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了生脫死,包容待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陀的教育不只是教我們如何了生脫死,更是教我們如何去包容人,不生計較。

  人生之大事,莫如生與死。人生最難解決的事情,也莫如生與死。生從何來,死歸何處?人人怕死,物物貪生,生死難逃避,我們當如何面對?

  人類雖有生命,身體卻不能永生。死和生是相對的,這個生命了結了,另一生命的熊熊火光又告燃起。佛教主張生死輪回,死了再生,生了又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已。

  佛教講生命的流轉是無始無終的,人類既來世間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因為無常之故,自然有寒暑冷熱,人類有生老病死,山河大地及一切自然現象,都會有變壞的一天。舊的滅去,新的又來。只要我們了知人生與萬有諸法互相為緣,互相生成,透悟了這個道理,才能與佛法結合在一起,對於生死也就不覺得可怕,因為生死本來就像世俗的搬家一樣,只不過換了一個軀殼而已。

  在羅閱祗城有一個婆羅門,他看見有父子二人正在田中耕地、播種。忽然,有一條毒蛇爬到那兒子的跟前將他咬死,然而那父親不但不管兒子,反而接著干活,連頭也不抬。這個婆羅門大覺驚奇,便上前問他原因。

  耕種者反問道:"你從何方來,來此為何目的"這個婆羅門回答說:"我從羅閱祗城來,聽說你們國家多孝養父母、信奉三寶,所以打算來求學修道。"接著,婆羅門又問道:"你兒子被毒蛇咬死,你為什麼不但不難過,反倒接著耕地播種"

  耕種者說:"人之生老病死及世間萬物皆為自然規律,憂愁啼哭能有什麼用呢?如果傷心得飯也不吃,覺也不睡,什麼也不干,那不跟死人一樣,活著的意義就不大了!你要進城,路過我家時,請替我捎話給我家人,說兒子已死,不必准備他的飯菜了。"

  婆羅門進入捨衛城,來到耕種者的家,見到那人的妻子,便說道:"你的兒子已經死了,他的父親讓我捎話說,准備一個人的飯就行了。"

  那婦人聽後,說:"人生即如住店,隨緣而來,隨緣而去,我這兒子也是一樣啊!生是赤條條來,去是赤條條去,任何人都不能違反這一規律。"

  佛說"命在呼吸間。"人無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無人能擋住死期,讓它永駐人間;既然這麼去來無常的生命,我們更應該好好地愛惜它、利用它、充實它,讓這寶貴的生命,散發它真善美的光輝,映照出生命真正的價值。

  佛法的最終目的,是在教人了生脫死。證嚴法師開示:佛陀的教育不只是教我們如何了生脫死,更是教我們如何去包容人,不生計較。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李山教授在悼念恩師啟功先生的文章《啟功先生的佛緣與境界》裡講了啟功先生的二三事:

  啟功不打假。有意思的是啟先生還到賣假字的地方去看,據說有位賣字的老太太還說:"這老頭兒好,不搗亂!"筆者也曾就"不打假"的事問過先生,先生說:" 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鄙事。像我年輕的時候,學寫字,學畫畫,不過是想有點掙錢的本事,養活我的老母親。這些人弄幾張假字,賣幾個錢,也是謀生。何苦跟他們過不去啊!"這是慈悲,也是博愛和寬宏大度。

  啟功手寫的書稿讓人借走了,那位朋友又轉手賣人,多年後又流回內地。啟先生不但不生氣,把它買下來,還打趣地題了詩。說到這件事,啟先生淡然地說:"他那時需要錢。"啟先生一筆給人寫字的酬勞錢,被一位朋友"中飽"了去。事發了,他說是給先生買書了,可書一本也未到先生手。別人很生氣,先生只是呵呵一笑:"嗨!他這人沒出息你又不是不知道。"與這位朋友,以後該怎樣還怎樣。

  以恬淡和包容的佛心對待萬事萬物,這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修行。佛家所謂"平常心是道"和"步步是道場"正是這個意思。學佛要修養到無論發生什麼事,心中沒有絲毫委屈感。一切都不計較,日常生活中不起分別心,就是修行。

  佛能包容天下事,你要看得很開,放得很下,凡事都很隨緣,不生計較。你包容別人,別人包容你;你幫助別人,別人幫助你,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上一篇:不拿別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下一篇:別人讓你痛苦,是你的修養不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