在能為父母洗腳捶背有幾個人做得到?甚至還有嫌母髒父丑,嫌棄父母土,從來不想自己是怎麼長大的,父母嫌棄他們了嗎?為什麼現在很多居士在講兒女都有叛逆心理,是我們做得不好,我們沒有做好這種表率,要是做好表率的情況下,兒女是不會出現這種問題的。父母把心給了我們,我們為什麼沒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人問我:你給你母親洗過腳嗎?我確實洗過,但不多,我也給我母親剪過腳趾甲。她還在世的時候,我一般一年回家也就是一兩次,每次不超過三天,只要一回老家,我就跟我母親睡一個床,其實我母親也是很慈愛的一個人,她就問我:你不嫌我髒嗎?我開玩笑說:我嫌你髒也沒有辦法,我還要躺在這裡睡覺,我不喜歡去別的地方睡。其實每次我回去的時候會提前給我母親打個電話,她會把房間給我整好,可是整好了,我也不過去睡。有時候在她面前沒有任何拘謹,畢竟是我母親。

  《孝子經》中講:親之生子,懷胎十月,身為重病,臨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難言。父母為我們付出了一生,我們去用心感恩她是沒有錯的,很多女眾也知道,父母在生我們的時候鬼門關轉一圈,我們更應該以我們的生命去維護父母的生命。《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報恩品》講:父有慈恩,母有悲恩,若人恭敬供養一百淨行大婆羅門、一百五通諸大神仙、一百善友,一心供養,滿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順心,故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與供佛之福等無差別。父母恩情難忘,以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故當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必得重罪。

  什麼叫孝順?子對親盡誠順命供養。佛經中,不論在家出家,勸孝之文有很多。孝分為世間孝與出世間孝,供給父母衣食等為世間孝,以佛法開導父母為出世間孝,《毗尼母經卷二》中講:若父母貧苦,應先授三歸、五戒、十善,然後施與;此蓋以出世間之孝方能令父母徹底離苦得樂之故。意思是:如果父母貧困,應當先給他傳授三皈五戒和十善,然後再給予他們物質上的幫助,也就是能夠用出世間的孝才能讓父母徹底離苦得樂。《龍舒增廣淨土文·卷六》有記載,長蘆赜禅師作孝友文百二十篇,前百篇都是講奉養甘旨,為世間之孝,後二十篇勸父母修淨土,為出世間的孝。世間的孝,僅止於這一世,為小孝;出世間的孝,沒有窮盡,因為父母往生淨土,福壽不止,如恆河沙劫,是為大孝。眾生若能孝養敬順父母,則可招感少病、端正、有大威勢、生上種族、多有資生等五種果報,稱為五善根。

  所以我們作為兒女既要行世間之孝,最重要的作為佛子,我們更應該行出世間的孝,即大孝。有的說出家是大孝,那我出家吧。可是出家什麼樣的情況下為大孝?並不是一出家,在寺院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就是大孝,真正的大孝是你能精進修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用自己的修為和德行以身表法。這方為大孝。

  我講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這種遺憾存在?有愧疚感嗎?有愧疚感的情況下,如果父母健在,能為父母做的盡力做,能多陪父母的盡量多陪,同時希望你們能趁著這次法會給父母寫一個消災牌位和超度他們的冤親債主牌位,用心為父母做點實事,用心忏悔,用心誦經,把功德回向給父母。真正修學佛法的人都知道,這個牌位究竟重要不重要。我給母親寫過幾次牌位,每次一個變化,開始夢到她比較蒼老,穿的衣服也不是特別好,後來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漂亮,衣服也穿的好了。這預示著我很多問題。作為我來講有便利的優勢,一做法會就想到寫牌位。有人會問,法師也寫牌位?法師也有業力?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業力,都有自己的障礙。尤其我們寫牌位,要在針對處理性的法會為最好。法會結束回到家,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用我們溫暖的心可以給父母洗腳、捶背。讓父母身心健康了,我們也受益了。像我們出家眾。不能在父母身邊。我們以我們真實的行動去修學,以我們的悲心行動,把功德回向給父母,這也是真孝。我們也都讀誦過《地藏菩薩本願經》,知道此經是我們佛門的孝經。因為他所宣講的,慈心孝養正是佛陀之道的根本,佛陀的成佛固是由於孝事父母,以度地獄眾生為己任的地藏菩薩,亦為孝思的觸動,以救拔苦趣的慈母,始發度盡地獄眾生的大願。正因地藏菩薩的孝心與佛陀的孝心,相互契合,所以在佛快要涅槃前,特到忉利天為母說法,以報生身慈母的親恩。並且乘這機會,將在各地度化的分身地藏菩薩,一一集合到天宮來,予以再三的贊許,認為像地藏菩薩那樣為報親恩而發願度生,不但可使自己父母超升,亦得令諸眾生離苦得樂。地藏菩薩於往昔曾為女子,名為光目,因知其母墮在惡趣,乃發願救拔一切眾生,待一切眾生盡成佛道後,方證菩提,以此大誓願,得救拔其母脫離惡道。發心修學佛法的行者,應本佛陀的慈悲訓誨,效法地藏那樣的無盡孝思,除了報答生身父母的親恩,還要立願普度一切應度的眾生。故梵網雲:釋迦牟尼佛成無上正覺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豈非孝順之行,為一經之正宗者哉。當知孝順現在的父母師僧,濟拔過去父母及諸宗親等,為做人應有的基本德行。如忽略了這點,人之所以為人,是就成為問題。

  蓋聞孝為眾德之本,教道之所由生也。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現在年青人不要總是嫌棄父母落後,啰嗦,因而錯過了及時盡孝,一朝父母離開世上,也只有兒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我們可以遺憾一時,但不可以抱憾終身。我們的孝心會影響到下一代,如果父母把真心給了你。你把你的真心給了父母,這才算你做了一個合格的人。不然,你做人不合格。

  事業之憾

  還有一種事業遺憾,為什麼我們談到事業的遺憾?做事業的人他沒有停留的腳步,永遠向前看,他不會向遠處看,也有宿世業力的原因,所付出的和收獲的不成正比,也有的努力過不但沒有成功,反而血本無歸,不但暫時失去了事業,也沒有達到自己的地位,勞民傷財,傷身又傷心。甚至還會失去親情、愛情、友情等各種痛苦、後悔和遺憾。

  有事業心的人追求事業的人失去了事業就是失去了生命,他不會考慮到自身的安危,為爭名利,當上處長,還不滿足,要當局長,爭到頭破血流,利用權利,做違背良心的事;同事之間的針對,爭不到就暗害;不斷地在加大自己的貪嗔癡,用自己的貪嗔癡造下種種惡業。“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汲汲追求功名利祿,一朝無常至,什麼也帶不走,唯有自己所造之業。這樣的遺憾最可怕,更是無法回頭的。

  我這麼說並不是為了不讓大家去工作,去做官,而是,要做就做好官、有良心的官,工作認真,要有責任心,做事業你做好、做大,要做強也是功德無量的一件事,捐助一方,你造福了一方,我贊成企業掙錢,也支持做大官,只要合法合理不違背國家法律法規去掙錢。不做沒良心的官,我都會給予祝福。與此同時也不要忽略身邊的很多東西,重要是真情。莫要有一天,蓦然回首,空留遺憾。在為物質努力的同時,注重自己精神的建設,厚德載物,你有多大的德行,就能承受多大的福報。多關注自己的家庭、親人、朋友。

  情感之憾

  還有就是情感上的遺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由種種情感牽絆,愛情、親情、友情、恩情等等,種類不一,深淺不一,愛、恨、情、仇……種種的糾葛譜寫著塵世的憂悲苦惱,聚散分離,而這種種的情感珍惜的好,會為我們留下美好的回憶,反之則會有或多或少的遺憾。或許是在一起沒有好好珍惜,無常一至,留下遺憾;或許是因為當時的一句話或是一件小事導致的情感破裂,事後回想,一段情感就此緣盡;或許是多年前的他人相助,時隔多年沒有回報於他人,從而遺憾……

  說到他人的恩情,我對我最早的一個隊長始終有一種遺憾。對他為什麼遺憾?因為他曾經幫過我很多,但這十幾年我卻我始終沒有去回報,這幾十年我們一次面沒見過。太忙,說實話我也確實太忙。不過在我心裡永遠記著這份恩情。可是哪一天想到我那個朋友幫過我,曾拼了生命去幫我,可是我始終沒有機會回報他,心裡始終都會感覺很遺憾。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兩句詞出自金、元之際著名文學家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一詞中。這首詞緊緊圍繞一個“情”字,婉約淒恻,表達了他對殉情者的哀思,對至情至愛的讴歌。詩人小說家都以愛情為藍本寫下了一個個動人心弦,可歌可泣的故事,加之現在影視作品的渲染,讓給人一種愛情就是生活的全部,活著的意義,所以愛不得,怨憎會,你愛的人不一定愛你,和你在一起的不一定是你愛的,你愛的不愛你,愛你的你不愛等等,種種的愛恨離愁,更加大了這種遺憾的感覺。甚至很多人為此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

  只是我們修學佛法的應該知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以及宇宙人生的真相:空、苦、無常。兩個人的相愛是諸多因緣和合的結果,它有很多條件,比如前世的因果,今世的外表、相貌、氣質、性格、家庭背景、生活條件、文化修養等等。當你依賴其中任何一個條件,萬事無常,兩人所維系的感情必定會發生變化,也會產生諸多痛苦。比如男人通常很注重女人的色相,當一個女人人老珠黃的時候,男人厭棄她,而喜歡靓麗的青春少女,是最常見的。這個時候,由於女人的衰老,色相這一條件發生了變化,原有的愛情就消失了,男人便撒手去追逐新的愛情去了。就連感情本身也逃不過空苦無常的本質,因為人的思緒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可能這一刻你喜歡這樣的,下一刻就變化了。各種的遺憾又發生了。

  人生的遺憾還有很多很多,我只是簡單地講了這三個方面,若不想有遺憾的事,重點在於“防止”,防止遺憾事情的發生,作為一名佛教徒,應該多多學習佛法,其實,無論是親情、恩情、愛情等情感都遵循著因緣法,當因緣具足,它生起;當因緣不具足的時候,它消亡。萬物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終;因緣有聚,亦必有散,散了的時候,它已經屍骨無存了。在我們佛法來講這都是虛空虛假。盡量以佛教的思想智慧指導自己的生活。用一顆佛心做好當下的事,作為在家弟子,行好五戒十善,行持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減少遺憾的發生,同時精進修學,培植福報。而作為出家眾的我們更要精進修學,用功辦道,否則,該精進用功辦道而沒有精進,漫無目的的蹉跎歲月,一朝察覺年華老去,人生荒廢,是一種深深的遺憾。唯一真正的佛法,如世親菩薩所說的是學習經律論三藏和修學戒定慧三學,也即是教法與證法。只有真正致力於聞思修的人才是真正行持佛法的人,其余只是形象佛法。現在能辨別真正佛法與形象佛法的人如白天的星星那樣稀少,因此有志者應在短暫的人生中慎思明辨,追求真正的佛法。

  石屋禅師說: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時栀子香。過去的事不要再想,未來的尚未到,何必操心。聰明人抓著現在,不要讓今天成為明天的遺憾。對於過去的遺憾,能彌補則彌補,不能彌補則吸取經驗和教訓,避免未來再發生。最重要的是:回到本心,做好當下。

  好了,今天師父占用大家很多時間了,今天的開示就到這裡。在這短暫的幾天我確實是用心給了大家,我相信大家也是用心給了我,讓我們這種緣分更深一步,我也會更努力服務大家,阿彌陀佛。

 

上一篇:達真堪布:《二規教言論》講記(八)
下一篇:達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因果不虛(九)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